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总结汇报 > 述职报告 / 正文

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0-12-21 15:46:12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一、项目背景 3 二、 项目概况 6 三、 问题与建议 7 第二章必要性分析 7 一、 背景 7 二、 本项目建设背景 7 三、必要性分析 8 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1 五、总体判断 12 六、可行性建议的主要结论 12 第三章场址选择 12 一、场址现状 12 二、场址条件 13 三、场址描述 14 第四章建设方案 14 一、规划原则 14 二、设计原则 15 三、总平布置 17 四、建筑设计 17 五、结构设计 19 六、电气设计 21 七、给排水管网设计 23 八、绿化工程 27 九、路灯亮化工程 28 第五章节能节水措施 29 —、设计依据 29 二、节能措施 29 三、节能效果分析 33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34 一、 编制依据 34 二、 项目场址环境现状 34 三、 环境影响初步分析 34 四、环境保护措施 35 五、环境影响评价 37 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消防 37 一、 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 37 二、 安全设施 37 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40 一、 组织机构 40 二、 项目人员配置 40 三、项目管理制度 41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 43 一、建设管理 43 二、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45 三、 项目实施进度表 46 第十章工程招投标 48 —、项目招标 48 二、项目管理 49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0 一、投资估算 50 项目投资估算表 52 工程名称: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52 二、资金筹措方式与来源 53 第十二章效益分析 54 一、改善居民活动空间 54 二' 有利于区域的社会稳定 54 三、社会效益分析 54 第十三章风险评估 55 一、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56 二、项目主要风险等级划分 57 三、风险防范对策 58 从本项目预测的风险来看,绝大部分风险程度为“一般”级,即 发生这种风险的可能性比较小,不影响项目的策划、设计、施工和销 售及运营。

 58 第十三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60 —、结论 60 二、建议 60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背景 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工程概况:本项目为##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筑层数为二层, 为新建办公类建筑;建筑高度8.1m,规划用地面积540 m2,总建筑 面积 499.38 m2o 投资总额:70.57万元; 其中:建安工程费56.9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10.28万元、预备费 3.36 元。

 资金来源:行政划拨。

 2、 承办单位 黔西县##街道办事处 3、 承办单位代表 董霞 4、 承办单位概况 ##街道办事处位于黔西县南面,北纬27°东经106° ,国土面积 为5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173亩,林地16920亩。辖8个社区 居委会,69个自然寨(村民小组),总户数1103。户,总人口 48794 人,流动人口 15600人。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195元,城 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4835元。

 贯城河穿境而过,年平均气温13.2摄氏度至14.5摄氏度之间, 气候宜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大道横卧其中,各社 区通村公路全覆盖,交通便利;辖区重点项目12个,企业150个, 规模以上个体企业1260个,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 民群众安居乐业。。

 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 项目承办单位委托书; (2) 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年1月)

 (3) 《中共黔西县##街道工作委员会文件》## [2017]专纪10号; (4)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5) ##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专题会议纪要; (6) 黔西县财政局、黔西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文件(黔县财行[2017] 206 号):

 (7) 国家、贵州省颁布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和标准等相关文件; (8) 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材料及项目现场勘査资料等; (9) ##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10) 项目单位提供的规划设计方案等有关资料。

 6、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则及主要内容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本着“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原则,以当前 实际需求及发展预测、资金筹措能力等为基础,对项目建设的意义以 及项目方案的技术、功能、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国家有关 规定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主要内容包括:

 1、 服务市场研究:通过对黔西县现有文化服务中心需求量的分 析和市场需求量的分析,确定项目的市场定位,预测本项目的市场能 力; 2、 技术分析:包括项目建设规模、总体布局、建设进度等; 3、 投资与财务分析:主要通过对项目的投资,资金筹措,资金 使用、收入,成本等财务数据的预测,分析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 4、 社会效益分析:通过项目的社会效益预测,分析项目的可行 性。

 7、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作步骤 (1) 按照环保、节能与安全的耍求建设必要的设施。

 (2) 对项目的建设组织队伍进行统筹负责,进行岗位定员安排。

 (3) 编排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和措施。

 (4) 进行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 综合测评,对项目总体进行整体的测评。

 8、 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 一是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全国共建成综合性的社区 服务站30021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3515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53. 9万个,便民利民服务网点69. 3万个。还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社区文化中心(室)等专项社区服务设施。二是社区服务内容不断拓 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生活救助、文化娱乐、社会治安等政府公 共服务事项逐步向社区覆盖,广泛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社 区志愿互助服务蓬勃开展。超市、菜场、早餐等生活保障性商业网点 得到重点配套,家政服务、物业管理、养老托幼、食品配送、修理服 务、废旧物品冋收等便民利民服务项目逐步进入社区,极大地方便了 社区居民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

 民政部就《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的 主要内容和相关工作中指出,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发展社区 服务,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是社区和谐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为适应统筹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提高城乡社区整 治和服务功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为了改善黔西县现有文化服务中心条件,完善服务中心使用功 能,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从 而提出了本项目的建设。

 二、 项目概况 1、 拟建地点 项目地址位于黔西县茨园路后层,方位为坐南向北。

 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受益人口 2000余人。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 迫切要求的举措,对广大群众进行时政和政策法规教育,促进黔西县 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是实现 黔西县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经济技术指标 1、 用地面积:540 m2 2、 总建筑面积:499.38 m2 3、 建筑占地面积:251.79 mJ 4、 容积率:0.92 5、 建筑密度:46.6% 6、 绿地率:30% 7、 停车位:4个 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投资总额为:70.57万元; 资金来源为行政划拨,其中:建安工程费56.93万元、工程建设 其他费10.28万元、预备费3.36元。

 三、 问题与建议 加强地勘,严防地质灾害发生;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督,确保工程 质量;积极筹措建设资金,保证资金及时到位,使项目能按期完工。

 第二章必要性分析 一、 背景 关于《建设规划》的出台背景。城乡社区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 后一公里”,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10万个城市社区,农村社区 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四个全面”战略布 局的协调推进,城乡社区在协助政府治理、增进居民福祉、维护社会 和谐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和 整体规划、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和治理能力意义重大,本报告只就 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进行可行性论证。

 一是贯彻中央关于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决策部署的迫切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要 “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党 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耍“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 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増强社 区服务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为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文件精神和政策,自治区各地州县市己经 着手开展文化服务中心规划和建设工作。贵州省为响应国家、自治区 号召和政策,也已经将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提上口程,从今年起 (2017年),计划3个月内完成文化服务中心及其基础配套设施建 设任务。

 二、 本项目建设背景 1、乡镇介绍 黔西县位于贵州中部偏西北、乌江中游鸭池河北岸。东经 105。47'〜106。26'、北纬26。45'〜27°21'间,县域面积2380.5平方公里。

 东邻修文县,以六广河为界;南邻清镇市和织金县,以鸭池河为界;西 邻大方县,以支嘎阿鲁湖和西溪河为界;北和东北与大方县、金沙县 接壤。县政府所在地距省会贵阳78公里,距毕节市政府所在地七星 关区77公里。

 2、 地形地貌 黔西县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北、西北、西南及南部山峦绵 延。东南西三面呈河谷深切,中部为浅洼地、缓丘坡地和丘峰洼地, 地势比较平坦开阔。境内最高点海拔为1679.3米,最低点海拔为760 米,平均海拔1250米。具有低纬度、高海拔的地理位置特点。县城 属丘陵地形,在群山环抱之中,九座狮山分布在城内外,城池如含莲 花,故有“九狮闹莲”之称。

 3、 气候 黔西县的气候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类型多样,四季分明,水 热同季,雨量较为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最低月平均气 温3.3°C(I月),最高月平均气温23°C(7月),极端最高气温35.4°C, 降雨量1087.5毫米、日照时长1066.9小时、无霜期271天,三伏无 酷暑、三九不严寒。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社区服务制度环境初步形成。国家围绕老年人、未成年人、残 疾人权益保护工作出台了法律,围绕社区卫生、社会救助、劳动就 业、文化教育、社区服务设施等内容山台了相关政策,各地也相继出 台了积极推进社区服务的政策措施,社区服务的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各级党委政府对社区服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 的认同感越来越强。

 实践证明,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 生活水平和生活质堂的民心工程,是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的配套工程,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 定的基础工程。

 三、必要性分析 1、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社区在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 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 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不断满足 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 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居民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 整合社区资源,健全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 服务功能。

 社区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家园、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社会和谐稳 定的基础。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耍 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巩同基层政权的重要措施,是发展基 层民主、改善民生的有效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基木公共服务 均等化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 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区组织 建设显著加强,社区管理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己进入深入发展阶段。

 同时,为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公共服务延伸的需要,借鉴城市社区建设 经验,启动了农村社区试验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城乡社区 建设还存在发展不够平衡,城市社区建设还要深化,农村社区建设还 要人力推进等问题。特别是当前,我县总体上己进入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时期,对城乡社区建设丁作又提出 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巩固 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城乡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增 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加强领导,积极推进,创造特色,着力推进 我县城乡社区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构建和谐黔西奠定坚实基础。

