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总结汇报 > 述廉报告 / 正文

2013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幼儿园课程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09-26 00:08:05

2013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幼儿园课程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号码:2511;

考试形式及比例:形考(30%、纸考)、终考(70%、纸考);

资料整理于2020年9月23日。

一、填空题 1.现在幼儿园课程中,常见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是____和____两种。

以学科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 2.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____和____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常运用的工具。

主题网、课程论 3.就价值定位而言,目标模式是基于____哲学思想;
在方法论上,目标模式依据是____。

杜威的实用主义、行为主义心理学 4.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有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

科学性的原则、发展性的原则、全面性的原则、多样性的原则 二、选择题 1.受经验论哲学思想影响的幼儿园课程实践是(A)。

A.蒙台梭利课程 B.瑞吉欧教育方案 C.方案教学 D.福禄贝尔的恩物教学 2.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在更大程度上解决幼儿园课程中的(B)问题。

A.为什么教 B.如何教 C.教什么 D.教得怎么样 3.如果课程编制者认为课程内容是儿童的学习经验,那么他们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然会(AB)。

A.关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 B.注重使课程内容与儿童发展特征相符合 C.较多考虑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D.强调教师的事先预设 4.“儿童能够说出其周围环境中东西的颜色、形状、大小和样式。”这个课程目标是(AD)。

A.行为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目标 5.根据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观点,家园合作的关系对发展中的幼儿来说,是一个(B)。

A.大系统 B.中间系统 C.小系统 D.外系统 三、名词解释题 1.多元文化课程: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已让儿童参与多元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在多元化社会中能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2.五指活动课程:是陈鹤琴创编的。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儿园课程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了他所谓的五指活动: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陈鹤琴以5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3.总结性评价:是一种结果评价,旨在对课程实施以后所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价,以验证课程的成功程度和推广价值。

4.光谱方案:建立于1984年,是哈佛大学“零点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学前和初小教育的评价和课程的改革所作的研究。其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光谱方案的研究者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其能力的长处,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和教育机会能促进智能发展。光谱方案在8个知识领域里为教师提供了不同类型活动的样板,使教师能够看到儿童的长处,并能够在儿童长处的基础上有所作为。

四、简答题 1.简述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答:(1)游戏能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发展。

(2)游戏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学习。

(3)游戏有益于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整合。

2.简要分析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长处与不足。

答:长处:学科(领域)课程一般是有内在逻辑结构的课程;

学科(领域)课程能为儿童提供各学科(领域)中的关键概念;

学科(领域)课程已有相当长的运用历史;

学科(领域)课程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弱点:较少顾及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较少顾及儿童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3.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方案活动具有哪些特点? 答:(1)创造性表现和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素。

(2)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

(3)记录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结果。

4.简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答: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第一个方面是学习的计划性。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活动的成分很大,而隐性课程则是无计划的、无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获得的是隐含于课程中的经验。

(2)第二方面是学习的环境。显性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而获得知识和机能,而隐性课程则主要通过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等)而得到的知识、态度和价值观。

(3)第三方面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预期性的学术知识,而在隐性课程中,学生获取的主要是非预期性的东西。

五、论述题 1.从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历程,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趋势。

答:(1)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主要有3次:
①20年代至3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上世纪初,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主要照搬外国的教育模式。“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我国的一些教育家一方面接受并引进了来自西方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幼儿园教育科学化、本土化的主张。20年代至30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确认了儿童的主体性,认定了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生活,课程应包括儿童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提出了课程的编制应依据儿童的心理水平。

②5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50年代,学前教育全盘接受前苏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即把课程看作是学科,通过幼儿园各科的教学对幼儿实施教育。形成的学科课程体系,教育目标明确,教育、教学内容系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容易操作。

③80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80年代初开始的幼儿园课程改革针对的问题是学科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的单科知识和技能,忽视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忽视儿童的实际活动和直接经验。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根据它的精神,幼儿园的一切活动,只要能影响儿童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都被看作是课程。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设计与实施了各种试验性课程。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国家层面上对包括幼儿园课程在内的幼儿园教育进行了宏观指导,规定了幼儿园教育总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原则,要求地方政府制定指导意见,而由幼儿园为主确定自己的课程。

(2)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①幼儿园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②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多地将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③0~6岁学龄前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④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⑤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

2.谈谈你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不同结构化程度”的理解。

答:(1)如果从活动的结构性程度对活动性质做出说明,那么可把纯游戏视为是一种无结构的活动,把完全按照教师计划实施的教学视为是完全结构化的活动。由此,幼儿园课程中的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可以在这两者之间找到相应的位置,反映出不同高低的结构化程度,反映出活动中不同含量的游戏成分和教学成分。

(2)低结构化教育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儿童与教师共同确定学习的目标;
活动主要由儿童发起;
活动的动机主要是儿童的需要;
强调活动的过程。

(3)高结构化教育活动的主要特征:学习的目标主要由教师预定;
活动主要由教师发起;
活动的动机主要是教师的奖惩;
强调活动的结果。

(4)在幼儿园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在结构化程度上由低到高,形成一个连续体,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可以在此连续体上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位置。

(5)一般而言,每种类型的教育活动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该教育活动结构化程度的基本状况。

(6)尽管同种类型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基本状况趋同,但是由于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等各方面原因,其结构化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Tags: 期末考试   专科   幼儿园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