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领导讲话 > 党务讲话 / 正文

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策略

2020-08-11 17:01:16

 国电财务有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策略

 第1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电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各项经营活动的有效实施,依据《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ISO31000风险管理标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考核暂行办法》等的相关要求,制定本策略。

  第二条  风险管理策略是公司根据风险管理目标,针对不同类型风险的属性特征,采取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换、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对冲以及风险补偿等单一策略或组合策略,并根据风险与收益相平衡的原则,进一步确定风险管理的优选顺序,明确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资源等的总体安排。

  第三条  制定全面风险管理策略财务公司的出发点是基于财务公司风险管理具有的五大特点:(一)财务公司监管政出多门,管理难度大;(二)财务公司面对的固有风险小,几乎不面临客户的主观道德风险;(三)资金归集难度大,成员单位在考核时点附近容易出现资金大进大出现象,流动性冲击极大;(四)存贷款业务客户集中,客户类型同质化,集中度风险较高,行业风险极难分散;(五)客户范围、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均受限,受利率市场化威胁较大。

  第四条  风险管理策略应明确哪些风险是公司不可承受的,并根据内外部形势的变化作相应调整。

  第五条  风险管理策略由风险管理与法律事务部制定,经风委会进行评估后确定。公司风险管理策略需落实到公司制度和流程管理中,完善各项业务制度和流程,并对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

  第六条  现有风险管理策略、制度和流程的可行性或有效性,如因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受到严重影响,应及时进行修订和调整。

 第七条  公司在实施风险管理策略的过程中,应建立和不断完善授权体系,公司所有部门必须在公司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并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使风险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到相关的部门和公司领导。

  第二章  信用风险管理政策

 第八条  信用风险定义: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无力履约的风险,即一旦交易主体与交易对象形成了书面或口头等形式的交易契约后,履约责任方无法按照约定履行交易契约而形成的风险敞口均视为信用风险。目前财务公司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信贷管理部与计划投资部。

  第九条  信用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

  公司应建立信用风险预警监测指标:依据《国电财务有限公司风险指标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细分出信用风险预警监测指标,包括:贷款规模、不良贷款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并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

 公司应建立企业客户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与计分标准:依据《国电财务有限公司授信业务管理办法》,有针对性地细化公司贷款客户类型的信用评级体系,以增加信用评级的准确性和

 可参考性,有效降低信用风险。根据客户的经营能力,对客户的授信总额、资产负债指标、盈利指标、流动性指标、贷款本息偿还情况、关键管理人员的信用状况设置授信风险预警线,信贷管理部将以上具体指标的计算方法以附件形式附注。

 公司应建立资金业务交易对手信用评级体系:评级标准应综合考虑交易对手的机构性质(如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资金实力、经营规模等要素。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交易对手,设定不同的交割方式和价格浮动区间,提高对公司资金交易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

  信贷业务方面的信用风险控制,首先对客户进行调查及信用评级(公司客户信用评级模块由企业基本素质、企业银行信用、企业经济实力、财务状况、发展潜力等几方面组成),通过调查、收集资料,进行评级,得出客户信用等级,根据信用等级得出贷款风险系数,根据风险系数确定贷款方式(贷款方式:信用、保证担保、抵押、质押、保证金)。

 资金和证券投资方面的信用风险控制,制订《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对手资信管理办法》,计投部每年对债券投资的交易对手进行信用评级,关注交易对手的经营情况、行业风险、管理者的诚信度、道德水准、交易动机,选择和确定交易对手名单和交易方式,并报风险管理部进行审核确认后,由信息中心人员在国电网银系统中录入,未录入国电网银的交易对手业务部门无法操作,前中后台任一部门无法单独决定交易对手。

 第三章  市场风险管理政策

 第十条  市场风险定义:根据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市场风险是指因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等市场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表内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第十一条  市场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

  公司应及时采集同市场风险相关的业务信息,对公司各项业务所面临的市场风险进行实时的监测。公司应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投资审查委员会会议。每年初召开年度投资审查委员会会议,制定年度投资操作计划,拟定公司投资业务的总体投资规模、各品种分类规模,止损止盈的策略,对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利率走势、市场运行趋势等进行深入分析,制定措施规避市场风险。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市场和公司资金变化,每季度再召开季度投资审查委员会会议,制定季度投资操作计划。

  公司应每天对市场进行密切跟踪,严格执行各项业务制度和操作流程中有关限额管理的规定,对限额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测。

 公司应采用利率风险资产与负债重新定价等方法定期对本公司的市场风险进行压力测试,了解市场价格波动对本公司盈利水平和经济价值的影响。

  第四章  操作风险管理政策

 第十二条  操作风险定义:根据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第十三条  操作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