 2、 完成黔西县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需要。

 推进城乡社区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 着力推进以完善甚层治理机制为重点的社区管理体制建设,着力推进 以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进以繁 荣社区文化、提髙居民索质、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的社区精神文明和 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 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本项目是黔西县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黔西县扩 展、发展的主阵地。如果不抓紧做好文化服务中心工作,必将错失加 快建设发展的良机,丧失新一轮区域竞争的主动权。而且,文化服务 中心工作宜快不宜慢,时间拖得越长,风险就越大,付出的成本就越 高。从这个意义上说,抓好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就是抓机遇、抓 发展、抓融入,因此,在思想上、行动上都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一定 要以快速推进的工作成效,把机遇转化为现实。

 3、 是推动我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 是推动我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尽 管取得了初步成就,但我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而言仍处于发 展的初级阶段,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相比仍有距离,与居 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相比仍有落差,特别是农村社区服务 体系建设起步晚、起点低、底子薄,统筹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仍需 攻坚克难。

 4、 项目建设是集约利用土地的需要 文化服务中心的集中建设,具有规模优势,有利于促进土地的节 约集约利用,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该项目依据城市规划,合理利用 容积率,将地块这--稀缺资源的空间利用发挥到最大;且由于该项目 的实施,盘活了周边大面积土地,大幅度提升其原有价值,真正体现 城市土地的价值。

 5、 项目的建设,利于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的发展往往取决于良好的城市环境,环境出形象、出效益、 出生产力巳成为人们的共识。贵州省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无不得益于 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环境形象的提升。通过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有 利于改善人民的居住与生存条件,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本着对人民负 责的态度,站在贵州省长远发展大局的高度,本着对民众负责的态度, 加快集中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进而提升城市环境吸引力,赢得更多 的发展机遇。

 6、 项目的建设是以民为本、造福于民的体现 对于群众来说,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一方面将优化发展环境,提供 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将极大地改善文化服务中心优势, 因该在文化服务中心取得的发展成果必将在最大范围、最大程度上惠 及百姓。

 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健全社区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社区治理水平 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适应城市发展和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健全和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加强居民楼院、流动人口聚集地、城乡 结合部和新建文化服务中心的党组织建设。加强社区内非公有制经济 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扩大党在城市基层的组织覆盖面和工作 覆盖面;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经费保障机制,做到有钱办事;加强社 区组织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建设,做到有场所议事;按照条块结合、 优势互补原则整合党建资源,若力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格局。深 入开展党建共建文明和谐社区活动,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作用, 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环境、维护稳定。

 2、 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1、 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县、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 公共用房建设,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增强社区管理服务能力。对建成 的各种社区服务设施,要按照社区办公空间最小化、居民活动空间最 大化、使用效益最优化的要求,充分发挥作用。社区居委会要实行“错 时工作法”,发挥群众工作的自身优势,为居民提供时时服务以及社 区就业和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养 老服务、家庭教育指导、普法维权、文化、教育、体育、环境保护、 档案信息、邮政等政府公共服务。

 2、 开展社区自助互助服务。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和激励 机制,积极动员党员、团员和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 年、妇女及离退休人员,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推行社区志愿者登记注 册制度,创新志愿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水平。培育和引导公益性社会 组织开展社区自助互助服务。

 3、 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加强规划,优化布局,扶持发展市场 化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和物业管理服务,鼓励和支持驻社区单位的服 务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构建各类方便、快捷、舒适的生活服务圈, 形成政府公共服务、自助互助服务、市场提供服务相衔接的社区服 务体系。

 3、 组织保障的可行性 公司各部门密切配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因此,本项目建设 有较强的组织保障。

 五、总体判断 根据以上多方面的分析,对项目自身发展的能力与约束条件总结 如下:

 (1)符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发展规划,有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 者素质的提高,对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 优化和升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项目的开展是实现黔西县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六、可行性建议的主要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宏观政策,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要求。同时本项目各项建设条件良好,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 可行的。

 第三章场址选择 一、场址现状 1、地点与地理位置 项目地址位于黔西县茨园路后层,方位为坐南向北,该项目正对 面是黔西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办公楼(己建成),左面为黔西 县㈱街道育才社区综合服务楼(已建成),右面为黔西县關街道卫生 计生服务站(未建),后面为居民通道,中间为文体广场。

  图3-1拟建项目地点 2、占地面积 总占地面积251.78平方米,用地面积540平方米。

 二、场址条件 1、 场地概况 项目拟建地址位于黔西县茨园路,场地无断层通过。从区域看, 拟建场地两条基岩面较平整,岩体分布稳定,无临空面、破碎岩体及 软弱岩层。项目建设场地己具备“三通”,施工所需的砖、石、砂以 及钢材、木材等当地市场供应充足,建筑材料运输方便,有利于工程 的施工建设,并且场地地势平坦,建设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2、 交通条件 茨园路和清毕路是本项目对外通行的主要通道,其交通区位优 越,对外交通极为便利,对建设的交通要求能提供极好的帮助,是建 设的理想条件,适宜本项目的建设。

 3、 地下水 对邻近建筑物基坑进行抽水试验,反映抽水孔亦未揭露场地地下 水位。说明场地地下水水位埋深较大,水量较小,对基础施工和使用 期无影响。对于拟建工程场地周边已建成的工程项目的调查,场地周 边无工业污染源,场地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对建筑材料无腐蚀性。

 构造上场区无大断裂通过,场地地基岩体整体稳定性较好,未见 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危害建筑物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场地稳定, 适宜建筑。

 场地地势较高,建筑物基础不受地下水的影响,可不考虑地下水 对基础和施工的影响。

 4、 气候和水文 黔西县的气候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4.2°CO黔西 矿产、水能资源丰富,是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地方,是贵州省“西 电东送“的能源基地。煤炭储量达70多亿吨,水能资源径流年总量达 77亿立方米。

 5、 公共设施条件 场地临城市道路,供电、供水、通讯、污水均在主干道有敷设, 基础设施完善。

 6、 施工条件 场地位黔西县,交通便利,场地为已征建设用地,地势较为平坦、 开阔,施工条件良好。

 三、场址描述 项目位于黔西县茨园路,场址与规划城市道路相邻,场地为县城 建设用地,地形较为平坦、开阔,利于施工的开展。

 第四章建设方案 一、规划原则 (1) 项目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 充分考虑地区建设的特点,体现时代精神,本着精简节约和科学、合 理、适用的原则,为城市发展、扩大开放,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提 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保障。

 (2) 要把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作为重点,最大限度 地满足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使之成为功能齐全、 配套完善、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

 (3) 项目的建设既要考虑长远发展的需要,又要从当前的实际需要 出发,充分考虑建设资金筹措的可能,做到精打细算,量力而行。

 (4) 项目的建设要科学规划、周密组织、科学施工、严格标准、规 范运作,实行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及竣工验收制, 确保工程质量。

 (5) 认真调查研究,充分了解现有基础设施,结合项目区的发展标 准,考虑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基础上,研究标准合理、使用可 靠、投资效益高、满足功能需要的项目方案。

 二、设计原则 (1) 全面系统贯彻保护方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 用、加强管理”的基本原则,最大可能保存历史信息、保护文物建筑 和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

 (2) 坚持建筑物本体真实性,环境风貌的完整性,并通过建设控制, 系统管理,科学利用,环境改善等措施,落实保护规划构思。

 (3) 坚持安全为主,质量第一的理念,清除建筑物本体和周边环境 的安全隐患。加拒质量管理,从工程材料,工艺,施工程序等方面加 强管理、监督,使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相应标准。

 (4) 在修复过程中,坚持修复过程的可逆性,可再处理性。选择和 使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做到质量可靠,风貌协调。为后续的建设 工作奠定基础。

 (5) 尊重传统,保持地方特色和风格,承认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传 统工艺的地域性和营造手法的独特性,保留和继续当地风格和特色。

 (6) 方案设计的主要思想:根据建设条件,因地制宜,在满足功能 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建筑及附属工程的布局符合当地一定时期发展 规划的需要,同时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

 建筑设计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流线清晰,使用方便。建筑 物内交通流线设计简洁流畅,严格按有关规范设计,安全出口满足安 全疏散的要求。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三、总平布置 1、 设计依据 (GB50352-2005) (JGJ67-2016) (GB50016-2014) (GB50345-20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J50220-95)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65-97)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20I4)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2、 场地描述 地块位于黔西县茨园路后层,方位为坐南向北,交通便利,周边 己形成较成熟的生活配套设施极为适合打造现代社区服务中心,成为 极具特色的优雅居住社区,该区域将会成为一个融生活、文化、环境、 田园风情为一体的现代化文化服务中心。

 3、 场地地形地貌 场地内有一条从南向北走向的X004县道,场地平整,地貌单一, 项目地周边有成熟的商业地及居住地。

 四、建筑设计 1、平面布局 贵州黔西县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总用地面积为540 nf,占地面积 为251.78 总建筑面积为499.38 m\ 2、立面设计 a. 简洁的形体——简洁的形体关系是现代轻快分格的保证。

 b. 雅致的色彩一一雅致明快的色彩与阳光、绿树、和风融为一 体,准确的传递休闲的气息。

 c. 宜人的尺度——合理的尺度是轻松心情的外部条件,是留住人 的必然前提。

 d. 丰富的细节一一近人之处的细节的处理是人性化和档次化的 重要标志。

 e. 识别性一一建筑立面强烈的几何性构图设计,结合灯光,加强 建筑的识别性,体现该建筑的标志性。

 f. 建筑物立面造型元素来自于基地平面形态和历史文化的脉络发 展,体量造型采用现代建筑的简洁大方。强调建筑整体和山地的纵深 感和空间层次。

 3、 竖向布置 将场地进行平整,使场地平齐于城市道路,尽量减少挖填方工程 量,并使建筑有良好的视觉形象,同时为场地内雨水、污水排放提供 了便利条件,城市道路与室外场地的连接方式釆用平坡式连接。

