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领导讲话 > 农业讲话 / 正文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行政领导学》十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

2020-07-13 20:14:22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行政领导学》十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 (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1.试卷号:1185;

2.资料整理于2019年11月19日,收集了2007年7月2019年7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决策与执行的纵向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由此而产生的决策专门化与执行专门化的分离,对领导学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对) 2.领导素质是领导行为的内在渊源,是开展领导活动的前提与基础。(错) 3.检测决策方案实施的情况与决策目标是否相一致的方法是决策追踪。(对) 4.同一时代的不同实践主体在思维方式上很少表现出个体差异。(错) 5.封建制领导效能的取得是建立在领导者与追随者个人关系基础之上的。(对) 二、名词解释 6.领导环境发展:是指领导主体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适于发挥组织成员积极性的全新环境条件,实现领导环境的优化乃至创新。

7.分权制:是指下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有独立的自主权,可以自主解决问题,上级对下级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决定处理的事情不得随便干预的领导体制。

8.魅力领导:是那些具有高度的自信、明确的目标、出色的形象管理技巧和表达技巧,更多地依靠激发组织成员的热情,而不是依靠制度规范所投予的刚性奖惩措施来获得他们的高度认同和追随,共同为组织愿景而努力的领导者。

9.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合理制订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手段和方法,实现组织岗位与员工的合理匹配,并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提高员工的素质,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三、简答题 10.简述领导授权的特点。

答:(1)领导授权在本质上是组织内部权力分配的特定形式。

(2)领导授权实际上是领导活动过程的一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上级领导给下属分派任务以及相应的资源配置权限。

(3)领导授权是一种权责高度统一的行为。

11.简述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标准。

答:(1)立体构成;

(2)自我适应;

(3)协调稳定;

(4)职权分明;

(5)高效性。

12.简述智库在决策中的作用。

答:(1)发现丹提出前的政问题;

(2)收集汇总信息,并进行科学分析;

(3)激发创造性愿维;

(4)制订可行性方案;

(5)政策推行的陶论引导。

四、论述题 13.试论竞争与合作的统一性。

答:竞争与合作的矛盾性是由竞争与合作的不同性质和功能决定的。竞争的破坏性往往导致内耗现象的发生。合作的基本功能都在于最大限度地克服由于竞争而产生的各种内耗,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凝聚力,最优化地实现组织目标。

竞争与合作不仅具有矛盾性,而且具有统一性。竞争与合作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竞争与合作都能促进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与竞争相比,合作注重全局性和总体性,是系统 保持相对稳定的力量,有利于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时,竞争也能促进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作为一种社会激励机制,竞争可以激发主体多方面才能的充分释放,激发人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种适应社会的进化原则,竞争可以使个人和整个社会保持生机和活力。因此,领导关系中的适度竞争对于领导活动是大有裨益的,它通过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营造积极进取的奋斗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竞争与合作都能推动系统的有序化。与所有社会关系一样,领导关系也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其变化趋势分两种:一是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即有序化;
二是从高序到低序、从有序到无序,即无序化。一般来说,有序化代表事物前进的方向。领导关系建立之后,随着领导活动的进展而不断发展,其有序性在质、量两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生着变化。合作有助于系统的稳定和团结,有助于推动系统的有序化。表面看来,竞争是领导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但有差异才有秩序,竞争能够充分展现系统不同元素的个性和差异性,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为有序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三,竞争与合作同时存在于领导关系中,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反映了领导关系运动的基本规律。合理的竞争并不纯粹是一种对立,它同时也包含着一定的合作和互助。抑制竞争,会限制个人本质力量的充分发展,限制个性的成长,限制进取精神的发扬,导致人格的自我萎缩,并最终导致社会行为效率低下。因此,在领导活动的实践中,领导者要积极采取措施,规范竞争规则,采用正当的合法手段,对竞争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控制,大力倡导自由竞争、公平竞争和有序竞争。同时,还应建立一定的保护机制,对竞争行为中的弱者和失败者提供必要而及时的关怀和扶助。

14.论述网络舆情管理的方法。

答:现阶段做好网络舆情管理主主要有以下方法:
第一,加强舆情管理的领导机制建设。

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应对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工作,是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内容,实现舆情管理的有效性,首要的一条就是加强领导机制建设。建立组织保障机制,明确各层级的领导权限,各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合作,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舆论氛围。加强领导机制建设,包括建构科学合理的组织保障机制、技术保障机制和日常工作机制。

日常工作机制是决定舆情管理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包括:一是网络危机处理预案机制。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制订处置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可对症下药。二是网络舆情预警机制这是指从危机事件的征兆出现到危机造成可感知的损失这段时间内,对网络舆情尤其是负面舆情的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从而达到有效化解网络舆论危机的目的。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监测力度,从每天海量的网络言论中敏锐地发现潜在的危机苗头,以及准确判断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及早对可能产生的现实危机的走向、规模进行彳判断,帮助领导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三是公共危机的信息通报机制。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规范、及时地进行信息披露,最大限度地满足民众的知情权。坚决制止在信息传递方面的欺上瞒下和报喜不报忧,提高政府在危机处理中信息的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第二,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法制建设,为网络舆情管理提供基本的规范和保障。

在保证信息和网络安全条件下实行“有限实名制”,网民通过认证方可使用网络平台而为了保护信息发布者的隐私,网民只要通过认证,就可以用月代号、化名等替代真实姓名在网上发表信息。这样可以降低互联网的虚假性,使得网民原本虚拟的世界变得真实。与此同时,网络环境将会被净化,一系列负面影响将会降低,人们会自|觉遵守法律与道德准则,从而有利于网络责任的构建与监管。健全网络舆情管理的引导和工作机制,政府部门对待网络舆情应积极疏导,宜“疏”不宜“堵”,以免事态向反方向发展,要通过“过滤”的方式积极引导网络舆情;
要建立网络舆情阵地,设立权威的官方网络渠道,让当事人通过官方网络渠道反映问题。

第三,加快网络舆情监督平台建设。

建立通畅、高效、规范的网络监督主渠道,提高网络舆情管理的威信和作用。传统举报方式存在的效率低、查处缺乏监督等弊端让普通百姓望而却步,网络监督盛行是一个有效的补充。有了这个信息快速通道,监督和举报可以用最快的速度传递、反馈、互动,并催化整个监督体系的快速反应,从而大大提高监督机制的效率。纪检监察机关应该与组织、宣传等部门密切协作,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督平台建设。既要本着“及时、公开、互动”的原则,对现有廉政建设网不断增加新栏目、充实新内容、升级新系统、扩展新功能;
又要坚持渠道的畅通。对可能在网上发布的相关举报信息进行有效引导、分流和承接,让网民在事实面前发表更理性的评论,使法定网络举报平台的特殊优势得到切实发挥。要建立投诉办理责任制,确定时限办结,并按期反馈,如果投诉人对办理结果不满意还要返回重办,一直到投诉人满意为止,从而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以提升网络举报平台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第四,加强网络舆情监督的信息过滤机制建设。

(1)培养理性的网络信息传播者和把关人,提高从业者素质。网络“把关人”在信息选择、引导舆情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搞好网络舆情管理,要确保对网络虚假信息的控制和网络舆情的引导,要强化网络媒体“把关人”如网络记者、网络编辑、网站论坛的管理者等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网络舆情的社会公信力。

(2)加强网站及其从业人员的行业自律。关于网络媒体自律,《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已有明确要求。网络媒体的自律就是要求网络报道能够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尊重事实,报道事实真相,不欺世媚俗,不搞权钱交易,不误导社会大众的视听。

(3)引导社会舆情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在加强舆情引导方面有一个优势:网络信息的储存量相当大,只要在网络上传播过的信息,一般都会留有“存储室”,在需要强化某一议题时,很快就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方式搜集到那些曾经传播过的相关信息。

(4)培养网民素质,树立正确“网德”。网民素质培养以及伦理道德建设是优化网络监督环境的途径之一。网络负面作用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网络素质教育的滞后。应该以多种形式进行深入有效的网民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网德”,在发布言论时十要辩证客观地看待问题,坚持理性、客观、公正的态度,不传播虚假的、未经确认的内容。

有关部门也应该正面引导,要构建良好的道德制约机制,运用网络来充分发挥舆情导向的积极作用,正确地引导网民,使群众自发地与不良信息及其传播者做斗争,并积极有效地开展网络监督,以保证网络监督不偏离其正确的方向。对那些恶意传播虚假信息、诬陷他人、损害国家利益和对网络监督进行压制、打击、报复的行为,要根据情节轻重和危害程度,采用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管制或惩处,以净化网络环境。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领导环境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改造领导环境。(错) 2.现代社会的领导权力是种法理型的权力。(对) 3.领导素质与领导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领导素质不是一种重要的领导力。(错) 4.运用同态模型的原理进行决策的方法是德尔斐法。(错) 5.现代思维方法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是高度辩证的系统思维方法。(对) 二、名词解释 6.领导主体:是指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等职责的个体或群体。

7.职能制:又称之为分职制、功能制或者机能制,是指在一个领导机关中在横向上平行地设置若干个职能部门,辅助领导机关实施领导各个职能部门所管辖的范围都以本领导机关的整体为对象,只是工作的性质与内容不同的领导体制。

8.领导关系:是指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的过程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及领导者和领导者相互之间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一种工作和感情交往的关系,即领导主体在领导活动中与组织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发生的工作关系和非工作关系的总和。

9.模拟测评法: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测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让被测评的领导者进人一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要求他按照既定的条件进行模拟操作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观察他的行为方式心理素质、反应能力等,并根据这些观察的结果来评价他的领导效能。

三、简答题 10.简述领导权力的特点。

答:(1)载体的确定性;

(2)职责范圈的限制性以及职权层级性;

(3)领导权力的强制力往往具有强大的组织保障和资源保障;

(4)目的的复杂性;

(5)高度的垄断性。

11.危机发展要经过哪些阶段? 答:一般而言,危机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1)前兆阶段;

(2)爆发阶段;

(3)持平阶段;

(4)危机解决阶段。

12.简述网络具情管理的重要意义。

答:(1)网络奥情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网络奥情管理是实现社会公众作为监督主体的本位回归;

(3)网络的内容安全离不开对网络舆情的依法管理;

(4)互联网信息混乱的现状对网络奥情的管理提出现实需求。

四、论述题 13.试述领导魅力、领导形象、领导绩效的关系。

答:领导魅力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力是通过领导者的盲行举止传递给被领导者,并引发被领导者的欣赏、喜爱、信任、服从行为的非强制性权力。当这种影响力作用于敏领导着时被领导者就会感知到并对其做出评价,进而形成稳定的印象。因此,领导魅力是领导者构建领导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魅力的领导者更容易树立良好的领导形象,但也不能忽视,魅力型领导者理想化的或英雄化的领导形象也有可能对组织绩教产生负面的影响。

因此,领导魅力作为领导形象的重要构成要素,可以塑造良好的领导形象,并推动组织健康发展,也有可能引导组织成员走向背离组织目标的方向。这样的领导者既能够成就组织,也能够毁灭组织。

14.结合实际论述领导关系的作用与影响。

答:领导关系对领导活动的影响分为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两个方面。我们主要谈正面效应,就是积极友好、和谐的领导关系。良好的领导关系,能够形成良好的领导格局,使领导集体富有活力和创造力,从而创造出优秀的领导业绩。

第一,良好的领导关系能使领导集体内部形成优势互补,激发领导活力,增强领导集体整体的适应能力.优化领导格局。同时,良好的领导关系还可以使组织中的不同成员正确理解在领导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权力、地位的差别摆正位置,调整心态,认真有效地做好本职工作。

第二,良好的领导关系有利于保证领导活动和领导事业的持续发展,良好的领导关系不但能保证领导集体的稳定、和谐,而且能促进领导集体不断更新,并有助于领导集体在代际转换的动态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保证领导活动和领导事业的延续,避免出现“人存事兴,人亡事度”的局面。

第三,良好的领导关系有助于提高领导效能。它能够有效整合领导活动中的各个方面,促进各种信息的交流,使各种领导资源得到有机的结合和充分的利用、塑造团结协作、同心协力的领导集体,提高领导效能,不但能够有效地解决现存的问题,而且具备迎接未来各种挑战的应变力。

总之,领导关系是对领导活动的综合反映,它产生于领导活动的实践,同时又直接制约着领导行为,直接导致某种现实的领导结果和社会结果。正确地把握和处理领导关系并加以充分合理的运用,有助于领导职能职责的履行和领导成功的实现。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领导文化只是文化在特定领域中一个表现样式,依然符合文化的本质特性。(对) 2.关于权力起源的学说,除了暴力说外,其他主张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错) 3.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的特点是满意原则。(对) 4.思维创新的逻辑起点是创新目标。(对) 5.我国网民的数量正处于缓慢增长期。(错) 二、名词解释 6.领导:是由特定组织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组织目标,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调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的行为互动过程和强效社会工具。

7.领导群体结构:是在一个系统内,构成领导群体的各种人员的构成比例及其组合方式。

8.决策树法:是风险决策的一般性方法,即把决策过程用树状图来表示。树状图一般由决策点(常用方块表示)、方案枝(常用细线表示,一个方案枝代表一个方案)、状态结点(常用圆点表示)、概率枝(常用细线表示,每条概率枝代表一种自然状态)、结果点(收益值或损失值)几个关键部分组成。决策树的分析步骤是:第一,绘制决策树图;
第二,计算收益期待值;
第三,修枝。

9.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之间,由于各自的目标、特点和利益的不同,所产生的对立态度或行为。

三、简答题 10.简述领导权力运行需要遵循的原则。

答:(1)正当性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民主性原则;
(4)效益性原则;
(5)权变性原则。

11.简述魅力型领导者的主要特质。

答:(1)高度自信;

(2)精力充沛,充满激情;

(3)积极乐观,坚韧不拔;

(4)有勇气,愿意承担风险和责任;

(5)敏锐,决断力和调控力兼备;

(6)出色的表达能力以及杰出的激励本领。

12.简述公共人力资源开发新观念的主要内容。

答:(1)确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2)确立人力资本的观念;
(3)确立人才商品化的观念;

(4)明确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

四、论述题 13.试述新时期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内容。

答题要点:
(1)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提升民主参与的效能;
(2)加强权力制约机制的建设,是加强领导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3)建立健全司法体制,持续维护公平正义;
(4)进一步深化行政领导体制改革,提高领导效能。

(上述要点,每点5分,均须展开论述,只答要点,酌情减分,要点给2分) 答:针对目前我国领导体制存在的问题,在遵循上述领导体制改革的原则的前提下,改革领导体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提升民主参与的效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利益格局也在进行着深刻调整,新旧矛盾相互交织,公众的观念日益多元化,对政治参与的诉求也日益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协商民主建设,不仅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建设。

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领导体制改革已不仅仅限于行政管理体制,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建设,不仅是公众日益提高的政治参与意愿的要求,也是领导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基本实现形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不仅能够有效地结合选举和参与这两种民主的实现形式,而且能够通过有组织的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具有实现实体民主的现实功能。

根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协商渠道包括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大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多个领域,因此,新形势下的领导体制改革,首要内容就是继续加强党的组织体系、人民代表大会组织体系、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体系建设,积极探索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和社会组织协商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通过有组织的参与来实现政策优化,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2.加强权力制约机制的建设,是加强领导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权力是领导活动中的关键因素,领导者在领导体制的框架内,正确使用被赋予的权力,制定组织目标,调动资源,规范、引导、激励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因此,对权力的规范和制约,首先是领导活动的绩效导向要求。其次,在公共领域讨论权力的运行,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防止公共权力的异化,通过制度的约束使公共权力为公共目标的实现而服务再次,加强权力制约机制的建设,是现代国家治理追求的目标,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标志。最后,用制度化的手段,把权力关在笼子里,也是公众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涉及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核心领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我国现行权力监督体系的组织构成,是由检察和反贪系统、纪律检査委员会系统、监察系统构成的法律、党纪、规范三重屏障,是规范权力运行的“基础设施”。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建立健全独立、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体制,用严格的法治规范权力运行;
另一方面,根据《决定》精神,推进将党章规定的纪委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主要保证。”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与公民监督权建设相结合,才有可能形成一个能够有效解决权力规范性问题的监督体系。

3.建立健全司法体制,持续维护公平正义。

司法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法治的推行, 可以使公共权力受到严格的规范,并进而通过发展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推进经济发展,调整利益矛盾,实现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公平。同时,我国社会转型的特定阶段,公正高效的司法体制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秩序的有效保障。

我国现行的司法体系在诸多方面与地方党政部门有着“斩不断、理还乱”的关系,限制了司法权限的独立运行。当前,群众对司法不公的意见比较集中,司法公信力不足的情况比较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司法体制的不合理密切相关。建立健全司法体制,首先应该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同时,通过对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提升司法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这些改革举措的实施将从司法权的独立行使以及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两个方面提升司法体系的适应性和公信力,维护公平正义。

