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领导讲话 > 纪检讲话 / 正文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2020-04-18 11:01:13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X发〔〕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X发〔〕号),结合学校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1.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给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带来的复杂影响,特别是境内外敌对势力加大对高校意识形态渗透力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任务新课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十分紧迫,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对。全省电大系统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

 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不断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努力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

 2.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学风。强基础、补短板、创特色,积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使党对高校的领导更加坚强,价值引领导向更加彰显,师生思想政治素质更加过硬,意识形态管理更加有力,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坚强思想

 保证。

 二、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3.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要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广泛深入开展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引导师生深刻理解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通过务虚与务实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自学与集中学习研讨相结合等方式,认真抓好每月的党委中心组学习(不少于1次)。要坚持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结合当前热点难点和学校实际,切实抓好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或读书班、思政课教师培训班、辅导员(班主任)培训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思想素质和教育管理能力。充分利

 用党日活动和班会时间,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正确引导党员和师生以实际行动实现人生理想。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师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省电大系统深入实施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师生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重要纪念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时代新风,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通过社会实践、调研等途径,积极组织师生走进科研院所、企业、社区和学校扶贫村等实践教育基地,帮助师生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将3月定为学校法治教育宣传月,推进法治教育进校园,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实践体验等途径,大力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培养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教育师生自觉遵法守法用法。结合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将

 9月定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深入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引导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师生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正确分析看待形势。切实将立德树人业绩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融入到各种评优选先评奖活动中,坚持政治导向,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定与评议相结合,认真开展优秀教师评选、优秀毕业生、优秀辅导员和先进班级等评选,充分发挥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先进集体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文明校园、文明班级常态化建设,提升校园文明程度和学生素养。

 5.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度重视文化在滋养学生心灵、涵养学生德行、引领时代风尚中显性的和隐性的教育作用。鼓励学生选学中华优秀文化课程。继续开展好“电大人文化艺术节”活动。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必修课和选修课、党课和专家讲座等,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自信”。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注重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发挥好各类实训基地的文化育人功能,充分展示学校人才培养和办学成就,强化入职入学教育,激发师生爱校、护校、为校争光的情怀和自信。

 6.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工作,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统筹好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建设,鼓励开展项目研究,保障课题研究政策和经费及时到位。大力推进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建设思政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完善以教学效果为核心的思政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省情教育中心的引领作用,组织思政课教师、教育管理干部等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作。加强学校思政理论课教研部建设,针对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设置重点选题,集中力量加大阐释力度,提升研究重大问题的能力。认真落实我省实施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进一步加大对青年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力度,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培养一大批政治骨干,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校党委每学期至少2次专题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相关工作,及时解决各种问题。严格落实课程、学分和学时。校领导和学院院长每学期至少为学生讲2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三、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

 7.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坚持育人导向,坚持政治标准,健全课堂教学管理规范和评价机制。健全学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完善课程设置管理制度,建立课程标准审核和教案评价制度,落实校、院领导听课和教学督导制度。校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学时,学院院长、教务处等部门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学时。通过领导干部督导听课,规范思政课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总结教学经验,把育人效果好、业务水平高的优秀教师凸显出来。强化教学纪律约束机制,坚持课堂讲授守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将教师课堂政治纪律的评价放在首位,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不得出现违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违背宪法法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

 8.加强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学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的分析研判,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加强对课堂、网站、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文艺活动、宣传展板、张贴物、宣传标语、学刊、音像播放、进校经营宣传活动、对外宣传品等的管理,加强对网络新媒体的监管。严禁利用讲座、网络、自媒体等散播错误观点、反动言论和低级趣味。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严禁在学校传播宗教、发展教徒和组织宗教活动。推进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打造有的放矢的新媒体矩阵。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和网络舆情搜集研判,严格网上信息发布流程,规范自媒体管理,加强舆情工作队伍建设,做好重大活动和热

 点问题、突发事件的网上舆论引导。依法加强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严禁非法组织到校园活动,严禁师生参与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严禁与境外非政府组织合作开展涉及敏感问题和重要资源信息项目,坚决防范和抵御利用讲学、学术交流、项目合作、帮扶资助等名义从事渗透破坏活动,让学校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阵地。

 9.建立大学生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要建立大学生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每年至少1次邀请有关省领导、专家学者到校做形势报告,认真落实好学校领导干部上讲台讲思政课制度;广泛搜集形势与政策教材和教学资源,建立形势政策教育资源库,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分析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把形势与政策理论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来抓,按本专科2个学分的要求,制订教学计划、落实课时、计算学分,落实课程要求,加强对学生的课程管理和考核。

 10.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社会实践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不变的课题,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对做好系统电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省校及系统电大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加大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增强社会实践的效果,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

 11.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强化校训校歌校史育人功能,继续巩固学校省级文明单位建设成果。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纪念日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广泛开展各类科技竞赛、文化体育比赛等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明程度。组织先进模范讲校园宣讲,发挥榜样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健全完善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认真开展“诚信大学生”实践活动,开展“诚信在我心”主题征文及以班级为单位的“诚信教育大家谈”主题班会活动,进一步完善考风考纪制度建设,加强诚信教育,实行学生考试“拒绝作弊诚信签约”制度,最大限度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学生毕业时,将在校诚信情况装入其学籍档案反馈所在单位。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计划,通过主题教育、理论研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四、建设高水平的育人工作队伍

