职场文秘网

首页 > 领导讲话 > 农业讲话 / 正文

[论教育传统与教育创新] 论教育

2019-12-02 07:37:54

[摘要]中国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并遗存下来“重教尊师”、培养“成人”、重视“德教”、“以学论教”、教师模范等优秀教育传统。教育创新必须以优秀教育传统为基础,批判、剔除其糟粕,继承、弘扬其精华,并对之进行超越。同时,还要有开放和包容的胸怀,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现在,党中央提出了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未来发展的目标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基础在教育创新。因此,教育创新不仅是当前的一个时髦话题,而且必将成为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然而,教育创新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其与教育传统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教育创新必须以教育传统为基础。我国教育传统有哪些今天仍然值得借鉴弘扬的优秀的东西?如何实现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列宁当年曾说过:“无产阶级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只有用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但我们不仅“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而且“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1]。这些思想可以成为我们继承教育优秀传统,全面推进我国教育创新的方法论依据。

一、教育传统与教育创新的内涵

“传”和“统”最初并不是复合词,而是作为两个单词分开使用的。“传”的本义为“驿站”,意为“传递”、“承继”,也可理解为“传承下来的事物”;刘熙《释名》说:“传,传也,以传示后人也。”“统”,本义为“丝的头绪”,引申为“纲纪”、“准则”,亦即“世代相继的事物”,颜师古注《汉书》说:“统,继也。”“传统”作为合成词使用,大体最早见于《后汉书•东夷传》:“自汉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南朝梁沈约在《立太子赦诏》中说:“王公卿士,咸以为树元立嫡,有邦所先,守器传统,于斯为重。”这里,“传统”的意思是指世代传承发展着的名物制度以及精神系统。在西方语义中,“tradition”(传统)一词源于拉丁文的“traditum”,意为从过去延续到现在的事物。综合东西方的理解,“传统”即那些历代因循沿袭下来的具有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精神的总和。

我国现代文化学者张立文认为,传统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传着、流变着的诸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2]。另一文化学者朱维铮也说:“所谓传统”,就是“历代相传、至今不绝的某种根本性的东西”。美国学者希尔斯也在《论传统》中指出,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沉淀。综述之,传统包含五方面的涵义:一,指人类创造物;二,指贯通古今以至未来的某种流变着的根本性的东西;三,指经由历史沿袭传承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心理态势、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名物制度等“遗传因子”,以及由这些因素所构成的相对稳定、有机复合的整体结构;四,具有强大生命力,它有一个生长、发展、变化的过程;五,既体现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中,又体现在精神文化中,但更多的指精神文化方面的特质。这是因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从其本质上说,都是人类精神意识的物质化、制度化和行为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及外在表现形式[注:关于文化结构的划分,有物质和精神两分法和物质、制度、精神三分法之说。本人首次提出将其划分为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层次的观点。]。

这即是说,传统是流动的、变化的、发展的、相对的,是肇始于过去、融透于现在、指向和影响未来的一种意识存在,是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并经历代沿传下来的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精神的总和。它既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因此,“传统”和“现代”的界限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跨越时空的。传统是由一个个现代所构成的,包含着现代并存在于现代之中;现代既是传统的延续,又构造着传统。传统与现代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既在传统之中又在传统之外,既继承着传统又构建着传统。

根据对“传统”含义的理解,“教育传统”就是指人类教育在其长期的教育实践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积淀起来,经由历代因循沿传下来的那些对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产生强大而深远影响的根本性的教育的模型、模式、准则、精神的总体系统[注:必须指出,“教育传统”与“传统教育”是两个相互联系但有内涵不同的概念。传统教育属于过去,有着比较具体的客观指向,特指人类长期形成的已经定型的凝固的教育历史文化遗产;教育传统不仅属于过去,还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虽然具有一定确定性,但却存在无限发展的空间和丰富充实的内容,特指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至今仍然流动变化着的那些精神特质。]。“中国教育传统”就是指中国教育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经由历代因循沿传下来的那些至今仍影响着教育的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精神的总体系统。由于传统更多地是指精神文化方面的特质,“中国教育传统”特指在中国教育发生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至今仍在发展流变着的影响着中国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那些优秀的“中国教育精神特质”。所谓优秀教育传统,一般指那些反映教育规律,经过历史和实践双重检验的优秀的,至今仍具有指导和借鉴价值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文化、教育精神和教育品质。它们是传统教育的精华,必将对教育的未来发展产生强大而深远的影响。

