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文秘写作 > 写作指导 / 正文

在驻村第一书记任前培训班上的讲话

2020-07-13 17:00:19

 在驻村第一书记任前培训班上的讲话

 这次培训班是经省委同意举办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对新选派的第一书记进行任前动员培训,帮助大家明确职责任务,掌握必备知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坚定的信心决心奔赴驻村工作一线。

  前不久,党的十九大胜利举行,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报告,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鲜明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个举旗帜、指方向、明方略、绘蓝图的好报告,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要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这些重要指示,为我们继续做好驻村帮扶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第一书记是上级党组织选派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代表,担负着加强农村党建的特殊使命、精准扶贫的重要责任。按照中组部统一部署,2015年8月,全省共选派1.2万名优秀干部到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两年多来,这批第一书记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忠诚履职、扎实工作,全力以赴强党建、助脱贫、打基础、惠民生,办成了一大批实事好事,有力地推动了村级组织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受到了群众热情欢迎和各方面广泛赞誉。按照中组部和省委有关规定,目前在村工作的第一书记即将任职期满,需要新选派一批干部入村任职。省委对选派新一批第一书记工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党建领导小组会议进行研究,谢伏瞻书记强调,一定要选优派强,一定要挑选那些政治上强、作风上硬、思想觉悟高、有培养潜力的干部。10月12日,省委又专门召开会议对选派工作进行部署,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孔昌生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选派新一批第一书记提出了明确要求,发出了征召动员令。省直单位、省管高校企业和中央驻豫单位干部积极响应省委号召,踊跃报名参与;今天,我们坐在这里的225名省派第一书记,就是经过各单位党组(党委)认真遴选,省委组织部审核把关,慎重研究决定的,是优中选优,强中派强。同时,我们也请中直单位选派的20多名第一书记参加这次培训,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在这里,我受孔昌生部长委托,代表省委组织部对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

 下面,围绕如何当好第一书记、做好驻村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

 强化责任担当,明白入村为什么

 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是中央、省委着眼加强基层基础、推进脱贫攻坚作出的重大部署。大家作为组织上慎重遴选的新一批第一书记,一定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当好第一书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选派第一书记入村,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夯实基层基础的客观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这么多年的实践证明,先进村之所以先进,归根到底是因为有一个好支书、一个好班子、一支优秀的党员队伍。按照中央部署要求,省委坚持大抓基层,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专门召开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意见》,特别是通过选派第一书记,集中帮助解决村级组织中“软、散、庸、懒”等突出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当前,一些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支部书记不称职、班子不团结、党员队伍管理宽松软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靠上级党组织的领导指导,靠村党组织的自身努力,也要统筹城乡资源,发挥各级机关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面对面地指导帮助、解决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央和省委决定选派第一书记入村,帮助“建强基层组织”,这是第一书记第一位的职责。大家一定要牢记“第一职责”,坚持把抓党建作为首要任务、管总的大事,把强班子、带队伍贯穿驻村全过程,真正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第二,选派第一书记入村,是进一步推动脱贫攻坚、如期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障碍来自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居民之间的发展落差问题,最突出表现在农村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上,解决起来难度也最大。省委选派12万名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特别把200多名中派和省派第一书记派往全省贫困程度最深、自然条件最差、扶贫难度最大的村,就是让大家啃“最硬的骨头”、解决最难的问题。两年来,广大第一书记不负党组织重托,团结带领派驻村党员群众奋力改变落后面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仅增加了村集体和群众收入,更重要的是坚定了他们战胜困难、脱贫致富、跟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信心与决心。但必须看到,当前我省仍有52个贫困县,4397个贫困村,317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的任务仍很艰巨。现在,我们从上一批第一书记的手中接过了“接力棒”,按照2—3年的任期,大家要在村里工作到2019年底,正好是省委确定的所有贫困县实现整体脱贫的时间节点。希望大家牢记重托,不忘使命,扑下身子苦干实干,在冲刺阶段充分发挥生力军、尖刀班的作用,确保2020年贫困地区群众与全省人民一道如期实现小康。