4.进一步深化行政领导体制改革,提高领导效能。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次改革,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已经由无所不包的无限权力向有限职能转变。新时期的行政领导体制改革,一个重要任务仍然是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调整职能,大力推进社会公共事务的供给职能,同时培养社会的自治能力,增强社会的活力和责任感。其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根据统一、高效的原则构建政府的组织结构。要围绕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政府的社会经济建设的总职能,组织一个协调有序的机构体系,实现领导管理的统一性。

第二,按照权责相称原则确定职权体系,理顺职权关系。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关系是关键,中央对涉及国家整体利益、宏观管理领域的问题有决策权和宏观调控权,对地方政府有监督权。地方政府要贯彻中央和***的方针、政策、计划,但对本地区有中观调控权和决策权。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要提高政府效能效率,必须进一步规范政府职能的范围和内容,从而使政府的权力运行走上正确的轨道,使政府权力的总量相当于政府能力的总量,同时相当于政府职能的总量。这样,才能保证政府权力运行畅通无阻,也才能不断提高政府管理的有效程度。

第三,大力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社区治理能力建设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根据“小政府大社会”的思路,一些涉及市政建设管理以及公益性、公众性、福利性的事务,在政府指导与支持下,由社区内各单位和全体居民依靠自身力量和社区资源,进行自我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政社不分、效率低下,同时也能够提升公众的社会参与程度。

第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积极作用。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充分认识到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重要性,在政府政策的主导和扶持下,社会组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4.试论领导效能测评的意义。

答题要点:
(1)领导效能测评是一切领导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
(2)领导效能测评是衡量领导活动成败得失的标尺;
(3)领导效能测评是改善领导者素质和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环节;
(4)领导效能测评是正确使用与科学培训领导者的重要依据;
(5)领导效能测评是对领导活动进行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

(上述要点,每点4分,均须展开论述,只答要点,酌情减分,要点给2分) 答:总体来说,对领导效能进行测评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效能测评是一切领导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领导者所从事的一系列领导活动都以追求领导效能为出发点,并将这一追求自始至终贯穿在领导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然而,对领导效能的追求不是盲目的,它是建立在对领导效能进行科学测评的基础之上的。只有以领导效能为中心,对各种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使对领导效能的追求建立在客观而坚实的基础之上,即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而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及时对此后的各项领导活动进行总结与评价,以避免走弯路,从而多出成绩。

(2)领导效能测评是衡量领导活动成败得失的标尺。领导效能是领导者、被领导者以及客观环境等相关因素在内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要对诸如领导者的品德修养、人际关系、工作成绩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而客观的考核与评价,就必须借助于领导效能测评这把标尺,以避免只是抽象而笼统地做一些评语。

(3)领导效能测评是改善领导者素质和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领导效能测评,领导者之间的效能差别就会被客观公正地反眏出来,进而就可以区分出先进与后进,优秀、称职与不称职,在领导系统内部形成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淘汰不称职者的机制。如此下去,就会在全体领导者之间形成一种见贤思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进而提高领导者的整体素质与领导水平。

(4)领导效能测评是正确使用与科学培训领导者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领导者是通过科学培训来贯彻终身学习这一观念的。对领导者进行科学培训,即针对领导素质与能力上的欠缺以及工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针对现有状况与新的形势要求的差距,进行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更新与强化。然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领导效能进行科学测评的基础之上的。培训工作的效果是与测评息息相关的。只有认真搞好测评工作,才能保证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5)领导效能测评是对领导活动进行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领导效能测评的指标体系,开展规范的测评活动,并将测评结果公之于众,这无疑会对领导者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并起到促进作用,也使领导活动的公开化与透明度有了一定的制度保证。因此,加强和完善科学的领导效能测评工作,是逐步推进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制度化渠道之一。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社会属性。(对) 2.领导群体的智能结构与领导群体的知识结构没有区别。(错) 3.有效领导与特质之间有着稳定的对应关系。(错) 4.在思维活动中,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对) 5.应对网络舆情,要禁止网民发帖。(错) 二、名词解释 6.领导授权:领导授权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和人民赋予自己的部分职务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从而为被授权者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客观条件。

7.分离制:是指凡属同一个领导层级的各机关,或者一个机关中的各个构成单位,不分工作性质异同,其所接受的上级指挥、监督与控制不集中于一位行政首长或者是一个上级机关,而是按照各个行政领导机关的不同职责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限,且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并制约的领导体制。

8.头脑风暴法:是指依靠一定数量专家的创造性逻辑思维对决策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状况做出集体判断的方法。

9.首因效应:指对人的看法过多地依赖于第一印象,因此往往形成错误的心理定势。

三、简答题 10.简述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理论贡献。

答:领导权变理论就是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的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权变理论认为,领导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通过与被领导者的交互作用去完成特定领导目标的动态性行为过程,领导的有效行为应随君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一理论认为领导的成效依于领导者本身的条件,被领导者的条件、环境条件三个因素的交互关系。此外,这一理论还认为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上。

领导权变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它使领导具有了更强的艺术化色彩,并且使得人们对领导的判断不再局限于道德范畴。

11.简述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标准。

答:(1)立体构成;
(2)自我适应;
(3)协调稳定;
(4)职权分明;
(5)高效性 12.简述领导环境发展的原则。

答:(1)科学原则;
(2)层级原则;
(3)超前原则;
(4)系统原则。

四、论述题 13.结合实际论述领导关系的作用与影响。

答:领导关系对领导活动的影响分为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两个方面。

  第一,良好的领导关系能使领导集体内部形成优势互补,激发领导活力,增强领导集体整体的适应能力,优化领导格局。同时,良好的领导关系还可以使组织中的不同成员正确理解在领导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权力、地位的差别,摆正位置,调整心态,认真有效地做好本职工作。

  第二,良好的领导关系有利于保证领导活动和领导事业的持续发展。良好的领导关系不但能保证领导集体的稳定、和谐,而且能促进领导集体不断更新,并有助于领导集体在代际转换的动态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保证领导活动和领导事业的延续,避免出现?°人存事兴,人亡事废?±的局面。

  第三,良好的领导关系有助于提高领导效能。它能够有效整合领导活动中的各个方面,促进各种信息的交流,使各种领导资源得到有机的结合和充分的利用,塑造团结协作、同心协力的领导集体,提高领导效能,不但能够有效地解决现存的问题,而且具备迎接未来各种挑战的应变力。

  总之,领导关系是对领导活动的综合反映,它产生于领导活动的实践,同时又直接制约着领导行为,直接导致某种现实的领导结果和社会结果。正确地把握和处理领导关系并加以充分合理的运用,有助于领导职能职责的履行和领导成功的实现 14.试论领导效能测评的意义。

答:总体来说,对领导效能进行测评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效能测评是一切领导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领导者所从事的一系列领导活动都以追求领导效能为出发点,并将这一追求自始至终贯穿在领导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然而,对领导效能的追求不是盲目的,它是建立在对领导效能进行科学测评的基础之上的。只有以领导效能为中心,对各种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使对领导效能的追求建立在客观而坚实的基础之上,即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而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及时对此后的各项领导活动进行总结与评价,以避免走弯路,从而多出成绩。

(2)领导效能测评是衡量领导活动成败得失的标尺。领导效能是领导者、被领导者以及客观环境等相关因素在内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要对诸如领导者的品德修养、人际关系、工作成绩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而客观的考核与评价,就必须借助于领导效能测评这把标尺,以避免只是抽象而笼统地做一些评语。

(3)领导效能测评是改善领导者素质和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领导效能测评,领导者之间的效能差别就会被客观公正地反眏出来,进而就可以区分出先进与后进,优秀、称职与不称职,在领导系统内部形成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淘汰不称职者的机制。如此下去,就会在全体领导者之间形成一种见贤思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进而提高领导者的整体素质与领导水平。

(4)领导效能测评是正确使用与科学培训领导者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领导者是通过科学培训来贯彻终身学习这一观念的。对领导者进行科学培训,即针对领导素质与能力上的欠缺以及工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针对现有状况与新的形势要求的差距,进行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更新与强化。然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领导效能进行科学测评的基础之上的。培训工作的效果是与测评息息相关的。只有认真搞好测评工作,才能保证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5)领导效能测评是对领导活动进行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领导效能测评的指标体系,开展规范的测评活动,并将测评结果公之于众,这无疑会对领导者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并起到促进作用,也使领导活动的公开化与透明度有了一定的制度保证。因此,加强和完善科学的领导效能测评工作,是逐步推进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制度化渠道之一。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就控制意识而言,内控型的领导者比外控型的领导者更可能选择一个具有风险和创新性的组织。(对) 2.缩小应有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距而制定的总体设想是决策目标。(对) 3.激发思维创新的首要因素是意志。(错) 4.领导效能不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特点。(错) 5.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奥论引导机制。(对) 二、名词解释 6.领导形象:是指组织成员或社会公众对领导者的外在风度,气质,以及通过领导活动所体现出来的品德、能力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和形成的整体印象。

7.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是美国赫伯特·西蒙创建的、他认为,每一项决策的制定,都要受到决策者的主观认识,信息处理能力和特定客观条件的限制,从面使决策制定经常处于变动状态并且表现出冲突特征。因此决策不可能达到一种理想化的模式,而只能在现实中道求有限理性,他提出用满意原则代替最佳原则。

8.冲突:是指两个或雨个以上的社会单元之间,由于各自的目标、特点和利差的不同,所产生的对立态度或行为。

9.近因效应:是指过多地依赖最近的表现对人做出评价,而不考虑他的全部历史和一贯表现的一种现象。

三、简答题 10.简述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理论贡献。

答:领导权变理论就是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的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权变理论认为,领导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通过与被领导者的交互作用去完成特定领导目标的动态性行为过程,领导的有效行为应随君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一理论认为领导的成效依于领导者本身的条件,被领导者的条件、环境条件三个因素的交互关系。此外,这一理论还认为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上。

领导权变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它使领导具有了更强的艺术化色彩,并且使得人们对领导的判断不再局限于道德范畴。

11.简述领导环境发展的原则。

答:(1)科学原则;
(2)层级原则;
(3)超前原则;
(4)系统原则。

12.简述领导体制的地位与作用。

答:(1)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助于保障领导活动的正常开展;
(3)料学的领导体制有助于造就优秀的领导者;
(4)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助于建立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良性关系;
(5)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提高领导活动的效率并增强活力。

四、论述题 13.试述如何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衡。

答:(1)进一步调整权力结构:以权力制衡权力 权力的监督存在于上下级关系间,而权力的制衡则依于权力的平等与平衡,进一步调整权力结构,包括调整执政党与权力机构的关系、执政党与政府的关系,执政党与政府和司法部门的关系,合理的权力结构既要确保执政觉的领导,又要避免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2)道德制衡机制:以道德监督和制衡权力 道德制衡机制的含义是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法使社会或统治阶级对政府官员的要求内化为他们的道德伯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培养他们勤政廉政为统治利益域公共利益服务的意识和品质,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以内心的道德力量抵制外在的不良诱感,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运用好手中的权力,现实中道德制衡机制与以权力制衡权力两种机制往往是并存的。

(3)权利制衡机制:以权利制衡权力 权利制衡机制是民主社会所独有的一项治国战略,它的主要含义是,在正确理解权利与权力关系的基础上,恰当地配置权利,以使它能够起到一种限制,阻遇权力之用的作用。这里包含两重意思:第一,承认公民的权利,这是一种消极的制衡作用。第二,一些公民校利可以发挥积极的制衡作用。

民主原则表明,以权利制衡权力这一机制具有正当性的基础,这一机制不仅充分体现了制衡权力的根本目的,面且弥补了其他两种机制的缺陷。

上述三种机制存在不同的内在制衡原理,但是在民主社会中这三种机制是可以相互并存相辅相成的,这三种机制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保证权力的相互制衡机制正常运行,是避免“集体异化”和“官官相护”现象出现的一种有力措施,健全以权利制衡权力的机制,使公共利益的主体一广大公民承担起监督者的责任,而同时,要发挥权利对权力的制衡作用,又离不开公共权力的恰当配置和有效的相互制衡,另外,在每一种机制的内部也要注意相互配合的问题。

14.请结合实际论述领导素质提高的途径。

答:领导素质的提升,特别依赖于领导实践,又不完全取决于领导实践,也就是说要结合领导实践才能达到提升领导素质的目标。这个过程,既要靠领导者自觉努力,也要靠领导组织和相关机构共同努力,是领导者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交互作用的过程。具体来说,提升领导者素质的基本途径有三条:
第一,教育。教育是最普通的领导素质提升途径,领导者的全面发展或者领导素质的全面提升都要依靠教育。教育共有六种基本方式:一是系统正规的学校教育;二是有组织的社会教育,也就是权威的社会教化;三是自由的社会熏陶,即自然发生的教育性影响;四是有期待的家庭教育;五是有意识的自我教育;六是补充性的大众化教育,也就是培训,是在一定教育素质基础上进行的培育能力的训练。对领导者的教育,要充分动用社会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教育者和教育手段的作用,全面、立体地提升领导素质。

第二,实践锻炼。领导者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是素质培养和提升的最关键环节。领导活动不是抽象的理论研究,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具体问题,这种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只有在领导活动的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升。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射行。毛泽东也曾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这都是在强调亲身参加实践的极端重要性。领导者参加实践活动的途径多种多样:深人基层调查研究,以提升观察分析能力;承担各种不同的任务,如主持会议、组织起草修改文件、解决下属纠纷等,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口头或文字表达能力等;实施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决策、组织、指挥等管理活动,以提升综合管理和灵活应变能力等。

第三,修持。修持是公认的各种德才标准内化、德才水平提升的修炼过程,是在自我要求、自我推动、高度自律的状态下进行的品格锻炼、精神锤炼和才干提升的综合性过程。这是一种内向和内省的方法 ,完全依靠人的自觉性,依靠原来就具有的一定程度的领导素质而后才有可能进行并有所提升。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领导者应具有一种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领导者只有将自己置于公众和舆论的监督之下,善于了解和接受来自外界的批评和评价,善于自我批评,努力自省、自讼,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领导者才能不断认识自己,克服自身缺陷,发扬自身优点,提升自身素质。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对) 2.能力是使人能成功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必须通过活动才能体现出来。(对) 3.现代思维方法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是高度辩证的系统思维方法。(错) 4.领导体制的核心是组织结构的设置。(错) 5.应对网络舆情,要禁止网民发帖。(错) 二、名词解释 6.领导:是由特定组织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组织目标,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调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的行为互动过程和强效社会工具。

7.完整制:也称为集约制、一元制或者统属制,是指属于同一个领导层级的各机关,或者一个机关中的各个构成单位,不分工作性质异同,其所接受的上级指挥、监督与控制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或者是一个上级机关的领导体制。

8.领导群体结构:是在一个系统内,构成领导群体的各种人员的构成比例及其组合方式。

9.非正式组织:是以成员的感情、兴趣、价值观、信息沟通等非工作性因素为主要联系纽带的,以满足成员个人需要为主要目的的,无固定成员和明确职责分工的组织类型。

三、简答题 10.简述领导环境发展的原则。

答:(1)科学原则;
(2)层级原则;
(3)超前原则 ;
(4)系统原则。

11.简述智库在决策中的作用。

答:(1)发现并提出前瞻的政策问题;
(2)收集汇总信息,并进行科学分析;
(3)激发创造性思维;
(4)制订可行性方案;
(5)政策推行的舆论引导。

12.简述领导者公共人力资源开发新观念的主要内容。

答:(1)确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2)确立人力资本的观念;
(3)确立人才商品化的观念;
(4)明确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

四、论述题 13.试述如何对领导权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与配置。

答:领导权力的行使是以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为前提的,因为领导权力的行使必须首先立足于有序的组织机构,即所谓的在其职,谋其政。

(1)宏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宏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主要是从与社会大系统诸要素的互动中探索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①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政治制度。

②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有利于公民权利的充分享有。

③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

④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考虑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

(2)微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微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主要是从行政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联系中寻求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在组织系统内部,所有的领导与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以及运用展开的。

而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又与组织系统内部的组织职能与组织人员等要素密切相关。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领导权力的划分与配置必须与社会大系统相适应,并充分考虑领导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从而把各种要素相互融合与协调,才能达到领导权力划分与配置的科学化与合理化。

14.试论领导效能测评的意义。

答:总体来说,对领导效能进行测评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效能测评是一切领导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领导者所从事的一系列领导活动都以追求领导效能为出发点,并将这一追求自始至终贯穿在领导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然而,对领导效能的追求不是盲目的,它是建立在对领导效能进行科学测评的基础之上的。只有以领导效能为中心,对各种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使对领导效能的追求建立在客观而坚实的基础之上,即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而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及时对此后的各项领导活动进行总结与评价,以避免走弯路,从而多出成绩。

(2)领导效能测评是衡量领导活动成败得失的标尺。领导效能是领导者、被领导者以及客观环境等相关因素在内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要对诸如领导者的品德修养、人际关系、工作成绩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而客观的考核与评价,就必须借助于领导效能测评这把标尺,以避免只是抽象而笼统地做一些评语。

