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 / 正文

县长在全市质量强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0-10-21 11:07:58

 在全县质量强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质量强县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启动质量强县战略,提升我县质量总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县政府对这次全县质量强县工作会议十分重视,刚才,张勤同志代表县质量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对去年全县质量兴县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就今年质量强县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我表示完全赞同。下面我根据会议安排,讲四点意见:

  一、“十一五”期间我县质量振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以来,全县上下坚持把全面推进质量兴县、提高质量水平作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抓手,高举质量振兴大旗,推进实施“以质取胜、名牌战略、技术标准”三大战略,不断更新质量观念,创新质量方法,着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取得了显著成效。

  1、宏观质量意识持续增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质量兴县工作,质量工作实现了从微观质量向宏观质量,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向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转变”,依靠“质量兴县”来推动“经济强县”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各镇、各部门纷纷把开展“质量兴县”工作作为提升县域质量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将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质量等要求统筹纳入质量工作目标考核体系

 ,质量工作职责落实到乡镇、园区最基层。2007年,我县质量兴县先进县创建工作高分通过省级验收,在全市率先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2、质量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质量工作不断打造新亮点、创造新经验。按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启动“市长质量奖”创建工作,涵盖领域不断扩大,充分发挥市长质量奖创建工作对全县质量工作的引领作用,培育了一批“质量标兵”单位,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成功获得“**市市长质量奖”。由**市质监局推出的“首席质量官”制度开创了全国先河,我县近80家企业的老板和高层质量管理者参加培训,被授予“首席质量官”资质。在名牌企业中率先建立质量信用体系。全面实施“产品质量监管机制、能源计量监管机制、特种设备监管机制、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环境保护监管机制”五大创新工程,质量工作基础更加深厚。

  3、质量振兴工作成果丰硕。全县上下不断调高工作标杆、追求卓越工作绩效,积极推动质量水平稳步提升,推动知识产权、标准化和名牌带动取得新成效。工业采标率、质量安全度等反映地区宏观质量水平的关键指标均排在全市前列;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建筑业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继续居全省第一,获鲁班奖数量在全国县一级居前列。空气及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超额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县,海安在苏中苏北第一家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国家级、省级名牌、商标数全部跻身全市前列,

 名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逐年提高。专利授权量4218件,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2.6%,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全县质量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县委、县政府是满意的,也是充分肯定的。这是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广大企业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的结果,全县各条战线优化服务、强化保障的结果,全社会鼓励创新、崇尚诚信的结果。但也要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海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在全国全省的地位相比,我县质量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推进质量工作的机制和配套措施还不够健全;具有竞争优势的规模化、高端化、品牌化企业还不多;一些企业的质量技术基础工作还相对滞后;质量安全监管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上述质量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

  二、深刻认识推进质量强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质量是县域经济的名片,是一个地区经济、科技、文化和管理等整体实力的综合反映。从“质量兴县”提升为“质量强县”,是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基本现代化的战略性决策和行动。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建设质量强县的重大意义,切实提高工作主动性和紧迫性,使质量强县工作更好更主动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1、实施质量强县战略,是实现基本现代化、争当江苏“两个率先”排头兵的重大举措。“十二五”时期是海安由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县委明确提出了“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的发展战略定位。我县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实现了全面小康的“第一个率先”,对照“第二个率先”走在全省前列的新要求,挑战大、任务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就是通过把质量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推动全县在“十二五”时期既实现总量、速度上的赶超,又努力实现质量、结构、内涵上的赶超,以全方位的争先进位实现持续跨越,力争“两个率先”走在全省前列。

  2、实施质量强县战略,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赢得未来竞争力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县经济发展依然存在着发展质量还不高,产业结构还不够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支撑发展的大企业不多等问题。随着市场竞争和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由规模、成本逐步转变为质量和品牌,质量已成为竞争力的核心。加快我县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只有把质量提升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努力向质量要资源、用质量保环境、靠质量实现全面发展,构筑起我县经济发展新的核心动力和竞争优势,促进“海安制造”向“海安创造”转变,促进“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

  3、实施质量强县战略,是加快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通过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建立健全符合民生取向的质量工作机制,夯实质量基础保障体系,加强重点领域质量安全监管,大力提高产品、服务、工程和环境等方面的质量,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大力推进质量强县建设,牢固树立全面、全程、全民的质量观,把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努力实现从产品质量向发展质量转变,从“物质化”发展向“人本化”发展转变,让老百姓更好地分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创造的成果。

  三、准确把握开展质量强县工作的重点

 从质量兴县到质量强县,是一个量质并举的过程,体现质量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方位、全范畴、全过程。

  1、紧紧扣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题主线开展质量强县工作。从我县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通过标准引领、品牌带动、管理创新、重组整治等有效手段,探索建立与全县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相适应的质量发展模式。加快提升纺织、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层次和市场竞争力,努力培育国家和国际品牌,争创国家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积极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发展,探索建立应对国外技术标准的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加快农业标准化步伐,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企业化。在金融、现代物流、现代商贸业、旅游休闲业等领域,推进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推动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

