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汇报 / 正文

21.“五严”治理“三违”法的实践应用

2020-07-19 10:06:24

      管理创新成果材料化 创新成果材料 编号:
“五严”治理“三违”法的实践应用 课题组负责人:李纯爱、吕宝峰、陈光荣、王玉贞、张继涛 研 制 单 位: 唐口煤业安监处 成果完 成 时 间:二○一七年十一月 前 言 “三违”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头号杀手,绝大多数事故都是“三违”造成的,杜绝了“三违”就可以杜绝99%的事故。矿井几乎每天都会出现“三违”人员,一个“三违”就是一个流动的隐患,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为针对性地加强“三违”综合治理,从“三违”的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处罚各环节入手,真正让干部、职工不想“三违”、不敢“三违”、不能“三违”,在一定范围内有效预防和控制了“三违”的发生,为安全生产创造了稳定的安全环境。

唐口煤业公司以培育“诚信本质安全人”为目标,以保障矿井安全生产为中心,结合矿井安全管理的难点和重点,构建以“三违”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实现从“被动抓”到“超前防”的提升,从而牢牢把握安全管理工作的主动权,安全生产呈现出了持续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

公司为增强不“三违”、反“三违”的自觉性,从织密“五道防线”、 构建“六条监控网络”、 规范“七道程序”、 强化“三级九关”教育、坚持严爱“五个方式”治理“三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升了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了职工的安全行为,对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对“三违”职工的安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围绕职工生理和心理规律、安全与生产的发展规律,疏堵结合。重点突出不安全行为危险源预警,每月对员工不安全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公示,发布不安全行为预警信息和管控措施。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以亲情的期盼、班组的希望、单位的厚望、领导的关心,使职工深刻认识到违章的危害,促进职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及时引入到安全生产前沿阵地,切实发挥好班组的作用,用职工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教育、启发、引导职工,融入职工工作生活。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自动自发自觉的抵制和杜绝“三违”的强大合力。

“五严”治理“三违”法的实践应用 第一部分“五严”治理“三违”法的实践应用背景分析 安全管理专家从170万宗事故中,通过研究和分析得出结论,由于人为因素或缺乏效率导致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8%。

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在生产操作中沿袭不良传统做法,违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行为。这是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违章行为,不是在单个个体身上偶尔出现,而是在一个或多个个体身上经常出现的难以根除的隐患。在日常工作中,习惯性违章行为并不少见,如不加以制止,有可能引发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发生事故的三类原因人为因素由于人为因素或缺乏效率产生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总数88%。工程因素由于计划不周或没有妥善工作程序(即安全措施或标准化操作)的工作与行为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总数10%。不可避免因素因自然灾害或已经采取一切可行的预防措施仍出现事故,占事故总2%。

一、剖析习惯性违章 1.小概率 ≠ 零概率 (1)青蛙效应 把青蛙放入热水中,它会电击般地跳出来。把青蛙放进温水里,慢慢加热,由于青蛙能逐步适应水温,它不会立刻逃跑,最终错过时机,走向死亡。

(2)大象效应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就可以拴住一头几千斤重的大象。这是因为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截细细的链子将其拴在结实的柱子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于是小象渐渐习惯了,不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再挣扎。

青蛙效应与大象效应都彰显了习惯对行为的巨大影响。剖析违章者的心理可以知道,他们总是有这样的想法:“这一次算我倒霉。”习惯性违章者视小概率为零概率,事前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样的错误思想正是敢于违章的心理基础。

(3)自我表现心理 这种心理在青年员工身上较为突出。他们虽然工作经验不足,但常常表现得很自信,在别人面前喜欢表现自己。有的不懂装懂,盲目操作;
有的一知半解充内行,作业不规范;
有的甚至不顾规定,乱摸乱动。

(4)经验再现心理 这种心理在老员工身上比较多见。他们凭自己片面的经验办事,对别人合理的劝告常常听不进去,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多少年来一直是这样干的,也没出什么事故”。

(5)麻痹侥幸心理 这种心理一是多发生在生产任务繁重的时候,认为偶尔一次不会出事;
或者认为以前曾这样干过,问题不大;
或者见别人干过,存在侥幸心理。二是多发生在冬季夜间值班员工身上,他们为了不受冻,常把复杂的操作方法简单化,理由是“简单的方法也能完成操作,不一定出事故”。

(6)随便应付心理 有的员工存在平均主义思想,认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因此平时不注重自身学习,不钻研岗位专业知识,对工作得过且过,应付了事。在巡检中发现事故隐患,不积极主动向上级汇报,甚至在交接班时也隐瞒不报,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7)常见违章行为 进入生产环境未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或操作时佩戴饰物。