(3)领导效能测评是改善领导者素质和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领导效能测评,领导者之间的效能差别就会被客观公正地反眏出来,进而就可以区分出先进与后进,优秀、称职与不称职,在领导系统内部形成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淘汰不称职者的机制。如此下去,就会在全体领导者之间形成一种见贤思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进而提高领导者的整体素质与领导水平。

(4)领导效能测评是正确使用与科学培训领导者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领导者是通过科学培训来贯彻终身学习这一观念的。对领导者进行科学培训,即针对领导素质与能力上的欠缺以及工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针对现有状况与新的形势要求的差距,进行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更新与强化。然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领导效能进行科学测评的基础之上的。培训工作的效果是与测评息息相关的。只有认真搞好测评工作,才能保证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5)领导效能测评是对领导活动进行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领导效能测评的指标体系,开展规范的测评活动,并将测评结果公之于众,这无疑会对领导者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并起到促进作用,也使领导活动的公开化与透明度有了一定的制度保证。因此,加强和完善科学的领导效能测评工作,是逐步推进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制度化渠道之一。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家的政治思想是(C)。C.无为而治 2一般情况下,领导幅度应以(D)为宜。D.二八律 3.在领导生态系统中,领导者、被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其中领导活动的基本关系是(A)。A.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间的互动关系 4. (B)是领导关系存在的前提。B.权力 5.冲突属于(B)。B.高对抗性行为 6.为决策中枢系统提供专门咨询服务的是(A)。A.智囊系统 7.提出公平理论的是(C)。C.亚当斯 8.Z 理论在领导方式上的表现是(C)。C.人事并重式 9.纵向联想是联想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决定纵向联想能力强弱的因素是(A)。A.对偶然事件的敏感程度 10.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B)。B.虚拟政府 二、多项选择题 11.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基础主要有(BCE)。B.价值观的一致C.个体互补E.利益的一致 12.影响思维广阔性的因素包括(ABCE)。A.思维者意识域的大小B.人脑高级神经活动的舅C.知识水平 E.经验是否丰富 13.“领导”包含了五个基本要素,分别是领导主体、领导客体、领导环境和(BD)。B.领导手段D.领导目标 14.下列不属于领导环境发展原则的选项是(CE)。C.创新性原则E.多样性原则 15.领导群体结构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A.智能结构B.年龄结构C.心理素质结构D.知识结构 三、名词解释 16.领导权变理论:是就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的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

17.委员会制:又称之为会议制或者合议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由两位或者两位以上的行政负责人共同行使的领导体制。

18.近因效应:指过多地依赖最近的表现对人做出评价,而不考虑他的全部历史和一贯表现的一种现象。

19.领导环境:是指制约和推动领导活动发展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 20.良好的心理素质结构可以消除领导班子的内耗。(辨析) 答:这种看法是正确的。

任何一个领导群体,都是由若干人组成的系统,把不同心理素质类型的领导者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班子”,这里面就存在一个群体心理素质结构的问题。群体的心理素质结构如何,将对“班子”的整体效应产生重大的影响。科学而合理的群体心理素质结构,能够弥补领导者个体心理素质上的某些缺陷,产生最佳的整体效应。反之,如果群体心理素质结构不合理,即使每个领导者个体都是优秀人才,有良好的能力素质,却也未必收到好的效果,而且还有可能出现人才能量相互抵消的“内耗”情况。

21.简述领导发展与培训的原则。(简答) 答:(1)领导发展与培训要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职位的要求来进行;

(2)领导发展与培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究实效的原则;

(3)领导发展与培训应根据对象和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领导者进行不同内容与方式的培训;

(4)领导发展与培训应建立正规化的专门机构,由国家各级党校、各级行政学院以及高校的相关院系承担领导者发展与培训的任务;

(5)领导发展与培训必须与领导者的使用相结合,要与领导者的职务晋升等相挂钩。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 22.试述如何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 答:(1)权力制约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 以权力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核心是分权,并使不同权力机构之间形成一种监督与被监督或相互监督的关系。监督者负有监督的权力或职责。以权力制约权力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的:一是由一种高级的权力监督低级的权力;
二是平行权力层级之间的监督与制约。

(2)道德制约机制:以道德制约权力 以道德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涵义是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法使社会或统治阶级对政府官员的要求内化为他们的道德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培养他们勤政廉政为统治利益或公共利益服务的意识和品质,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以内心的道德力量抵制外在的不良诱惑,自觉地严格地要求自己,行使好手中的权力。

(3)权利制约机制:以权利制约权力 此种制约机制是民主社会所独有的一项治国战略。以公民权利制约政府权力这一机制的实质是使公民成为监督政府的力量。

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道德制约权力,这两种机制都属于统治体系的内部监督。而以权利制约权力这一机制所要建立的是被治者对于统治者的监督。这三种机制是可以相互并存、相辅相成的。

在制度建设中,这三种制约机制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就是在每一种机制的内部也要相互配合。

23.什么是领导决策体制?科学的领导决策体制应该如何设置? 答:所谓领导决策体制,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承担决策的机构和人员所形成的组织形式。这里所说的组织形式,是指整个决策过程中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在决策活动中的决策权限、组织形式、机构设置、调节机制和监督方法的整个体系。

领导决策体制在宏观上完整的结构,一般由以下五大系统组成:
(1)决策中枢系统。决策中枢系统是决策系统体制的核心部门,由拥有决策权并负有责任的决策者及其所设立的决策机构组成;

(2)智囊系统。是专门为领导决策服务的研究咨询系统,由各种不同专业的专家与学者组成;

(3)信息系统。是专门为决策者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决策服务性机构;

(4)执行系统。是指各项决策指令付诸实施的系统;

(5)监督系统。是对执行系统贯彻执行决策系统的指令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系统。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C.现代社会 2.我国领导体制最主要的弊端是(D)。D.权力过分集中 3.在领导生态系统中,领导者、被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其中领导活动的基本关系是(B)。B.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间的互动关系 4.对于领导者来说,(C)是第一位的。C.政治素质 5.冲突属于(B)。B.高对抗性行为 6.在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A.自然性影响力 7.提出期望理论的是(C)。C.弗洛姆 8.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B)。B.虚拟政府 9.封建制领导效能理论注重对(A)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A.领导者个人特质 10.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D)。D.人本思想 二、多项选择题 11.影响机构性领导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ACD)。A.机构功能及其变化C.机构数量及其变化D.机构性领导环境的结合模式 12.发散思维是思维创新的重要方式,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有(BCE)。B.反向思维C.侧向思维E.横向思维 13.下列关于冲突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D) A.冲突发生于个人与组织之间B.冲突是目标和利益不一致情况下发生的D.单方面的态度和行为不构成冲突 14.领导学的学科特点包括(ABCD)。A.综合性B.社会性C.应用性D.交叉性 15.电子政务对外体现为(BC)。B.信息公开C.便民服务 三、名词解释 16.领导幅度:领导幅度亦称“领导控制跨度”,是指领导者可直接下达命令发出指示并直接向他汇报,对他负责的人数。

17.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由于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关系、共同的感情、共同的目标等等而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体。

18.戴维现象:美国化学家戴维发现了订书匠法拉第在化学上的潜能,并将其精心培育成才,使法拉第名声大振。但此后戴维却开始贬低法拉第。伯乐由识别和培养千里马,转而处处限制和妨碍千里马奔驰,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一现象被叫做“戴维现象”。

19.领导发展:领导发展是指领导者对自身领导力的发展,即领导者根据时代和环境的需要,为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所进行的有计划的训练活动。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 20.行使领导权力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哪些?(简答) 答:(1)正当性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民主性原则;
(4)效益性原则;
(5)权变性原则。(每点2分) 21.领导群体中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使职责与权力相称。(辨析) 答:这种看法是正确的,符合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职权分明标准。

在领导群体内部,要明确划分和规定各人的职责范围,做到人各有职,职有专司。每个领导成员对自己职责范围以内的事情,要独立负责,创造性地完成。不能事不分大小都要集体讨论或请示上级,这样会造成该办的事办不成,亟待解决的事解决不了,出现久拖不决的局面。所以分工不清,职责不明,往往要贻误工作。领导成员要有职有权,按责定权。有责无权,或有权无责的职位,是不应该设置的。有责无权,完成所负责任无保障;
有权无责,一种可能是权力发挥不了作用,空有其权而无所作为,另一种可能就是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以权欺人,做出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来。在领导群体内部,任何一个领导者都不要干涉其他成员职权范围内的事,要各守其职。对自己职权范围以外的事,如有意见,有看法,可以沟通情况,或者反映给上一级领导,通过领导集体研究解决。但个人不能任意干预,否则将可能造成内部磨擦,影响领导内部的团结和稳定。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 22.如何认识危机与契机的关系? 答:(要点)危机是威胁决策者的核心价值或根本利益的,迫使决策者在信息不充分和事态发展高度不确定情况下,需要迅速决策的不利情势的集合。

所谓契机,是指由一定事态带来的某种转折变化的机缘,即“危险中的机会”。危机具有双重性,它有破坏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

危机对组织来讲是一个契机,是组织命运“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危机也具有积极的功能效应,危机可以暴露出旧模式中的弊端,并渲染着改革的迫切性,管理者可以通过解决危机使组织获得进步。

对于组织来讲,危机本身也是一种契机,对改善组织结构,树立危机意识,完善危机管理机制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领导者要善于抓住契机,有效处理危机,不失时机地推行自己的改革理念,那些在常规情况下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

对于领导者来讲,危机本身也是一种契机。有效地处理危机可以使领导人得到更高的权威,也有助于领导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贯彻自己的理念。

23.论述领导处理冲突的方法。

答:(1)回避 在冲突发生后,领导者可能选择一种消极的处理办法,如无视冲突的存在,希望双方自己通过减少群体间的相互接触次数来消除分歧。回避作为处理冲突的常见对策其前提是,只要这种冲突没有严重到损害组织的效能,领导者是可以采取这一办法的。领导者通过回避对策,或让冲突双方有和平共处的机会。虽然对于群体间某些不太严重的冲突,回避方法是合适的,领导者在处理群体间的冲突时,往往还得采取较主动的态度。

(2)建立联络小组 当组织内的群体交往照例不很频繁,而组织日标又要求他们协同解决问题时,群体间就可能产生冲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相互交往对组织是非常重要的,这时采取建立联络小组的方法来处理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联络小组可以促进两个群体之间的交往。领导者所面临的挑战是物色能胜任这种边界扩展工作和充当群体代表的人选。

(3)树立更高目标 对群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的情况下,这种策略有助于领导者处理组织冲突和提高组织效率。超级目标的作用在于使双方冲突的成员感到有紧迫感和吸引力,然而任何一方单独凭借自己的资源和精力又无法达到目标,并且超级目标只有在相互竞争的群体通力协作下才能达到。在这种情况下,冲突双方可以相互谦让和作出牺牲,共同为这个超级目标作出贡献,从而使原有的冲突可以与超级目标统一起来,因此而有助于确保组织自觉地为这个目标努力。一旦将这一更高目标向处于冲突中的群体说明和沟通之后,便可成为组织的领导者处理群体间冲突的有效办法。

(4)采取强制办法 领导者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有效地处理并最终从根本上强行解决群体间的冲突。从处于冲突中的群体的角度看,有两种办法可以来促进强制程序:
第一,两个群体之一直接到领导者那里寻求对它立场的支持,由此强行采取单方面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其中的一个群体可以设法集合组织的力量,办法是与组织里的其他群体组成联合阵线,这种来自于联合阵线的“强大阵容” 常常能迫使组织里的另一些群体接受某个立场。这种处理冲突的策略,其实质是借助或利用组织的力量,或是利用领导地位的权力形式,或是利用来自联合阵线的力量。

(5)解决问题 由于组织内的群体、个体往往可能不总进行相互间的沟通,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处理组织冲突或许最合适,它可能是比较永久性的固定形式,它可以用来就事论事地处理某些具体问题。这种办法是将冲突双方或代表召集到一块,让他们把他们的分歧讲出来,辨明是非,找出分歧的原因,提出办法,以及最终选择一个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这种面对面的沟通形式如果利用得好,可以促进相互理解。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B)。B.人本思想 2.(D)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D.现代社会 3.根据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行政领导机关的指挥、控制方式与程度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A)。A.完整制与分离制 4.领导环境发展的第一原则是(A)。A.科学性原则 5.人力资源区别于物质资源的根本所在是由于它的(B)。B.能动性 6.(D)是领导关系存在的前提。D.权力 7.在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C)。C.自然性影响力 8.在《新管理模式》一书中把领导方式归纳为四种基本模式的作者是(B)。B.利克特 9.(C)既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又是领导活动的归宿,是反映领导者能力和领导活动成效的综合性指标。

C.领导效能 10.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A)。A.虚拟政府 二、多项选择题 11.“领导”包含了五个基本要素,分别是领导主体、领导客体、领导环境和(BD)。B.领导手段D.领导目标 12.领导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全选)。A.客观实在性与部分可塑性的统一B.多样性与类别性的统一C.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D.连锁性与定向性的统一E.常规性与突发性的统一 13.从冲突的表现形式来看,冲突的主要类型有(ABCD)。A.目标冲突B.认识冲突C.情感冲突D-行为冲突 14.电子政务对内体现为(ABD)。A.行政业务程序化B.行政业务网络化D.行政业务电子化 15.领导者的自然性影响力包括(BCDE)。B.才能因素C.品格因素D.知识因素E.情感因素 三、名词解释 16.领导权变理论:是就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的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

17.矩阵式: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目标”结构形式。

18.戴维现象:美国化学家戴维发现了订书匠法拉第在化学上的潜能,并将其精心培育成才,使法拉第名声大振。但此后戴维却开始贬低法拉第。伯乐由识别和培养千里马,转而处处限制和妨碍千里马奔驰,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一现象被叫做“戴维现象”。

19.领导发展:是指领导者对自身领导力的发展,即领导者根据时代和环境的需要,为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所进行的有计划的训练活动。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 20.领导权力与权威是截然不同的。(辨析) 答: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权力与权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的。

(1)权力与权威的共同性在于能够指导、影响他人的意识和行动。在权力与权威的指示与感召之下,人们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并按照权力与权威占有者的意志行事。

(2)权力与权威的区别主要表现为:①权力与权威的来源不同;
②权力与权威的表现形式不同;
③权力与权威的影响时限不同;
④权力与权威的作用效果不同。

综上所述,领导者只有同时具备法定的权力与个性化的权威,才能实行最佳领导,并取得最好的绩效。

21.简述群体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

答:(1)目标因素;
(2)资源因素;
(3)责权因素;
(4)信息沟通因素;
(5)结构因素。(以上每点2分) 五、论述题 22.试论领导个体素质提高的基本途径。

答:领导素质的提升,特别依赖于领导实践,又不完全取决于领导实践,也就是说要结合领导实践才能达到提升领导素质的目标。这个过程,既要靠领导者自觉努力,也要靠领导组织和相关机构共同努力,是领导者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交互作用的过程。具体来说,提升领导者素质的基本途径有三条:
第一,教育。教育是最普通的领导素质提升途径,领导者的全面发展或者领导素质的全面提升都要依靠教育。教育共有六种基本方式:一是系统正规的学校教育;二是有组织的社会教育,也就是权威的社会教化;三是自由的社会熏陶,即自然发生的教育性影响;四是有期待的家庭教育;五是有意识的自我教育;六是补充性的大众化教育,也就是培训,是在一定教育素质基础上进行的培育能力的训练。对领导者的教育,要充分动用社会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教育者和教育手段的作用,全面、立体地提升领导素质。

第二,实践锻炼。领导者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是素质培养和提升的最关键环节。领导活动不是抽象的理论研究,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具体问题,这种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只有在领导活动的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升。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射行。毛泽东也曾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这都是在强调亲身参加实践的极端重要性。领导者参加实践活动的途径多种多样:深人基层调查研究,以提升观察分析能力;承担各种不同的任务,如主持会议、组织起草修改文件、解决下属纠纷等,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口头或文字表达能力等;实施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决策、组织、指挥等管理活动,以提升综合管理和灵活应变能力等。

第三,修持。修持是公认的各种德才标准内化、德才水平提升的修炼过程,是在自我要求、自我推动、高度自律的状态下进行的品格锻炼、精神锤炼和才干提升的综合性过程。这是一种内向和内省的方法,完全依靠人的自觉性,依靠原来就具有的一定程度的领导素质而后才有可能进行并有所提升。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领导者应具有一种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领导者只有将自己置于公众和舆论的监督之下 ,善于了解和接受来自外界的批评和评价,善于自我批评,努力自省、自讼,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领导者才能不断认识自己,克服自身缺陷,发扬自身优点,提升自身素质。

23.如何认识危机与契机的关系? 答:危机是威胁决策者的核心价值或根本利益的,迫使决策者在信息不充分和事态发展高度不确定情况下,需要迅速决策的不利情势的集合。

所谓契机,是指由一定事态带来的某种转折变化的机缘,即“危险中的机会”。危机具有双重性,它有破坏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