 4、 无障碍设计 文化服务中心主道路及室内外有高差处均设有无障碍坡道和扶 手。

 5、 交通流线组织 文化服务中心内交通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车行系统仅在文 化服务中心的外围区域,文化服务中心内部均为步行系统及消防车 道,便于营造灵动生态的文化服务中心景观系统,同时设置环形的散 步道,将文化服务中心内部景观节点有机串联起来,体现“步移景 异,婉转生动”的景观特色。

 6、 建筑风格 文化服务中心所处的区域,使之应具有休闲、富有情趣的整体特 色,设计运用了现代设计手法,强调建筑的竖向线条,体现建筑的挺 拔俊朗,并辅以建筑的肌理西部表达。高低错落的建筑轮廓线丰富了 城市天际线,雅致明亮的色彩给人一种欣欣向上的阳光感受。

  图4-1拟建项目效果图

 五、结构设计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黔西县,为2层框架结构。

 2、 设计依据 a、 本工程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规程及工程 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进行设计。

 b、 本工程按建设单位认可的方案及建筑工程设计合同设计图进 行设计。

 C、本工程自然条件:基本风荷载为0.30kN/m2,基本雪压为 0.20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按6度进行抗震设防,设计基 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d、本工程执行的主要规范、规程:

 (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6) (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 贵州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 (6)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06-2014) (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9)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0)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50105-2010) 3、 主要荷载取值(标准值) (1) .恒载 a、 楼面板:80 厚(3.5KN/m2); 100 厚(4.0 KN/m2); 120 厚(4.5 KN/m2)屋面板:120厚板(7.0 KN/m2),覆土按实际。

 b、 卫生间板:8.0 KN/m2o (2) .活荷载 a、办公室:2.0KN/m2 b、过道、消防疏散楼梯:3.5KN/m2 d、卫生间:8.0KN/m2 e、上人屋面:2.0KN/m2。

 (3) .墙体:200 厚墙 8KN/m, 100 厚墙 6KN/m。

 4、 结构方案 结构选型:框架剪力墙结构,具体柱、墙布置详见结施图。

 5、 结构材料 (1) .钢筋 HRB400: fy=360N/mm2o (2) .混凝土 A、墙、柱玲:C30。B、梁板玲:C30。C、基础:C30。

 (3) .填充墙 填充墙体釆用加气混凝土,容重6KN/m3o 6、构件尺寸 (1) .柱、剪力墙 (a).柱 400 X 400—700 X 700,轴压比:0.7〜0.9,剪力墙厚 200〜 300,轴压比控制在0.7以下。

 (2) .梁 (a).一般梁:主框架梁按300x600-400X700,次梁按250X 500-300x600控制,其余梁高按实际,最小梁为200X300,悬臂梁为 200X400-600O (3) .板 a. 屋面板取120mm,双层双向配筋,最小配筋率0.25%。

 b. 双向板板跨小于300(),单向板小于2400,板厚取80mmo c. 双向板板跨大于4200,单向板大于3600,板厚取120mm及以上, 其余板厚取100mm。

 六、电气设计 1、设计依据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黔西县茨园路文化服务中心电气管网。

 (2) 甲方之设计委托及使用要求。

 (3) 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要求。

 (4) 本工程釆用的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I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其他相关标准及规范。

 2、 设计范围及内容 本设计包括建设红线内的以下内容:配电系统;防雷保护及接地 系统。

 3、 负荷计算及供电要求 (1) 负荷等级 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其他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

 (2) 电源及电压 本工程由室外市政管线引入二路10kV电源至开闭所。

 (3) 配电系统 ① 配电 普通负荷从总变配电房以树干式和放射式相结合的方式供电。重 要负荷放射式供电。对于防排烟风机、消防电梯、消防水泵、安防系 统用电、消防控制室用电采用放射式供电,并在末端双电源互投。

 ② 导体选择及线路敷设方式 配电干线或分支干线从变配房内桥架内明敷设至电井,出桥架穿 SC管保护。分支线穿PVC管或sc管沿墙及楼板暗敷设。普通负荷电 缆釆用无烟低卤阻燃WDZ-YJY电缆,消防负荷釆用无烟低卤阻燃耐火 WDZN-YJY电缆。支线分别釆用WDZ-BYJ电线和WDZN-BYJ电缆。

 消防线路暗敷时应穿管并敷设在不燃结构体内,旦保护层厚度不 小于30mm。明敷时应穿钢管或在封闭金属桥架内敷设,并做防火处 理。

 (4) 防雷接地系统 本工程接地系统为TN- S系统,在变配电房进线处设置总等电位 端子板,所有进出建筑物的管道、金属物均与总等电位端子板相联。

 等有洗浴设备的卫生间、消防控制室设置局部等电位连接板。

 建筑物按二类防雷设计,在屋面设避雷带以防直击雷,避雷网格 不大于lOXIOm或12X8m,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体内两根或两根 以上主筋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m。利用建筑物基础底板 和基础内钢筋作为接地体。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工作接地和保护 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组成完整的接地系统。

 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实测不满足要求时,沿基础周围用 -40X4镀锌扁钢増加人工水平接地极,埋深1米。

 七、给排水管网设计 1、设计主要依据 (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2011 年版) (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2009 年版) (4)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5)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47-2014;

 (6) 《建筑给水排水及釆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7) 《全国民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 2、 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1) 规划红线内:室外给水、排水、雨水和消防总体设计; (2) 建筑内:给水、污水、雨水、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 系统、灭火器配置设计; (3) 基地给水进户阀门井与城市供水管道的连接管;建筑红线内最 后一个排水检查井与城市排水管道的连接管;由市政有关部门设计。

 3、 给水设计 (1)本规划从城市道路给水管网接入两路给水管DN150给水管作为 生活和消防用水水源,在文化服务中心内形成双路环管供水。

 生活冷水系统:

 1) 本设计考虑市政稳定给水,管网水压为0.35MPa; 2) 办公楼用水量定额:50升每人/天,小时变化系数1.3,使用人数 约为40人,使用时间10小时; 3) 最高日用水量:2立方米/天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0.26立方米/ 小时; 4) 平均时用水量:0.2立方米/小时。未预见水量按用水定额的10% 确定; 5) 室外消防用水量:15升/秒,火灾延续时间为2h。可利用市政保护 距离内其他室外消火栓。

 (2)供水方式 本工程釆用分区供水。

 ① 用水量:本工程用水量详见生活用水量计算表。

 ② 给水系统 1) 室内给水管采用PPR管,电热熔连接。压力等级l.OMPa,室外给 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 2) 管道穿楼板、墙体、地、屋面及管道暗装具体施工见标准图集 02SS405-2/21, 22、 23、 24; 3) 给水管道穿基础墙、内墙的预留洞参见标准图集02SS405-2/21, 施工时请配合土建专业。

 4、 排水设计内容 所有屋面及阳台雨水落水管均靠墙架设至底层,排入室外雨水沟 顺坡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5、 污水收集系统设计 根据规划区的性质、特点,排水体制釆用雨污合流制,在规划区 内接全整个地区形成统一的排水系统。规划区内地势平坦。

 (1) 雨水重现期 设计雨水重现期,雨水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Q =(f)xqxF 其中:°——径流系数,其值取0.65; q 设计暴雨强度(L/S・hm2) F 汇水面积(hm2) 暴雨强度q釆用黔西县暴雨强度公式:

 q=[914+ (1+0.882Igp) ]/t0.584 (升/公顷.秒) 式中:p——设计重现期,取1年;t——降雨历时(min)。

 设计雨水重现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地区的重要性、自然地势、 现有排水设施、接纳水体的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规划建成区一般道 路雨水管道设施雨水重现期取p=l年,雨水主干渠取p<5年。

 (2) 由于规划区地势较平,地而坡度变化不大,为尽量保证区内的 雨水都能重力自流顺利排放到自然水系中,规划雨水排放系统布置 时,尽量满足以下原则:

 ① 雨水管管径的计算按雨水量公式计算。

 ② 雨水管道管径为DN400,最小坡度取0.7%。

 ③ 管道在规划区道路下按收水一侧布置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或绿化 带。

 ④ 在竖向布置上,排水管应满足最小覆土深度70cm。

 6、污水管网敷设 按照《总体规划图》,釆用雨、污合流的排水体制。

 本工程载污干管道路敷设,收集村内的雨污水及按截流倍数 (n=l)所截流的雨水。

 截污干管主要计算公式:

 Q=vA V= (1/n) R 2/311/2 式中:Q-流量(m3/s) V-流速(m/s) A-水流断面(m2) N粗糙系数,取0.014 R-水力半径(m) I-水力坡度 合流管道按满流计算。

