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文秘写作 > 谈判技巧 / 正文

民族乡科学发展调研报告_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019-12-19 07:34:00

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如何推进民族乡科学发展调研

为贯彻落实《**》的精神,按照国家、省民委《关于做好开展民族乡科学发展专题调研》统一部署和安排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工作调研领导小组,深入我市三个水族乡,就民族乡的

经济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干部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听取了三个民族乡的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汇报,与三个水族乡的党政领导班子、村支两委班子、部分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就如何推进民族乡科学快速发展,与各民族同步实现小康社会进行座谈并交换意见。经过为期6天的实地工作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有**、**、**3个水族乡,共有人口 33079 人,其中少数民族(水族)人口共计31735人,占三个乡总人口的96﹪,占全市总人口的6.3%,3个民族乡分布在我市的东南面深山地区,与独山县、三都水族自治县、黔西南州的丹寨县接壤,分别距离都匀城区38公里、44公里、58公里,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山高路险,坡陡灾重,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基场乡、阳和乡被省委、省政府评定为省级一类贫困乡,奉合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二类贫困乡,是新阶段重点扶贫开发的重点乡镇,目前尚有 7个村未通水泥硬化道路,有105 个组(自然寨)未通水泥硬化道路,有8个自然寨未通组级公路;有 31个组(自然寨)未通自来水;有62户危房(含毛草屋)户,是典型的农业乡,大部份村民以农业产业为主,人多田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5亩,外出务工收入是其主要的经济来源(每个乡常年在外务工人员约有1万人左右)。农业生产主要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主产水稻、玉米、土豆、黄豆、红薯、黑毛猪等,主要用于自给自足,解决温饱问题,由于受到交通阻塞、资源贫乏、信息网络封闭、生存环境差的制约和影响,二、三产业发展极为滞后几乎为零,财政收入微乎其微。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乡政府工作运转经费和干部职工工资都靠上级财政拨款支付。到2011年底三个乡的财税收入完成分别为10 万元、2.5万元、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580元、3215元、3400元,绝对贫困人口分别为3245人、3000人、7940人,共有9195人享受农村低保;文化教育极为落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偏高,尤其是初中辍学率更为突出,三个水族乡都未设有高中阶段教学班级,初中升学读高中入学率仅为15%。虽然三个水族乡贫穷落后,但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奉合乡享有水族剪纸艺术之乡和神密的榔木水寨誉称;阳河乡有古老而又世代相传的水书及古籍,有大批的水书破译传承人,学校采用水语和汉语进行“双语”教学;基场乡享有水族第一端节、翁降保寨鱼、铜鼓、银饰加工、刺绣、蜡染等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统习俗。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和缺乏资金的开发、保护、传承,民族民间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应有的挖掘和发挥经济效益。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调研中了解到,民族乡经济发展滞后,生产生存条件较差,思想文化落后,自然环境恶劣,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不足,水、路、信息网络、税源贫乏,二、三产业发展速度实在太滞后、农民增收渠道窄等是制约民族乡发展的主要瓶颈。

虽然工作环境艰苦,但各民族乡的领导班子团结有力,富有朝气和活力,针对各乡实际提出了各自发展的思路,做到了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当。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三个水族乡得到了新阶段扶贫开发政策的倾斜扶持和国家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大大地加快了民族乡基础设施建设,修通了村级公路136公里,通村级水泥硬化路76公里;修通通组公路168公里,水泥硬化路 120 公里;修建人畜饮水工程119处,解决 26923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修建防洪堤 8 处 37 公里,修建引水沟渠87条58公里,修建拦水坝7座,改善灌溉面积357亩;修建了12个村委会办公楼,解决无办公用房困难问题;实施农村危房改造 1356 户,解决了3784人住房困难问题。三个民族乡在抢抓机遇、加快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三个民族乡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项目资金远远满足不了落后的需求。

2、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优势产业。三个民族乡在经济发展上各有其优势和特点。如何找准优势,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成了民族乡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奉合乡利用大定、合心、联盟村荒山面积广阔,海拔高,气候适宜,无工业污染,经有关职能部门测试是茶叶种植的好基地,乡政府就号召并组织群众大力开僻荒山种植茶叶,种植面积3500多亩,现茶叶已经是盛产区,是都匀毛尖茶产出的基地,现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同时还利用大定、合心村荒山、荒坡宽阔,牧草茂盛,无工业污染的优势,就发动当地群众大规模地发展养牛、养羊。现已有8户农户发展成为养殖大户,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畜牧业,现在已成为都匀市养牛、养羊放养基地;阳和乡利用水资源好、烂浩水田多的优势发动群众大力发展种植中药材海花草,现种植规模已达1400亩,产值比种植水稻翻3倍,为边远贫困乡农业产业

