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演讲致辞 > 晚会致辞 / 正文

**镇农村基层党建情况调研报告

2020-06-18 00:00:23

 **镇农村基层党建情况调研报告

 中共**镇党委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按照中央部署和上级要求,**镇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委部署要求,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紧紧围绕“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这一主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基层党建工作卓有成效,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近期,**镇党委对全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报告如下: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基本情况

     (一)党员基本结构

  **镇共有12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12个党总支、1个街道党支部,6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支部,共有483名党员,其中农民党员421名。党员最多的支部是**村,有43名;党员最少的支部是松林村,有19名。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党员124名,占29.5%;45岁以上党员293名,占69.6%,其中,60岁以上党员131名,占31.1%;从文化结构看,初中以下学历党员56名,占13.4%;高中及以上学历党员148名,占35.2%,最高学历为研究生学历;从男女比例及民族分布看,妇女党员57名,仅占13.5%;少数民族党员17名,仅占4.1%。这说明我镇的农村党员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低,妇女和少数民族党员偏少。

     (二)党员示范引领情况

 **镇一直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创业、能人党员带领农民致富,促使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减免贷款利息、成立“农超对接”专业合作社等渠道,把能致富带头的有识之士,吸引回乡创业、兴办产业,相继涌现出晓光村袁庆宏、杨木村郝文、莲花村倪秀辉等一批致富带头人,具有很强的主导和模范带头作用。但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当前农村中有干劲、有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年农民党员大多外出务工、经商,占农民党员总数的29.9%。农村贫困党员数量也不少,年收入低于**均年收入1.35万元的党员共106名,占27.4%。这些党员大多组织观念、服务意识不强,长期不参加党组织活动,不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说明外出打工党员增多,留守的农民党员收入以传统农业为主,增收和致富渠道不宽,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不显著。  

     (三)党员队伍发展情况

 近年来,镇党委根据实际情况,本着“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制定每年度发展党员计划,并把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重点放在改善年龄、文化结构上,保持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为新发展党员数量的3—4倍。近三年,按照区委组织部36名的发展指标,全镇共发展新党员

 32名,其中,2014年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7人,发展新党员17名;2015年确定入党积极分子8人,发展新党员6名;2016年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4人、发展新党员9人。新发展的党员中,35岁以下的党员10人,占31.3%;高中及以上学历的10人,占31.3%。这说明农民党员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农村党员的指标呈下降趋势。

     (四)党建阵地建设情况

 **镇5个升级改造的村部,均为二层结构,面积均达到800平方米;7个新建村部面积均达到450平方米以上。全镇以开展“八进阵地”(即现代远程教育、三会一课、大学生村官、法制教育、数字电影、卫生服务、农家书屋和文化娱乐进阵地)活动为抓手,积极服务党员群众。建立党务村务、计生、综治及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公开栏,定期召开村班子成员会议、全体党员大会、村民代表等会议,落实上级工作部署,研究讨论、安排本村工作;2016年,文化部门送文化下乡,送戏下乡10场,播放数字电影60场;开展市场信息、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专题培训6次;依托计生服务站阵地,开展计生普查,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健全“三会一课”制度,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开展学习教育平均每村15次,其中党员集中学习6次,专题研讨4次,党支部学习5次,党员参与率达到75%;组织开展村干部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党费收缴工作专项检查等业务培训8次。全镇形成了“以服务村民为重点,村情共商、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文明共创、活动共办

 ”的农村党建工作新机制,打造了党建与经济工作双轮驱动的平台。活动虽然搞的多,但是实效性一般,基层阵地服务群众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五)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情况

 全镇12个村村级集体经济都显薄弱,不少村集体自身没有经济实体,主要依赖镇政府的“救济”过日子,不但拿不出资金引领经济发展及投入社会事业,还产生一定债务。目前,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1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1.7%,其中,达到10万元以上的村10个,20万元以上的村6个,50万元以上的村2个。糖坊村、莲花村集体经济相对发展较快,主要是依靠集体资产承包所得,没有实体生产经营项目,产业结构十分单一;集体经济最薄弱的二道村,村人口稀薄、交通不便、资源稀缺,仅仅依靠机动地发展传统农业,村干部抓集体经济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二、农村党建存在问题分析

