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领导讲话 > 安全讲话 / 正文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文论专题》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50)

2020-12-09 20:10:2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文论专题》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50)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梁启超的“熏浸刺提”说等是“兴观群怨”中( )的丰富和完善。

A.诗可以兴 B.诗可以观 C.诗可以怨 D.诗可以群 2.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北宋欧阳修的( )就是例证。

A.“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B.文已尽而意有余 C.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 D.言有尽而意无穷 3.刘勰的批评与鉴赏思想贯穿于《文心雕龙》全书,批评与鉴赏的篇幅当~《知音》篇。批评原则有“六义”r即:一则( )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

A.情真 B.情深 C.情浓 D.情远 4.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余味”说的提法,钟嵘则是以( )说著名。

A.滋味 B.品味 C.食味 D.气味 5.叶燮所指诗人辨别事物“理、事、情”的能力,以及对世界事物是非美丑的识别能力,是“才胆识力”中的( )。

A.“力” B.“胆” C.“才” D.“识” 6.李渔主张戏曲创作要“结构第一”,他提出的开场要提示全剧,“大收煞”即全剧终场耍有( )。

A.“团圆之趣” B.“悲剧之情” C.“同情之举” D.“机趣神韵” 7.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 )、《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

A.《水浒传》 B.《红楼梦》 C.《西游记》 D. 《三国演义》 8.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 )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 A. 科学性 B. 理性 C.感性 D. 目的性 9.弗洛伊德关于艺术的基本看法,也就是对艺术本质的认识,用一句话概括,艺术是艺术家未满足的欲望的()实现。

A. 幻想性 B. 现实性 C. 理想性 D. 智能性 10.接受美学强调( )阅读与体验对于文学作品的意义产生及最后完成具有重要作用。

A.作者 B.读者 C.评论者 D.主人公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1.简要概括金圣叹小说理论关于人物论的主要思想。

答:首先,成功塑造人物性格是小说创作的首要任务和取得艺术成就的根本标志。

其次,小说人物还应该是个性化、性格鲜明的。

再次,小说还应注意如何去表现人物性格的问题。

12.怎样看待刘勰关于文学的发展问题?请简要说明。

答:文学不可能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发展,政治的盛衰、社会的治乱等外界生活场必然会影响到作家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这是文学发展的客观动因。

(1)政治的盛衰对文学演变产生重要影响。

(2)时风与社会心理的变化往往也影响文学风格的变化。

(3)学术文化思想对文学的发展亦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13.简要说明泰纳如何看待艺术与科学对于真理的认识与表达。

答:泰纳认为:人们为了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一共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科学,靠着科学找出基本原因和基本规律,用正确的公式和抽象的字句表达出来;

第二条路是艺术,人在艺术上表现基本原因与基本规律的时候,不用大众无法了解而只有专家懂得的枯燥的定义,而是用易于感受的方式,不但诉之于理智,而且诉之于最普通的人的感官与感情。艺术就有这一特点,艺术是‘又高级又通俗’的东西,把最高级的内容传达给大众。” 将这段话换一种简单的表述就是,艺术是通俗的科学,或科学是专家才能理解的艺术。

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4.司空图关于诗歌“韵味”的审美内涵具体表现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结合下面提供的王维诗歌的片段,简单阐释司空图的“韵味”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汛》) 答:诗歌的形象要具体、生动、不浮泛,仿佛是读者可以触摸得到的,亦即“近而不浮”;
在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中还要有丰富的蕴藉,所抒发的情感含而不露,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能让读者愈读愈有发现,愈读愈有味道,亦即“远而不尽”。

这些诗句所表现的情景是不同的,但其共同的特点是:景物具体、鲜明、生动,仿佛就在眼前,而其意味的悠远绵长则一下子便把人带到了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幻境。

15.谈谈对伊瑟尔关于阅读过程的描述与阐释的理解。

答:伊瑟尔关于阅读过程的描述和阐释,我们可以做一大体的概述认识:“游移视点”是将本文分解成相互作用的结构,也就是发现本文中各种不同的意义成分;
“建立连惯性”是对各种意义成分作出一致性的整理集合,形成关于意义的完形认识;
“卷入事件”是因为本文意义的多种可能性存在而要求读者进入本文之中依据自身的知识进行一种选择,从而将本文不是作为一个认识的对象而是作为自己参与其中的事件来体验和领会;
“建构意象”则是将本文由语言符号构成的含有意义的图式形成感性具体而又具有理性意味的“想象性客体”。

Tags: 文论   电大   期末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