危机对组织来讲是一个契机,是组织命运“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危机也具有积极的功能效应,危机可以暴露出旧模式中的弊端,并渲染着改革的迫切性,管理者可以通过解决危机使组织获得进步。

对于组织来讲,危机本身也是一种契机,对改善组织结构,树立危机意识,完善危机管理机制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领导者要善于抓住契机,有效处理危机,不失时机地推行自己的改革理念,那些在常规情况下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

对于领导者来讲,危机本身也是一种契机。有效地处理危机可以使领导人得到更高的权 威,也有助于领导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贯彻自己的理念。

(上述论述题要点,均须展开论述,只答要点,酌情减分)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真正意义上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出现在19世纪,它首先发生在(C)。C.军事领域 2.(B)是领导关系存在的前提。B.权力 3.领导者把自己的意图按照可以理解的方式传递给收讯者是(A)。

A.领导沟通 4.道家的政治思想是(D)。D.无为而治 5.简单而低层的组织与重复性较高的简单工作宜采用(B)组织结构。B.直线式 6.文化本质上是(D)。D.社会活动的产物 7.检测决策方案实施的情况与决策目标是否相一致的方法是(A)。A.决策追踪 8.激发思维创新的首要因素是(C)。C.目标 9.封建制领导效能理论注重对(A)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A.领导者个人特质 10.(A)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A.现代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11.按决策本身所依据的条件分类,决策可分成(ABC)。A.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C.非确定型决策 12.独立性是创新思维的显著特点,它的主要表现包括(ABCDE)。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善于排除自身固有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C.勇于打破传统、挑战权威D.根据实践的发展及时转换思路、更新观念E.敢于怀疑、积极探索 13.下列不属于领导环境发展原则的选项是(CE)。C.创新性原则E.多样性原则 14.利克特在《新管理模式》一书中把领导方式归纳为(ABCD)。A.剥夺式集权领导B.仁慈式集权领导C.协商式民主领导D.参与式民主领导 15.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ABD)。A.信民B.富民D.教民 三、名词解释 16.权力制约: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对权力的限制与约束。具体地说,就是享有制约权力的个人或者组织与群体,运用民主、法制与新闻舆论等多种手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权力所有人与行使者所形成的特定的限制与约束关系。

17.一长制:又称之为首长负责制或独任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上的领导体制。

18.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

19.鱼缸法:是一种通过领导者宏观智能结构效应的发挥来进行决策的方法。运用这个方法时,所有决策人员围成一个圆圈,通过某个中心人物同其他成员之间的互动来进行决策。因其形似鱼缸,故得名“鱼缸法”。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 20.非正式群体不是因为完成组织任务而是自发产生的,所以领导者不应该承认非正式群体。(辨析)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非正式群体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群体类型。在领导活动中,作为领导行为主体的领导者不但要对正式群体进行科学的规范和有效的领导,而且要对正式群体中大量存在的非正式群体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重视。对待非正式群体,领导者首先的和根本的就是要承认其客观存在的普遍性,承认其作用和能量对工作的影响,并将其列入管理范围,决不能视而不见或放任自流。在任何组织或社会的构成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必然性。因此对非正式群体的无知或鸵鸟政策是极其有害的。

21.简述电子政务的作用。(简答) 答:(1)有利于优化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

(2)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3)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 22.列举领导的五条用人原则并详细分析。

答:(1)峰区年龄原则。人的一生中存在才能最佳期,一般来说,是30至45岁。这一时期,是人的精力最充沛、思维最发达、体格最完善时期。在这一时期起用人才,就能避免人才的浪费,使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优化。

(2)扬长避短原则。一方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准人的长处加以利用,是符号用人真谛所在。另一方面,避人之短不是说不看或看不到人的短处,而是说在用人时不要老盯着人的短处,要想方设法在限制其短处起作用的同时尽量弥补其短处,从而促使其长处得到正确而充分的发挥。

(3)量才任职,职能相称原则。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首先对各种职位的具体要求、任务和职责等有一个明确详细的规定,为量才任职设立一个客观的的标准和依据,然后正确鉴别人才的类型、特点、层次,并按能力大小安排相应的职务。

(4)诚信不疑原则。尊重和信任是用人的前提,如果领导者既要用一个人,而又不充分信任他,就会使下级在工作中缩手缩脚,并导致下级产生离心倾向。同时,信任下级也是领导者自信的表现。

(5)明责授权原则。就是明确责任,并根据其所担负的责任授予其相应的权利,从而使每一个层次的人员都能有其职,尽其责,使其智、成其事。

(6)环境适应原则。首先要求领导者在用人时要审时度势。视环境而定。其次要求领导者要为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即要创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
要创造一个民主的宽松的政治环境与彼此信任、关怀和友爱的人际环境;
要创造一个人才能够施展才能的平等的机会和权利的环境;
要创造一个能够提供继续学习、进一步发展机会的环境。

(7)幅度适宜原则。领导幅度即用人的的数量标准,就是指领导者直接领导的的人数,或者领导者可直接下达命令发出指示并直接向他汇报、对他负责的人数。领导幅度有一定的变化幅度,称为领导幅度的弹性,其大小取决于组织的目标是单目标还是多目标,组织的功能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领导者个人素质的优势、以及组织的完善程度和规范化程度。

(8)用养并重原则。即领导者不仅要用才,更要爱才、护才、养才,以避免人才的浪费与搁置。同时,在用才、养才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潜在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使人才辈出而不会后继乏人。

(9)流动原则。在现实的工作环境中,人才如果长期被固定在一个单位、一种位置,就很容易使人故步自封,因循守旧,产生惰性和习惯势力,甚至造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助长不正之风。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增强人才活力,形成人才优势效应;
同时可以有效地防止不良现象的发生。

23.试论领导效能测评的意义。

答:总体来说,对领导效能进行测评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效能测评是一切领导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领导者所从事的一系列领导活动都以追求领导效能为出发点,并将这一追求自始至终贯穿在领导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然而,对领导效能的追求不是盲目的,它是建立在对领导效能进行科学测评的基础之上的。只有以领导效能为中心,对各种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使对领导效能的追求建立在客观而坚实的基础之上,即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而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及时对此后的各项领导活动进行总结与评价,以避免走弯路,从而多出成绩。

(2)领导效能测评是衡量领导活动成败得失的标尺。领导效能是领导者、被领导者以及客观环境等相关因素在内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要对诸如领导者的品德修养、人际关系、工作成绩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而客观的考核与评价,就必须借助于领导效能测评这把标尺,以避免只是抽象而笼统地做一些评语。

(3)领导效能测评是改善领导者素质和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领导效能测评,领导者之间的效能差别就会被客观公正地反眏出来,进而就可以区分出先进与后进,优秀、称职与 不称职,在领导系统内部形成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淘汰不称职者的机制。如此下去,就会在全体领导者之间形成一种见贤思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进而提高领导者的整体素质与领导水平。

(4)领导效能测评是正确使用与科学培训领导者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领导者是通过科学培训来贯彻终身学习这一观念的。对领导者进行科学培训,即针对领导素质与能力上的欠缺以及工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针对现有状况与新的形势要求的差距,进行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更新与强化。然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领导效能进行科学测评的基础之上的。培训工作的效果是与测评息息相关的。只有认真搞好测评工作,才能保证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5)领导效能测评是对领导活动进行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领导效能测评的指标体系,开展规范的测评活动,并将测评结果公之于众,这无疑会对领导者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并起到促进作用,也使领导活动的公开化与透明度有了一定的制度保证。因此,加强和完善科学的领导效能测评工作,是逐步推进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制度化渠道之一。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家的政治思想是(C)。C.无为而治 2.一般情况下,领导幅度应以(D)为宜。D.二八律 3.在领导生态系统中,领导者、被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其中领导活动的基本关系是(A)。A.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间的互动关系 4.领导关系的两重属性中,(B)占据主导地位。B.社会属性 5.(B)是领导关系存在的前提。B.权力 6.按决策主体的决策方式不同分类,决策可分为(A)。A.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7.提出期望理论的是(C)。C.弗洛姆 8.受X理论影响而产生的是(C)。C.重事式领导 9.曹冲称象和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在思维形式上属于(A)。A.横向思维 10.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对62个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23个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B)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开展电子政务。B.89% 二、多项选择题 11.下列关于冲突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A.冲突发生于个人与组织之间B.冲突是目标和利益不一致情况下发生的C.单方面的态度和行为不构成冲突 12.领导者的自然性影响力包括(ABDE)。A.品格因素B.才能因素D.知识因素E.情感因素 13.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ABD)。A.信民B.富民D.一教民 14.领导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全选)。A.客观实在性与部分可塑性的统一B.多样性与类别性的统一C.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D.连锁性与定向性的统一E.常规性与突发性的统一 15.领导者的知识素质主要包括(全选)。A.一般科学知识B.宽广的知识面C.实践知识D.专业知识E.现代管理知识 三、名词解释 16.内隐领导理论:有关领导概念的看法,既含有领导者是什么,又含有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的;
既表明了人们对领导者的要求,也表明了人们对领导者的期望。心理学家将这种探明人们“内心”领导概念结构的理论称之为内隐领导理论。

17.一长制:又称之为首长负责制或独任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上的领导体制。

18.首因效应:指对人的看法过多地依赖于第一印象,因此往往形成错误的心理定势。

19.电子政务:就是以构建一个高效、精简、弹性、有强大的创新和应变能力、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基础平台,实现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政府内部各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以及由此方式而产生的政府领导观念与管理体制的变革。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 20.简述领导群体的基本功能。(简答) 答:(1)群体感应功能;

(2)群体互补功能;

(3)群体功率放大功能;
群体自调节与自组织功能。

21.危机就是机会。(辨析) 答: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这是一种比较绝对的观点,但任何事务的发展都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因素。就危机而言,危机并不是绝对的坏事,危机同样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在汉语中,“危机”是“危”与“机”这两个不同词义的组合,“危”具有困难、危险的含义,泛指事件来得突然,事件的发展达到了一个临界值和既定的阈值,给人以很大压力。“机”具有机会、时机、契机的含义,指事情变化的枢纽与重要关系的环节。危机具有双重性,只有抓住时机,危机才是机会。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 22.试述如何对领导权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与配置? 答:领导权力的行使是以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为前提的,因为领导权力的行使必须首先立足于有序的组织机构,即所谓的在其职,谋其政。

(1)宏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宏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主要是从与社会大系统诸要素的互动中探索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①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政治制度。

②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有利于公民权利的充分享有。

③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

④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考虑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

(2)微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微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主要是从行政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联系中寻求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在组织系统内部,所有的领导与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以及运用展开的。

而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又与组织系统内部的组织职能与组织人员等要素密切相关。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领导权力的划分与配置必须与社会大系统相适应,并充分考虑领导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从而把各种要素相互融合与协调,才能达到领导权力划分与配置的科学化与合理化。

23.试论领导效能测评的意义。

答:总体来说,对领导效能进行测评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效能测评是一切领导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领导者所从事的一系列领导活动都以追求领导效能为出发点,并将这一追求自始至终贯穿在领导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然而,对领导效能的追求不是盲目的,它是建立在对领导效能进行科学测评的基础之上的。只有以领导效能为中心,对各种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使对领导效能的追求建立在客观而坚实的基础之上,即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而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及时对此后的各项领导活动进行总结与评价,以避免走弯路,从而多出成绩。

(2)领导效能测评是衡量领导活动成败得失的标尺。领导效能是领导者、被领导者以及客观环境等相关因素在内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要对诸如领导者的品德修养、人际关系、工作成绩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而客观的考核与评价,就必须借助于领导效能测评这把标尺,以避免只是抽象而笼统地做一些评语。

(3)领导效能测评是改善领导者素质和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领导效能测评,领导者之间的效能差别就会被客观公正地反眏出来,进而就可以区分出先进与后进,优秀、称职与不称职,在领导系统内部形成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淘汰不称职者的机制。如此下去,就会在全体领导者之间形成一种见贤思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进而提高领导者的整体素质与领导水平。

(4)领导效能测评是正确使用与科学培训领导者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领导者是通过科学培训来贯彻终身学习这一观念的。对领导者进行科学培训,即针对领导素质与能力上的欠缺以及工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针对现有状况与新的形势要求的差距,进行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更新与强化。然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领导效能进行科学测评的基础之上的。培训工作的效果是与测评息息相关的。只有认真搞好测评工作,才能保证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5)领导效能测评是对领导活动进行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领导效能测评的指标体系,开展规范的测评活动,并将测评结果公之于众,这无疑会对领导者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并起到促进作用,也使领导活动的公开化与透明度有了一定的制度保证。因此,加强和完善科学的领导效能测评工作,是逐步推进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制度化渠道之一。

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权变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在(D)。D.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关系 2.(B)是领导关系存在的前提。B.权力 3.领导者把自己的意图按照可以理解的方式传递给收讯者是(A)。A.领导沟通 4.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D )。D.人本思想 5.我国领导体制最主要的弊端是(B)。B.权力过分集中 6.领导环境发展的第一原则是(C)。C.科学性原则 7.不属于发挥专家的团体宏观智能结构效应的决策方法是(A)。A.模拟决策法 8.纵向联想是联想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决定纵向联想能力强弱的因素是(C)。C.对偶然事件的敏感程度 9.封建制领导效能理论注重对(A)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A.领导者个人特质 10.(A)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A.现代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11.追踪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ABC)。A.方案错误B.目标错误C.评估错误 12.情绪和情感的体验形式包括(ABD)。A.心境B.应激D.激情 13.影响机构性领导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ACD)。A.机构功能及其变化C.机构数量及其变化D.机构性领导环境的结合模式 14.利克特在《新管理模式》一书中把领导方式归纳为(ABCD )。A.剥夺式集权领导B.仁慈式集权领导C.协商式民主领导D.参与式民主领导 15.“领导”包含了五个基本要素,分别是领导主体、领导客体、领导环境和(BD)。B.领导手段D.领导目标 三、名词解释 16.权力制约: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对权力的限制与约束。具体地说,就是享有制约权力的个人或者组织与群体,运用民主、法制与新闻舆论等多种手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权力所有人与行使者所形成的特定的限制与约束关系。

17.委员会制:又称之为会议制或者合议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由两位或者两位以上的行政负责人共同行使的领导体制。

18.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

19.危机:是威胁决策者的核心价值或根本利益的,迫使决策者在信息不充分和事态发展高度不确定情况下,需要迅速决策的不利情势的集合。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 20.冲突等同于竞争。(辨析) 答: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冲突不同于竞争,它的特殊性质在于目标的不相容性。也就是说,冲突双方都认为对方的目标是己方达到目标的障碍,双方的目标是不可调和的。冲突属于高对抗性行为。在竞争中,参与的各方都具有相同的目标,都必须在相同的规则下采取行动,任何一方都不能以阻碍其他参与者的行动为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标。二者的区别只是在于,一方的行为是否会影响另一方目标的实现。

21.简述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建设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启示。(简答) 答:
(1)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国家的强力支持;
(2)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
(3)电子政务的开展要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4)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与规范的支持。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 22.结合实际分析领导用人的心理误区。

答:(1)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在判断别人时,容易产生的一种主观倾向:首先把人分成“好的”和“不好的”两部分。当一个人被列为“好的”一部分时,便把一切好的品性加在他的身上。相反,如果一个人被归于“不好的”部分时,又容易把一切不好的品性加到他的身上。

(2)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一些人用来判断别人、处理信息的简单方法。很显然,这种看法容易产生两个缺陷:一是可能高估了别人与自己看法和想法的相似性;
二是可能高估了别人在个性、爱好、品德方面与自己的一致性,甚至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3)相互回报心理。相互回报行为的前提是人们对于信息的感认。相互回报行为具有两重性。积极的相互回报行为,有助于人们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有助于领导班子的团结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值得警惕的是消极的相互回报行为,轻则产生不正之风,重则导致领导班子的腐败。

(4)嫉妒心理。嫉妒心理是人们相互类比中产生出的一种消极的有害心理,即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超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嫉妒心理是十分有害的:一是影响领导班子团结;
二是影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是会导致嫉贤妒能,排除异己, 打击先进,压抑人才,破坏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
四是会导致奖惩不公,有害于人力资源的管理;
五是会形成对改革者的压力,而成为阻碍改革的人。

(5)首因效应。所谓首因效应,是指对人的看法过多地依赖第一印象,因此往往形成错误的心理定式。仅从第一印象看人,带有很大的表面性、片面性和“先入为主”的特点,它产生于人们的直觉因素与情感因素的结合,并使人们形成心理定式,从而影响人们以后对人的评价。

(6)近因效应。所谓近因效应,是指过多地依赖最近的表现对人做出评价。而不考虑他的全部历史和一贯表现的一种现象。它容易被别有用心、投机钻营的人所利用,积极表现干一时,取得领导好感,谋求个人的晋升或其他实际利益。

(7)偏见效应。所谓偏见效应,是指从某种错误的观念和偏见出发,纯主观地做出对人的判断的一种现象。偏见效应容易产生偏见,这在人才使用中往往使决策失误。

(8)马太效应。所谓马太效应,是指对已有相当知名度的人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尚未出名的人则往往忽视他们的成绩,或不承认或贬低其价值的一种常见的不合理现象。在社会中,马太效应处处可见。