 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革故鼎新的变化发展过程。具体说,它是人们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发明出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或物质或精神或制度)的过程。教育创新[注: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实有别。我在《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知识经济与教育改革》(河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3))、《教育创新论》(邢台职技学院学报,2000,(3))、《教育创新三问》(现代大学教育,2004,(4))等文章中曾有过论述,此不赘述。]指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的根本的整体变革过程。教育创新必须以优秀教育传统为基础。现代教育是传统教育合乎逻辑的继承、扬弃和发展。传统教育思想中反映教育规律、至今仍有生命力的部分可以作为因子纳入到现代教育思想体系中而成为现代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创造性地转化成现代教育思想,并对当前乃至今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着巨大的启示、借鉴和指导作用。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对教育传统的概念范畴进行一番加工、改造、创生的功夫,赋予其时代内涵,才能适应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主要内容

中国教育在悠悠五千年发展历程中,形成并遗存下来许多至今仍有价值的优秀的教育传统。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重教尊师。中华民族向来重视教育,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神道设教”、“敬德保民”思想。“士农工商”,“士”为四民之首,而“士”恰恰是经过教育培养出来的文化人。因此上至皇帝下及普通百姓都持有根深蒂固的“耕读持家”观念,教育读书于国可以培育人材、施行教化,于家能够光宗耀祖、出人头地;劝农种地能够殷实富足、济养民生,家国兴盛。诚如明初太祖朱元璋所说:“尽天下初定,所急者衣食,所重者教化。衣食给而民生遂,教化行而习俗美。足衣食者在于劝农桑,明教化者在于兴学校。”[注:《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而比于农桑经济,教育学校更加重要。因为人才乃“国宝”[注:《明史》卷七十一《选举志三》:“贤才者,国之宝也。”],人才须赖教化,“教化之道,学校为本”[注:《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四。]。因此,历代统治者都重视教育,确立起“教者政之本”、“尊师贵学王教之本”[注:《三国志•明帝纪》。]的治国指导思想,都把教育放在国家生活的根本和基础的地位加以优先发展。《学记》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明初统治者朱元璋虽文墨不多,也深知其理,确立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注:《明史•选举志一》。]的治国方略。清朝统治者也强调:“帝王敷教,文教为先,经术为本。”[注:《清朝文献通考•学校考七》。]“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有道然后教也;有教然后政治也。政治然后民劝之;民劝之然后国丰富也。”[注:贾谊:《新书•大政下》。]“王者之治天下,不外政教两端。语其本末,则教本也,政末也;语其先后,则政立而教可施也。”[注:王夫之:《礼记章句》卷五。]这种思想成为当今教育是基础、教育优先发展思想的深厚渊源和历史基础。

重视教育必然重视教师。所以荀子就把教师提升到了与天地君亲并列的无以复加的高度,“君师者,治之本也”[注:《荀子•礼论》。]。“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注:《荀子•大略》。]重教的目的是育才重道,重教必须尊重教师;尊师才能引导人们向学,所以《学记》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但“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因此,“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意思是说,按照大学的礼节,教师虽被君王接见都不要求施行君臣之礼,其实质在于尊重教师。尊师重道在中国传统社会蔚然成风。古代教师不仅在政治上享有崇高地位而且在经济上也享有相当高的待遇[3]。

培养“成人”。所谓“成人”,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孔子、荀子都主张培养德艺双修、仁智勇艺礼乐(德智体能美)全面和谐发展的全粹之“成人”的教育目的。孔子回答学生关于什么人才算“成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问题时说,只有具备睿智、宽仁、果敢、多艺、知礼、风雅等素养的人,才能算是“成人”[注:《论语•宪问》:“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纹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荀子也认为,只有全面纯粹发展的人才能称得上“成人”[注:荀子《劝学》:"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以持养之。……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培养“仁”(德)、“智”(智)、“勇”(体)、“艺”(技能)、“礼”(礼仪、文雅)、“乐”(审美)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家。

