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文秘写作 > 秘书基础 / 正文

第七单元·基础测评

2023-02-27 19:10:11

考试分值:50 分 考试时间:45 分钟

一、课内基础知识(10 分)

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纵一苇之所如 如:往

B.正襟危坐 危:高

C.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 限:界限,此处指城墙

D.道皆砌石为磴 磴:石级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相与枕藉乎舟中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D.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侣鱼虾而友麋鹿 B.托遗响于悲风

C.不知东方之既白 D.汶水西流

4.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中的“行宫”指古代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可能由其他建筑改造而成。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

B.“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的是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C.“泰山之阳”中的“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如衡阳,在湖南省衡山之南。

D.古代农历每月初一叫“晦”,十五叫“望”,月末一天叫“朔”。“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戊申晦”指的是戊申这一天是月初。

5.关于本单元的课文,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都的秋》中秋的“清”“静”“悲凉”是郁达夫传统文人心境的自然流露,对破屋、槐树落蕊等寻常景象的描写,表现了他独有的审美体验。

B.《我与地坛》中“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古园映照了作者的生活,那些建筑和景物,抚慰着作者的心灵,引发他对“生与死”以及“怎样活”的思考。

C.《赤壁赋》中“主客问答”是赋体文章的特色,也仿佛是苏轼内心两个自我的辩论,写出他从苦闷走向乐观的心路历程,展示出他豁达的胸襟。

D.《登泰山记》是桐城派山水游记,叙事、描写、议论相结合,文字素朴雅正,生动地写出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

二、名篇名句默写(10 分)

6.苏轼《赤壁赋》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化用了《诗经·卫风·河广》里的一个句子,写出了作者洒脱的胸怀。

7.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描写泰山的水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出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

10《.登泰山记》中,作者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0 分)

(一)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
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浅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zhuì。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1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汉字注音。(3 分)

①点zhuì(_______) ②混混沌沌(________) ③一椽破屋(________)

12.选文第一段对“江南之秋”的叙写属于“闲笔”,但“闲笔”不“闲”。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任选一句作答,2 分)

(1)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2)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景物的选取往往体现了作者的审美取向。本文选景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
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我便又不能在家里呆了,又整天整天独自跑到地坛去,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离我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呀!后来我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天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天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上天的考虑,也许是对的。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更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
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选文开头以深情的笔调回忆当年母亲因为“我”而为难的情景,然后围绕这句话回顾了当时自己的心路历程。

B.“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因为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

C.母亲在寻找“我”时“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端着”写出母亲对眼镜的珍视,又写出寻找时的艰难。

D.作者在清明如静水般的行文里,表达着对母亲的敬意与怀念,还有痛彻心扉的悔意和对母亲深深的歉意。

1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母亲的极力“寻找”与“我”的极力“躲避”,母亲的“知道”与“我”的“不知道”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而有效地传达了作者的种种感悟与思考。

B.“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此处用第三人称替换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达了对自己的否定。

C.文章以“我与地坛”为题,选文却主要写自己的母亲,因为地坛是“我”与母亲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我”感受母爱的地方,地坛、“我”、母亲三者紧密联系。

D.选文对母亲形象的塑造只有极少的语言描写,更多的是无声的行动描写。因为母亲意识到母爱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深藏于心的母爱才更深沉。

17.请品味文中画线句子“上天的考虑,也许是对的”的丰富内涵。(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史铁生看来,自己的母亲是怎样对待儿子的?请结合全文分析。(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微写作(10 分)

19.《荷塘月色》的写景堪称经典。请借鉴其写法,以“下雪了”为内容,写一段不少于200 字的景物描写。

要求:(1)必须使用比喻、通感两种修辞手法;
(2)侧重景物描写;
结构相对完整,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请另附纸作答)

猜你喜欢 园子泰山母亲 泰山之行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21年6期)2021-07-17我家的园子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2021年4期)2021-03-11泰山日出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2020年12期)2020-12-04快乐的园子儿童时代·幸福宝宝(2020年10期)2020-10-26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给母亲的信英语学习(2016年2期)2016-09-10园子匠吐鲁番(2015年3期)2015-12-07悲惨世界疯狂英语·阅读版(2013年2期)2013-03-22守在自己的园子里天池小小说(2009年9期)2009-09-22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数位时尚·环球生活(2009年5期)2009-05-21

Tags: 测评   单元   基础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