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文秘写作 > 工商税务 / 正文

2013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09-13 10:56:48

2013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号码:2505。

资料整理于2020年9月10日。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幼儿园课程正式提出“社会”这一课程名称的是(A)。

A.1919年成立的南京高等师范附小幼稚园 B.1903年创办的湖北幼稚园 C.1905年创办的湖南蒙养院 D.1904年颁布的《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2.以下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教育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B)。

A.与常识教育相比,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大大扩展了教育内容 B.思想品德是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包含了思想品德教育,所以,可以以儿童社会性的教育代替品德教育 C.和生活教育不同的是,社会教育强调对幼儿生活的引领,而不是幼儿生活的简单适应 D.相对于人文教育,社会教育有更多的内涵与内容,人文教育侧重精神层面的陶冶,而社会教育还需要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社会技能的训练 3.儿童社会行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体验自己的行动后果或通过观察别人的行动及他们所引起的后果而进行学习的。这是(B)的主要理论假设。

A.精神分析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认知发展理论 D.现代生态学理论 4.安斯沃斯等人把儿童依恋分为(B)两大类型。

A.回避型与拒绝型 B.安全型与不安全型 C.积极型与消极型 D.主动型与被动型 5.以下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建构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D)。

A.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要求,在目标的制定中应考虑到这种层次的差异,不能以同一标准对待所有年龄段的孩子 B.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横向的类别整合包括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三方面发展目标的整合,还包括家庭、社会与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目标要基本一致 C.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应当是社会教育领域中最基础的、启蒙性的目标 D.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一经确立就是固定不变的,具有稳定性 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中不包括(C)。

A.活动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生活性原则 D.整合性原则 7.下列不属于相关后果法的是(A)。

A.惩罚 B.隔离 C.补偿 D.剥夺 二、是非判断题 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种整合性教育。

[答案]对 9.幼儿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作出抢夺、推搡等动作,这属于敌意性攻击性行为。

[答案]错 10.在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好孩子定向”是第3阶段的特征。

[答案]对 11.婴儿的陌生人焦虑一般发生在6个月左右。

[答案]对 12.3岁儿童的羞愧感已经与恐惧感完全分离。

[答案]错 13.我国学者的研究发现,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分享行为最为常见。

[答案]错 14.我国的教育目的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

[答案]错 15.强化法既能形成道德他律,也能帮助幼儿形成道德自律。

[答案]错 16.儿童与自我的关系是所有社会关系的基础。

[答案]对 17.尽可能注重从当地的社会资源中挖掘和选择有价值的教育内容,这体现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生活性与适宜性原则。

[答案]对 18.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为基础进行教育内容的组织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组织的主要策略。

[答案]错 19.依据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正面教育原则,教师对儿童的优点和进步要进行频繁地鼓励和表扬。

[答案]错 20.随机性和无意性是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特点之一。

[答案]对 21.运用行为评价法时,行为反馈要及时出现在学前儿童好的或不良的行为之后。

[答案]对 22.区域活动应该像教学活动一样有严密的计划。

[答案]错 三、筒答题 23.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情感支持原则的内涵及其应用要求。

答:情感支持原则是指通过爱与关心来建立教师与学前儿童间的双向接纳关系,为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坚持这一原则是因为学前儿童的社会学习具有强烈的情感驱动性。

实施这一原则应注意以下两点:
(1)投入积极的情感,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2)激发良好的社会情感。

24.简述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主要内容。

答:(1)共情。一般认为,共情是对他人状态的一种替代性情感反应和体验,即由他人的情绪情感引起的与之一致的情绪和情感反应,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情感。共情可以促 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并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羞愧感。羞愧感是个人知觉到自己在一定情境中的行动与这种情境要求的合理的、道德的、或公认的行动标准相背离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道德良知发展的基础。