 分流制污水管最大充满度介于0.55-0.75间。

 最大设计流速5m/s 在设计充满度条件下的最小设计流速0.6m/so 主干管和干管的起始覆土深度为2.5m,但不小于1.5m. ① 管道设计充满度 管道按照不满流进行设计,管道充满度不能大于各管径所规定的 最大充满度。管道设计的最大充满度见下表:

 管径(mm) 最.大设计充满度 600 0.65 ②管道设计流速 雨污水在管道中的最小流速必须保证管道内部发生淤积,最大流 速保证管道不被冲刷损坏。参考相关规定,管道最小设计流速为 0.6m/s,最大流速:金属管道为10m/s非金属管道为5m/s。截流渠道 流速不小于0.4m/s。

 ③设计的最小管道 雨污水管道系统上游有可能部分设计很小,若根据流量设计,管 径会很小,管径太小,管道非常容易堵塞,増加维护费,因此,为了 维护工作方便,可规定一个允许的最小管径。一般最小管径300mm。

 根据经验,通常设计管径较小,水力坡度增加埋深也会增加。从时间 的排水管道敷设费用来看,管材费用在整个管道敷设的工程中所占比 例不是很大,所以在本管网设计过程中,最小管径设计为400mm。

 ④ 最小设计坡度 根据相关规定,管径4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

 ⑤ 管道埋设深度 管道埋设深度直接影响工程的投资,结合当地地质情况,主干管 和干管起始覆土深度为2m,但不小于1.5m。

 ⑥ 污水收集管网管材设计 本项目采用波纹管作为管网的管材。

 7、管材选择及主要工程量 根据敷设场地的地质和抗震条件,排水管钢筋混凝土管。基础采 用天然砂石,采用开槽的方式进行施工。在主要排水单位的支管接入 处设置连接管井,每隔40-100m设检查井一座,便于维护和支管的接 入。

 近期纳污水范围截污管工程量见下表: 管 材 单位 数量 DN400钢筋混凝土管 m 4600 检查井0 1000砖砌 座 92

 八、绿化工程 1、设计内容 绿化为沿道路两旁用屋前房后的绿化,以种植花木为主,树木以 风景林为主。

 2、绿化配置 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依据植物的生活习性和观赏特性,结合当地条件和景观要求,选 择合适的树种,合理配置不同的植物群落。

 地方性树种为主的原则 地方性树种即乡土树种,对当的土壤、气候适应性最强。在绿化 中多采用地方性树种,能突出地方特色。适度引入一些外来的优良树 种,对增加广场园林植物多样性,丰富广场景观具有重要作用。

 乔木为主,乔、灌、藤、草、花卉相结合的原则 应用各种各样的植物形式点缀整个区块环境,创造赏心悦目的自 然景观,精心配置植物,从色彩、质感、香味、触觉、功能、形态、 个性等多个元素综合考虑,因地形创造植物、环境、功能的完美结合。

 园林绿化通过乔木的种植,形成绿化的基本骨架,同时合理地搭 配亚乔、灌木、花卉、草坪及地被植物,形成局部的特色景观。

 速生树与慢长树种、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与景观树相结合的原则 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并重的原则 除调节和改善城市气候、净化空气环境功能以外,区块园林绿地 对城市景观也起很大作用,在选择树种时,既考虑生长快速,能发挥 生态效益的树种,同时也兼顾树种的美化功能,尽可能选择观花、观 果、观色的树种。

 九、路灯亮化工程 1、 原则 (1) 道路及特殊地点应有照明设施,以保障交通安全、畅通,提高 运输效率,防止犯罪活动。并对美化城市环境产生良好效果。

 (2) 道路照明的设计应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 环保、维修方便的原则进行。

 (3) 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紧密结合城市建设和改造,前期工作准 备要充分、施工组织协调措施要落实。

 2、 依据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路灯管理与路灯技能设计、施工、维护技术标准指导手册》 3、照明标准 主干道每50米设置一盏节能环保型太阳能路灯和电力型路灯, 呈“品”字型布置。

 (1) 道路照明分类 ① 根据道路使用功能,城市道路照明可分为主要供机动车使用的机 动车交通道路照明和主要供非机动车与行人使用的人行道路照明两 类。

 ② 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应按快速路与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分为三 级。本项目各条道路照明均按次干路进行设计。

 (2) 道路照明评价指标 ① 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应以路面平均亮度(或路面平均照度)、路 面亮度均匀度和纵向均匀度(或路面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环境 比和诱导性为评价指标。

 ② 人行道路照明应以路面平均照度、路面最小照度和垂直照度为评 价指标。

 第五章节能节水措施 本项目位于黔西县茨园路,规划中本着建立低碳生活概念,强化 节能措施,建立绿色空调理念,利用爽爽的贵州气候特征减少能耗。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釆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等国家及地方现行相关规定进行设计。

 —、设计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起实施 (2)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自2008年10月1 口起施行 (3) 《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 15 号) (4)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 (5)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9 号) (6)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改委。科技部2006年12 月) (7) 《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 发改委2005年65号) (8)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 保护总局第16号令,2004年8月16日发布) (9)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1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11)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12) 《建筑工程电气节能》(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13) 《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13471-1992 (14)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査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 第2787号 (15) 《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査暂行办法》 二、节能措施 1、建筑布局力求确保自然釆光及通风 对建筑布局、朝向进行合理规划设计,根据建筑的不同功能,进 行口照分析,避免建筑间的相互遮挡,确保口照及釆光要求。建筑设 计中积极釆用自然采光及通风,减少人工照明数量,并实现自然釆光 与人工照明的切换控制。同时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区域的微气候进 行预测及分析,优化建筑布局及风环境设计,积极利用自然通风改善 环境,避免建筑风害。积极采用室外绿化、水景、透水型路面铺装等 措施,缓解热岛效应。设计中还结合自然环境设置与自然和谐的水环 境,确保区域内的用水安全,进行水资源有效利用和雨水、中水、污 水的循环利用设计。

 2、建筑单体节能设计 建筑物的保温节能性分为围护结构节能(包括外墙、屋顶、门窗 和户隔墙等建材的键能)和用能设备设施节能(如中央空调、通风管 道等设备、设施等的节能)两大类。用能设备的节能问题已受到关注, 而围护结构却往往很少会去关注,因而也是目前建筑节能的重点。在 围护结构的节能中,外墙体、门窗及屋面隔热保温的技术模式对建筑 物节能的投资和耐久性影响最大。

 (1) 提高墙面保温节能性 外墙保温就像建筑物的外衣,既能防止外部阳光的过度辐射,又 能保持室内热能的逃逸性散发。建筑物键能技术模式一般按外墙体隔 热保温的方式可分为:外保温、内保温和自保温三种模式。

 内、外保温模式基本相同,都是由隔热保温材料通过粉、喷、贴 等施工工艺,在外墙体外侧的基层上包一层隔热保温层结构而成。而 自保温主要依靠具有隔热保温性能的墙体材料(如:保温轻质砂浆、 砌块、墙板等)的开发使用。

 本次设计拟釆用轻质空心砖及在外墙体外侧的基层上包一层隔 热保温层结构两种措施提高墙体保温。

 (2) 门窗保温打造立体节能 为了增加房间的聚光度、通透性和明亮度,现代建筑物的窗户面 积越来越大,随之出现的是房间内的散热、隔热效果越来越差,造成 能量的散失。在这样的情况下,窗户面积大于所在墙面1/4的房间, 须使用气密性较好的成品窗。并应采用中空玻璃窗,这种玻璃窗一般 用铝合金或塑钢材料作为窗框,窗玻璃则采用二层或三层结构,高档 的中空玻璃窗将玻璃间抽成真空,有的还充入惰性气体,使保温和隔 热的性能更佳。此外,中空玻璃窗还能起到很好的隔音功能,特别适 用于闹市区的办公用房。

 (3)屋顶保温 屋顶的保温构造对保温节能的功效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屋 顶承受的光照范围较大,特别是在阳光垂直照射的时候,它的热能蓄 积会更强。因而屋顶构造设置保温层,而能达到冬季保温夏季降温的 作用。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 节能措施 ① 室内给水尽量利用市政给水管网压力,室内高区区生活给水系统 釆用无负压管网增压设备加压,充分利用城市管网压力,其生活泵采 用变频调速水泵,由所需负荷自动调节水泵转速,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② 消防泵选用的恒压水泵均为消防专用产品,具有稳压和防止超压 的功能,配套电机效率高,节省运行电耗。

 (2) 节水措施 ① 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并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GJG164-2002 的要求。

 ② 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 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

 ③ 给水系统釆用竖向分区方式以控制最不利处用水器具的出流水 头,不仅可节约用水而且增加使用舒适感。入户水管水压大于 0.35MPa者设减压阀。

 ④ 给水管道均釆用塑料类管材,过水能力强,沿途损失小,节省能 耗。

 4、 建筑照明节能设计 设计中所有电气设备均选用高效节能型电气设备。

 (1)照明 照明设计优先考虑充分利用自然光,并在此基础上布置照明灯 具。过道、楼梯间等公共场所釆用节能灯,吸顶灯光源为2U系列节 能灯,住宅过道、楼梯间照明灯采用带声光控功能的节能自熄开关自 动控制。疏散、出口指示光源为LED;所有灯具功率因数不小于0.9。