 主要表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一)村党组织落实党建主体责任自觉性不强,具体行动和措施不多,停留在学习、领会和表态阶段,缺乏有效工作机制,考核工作缺乏具体量化标准和指标体系,另外,村党组织工作的主动性不强,区里、镇里有任务能积极落实,交待工作能努力完成,但是缺乏工作的主动性。

     (二)党员教育管理不到位,部分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教育培训制度执行不严,有时组织党员开会请假、缺席的比较多。

     (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员带头致富的能力发挥不到位,部分党员的作用发挥的不够明显,有些党员没能形成良好的带头作用。

     (四)“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执行不严,形式单一,多是灌输式教育,缺乏创新,党员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少,外出务工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会出勤率低,大多时候组织开会都有流于形式的现象。

     (五)服务群众能力水平不高,工作方法简单,安于表面,思维方式、工作作风难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六)办公活动场所管理不规范,部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利用率不高,有的设施不全、条件简陋,没有发挥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等功能。

     (七)党风廉洁教育效果不佳,对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不到位,贯彻责任制的积极性不高,工作被动应付。每年都有因财务制度、组织制度方面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村干部。2016年因违反财经纪律原因,有7名现任村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八)“两委”班子及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弱化,村级后备干部

 缺乏,真正愿意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人越来越少。全镇共有村级后备干部84人。

     (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缺少优质实体项目,产业结构单一、可用资源少、资源利用率低、集体经济来源少,村级组织缺少创新,没有造血功能。

  三、实施农村党建“5+1”工程,实现农村党建“六提升”

 下一步,我镇将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建设“经济有发展、村屯有变化、民生有改善、风气有提升”的新型四有农村为目标,实施“5+1”工程(即五个激活、一个开启),实现农村党建“六提升”,“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党建

 ”,为建设幸福**、首善之区而努力。

     (一)激活党员参与性,提升党组织战斗力

     一是党员优先。在政治上对党员关怀,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在支部中建立党员议事制度,凡村委会一事一议大事,均需党员先行评议,充分体现党员的政治优势,激活党员的主动性;可以组织成立农村党员互助基金会,对因突发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的党员进行临时救助,对年老、孤寡或残疾的生活困难党员定期资助;探索建立党内救助回馈机制,把农民党员致富户培养成致富示范户,形成党内关怀的良性循环机制。

  二是核心优选。从本村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退伍军人等优秀人才中选拔,着力把一批懂经营、善管理、发展集体经济意识强的能人选为村干部,发挥先进性;科学规划,努力把致富能人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勤劳致富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为带头富、带领富的“双带”典型,形成由入党积极分子到党员到村干部的梯型培养格局,提高农村党员发展经济的能力。   

      三是重点培养。激活发展党员源头,拓宽选人渠道,“公推”入党积极分子初步人选,通过群众“海推”、群团组织“共推

 ”、村党组织班子成员“联推”的方式,推荐入党积极分子的初步人选;扩大民主,“优选”入党积极分子正式人选,把“决定权”交给党员,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正式人选,最终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分子“优选”出来;并充分利用优秀青年农民学校党支部,严格选拔学员,强化教育管理,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把优秀青年、致富能人等典型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由镇党委决定直接在优秀青年农民学校党支部中择优发展为党员;同时保证群众掌握详细情况,便于群众主动参与,保证“参与率”,提高公信力。

     (二) 激活阵地实效性,提升服务群众质量

     一是抓建设,确保“覆盖全”。全镇加大投入资金用于全镇村部组织规范化建设,增加村部院内设施,改善村部周边环境,做到 “五个统一”(即统一标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统一标准、统一风格);投入专项党建经费,用于各村基层党建工作,丰富村部党建内容,实现村部建设规范化;投入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打造出村民办事方便、党建氛围浓厚、群众反响满意的服务阵地。