“成人”教育,特别重视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和个性人格陶炼。《大学》提出教育目的在于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孟子主张:“学则三代以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注:《孟子•滕王公上》。]他特别强调意志磨练、人格陶冶,重视人文品质的养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注:《孟子•告子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注:《孟子•公孙丑上》。]他认为,“气”“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独立不羁,无坚不摧,受理想信念所支配的情感和意志相混合的一种心理状态或精神境界。有志气,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注:《孟子•滕文公下》。]。这是一种何等崇高的精神境界、一种何等伟大的独立人格!

当今时代,迫切呼唤人文精神的复归。但当代人文精神并非传统人文精神的复现,而是吸收了传统人文精神的合理内核,反映当代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充分适应科学时代需要的新人文主义。传统人文精神注重群体和社会,现代人文精神则在注重人的社会化的同时突出人的个性化;传统人文精神过分强调伦理性而片面排斥科技性,当代科学精神也并非传统科技精神的翻版,而是在合理吸收传统科学精神的功利性的同时,注重人文伦理的价值导向功能。在价值目标的导向上,在重视“成材”教育的同时,应当加强“成人”教育。

重视“德教”。中国教育传统特别重视德育的育人(即成“人”)价值,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德育思想。传统德育内容包括理想教育(“志”)、道德教育(“仁”)、礼法教育(“礼”)、人格教育(“义气”)等几方面。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志为统帅、仁为根本、礼为规范、义气为灵魂,分别反映了个体与自我、个体与家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本质。“志”表示个体内在精神道德,协调处理个体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仁”表示家庭血缘伦理道德,协调处理个体与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礼”表示社会外在行为道德,协调处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义气”表示个体内在个性道德,协调处理个体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利害关系。

德育与智育之间存在三种关系,一是道重于文,做人教育重于文化教育;二是道寓于文,道德教育在文化教育中进行;三是道基于文,道德教育以文化教育为基础。关于德育的过程途径,传统德育强调建立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的全方位立体网络模式,主张理论德育(知识德育)、实践德育(行为德育)结合,“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注:《论语•宪问》。以下凡引自《论语》,皆不注明。](知识德育),“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也"(实践德育),“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社会德育),“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家庭德育)。

在德育原则以及方法上,提出了立志为先、躬行为本、反省为要、向善为宗以及“六学”[注:《论语•阳货》:"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九思”[注:《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得思义。’”。]、“三省"[注:《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有信乎?传不习乎?”]、“力行"等方法,形成了以教人做人(而非做事)为根本宗旨、以崇善(而非求真)为最高境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行为训练与习惯养成以及内在觉悟与外在灌输相结合的道德教育特色。

“以学论教"。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教育历史和优良的教育传统。古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学”为中心,重学生,重学习,重体验,强调主动学习、德艺双修等传统教学理念。但历代教育家们不是从理念出发,而是从实践出发来认识、思考和论述教学问题的。他们关注的重点不是在如何“教”,而是在如何“学”,教师的职责重在如何指导学生“学”。因此,形成了丰富的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思想。在教学原则要求方面,归结起来,有尚志激趣、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知行结合、温故知新、德智统一、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长善救失等;在教学模式方面,有自学指引法、置疑商讨法、会讲论辩法、实践探究法;在教学策略方法方面,主要是圣化教法、指导学法。

关于“教学法",朱熹有过系统论述。他认为,首先,“教学法"就是“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的方法,表明他已认识到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有机统一过程。其次,教学是有规则可循的,即“教有成法”,“教人者,皆有不可易之法。”[注:《孟子集注•尽心章句上》。]第三,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叫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既让学生掌握学习和求职的方法,“君子教人,但授以学之之法,而不告以得之之妙”[注:《孟子集注•尽心章句上》。]。于是就有了许多论述学生如何学习的论著,譬如荀子有《劝学》、韩愈有《进学解》、朱熹有《朱子读书法》等等,都是谈论如何读书或指导学生读书的著作。这些思想极为宝贵。