(9)戴维现象。有识别和培养千里马的伯乐,转变成处处限制和妨碍千里马奔驰者,这种情况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被叫作“戴维现象”。在我国现实情况中,由于利益的冲突,或者价值观的扭曲,或者人际关系的失衡,也存在类似的现象。这种现象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方面不可忽视的问题。

23.论如何改善我国领导发展和培训现状。

答:对照国内外领导发展与培训现状,我国目前领导与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训内容不规范、培训手段落后、培训制度不健全等,这些方面应不断予以完善。完善的具体措施有:
(1)确立正确的培训目标。要高质量地开展领导者培训工作,必须首先明确培训的目标和指导思想,这是搞好培训工作的重要前提。

(2)设置科学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是由培训目标决定、为培训目标服务的。这一总的原则决定了培训内容中既要有基本的政策理论,又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要适应各方面的情况,根据各种变化实现自我更新与完善。这个适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要适应行政工作的需要和领导者职位的需求;
二是培训要适应领导者素质与能力的现状;
三是培训要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是培训要适应开放搞活、扩大国际交流的需要。

(3)改革培训的手段与方式。开放的方式、技巧可谓多种多样,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统的授课方式;
第二类是讲授与提问、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最好的是第三类让学员行动起来,看、听、说、做、即演示、传授、讨论、训练全面结合;
因此,只有改革目前以传统授课为主的培训方式,才能适应领导者培训发展的需要。这里所说的培训方式,指的是通过培训者精心设计的一整套培训活动方案,包括规则、要求及操作步骤,来激发被培训者的学习热情,开发其经验及潜能,提高其工作及生活能力的一种训练方式。只有采取这样的培训方式,才能使领导者培训取得应有的效果。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训师资是培训质量的关键,要培养高素质的领导者,必须有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

(5)规范强化培训的制度。规范强化培训的制度就是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者培训的激励与制约机制,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法规和制度,做到依法进行培训。没有硬性的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政策,就难以激发和保持培训工作的活力和动力。

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D)。D.人本思想 2.在(D)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教权力或迷信权力等曾经相互结合。D.传统社会 3.简单而低层的组织与重复性较高的简单工作宜采用(A)组织结构。A.直线式 4.领导环境发展的第一原则是(A)。A.科学性原则 5.提出公平理论的是(B)。B.亚当斯 6.冲突属于(D)。D.高对抗性行为 7.在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C)。C.自然性影响力 8.领导者对可能影响组织和谐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调整、控制的行为属于(B)。B.协调艺术 9.领导效能测评与测评对象的关系,就是(C)的关系。C.反映与被反映 10.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A)。A.虚拟政府 二、多项选择题 11.决策与执行的纵向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由此而产生的(BE)的分离,对领导学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B.领导与管理E.决策专门化与执行专门化 12.下面列举了有关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BE)A.领导者按照产生的方式可以分为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两种类型B.正式领导者拥有组织指定的正式职位、权力和地位,其主要功能是通过领导活动达成组织目标E.-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当集正式领导者与非正式领导者于一身 13.角色冲突的表现形式有(CDE)。C.角色间冲突D.角色内冲突E.角色外冲突 14.电子政务对内体现为(ABC)。A.行政业务电子化B.行政业务网络化C.行政业务程序化 15.影响思维广阔性的因素包括(BCDE)。B.人脑高级神经活动的灵活性C.知识水平D.思维者意识域的大小E.经验是否丰富 三、名词解释 16.柔性领导:柔性领导就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

17.领导层次:领导层次是指领导体制中纵向组织结构的等级层次,有多少等级层次,就有多少领导层次。

18.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指对已有相当知名度的人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尚未出名的人则往往忽视他们的成绩,或不承认或贬低其价值这样一种常见的不合理现象。

19.领导效能:领导效能就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活动的过程中,实现领导活动目标的能力与所获得的领导效率、领导效果、领导效益以及所引起的组织状态、组织环境与组织关系的有效变化的系统综合。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 20.简述领导群体的基本功能。(简答) 答:(1)群体感应功能;
(2)群体互补功能;
(3)群体功率放大功能;
(4)群体自调节与自组织功能。

21.冲突等同于竞争。(辨析) 答: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冲突不同于竞争,它的特殊性质在于目标的不相容性。也就是说,冲突双方都认为对方的目标是己方达到目标的障碍,双方的目标是不可调和的。冲突属于高对抗性行为。在竞争中,参与的各方都具有相同的目标,都必须在相同的规则下采取行动,任何一方都不能以 阻碍其他参与者的行动为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标。二者的区别只是在于,一方的行为是否会影响另一方目标的实现。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 22.试述如何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 答:(1)权力制约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 以权力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核心是分权,并使不同权力机构之间形成一种监督与被监督或相互监督的关系。监督者负有监督的权力或职责。以权力制约权力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是由一种高级的权力监督低级的权力;
二是平行权力层级之间的监督与制约。

(2)道德制约机制:以道德制约权力 以道德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涵义是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法使社会或统治阶级对政府官员的要求内化为他们的道德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培养他们勤政廉政为统治利益或公共利益服务的意识和品质,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以内心的道德力量抵制外在的不良诱惑,自觉地严格地要求自己,行使好手中的权力。

(3)权利制约机制:以权利制约权力 此种制约机制是民主社会所独有的一项治国战略。以公民权利制约政府权力这一机制的实质是使公民成为监督政府的力量。

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道德制约权力,这两种机制都属于统治体系的内部监督。而以权利制约权力这一机制所要建立的是被治者对于统治者的监督。这三种机制是可以相互并存、相辅相成的。

在制度建设中,这三种制约机制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就是在每一种机制的内部也要相互配合。

23.如何认识危机与契机的关系? 答:危机是威胁决策者的核心价值或根本利益的,迫使决策者在信息不充分和事态发展高度不确定情况下,需要迅速决策的不利情势的集合。

所谓契机,是指由一定事态带来的某种转折变化的机缘,即“危险中的机会”。危机具有双重性,它有破坏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

危机对组织来讲是一个契机,是组织命运“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危机也具有积极的功能效应,危机可以暴露出旧模式中的弊端,并渲染着改革的迫切性,管理者可以通过解决危机使组织获得进步。

对于组织来讲,危机本身也是一种契机,对改善组织结构,树立危机意识,完善危机管理机制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领导者要善于抓住契机,有效处理危机,不失时机地推行自己的改革理念,那些在常规情况下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

对于领导者来讲,危机本身也是一种契机。有效地处理危机可以使领导人得到更高的权威,也有助于领导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贯彻自己的理念。

2013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领导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C)。C.20世纪80年代 2.领导关系的两重属性中,(B)占据主导地位。B.社会属性 3.在《新管理模式》一书中把领导方式归纳为四种基本模式的作者是(A)。A.利克特 4.权变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在(D)。D.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关系 5.根据组织系统内部各机构的职责权限的性质与范围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B)。B.层级制与职能制 6.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B)。B.物质文化 7.不属于发挥专家的团体宏观智能结构效应的决策方法是(D)。D.模拟决策法 8.曹冲称象和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在思维形式上属于(C)。C.横向思维 9.(A)既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又是领导活动的归宿,是反映领导者能力和领导活动成效的综合性指标。A.领导效能 10.(A)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A.现代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11.有效避免危机的办法有(ADE)。A.动态预测D.构建危机应对机制E.树立危机意识 12.领导者的自然性影响力包括(ABCE)。A.品格因素B.才能因素C.情感因素E.知识因素 13.下列不属于领导环境发展原则的选项是(CE)。C.创新性原则E.多样性原则 14.在领导协调工作中,必须协调的对象有(ABD)。A.协调群体中的个人B.协调组织中的群体D.协调不同的组织 15.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BCD)。B.富民C.信民D.教民 三、名词解释 16.制约授权:制约授权,又叫复合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将某项任务的职权分解授给两个或多个子系统,使子系统之间产生互相制约的作用,以免出现疏漏。

17.职能式:职能式组织结构又称分职制,它是一种为了完成某一较为复杂的工作任务或特定的领导功能而成立的某些专门性机构。

18.领导素质的测评:领导素质的测评就是对领导素质进行检测、测试、测量、验证、判断和评价的总称,是对领导的专项素质或综合素质进行科学客观把握的系统化应用理论与应用技术。

19.领导决策:领导决策是指领导者为了达到某种领导目的,而选择一种最佳途径或方案的行为过程。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 20.非正式群体不是因为完成组织任务而是自发产生的,所以领导者不应该承认非正式群体。(辨析)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非正式群体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群体类型。在领导活动中,作为领导行为主体的领导者不但要对正式群体进行科学的规范和有效的领导,而且要对正式群体中大量存在的非正式群体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重视。对待非正式群体,领导者首先的和根本的就是要承认其客观存在的普遍性,承认其作用和能量对工作的影响,并将其列入管理范围,决不能视而不见或放任自流。在任何组织或社会的构成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必然性。因此对非正式群体的无知或鸵鸟政策是极其有害的。

21.简述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建设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启示。(简答) 答:(1)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国家的强力支持;

(2)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

(3)电子政务的开展要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4)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与规范的支持。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 22.列举领导的五条用人原则并详细分析。

答:(1)峰区年龄原则。人的一生中存在才能最佳期,一般来说,是30至45岁。这一时期,是人的精力最充沛、思维最发达、体格最完善时期。在这一时期起用人才,就能避免人才的浪费,使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优化。

(2)扬长避短原则。一方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准人的长处加以利用,是符号用人真谛所在。另一方面,避人之短不是说不看或看不到人的短处,而是说在用人时不要老盯着人的短处,要想方设法在限制其短处起作用的同时尽量弥补其短处,从而促使其长处得到正确而充分的发挥。

(3)量才任职,职能相称原则。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首先对各种职位的具体要求、任务和职责等有一个明确详细的规定,为量才任职设立一个客观的的标准和依据,然后正确鉴别人才的类型、特点、层次,并按能力大小安排相应的职务。

(4)诚信不疑原则。尊重和信任是用人的前提,如果领导者既要用一个人,而又不充分信任他,就会使下级在工作中缩手缩脚,并导致下级产生离心倾向。同时,信任下级也是领导者自信的表现。

(5)明责授权原则。就是明确责任,并根据其所担负的责任授予其相应的权利,从而使每一个层次的人员都能有其职,尽其责,使其智、成其事。

(6)环境适应原则。首先要求领导者在用人时要审时度势。视环境而定。其次要求领导者要为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即要创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
要创造一个民主的宽松的政治环境与彼此信任、关怀和友爱的人际环境;
要创造一个人才能够施展才能的平等的机会和权利的环境;
要创造一个能够提供继续学习、进一步发展机会的环境。

(7)幅度适宜原则。领导幅度即用人的的数量标准,就是指领导者直接领导的的人数,或者领导者可直接下达命令发出指示并直接向他汇报、对他负责的人数。领导幅度有一定的变化幅度,称为领导幅度的弹性,其大小取决于组织的目标是单目标还是多目标,组织的功能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领导者个人素质的优势、以及组织的完善程度和规范化程度。

(8)用养并重原则。即领导者不仅要用才,更要爱才、护才、养才,以避免人才的浪费与搁置。同时,在用才、养才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潜在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使人才辈出而不会后继乏人。

(9)流动原则。在现实的工作环境中,人才如果长期被固定在一个单位、一种位置,就很容易使人故步自封,因循守旧,产生惰性和习惯势力,甚至造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助长不正之风。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增强人才活力,形成人才优势效应;
同时可以有效地防止不良现象的发生。

23.试论述如何改善我国领导发展与培训现状。

答:对照国内外领导发展与培训现状,我国目前领导与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训内容不规范、培训手段落后、培训制度不健全等,这些方面应不断予以完善。完善的具体措施有:
(1)确立正确的培训目标。要高质量地开展领导者培训工作,必须首先明确培训的目标和指导思想,这是搞好培训工作的重要前提。

(2)设置科学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是由培训目标决定、为培训目标服务的。这一总的原则决定了培训内容中既要有基本的政策理论,又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要适应各方面的情况,根据各种变化实现自我更新与完善。这个适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要适应行政工作的需要和领导者职位的需求;
二是培训要适应领导者素质与能力的现状;
三是培训要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是培训要适应开放搞活、扩大国际交流的需要。

(3)改革培训的手段与方式。开放的方式、技巧可谓多种多样,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统的授课方式;
第二类是讲授与提问、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最好的是第三类让学员行动起来,看、听、说、做、即演示、传授、讨论、训练全面结合;
因此,只有改革目前以传统授课为主的培训方式,才能适应领导者培训发展的需要。这里所说的培训方式,指的是通过培训者精心设计的一整套培训活动方案,包括规则、要求及操作步骤,来激发被培训者的学习热情,开发其经验及潜能,提高其工作及生活能力的一种训练方式。只有采取这样的培训方式,才能使领导者培训取得应有的效果。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训师资是培训质量的关键,要培养高素质的领导者,必须有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

(5)规范强化培训的制度。规范强化培训的制度就是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者培训的激励与制约机制,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法规和制度,做到依法进行培训。没有硬性的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政策,就难以激发和保持培训工作的活力和动力。

2012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权变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在(D)。D.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关系 2.下列关于权力起源的学说,除了(D)外,其他主张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D.神权说 3.领导体制的核心是(A)。A.各级各类领导机关职责与权限的划分 4.领导环境发展的第一原则是(A)。A.科学性原则 5.人力资源区别于物质资源的根本所在是由于它的(B)。B.能动性 6.领导关系的两重属性中,(D)占据主导地位。D.社会属性 7.激发思维创新的首要因素是(C)。C.目标 8.通过指挥渠道来协调组织内部的关系属于(B)。B.纵向协调 9.封建制领导效能理论注重对(C)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C.领导者个人特质 10.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A)。A.虚拟政府 二、多项选择题 11.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BDE)。B.富民D.教民E.信民 12.领导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E)。A.客观实在性与部分可塑性的统一B.多样性与类别性的统一C.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D.连锁性与定向性的统一E.常规性与突发性的统一 13.按照老子原则处理冲突的主要方法有(CDE)。C.避开法D.不干涉法E.预防法 14.电子政务对外体现为(BD)。B.信息公开D.便民服务 15.领导者的自然性影响力包括(BCDE)。B.才能因素C.品格因素D.知识因素E.情感因素 三、名词解释 16.行政领导: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

17.委员会制:委员会制,又称之为会议制或者合议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由两位或者两位以上的行政负责人共同行使的领导体制。

18.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指过多地依赖最近的表现对人做出评价,而不考虑他的全部历史和一贯表现的一种现象。

19.模拟测评法:模拟测评法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测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让被测评的领导者进入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要求他按照既定的条件进行模拟操作,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观察他的行为方式、心理素质、反应能力等,并根据这些观察的结果来评价他的领导效能。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 20.良好的心理素质结构可以消除领导班子的内耗。(辨析) 答:这种看法是正确的。

任何一个领导群体,都是由若干人组成的系统,把不同心理素质类型的领导者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班子”,这里面就存在一个群体心理素质结构的问题。群体的心理素质结构如何,将对“班子”的整体效应产生重大的影响。科学而合理的群体心理素质结构,能够弥补领导者个体心理素质上的某些缺陷,产生最佳的整体效应。反之,如果群体心理素质结构不合理,即使每个领导者个体都是优秀人才,有良好的能力素质,却也未必收到好的效果,而且还有可能出现人才能量相互抵消的“内耗”情况。

21.简述群体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简答) (1)目标因素;
(2)资源因素;
(3)责权因素;
(4)信息沟通因素;
(5)结构因素。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 22.试述如何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 答:(1)权力制约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 以权力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核心是分权,并使不同权力机构之间形成一种监督与被监督或相互监督的关系。监督者负有监督的权力或职责。以权力制约权力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是由一种高级的权力监督低级的权力;
二是平行权力层级之间的监督与制约。

(2)道德制约机制:以道德制约权力 以道德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涵义是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法使社会或统治阶级对政府官员的要求内化为他们的道德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培养他们勤政廉政为统治利益或公共利益服务的意识和品质,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以内心的道德力量抵制外在的不良诱惑,自觉地严格地要求自己,行使好手中的权力。

(3)权利制约机制:以权利制约权力 此种制约机制是民主社会所独有的一项治国战略。以公民权利制约政府权力这一机制的实质是使公民成为监督政府的力量。

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道德制约权力,这两种机制都属于统治体系的内部监督。而以权利制约权力这一机制所要建立的是被治者对于统治者的监督。这三种机制是可以相互并存、相辅相成的。

在制度建设中,这三种制约机制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就是在每一种机制的内部也要相互配合。

23.什么是领导决策体制?科学的领导决策体制应该如何设置? 答:所谓领导决策体制,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承担决策的机构和人员所形成的组织形式。这里所说的组织形式,是指整个决策过程中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在决策活动中的决策权限、组织形式、机构设置、调节机制和监督方法的整个体系。