  风险识别、风险量化和追踪、计量、整合管理。公司应建立完整的内控手册。

 建立损失报告报送机制。建立公司《公司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根据《公司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规定,当操作风险事件发生后,当事人或知情人应向部门经理报告,部门经理向分管总经理和总经理工作部报告,总经理工作部对报告内容整理后向总经理报告。

 设立关键操作风险指标监测。关键操作风险指标是指代表

 某一风险领域变化情况并可定期监控的统计指标。关键操作风险指标可用于监测可能造成损失事件的各项风险及控制措施,并作为反映风险变化情况的早期预警指标。可供选择的操作风险指标包括:每亿元资产损失率、百万元以上案件发生比率、员工流动率等。

 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公司电脑系统应当记录和存储与操作风险损失相关的数据和操作风险事件信息,为监测关键风险指标提供技术支持。

 在投资业务方面:公司应不断引进和开发新的电脑系统运用于证券投资业务风险控制中,不断提高风险控制的效率,提升风险控制水平,将原本事中或事后的风险控制提到事前就进行控制。公司引进证券投资及风险控制软件,专门控制证券投资业务风险。根据投委会的决议及制度规定的风控限额,包括投资总规模、个股投资规模、人员权限,事先在软件中进行设置,实现风险的事前控制。在系统中设置相应的浮亏报警线,当有投资的股票浮动亏损比例超越限额时,软件会自动报警,提示投资监控人员,投资监控人员会及时提示公司领导,实现了市场风险的实时预警。建议公司在国电网银系统中增设专门的模块对固定收益业务进行风险控制。监控员可以事先录入风控限额(包括投委会确定的季度投资方案确定的各项债券投资规模等),还可录入年初审批通过的固定收益业务产品的人员审批权限等数据,录入后,固定收益前台操作员无法下达超越权限或风险限额的指令,通过国电网银系统实现了风险的事前控制。另外,对于银监会规定的短期投资比例不大于40%、长期投资比例不大于30%,建议公司在国电网银系统中开发专门的模块,由风险管理部每天进行监控。

 在信贷业务方面:建议公司国电网银系统中的审批系统,在每笔授信未经风险管理部审查和有权审批人审批通过,授信无法生效,贷款无法发放。

 第五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

 第十四条  流动性风险定义: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在不增加成本或资产价值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满足流动性需求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有两种含义,一种为资产流动性,即指资产在市场拥有足够的流通性,可以随时大量地交易而又不发生明显的价格下跌。另一种是融资流动性,即能够筹措资金用以支付或履行其他履约义务。

 第十五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

  强化资金头寸管理。公司应收集各类资金流动性监测信息,预测未来短期内的资金流动缺口。

 建立流动性风险指标预警机制。根据本公司经营状况定期监测包括流动性比例、拆入资金比例、集团外负债比例、超额备付金比率等在内的各项监控和预警指标,并确定警戒线。

  建立预警指标的报告流程和应急处理机制。当流动性指标出现异常情况时,公司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如制定融资计划、资产变现方案等。公司的流动管理主要是通过相关制度建设、部门协调以及操作流程规范来实现。

 (1)制度建设 计划投资部为公司的流动性管理主要部门,主要负责制定与资产负债管理相关的管理办法。风险管理部对各部门的业务操作进行风险控制并编写相关内控手册。拟编制包括《公司会计制度》、《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工作暂行规程》、《公司人民币同业拆借管理暂行办法》、《资金流动性管理暂行办法》、《公司内控手册》等相关制度。

 (2)部门协调 流动性管理与各部门的业务操作密切相关,涉及到计划投资部、资金结算部、财务管理部、信贷管理部、风险管理与法律事务部等多个部门。公司管理层应每年与各部门责任人签订相应的目标任务书,各部门经理再通过部门内的岗位职责将部门目标任务分解至相关责任人,让各岗位人员明确相应的岗

 位职责与分工。同时为了确保各部门能发挥自身的功能达到管理目标,公司应制定严格的部门考核目标,通过明确的质量、效率、客户满意等KPI指标来规范、协调各部门的操作。

 (3)操作流程 公司每年年初召开资产负债会,根据各部门了解的集团内企业全年的存、贷款及资本市场情况,对公司本年度的整体资产负债状况进行整体规划与安排。

 公司每季度召开的资产负债会对年度或上季度计划的资产配置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根据本季度各部门重新掌握的集团内企业存、贷款及资本市场的情况进行下季度的资产负债配置。资产负债会后的投资会对本季度公司投资部门的资本市场投资配置计划进行审议表决。而每周召开的贷委会对公司的流动性管理也提供了及时的信息。

