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演讲致辞 > 会议致辞 / 正文

书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专题学习发言总结材料

2021-05-01 11:16:53

  政法委书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

 专题学习发言材料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专题学习发言

 4月25日,xx党委书记作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报告,专题学习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巩固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转型期,是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探索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党奋力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了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好了理论准备、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一、

 党史教育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921年,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1925年,毛泽东同志在《政治周报》发刊词中写下“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建党100年来,为了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二、

 党史教育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为了这个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奋斗了100年。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指出:“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深刻阐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拉开了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变革的序幕。五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带领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深情宣告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开启了向着伟大梦想进军的新征程。只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永远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三、党史教育能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不断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我们党从弱小到强大,从党的一大召开时只有50名党员发展到今天成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之所以能如此,根本在于我们党能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漫山遍野的树林舒枝展叶,美如锦、红似火、色如霞,泥土的潮气和野草、瓜果、庄稼散发出的气味,汇聚成秋野特有的芬芳;长烟、落日、闲云,都静静地浓缩在天地苍茫间、岁月尘埃里,为这个季节更添一抹雄浑的色彩。

 漫山遍野的树林舒枝展叶,美如锦、红似火、色如霞,泥土的潮气和野草、瓜果、庄稼散发出的气味,汇聚成秋野特有的芬芳;长烟、落日、闲云,都静静地浓缩在天地苍茫间、岁月尘埃里,为这个季节更添一抹雄浑的色彩。

 抬眼望,只见旭日撒出一缕缕希冀的纤绳,蓝天飘着几片云,犹如一匹匹刚刚织出的彩缎;南归的大雁驮着阳光列队向远方飞去,一路洒下此起彼伏的叫声,平仄交错,仿佛来自岁月深处的某种叮咛或提示。看远方,树上、草上、路上,屋顶、山峦、河滩都披一袭薄薄的衾衣,那么素净,那么清秀,晶莹剔透,形状各异,朦朦胧胧,真可谓“遥夜一美人,罗衣沾秋霜”。

 秋霜,年年岁岁静静地守候着季节的轮回与气候的变化,在这无言的重复中把风雨和时间转化为染料,给大自然绘出色彩斑斓的画卷,犹如沧桑的花絮涂抹在岁月的眉弯。

 有秋霜的地方就有风景,有秋霜的地方就有色彩和魅力。“芦花白,芦花美,花絮满天飞,千丝万缕意绵绵,路上彩云追……”。那动人魂魄的秋之声与宁静多彩的秋之色如此妥帖地结合在一起,让梦想、冥想、玄想和心灵飞升,激起了多少人在感情的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澎湃起激流般的生命激情,也给多少曾经傲雪凌霜的人带来难以忘怀的记忆。

 (二)

 秋霜,你是深秋的精灵,你是上苍的赐予,像一把金色的钥匙,打开了丰收的大门,大家在溢满泥香的沃土里收割着成熟的谷物,堆积起丰登的五谷,也摆开了年复一年对酒高歌的千米长宴。?

 你瞧,金色的田野、烂漫的山坡,到处都响起了报捷的呼叫:熟了,熟了……凡是在春天里付出努力的人,请品尝自己用汗水换来的成果:种瓜的,请得瓜;种豆的,请得豆。秋霜,给我们带来了既新鲜又美味的瓜菜果蔬,送来了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没有哪个季节,能像金秋这样惹人动情,让人如痴如醉,即使再高超的丹青妙手,也难以调配出那美轮美奂的瑰丽。

 飒飒秋风,千层叠嶂,七彩世界是霜打万物后变成的神奇,甘美和丰满是霜染后呈现的杰作。那一片片庄稼,远看,深深浅浅,随风起伏,好似翻滚着千层波浪,蔚为壮观;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眼前一切好似一幅油画,不仅占据了人们的视野,而且充满了人们的心灵,占据了人们全部的生命空间。