 室外照明路灯包括景观灯具等功率大灯具配补偿电容,功率因数补偿 到0.9以上,减少了无功损耗。

 设计严格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中对场 所照度的规定值控制,照度设计参照以下数值:楼梯间照度30Lx, 前室照度75Lx,门厅照度100LX,住宅照度100LX;并严格按照照 度要求控制各场所照明功率密度值。

 (2) 变压器选用 变压器应尽可能伸入负荷中心,靠近用电负荷,10/0.4kV变压器 低压侧设电容补偿,使低压母线功率因数大于0.9, 10/0.4kV变压器 选用SCB10低损耗变压器。设计变压器负荷率控制在70〜85%之间, 综合费用低。

 (3) 电缆的选用 电缆的选用在满足了供电负荷的电流大小的基础上,参照根据 TOC计算方法计算出的经济电流范围表作校核,大部分电缆尤其是 大截面的电缆供电的设备的电流符合经济电流范围。

 (4) 供配电系统 低压做无功补偿,补偿功率因数到0.9以上。

 10/0.4KV变压器尽可能靠近用电负荷。

 5、可再生能源利用 因地制宜地采用可再生能源,结合建筑条件及本地资源,釆用太 阳能、风能、地源热泵等技术,提高区域内空调釆暖及热水供应系统 的综合能效比。

 6、节材及材料资源利用 在建筑工程材料和装饰材料选择时,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CAI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

 建筑造型设计要素简约,避免大量装饰性构建,土建与装修材料应用 一体化设计,并选用符合本地地质、气候特点的新型建筑体系,选用 工厂化、规格化、多样化、半成品化、装配化和模数化的建筑工程材 料。

 三、节能效果分析 1、 节能保温隔热 本项目外立面拟选用浅色材料。浅色的外立而材料可以反射65% 的日照,反射率高的面层材料在日照强的时段大约节省20-30%的能 源消耗,预计总体单位面积节能约在5-1%. 2、 高强建材应用 目前我国高强度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应用正不断推广。据测算, 在建筑用钢方面,用HRB400替代HRB335就可以节省14%钢材, 替代HRB235则可节省40%以上的钢材,而每吨钢至少要消耗2吨煤。

 另外,在水泥与混凝土的应用中,建筑市场上65%的水泥是32.5级, 42.5级及其以上的仅为水泥总量的35%,而采用42.5级水泥比32.5 级水泥每立方米混凝土可少用水泥约80千克。

 3、 节水型器具节水 本项目全面推广节水型水龙头,禁止使用铸铁螺旋升降式水龙 头、铸铁螺旋升降式截止阀;推广节水型便器系统,浴室要求普及使 用冷热水混合淋浴装置。通过安装使用节水器具,预计可使用水量减 少20%左右,全年可节约大量用水。

 4、 绿色照明 本项目户外公共部分拟釆用绿色照明系统,用紧凑型荧光灯代替 白炽灯,节能约70% ,每年可以节省大量能耗。

 综合以上分析,若上述节能措施能够充分发挥效用,那么本项目 通过选择建筑材料,由于建材运用得当,项目投入运营后,通风、空 调等用电量减少,每年节约大量电能;通过节水型产品(器具和设备) 的推广使用,使每年生活办公用水量减少。可见,通过釆取以上措施 并达到预期效果,本项目的节能效果较为明显,可减少运营耗能,并 降低项目运营成本。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 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理》(国务院第253号令) (3) 国家环保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试行) 的通知》 (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2002) (5) 《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864-2013) 二、 项目场址环境现状 项目拟建场址位于黔西县茨园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居民 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生活垃圾。目前,生活垃圾由县环卫部门 定期收集后运至简易垃圾堆放场进行处理。另外,场址及其周围无名 胜古迹和自然保护区。

 三、 环境影响初步分析 本项目建设期间及投入使用后,主要涉及到废水、废气、噪声、 固体废弃物等环境问题。

 (1)废水 本项目排水系统拟釆用雨污分流制。污水经污水支管收集后,汇 入主干管,在村内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最后由市政污水处 理厂集中处理后排放。其中,污水按粪便水和餐饮废水分别经化粪池 和隔油池预处理,污水经收集通过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 后再进行排放。需确保污水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2002)中相关标准。本项目在严格执行有关措施后,废水不会对环 境造成污染。

 (2) 废气 建筑物热源拟采用清洁燃料锅炉,可确保烟尘排放达到《锅炉大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相关标准。卫生间产 生的废气釆用机械排风的方式处理。其余场所可考虑自然通风和机械 排风相结合的方式。施工场尘,尤其是施工车带起的扬尘,在局部短 时间内TSP可能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建议使用预拌混凝土, 禁止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施工现场周边必须设置高度在I.8M以 上的围墙挡;土堆、料堆耍有遮盖;必须及时清运建筑垃圾,临时堆 放不准超过场地围挡范围并釆用防尘措施;施工场地内不准堆放生活 垃圾;严禁高空抛洒建筑垃圾。施工道路要硬化,要在工地出口处设 置清除车轮泥土的设备,确保车辆不带泥土驶出工地;装卸渣土严禁 凌空抛洒;要指定专人负责工地的环境卫生工作。工程项目竣工后要 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裸露地面应绿化或铺装,做到“黄土不露天”。

 严禁在车行道上堆放施工弃土,可采用洒水、遮盖或喷洒覆盖剂等措 施防止扬尘。本项目正常营运期基本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废气污染。

 (3) 噪声 对项目使用的循环水泵、柴油发电机等动力设备采取隔音降噪 措施,有关设备均选用优质低噪型;室内釆用隔音良好的材料;汽车 噪声执行当地有关机动车辆管理规定,区内禁止鸣号。建设施工过程 中产生的施工噪声如果放松管理和防治,可能对施工场界外居民产生 一定的影响。对此应釆取有关措施后可以使环境噪声不超过标准。

 (4) 固体废弃物 项0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办公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主要 措施是将垃圾分类,按功能区域或建筑区域划分垃圾清理服务区, 局部设置垃圾处理间及不影响室内景观的密封垃圾收集器,釆用全 密闭式的垃圾收集运送小车和运输车。规划固定的垃圾收集运送通 道,运送至指定的垃圾压缩中转站。

 (5) 初步分析结论 总的来说,项目建设及启用后,只要加强管理,严格按照有关 标准执行环保措施,基本上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此外,本项目在实 施过程中需征询环保部门意见。

 四、环境保护措施 1、 项目建设期间的环境保护措施 (1) 施工期噪声应符合当地环境污染控制规划要求,减少夜间作业 和避免使用噪声超标的机械施工,必须夜间施工的项目需满足《建筑 施工场界噪声限制标准》的要求。

 (2) 施工时以挡板围拦,适量喷水降尘。施工现场出口应作硬化处 理或采取相应的除泥、清洗措施,严禁施工运输车辆、机械将泥土带 出施工场外污染城市道路。

 (3) 设置连续、通畅的排水设施和沉淀设施,防止泥浆、污水、废 水外流或堵塞下水道。

 (4) 电焊过程中产生的光污染应釆取封闭施工等防治污染措施。

 (5) 施工废渣土必须及时清运,按城建要求送指定地点填埋堆放。

 2、 在设计和有关设备的使用时釆取以下措施 (1) 釆用分流制排水系统,利用化粪池以及专业污水处理系统,使 排水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2) 有关机房内墙、门、窗做吸音隔声处理。

 (3) 选用的主要设备要求噪声低,运行震动小,带震源的设备设减 震基座或减震吊架,主体建筑周围环境及各室内房间需达到 GB3096-2008噪声标准要求。

 (4) 蒸汽锅炉水系使用软化水。

 (5) 建筑内隔断釆用轻质隔墙、轻钢龙骨石膏板等,尽可能少采用 木材或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的材料。

 3、 项目运营期间的环境保护措施 (1) 生活污水按国家环保局颁发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I996)执行。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 管网系统。

 (2) 在村镇均设置垃圾存放点,由专人外运至城市垃圾中转站(点), 并通过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运至卫生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

 (3) 按建筑项目绿化、美化设计要求,除建构筑物占地和人行通道 外,有条件的地方尽量绿化。

 4、 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项目在施工建设中的地基开挖及施工车辆的频繁往来将不可避 免地损坏原土地的自然地貌和地表植被,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导致水 土流失,这种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现象尤其是在强降水季节变得更为 突出,因此耍严格做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处理好场地的排水,防止 发生水土流失,并接受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査。

 施工建设过程所需石料填方拟商业采购,同时在石料运输途中, 应防止石料抛洒路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挖 填同步;完善排水设施,筑好排水沟,有效汇集水流,避免水流冲走 砂土,破坏周边水土,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场地进行平整和复原; 按照耍求及时建设好草皮及植物绿化工作,以保护当地的天然生态环 境。

 五、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对环境影响较小,通过采取上述环境保护措施不会对环境 造成不良影响,该项目从环保角度看可行。

 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消防 一、 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 主要隐患部位 (1) 建筑物高空坠落事故。

 (2) 施工用电安全隐患。

 (3) 起重机械在安装、维修、使用过程发生的机械事故 二、 安全设施 1、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措施 (1) 机械施工的安全措施 ① 定期对塔机等起重运输设备的安全装置进行检查,不准机械带病 运转和安全装置失灵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② 起重运输机械高空作业时,除配备无线电对讲机和设置足够照明 外,白天施工必须用信号和叫笛指挥,夜间施工用信号灯指挥操作。