化结构调整树立了示范带动作用;基场乡利用民生大坝海拔低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种植早熟疏菜,种植有脱毒马苓薯、玉米、西红柿等。由于海拔较低,疏菜成熟早上市快,卖价较高,群众种植的积极高,种植规范发展较快,目前已达到1500多亩的种植规范,成为助民增收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亮点,充分利用荒山荒地宽阔的优势,开僻荒山做地,发动群众种植经果林,茶叶、中药材等,目前已经种植板栗2500亩,现已经挂果1350亩;茶叶种植7000亩,采摘面积5000亩;金银花种植150亩。通过多年来的积极引导和扶持,三个水族乡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了初步的成效和突破,农民人均纯收入逐步的提高,但增长速度过慢,其原因是政府财政惠农资金和扶贫项目资金远远满足不了农业的需求,再加上土地比较分散,大部份分布在深山区,土地分散不连片,土质较差,光照弱,种植技术含量偏低,加上农户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生产率低下,且发展极不平衡。农户的贫富相差较大,特别是居住在深山区的群众生活水平较差,长期以来都是国家低保来维持生存。

3、重视民族干部培养。目前,三个民族乡乡长都由本民族公民担任,各乡都十分重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在调研过程中,各乡都呼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不拘一格选拔使用少数民族人才。基场、阳和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把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连续任职5年以上的村干部作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对象,现已经有一名村主任走上副科级领导岗位,一名村支书录取公务员岗位,三个水族乡95%的村干部都是由本民族人担任。同时积极鼓励他们参加招考公务员考试。

4、重视基础教育工作。

各民族乡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把教育作为科教兴乡的重要内容来抓。目前三个水族乡中小学已经消除了危房教学楼,校校都建有教师宿舍,各学校都配齐了教师,现能用双语教学的教师有25人,水书译破先生有10人,有11所学校开展用双语教学,传承了水族语言。

5、认真宣传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加大对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规的宣传力度。三个水族乡都把把宣传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一是依托州、市民族工作部门的支持,结合农村计划生育等中心工作,开展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识竞赛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踊跃参与,使党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二是利用水族传统节日“端节”和各种节日活动,通过歌舞表演、发放资料、广播、定点咨询等开展进行宣传,达到对民族政策的深刻领会和融会贯通。确保了三个水族乡有效行使法律所赋予的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和地方事务的权利,有力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三个水族乡地处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山高坡陡,信息闭塞,自然灾害频繁,人多地少矛盾十分突出,导致贫困面仍然十分大,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示范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农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较差,农民致富增收的渠道较窄,群众的生活水平低下,现仍55%的行政村公路仍是窄小的沙土路,路面坑洼不平,遇到下雨,大部分公路不能通车,现仍有8个村民小组不通公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均是省级一、二类扶贫开发的重点乡镇。

(二)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发展速度极其缓慢。乡村财力薄弱,三个水族乡在2011年财税总收入都不超过10万元,财政支出都是靠上级财政部门拔款支付,现每个乡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在40人以上,但上级财政每个月下拔到乡财政运转经费不超过1万元,乡政府工作运转经费严重的赤字;村级集体经济集累基本上都是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有的还是“空壳村”。村支两委主要干部月报酬不超过1000元,村民小组长年报酬不超过800元,工资报酬太低,工作积极性不高,造成有文化、懂管理、有能力的村民不想当村组干部,导致工作执行力和落实力不够到位,严重地影响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社会事业建设极为滞后。公共服务功能低下。三个民族乡乡政府集镇所在地到目前为止都还未接上自来水,没有安装上夜间路灯,没有垃圾处理场,没有污水排放管道及处理站,还有一个乡没有集贸市场,还有一个乡卫生院到现在都还没有妇产科医生,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仍较缺乏。生存环境、生活条件极为落后。

(四)农民群众整体素质偏低。一是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接受现代科技知识难;二是思想观念落后,农民“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三是有的农户有求富的愿望,但视野不广,目标不明,难以迈开步伐。

(五)上级部门对民族乡的重视力度不够。一是传统的农业乡镇,没有企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二是乡财力十分薄弱,平时乡运转均靠上级拨付的人头经费,每月共计不足1万元,造成在平时运转上带来经费压力困扰,所以民族乡无更多资金来投入到其他事业发展。