 秋日文静的面孔,盈盈的目光,欣喜地俯视着场园里排列的清香的稻捆,这金色的“娃娃”躺在乡村静谧的梦中,给你以丰盈、殷实,给你以遐想、欢畅。霜凝大地,把粮仓堆满了,把大家的心也装满了。沐浴着充沛的秋光,显得那样的安详与坦然。

 月华如水的秋夜,人们总是在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金秋,总是让人感动,在每一个中国人梦中和心头顾盼千万、巧笑千年。

 (三)

 秋霜,你是洁白的音符,你是诗词的意蕴,在寒意中打磨、镌刻自己,凝结着秋天的身影,孕育着无数骚人墨客的绵绵情思。一轮千秋明月照彻了诗坛古今,与中国多少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秋收、秋耕、秋种, 秋祀、秋试……先人们一代又一代,自律地完成着这些生活必需的仪式。这些仪式最终化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化成乡愁,化成日子,化成秉性,化成一个民族千年的文明。这不仅仅是对大自然的欣赏,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的力量作用于生命的一轮轮撞击。

 蹚过中华文化长廊,时而会进入“一片秋色”。沐浴秋光,融入自然,怎么能不让人感受“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的豪迈,“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丰俊,“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淋漓,还有“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高远,“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幽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秋天是中国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也在中国文学长河中形成了一种“秋色文化”。

 秋霜,正是你用一颗透明的心,让秋水更加澄净和透亮,让大地更加五彩斑斓,也令一代代文人的心为之悸动。在灿若星河的古诗词中,或豪放,或婉约;或壮志豪情,或柔美含蓄,从孔子的《诗经·郑风·萚兮》到李白的《子夜秋歌》,从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到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都会让人不禁赞叹古人对秋感悟的深邃,敬佩将语言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千百年来,在久远的岁月深处,很多文人墨客曾久久凝望过被秋霜点染过的秋天,激发了他们吟风弄月,以自己也遏制不住的天才挥毫泼墨。

 秋霜,给人双重的供给和慰藉,既有稻谷的分外清香,又有唐诗宋词的淳风醇俗、万般风韵。金秋,因此成为一年中最富诗意的一个时节!

 (四)

 秋霜,你是深秋的沉思,你是哲理的昭示,用短暂的生命装扮了晚秋的美景,以最美的图画诠释着一个个哲学的道理,让人看见了凄清,更让人看到了重生。

 经过了凄冷的夜晚,经过了秋寒的考验,经过了痛苦的洗礼,秋霜才展示出它骄人的高洁和晶莹中藏着的精彩。金秋里蕴含着多少哲理的诗意,像黄金一样,闪亮在苍茫的原野。叶的呼吸,花的呐喊,光的颤动,充满周围的空气,充满野兔贲张的血脉,既以它最美的姿态,展示自然的美好,又以它的成熟和厚重,使人们自觉地继承着某种共同的哲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在这静默的秋色之中,让心与之共沉浮,收获人生的真谛。

 秋天,树叶迎风飞翔,像一只只蜻蜓飞在空中,最后全部沉淀在潮湿的大地上,化作原野与庄稼的细胞。从生命的原点出发,最终回归生命的原点,从来没有离开这个原点,这是生命的大美。感受秋霜,感受生命,以一种谦卑的姿态看待这个世界,留一份寂寞给生命,留一份简单给生活,用自己的阳光照亮自己。

 咸丰五年(1855)五六月份,连续暴雨致使河南兰阳县(今兰考县)境内的黄河水位迅速抬高。六月十八日(1855.7.31),铜瓦厢堤坝出现坍塌。两日后,黄河在此处决口并由此改道山东入海,这便是数千年黄河史中的最后一次改道——铜瓦厢改道。黄河改道之后,山东成为受灾最严重的新黄泛区,而原河道流经的安徽和江苏则自此摆脱黄患影响。如果堵筑铜瓦厢决口,使黄河重回故道,黄患会再次危及安徽和江苏。对于清廷而言,这是一个二选一的重要抉择。所以,围绕黄河“改道”与“复道”问题,清廷进行了长达30余年的争论,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其中,“复道”派始终处于劣势并最终以失败告终。

