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领导讲话 > 组织讲话 / 正文

我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及其影响分析|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2019-11-28 07:39:05

[摘要]产业组织学的市场结构理论表明行业的市场结构对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和进入壁垒。文中结合我国的近年来的数据具体分析了他们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对我国金融体系结构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提出几条发展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金融体系结构、经济增长

我国目前已有许多商业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除去上千家略带地方性质的商业银行和农信社,还有超过18家的全国性质的商业银行。具有为数众多的银行机构的中国商业银行业是否就可以说是具有比较大竞争性的行业,市场是否就趋于竞争,资源是否达到了有效配置。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指产业内企业的市场联系特征,即构成产业市场的银行服务提供者(银行)之间、客户之间以及服务提供者和客户之间,特别是服务提供者(银行)之间关系的地位和特征。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主要用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进入壁垒三个指标来说明产业的市场结构关系。

1.市场集中度

集中度是市场结构中反映市场垄断和竞争程度最基本的指标,衡量市场集中度最基本的指标有绝对集中度和相对集中度。绝对集中度通常用在规模上处于前几位企业的资产等占整个市场总量的比重来表示,本文测定我国银行业前4家最大商业银行1在相应项目上占据的市场份额比例,即

其中,CR4代表商业银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前4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Xi代表银行业中第i位的企业的资产总额或存款、贷款、净利润,N代表全部银行数,代表n家银行的资产、存款、贷款或净利润之和。

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存款、贷款和净利润数据分析得出如下表结果,见表1。

另:本文表中所涉及到的商业银行只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这是出于两方面原因的考虑,一是数据获取的难度;二是从我国银行业实际情况看,这14家商业银行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外,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按照贝恩在20世纪50年代划分的产业集中度的6个等级(如表2),将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与表2对照,可以看出,平均总资产市场集中率为82.2%,属于极高寡占型;存款和贷款市场集中率同样高,也属于极高寡占型;但净利润市场集中率平均水平较低,只占66.9%,这与四大国有银行资产、贷款和存款等三个非常高的指标的现状是不相符的,这说明我国银行业资产和存款以及贷款的垄断程度高,但是高垄断并没有带来高利润。需要补充的是,2005年的高净利润集中度是建立在三大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上市的基础上的,这都说明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已成为国内银行业市场的赢利主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从表1看,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表明了市场的发展导致了竞争的加剧。

2.产品差别

商业银行业的产品差异与其他产业相比较有两个特点:一是商业银行的产品是指商业银行办理的各种金融业务,主要包括各类存款、各类贷款及其他各类中间业务,由于这些产品的实质是银行的服务,所以商业银行业的产品差异主要不是体现在产品本身的质量、外观和花样等方面,而是表现在服务的便捷程度以及能否针对不同的客户量身定做其需要的金融产品;二是衡量产品差异程度的指标产品需求交叉弹性在商业银行业是非常难以计算的。1985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限制以后,商业银行的产品差异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一种状况是各商业银行的产品种类趋于同一,商业银行业整体产品差异程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另一种状况是不同银行的相同产品日益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而且银行在广告、促销、分支机构设置和新技术运用等方面的差异也日渐扩大,产品差异程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对于我国的银行业来说,差异化程度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业务差异化程度比较低。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和客户定位大致相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客户群体基本上是大行业、大企业、优质客户,而市场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之下,美国银行业专业化程度高,大多数银行集中于几项自己擅长的业务,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之上,进行不同的市场定位,根据客户年龄、收入、职业、性别的不同推出不同的业务,形成自己的独立的竞争优势。二是市场营销层次低导致我国银行业产品差异化低。首先从我国银行业的广告来看,基本上都是银行的形象宣传,提高银行的知名度。但是从广告的差异化程度来看,各个银行的形象定位基本上趋同,没有体现出各个银行的产品特色,这样很难让顾客做出适合自己金融产品的正确性选择。

从豪泰林(Hotelling)选址模型中,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两个产品差异与市场势力的关系:一是产品差异能够降低需求的价格弹性。产品差异越大,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企业(银行)就可以拥有较大的市场势力;二是产品差异能够缓和竞争强度。同类产品的相对差异化程度越高,消费者(银行客户)的主观偏好程度就越高,企业(银行)就有更大的市场势力。

3.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通常来说,进入壁垒越高,市场集中度也就越高,垄断程度越高。从理论上来说,通常存在的进入壁垒因素有规模经济壁垒、必要资本量及资产专用性壁垒、产品差别壁垒和政策壁垒等。

(1)规模经济壁垒

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性是指随着银行业务规模、人员数量、机构网点的扩大而发生的单位运营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它是反映产业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定的客户下,经济规模越大,能容纳的银行就越少,市场的集中度就越高。