领导决策体制在宏观上完整的结构,一般由以下五大系统组成:
(1)决策中枢系统。决策中枢系统是决策系统体制的核心部门,由拥有决策权并负有责任的决策者及其所设立的决策机构组成;

(2)智囊系统。是专门为领导决策服务的研究咨询系统,由各种不同专业的专家与学者组成;

(3)信息系统。是专门为决策者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决策服务性机构;

(4)执行系统。是指各项决策指令付诸实施的系统;

(5)监督系统。是对执行系统贯彻执行决策系统的指令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系统。

2012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真正意义上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出现在19世纪,它首先发生在(C)。C.军事领域 2.冲突属于(B)。B.高对抗性行为 3.按照权力的控制程度来看,一切权力集中于领导集体或个体手中是(A)。A.集权式领导 4.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D)。D.人本思想 5.我国领导体制最主要的弊端是(B)。B.权力过分集中 6.在现代社会中,组织成功的概率与组织和环境之间的一致性程度(B)。B.呈正相关关系 7.运用同态模型的原理进行决策的方法是(D)。D.模拟决策法 8.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是首先提出“创新”概念的学者,他在《经济发展的理论》一书中以(C)为核心对“创新”进行了论述。C.技术创新 9.取得领导效能的前提是(A),它是领导效能的中心线。A.领导效果 10.(A)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A.现代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11.追踪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ADE)。A.方案错误D.环境变量E.目标错误 12.影响思维广阔性的因素包括(ABCE)。A.思维者意识域的大小B.人脑高级神经活动的灵活性C.知识水平E.经验是否丰富 13.影响机构性领导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ACD)。A.机构功能及其变化C.机构数量及其变化D.机构性领导环境的结合模式 14.处理不同冲突的方法有(ABCDE)。A.回避B.建立联络小组C.采取强制办法D.树立更高目标E.解决问题 15.领导学的学科特点包括(ABCD)。A.综合性B.社会性C.应用性D.交叉性 三、名词解释 16.领导权力:领导权力就是领导者(权力所有人),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权力相对人)做出一定行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

17.直线式:直线式组织结构又称层次制、分级制、金字塔式或传统式组织结构。它是将一个领导系统或单位,在纵向上垂直划分为若干层次(从最高的指挥中心到最低的基层单位),形成一个逐级扩散、层次分明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

18.领导群体结构:领导群体结构是在一个系统内,构成领导群体的各种人员的构成比例及其组合方式。

19.危机:危机是威胁决策者的核心价值或根本利益的,迫使决策者在信息不充分和事态发展高度不确定情况下,需要迅速决策的不利情势的集合。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 20.非正式群体不是因为完成组织任务而是自发产生的,所以领导者不应该承认非正式群体。(辨析)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非正式群体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群体类型。在领导活动中,作为领导行为主体的领导者不但要对正式群体进行科学的规范和有效的领导,而且要对正式群体中大量存在的非正式群体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重视。对待非正式群体,领导者首先的和根本的就是要承认其客观存在的普遍性,承认其作用和能量对工作的影响,并将其列入管理范围,决不能视而不见或放任自流。在任何组织或社会的构成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必然性。因此对非正式群体的无知或鸵鸟政策是极其有害的。

21.简述电子政务的作用。(简答) 答:(1)有利于优化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

(2)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3)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 22.结合实际分析领导用人的心理误区。(至少列举五点) 答:(1)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在判断别人时,容易产生的一种主观倾向:首先把人分成“好的”和“不好的”两部分。当一个人被列为“好的”一部分时,便把一切好的品性加在他的身上。相反,如果一个人被归于“不好的”部分时,又容易把一切不好的品性加到他的身上。

(2)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一些人用来判断别人、处理信息的简单方法。很显然,这种看法容易产生两个缺陷:一是可能高估了别人与自己看法和想法的相似性;
二是可能高估了别人在个性、爱好、品德方面与自己的一致性,甚至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3)相互回报心理。相互回报行为的前提是人们对于信息的感认。相互回报行为具有两重性。积极的相互回报行为,有助于人们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有助于领导班子的团结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值得警惕的是消极的相互回报行为,轻则产生不正之风,重则导致领导班子的腐败。

(4)嫉妒心理。嫉妒心理是人们相互类比中产生出的一种消极的有害心理,即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超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嫉妒心理是十分有害的:一是影响领导班子团结;
二是影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是会导致嫉贤妒能,排除异己,打击先进,压抑人才,破坏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
四是会导致奖惩不公,有害于人力资源的管理;
五是会形成对改革者的压力,而成为阻碍改革的人。

(5)首因效应。所谓首因效应,是指对人的看法过多地依赖第一印象,因此往往形成错误的心理定式。仅从第一印象看人,带有很大的表面性、片面性和“先入为主”的特点,它产生于人们的直觉因素与情感因素的结合,并使人们形成心理定式,从而影响人们以后对人的评价。

(6)近因效应。所谓近因效应,是指过多地依赖最近的表现对人做出评价。而不考虑他的全部历史和一贯表现的一种现象。它容易被别有用心、投机钻营的人所利用,积极表现干一时,取得领导好感,谋求个人的晋升或其他实际利益。

(7)偏见效应。所谓偏见效应,是指从某种错误的观念和偏见出发,纯主观地做出对人的判断的一种现象。偏见效应容易产生偏见,这在人才使用中往往使决策失误。

(8)马太效应。所谓马太效应,是指对已有相当知名度的人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尚未出名的人则往往忽视他们的成绩,或不承认或贬低其价值的一种常见的不合理现象。在社会中,马太效应处处可见。

(9)戴维现象。有识别和培养千里马的伯乐,转变成处处限制和妨碍千里马奔驰者,这种情况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被叫作“戴维现象”。在我国现实情况中,由于利益的冲突,或者价值观的扭曲,或者人际关系的失衡,也存在类似的现象。这种现象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方面不可忽视的问题。

23.试论述如何改善我国领导发展与培训现状。

答:对照国内外领导发展与培训现状,我国目前领导与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训内容不规范、培训手段落后、培训制度不健全等,这些方面应不断予以完善。完善的具体措施有:
(1)确立正确的培训目标。要高质量地开展领导者培训工作,必须首先明确培训的目标和指导思想,这是搞好培训工作的重要前提。

(2)设置科学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是由培训目标决定、为培训目标服务的。这一总的原则决定了培训内容中既要有基本的政策理论,又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要适应各方面的情况,根据各种变化实现自我更新与完善。这个适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要适应行政工作的需要和领导者职位的需求;
二是培训要适应领导者素质与能力的现状;
三是培训要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是培训要适应开放搞活、扩大国际交流的需要。

(3)改革培训的手段与方式。开放的方式、技巧可谓多种多样,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统的授课方式;
第二类是讲授与提问、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最好的是第三类让学员行动起来,看、听、说、做、即演示、传授、讨论、训练全面结合;
因此,只有改革目前以传统授课为主的培训方式,才能适应领导者培训发展的需要。这里所说的培训方式,指的是通过培训者精心设计的一整套培训活动方案,包括规则、要求及操作步骤,来激发被培训者的学习热情,开发其经验及潜能,提高其工作及生活能力的一种训练方式。只有采取这样的培训方式,才能使领导者培训取得应有的效果 。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训师资是培训质量的关键,要培养高素质的领导者,必须有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

(5)规范强化培训的制度。规范强化培训的制度就是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者培训的激励与制约机制,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法规和制度,做到依法进行培训。没有硬性的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政策,就难以激发和保持培训工作的活力和动力。

2011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C)。C.社会属性 2.首先提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分类的是(B)。B.梅奥 3.领导者对可能影响组织和谐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调整、控制的行为属于(A)。A.协调艺术 4.我国领导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D)。D.20世纪80年代 5.根据组织系统内部各机构的职责权限的性质与范围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B)。B.层级制与职能制 6.文化本质上是(D)。D.社会活动的产物 7.为决策中枢系统提供专门咨询服务的是(A)。A.智囊系统 8.在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C)。C.自然性影响力 9.封建制领导效能理论注重对(A)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A.领导者个人特质 10.(A)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A.现代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11.查尔斯•林德布洛姆认为之所以要推行渐进决策是因为(ADE)。A.技术上有困难D.现行政策的巨额成本E.现实政治是渐进的 12.影响思维广阔性的因素包括(ABCE)。A.思维者意识域的大小B.人脑高级神经活动的灵活性C.知识水平E.经验是否丰富 13.领导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E)。A.客观实在性与部分可塑性的统一B.多样性与类别性的统一C.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D.连锁性与定向性的统一E.常规性与突发性的统一 14.在领导协调工作中,必须协调的对象有(ABD)。A.协调群体中的个人B.协调组织中的群体D.协调不同的组织 15.“领导”包含了五个基本要素,分别是领导主体、领导客体、领导环境和(BD)。B.领导手段D.领导目标 三、名词解释 16.权力腐败:“腐败”概念一般被作为“权力腐败”概念的简称,它特指权力的蜕变。即权力主体滥用权力或者偏离公共职责,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的特殊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

17.领导体制:领导体制就是指在组织内部与领导活动中,组织机构的设置和领导权限的划分及其所形成的用以规范领导活动范围和方式的制度体系。

18.领导素质测评:领导素质测评就是对领导素质进行检测、测试、测量、验证、判断和评价的总称,是对领导的专项素质或综合素质进行科学客观把握的系统化应用理论与应用技术。

19.鱼缸法:鱼缸法是一种通过领导者宏观智能结构效应的发挥来进行决策的方法。运用这个方法时,所有决策人员围成一个圆圈,通过某个中心人物同其他成员之间的互动来进行决策。因其形似鱼缸,故得名“鱼缸法”。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 20.冲突等同于竞争。(辨析) 答: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冲突不同于竞争,它的特殊性质在于目标的不相容性。也就是说,冲突双方都认为对方的目标是己方达到目标的障碍,双方的目标是不可调和的。冲突属于高对抗性行为。在竞争中,参与的各方都具有相同的目标,都必须在相同的规则下采取行动,任何一方都不能以阻碍其他参与者的行动为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标。二者的区别只是在于,一方的行为是否会影响另一方目标的实现。

21.简述电子政务的作用。(简答) 答:(1)有利于优化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

(2)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3)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 22.结合实际分析领导用人的心理误区。(至少列举五点) 答:(1)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在判断别人时,容易产生的一种主观倾向:首先把人分成“好的”和“不好的”两部分。当一个人被列为“好的”一部分时,便把一切好的品性加在他的身上。相反,如果一个人被归于“不好的”部分时,又容易把一切不好的品性加到他的身上。

(2)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一些人用来判断别人、处理信息的简单方法。很显然,这种看法容易产生两个缺陷:一是可能高估了别人与自己看法和想法的相似性;
二是可能高估了别人在个性、爱好、品德方面与自己的一致性,甚至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3)相互回报心理。相互回报行为的前提是人们对于信息的感认。相互回报行为具有两重性。积极的相互回报行为,有助于人们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有助于领导班子的团结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值得警惕的是消极的相互回报行为,轻则产生不正之风,重则导致领导班子的腐败。

(4)嫉妒心理。嫉妒心理是人们相互类比中产生出的一种消极的有害心理,即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超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嫉妒心理是十分有害的:一是影响领导班子团结;
二是影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是会导致嫉贤妒能,排除异己,打击先进,压抑人才,破坏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
四是会导致奖惩不公,有害于人力资源的管理;
五是会形成对改革者的压力,而成为阻碍改革的人。

(5)首因效应。所谓首因效应,是指对人的看法过多地依赖第一印象,因此往往形成错误的心理定式。仅从第一印象看人,带有很大的表面性、片面性和“先入为主”的特点,它产生于人们的直觉因素与情感因素的结合,并使人们形成心理定式,从而影响人们以后对人的评价。

(6)近因效应。所谓近因效应,是指过多地依赖最近的表现对人做出评价。而不考虑他的全部历史和一贯表现的一种现象。它容易被别有用心、投机钻营的人所利用,积极表现干一时,取得领导好感,谋求个人的晋升或其他实际利益。

(7)偏见效应。所谓偏见效应,是指从某种错误的观念和偏见出发,纯主观地做出对人的判断的一种现象。偏见效应容易产生偏见,这在人才使用中往往使决策失误。

(8)马太效应。所谓马太效应,是指对已有相当知名度的人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尚未出名的人则往往忽视他们的成绩,或不承认或贬低其价值的一种常见的不合理现象。在社会中,马太效应处处可见。

(9)戴维现象。有识别和培养千里马的伯乐,转变成处处限制和妨碍千里马奔驰者,这种情况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被叫作“戴维现象”。在我国现实情况中,由于利益的冲突,或者价值观的扭曲,或者人际关系的失衡,也存在类似的现象。这种现象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方面不可忽视的问题。

23.试论领导效能测评的意义。

答:总体来说,对领导效能进行测评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效能测评是一切领导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领导者所从事的一系列领导活动都以追求领导效能为出发点,并将这一追求自始至终贯穿在领导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然而,对领导效能的追求不是盲目的,它是建立在对领导效能进行科学测评的基础之上的。只有以领导效能为中心,对各种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使对领导效能的追求建立在客观而坚实的基础之上,即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而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及时对此后的各项领导活动进行总结与评价,以避免走弯路,从而多出成绩。

(2)领导效能测评是衡量领导活动成败得失的标尺。领导效能是领导者、被领导者以及客观环境等相关因素在内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要对诸如领导者的品德修养、人际关系、工作成绩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而客观的考核与评价,就必须借助于领导效能测评这把标尺,以避免只是抽象而笼统地做一些评语。

(3)领导效能测评是改善领导者素质和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领导效能测评,领导者之间的效能差别就会被客观公正地反眏出来,进而就可以区分出先进与后进,优秀、称职与不称职,在领导系统内部形成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淘汰不称职者的机制。如此下去,就会在全体领导者之间形成一种见贤思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进而提高领导者的整体素质与领导水平。

(4)领导效能测评是正确使用与科学培训领导者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领导者是通过科学培训来贯彻终身学习这一观念的。对领导者进行科学培训,即针对领导素质与能力上的欠缺以及工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针对现有状况与新的形势要求的差距,进行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更新与强化。然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领导效能进行科学测评的基础之上的。培训工作的效果是与测评息息相关的。只有认真搞好测评工作,才能保证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5)领导效能测评是对领导活动进行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领导效能测评的指标体系,开展规范的测评活动,并将测评结果公之于众,这无疑会对领导者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并起到促进作用,也使领导活动的公开化与透明度有了一定的制度保证。因此,加强和完善科学的领导效能测评工作,是逐步推进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制度化渠道之一。

2011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C)。C.社会属性 2.领导体制的核心是(D)。D.各级各类领导机关职责与权限的划分 3.在领导生态系统中,领导者、被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斥的互动关系,其中领导活动的基本关系是(A)。A.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间的互动关系 4.首先提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分类的是(B)。B.梅奥 5.冲突属于(B)。B.高对抗性行为 6.按决策问题的出现概率分类,决策可分为(A)。A.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7.提出公平理论的是(C)。C.亚当斯 8.Z理论在领导方式上的表现是(C)。C.人事并重式 9.纵向联想是联想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决定纵向联想能力强弱的因素是(A)。A.对偶然事件的敏感程度 10.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对62个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23个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B)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开展电子政务。B.89% 二、多项选择题 11.角色冲突的表现形式有(ABC)。A.角色外冲突B.角色内冲突C.角色间冲突 12.下列有关影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BCDE)。B.增强领导者影响力的根本途径在于增强自然性影响力C.强制性影响力是为领导者所独有的D.一般来说,领导者的影响力强于被领导者的影响力E.自然性影响力的基础,主要来自专长和品质 13.领导学的学科特点包括(ABCD)。A.综合性B.社会性C.应用性D.交叉性 14.下列不属于领导环境发展原则的选项是(CE)。C.创新性原则E.多样性原则 15. -个合理的领导群体应当具备的一些功能有(ABCDE)。A.群体感应功能B.群体互补功能C.群体效率放大功能D.群体自调节与自组织功能E.结构耗散功能 三、名词解释 16.柔性领导:柔性领导就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

17.领导幅度:领导幅度,亦称“领导控制跨度”,是指领导者可直接下达命令发出指示并直接向他汇报,对他负责的人数。

18.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指对已有相当知名度的人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尚未出名的人则往往忽视他们的成绩,或不承认或贬低其价值这样一种常见的不合理现象。

19.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就是以构建一个高效、精简、弹性、有强大的创新和应变能力、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基础平台,实现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政府内部各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以及由此方式而产生的政府领导观念与管理体制的变革。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 20.领导群体中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使职责与权力相称。(辨析) 答:这种看法是正确的,符合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职权分明标准。