  充分发挥对全社会节能降耗工作的标准引领作用,深入推进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和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工作,加大取缔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力度,为经济发展腾出环境容量。

  2、紧紧依靠创新驱动这一核心支撑开展质量强县工作。国家把创新驱动确定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核心战略,县委县政府也把推进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基本现代化的首要战略支撑和保障。对于质量而言,创新更是核心支撑。一是全力推动品牌创新。围绕主导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制订实施分行业的品牌建设指导意见,从增强企业实力、营造市场环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推进品牌建设。探索打造纺织、机械、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域品牌的方法和途径,重点扶持产业集聚区的商标注册、名牌经营,把海安打造成为“品牌之都”。二是全力推动技术标准创新。通过积极推进技术创新联盟、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等举措,鼓励企业加大科研开发经费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品牌价值和竞争实力。鼓励和引导我县优势产业特别是名优产品生产企业,主导或参与制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争取标准话语权;推动重点产业集群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特别是按照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的要求,引导块状产业建立联盟标准。三是全力推动管理创新。在全行业全面推广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树立标杆,加强交流,促进企业共同提高。继续推行

 “首席质量官”制度,组织“首席质量官”培训,开展“首席质量官百企行”、“十佳首席质量官”评选活动,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人才队伍。

  3、紧紧围绕人民满意这一最终目标开展质量强县工作。严守质量安全这条“底线”,确保老百姓吃得放心,用得称心,住得安心。要突出重点领域专项治理。不断加大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把食品、药品、农资、建材等作为重点监管产品,把集贸市场、住宅工程等作为重点监控对象,把农村、城乡结合部等作为重点监管区域。要坚决执行食品安全法,严格把好食品安全关,加大惩处力度,健全执法机制,当好食品安全的守卫者。要注重关键环节安全监管。把质量建设措施落实到制造、销售、消费等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将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各个环节尽可能地纳入监管范围,实现全过程监管,真正把海安打造成人民群众信得过的质量安全区。要夯实质量基础保障体系。坚持从源头抓质量以及质量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原则,把质量安全工作融入基层。要强化各部门的工作衔接,加强与行业协会、企业的沟通、协调、配合,形成政府、行业、企业良性互动的格局,形成各方监管合力。

  四、加快形成质量强县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质量强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的大质量工作格局。

  1、政府要强化主导职能。突出质量强县的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实效性,树立更高标杆,追求更大跨越,重点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质量工作的组织性。县级层面已经建立了全县“质量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要迅速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把质量强县工作列上议事日程;建立相应的质量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加强督查与考核。各相关部门要立足全局抓质量,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共同推进质量强县工作的落实。二是强化质量工作的全局性。各镇要把质量强县工作放在全局和战略的位置上来考虑,把质量强县战略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提升产品、服务、工程和环境质量为重点,把质量工作与“质量强县”、“质量强业”、“质量强企”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大质量工作推进机制。三是强化质量工作的导向性。各镇、各部门要充分运用财政、金融、技术改造、科技、政府采购等措施,加大对质量工作的支持,建立完善质量工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对食品、特种设备等重点产品监管经费要加大支持力度。

  2、经济监管部门要提供有力保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质量提升的期盼越来越高,人民群众对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质量工作面临的形势更严峻,任务更加繁重,经济工作的综合性、系统性进一步增强。因此,要围绕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加强监管部门自身建设,做到“三个更加”。一是更加注重研究工作。通过研究,找准监管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点,特别是要找准工作的薄弱点和盲点。通过研究,推动质量工作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应急体系、联动机制,包括风险的监测、研判、预警以及快速处置机制等。通过研究,推动工作方式创新,积极推动事后被动监管向事前预防监管来转变,由判定型监管向分析型监管转变,努力形成科学监管的优势。

  二是更加注重服务基层。质量工作主要的着力点在企业,落脚点在基层,我们更多地是通过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来更好地服务整个社会、服务人民群众。要真正深入到企业去,到一线去,真正帮助解决问题,寓监管于服务之中。三是更加注重树好形象。处于社会关注的热点,经济监管部门要更加注重做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勤俭节约之风、艰苦奋斗之风。同时要重视和善于抓住重点部位、关键环节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进一步树立好监管部门务实、为民、清廉的良好形象。

  3、企业要强化主体地位。一方面,企业要成为质量提升的创新主体。广大企业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高度重视并不断推进技术创新,积极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健全质量体系,以一流的产品、管理和服务向消费者传递企业的独特理念和先进文化,抢占更大的国内、国际市场份额,形成参与全国、全球竞争的新优势。另一方面,企业要成为质量安全的责任主体。保障产品质量,这不仅仅是企业的法定义务,更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企业必须依法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产品质量的社会责任观念,严格执行产品监督管理制度,坚决杜绝违反《产品质量法》的行为,主动面向市场,接受用户、社会和政府的监督,做一个

 “有道德、讲良心、负责任”的企业。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质量工作,提升发展质量,提高生活品质,建设“质量强县”,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镇、各部门和企业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齐抓共管,常抓不懈,深入扎实地推进质量强县工作,不断开创我县质量工作新局面,为“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9

Tags: 县长   工作会议上   强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