(3)内疚感。内疚感是个体对自己的过错或过失的感知。个体的行为违反了内部道德准则时,就产生了悔恨自责的内疚情感,与羞愧感的差别在于它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个体行为达不到自己内心理想要求时产生。而羞愧感更多是因为达不到外部要求时产生。

25.应从哪些方面对社会教育活动中的儿童学习进行评价? 答:(1)儿童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度。主要评价在教育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幼儿的卷入程度,以及在学习、探索、表达表现活动中的积极性、能动性程度等。

(2)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情感态度。主要评价幼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包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情感语言、动作等。

(3)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互动程度。主要涉及对幼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与他人互动交流状况的评价,包括活动中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与互动的次数、形式及有效性等方面。

(4)儿童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的学习习惯。主要评价教育活动中幼儿对学习、探索活动的坚持性;
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善于倾听他人、接纳他人意见以及与他人友好合作、交流协商等方面的水平。

四、案例分析题 26.下午,小一班的小朋友玩音乐游戏《小娃娃》。角色区中,有许多孩子们为配合单元开展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娃娃。为了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教师鼓励小朋友抱娃娃演唱。于是,大家纷纷抱起自己的或自己喜欢的娃娃,甜甜、月月、潇潇、博文的娃娃就被他人“认领”走了。甜甜不甘心自己的娃娃被他人抱在怀里,就和“领养”者争夺,一边还大声嚷嚷:“我的娃娃,我的娃娃!,,“领养”者也不甘示弱,大声回敬;
“我先拿的,我先拿的!”月月看见自己的娃娃不见了,先向周围环顾片刻,见没有人帮助,“哇”的大哭起来。潇潇呢,不争也不哭,只是默默地走到老师的身边,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博文则一屁般又坐回自己的小椅子,说:“我不想抱娃娃,这个歌难听死了!” (1)请分析孩子们的行为;

答:甜甜、月月、潇潇、博文的行为,属受挫后的外在反应表现,因为他们缺乏相关的经验,没有学会在同伴交往中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不知道如何向别人索回自己的物品。

(2)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一事件,请说明你的处理方式及理由。

答:教师发现后,应停下游戏,提出问题:生气能让娃娃回来吗?让幼儿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然,玩具交换是孩子们认同的一种方式,但教师应引导幼儿认识到“要用小嘴巴讲话!”知道“哭没有用’,自己去想办法,和别人商量商量,两人一起玩(交换一下)”,知道语言在交往中的作用。这里涉及幼儿如何进行同伴交往及学会表达等问题。老师应对小朋友提出要求:在家里或幼儿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不能哭,要动脑筋想办法,把办法讲出来,大家才好帮助你。

五、应用题 27.请为大班上学期幼儿设计一个与“保护自己”主题相关的活动方案,活动内容自选,活动名称自拟。

要求;
活动内容与主题密切相关;
教案完整(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或建议);
目标全面、具体、恰当、有可操作性;
准备充分,活动过程安排合理,注重幼儿身心与学习特点,基本能保证目标的实现;
建议与延伸适当。

参考活动教案:
《生气了,怎么办?》 活动目标:
1.看图了解小动物生气的原因,学习针对图意讲述 2.知道生气时寻找适合自己的缓解方法,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幼儿活动前与家长讨论消气的方法 活动过程:
1.看幼儿用书上的前三幅图,说说这三只小动物 (1)观察小动物的表情,神态,说说他们怎么了? (2)小动物为什么会生气?猜猜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了? 2.交流自己生气的经历 你有没有生气过?为什么事情生气? 3.分享交流消气的方法 (1)了解生气是一种自然情绪,并且懂得生气过多会影响身体健康 (2)以帮助小动物的方式交流消气的方法(引导幼儿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 可是这三个小动物还在那儿生气呢,快想想办法帮他们消消气吧,谁有好办法? (3)看幼儿用书上后面三幅图画,相互说说小动物用什么办法消气 4.小结启发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消极情绪,及时地分析疏导,在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中提高幼儿自我控制与调节情绪的能力。

Tags: 社会教育   学前   期末考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