  第三,选派第一书记入村,是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培养锻炼队伍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河南是农业大省,尤其需要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选派第一书记直接到“三农”工作的第一线,亲自动手解决好一个村党建、发展、稳定、民生等方面的问题,把成百上千的农民群众带上致富路,把传统农业发展成现代农业,把贫穷落后村变成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样丰富、生动、深刻的实践,正是打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最好学校和平台。这几年的驻村实践也充分证明:农村条件虽然艰苦,但有利于锤炼亲民爱民的宗旨意识、涵养勤俭朴素的革命作风、磨砺艰苦奋斗的拼劲韧劲;基层工作虽然棘手,但有利于提高组织协调、处理实际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还强调,要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脱贫攻坚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大家一定要珍惜机会,在脱贫攻坚这个主战场上,在农村基层这个广阔天地中,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拜群众为师,在实践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真正成长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二

 明确职责任务,清楚入村干什么

 关于第一书记的职责任务,中央和省委都有明确规定,就是“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落实基础制度、办好惠民实事”。大家作为新一批第一书记,既要做上一批第一书记的接力者,更要做驻村帮扶工作的巩固者、深化者、提升者。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做到“四个持续”。

  (一)持续加强村党组织建设,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党的十九大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强调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我们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审视派驻村的党组织建设工作,务必紧抓党的建设不放松,把强班子、带队伍贯穿驻村工作全过程,真正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一要加强支部班子。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党支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进村入户、带头宣讲,真正让干部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推动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要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组织党支部一班人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发展本领,促使他们增强责任意识,增强服务群众的担当和自觉;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开拓思路,让他们在发展产业、运作项目、处理村内事务中摸到门道,积累经验,进一步提高致富带富、治村管村能力。要以明年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帮助乡镇党委物色、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进一步选好“带头人”,配强支部班子。二要规范工作运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干好农村工作,要有一套务实管用、长期有效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要围绕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指导村党组织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围绕“两委”班子日常运转,帮助制定轮流坐班、定期值班、工作台账管理等切实可行、便于落实的具体工作制度,推进村级工作规范、有序、科学运行。三要发挥党员作用。把党员队伍建设好,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开展帮扶工作就会事半功倍。现任第一书记中,不少在派驻村开展了党员评星定级、设岗定责、志愿服务、公开承诺等活动,这些效果都很好,大家要继续坚持做下去,通过行之有效的举措,让党员的心“聚”起来、身“动”起来,激发他们热情,发挥他们的作用,使党员成为我们到村后重要的工作支撑。四要培育后备力量。青黄不接是当前农村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建设的最突出问题。要注重在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农村实用人才和80后、90后青年农民中培养发展党员,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结构。要注重从优秀党员中发现培养后备干部,给他们交任务、

 压担子,在实践中锻炼培养,条件成熟的及时推到村干部岗位上,为村级组织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夯实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

  (二)持续推动精准扶贫,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名群众。这次省委决定把全省923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发生率高于20%的273个非贫困村全部纳入第一书记派驻范围,就是要把精准扶贫、富民强村作为驻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快脱贫攻坚步伐。第一书记要牢牢把握这一重任,紧紧围绕“精准”二字做工作,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上多下功夫,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一要坚持扶贫先扶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谢伏瞻书记也多次讲,扶贫最需要精气神。必须看到,当前不少贫困户仍存在“坐等靠要”、“炫贫争贫”和“自暴自弃”的思想。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送温暖、送资金、送项目,更要送志气、送信心、送本领,把贫困群众心焐热、脑更新、劲鼓足,让他们积极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面貌,走稳脱贫路。二要坚持以产业扶贫。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大家在工作中,一定要防止走入“帮钱帮物、建房修路”的误区,要下大力气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实现脱贫致富方式由“被动输血型”向“自我造血型”的根本性转变。这里要提醒大家,下村伊始,不要指手画脚,首要的是摸清底数、吃透情况,在现任第一书记的指导下,真正弄清楚村里的比较优势在哪里、特色亮点在哪里、发展出路在哪里,有计划、有步骤、有条理地走好产业兴村之路。三要坚持壮大集体

 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省里连续两年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每个村安排134万元专项资金,中派、省派第一书记所驻村共有186个入选,很多村的集体项目已经启动,还有不少已经开始产生效益。前任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下步要靠你们发扬光大,把派驻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要注重规范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的管理使用,防止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村干部倒下了。四要坚持用足用好脱贫政策。近年来,中央和省委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为贫困地区脱贫出实招、做实事,得到了农民群众的真心欢迎。但实际工作中,由于村干部对政策学习理解、执行运用能力的差距,导致有些政策始终“走在路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大家下去后,首先要自己吃透政策,把准政策的规定,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用什么、怎么才能用好;其次,要大力宣传政策,让干部群众做到心中有数、积极争取,满心欢喜地支持配合,真正释放出政策“红利”。