在领导群体内部,要明确划分和规定各人的职责范围,做到人各有职,职有专司。每个领导成员对自己职责范围以内的事情,要独立负责,创造性地完成。不能事不分大小都要集体讨论或请示上级,这样会造成该办的事办不成,亟待解决的事解决不了,出现久拖不决的局面。所以分工不清,职责不明,往往要贻误工作。领导成员要有职有权,按责定权。有责无权,或有权无责的职位,是不应该设置的。有责无权,完成所负责任无保障;
有权无责,一种可能是权力发挥不了作用,空有其权而无所作为,另一种可能就是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以权欺人,做出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来。在领导群体内部,任何一个领导者都不要干涉其他成员职权范围内的事,要各守其职。对自 己职权范围以外的事,如有意见,有看法,可以沟通情况,或者反映给上一级领导,通过领导集体研究解决。但个人不能任意干预,否则将可能造成内部磨擦,影响领导内部的团结和稳定。

21.如何认识领导决策的公正原则?(简答) 答:社会公共利益是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无论是赢利性的,还是非赢利性的组织,在决策时都必须考虑社会公众的利益。比如对于非赢利性的政府组织来讲,就面临着对有限的公共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即“决策使谁受益”,涉及的是分配公平的问题;
而对于以赢利性为目的的企业来讲,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责任的问题。比如保护环境、提供安全服务以及保障劳动安全等问题。社会公正问题既是重要理论问题,又是紧迫的实践问题。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 22.试述如何对领导权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与配置。

答:领导权力的行使是以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为前提的,因为领导权力的行使必须首先立足于有序的组织机构,即所谓的在其职,谋其政。

(1)宏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宏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主要是从与社会大系统诸要素的互动中探索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①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政治制度。②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有利于公民权利的充分享有。③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④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考虑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

(2)微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微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主要是从行政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联系中寻求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在组织系统内部,所有的领导与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以及运用展开的。而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又与组织系统内部的组织职能与组织人员等要素密切相关。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领导权力的划分与配置必须与社会大系统相适应,并充分考虑领导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从而把各种要素相互融合与协调,才能达到领导权力划分与配置的科学化与合理化。

23.试论述如何改善我国领导发展与培训的现状。

答:对照国内外领导发展与培训现状,我国目前领导与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训内容不规范、培训手段落后、培训制度不健全等,这些方面应不断予以完善。完善的具体措施有:
(1)确立正确的培训目标。要高质量地开展领导者培训工作,必须首先明确培训的目标和指导思想,这是搞好培训工作的重要前提。

(2)设置科学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是由培训目标决定、为培训目标服务的。这一总的原则决定了培训内容中既要有基本的政策理论,又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要适应各方面的情况,根据各种变化实现自我更新与完善。这个适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要适应行政工作的需要和领导者职位的需求;
二是培训要适应领导者素质与能力的现状;
三是培训要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是培训要适应开放搞活、扩大国际交流的需要。

(3)改革培训的手段与方式。开放的方式、技巧可谓多种多样,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统的授课方式;
第二类是讲授与提问、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最好的是第三类让学员行动起来,看、听、说、做、即演示、传授、讨论、训练全面结合;
因此,只有改革目前以传统授课为主的培训方式,才能适应领导者培训发展的需要。这里所说的培训方式,指的是通过培训者精心设计的一整套培训活动方案,包括规则、要求及操作步骤,来激发被培训者的学习热情,开发其经验及潜能,提高其工作及生活能力的一种训练方式。只有采取这样的培训方式,才能使领导者培训取得应有的效果。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训师资是培训质量的关键,要培养高素质的领导者,必须有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

(5)规范强化培训的制度。规范强化培训的制度就是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者培训的激励与制约机制,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法规和制度,做到依法进行培训。没有硬性的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政策,就难以激发和保持培训工作的活力和动力。

2010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领导授权:领导授权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和人民赋予自己的部分职务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从而为被授权者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客观条件。

2.一长制:-长制,又称之为首长负责制或独任制,是指在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上的领导体制。

3.领导素质: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

4.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又称专家会议决策法,是指依靠一定数量专家的创造性逻辑思维对决策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状况做出集体判断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大约有(C)的知识是在工作实践和职业学习中获得的。C.90% 2.首先提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分类的是(B)。B.梅奥 3.通过指挥渠道来协调组织内部的关系属于(A)。A.纵向协调 4.权变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在(D)。D.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关系 5.领导体制的核心是(B)。B.各级各类领导机关职责与权限的划分 6.文化本质上是(D)。D.社会活动的产物 7.不属于渐进决策模型的特点有(A)。A.最佳原则 8.在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C)。C.自然性影响力 9.封建制领导效能理论注重对(A)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A.领导者个人特质 10.在(A)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教权力或迷信权力等曾经相互结合。A.传统社会 三、多项选择题 1.追踪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ADE)。A.方案错误D.环境变量E.目标错误 2.影响思维广阔性的因素包括(ABCE)。A.思维者意识域的大小B.人脑高级神经活动的灵活性C.知识水平E.经验是否丰富 3.下列不属于领导环境发展原则的选项是(AC)。A.多样性原则C.创新性原则 4.领导协调的种类有(BD)。B.横向协调D.纵向协调 5.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BDE)。B.富民D.教民E.信民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 1.非正式群体不是因为完成组织任务而是自发产生的,所以领导者不应该承认非正式群体。(辨析)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非正式群体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群体类型。在领导活动中,作为领导行为主体的领导者不但要对正式群体进行科学的规范和有效的领导,而且要对正式群体中大量存在的非正式群体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重视。对待非正式群体,领导者首先的和根本的就是要承认其客观存在的普遍性,承认其作用和能量对工作的影响,并将其列入管理范围,决不能视而不见或放任自流。在任何组织或社会的构成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必然性。因此对非正式群体的无知或鸵鸟政策是极其有害的。

2.简述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建设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启示。(简答) 答:(1)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国家的强力支持;

(2)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

(3)电子政务的开展要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4)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与规范的支持。

五、论述题 1.列举领导的五条用人原则并详细分析。

答:(1)峰区年龄原则。人的一生中存在才能最佳期,一般来说,是30至45岁。这一时期,是人的精力最充沛、思维最发达、体格最完善时期。在这一时期起用人才,就能避免人才的浪费,使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优化。

(2)扬长避短原则。一方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准人的长处加以利用,是符号用人真谛所在。另一方面,避人之短不是说不看或看不到人的短处,而是说在用人时不要老盯着人的短处,要想方设法在限制其短处起作用的同时尽量弥补其短处,从而促使其长处得到正确而充分的发挥。

(3)量才任职,职能相称原则。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首先对各种职位的具体要求、任务和职责等有一个明确详细的规定,为量才任职设立一个客观的的标准和依据,然后正确鉴别人才的类型、特点、层次,并按能力大小安排相应的职务。

(4)诚信不疑原则。尊重和信任是用人的前提,如果领导者既要用一个人,而又不充分信任他,就会使下级在工作中缩手缩脚,并导致下级产生离心倾向。同时,信任下级也是领导者自信的表现。

(5)明责授权原则。就是明确责任,并根据其所担负的责任授予其相应的权利,从而使每一个层次的人员都能有其职,尽其责,使其智、成其事。

(6)环境适应原则。首先要求领导者在用人时要审时度势。视环境而定。其次要求领导者要为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即要创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
要创造一个民主的宽松的政治环境与彼此信任、关怀和友爱的人际环境;
要创造一个人才能够施展才能的平等的机会和权利的环境;
要创造一个能够提供继续学习、进一步发展机会的环境。

(7)幅度适宜原则。领导幅度即用人的的数量标准,就是指领导者直接领导的的人数,或者领导者可直接下达命令发出指示并直接向他汇报、对他负责的人数。领导幅度有一定的变化幅度,称为领导幅度的弹性,其大小取决于组织的目标是单目标还是多目标,组织的功能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领导者个人素质的优势、以及组织的完善程度和规范化程度。

(8)用养并重原则。即领导者不仅要用才,更要爱才、护才、养才,以避免人才的浪费与搁置。同时,在用才、养才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潜在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使人才辈出而不会后继乏人。

(9)流动原则。在现实的工作环境中,人才如果长期被固定在一个单位、一种位置,就很容易使人故步自封,因循守旧,产生惰性和习惯势力,甚至造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助长不正之风。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增强人才活力,形成人才优势效应;
同时可以有效地防止不良现象的发生。

2.试论领导效能测评的意义。

答:总体来说,对领导效能进行测评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效能测评是一切领导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领导者所从事的一系列领导活动都以追求领导效能为出发点,并将这一追求自始至终贯穿在领导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然而,对领导效能的追求不是盲目的,它是建立在对领导效能进行科学测评的基础之上的。只有以领导效能为中心,对各种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使对领导效能的追求建立在客观而坚实的基础之上,即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而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及时对此后的各项领导活动进行总结与评价,以避免走弯路,从而多出成绩。

(2)领导效能测评是衡量领导活动成败得失的标尺。领导效能是领导者、被领导者以及客观环境等相关因素在内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要对诸如领导者的品德修养、人际关系、工作成绩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而客观的考核与评价,就必须借助于领导效能测评这把标尺,以避免只是抽象而笼统地做一些评语。

(3)领导效能测评是改善领导者素质和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领导效能测评,领导者之间的效能差别就会被客观公正地反眏出来,进而就可以区分出先进与后进,优秀、称职与不称职,在领导系统内部形成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淘汰不称职者的机制。如此下去,就会在全体领导者之间形成一种见贤思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进而提高领导者的整体素质与领导水平。

(4)领导效能测评是正确使用与科学培训领导者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领导者是通过科学培训来贯彻终身学习这一观念的。对领导者进行科学培训,即针对领导素质与能力上的欠缺以及工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针对现有状况与新的形势要求的差距,进行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更新与强化。然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领导效能进行科学测评的基础之上的。培训工作的效果是与测评息息相关的。只有认真搞好测评工作,才能保证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5)领导效能测评是对领导活动进行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领导效能测评的指标体系,开展规范的测评活动,并将测评结果公之于众,这无疑会对领导者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并起到促进作用,也使领导活动的公开化与透明度有了一定的制度保证。因此,加强和完善科学的领导效能测评工作,是逐步推进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制度化渠道之一。

200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行政领导: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

2.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指对人的看法过多地依赖第一印象,因此往往形成错误的心理定势。

3.领导协调:行政领导就是对可能影响组织和谐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调整、控制,使组织保持一种平衡状态以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

4.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就是以构建一个高效、精简、弹性、有强大的创新和应变能力、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基础平台,实现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政府内部各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以及由此方式而产生的政府领导观念与管理体制的变革。

二、单项选择题 1.简单而低层的组织与重复性较高的简单工作宜采用(A)组织结构。A.直线式 2.在领导生态系统中,领导者、被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其中领导活动的基本关系是(D)。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间的互动关系 3.对于领导者来说,(B)是第一位的。B.政治素质 4.领导关系的两重属性中,(C)占据主导地位。C.社会属性 5.被公认为“人力资本之父”的是(B)。B.舒尔茨 6.激发思维创新的首要因素是(D)。D.目标 7.按决策问题的出现概率分类,决策可分为(A)。A.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8.在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C)。C.自然性影响力 9.按照权力的控制程度来看,一切权力集中于领导集体或个体手中的是(C)。C.集权式领导 10.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对62个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23个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A)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开展电子政务。A.89%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权力载体的承担者的是(ABCDE)。A.政党B.知识C.血缘D.年龄E.地位 2.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基础主要有(ACE)。A.价值观的一致C.个体互补E.利益的一致 3.影响思维广阔性的因素包括(ABDE)。A.人脑高级神经活动的灵活性B.思维者意识域的大小D.知识水平E.经验是否丰富 4.良好的领导形象通常具有(ABD)。A.审美功能B.认识功能D.教育功能 5.电子政务对内体现为(ADE)。A.行政业务网络化D.行政业务电子化E.行政业务程序化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 1.简述领导授权需要遵循的原则。

答:(1)适当原则;
(2)责任原则;
(3)可控原则;
(4)信任原则;
(5)考绩原则。

2.良好的心理素质结构可以消除领导班子的内耗。

答:这种看法是正确的。

任何一个领导群体,都是由若干人组成的系统,把不同心理素质类型的领导者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班子”,这里面就存在一个群体心理素质结构的问题。群体的心理素质结构如何,将对“班子”的整体效应产生重大的影响。科学而合理的群体心理素质结构,能够弥补领导者个体心理素质上的某些缺陷,产生最佳的整体效应。反之,如果群体心理素质结构不合理,即使每个领导者个体都是优秀人才,有良好的能力素质,却也未必收到好的效果,而且还有可能出现人才能量相互抵消的“内耗”情况。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 1.什么是领导决策体制?科学的领导决策体制应该如何设置? 答:所谓领导决策体制,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承担决策的机构和人员所形成的组织形式。这里所说的组织形式,是指整个决策过程中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在决策活动中的决策权限、组织形式、机构设置、调节机制和监督方法的整个体系。

领导决策体制在宏观上完整的结构,一般由以下五大系统组成:
(1)决策中枢系统。决策中枢系统是决策系统体制的核心部门,由拥有决策权并负有责任的决策者及其所设立的决策机构组成;

(2)智囊系统。是专门为领导决策服务的研究咨询系统,由各种不同专业的专家与学者组成;

(3)信息系统。是专门为决策者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决策服务性机构;

(4)执行系统。是指各项决策指令付诸实施的系统;

(5)监督系统。是对执行系统贯彻执行决策系统的指令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系统。

2.试论如何改善我国领导发展与培训的现状。

答:对照国内外领导发展与培训现状,我国目前领导与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训内容不规范、培训手段落后、培训制度不健全等,这些方面应不断予以完善。完善的具体措施有:
(1)确立正确的培训目标。要高质量地开展领导者培训工作,必须首先明确培训的目标和指导思想,这是搞好培训工作的重要前提。

(2)设置科学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是由培训目标决定、为培训目标服务的。这一总的原则决定了培训内容中既要有基本的政策理论,又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要适应各方面的情况,根据各种变化实现自我更新与完善。这个适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要适应行政工作的需要和领导者职位的需求;
二是培训要适应领导者素质与能力的现状;
三是培训要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是培训要适应开放搞活、扩大国际交流的需要。

(3)改革培训的手段与方式。开放的方式、技巧可谓多种多样,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统的授课方式;
第二类是讲授与提问、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最好的是第三类让学员行动起来,看、听、说、做、即演示、传授、讨论、训练全面结合;
因此,只有改革目前以传统授课为主的培训方式,才能适应领导者培训发展的需要。这里所说的培训方式,指的是通过培训者精心设计的一整套培训活动方案,包括规则、要求及操作步骤,来激发被培训者的学习热情,开发其经验及潜能,提高其工作及生活能力的一种训练方式。只有采取这样的培训方式,才能使领导者培训取得应有的效果。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训师资是培训质量的关键,要培养高素质的领导者,必须有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

(5)规范强化培训的制度。规范强化培训的制度就是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者培训的激励与制约机制,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法规和制度,做到依法进行培训。没有硬性的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政策,就难以激发和保持培训工作的活力和动力。

200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权力腐败:“腐败”概念一般被作为“权力腐败”概念的简称,它特指权力的蜕变。即权力主体滥用权力或者偏离公共职责,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的特殊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

2.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又称专家会议决策法,是指依靠一定数量专家的创造性逻辑思维对决策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状况做出集体判断。

3.强制性影响力:强制性影响力也称权力性影响力,是由社会、组织所赋予的,带有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的影响力。

4.领导效能测评:领导效能测评即特定的测评主体根据一定的标准,遵循一定的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一定的方法,对领导者实施领导活动的能力与效果进行综合测试与评价的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5.我国领导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B)。B.20世纪80年代 6.(A)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A.现代社会 7.领导环境发展的第一原则是(B)。B.科学性原则 8.对于领导者来说,(C)是第一位的。C.政治素质 9.首先提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分类的是(D)。D.梅奥 10.提出公平理论的是(D)。D.亚当斯 11.激发思维创新的首要因素是(A)。A.目标 12.受X理论影响而产生的是(C)。C.重事式领导 13.要建设一个成功的团队首先要(C)。C.了解团体方面的理论 14.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D)。D.虚拟政府 三、多项选择题 15.按照老子原则处理冲突的主要方法有(ACE)。A.不干涉法C.避开法E.预防法 16.根据在授权时所凭借的媒介的不同,可以将领导授权分为(AB)。A.书面授权B.口头授权 17.追踪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ADE)。A.方案错误D.环境变量E.目标错误 18.在领导协调工作中,必须协调的对象有(ABD)。A.协调群体中的个人B.协调组织中的群体D.协调不同的组织 19.电子政务对外体现为(CE)。C.便民服务E.信息公开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 20.简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思想与领导实践方面的主要贡献。

答:(1)决策与执行分工的领导观念;

(2)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

(3)注重领导作风与素质的领导思想。

21.领导群体中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使职责与权力相称。

答:这种看法是正确的,符合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职权分明标准。

在领导群体内部,要明确划分和规定各人的职责范围,做到人各有职,职有专司。每个领导成员对自己职责范围以内的事情,要独立负责,创造性地完成。不能事不分大小都要集体讨论或请示上级,这样会造成该办的事办不成,亟待解决的事解决不了,出现久拖不决的局面。所以分工不清,职责不明,往往要贻误工作。领导成员要有职有权,按责定权。有责无权,或有权无责的职位,是不应该设置的。有责无权,完成所负责任无保障;
有权无责,一种可能是权力发挥不了作用,空有其权而无所作为,另一种可能就是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以权欺人,做出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来。在领导群体内部,任何一个领导者都不要干涉其他成员职权范围内的事,要各守其职。对自己职权范围以外的事,如有意见,有看法,可以沟通情况,或者反映给上一级领导,通过领导集体研究解决。但个人不能任意干预,否则将可能造成内部磨擦,影响领导内部的团结和稳定。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 22.试述我国领导体制的主要弊端以及改革的内容。

