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文秘写作 > 工商税务 / 正文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初探|民营经济

2019-12-01 07:38:06

摘要: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社会就业、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着设计不合理、税负不平等、优惠方式简单、执行随意性大等问题,没能很好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税收政策,调整流转税、所得税政策,完善税收征管模式,以更好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民营经济税收政策

一、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全国工商联对民营经济的的概念做的具体阐述:“广义的民营经济是对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内资民营经济(含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等)、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狭义的民营经济则不包含外商投资企业。”一般情况下,如果不做特别的说明,各种分析报告和报章上所说的民营经济都是指狭义的民营经济。本文就是指狭义的民营经济。

中国民营经济在经历了曲折发展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得到了恢复、发展和壮大,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社会就业、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进行推算:到十五末期的2005年,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为49.7%,比2000年增长了10个百分点。私营工业增长更为迅猛,私营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1318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8290亿元,2005年预计超过1万亿元,5年增长了7倍多。据全国工商联公布的国内第一份《2003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分析报告》表明,在全社会七亿三千万就业人口中,民营经济承担了90.3%,且上缴税款达当地财政收入的50%以上,民营企业创造的税收占所有税收的比重逐年提升。税收收入指税务部门征收入库的各项税收,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民营企业税收收入包括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税收。

但是目前民营经济的发展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其中最现实的就是政策关,本文着重探讨税收政策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的建议。

二、现行民营经济税收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政策设计不合理。我国目前对民营经济的税收政策由于设计不合理,使得对民营企业的鼓励和扶持效果不明显.例如,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实行18%和27%两档优惠税率,但由于是采用全额累进的设计,使得两档税率的临界点附近税负增长过快,税负不合理,抵消了低税率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营企业增加投入、扩大规模。

(二)税收政策存在不平等。多数民营企业一般经营规模较小,相对于大型企业和特大型企业存在着税收负担不平等。例如,我国现行增值税把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类,凡年应税销售额未达到100万元的工业企业和应税销售额未达到180万元的商业企业,不管企业会计核算是否健全,一律作为小规模纳税人,按照工业企业6%、商业企业4%的征收率纳税,不能享受进项税额的抵扣,这使其实际税负远高于一般纳税人。(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测算,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实际平均税负为3.05%),不利于公平竞争.

(三)税收优惠政策方式简单并且政策导向不明显。我国目前关于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局限于税率优惠和减免税两种方式,国际上通行的加速折旧、税收抵免、再投资抵免、延期纳税、专项费用扣除等间接优惠方式却运用较少,而且缺乏对民营企业降低投资风险、加快技术创新、创造就业岗位等方面的针对性鼓励税收优惠政策,没能很好发挥税收的导向作用。

(四)税收政策执行时的随意性大。我国现行税收法规级次不高,大多数税种是依据行政法规开征的,而且几乎所有税种都是小条例(法律)、大细则,同时变动过快,稳定性不强,透明度不高。减免税规定更是如此,大多采用实施细则、临时通知或补充规定的形式,没有形成完整而稳定的法律规定,因而减免税受到一些地方政府较多的行政干预,人为因素多,随意性大,不能很好保证税收的法律性。

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改革和完善流转税

1、推进增值税转型和扩大行业范围。应尽早把增值税由生产型改消费型的试点工作从东北三省向全国铺开,为避免重复征税的弊端,同时扩大固定资产准予抵扣的行业范围,降低投资成本特别是新创办成本,以鼓励民营中小企业创办和再投资,加快技术进步,促进新工艺的开发使用。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