 ③ 塔机必须安装避雷装置。

 (2) 施工用电安全设施 ① 严格执行工地供电数配额度,把用电较大的对焊机、孤焊机的工 作时间调开。在保持施工用电量的情况下合理安全用电。

 ② 按施工组织安装正规施工供电线路和配电盘、配电箱。

 ③ 高层施工用电用软芯电缆线送电,施工层设活动配电盘两块。随 施工层升高而升高,各队交叉施工和照明用电木制电杆,临时安装橡 胶绝缘导线,分路接线送电。

 ④ 用红线做好各机械的保护接零接地工作。

 (3) 防止高空坠落和物体打击设施 ① 室外通道外搭设防护棚,防护棚钢管搭设,满铺脚手板加盖模板。

 ② 所有临设屋面满铺竹脚手架。

 ③ 不允许上下重叠作业,不允许在操作层下逗留及通行,上班必须 戴安全帽。

 ④ 严禁钢管、钢筋单点起吊。

 ⑤ 高处与地面传递物件时,不允许扔、掷。

 ⑥ 楼层外侧周边,管道门洞均设1.2m栏杆、铜管走到,第二层水平 洞口满铺脚手架防护。

 ⑦ 楼板上的施工荷载不得大于3000Kg/m3模板、架料严禁超载堆放。

 (4) 防雷 ① 按三级防雷设计,避雷带釆用中12圆钢,引下线利用结构柱内主 钢筋,防雷与电气设备共用接地装置。

 ② 接地级,接地电阻不超过1欧,接地极断面不少于50mm2,接闪 器沿房屋四角高度不小于I米。

 (5) 劳动安全卫生 为保证施工人员、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好环境,劳 动安全卫生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 加强施工人员、居民的安全防范教育,重点区域应釆取相应的安 全防护措施。

 ② 注意餐饮卫生,经常检查、消毒,定期靖检疫部门来检查。避免 用餐不洁、发生食物中毒。聘请当地的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检测和防治, 以保证对施工人员、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身体健康。对施工区食堂、 炊事区,做好杀虫灭蚊等的环境卫生工作。对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 水和粪便进行消毒和简易沉淀处理,避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③ 各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应对工地设置围栏、防护网和警示牌,设专 人管理避免闲杂人自由进入。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防止高 空作业附落及其他事故发生。高噪声工人采用带耳塞来降低噪声危 害。

 ④ 尽量减少垃圾中间转运环节,以避免影响环境观瞻。因此,本文 化服务中心垃圾收运体系尽量减少设置垃圾中间储存及垃圾转运站。

 生活垃圾设置分类投放和分类清运,垃圾车自用户垃圾源收集至小型 垃圾转运站,然后送至垃圾处理厂。

 ⑤ 道路行人垃圾通过路侧公共废物箱收集,每天由专人收集袋装化 后,置于垃圾收集路线旁,再由于垃圾车定时收集。

 ⑥ 生活垃圾按可冋收利用(报纸、玻璃、塑料、橡胶、金属等)、 可生化有机物(餐厨垃圾、果皮等)、无机物(灰渣、木屑、破布、 碎砖等)、有毒有害物质(废电池、费药品、涂料、油漆等)进行分 类。对于餐厨垃圾可采取生化处理的手段消纳,可冋收利用的垃圾作 为再生产的原料,真正做到源头的减量化。

 ⑦ 做好防雷接地装置;电气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电气产品、电 缆、电线铺设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有关规范。

 ⑧ 带电设备外壳及支架,釆取保护接地,以防止人身触电事故发生。

 ⑨ 传运设备都设有安全保护罩,机械设备设有紧急停车装置。

 ⑩ 定时对安全生产、消防器具进行检查,建立健全各项操作规章制 度,设专(兼)职安全操作人员,并经常对工作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和 安全生产教育。

 2、项目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以及油烟 废气等,治理措施如下:

 (1)污水处理 场地内釆用雨污分流制,建筑物内主耍为生活污水及厨房污水, 商业市场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建筑室外的污水管,与生活污水一 起排入污水处理装置,经生化处理达标后再排入城市下水道,餐饮污 水设隔油沉砂池。

 (2) 废气治理 餐饮油烟釆用专用排烟道高空排放。

 (3) 生活垃圾 建筑各层设置垃圾堆放处,在用地内设一个垃圾收集点,由物管 人员定时收集送入垃圾收集站,每天再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场(站)处 理。

 (4) 设计中所选用的设备均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釆取相应的减震措 施。

 (5) 建筑和装饰材料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标准选用不散发污染物的材 料。

 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一、 组织机构 项目承办单位:

 黔西县㈱街道办事处 二、 项目人员配置 (1) 工作制度 ①工作时间安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①工作制度 按照国家劳动法有关规定,工作人员正常日工作时间为八小时、 周工作时间为四十小时、年工作时间为249天,合计为1992小时。

 (2) 工程建设管理方式 项目部是由公司组建并领导进行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它是开发 项目现场管理的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负责开发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全过 程施工管理的工作,既是公司某一开发项目的管理层,又对各外包单 位负有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

 (3)项目部组织形式及人员设置 项目经理 工作班子:设土建组、设备安装组、安监组、成本控制组、后勤 组 土建组下设施工管理、技术洽商、计划统计、物资供应 设备安装组下设施工管理、技术洽商、计划统计、物资供应 安监组下设安全检查 成本控制组下设预决算、合同管理、招投标 后勤组下设资料归档、手续办理 工程技术部主管土建组、设备安装组、安监组、后勤组,经营计 划部主管成本控制组。

 釆用部门控制式项目组织,不打乱公司现行的建制,按照部门职 能分工,对应项目管理机构,由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项目管理。

 三、项目管理制度 1、项目管理制度 要取得一个成功的项目,必须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有力的高质量 的,高水平的项目管理,项目管理者将项目的所有参加者的力量和工 作融为一体,将工程实施的各项活动组织成为一个有序的过程,项目 管理是項目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且十分重要的方面。

 (1) 成本(投资)管理。在预算费用(成本或投资)范围内完成, 尽可能地降低费用消耗,减少资金占用,保证项目的经济性要求。

 (2) 工期管理。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的建设,不拖延及时地实 现投资目的,达到预定的项目总目标和要求。

 (3)工程管理。满足预定的使用功能要求(包括功能、质量、工程 规模等)达到预定的生产能力使用效果,使之经济、完全、高效率地 运行,并提供较好的运行条件,项目实施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减 少变更,不发生事故或其他损失,较好地解决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风险 困难和干扰。

 2、 项目组织 本项目建设应按照基本建设管理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管理, 实行专项建帐,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合 同管理制和审计监督制,为保证质量和按时完成项目提供组织保证。

 3、 项目控制 项目实施控制是为了保证项目按预定的计划实施,保证项目总目 标的圆满实现。本项目由于时间要求紧,组织过程复杂,项目的顺利 实施需要专业化的组织与管理,且需要实施单位内各部门在时间上、 空间上协调一致,使项目实施过程不受到干扰或中断。

 (1) 管理和监督项目实施实施控制的首要任务是监督,工程项目实 施控制过程,监督工作必须保证实时性,必须立足现场。通过经常性 的监督以保证整个项目和各个工程活动都能按照计划有效的实施, 并达到合同要求(预定的质量要求、预定的费用、预定的工期), 最终达到预定的项目目标。

 (2) 跟踪项目实施过程通过对实施过程的监督获得反映工程实施情 况的资料和对现场情况的了解。将这些资料经过信息处理,管理者可 以获得项目实施状况的报告。将它与项目的目标、项目的计划相比 较,可以确定实际与计划的差距,认识哪方面出现偏差。并在项目 实施过程中釆用动态控制的方法,阶段性地检查实际值与计划目标值 的差异,采取措施纠正偏差,制定新的计划目标值,使项目的实施结 果逐步靠拢最终目标。

 4、 项目监理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木工程必须实行工程监理,将施工监理 任务以合同的形式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承担。监理工程师 作为监理单位派出的项目管理者,在施工及验收交付阶段负责施工项 目的安全管理、信息管理、投资控制、建设工期、工程质量控制、工 程建设合同管理、工程资料管理、协调有关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等全 过程监理,为委托人提供相应技术服务,监理工作结束时,向委托人 提交监理工作报告及各类专业报告。在质量保修阶段:包括检查和记 录工程质量缺陷,对缺陷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确定责任归属,审核修 复方案,监督修复过程并验收,审核修复费用等,各阶段的具体工作 内容执行国家、行业的有关规范和规定。

 5、 资金管理 项目建设必须按照项目建设程序建设,严格资金管理,以保证项 目的顺利实施。

 (1) 所有建设项目,均需执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按照项目 决策(立项)、设计、项目招投标、工程施工、竣工结算、财务决算 的基本流程逐步实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是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组成 部分,设计方案是合理确定工程投资规模的关键环节。财务部门应参 与建设项目的立项、前期论证和初步设计概算审查,确保资金满足工 程建设需要。

 (2) 在工程建设期间,应根据工程建设进度需要,随时随地深入施 工现场,了解投资计划和财务执行情况,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应严格 按照批准的设计概算内容,在投资计划范围内组织实施,并积极配合 财务部门对项0资金进行管理并接受监督。