选用工具不当,随意放置和丢弃工具,忽视工具的维护保养。

进入易燃易爆环境未按规定做消除静电处理、携带火种或接打手机。

攀爬、登高作业未采取防护措施或上下台阶不扶扶手。

2.防治防范要点,预防是前提 管理人员必须下狠功夫抓问题,杜绝习惯性违章。开展隐患排查活动,充分发动员工从身边查起,“纵向查己、横向查人、我查人人、人人查我”,提出相应整治方法,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1)认识是重点 从表面上看,有的习惯性违章并没有造成事故,反而简化了操作步骤。然而,长期习惯性违章,有可能酿成大祸。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清习惯性违章的本质及其危害性,了解习惯性违章的特点,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确保生产安全。

(2)教育是关键 习惯性违章是一种长期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违章作业行为,要想杜绝这种行为,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业务水平,使他们的行为更加规范;
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使其从被迫的“要我遵章”转入到自觉的“我要遵章”的状态中来,充分发挥积极性,从而达到杜绝违章的目的。

(3)措施是保证 一是制定规范章程,做到有法可依。在现有的安全章程的基础上,制定详细具体的章程,如《违章管理实施细则》。二是坚持奖罚分明。可实行违章记分制,当个人积分达到一定标准时,可给予警告、扣奖金等处罚。三是及时总结经验。将习惯性违章行为及整改措施及时整理编订成册,组织员工学习讨论,对照查找自己的习惯性违章行为,以便改正。

相关资料表明,80%以上的事故是由违章引起的,且大部分与习惯性违章有关。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明知有危险却仍然要去做”的行为,具有侥幸的心理。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管理的漏洞和死角。

虽然习惯性违章有如此大的危害,但在实际工作中习惯性违章行为还是屡见不鲜。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总有一部分员工怕麻烦,一工作起来就置安全生产、操作规定于不顾,怎么方便怎么干,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性违章,进而导致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埋下安全隐患。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表现。虽然一百次违章可能都不会发生一次事故,但也可能一次违章就造成终身遗憾。所以,安全生产切忌习惯性违章,要正确认识违章行为对自己、对他人、对企业的危害。另外,日常工作中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自身做起,自觉遵章守纪,杜绝习惯性违章。

二、十六种“危险人” (一) 违章作业的“大胆人” 这种人在工作中存有一种侥幸心理﹐其有以下两个特点:
1.并非不懂得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低,而是“明知故犯”。

2.认为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

(二) 冒险蛮干的“危险人” 这种人争强好胜,存有一种逞能心理,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争强好胜,积极表现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很强,不考虑后果,冒险蛮干。

2.屡屡做同种冒险的事,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习以为常。

(三) 冒失莽撞的“勇敢人” 这种人存有一种冒险心理,这是引起违章操作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分两种情况:
1.理智型冒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2.非理智型冒险,受激情的驱使,有强烈的虚荣心,怕丢面子,硬充大胆。

(四) 盲目听从指挥的“糊涂人” 这种人存有一种从众心理,个人在群体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的社会压力与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念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不辩对错只管服从。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自觉从众,心甘情愿与大家一起违章。

2.被迫从众,表面上跟着走,实则内心反感。

(五) 吊儿郎当的“马虎人” 这种人存有一种麻痹心理,麻痹大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行为上表现为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口是心非,盲目自信。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盲目相信自己以往的经验,认为技术过硬,保准出不了问题(以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居多)。

2.被以往的成功经验或习惯所麻痹,多次做也没问题,我行我素。

3.个性原因,一贯松松垮垮、不求甚解,自认为绝对安全。

(六) 盲目侥幸的“麻痹人” 这种人存有一种习惯心理,经常由于一些习惯,造成麻痹行为。

正确的习惯性动作对于常规性正常情况下的作业是有效的。

但在异常情况下,就可能受到习惯性心理的作用,忽视异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特殊信息,从而造成失误和盲目侥幸行为。

(七) 满不在乎的“粗心人” 这种人存有一种无所谓心理,表现为心不在焉、满不在乎。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本人根本没意识到危险的存在,认为章程是领导用来卡人的。

2.认为安全问题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比起来不要,不把安全规定放在眼里。

3.认为违章是必要的,不违章就干不成活。

(八)投机取巧的“大能人” 这种人存有一种逆反心理,是一种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一般在行为上表现为“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的特征。

(九)凑凑合合的“懒惰人” 这种人存有一种惰性心理,也称为“节能心理”,是指在作业中尽可能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便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表现如下:
1.干活图省事,嫌麻烦。

2.节省时间,得过且过。

(十) 急于求成的“草率人” 这种人存有一种求快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一般具有一种任务感,希望先找到某个目标或完成某个指标任务,因而导致工作起来不够冷静,不能全面感知、评价整个系统的即时状态,最终酿成事故。