(六)项目的优先政策倾斜不够、产业结构调整还不够优化。人多地少,产业结构还不优。“水稻、玉米 养猪”的结构仍较突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特色品牌,整体竞争力不强,现有主导产业规模太小,农业服务领域不宽,产业化经营水平低,无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相互脱节,贮运、保鲜等,后续产业未形成。导致土地附加值不高,再加上近年来三个民族乡得到相关项目的扶持太少太少。

(七)民族文化挖掘、传承和保护不够重视。一是对水族文化资源调查研究不够。任何调查的目的都在于为研究提供第一手翔实的资料,必须调查得来资料进行由表及里、从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探讨研究,才能把握住本质属性。也只有这样,挖掘研究才有真正的意义;二是对利用水族文化发展民族旅游没有认真的规划和策划,没有充分发挥民间优势,合理利用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对利用水族文化发展民族旅游、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上投入不足。

(八)民族工作经费比较低。每年每个民族乡上级下拨民族工作经费不足2万元,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工作经费投入应在10万元以上,才能确保工作的开展。

(九)少数民族后备干部缺乏,呈现青黄不接现象。培养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是民族乡加快发展的关键。少数民族干部对民族地区情况熟悉,与少数民族群众感情相通,在带领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三个民族乡共有公务员本民族干部不超过10人(奉合乡3人、阳和乡3人、基场乡4人)。其中正科级干部6人,副科级以下干部4人,没有副科级干部,呈现青黄不接。因此,在培养少数民族后备干部工作中,缺乏培养对象,缺乏后备干部。

四、下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1、加强引导,进一步转变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观念。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是制约我市民族乡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解放大思想,才能推动大发展,才能转变观念,焕发出摆脱贫困的巨大动力。要想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致富,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至关重要。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修建通村公路时群众不愿集资,认为这是政府应包干的事。因此,政府在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投入的工作力度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素质,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激活农民群众要求致富的强烈愿望,从“要我富”的观念向“我要富”的转变,毕竟“石头孵不出鸡”。

2、增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尽快改善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三个民族乡的水、电、路、房屋改造等基础设施极其落后,是制约民族乡经济发展的瓶颈。民族乡因财力不足,要通过自身努力从根本上摆脱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是不现实的。因此建议上级民族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乡的投资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对民族乡进行重点倾斜。

3、调整农业结构,以项目资金扶持发展特色农业。目前,虽然我市三个民族乡现阶段发展条件差,困难很大,但同时却有着各自自身的优势。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制约条件正不断逐步消除,民族乡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将凸显出来,形成“一乡一色、一村一品”,形成新的亮点和增长点。

4、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三个民族乡的二、三产业都不发达,城镇化水平不高。因此,在抓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要发展二三产业。调查中了解到,近几年农村新建房屋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外出务工收入。因此,要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培训,通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按照“走出一人,带动一户”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为农户增加收入。要以小集镇建设为载体,制定优惠扶持政策,新建商业门点,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进城经商、流通贩运,实现二、三产业收入的增长。要加强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5、加快民族乡人才资源开发,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要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和灵活多样的措施,帮助民族乡培养更多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农村适用技术人才。目前,符合学历、年龄等要求的少数民族干部后备人才主要集中在教师队伍中,这就要求我们放开视野,加大教师队伍中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上挂、借用等形式,增加他们的工作经验,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对民族干部的要求,不能求全责备,要以长远的战略目光从政治高度看待这一问题。在公务员招考中,继续对民族乡倾斜,专门划定名额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录考,促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干部能脱颖而出。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出台民族乡工作干部的优惠政策,稳定少数民族乡干部人才队伍,鼓励、支持、吸引各类人才到民族地区创业发展。对德才兼备的企事业单位中的少数民族干部,应突破其“身份”限制,提拔到副科级以上领导岗位工作,以解决民族乡的的少数民族干部青黄不接的矛盾。

6、增加民族工作经费投入,上级民族行政主管部门,每年要硬性划拔民族乡10万元的民族工作经费。确保民族乡的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7、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以项目资金扶持开发,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把民族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五、对修订《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的意见和建议

1、应该把民族专项扶持项目和民族专项扶持经费修进条例之中;

2、应该加大对相应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培训、交流和提拔力度;

3、应该制定相应的民族优惠政策和区域性倾斜政策及对口支援政策,尽量照顾边远贫困民族乡镇发展产业,并扶持发展壮大;

4、应该尽快落实民族乡法规和政府规章,在每年的民族节日期间,国家应给予相应的节假日并划拨相应的“水族端节”活动经费;

5、边远贫困少数民族乡镇干部实行津贴补助,鼓励更多有志青年到贫困边远民族乡镇工作;

6、民族乡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应当帮助民族乡加强农业、牧业、交通事业方面发展。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