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领导讲话 > 政协讲话 / 正文

《马说》说课稿

2020-07-13 15:40:41

                      《马说》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中的第三篇文言文。本课是唐代大文豪韩愈的名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篇写马,实则写人。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发不平之音,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对封建社会统治者埋没、甚至摧残人才的行径,进行了讽刺和控诉。文章入选教材,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

  2、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在熟读中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结合课文的特点及其在单元中的地位,目标制定如下:

  ①了解作者韩愈的有关情况及本文写作背景。   

 ②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③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④结合现实社会,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翻译并背诵课文。在文言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读懂课文,理解文意,必须让学生反复诵读。使其在反复诵读并背诵中,积累语言材料,提高了阅读能力,说话能力,且不断揣摩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感情的变化,从而培养较强的语感。

  (2)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情感及作品寓意。

  因为本文是以托物寓意的写法来书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名篇,且以初二普通班学生目前的理解能力,要让他们明确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情感,理解作品寓意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

 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情感及作品寓意。

  二、教学方法

 八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学习了不少的文言文,因此他们基本上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语感,而且也积累了一些文言文常用词语的用法。这篇短文可读性强,文字也不算很深,所以我将加强朗读的训练,在读中感知课文。但我所面对的毕竟是初二普通班的学生,以他们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要完全理解文中韩愈所要表达的感情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种情况, 在本课的教学中,以教授法为主。

  三、 教学过程

 (一)解题及作者简介 

 1、标题为“马说”,实则为“说马”,即发表一些关于“马”的看法,于是引出对“说”这种体裁的介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我们学过的“说”有《爱莲说》。 

     2、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先生文集》。 他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开辟了唐宋散文健康发展的道路。韩愈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

  (二)翻译课文

 此部分已在之前的教学中解决。

  (三)感知课文内容

 (1)分析文章开头,作者阐述的“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是怎样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3)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4)课文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四) 品味文章情感

 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全文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怀才不遇,愤懑不平

 2、 补充介绍写作背景

 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

  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

  3 、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

  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这种写法赋予所托之物以某种象征意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就以千里马喻贤才,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这种写法的显著特点是寓深刻的道理于具体的形象之中,曲折、含蓄地表达中心,能激发读者的想像。

Tags: 说课稿   马说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