(十一) 心神不定的“好奇人” 这种人存有一种好奇心理,因周围发生的事影响正常操作,造成违章。好奇心人皆有之,是对外界新鲜事物的一种本能反应。这种人爱乱摸乱动,使一些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从而影响自身或他人的安全。

(十二)手忙脚乱的“急性人” 这种人存有一种紧张心理,当发生某些突发事件或非常规事件时,这些突然而又强烈的刺激会使这种人产生严重的心理紧张,比如作业量的突然增加,作业时间紧迫,从而使大脑陷入混乱,造成事故。

(十三) 固执己见的“怪僻人” 这种人存有一种经验心理,工作纯凭自己的直接经验,认为违章不会出事故,或者认为某项安全规定是庸人自扰,根本不必理会,不知道违章的危险性。

(十四) 状态欠佳的“疲惫人” 这种人是心理或生理疲劳。疲劳是由于生活劳累、工作紧张、缺少休息和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的生理或心理反应,表现为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感知不清晰、动作不协调、记忆和思维混乱、情绪低落等症状。疲劳不仅会危及身心健康,还会降低工作效率,增加引发事故的可能。

(十五)常换工种的“换行人” 这不是一种心理因素,但在具体工作中,这种人由于不断变换工种,因而具有许多种前述的心理因素,如从众心理、紧张心理、好奇心理等。

(十六)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这种人和“换行人”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换行人”有工作经验,而年轻人没有工作经验。凡是钱能解决的事,都不是事。把“危险人”变为“安全人”恰恰不是一个钱字就能解决的问题。既然绝大多数事故由人为因素引发,就必须在改变人、完善人上下功夫。要通过宣教,强化人的安全意识,通过培训规范人的行为,通过机制、制度约束人为犯险,引导人迈向安全。

第二部分“五严”治理“三违”法的实践应用成果内涵 唐口煤业公司以培育“诚信本质安全人”为目标,以保障矿井安全生产为中心,结合矿井安全管理的难点和重点,构建以“三违”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实现从“被动抓”到“超前防”的提升,从而牢牢把握安全管理工作的主动权,安全生产呈现出了持续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

公司为增强不“三违”、反“三违”的自觉性,从织密“五道防线”、 构建“六条监控网络”、 规范“七道程序”、 强化“三级九关”教育、坚持严爱“五个方式”治理“三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升了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了职工的安全行为,对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对“三违”职工的安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围绕职工生理和心理规律、安全与生产的发展规律,疏堵结合。重点突出不安全行为危险源预警,每月对员工不安全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公示,发布不安全行为预警信息和管控措施。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以亲情的期盼、班组的希望、单位的厚望、领导的关心,使职工深刻认识到违章的危害,促进职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及时引入到安全生产前沿阵地,切实发挥好班组的作用,用职工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教育、启发、引导职工,融入职工工作生活。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自动自发自觉的抵制和杜绝“三违”的强大合力。

第三部分“五严”治理“三违”法的实践应用研制过程 一、 织密“五道防线”严防“三违” 紧紧围绕公司提出的 “制约+自觉”的管理模式,持续强化公司、工区、班组“三位一体”安全文化建设和“六个一”的安全培训机制,以“五项安全教育”织密了安全的“五道防线”,使人人能自主规范、相互监督。

1.思想防线。相继开展了安全“三重责任”(对社会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同事负责)和“六荣六耻”、“十荣十耻”的安全荣辱观教育,以安全荣辱观筑牢了思想防线。

2.技能防线。采取分工种专项培训、技术人员授课、师徒争先创优双向考核、技术工人分级动态考评等多种形式,以政策引导、经济激励调动了职工“学练比”的积极性,以人人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规范作业筑牢了技能防线。

3.情感防线。职工“现身说教讲安全”、“父母为儿遵章守纪话安全”、“妻子为丈夫有温馨家庭保安全”、“少先队员安全发展大汇演”等各种亲情教育活动全年不断线,以殷殷父母心、依依夫妻爱、拳拳儿女情来筑牢情感防线。

4.警示防线。把建矿以来的各类典型事故案例拍摄成《警钟》等三部专题片,制作成板报在井口和休闲文化广场展示。并配置了安全展室,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建矿以来各类典型案例,组织职工巡回播放、观看,以发生在身边的案例筑牢“警戒线”。

5.联保防线。对安全上的薄弱人物,坚持好“三不伤害”教育和班组互保承诺、支部书记家访式教育相结合,一人“三违”全班受罚,以奖罚联责、相互联保筑牢了安全联保防线。

二、构建“六条监控网络”严抓“三违” 始终强化安全大检查“集中查”、特别督察小分队零点行动“突击查”、跟班安监员“巡回查”、各级管理人“职能查”、安监处“专职查”和青安岗员、群监员、协管员“配合查”等“六项监控”,构建形成了“三违”监控网络,使“三违”人员无藏身之所。