 咸丰五年(1855)五六月份,连续暴雨致使河南兰阳县(今兰考县)境内的黄河水位迅速抬高。六月十八日(1855.7.31),铜瓦厢堤坝出现坍塌。两日后,黄河在此处决口并由此改道山东入海,这便是数千年黄河史中的最后一次改道——铜瓦厢改道。黄河改道之后,山东成为受灾最严重的新黄泛区,而原河道流经的安徽和江苏则自此摆脱黄患影响。如果堵筑铜瓦厢决口,使黄河重回故道,黄患会再次危及安徽和江苏。对于清廷而言,这是一个二选一的重要抉择。所以,围绕黄河“改道”与“复道”问题,清廷进行了长达30余年的争论,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其中,“复道”派始终处于劣势并最终以失败告终。

 咸丰时期的“无防无治”

 铜瓦厢堤坝被冲毁的当日,署河东河道总督蒋启扬即上奏决堤之情并着手抢险工作,却不承想仅仅两日之后,汹涌奔腾的黄河水脱离原有河道一股脑儿地涌向山东,淹没摧毁大量房屋、树木和田地。按照惯例,收到蒋启扬第一份奏报的咸丰帝应即刻下诏抚恤受灾地方并要求立即堵筑漫口。但是,随着黄河险情的不断升级和堵口工程所需费用的日益明确,咸丰帝意识到他所面临的是数百年不遇的黄河大改道,黄河堵口工程所需的巨额费用已远远超出清廷财政的承受范围。并且,这一年正值太平天国北伐西征之后的全盛时期,为应对太平天国的军事威胁,清廷的财政支出大幅度倾向军费,并于咸丰三年(1853)设立厘金制度以最大限度地网罗民间资本来补贴军用支出。可以说,在清廷财政捉襟见肘的当口,咸丰帝着实无法筹集到巨额经费用于黄河的堵口工程。所以,七月二十五日(1855.9.6),在铜瓦厢决口一月有余之后,咸丰帝下诏暂行缓堵漫口,要求对改道后的山东黄河段因势利导、涉法疏消。只是,因太平天国运动的牵绊和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咸丰帝对黄河提出的“暂缓”政策始终不曾有任何改变,且终其一生未就黄河改道提出治理之策,最终致使黄河处于“无防无治”的状态并侵蚀着新河道流经的河南、直隶和山东地域。

 同治时期的河运与海运之争

 ?如果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军事压迫,可以作为咸丰帝暂堵漫口的托词,那么通过洋务运动开启中兴时代的同治一朝则开始主动面对并尝试解决改道后黄河造就的灾难。此时,“复道”派以恢复山东运河之漕运为由再次提出黄河问题。同治七年(1868),黄河在河南荥泽发生决口,进入安徽省境并威胁江苏淮扬一带。面对黄河决口和再次回归故道的可能性,时任山东巡抚丁宝桢借此时机提出黄河“复道”的主张,并且给出了一个对清廷而言极具诱惑的理由——黄河“复道”可以解除黄河穿运之患,继而重开被黄河泥沙淤积而停运的漕运。维持大运河畅通以保证漕粮的运输,是历代中央王朝的治河重点,尽管此时慈禧面临严重的财政困境,却也不愿意断然放弃对运河的整治和漕运的维系。所以,慈禧派出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对“复道”与漕运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只是,在调查行动开始之前,慈禧太后早已下令进行荥泽决口的堵筑工作。最终,曾国藩等人的调查报告在决口合龙之后才送达慈禧手中。可以想见,这份调查报告的结论只会有一个——“遽难恢复黄河故道”。