  (三)持续落实基础制度,推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村里要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依靠制度管人管事。省委在农村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便民服务、矛盾调解解决、党风政风监督检查等四项基础制度,我们要认真用好基础制度这一最重要、最管用、最长远的保障,进一步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更好地激发农村基层活力,推动形成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一要增强落实基础制度的自觉性。当前,很多村贫困落后、党组织软弱涣散,很重要一条原因就是基础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大家入村后,一方面,要继续深入落实四项基础制度,靠制度化解矛盾纠纷,纠正不正之风,促进公平正义;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引导,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规矩意识,帮助党员干部养成决策讲民主、办事重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习惯。二要增强落实基础制度的针对性。派驻村的情况千差万别,最突出的问题也不相同,有的在于“软”、有的在于“乱”、有的在于“散”。推进落实基础制度,一定要结合村情实际,把准切入点,坚持哪里有短板就着力加强哪方面的制度建设,重点解决影响最突出、问题最严重的方面,切实提高制度的针对性。三要增强落实基础制度的有效性。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围绕有效落实基础制度,在载体设计、运行机制、推进措施等方面积极探索,并充分运用到扶贫资金使用、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富民产业参股分红、土地流转收入、贫困户认定退出等群众普遍关切的各项事务之中,切实提高基础制度在村级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和群众认可度。

  (四)持续办好惠民实事,进一步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衡量驻村工作是否有成效,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为群众办了多少实事,群众得到了多少实惠。要抓紧办好群众最急最盼的事。要用真情排解民忧,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事情着手,确定一批必须要办的惠民实事,列入工作计划,排上工作日程,一件一件抓好落实。要高度关注农民群众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想方设法落实好国家关于医保、社保、教育、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要发挥单位和个人优势,努力帮助群众协调解决担保贷款、农产品销售、子女上学、维护权益等方面实际困难,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要切实办好群众普遍受益的事。要积极协调争取上级的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支持,加大饮水安全、危房改造、电力保障、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注意的是,每个年度的支持总量总是有限的,这就存在着资源优化配置、项目优先顺序问题。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跟踪政策动向,弄清楚上级支持办什么事、村里最需要办什么事、最有可能立项的是什么事,搞好对接、办成实事。要真情办好特殊群众的事。对于五保户、残疾人、“三留守”人员等特殊群体,要格外地关注、关心、关爱。要定期探望慰问,了解掌握他们的近况和需求,第一时间帮助解决问题。要注重与民政、社保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协调争取生活、医疗、养老方面救助政策,切实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

 讲究工作方法,知道入村怎么干

 上一批第一书记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认可,也为新一批第一书记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树立了标杆。这次新老交接,省委专门安排了三个月的时间以老带新,大家要虚心向上一批第一书记学习,学习他们的好思路、好方法、好作风。要接好“接力棒”,跑好“接力赛”,以坚强的党性、扎实的工作、过硬的表现,努力把第一书记工作干得更出色。

  (一)要端正思想,克服“三种倾向”。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要求高、面临困难多、条件很艰苦,不光要有热情、有才能,更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大家要积极调整心态,自觉克服三种不良思想倾向:一是防止“镀金”思想。第一书记这个岗位,是干实事、出实绩的炼金熔炉,而不是走形式、添履历的镀金作坊。如果把担任第一书记当作临时“过渡”,当作捞资历、走捷径的机会,干事“蜻蜓点水”、心不在焉,就不可能做好第一书记工作。大家一定要摒弃“镀金”思想,真正俯下身、沉下心,出实招、干实事,以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赢得组织认可,实现自身价值。二是防止“官僚”思想。大家基本上都是副处级以上干部,有的还是正处长,到了基层会被认为是不小的“官”。越是这样,越要增强宗旨意识、公仆意识,不摆谱作势、居高临下,不搞官样文章、繁文缛节,要做优秀的干部,不做优越的干部,自觉克服“机关气”和“官僚气”,努力接地气,说百姓话、干百姓事,这样才能立得住脚跟、干得好工作。三是防止急功近利思想。到村之后,大家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紧迫,需要策马扬鞭、加快推进,但更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工作干实干好。要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把上一任第一书记没有做完的事接着完成好,把群众所思所盼