 12.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坚持政治标准,把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提升作为教师培养的重要任务,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通过骨干研修、择优资助、国内访学等渠道,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攻读硕博学位,提升学历层次,进一步提高其思政理论素养和施教水平。

 13.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要对新入职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学风进行综合考察和把关。完善教师评聘考核体系,在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评优选先中,把思想政治表现和课堂教学质量作为首要标准,把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和聘任奖惩的首要内容。增加课堂教学和育人成效考核的权重,引导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要求贯穿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全过程。对存在

 “师德师风”问题的教职工,在考核、评比、职称评定和干部选拔任用上,实行“一票否决制”。

 14.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把学校思政工作人员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实施思政工作队伍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和优秀思政课中青年教师培育计划,实行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定期专题研修制度,力争在5年内,在全系统培养10名左右的思政教育领军人才和30名左右的科研学术骨干,培育培养一支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思政工作队伍。积极开展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传帮带”等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业务发展上的指导。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思政教育特聘辅导员”队伍,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兼任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其担任辅导员的工作经历及成绩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原则上应具有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研究制定《学校党务工作者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落实《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推动学校思政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专业化、

 职业化。健全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建立优秀思政工作者表彰制度,引导青年教师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15.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把师德规范纳入青年教师培训计划,作为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激发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严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光荣职责。建立健全宣传机制,充实师德专家库,每年邀请师德楷模举办1次师德师风主题教育讲座,定期组织形势政策报告等专题学习,继续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五师四有”主题实践活动,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和违反职业道德行为惩处机制,建立教师师德师风档案,加强师德师风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落实违反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五、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

 16.注重贴近师生实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校领导联系党支部制度和谈心谈话制度,校领导每学期至少与分管和联系的部门干部职工谈心谈话2次,各学院领导每学期召开师生座谈会至少各1次,及时了解师生思想状况和具体诉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平等沟通、民主讨论、互动交流中进行思想引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关心关怀。做好统战工作,加强思想引领和团结教育,凝聚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17.加强互联网思政工作载体建设。树立互联网思维,推动思政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互联网成为开展思政工作的新平台。整合网上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思想教育、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一站式服务,引导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开设网上思政理论公开课,打造一批具有XX特色的新时代网络思政理论公开课。立足校园网建好“党建思政网”“智慧党建网”和“四爱三有”等栏目,创造精品思政教育产品。大力推进“电大校园之声”“电大红信”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新媒体应用,扩大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覆盖面,增强渗透力。

 18.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坚持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积极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利用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全面落实学校每门课程、每名教师、每个课堂的育人职责。启动实施

 “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建设“课程思政”精品课。坚持推进思政课特聘教授制度,增强思政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亲和力。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建设、教案策划、课堂教学、课后辅导、实践训练、成绩考核。教师要深刻理解“教书”与“育人”的辩证关系和相互促进作用,把积极主动提高自身育人能力和水平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关键措施。充分挖掘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实训的育人元素、育人方法和途径,丰富育人案例和育人资源,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强化思想引导、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的教育。各学院要通过专题报告、先进典型宣传、教研活动、督促检查等途径,整体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力争在“润物细无声”中,不断追求学生喜欢、终身受益的精彩课堂。

 19.强化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积极推进“开门办思政”。树立开放融合理念,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开展思政工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思政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健全完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制度,提高实践教学在思政教学中的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学雷锋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中的社会调研,参与产业化科研项目,推进科教融合,开展校校、校企、校地、校所的协同育人。建立校级社会实践示范基地。通过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培育学生富有爱心、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怀。

 六、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保障

 20.加强党对思政工作的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党委书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落实校长抓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党政同责,认真履行行政管理的各项职责。班子其他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结合业务分工抓好思政和党建工作。坚持“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重要干部任免、重要人才使用、重要阵地建设、重大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安排、重大资金使用、重大评价评奖等要经党委集体研究决定。把思政理论课建设纳入学校年度目标考核,对履责不力、工作薄弱、出现问题的,按有关规定严肃问责。

 21.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各党支部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履行政治责任,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党委决定的贯彻执行。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学院党支部在服务教师成长发展中的作用,提升党组织对教师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切实提升组织生活质量。落实党支部思想育人的职责,发挥党支部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主体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优化党支部设置,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每年进行摸底排查,对班子不强、发挥作用不好的,要限期整顿转化。

 22.切实做好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组织部门要遵循“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原则发展党员。制定并实施《优秀中青年教师党员发展计划》,按照“把教师培养成骨干,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的递进培养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学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注重政治合格、持续培养,端正教师入党动机,严把党员入口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发挥党员在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员日常监督管理,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教育党员按时足额交纳党费,及时排查党员组织关系。

    23.健全考核、督查、保障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实行校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和思政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制,加强对党支部书记抓思政工作的监督检查。干部选拔任用、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各种评比等,将承担大学生思政工作的经历和效果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将思政工作考核结果和有关情况纳入党的纪律监督检查范围,对出现严重失职失责行为的,严肃追究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补充完善政策保障,确保经费支持,切实为加强学校思政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Tags: 新时代   实施意见   思想政治工作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