关于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施蒂格勒认为,银行的最佳规模通常是一个区间而非一个点,在最佳规模的区域之内,不同规模的银行都能取得规模经济。同时,由于规模经济作用的发挥受银行业市场结构、银行制度、经营管理、金融创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时点上银行的最佳规模区域也不同。国外许多研究表明中等规模银行的效率通常高于大型银行和小银行。

(2)资本充足率壁垒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对银行的最低资本金进行了约束。它把银行资本分为两级,即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核心资本资本作为资本基础的第一级,是银行资本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股本和公开储备,核心资本占银行资本的比例至少要占银行资本基础的50%。附属资本作为资本基础的第二级,包括非公开储备、重估储备、一般储备金或普通呆帐准备金、长期次级债务和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其总额不得超过核心资本总额的100%。在协议中,巴塞尔委员会要求,银行要建立所需的资本基础,银行的资本对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应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重不低于4%。4虽然我国不是协议的成员国,但央行已经认同了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充足率8%的标准,其中核心资本不得低于4%。我国的商业银行法中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3)政策性壁垒

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对商业银行功能认识上的偏差,加上商业银行业自身的特殊性、重要性及发展滞后的状况,我国政府一直对商业银行实施非常严格的政府管制制度,避免竞争,维护垄断,力图将商业银行业及整个金融业牢牢控制在国家手中。其内容主要包括:最低资本金要求、营业执照的数量控制、禁止任意扩大营业范围、禁止将分支机构任意升级、禁止抬高或压低资金成本等。

二、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1.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体系结构的影响

金融体系结构依据在资金融通中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还是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发挥主要作用,可分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

首先,假如银行业结构趋于竞争,表明市场上有许多银行服务机构,这其中就有可能存在许多规模相对来说较小的银行。现今全球存在一个普遍问题:中小企业普遍融资难。美国1999年就有数据表明:资产规模小于1亿美元的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中96.7%是贷给中小企业的;规模在1亿至3亿美元的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占85%;3亿至10亿美元规模则降为63.2%;10亿至50亿美元资产的商业银行这个数字更低至37.8%;而大于500亿美元的就只有16.9%。5调查同样显示,我国亦有62%的中小企业认为,其发展的第一障碍是融资难问题。一份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材料表明,2006年末我国中小企业有4200万户,这些中小企业的增加值占GDP的59%,他们可能从规模较小银行中贷款,这样一来,银行中介的作用就被提高了,而市场的融资作用相应降低了,金融体系就偏向银行主导型。

其次,如果银行业结构趋于集中,银行业存在明显垄断现象,市场中少数几家银行机构的总资产和存贷款占整个行业的绝大部分,由之前的美国数据,我们发现规模大的银行机构不愿意给予中小企业贷款,事实上,我国也是如此,这样一来,增加值占我国GDP59%的中小企业融资就不经过银行中介了,而通过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如此,银行的中介作用下降了,市场的作用突出了,金融体系偏向市场主导型。

我国的银行业市场的大部分指标(参看表1)都表明,银行业市场是一个极高寡占市场,这也说明我国金融体系还是一个以银行为主的中介主导型。我们很难说到底是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还是银行主导金融系统更能发挥金融系统的功能,因为无论在市场主导的美国还是银行主导的德国,金融系统都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两国的人均GDP相当。不同的金融系统结构意味的是金融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和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手段。

2.银行业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简单分析

随着中国的金融深化程度近年来逐步提高,银行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如表1所示),但中国银行业仍呈现以寡头垄断为主的特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处于银行业中绝对优势地位,总资产和存贷款的市场集中度指标数仍高于75%,仍属于贝恩划分的极高寡占型市场结构。

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其市场结构的类型对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必将产生影响。但无论是垄断性的银行市场结构还是竞争性的银行市场结构,其对宏观经济的增长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不能片面地强调任何一种银行市场结构的类型。通过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统计分析,可得出了以下结论:我国目前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以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构成的寡头垄断为主要特征,并且这种市场结构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这种相关关系仅是低度相关关系。

三、构建有效的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建议

随着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也发生了变化。1979年以前,我国银行业是一个绝对垄断的系统,仅有的中国人民银行垄断了所有金融业务。此后到1983年,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4家专业银行相继成立,但这期间各银行有着较为严格的专业分工,经营业务分割,几乎不存在竞争,其市场结构是高度垄断的。目前,算上城市商业银行等我国有上千家银行机构,并且由于专业银行的业务领域拓宽和业务交叉,各商业银行之间普遍存在着竞争。

目前,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存在以下几个特点:市场份额趋于分散;市场集中度偏高;进入退出壁垒偏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不足等。

针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来完善银行业市场结构,加快银行业的发展。

第一,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

第二,鼓励中小银行的发展;

第三,营造良好的外部竞争环境;

第四,打破行政性垄断的市场结构,推进有效的竞争;

第五,降低政策性壁垒,营造多元竞争主体;

第六,放宽严格的金融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