 所急的事情解决好,切忌为标新立异而另起炉灶,为出政绩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

  (二)要注意方法,做到“三个坚持”。相对机关工作来讲,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点多面广,非常实际、非常具体,必须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调研为先。到村后,同志们要抓紧时间把全村走访一遍,对每一户的人口构成、健康状况、收入来源等基本情况,都要了解清楚、记在心里,真正把调研的功夫下足,把村情民意吃透。要把与群众培养感情贯穿于调研的全过程,放下架子、入乡随俗,经常性地与群众拉拉家常,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二是坚持因村制宜。不同的村,资源禀赋不同、发展基础不同、矛盾焦点也不同。况且,随着形势的发展,村里情况还会不断有新的变化。作为村第一书记,这些情况都要掌握清楚,并根据具体情况理思路、想办法、定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搞“一刀切”。三是坚持依法办事。农村工作中的很多矛盾和问题,大多数是因为不民主、不公开,没有依法办事造成的。第一书记必须带领村“两委”班子依法依规对村级事务进行决策和管理,坚持凡事讲法律、讲规矩、讲程序,保证村级各项事务公开、公平、公正,确保兴村富民的好事不仅能办得漂亮,还要办得合法。

  (三)要摆正位置,处理好“三种关系”。大家到村工作,除贴近基层、融入群众、体察民情之外,还要注意处理好“三种”关系,既积极主动,又找准站位,做到不错位、不缺位、不越位。一是处理好与与村党支部书记的关系。第一书记与村党支部书记,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第一书记既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又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代替,对工作中一些好的思路和措施,要通过与村支书和党员干部的良性沟通转化为决策行动。同时,对于村支书及班子成员工作中违背原则、不讲规矩的问题,要及时指出,督促整改。二是处理好与所在乡镇党委的关系。中央和省委的有关文件都有明确规定,第一书记在乡镇党委领导和指导下,紧紧依靠村级党组织,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乡镇党委是统筹乡镇工作全局的,是乡镇的领导核心,因此,大家都要自觉服从所在乡镇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主动接受乡镇党委的管理监督,及时向乡镇党委汇报工作,在乡镇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把工作干得更好,千万不能因为自己是省里来的干部而凌驾于乡镇党委之上。三是处理好与派出单位的关系。一方面,第一书记在驻村期间,除工资人事关系保留在派出单位外,原则上不再承担派出单位的工作。另一方面,第一书记是代表派出单位专职到村做帮扶工作的,单位党组织就是坚强后盾。省里专门制定了联系点制度,要求派出单位主要领导每季度到村一次,班子成员轮流每月在村工作两天。大家要及时向单位党组(党委)汇报工作,主动联系单位领导深入派驻村进行走访调研,争取派出单位对驻村工作的重视、理解和支持。

  (四)要树好形象,严守“三大纪律”。在座的各位第一书记,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形象,还代表着派出单位的形象、机关干部的形象。大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加强自我约束,真正做到守纪律、讲规矩。一是严守政治纪律。第一书记要带头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遇事要与村干部共同协商、共同决策,不搞“一言堂”、“一把抓”;对于村级重大事务,过程要让群众参与,结果要让群众知晓,决不能撇开群众、脱离群众。二是严守工作纪律。要严格遵守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考勤办法》等有关规定,认真落实点名签到、请销假等制度,坚持“五天四夜”在村不打折扣。要认真制定工作规划、建立工作台账、记好民情日记,真正融入基层、融入群众,履职尽责、扎实工作。三是严守廉洁纪律。大家受党教育多年,都经过严格的党性锻炼,作风素质是过硬的。尽管如此,我还是要提醒大家,在第一书记岗位上一定要廉洁自律、洁身自好。要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生活俭朴,不搞特殊,不给基层增加负担。《河南省第一书记管理办法》明确了五个不准:不准向基层提不合理要求,不准接受公款吃请,不准在乡镇、村报销个人费用,不准接受群众礼金、礼品,不准利用项目资金谋取私利。大家一定要严格遵守,守好底线,做到不该吃的饭不吃、不该花的钱不花、不该

 拿的东西不拿,决不能在小节小事上丢分、犯错误损害第一书记的形象。

  同志们,到农村去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大家在培训期间,沉下心来,多学多思,掌握做农村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要领;到村以后,不负重托,苦干实干,努力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向组织、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Tags: 班上   讲话   第一书记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