三 、规范“七道程序”严控“三违” 根据“三违”认定“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果断”的要求,所有程序一律公开透明,每道程序都有笔录和签字,并张榜公布。

1.抓“三违”人员填写“三违”登记单;

2.“三违”鉴定小组对“三违”进行定性;

3.“三违”所在工区值班人员签字认可;

4.“三违”人员本人签字确认;

5.进入“三违”处理程序;

6.“三违”双向积分;

7.“三违”治理早调度会日通报制。

四、强化“三级九关”教育严惩“三违” 通过开展“三违”人员“查、摆、论、处”活动(即查本单位的人和物的隐患;
摆“三违”现象;
论“三违”危害;
“处”,严肃处理“三违”人员),严格落实矿、专业、工区“三级九关”教育,让人人不敢“三违”。“三级九关”教育,即:工区停班检查关、学习规程措施关、班前会自我解剖关;
职能部室(安监处、工会、党群工作部、安培中心)联合对“三违”进行追查分析关、帮扶帮教关、(电视、井口大屏)曝光亮相关、安全应知应会考试关;
矿经济处罚关、行政处理关。通过实施“三级九关”教育,让“三违”人员不敢再“三违”,以“三违”人员教育了其他人员害怕“三违”。

对“三违”人员实施高压政策和“零容忍”态度,建章立制,加大问责追究力度,实行“五个凡是,五个一律”的铁腕制度。即凡是严重违章的人员一律离岗学习,凡是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一律撤职,凡是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作业场所一律停工,凡是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一律停运,凡是重复发生的安全问题一律升级管控、加倍处罚。

在对“三违”人员的处罚上,突出典型违章惩处,提高违章成本。在执行严重、一般等处罚等级的基础上,重点加大对典型违章行为的惩处力度,并实行连带处罚。以一名采掘工为例,如果出现典型违章行为,造成的损失粗略统计为2600元。算法如下:个人损失2000元,分别为:“三违”罚款1000元;
扣除当月安全奖金1000元。连带他人损失600元,分别为:对合作伙伴各罚100元,对班组长各罚100元,对工区“三大员”各罚100元。及时创新推出了“敬畏生命·远离‘三违’”微电影和“违章的背后”安全警示教育片,组织职工观看,人人写出心得体会,收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效果。

五、坚持严爱结合感化“三违” 在严格落实“三违”人员“三级九关”强制处罚、处理的同时,还从人性化的角度教育感化“三违”,改变传统以罚代管的安全管理方式,开设“三违”诚信银行,定期为诚信的“三违”人员发放安全“红包”,督促其增强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做到安全生产。

1.实行了“三违”仲裁制度。凡对“三违”界定、处罚处理不服的人员,可由违章者本人提出申请,由仲裁委员会对“三违”性质、处罚结论进行仲裁,维护职工正当权益。

2.严重“三违”实行了缴纳风险抵押金制度。严重“三违”一律缴纳1000元的“三违”抵押金,如半年内杜绝各类“三违”现象全部退还抵押金,否则全额没收。严厉的处罚有力震慑了“三违”人员,还警示了其他人员,同时具有人性化的管理消除了“三违”人员的抵触情绪,更有利于安全生产。

3. 诚信银行发安全“红包”。对“三违”人员进行帮教、培训、案例教育的同时,让其交纳一定数量的安全保证金,存入“三违”诚信银行的个人账户。如果半年内未出现“三违”、轻伤及以上事故的,以“红包”的形式将安全保证金全额返还。反之,如果半年内重复违章的,不仅不发“红包”,还要加倍交纳安全保证金。当然,若严重违章或违章造成工友受伤的,不仅要增加安全保证金数额,而且要延长安全保证金返还周期。对于班长及以上管理人员违章的,安全保证金一律不予返还。“三违”诚信银行可以避免一棒子打死的情况,给“三违”人员一个知错就改的机会,让他们保持工作热情,主动做到“我要安全”。

第四部分成果效益分析 对“三违”职工的安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围绕职工生理和心理规律、安全与生产的发展规律,疏堵结合。重点突出不安全行为危险源预警,每月对员工不安全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公示,发布不安全行为预警信息和管控措施。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以亲情的期盼、班组的希望、单位的厚望、领导的关心,使职工深刻认识到违章的危害,促进职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及时引入到安全生产前沿阵地,切实发挥好班组的作用,用职工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教育、启发、引导职工,融入职工工作生活。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自动自发自觉的抵制和杜绝“三违”的强大合力。

通过近年来的“三违”统计和对比分析来看,今年“三违”的绝对数较以往下降了8.8 %,严重“三违”人员得到了遏制。

Tags: 治理   实践   21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