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演讲致辞 > 庆典致辞 / 正文

农民技术协会事迹材料总结

2020-03-13 10:01:24

  农民技术协会事迹材料总结

 **市农民技术协会(原北城农民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协会),2004年3月成立,它是以北城农技站为依托,吸收当地广大农民为会员,集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生产技术、物资服务、经营管理于一体的群众性协作组织。理事长由**省劳动模范、保定市人大代表、北城农技站站长祖茂堂担任,目前协会已由刚成立时会员51人发展到现在的5000余人,遍布全市及周边县市23个乡镇、办事处。近年来,协会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坚持“科技立会、科普兴农”的原则,通过“种子+技术+服务”的推广链条和“科技+实体+农户”的产业化推广模式,使农民从现代科学技术中得到了利益,尝到了甜头 。

 一、建立党组织,充当宣传党的政策与科普知识的“播种机”

 为了促进协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的核心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协会建立了党支部,设党小组,充分发挥了协会中党员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协会为平台,以科技兴农为抓手,党员带群众,向会员和农民传播、推广先进技术,呈现出“村看村、户看户,农技推广看党员户”的良好局面。协会的许多骨干会员都是党员,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会员参加**市委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认真学习领会党对农村、农业的方针政策,要求他们在协会的日常科普工作中,要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认真解答群众会员的政策问题。使协会成为了宣传党的政策理论和科普知识的多功能“播种机”。

 二、靠科技强会,努力建设促进科技发展的“助推器”

 一是加大自有知识产权品种的培育、繁育力度。在小麦上,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栽培育种研究所、北京农学院合作,建立了三圃田,在实现“中麦9号”提纯复壮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中麦9号”高产配套技术,选育了“北农9549”冬小麦优良品种,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并成为了协会小麦繁育的当家品种。

 小麦中麦9号高产配套技术项目获农业部二等奖、**省小麦丰收奖二等奖,**省小麦繁种体系建设示范项目获**省科技成果称号,经专家论证鉴定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棉花作物上,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在“中国抗虫棉之父”郭三堆研究员的指导下,进行了转基因植物安全释放、商品化生产工作。每年到**加代繁育,为全国科研院所提供了单价、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材料。参与合作选育了国家审定抗虫棉品种中棉41(ZGK9708)、中棉45(中221)、银棉2号(三系杂交抗虫棉)、银棉1号、银棉8号等。

 二是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为协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在积极培育自有品种和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协会加强了与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将专家、教授研究的新成果、新品种引进过来,进行示范推广。与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合作建立了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市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进行了北方冬麦区节水高产品种“中麦11”的试验、示范和良种繁育工作;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合作,承担了农业部跨越计划国审富锌小麦品种中麦175的示范与繁育任务;与**农大合作,引进推广了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在玉米上先后引进、推广了“蠡玉16”“蠡玉35”、“中科11”、“京单28”等优良品种18个。

 三是加大了品种和技术储备工作,为协会的后续发展提供支持。协会建立了小麦“三圃田”,充分利用自己积攒、引进的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同时在玉米上,也加大了自有品种的选育工作,目前,已有一个品种参加了**省品种区试;棉花上,积极利用抗虫棉基因资源,开展了“三系”抗虫棉选育工作。

 三、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建设提高农民素质的“加油站”

 一是开展科技培训,提升会员科技水平。每年协会都要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对技术骨干和会员进行科学技术培训,内容涉及小麦播种技术、春季管理技术、良种繁育技术和玉米品种选择、栽培技术以及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等方面。培训采取集中办培训班和现场指导等形式,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手把手的现场指导,受到了广大会员和农民的欢迎。几年来,协会引进并推广先进实用技术10项,培训农民技术骨干3000人次,培训农民50000余人次。特别是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带头人这一常驻农村不走的新型科技服务队,人称“科技保姆”。通过培训和指导,有效提高了广大会员和农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自觉性和运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

 二是广泛开展群众性、经常性、社会性科普宣传活动,提升会员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协会按照市科协、农业局的要求建立了多媒体科普培训室100多平方米,科普宣传栏500个,购置科普图书15000余册,电脑6台,创建基层科普示范基地12个,培育小麦良种繁育示范户3000户,请省、市农业科技部门和大专院校专家教授及基层土专家来我市科技示范基地采取现场解答和投影播放讲解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普讲座,培训10000余人次,使专家教授与农民直接对话,创办了《农业信息》月刊和《农友知音》,发放各类科普宣传技术资料和实用科技图书、图片、挂图等60多种,近20万份。

