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领导讲话 > 纪检讲话 / 正文

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解

2020-12-01 20:03:49

 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做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石和定盘针。运用矛盾的观点方法分析社会发展阶段、推动社会进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立场,运用矛盾的观点方法来解决中国不同时期的实际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经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在平实的文字里读懂背后蕴含的深刻哲理,并运用这些哲理指导我们的具体工作。

  一、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探索得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正是基于对当时主要矛盾的认识,我们党科学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团

 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战,最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前后,我们党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之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外部就是同帝国主义的矛盾。以此为依据,我们党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八大明确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然而,八届三中全会和八大二次会议对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矛盾做出了错误判断,导致了后来我们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政策和决策的失误。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由此,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得到极大改善。

  用历史的眼光看,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确定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前提,党对我国社会不同阶段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呈现出鲜明特色,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眼光,及时做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必须从矛盾的观点方法这一思想高度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和深远意义。

  二、如何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确定,“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过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高速发展,这个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均发生了显著变化。

  首先,“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已经不复存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稳居世界第二,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一些重要产品的总产量已居于世界前列,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世界工厂”,社会生产力得到显著提高。其次,“物质文化需要”已不能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在全社

 会总体上实现小康社会、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断充分反映了这些变化。

  首先,反映了人民需求已经拓展的客观现实。“美好生活需要”内容更广泛,不仅包括既有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些客观“硬需求”,更包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尊严、权利、当家作主等等更具主观色彩的“软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充分体现了当前人民需要的全面性。

  其次,反映了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提升但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客观现实。虽然社会生产力得到显著提高,但发展的总量并没有绝对的充裕,社会生产力依然还有广阔的提升空间,而且领域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群体不平衡等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正在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

 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用发展的眼光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断既尊重了社会发展业已取得的重大进步,又必将对今后社会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矛盾也不例外,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矛盾各有特点。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会用矛盾的观点方法观察分析社会,化解主要矛盾,推动社会进步,还必须认识到主要矛盾也非一成不变的。改革开放几十年高速发展过后,全面分析主要矛盾的转化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证明。各行各业都需要认真研究行业发展规律,对照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精准理解行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规律,有的放矢,积极作为,在化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伟大事业里贡献力量。

  三、主动将工作融入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伟大事业之中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个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出现,虽然表明基本国情在局部的量上起了变化,但实质上仍属于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矛盾。不是说旧的

 社会主要矛盾就不存在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依然存在,生产力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依然比较落后,旧的社会主要矛盾实际上隐含到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之中去了。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的是由较低层级供需矛盾向中高层级供需矛盾的转变,从“数量短缺型”供需矛盾向“优质不足型”的供需矛盾转变。这个变化确实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但还不足以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不足以改变我国仍属于最大发展中国家这个最大的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的变化,是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在一起的。

  基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基本国情,因此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坚持改革开放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应有之义,更有40年改革开放丰硕成果作为见证,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必须义无反顾。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最伟大的事业,在满足人民对轨道交通的美好需要里播撒汗水、奉献青春,既是我们

 坚定的政治追求,也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涓涓细流汇成海,点点纤尘积就山。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人民的团结拼搏下,我们一定能够聚集起最磅礴的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Tags: 主要矛盾   理解   我国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