 (3) 建设项目竣工后,应将工程竣工资料(工程竣工决算、财务决算、 签证资料等)及时完善并报送相关部门备案存档。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 一、建设管理 本项目的各项具体工作由黔西县㈱街道办事处作为项目法人具 体负责实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招标制度、监理制度、工程合 同管理制度等。

 本项目的核心目标是由合同界定的质量目标、工期目标、投资目 标,因此,建设管理的内容相应地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 制、合同管理及协调各方关系等。

 (1) 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制度 将本项目适当分解后,把确定的施工任务发包。根据《招标投标 法》的规定,项目建设单位将委托有相应资格的招标代理单位进行招 标和有相应资格的单位编制标底,选择质量好、信誉高、价格合理、 工期适当、施工方案可行的单位施工,并及时将中标通知书送至中标 单位,签订施工合同。

 (2) 工程建设监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在本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实施 建设监理制度。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全过程监理,包括设 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监理。审核总监理工程师监理的 指导性文件,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的可具体实施和操作的业务文件。

 (3) 质量控制 首先制定保证质量的各种措施,对承接项目任务的单位进行资质 审查,对涉及质量的材料进行验收和控制,对设备进行预检控制,对 有关方案进行审查。

 其次,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对工序交接、隐蔽工程检查、设计 的变更审核、质量事故的处理、质量和技术鉴证等进行控制,对出现 违反质量规定的事件、容易形成质量隐患的做法釆取措施予以制止。

 最后建立实施质量日记、质量汇报会等制度以了解和掌握质量动态, 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4) 投资控制 首先,进行风险预测,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熟悉项目设计图纸 与设计要求、分明项目价格构成因素、事前分析费用最容易突破的环 节,从而明确投资控制的重点。

 其次,定期检查和对照费用支付情况,对项目费用超支和节约情 况做岀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完善信息制度,账务国家调价范围和幅 度。最后,审核信息制度。

 (5) 进度控制 首先编制或审核项目实施总进度计划,审核项目阶段性进度计 划,制定或审核材料供应采购计划,寻找出进度控制点,确定完成日 期。

 其次建立反映工程进展情况的日记,进行工程进度检查对比,对 有关进度及时计量并进行鉴定,召开现场进度协调会等。

 最后当实施进度的计划发生差异必须及时制定对策。制定保证不 突破总工期的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等。制定总 工期突破后补救措施,然后调整其他计划,建立新的平衡。

 (6) 加强合同管理 本项目合同主要包括勘察设计合同、施工合同以及建设工程相关 的其他合同。其他合同包括买卖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担保合 同、委托合同、承揽合同等。合同管理由合同的主要条款、合同的订 立和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合同的订立项目的规模和工期、项目 的复杂程度、项目的单项工程明确程度等,选择合同的具体类型,使 用条款等。

 (7) 协调 项目的开发过程需要处理与水、电、通信、气、消防、环保等有 关部分的协调问题。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章制度,积极主动地和各级 之智能部门配合,争取各部门的帮助,以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8)竣工验收 在接到施工单位的交通报告后,及时组织初验。建设项目全部建 成后,由黔西县##街道办事处以及规划、建设、环保、消防等其他部 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组成的验收委员会验收项目。签发竣工验收 报告。

 二、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考虑该项目在黔西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项目资金落实的情况 下,实施进度分项目前期准备、项目建设、竣工验收等三个阶段进行 安排,三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进度安排情况如下:

 (1)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 工程设计、审批以及办理其他相关手续。

 (2) 项目建设实施阶段 (3) 竣工验收阶段 三、 项目实施进度表 从项目可行性研究到竣工验收其实施进度情况详见《实施进度 表》。

  2017 序号 项目 8 9 10 1 项目初步设计与审批

 2 项目施工图设计 1

  3 招标投标

 4 项目土建施工

 5 项目水电施工

 5 竣工验收

 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章工程招投标 为了确保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提高投资的使用效果,规范招标投 标活动,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

 —、项目招标 (-)招标的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2) 国家计委第3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的规 定》; (3) 国家计委第9号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 招标事项的暂行规定》; (4) 根据《贵州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贵 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16号令); (二) 招标的类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及《贵州省招投标条例》 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在规定的招标项目范围之内,应该按照要求,对 工程设计、施工、设备釆购等内容进行招标。

 (三) 招标范围、形式及情况说明 1 招标范围 根据《贵州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上述规 定范围内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必须进行招标: (1) 、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釆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 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2) 、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3) 、重要设备和材料等货物的釆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 万元以上的; 本项目监理费、设计费、勘察费用小于20万元,达不到公开招 标要求,不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施工釆用公开招标的方式。

 2、 招标的组织形式:委托招标 3、 招标方式: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 四、招标情况说明 本项目的部分设备单项的价格数额不大,而且在市场上可以自由 采购,建设单位可以自行安装,故可不进行招标。

 项目招标基本情况详见表。

 招标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招标范围 招标组织形式 招标方式 标段 划分 不采用招 标方式 单项合同估 算金额(万 元) 备注 全部 招标

 自行招 标 委托招 标 公开 招标 邀请 招标 设计

 ▲ 2. 28

 工程费用 ▲

  ▲ ▲ ▲

  56. 93

 监理

 ▲ 0. 97

 设备

 无 重要材料

 无 其他

 无 情况说明:

 建设单位盖章 年 月曰

 二、项目管理 (一) 成本(投资)管理。严格预算成本控制,尽可能地降低费耗, 减少资金占用,保证项目的经济性要求。

 (二) 工期管理。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的建设,及时实现投 资目的,达到预定的项目总目标。

 (三) 质量管理。满足预定的使用功能要求(包括功能、质量、 工程规模等),到达预定的使用效果,使之经济、高效率地运行,并 提供较好的运行条件。项目实施按计划有序地进行,减少变更,不发 生事故或其他损失,较好地解决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困难和干扰。

 项目实行法人责任制,负责项目申报、实施、质量、资金管理、及项 目建成后的运行总负责。

 (四)项目组织管理 本项目建议按照有关基本建设管理法规进行严格管理的规定, 实行法人制、监理制、招投标制、合同制,为保证质量和按时完成项 目。

 项目管理措施:组织措施 经济措施 技术措施 合同管理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1) 投资估算编制范围 本项目投资估算编制范围为拟建场址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和安 装工程,同时包括公用及辅助设施工程、绿化工程。

 (2) 估算依据及说明 ① 本项目拟定的建设方案及相关图纸; ② 土建工程依据贵州省建设厅2004版《贵州省建筑工程计价定额》 及2004版《贵州省装饰装修工程计价定额》,并结合黔西县城现行 建材价格及同类建(构)筑物的一般造价水平,综合估算项目土建工 程造价。

 ③ 安装工程主要依据2004版《贵州省安装工程计价定额》,并参照 本地区同类工程的安装价格水平进行综合估算。

 ④ 其他费用及预备费根据国家、省、州制定的现行有关规定和标准 计取。

 ⑤ 在计算项目总投资时,不考虑项目运行所需铺底流动资金。

 (2)建设投资估算(总体费用) 按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规定,将建设投资的估算分 为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个部分分别估算。详见投 资估算表。

 ①建筑工程费 建筑工程费的估算方法釆用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单位建筑 工程造价指标乘以建筑工程总量)、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估算法(以 单位实物工造价指标乘以实物工程量),单位造价指标的确定参照贵 州省04工程定额和同类项目造价水平,并按现行价格水平予以调整。

 本项目建筑工程费包括:主体建筑所发生的费用,以及道路、广 场、绿化等公用辅助设施建设。费用估算为56.93万元。

 ④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按各项费用科目的费率或者取费标准估算。

 本项目该项费用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勘察设计费、工程建设 监理费及招标、设计文件审查等费用。估算费用为10.28万元。

 ⑤ 基本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是指在项目实施中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支出,需要事 先预留的费用,又称工程建设不可预见费,主要指设计变更及施工过 程中可能增加工程量的费用。本项目基本预备费按照工程费用和工程 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5%估算,费用为3.36万元。

 下表为项目投资估算表:

  项目投资估算表 工程名称: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估算金额(万元) 技术经济指标 备注 建筑 安装 设备及工 器具购置 其他 合计 单位 数量 单位价 值(元) 工程 工程 费用 一 直接工程费用 44. 44 12. 48

  56. 93

  (一) 主体工程 39. 66 12.48

  52.15 nf 499. 38

  1 土建工程 39. 66

 39. 66 m2 499. 38

  2 给排水及消防工程

 5.99

  5. 99 m1 499. 38

  3 电气和防雷工程

 6.49

  6. 49 m2 499. 38

  (二) 室外配套附属工程 4. 78

 4. 78

  1 场地平整及土石方 3. 24

 3. 24 m3 540

  2 道路广场工程 0. 84

 0. 84 m2 120

  3 绿化工程 0. 70

 0. 70 nf 100

  二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10.28 10. 28

  1 建设单位管理费

 1. 14 1. 14

 财政部财建[2002] 394号 2 建设工程监理费

 0. 97 0. 97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改价格(2007)670号 3 项目前期工作咨询费