 三是学习传授新技术,示范推广新品种,创建新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广小麦、玉米、花生等方面的先进实用技术和良种,创出了“科茂”牌小麦良种品牌,形成了以小麦良种选育、繁育为中心的包括“选—繁—加—销”一条龙生产的小麦种子产业化模式,示范促成了立各庄、崔中旺、八堵墙、大浦等多个小麦良种繁育专业村,建设了万亩小麦、玉米高产示范方。注重把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同当地自然条件结合,进行有效的组装,形成自己的小麦、玉米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充分发挥基层会员的带动作用,大大推动了各项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为我市的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优质服务,架设沟通农民与市场的“连心桥”

 协会在与农科院的合作过程中发现,一边是国家顶级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希望通过实践得以推广,一边是渴望通过科技指导增收的群众;一边是高科技农业企业需要规范、有序的农业基地做支撑,一边是广大农户希望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有人为其分担风险。如何使两者有效链接,互为所用,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协会为此就创办了自己的下属企业**市科茂种业有限公司,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导,以科研院所为依托,向农民有偿提供科研成果、无偿提供科技指导服务的“种子+技术+服务”的推广链条和“科技+实体+农户”的产业化推广模式,国内甚至国际尖端新技术、新品种就像坐上了快速的推广列车驶入农户、惠及农户,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真正与广大农户之间建起了一座沟通的“金桥”。同时协会一方面采取从农民手中租种土地的方式、雇佣农民耕种租来的土地,进行种子的繁育、试验、加工等,帮部分农民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示范户和协会会员种子、降低农民的种粮成本。待种子丰收时,又以高于市场价20%的价格进行收购,让农户得实惠。由于有了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头企业的市场运作,不但在产前、产中给予了农户周到的技术服务,还解决了农户卖粮难的后顾之忧。农民技术协会把分散经营的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变农民“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了农民进入市场的风险。农民通过“协会”和企业连通了市场,架设起了沟通农民与市场的“连心桥”确保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渠道稳定通畅,也保证了农民稳定的经济效益。

 截至目前,协会在小麦、玉米种子上为会员让利销售200余万元,推广节水、节肥技术,使会员实现节本增收100余万元。通过良种繁育实现增产增收500余万元,广大繁种户从心里喊出了“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会员的丰收也带来协会的效益,为协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拒不完全统计,协会通过销售小麦、玉米、棉花良种,每年实现利润50万元以上。

 五、广泛开展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 建设农业科技普及推广的“第一阵地”

 我们充分利用协会的组织优势,加强与市科协、农业局、科技局等部门密切合作,积极开展科学技术交流,聘请市科协、农业局、科技局有关专家担任协会的技术顾问,同时积极承担部、省、保定市和我市科研推广项目建设工作。协会先后成为了农业部科技提升行动、科技入户和农技推广示范县等项目的**市的技术指导合作单位,承担了科技局的棉花制种产业专家工作站工作、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建设,承担了**省的棉花区试和玉米区试工作。是我市科协的科普惠农服务站、**省农业厅科技进村服务站、保定市新品种示范点、保定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市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保定市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基地。通过这些技术合作和交流,促进了协会的自身发展,强化了协会科普示范功能,使协会成为了**市农业科技普及推广的“第一阵地”。

 六、协会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协会成立以来的显著成绩,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先后被评为“保定市百强农技协”、“保定市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协会)先进单位”, “2008年度保定市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10年1月被国家民政部授予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2010年3月被国家民政部和**省民政厅授予“新社会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进单位”。

 协会理事长祖茂堂先后获全国农业推广工作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省农业厅丰收奖二等奖、保定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07年8月理事长祖茂堂还代表中国8亿农民在菲律宾召开的国际作物植保协会上就中国抗虫棉十年历程做了大会发言。当年祖茂堂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全国仅10人)称号,并名列榜首,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接见,祖茂堂成为我省唯一获得者。协会还多次接待省部级、地市级科协、农业等部门领导的调研。2009年,理事长祖茂堂又获**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经**省农业厅推荐候选全国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同时,祖茂堂作为我市农业科普方面的代表,还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科技日报、**科技报、**电视台、保**报、保定电视台等多家中央、省、市媒体的采访。

 目前协会领导一班人正满怀信心,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为契机,以继续大力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的推广和应用等科普活动为己任,为使**市的农民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而努力!

  

  

  

 /

Tags: 事迹材料   农民   协会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