答:主要弊端具体表现为:(1)权利过分集中。权力过分集中是我国领导体制最主要的弊端,从领导体制的内外部关系来看,主要表现为:在横向结构上,权力过分集中于党委领导机关;
在党委领导机关内部,权力过分集中于党委书记尤其是第一书记;
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地方自主权甚小。就领导体制的角度而论,权力过分集中有两种具体表现:一是在政治上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党委包揽行政领导事务;
二是在经济上政企不分,各级政府作为管理者掌握着企业相当一部分的权力。(2)组织结构的设置不科学。这主要表现为组织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问题,组织中的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较大的幅度意味着较少的层次,反之,较小的幅度意味着较多的层次。一般强框下,层次越多,信息沟通越迟缓,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越大;
管理幅度越宽,协调越困难,以致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3)领导法规的缺失。领导法规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少完备的自上而下的领导法规与负责制,二是缺少完善的行政领导管理法规。

改革的原则是:(1)领导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
(2)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
(3)效能与效率原则;
(4)统一原则;
(5)精简原则;
(6)权责相称原则。

改革的内容:(1)按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转变政府管理模式,理清政府职能;
(2)按照统一、精简的原则构建政府的组织结构,精简机构;
(3)按照权责相称的原则确定职权体系,理顺职权关系;
(4)按照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原则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实行政企分开。

23.结合实际分析领导用人的心理误区。(至少列举五点) 答:(1)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在判断别人时,容易产生的一种主观倾向:首先把人分成“好的”和“不好的”两部分。当一个人被列为“好的”一部分时,便把一切好的品性加在他的身上。相反,如果一个人被归于“不好的”部分时,又容易把一切不好的品性加到他的身上。

(2)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一些人用来判断别人、处理信息的简单方法。很显然,这种看法容易产生两个缺陷:一是可能高估了别人与自己看法和想法的相似性;
二是可能高估了别人在个性、爱好、品德方面与自己的一致性,甚至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3)相互回报心理。相互回报行为的前提是人们对于信息的感认。相互回报行为具有两重性。积极的相互回报行为,有助于人们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有助于领导班子的团结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值得警惕的是消极的相互回报行为,轻则产生不正之风,重则导致领导班子的腐败。

(4)嫉妒心理。嫉妒心理是人们相互类比中产生出的一种消极的有害心理,即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超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嫉妒心理是十分有害的:一是影响领导班子团结;
二是影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是会导致嫉贤妒能,排除异己,打击先进,压抑人才,破坏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
四是会导致奖惩不公,有害于人力资源的管理;
五是会形成对改革者的压力,而成为阻碍改革的人。

(5)首因效应。所谓首因效应,是指对人的看法过多地依赖第一印象,因此往往形成错误的心理定式。仅从第一印象看人,带有很大的表面性、片面性和“先入为主”的特点,它产生于人们的直觉因素与情感因素的结合,并使人们形成心理定式,从而影响人们以后对人的评价。

(6)近因效应。所谓近因效应,是指过多地依赖最近的表现对人做出评价。而不考虑他的全部历史和一贯表现的一种现象。它容易被别有用心、投机钻营的人所利用,积极表现干一时,取得领导好感,谋求个人的晋升或其他实际利益。

(7)偏见效应。所谓偏见效应,是指从某种错误的观念和偏见出发,纯主观地做出对人的判断的一种现象。偏见效应容易产生偏见,这在人才使用中往往使决策失误。

(8)马太效应。所谓马太效应,是指对已有相当知名度的人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尚未出名的人则往往忽视他们的成绩,或不承认或贬低其价值的一种常见的不合理现象。在社会中,马太效应处处可见。

(9)戴维现象。有识别和培养千里马的伯乐,转变成处处限制和妨碍千里马奔驰者,这种情况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被叫作“戴维现象”。在我国现实情况中,由于利益的冲突,或者价值观的扭曲,或者人际关系的失衡,也存在类似的现象。这种现象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方面不可忽视的问题。

200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弹性授权:弹性授权,又称动态授权,是指在完成任务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授权形式。

2.领导幅度:领导幅度:亦称“领导控制跨度”,是指领导者可直接下达命令发出指示并直接向他汇报,对他负责的人数。

3.领导文化:领导文化,是指领导者群体或个体在领导实践中形成并通过后天学习和社会传递得到发展的,对于领导活动的过程、本质、规律、规范、价值以及方式方法等各方面的综合反映形式,是客观领导过程在领导者心理反映上的积累或积淀,是领导者开展领导活动和从事领导行为的内驱动力和精神导向。

4.领导方法:领导方法是指领导者为达到一定的领导目的,按照领导活动的规律而采取的各种方式、办法、手段、措施、步骤等的总和。

二、单项选择题 1.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B)。B.社会属性 2.领导权力的发展变化是与(D)紧密相连的。D.社会发展阶段 3.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指人的(A)。A.性格 4.根据组织系统内部各机构的职责权限的性质与范围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 (A)。A.层级制与职能制 5.被公认为“人力资本之父”的是(B)。B.舒尔茨 6.提出期望理论的是(D)。D.弗洛姆 7.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是首先提出“创新’’概念的学者,他在《经济发展的理论》一书中以(C)为核心对“创新”进行了论述。C.技术创新 8.领导者对可能影响组织和谐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调整、控制的行为属于(B)。B.协调艺术 9.领导效能测评与测评对象的关系,就是(C)的关系。C.反映与被反映 10.(A)是领导关系中的核心。A.人 三、多项选择题 1.决策与执行的纵向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由此而产生的(CE)的分离,对领导学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C.领导与管理E.决策专门化与执行专门化 2.领导体制的特征包括(ACDE)。A.全局性C.稳定性D.系统性E.根本性 3.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基础主要有(BDE)。B.价值观的一致D.个体互补E.利益的一致 4.模拟测评的主要形式有(ABCD)。A.公文处理B.即兴发言C.模拟会议D.情境模拟 5.电子政务的内容主要包括(ABC)。A.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B.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电子政务C.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 1.简述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基本观点。

答:(1)儒家。儒家反对一味以刑杀治国,主张以“德治”和“仁政”维护政治统治。

(2) 道家。道家的政治思想是元为而治,主张“齐物论”和“道法自然”,认为从“道”的观点来看,万物一体,元是无非。

(3)法家。法家主张“法治”、刑治、霸道。其核心是以力服人,依靠严刑峻法。

(4)兵家。兵家以谋略著称。

2.现代社会讲究效益,所以领导只用人才,不必养人才。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领导者在用人过程中应坚持用养并重的原则。领导者不仅要用才,更要爱才、护才、养才,以避免人才的浪费与搁置,要建立一套完整、配套的人才保护培养制度,以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为其不断成长与成熟创造条件。同时,在用才养才的过程中 ?要注重对潜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使人才辈出而不会后继乏人。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 1.如何认识危机与契机的关系? 答:危机是威胁决策者的核心价值或根本利益的,迫使决策者在信息不充分和事态发展高度不确定情况下,需要迅速决策的不利情势的集合。

所谓契机,是指由一定事态带来的某种转折变化的机缘,即“危险中的机会”。危机具有双重性,它有破坏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

危机对组织来讲是一个契机,是组织命运“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危机也具有积极的功能效应,危机可以暴露出旧模式中的弊端,并渲染着改革的迫切性,管理者可以通过解决危机使组织获得进步。

对于组织来讲,危机本身也是一种契机,对改善组织结构,树立危机意识,完善危机管理机制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领导者要善于抓住契机,有效处理危机,不失时机地推行自己的改革理念,那些在常规情况下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

对于领导者来讲,危机本身也是一种契机。有效地处理危机可以使领导人得到更高的权威,也有助于领导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贯彻自己的理念。

2.试论领导个体素质提高的基本途径。

答:领导素质的提升,特别依赖于领导实践,又不完全取决于领导实践,也就是说要结合领导实践才能达到提升领导素质的目标。这个过程,既要靠领导者自觉努力,也要靠领导组织和相关机构共同努力,是领导者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交互作用的过程。具体来说,提升领导者素质的基本途径有三条:
第一,教育。教育是最普通的领导素质提升途径,领导者的全面发展或者领导素质的全面提升都要依靠教育。教育共有六种基本方式:一是系统正规的学校教育;二是有组织的社会教育,也就是权威的社会教化;三是自由的社会熏陶,即自然发生的教育性影响;四是有期待的家庭教育;五是有意识的自我教育;六是补充性的大众化教育,也就是培训,是在一定教育素质基础上进行的培育能力的训练。对领导者的教育,要充分动用社会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教育者和教育手段的作用,全面、立体地提升领导素质。

第二,实践锻炼。领导者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是素质培养和提升的最关键环节。领导活动不是抽象的理论研究,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具体问题,这种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只有在领导活动的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升。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射行。毛泽东也曾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这都是在强调亲身参加实践的极端重要性。领导者参加实践活动的途径多种多样:深人基层调查研究,以提升观察分析能力;承担各种不同的任务,如主持会议、组织起草修改文件、解决下属纠纷等,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口头或文字表达能力等;实施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决策、组织、指挥等管理活动,以提升综合管理和灵活应变能力等。

第三,修持。修持是公认的各种德才标准内化、德才水平提升的修炼过程,是在自我要求、自我推动、高度自律的状态下进行的品格锻炼、精神锤炼和才干提升的综合性过程。这是一种内向和内省的方法,完全依靠人的自觉性,依靠原来就具有的一定程度的领导素质而后才有可能进行并有所提升。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领导者应具有一种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领导者只有将自己置于公众和舆论的监督之下,善于了解和接受来自外界的批评和评价,善于自我批评,努力自省、自讼,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领导者才能不断认识自己,克服自身缺陷,发扬自身优点,提升自身素质。

2007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自然集体领导:是一种原始的、初级的、简单的领导体制,是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产生在原始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主要表现为氏族议事会、部落议事会与部落联盟议事会等形式,是适应了当时社会简单协作劳动的领导与军事指挥要求的领导体制。

2.领导文化:领导文化是指领导者群体或个体在领导实践中形成并通过后天学习和社会传递得到发展的,关于领导活动的过程、本质、规律、规范、价值以及方式方法等各方面的综合反映受式.,毋客观领导过程在领导者心理反映上的积累或积淀,是领导者开展领导活动和从事领导行为的内驱动力和精神导向。

3.鱼缸法:鱼缸法是一种通过领导者宏观智能结构效应的发挥来进行决策的方法。运用这个空鋈时,所有决策人员围成一个圆圈,通过某个中心人物同其他成员之间的互动来进行决策。因其形似鱼缸,故得名“鱼缸法”。

4.领导协调:领导协调就是对可能影响组织和谐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调整、控制,使组织保持一种平衡状态以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大约有(D)的知识是在工作实践和职业学习中获得的。D.90% 2.首先提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分类的是(B)。B.梅奥 3.组织内部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信息丢失的现象,属于(A)。A.信道障碍 4.真正意义上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出现在19世纪,它首先发生在(D)。D.军事领域 5.领导体制的本质属性是(B)。B.社会属性 6.文化本质上是(D)。D.社会活动的产物 7.按决策主体的决策方式不同,决策可分为(A)。A.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8.在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C)。C.自然性影响力 9.封建制领导效能理论注重对(A)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A.领导者个人特质 10.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A)。A.虚拟政府 三、多项选择题 1.与领导关系最为密切的非正式群体类型有(ACDE)。A.纵向寄生型C.横向进取型 D.横向防守型E.纵向共栖型 2.领导者的自然性影响力包括(ABDE)。A.品格因素B.才能因素D.知识因素E.情感因素 3.领导效果与领导效益的关系是(ACD)。A.两者综合起来才能反映领导效能的高低 C.效果显著,效益不一定好D.没有效果,效益就失去载体 4.在领导协调工作中,必须协调的对象有(ABE) 。A.协调组织中的群体B.协调群体中的个人E.协调不同的组织 5.电子政务对内体现为(BDE)。B.行政业务网络化D.行政业务电子化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 1.简述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基本观点。

答:(1)儒家。儒家反对一味以刑杀治国,主张以“德治”和“仁政”维护政治统治。

(2)道家。道家的政治思想是无为而治,主张“齐物论”和“道法自然”,认为从“道”的观点来看,万物一体,无是无非。

(3)法家。法家主张“法治”、刑治、霸道。其核心是以力服人,依靠严刑峻法。

(4)兵家。兵家以谋略著称。

2.领导群体中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使职责与权力相称。

答:这种看法是正确的,符合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职权分明标准。

在领导群体内部,要明确划分和规定各人的职责范围,做到人各有职,职有专司。每个领导成员对自己职责范围以内的事情,要独立负责,创造性地完成。不能事不分大小都要集体讨论或请示上级,这样会造成该办的事办不成,亟待解决的事解决不了,出现久拖不决的局面。所以分工不清,职责不明,往往要贻误工作。领导成员要有职有权,按责定权。有责无权,或有权元责的职位,是不应该设置的。有责无权,完成所负责任无保障;
有权无责,一种可能是权力发挥不了作用,空有其权而无所作为,另一种可能就是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以权欺人,做出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来。在领导群体内部,任何一个领导者都不要干涉其他成员职权范围内的事,要各守其职。对自己职权范围以外的事,如有意见,有看法,可以沟通情况,或者反映给上一级领导,通过领导集体研究解决。但个人不能任意干预,否则将可能造成内部磨擦,影响领导内部的团结和稳定。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 1.试述如何对领导权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与配置? 答:领导权力的行使是以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为前提的,因为领导权力的行使必须首先立足于有序的组织机构,即所谓的在其职,谋其政。

(1)宏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宏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主要是从与社会大系统诸要素的互动中探索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①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政治制度。

②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有利于公民权利的充分享有。③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

④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考虑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

(2)微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微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主要是从行政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联系中寻求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在组织系统内部,所有的领导与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以及运用展开的。而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又与组织系统内部的组织职能与组织人员等要素密切相关。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领导权力的划分与配置必须与社会大系统相适应,并充分考虑领导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从而把各种要素相互融合与协调,才能达到领导权力划分与配置的科学化与合理化。

2.列举领导的五条用人原则并详细分析。

答:(1)峰区年龄原则。人的一生中存在才能最佳期,一般来说,是30至45岁。这一时期,是人的精力最充沛、思维最发达、体格最完善时期。在这一时期起用人才,就能避免人才的浪费,使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优化。

(2)扬长避短原则。一方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准人的长处加以利用,是符号用人真谛所在。另一方面,避人之短不是说不看或看不到人的短处,而是说在用人时不要老盯着人的短处,要想方设法在限制其短处起作用的同时尽量弥补其短处,从而促使其长处得到正确而充分的发挥。

(3)量才任职,职能相称原则。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首先对各种职位的具体要求、任务和职责等有一个明确详细的规定,为量才任职设立一个客观的的标准和依据,然后正确鉴别人才的类型、特点、层次,并按能力大小安排相应的职务。

(4)诚信不疑原则。尊重和信任是用人的前提,如果领导者既要用一个人,而又不充分信任他,就会使下级在工作中缩手缩脚,并导致下级产生离心倾向。同时,信任下级也是领导者自信的表现。

(5)明责授权原则。就是明确责任,并根据其所担负的责任授予其相应的权利,从而使每一个层次的人员都能有其职,尽其责,使其智、成其事。

(6)环境适应原则。首先要求领导者在用人时要审时度势。视环境而定。其次要求领导者要为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即要创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
要创造一个民主的宽松的政治环境与彼此信任、关怀和友爱的人际环境;
要创造一个人才能够施展才能的平等的机会和权利的环境;
要创造一个能够提供继续学习、进一步发展机会的环境。

(7)幅度适宜原则。领导幅度即用人的的数量标准,就是指领导者直接领导的的人数,或者领导者可直接下达命令发出指示并直接向他汇报、对他负责的人数。领导幅度有一定的变化幅度,称为领导幅度的弹性,其大小取决于组织的目标是单目标还是多目标,组织的功能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领导者个人素质的优势、以及组织的完善程度和规范化程度。

(8)用养并重原则。即领导者不仅要用才,更要爱才、护才、养才,以避免人才的浪费与搁置。同时,在用才、养才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潜在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使人才辈出而不会后继乏人。

(9)流动原则。在现实的工作环境中,人才如果长期被固定在一个单位、一种位置,就很容易使人故步自封,因循守旧,产生惰性和习惯势力,甚至造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助长不正之风。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增强人才活力,形成人才优势效应;
同时可以有效地防止不良现象的发生。

Tags: 汇编   期末考试   试题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