 日常流动性管理是以季度资产负债会决议为基础的,在保证各项业务的资金需求前提下,公司需合理控制备付水平,提高整体资产配置的收益水平,并确保符合监管部门的监管比例。具体操作包括:

 计划投资部需每日通过国电网银系统向财务管理部发送资金计划上报集团内客户次日预计头寸变动情况,每季度上报预计客户资金稳定性情况;固定收益部应根据季度资产负债会所匹配的资金规模进行资产配置,具体的配置资金的使用调拨仍需提前一日向计划财务部报送;计划财务部每日将各部门的资金使用计划及时汇总并制定资金调度安排。计划财务部每日还制作公司上一工作日的资金情况信息表向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让它们能及时了解最新的资金分布情况。

 日中计划财务部还会跟踪各项业务的资金划付进程,及时与银行沟通;若日中出现各相关部门有非资金计划内的大额资金变动的情况,它们必须及时书面通知计财部,计划财务部根据即时的资产配置情况及时调整流动性备付资金;当公司出现临时性流动性问题时,计划财务部门将会马上协同各相关部门开展信用拆借、债券回购、信贷资产回购、转让、转贴现等变现资产方式来保证客户存款兑付与债券市场的按期支付。公司在日常经营中与多家银行展开合作,保障公司的流动性管理。  日终计划财务部再次对备付资金进行调度安排,确保公司资产配置收益最大化。当出现流动性过剩时,计财部则会协同各相关部门分析实际情况。对于短期流动性过剩情况,则会要求次日固定收益部门增加短期的资产配置;对于长期流动性过剩情况,则会通过召开临时资产负债会重新增加新的长期配置。在保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增加公司的盈利性。

 对于公司临时重大的证券投资、贷款行为,应临时组织召开公司投委会、贷委会进行研究。计财部协助公司管理层控制与跟踪好资金投放的进度和规

 模,及时关注公司资产负债配置的流动性问题。

 

 第六章  合规风险管理政策

 第十六条  合规风险定义:根据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第十七条  合规风险管理具体内容:

  建立全公司统一适用的机制和程序,实现各部门整体配合,有效识别、计量、评估和监测合规风险。

 各部门应识别、监测本身及业务条线可能产生的合规风险,集中

 由风险管理与法律事务部牵头进行整体监测,督促并协助各部门建立相关制度及工作流程。

  各部门在内部设立明确的汇报路线,使本部门和公司能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并通过建立健全合规风险报告及监督体系,防范相同或类似合规风险的再次发生。

  建立并保持书面程序,定期对合规风险管理状况实施评审,持续提高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对于涉及某些特殊领域的个案,或复杂的案件,可咨询或聘用具有相关经验或专业的机构,以获取专业指导意见,为合规风险的有效管理提供足够的经验和专业基础。公司对外确定所有合同文本或协议均需交风险管理部合法、合规审查通过后才能签定;所有创新业务必须经风险管理部进行合法、合规及规章审查评估通过后才可实施;业务范围都必须在财务公司管理办法和监管部门核准范围内,公司各项经济活动都需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开展,各项经济指标都必须在监管部门规定的监管指标内和董事会下达的指标内。

 

 第七章  新业务风险管理政策

 第十八条  新业务风险定义:新业务风险是指由于公司对外部环境因素估计不足或无法适应,或对新业务开发过程难以实施有效控制而造成开发活动失败给公司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第十九条  新业务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

  制定新业务风险管理政策与流程。公司在开展新业务之前,应当充分识别和评估其可能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等各类风险,建立相应的内部审批程序、业务处理系统、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由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等相关部门对新业务的业务处理、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进行审核,上报董事会或风险管理委员会批准。任何新业务实施前都应经过认真的复核和评估,并确保董事会和管理层充分了解有关的风险,并能够提供充足的人力、技术和资金支持。

  进行新业务的尽职调查。由业务部门负责对新产品进行尽职调查,调查结束后出具尽职调查报告。尽职调查报告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新业务的说明、可行性分析、成本效益分析、详尽的风险评估、结合公司资金状况和资本实力而确定的新业务规模风险、评估、监测和管理有关风险的程序说明等。

 进行新业务的风险评估。业务部门制定的尽职调查报告应由风险管理部进行风险和合规性的评估和审核。新业务计划需得到管理层、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经风险管理部审核后的新业务计划应报管理层审核,重点审核该新业务是否适合公司的发展需求,是否具有足够的经济重要性。审核同意的新业务计划提交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董事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应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资本实力、风险管理能力和预期涉及到的新业务的风险特征,确定是否开展该项新业务,以及新业务的开展方式和规模。 

Tags: 风险管理   策略   公司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