教师模范。中国古代有丰富的教师思想。譬如:《礼记•文王世子》、《韩诗外传》、《法言•学行》、《师说》都系统论述过教师。有的着重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角度去谈,所谓“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注:《礼记•文王世子》。],“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注:《韩诗外传•卷五》。]。有的侧重从对学生身心发展影响的角度去谈,“师者,人之模范也"[注:扬雄:《法言•学行》。]。有的更多从职责任务角度去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注:韩愈:《师说》。]。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教师职业及其教师风范有着与别人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理想的教师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养。(1)要有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志存高远,孜孜以求。并且要有为理想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奋斗精神。(2)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诲人不倦,无私奉献。“忠焉,能毋诲乎?爱之,能勿劳乎?"“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而已矣。"(3)要有优良的教师风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良好的身教能够起到春雨润物、潜移默化的作用。(4)要有宽厚的知识结构,必须做到"好学敏求"、“学而不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孔子持有教无类、后生可畏的平等的、发展的学生观,对待学生一视同仁,鼓励学生超越自己。(6)要有正确科学的教学观,他坚持课堂民主、教学相长,要求学生畅抒己见,”各言其志,“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持教学相长的教学观。其后,许多教育大师们或提出“英才之师”(孟子)[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或提出"圣化之师"(董仲舒)[注:《春秋繁露•玉杯》。],或提出“指引之师"(朱熹)[注:《朱子语类辑略》。],或提出“专攻之师”(韩愈)[注: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教师专业化思想的萌芽。],或提出“恒教之师”(王夫之)王夫之《斋文集》卷一:“讲习君子,必恒其教事。”,或提出“创造之师”(陶行知)[注:陶行提出教师应当成为“创造”和“开辟”精神的“一流教育家”。见《陶行知教育文选》,第7、298、267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都树立起了一代教师的典范,师风犹存,光照后人!

三、弘扬优秀教育传统,推进教育创新的策略

优秀教育传统是在教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积淀起来的,经过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规律,是传统教育的精华,必将对教育的未来发展产生强大而深远的影响。教育创新必须以优秀教育传统为基础。现代教育是传统教育合乎逻辑的继承、扬弃和发展。传统教育思想中反映教育规律、至今仍有生命力的部分可以作为因子纳入到现代教育思想体系中而成为现代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创造性地转化成现代教育思想,并对当前乃至今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着深远而巨大的启示、借鉴和指导作用。

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教育地位与作用思想;从传统“尊师重教"思想到“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关键是教师"(邓小平语)的教师地位与作用思想;从培养“成人"、“立志本仁约礼"思想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思想,都可看到现代教育理论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继承发展关系,都可以看到优秀教育传统的创新和发展。

怎样弘扬优秀教育传统,推进教育创新呢?首先是批判,剔除其糟粕。即对传统教育进行一番整理、辨别,分出精华与糟粕,并努力消除糟粕对教育创新和教育现代化的负面影响和阻抗作用。其次是继承,弘扬其精华。即对优秀教育传统进行选择、吸收、利用。将传统教育精华创造性地转化成现代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使教育现代化体现出鲜明的本土民族特色,以避免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实现现代化就是实现西方化的错误倾向。再次是超越,即创造、发展、更新。这是教育改革创新的最终目的。唯有超越,一个民族的文化教育才能发展,永葆生命活力。这是三种不同层次的任务。批判是继承的前提和基础,超越是继承的目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没有继承就难以创新;创新是继承的目的,没有创新的继承,继承就会变为因循守旧,停滞不前。以继承为基础,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在新旧教育的交替嬗变中,在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创新的历史进程中,需要有批判和超越的胆略和精神,同时还要有开放和包容的胸怀,密切关注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借鉴世界上科学的教育思想、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当前,世界的多极化导致文化教育的多元化,各种文化教育处于相互吸引和相互融合之中,文化教育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是当代世界文化教育发展的两大趋势。这为我国教育改革、创新和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背景和参照坐标。中国教育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也必将在不断的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中再造灿烂辉煌的未来。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如何在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本土化与国际化、一体化与多元化的冲突融合中,推进教育创新、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中国人都应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