 0. 50 0. 50

 国家计委计价[1999] 1283号 4 工程勘察費

 4. 50 0. 74

 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 10号 5 工程设计费

 2. 28 2. 28

 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 10号 6 环境影响评价费

 0. 13 0. 13

 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计价格[2002] 125号 7 招标代理费

 0. 28 0. 28

 国家发改委发改价格[2011]534号 8 施工图审査费

 0. 20 0. 20

  9 项目预、决算审计费

 0. 28 0. 28

 黔价费[2011]244号 三 预备费

 3. 36 3. 36

 (一+二)X 5%,(建标[2007] 164 号)

 合计(一+二+三)

 13.64 70. 57

 二、资金筹措方式与来源 建设投资总额为 :70.57万元。

 资金来源:行政划拨。

 第十二章效益分析 一、改善居民活动空间 1、 免费向群众提供娱乐活动场地,免费向街道群众提供各类培 训、免费对街道从事相关文化工作人员提供各类相关培训。

 2、 对广大群众进行时政和政策法规教育。

 3、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组织电影、电视等的放 映活动。

 4、 开办图书室,组织群众开展读书活动,向群众提供免费借阅 图书服务。

 5、 捜集、整理民族民间艺术遗产,开展能力范围以内的文化遗 产和文物的保护工作,促进乡村特色文化的发展。

 6、 指导和辅助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街道文艺团体开展各种 业务活动。

 7、 免费向群众提供上网服务。

 二' 有利于区域的社会稳定 1、 通过土地的合法、合理的权属调整,将减少今后土地利用过 程中可能引发的各种纠纷,有利于保持农村稳定。

 2、 有利于政府利用土地资源经营城市的新观念来推进黔西县社 会经济发展。

 3、 有利于推进黔西县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农民向城区 集中的趋势,促进黔西县城镇化进程。

 三、社会效益分析 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店民生活水平和 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是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的配套工程,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工程。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离不开社区服务,满足城乡居民过 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离不开社区服务,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社 区服务。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逐步 加快,我县城乡基层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对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城镇化和老龄化加快发展,有效满足社区居民 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需求,需要加快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适应社会 转型、企业转制和政府职能转变,有效承接大量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职能,需要加快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适应改革不断深化和经济快速发 展,有效冋应居民的利益诉求,化解基层社会矛盾,需要加快社区服 务体系建设。

 综上所述,黔西县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在精神文明建设、物 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是无法用金钱评估的。其建 设的意义是深远而必要的。

 第十三章风险评估 受自然、社会、经济、历史、观念等方面的制约,项目所在地的 城市建设较为滞后。本项目是所在城市的市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所在地政府,特别是当地居民,都盼望项目早日建设,并已先期 完成相关规划等建设准备工作。

 本项目属公益性的城市基础设施,属于典型的民生工程,其建设 符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项目的技术方案可行,建设条 件有保证,项目性质为非经营性质有一定冲突,因此,不能回避项目 的风险问题。

 一、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通过项目建设的目的、作用、技术方案、工程方案、融资方案和 社会评价等内容分析,本项目的风险因素主要集中在融资方案方面。

 投资项目风险评估是在市场预测、技术方案、融资方案和社会评 价论证中己进行的初步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评估识别拟建 项目在建设和运营中潜在的主要风险因素,揭示风险来源,判别风险 程度,提出规避风险对策,降低风险损失。

 一般来讲,项目风险评估贯穿于项目建设以及投产运行后的整个 经营全过程,在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阶段着重识别以下风险因素: 1、 市场风险 就本项目建设开发而言,市场风险有:一是市场供需实际情况与 预测值发生偏离,开发的商品产生过剩;二是项目的商品市场竞争力 或者竞争对手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商品品位不及其他项目的商品品 位;三是项目商品和主要原材料的实际价格发生较大的偏离。

 2、 工程风险 因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与预测值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工 程量增加、投资增加、工期延长等。

 3、 资金风险 项目资金需求量很大,一旦资金供应不足或者中断,将导致项目 工期拖延甚至终止;利率的变化导致融资成本升高,引起项目的成本 增大,获利空间减小。

 4、 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是指国内外政治经济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政府 政策有重大调整,使项目原定的目标难以实现或者无法实现。

 5、 外部协作条件风险 本项目的外部协作条件主要有交通、运输、供水、供电等主要外 部协作配套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会给项目建设和运营带来困难。

 6、社会风险 预测的社会条件、社会环境发生变化,诸如社会物价膨胀等,给 项目建设和运营带来损失。

 二、项目主要风险等级划分 本项目资金为行政划拨。

 1、风险程度分析 1) 风险等级划分 风险等级按风险因素对投资项目影响程度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大小进行划分,风险等级分为一般风险、较大风险、严重风险和灾难 性风险。

 (1) 一般风险,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不大,或者即使发生,造成的 损失较小,一般不影响项目的可行性。

 (2) 较大风险,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或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 较大,但造成的损失程度是项目可以承受的。

 (3) 严重风险,有两种情况,一是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风险造 成的损失大,使项目由可行变为不可行;二是风险发生后造成的损失 严重,但是风险发生的概率很小,釆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项目仍然可 以正常实施。

 (4) 灾难性风险,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一旦发生将产生灾难 性后果,项目无法承受。

 2) 风险因素及风险程度分析 风险评估有简单估计法和概率分析法等。本项目采用简单估计法 对风险程度进行分析,风险因素和风险程度详见表13-1。

 表13-1风险因素和风险程度分析表

 1 号 风险因素名称 风险程度 说明 灾难性 严重 较大 一般 1 市场风险

 V

 1.1 市场需求量

 V

 1.2 竞争能力

 1.3 价格

 ■J

 2 技术风险

 2.1 先进性

 ■J

 2.2 适用性

 V

 2.3 可靠性

 V

 2.4 可得性

 ■J

 3 工程风险

 3.1 工程地质

 V

 3.2 水文地质

 V

 3.3 工程量

 V

 4 资金风险

 4.1 汇率

 V

 4.2 利率

 V

 4.3 资金来源中断

 ■J

 4.4 资金供应不足

  ■J

  5 政策风险

 5.1 政治条件变化

 V

 5.2 经济条件变化

 V

 5.3 政策调整

 V

 6 外部协作条件风险

 6.1 交通运输

 v

 6.2 供水

 V

 6.3 供电

 V

 7 社会风险

 V

 8 其他风险

 V

  三、风险防范对策 从本项目预测的风险来看,绝大部分风险程度为“一般”级,即 发生这种风险的可能性比较小,不影响项目的策划、设计、施工和销 售及运营。在所列出的风险中,资金供应不足其风险程度被列入“较大”级, 因本项目实施所需资金量大、渠道多、未知因素多,其被列入“较大”, 也属情理之中,耍降低这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造成的损失程 度,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必须论证其产品市场前景、资金的需求量大 小和落实的资金来源和提供资金方的承诺文书、有关部门的资本金准 备程度。对项目建设的施工单位,在考察其资质合格的同时,应考察 其资产、资金的雄厚程度、对垫付工程款的能力、对建设的合理化建 议等,使项目的资金供应不足之风险降到最低限度,预防风险的扩大, 使风险得到化解和转移,是转移风险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防范风险 发生的重要手段。风险转移可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两种。保险 转移是向保险公司投保,将项目部分风险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 非保险转移是将项目的一部分风险转移给项目承包方,如项目技术、 设备、施工等可能存在风险,可在签订合同中将部分风险损失转移给 合同方承担。使项目得以顺利施工。

 本项目拟采用的风险防范对策主要是在风险可控制的范畴,从降低风 险发生可能性和减少风险损失程度,并从间接效益和提高城市综合财 力等方面,提高抗风险能力。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 严格把握本项目建设各主耍阶段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使之完 整、如期建成并投入使用; 2、 城市土地利用及增值,是本项目主要间接效益来源,需要地 方财政在政策、规划、项目等层面,从投资软、硬环境两方面,加大 工作力度; 3、 结合城市规划修编,按照发展需要、政策扶持、及时工作等 要求,进一步加大土地增值的工作力度,避免开发受困、开发不力等 不协调的情况; 4、 结合本项目债务资金偿还要求,做好城市建设与维护资金、 城市综合财力等贮备。

  第十三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国家的大环境,还是贵州省、 黔西县的小环境,无论是从工程技术上,还是从社会、经济、生态、 科技效益方面,该项目均是可行的。

 (1) 项目建设符合对外开放的整体布局,有利于优化生产力结构, 对黔西县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科技进步具有较强的带动、辐射和示 范作用。因而是适时的、可行的。

 (2)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发 展规划,有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加快工业化、 城镇化进程,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 改造项目的实施,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迫切要 求的举措,是解决黔西县目前服务中心环境问题,促进文化服务中心 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实现黔 西县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黔西县政府切实关心民生问题的又一 重要举措,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4) 项目所需各种配套条件均可解决,为项目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二、建议 (1) 建设刻不容缓,建设有关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尽快作出决策, 尽快立项,尽早投资建设。

 (2) 项目建设的组织应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制度,对项目的时间进度、 技术质量标准、经济评价、责任人、检查考核及奖惩等明确的具体要 求,以保证项目建设的逐步完成。

 (3) 控制好项目现金流,是项目正常运作的关键,同时也是项目风 险管理的关键,建议对项目进度、质量、投资进行有效控制。

 

Tags: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服务中心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