 但是,“复道”派的努力并未停止,而慈禧也依旧希望能够寻求河运维系的方式。同治十年(1871),黄河在山东郓城的决口再次为丁宝桢等人要求黄河“复道”提供了契机,而这也由此引发了朝野有关“复道”与漕运维系的一场大辩论。最终,慈禧令李鸿章前往山东勘察。5个月之后,李鸿章上奏称故道既复,河运亦难以恢复。如若失去黄河的水流支持,借黄济运的山东运河单纯依靠沂水和汶水等水系,难以支撑运河漕船的航行。所以,黄河回归故道对运河的治理无甚帮助。而且,经过洋务运动洗礼的李鸿章提出应该由海运代替漕运来完成由南至北的漕粮运输。运河不仅效率低、运费高昂,加之各级官府的盘剥和贼患,以及运河疏通的治理费用,漕运已经成为清廷之积弊。所以,清廷应该趁此时机,将办河办漕的财力和精力用于省时省力省财的海运。最终,慈禧决意黄河“改道”山东,而同治朝的争论最终以“改道”派的决胜而告终。

 光绪朝堵口浚旧堤与顺河修新堤之争

 1875年,年仅5岁的光绪帝登基,此时距离黄河铜瓦厢改道已整20年。也正是在这一年,山东巡抚丁宝桢着手修筑黄河新堤,但终因工程浩大和经费紧张而在修筑一部分后宣告中止,而“复道”亦被慈禧所否决,所以“复道”派只能重新为减少山东黄患灾害寻谋出路。其中,山东籍官员游百川等人提出将黄河水引入山东境内的马颊河、徒骇河等以达到分流黄河水的目的,但因清廷“暂缓开引”被否决。既然已经毫无退路,时任山东巡抚陈士杰开始大规模修筑山东境内的黄河两岸大堤,终于光绪十年(1884)竣工。但由于经费短缺和工程难度大等问题,大堤的质量并不尽如人意,而山东民众亦对此怨声载道。

 为更好地解决山东的黄河水患问题,慈禧选择山西巡抚张曜前往山东勘察。张曜提出分流3/10的黄河水入黄河故道的建议,但这一提议却遭到黄河故道流域地方官的强烈反对,包括两江总督曾国荃和江苏巡抚崧骏等。光绪十二年(1886),张曜就任山东巡抚,在不遗余力地补修山东段黄河大堤的同时,更加积极地主张分流黄河入故道。在黄河新道与故道各地方官为黄河是否分流争论不休之际,黄河的再一次决口将双方的争论推向了制高点。

 光绪十三年(1887),黄河在河南郑州段的南岸决口,这一位于铜瓦厢上流的决口将黄河水完全引回黄河故道,而此前铜瓦厢决口改道造成的山东、直隶等地的新河道则完全断流。趁此时机,山东巡抚张曜重提堵筑铜瓦厢决口,让黄河重回故道。面对清廷赋税重地江苏地域的黄灾,慈禧没有任何犹豫地要求迅即堵筑郑州决口。至于是否堵筑已经断流的铜瓦厢决口,让黄河“复道”或者“改道”,慈禧派遣礼部尚书李鸿藻前往河南查办决口情形。经过勘察,李鸿藻认为应趁此时机让黄河回归故道。对于这一结论,慈禧的态度是清廷财政无法在堵筑郑州决口的同时,再承受堵筑铜瓦厢决口的费用。接着,慈禧要求曾国荃等人勘察黄河故道,以初步估算修复故道的用度。

 最终,曾国荃就黄河宜南或宜北两策,进行了权衡,而其理由主要是为清廷算了一笔经济账。此时,黄河已经改道30余年,而山东也已经修筑了官堤,所以黄河“改道”山东并不至于使山东受损。但是,黄河回归故道却有诸多经济的损害。其一,故道下游流经之江苏是赋税重地,如若受灾,则国家赋税损失严重;其二,官方需要支出一笔巨额费用,以用于铜瓦厢的决口堵筑;其三,“复道”之后,安徽、江苏两省常年淤积和年久失修的旧河道已经难以承受黄河带来的泛滥、决口、淤积等诸多问题,所以必须重新修整旧河道。最终,清廷在堵筑郑州决口之后,并未再提及铜瓦厢决口堵筑之事,而争论30余年之久的黄河“改道”与“复道”就此终结。

Tags: 书记   时期   发言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