      二是抓配套,确保“功能齐”。按照“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的原则,新建村部面积均在450平方米以上,构建“一厅三室一家

 ”(便民服务大厅、标准化卫生计生室、室内文体活动室、多功能室和妇女之家),设立生产、农资、劳务、医疗等便民服务窗口,净化、绿化、亮化周围环境,有效健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服务功能。   

      三是抓使用,确保“作用强”。按照“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的要求,拓展延伸活动场所发挥作用的形式,着力解决“重建设、轻管理,有阵地、无活动”的问题。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活动场所全年全天开放,远程教育定期开放。实行包村干部和村干部轮流值班、领办代办约办、来信来访首问负责、涉农政策“一口清”等制度,全面打造阵地实效性,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激活教育经常性,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制度建好。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心态,将每个月固定的一天,确定为党员活动日,包村领导、包村负责人下村进行督导检查,检查一个,整改一个,指导一片,整改一片,保证紧抓常抓持续抓;搭建“圆桌课堂”,开展趣味性支部学习,在村民家中创办“圆桌课堂”,将熟悉党的理论知识、热心的老干部、老党员组织起来,成立草根宣讲队伍,向村民讲授党的知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一人讲”变“大家讲”,从“灌输式”变“互动式”,逐渐培养农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激活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的

 “神经末梢”,确保“三会一课”制度落实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

      二是平台用好。扩大“印象**”微信公众号在党员中的关注度,在公众号中建立党建新闻专栏,搭建学习的新平台;充分发挥村党员微信群快捷、互动性强等优势,促使党员踊跃参与、积极交流,使党员看到图文并茂的党建资讯、“两学一做”学习资料、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人物的事迹等,有效的把学习延伸到8小时以外,把零碎的时间整合起来,增加学习的灵活性,使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党组织生活的党员,也能够在平台中互动,便于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监督;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站、优秀青年学校、远程教育网等阵地,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和农活的季节性,集中在11至12月两个月,搞好集中教育培训。

      三是形式选好。针对村党组织在基层党建方面的不足和短板,探索“请进来、坐下来、走出去”的党建新模式。“请进来”一批专业老师。结合各村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实际,邀请区有关方面领导、学者等进行专题辅导,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提升全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坐下来”畅所欲言。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定期召开座谈会,就各自村里的党建工作现状、将来工作的开展,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提出新方法、新思路;

 “走出去”扩展视野。围绕“五大战略”,计划在2017年实行归口组织,分层面、分批次有计划的组织村干部到**、**、**等地区进行现代农业、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学习培训。

     (四)激活监督主动性,提升廉洁自律意识

     一要抓好宣传教育。充分运用廉政讲堂进村屯、廉政知识进课堂、廉政节目进农家院和小剧团等生动活泼、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载体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开展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编印适合村干部的廉政教育材料,举办农村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图片巡展;利用文化广场、村部院墙、院内宣传栏、村部大厅等平台,通过绘画、挂板、条幅等方式宣传廉政文化,营造廉荣腐耻的良好氛围。

      二要搭建信访举报平台。建立“4+3”信访举报平台,即:在做好信、访、网、点等四种传统举报平台的基础上,建设微信、邮箱、传真三种举报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通过标语、板报、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公布信访举报电话、传真、微信、邮箱,满足群众诉求,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村干部廉政意识。

      三要深入执纪检查。要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要求为主线,紧盯

 “四风”问题的新形式、新动向,坚持暗访、查处、追责、曝光“四管齐下”,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大操大办”、“小官大贪”、克扣强占、办事不公等微腐败问题,使之成为常态,保持威慑力,逐步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激活自我监督的廉洁“细胞”。

     (五)激活项目带动性,提升集体经济实力

     一是支部搞示范。村里先行试验搞项目示范,利用村上的机动地,以种植业调整为契机,先行试验种植绿色蔬菜、养殖生猪、种植中药材等,逐步规范化、规模化,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运作模式,把蔬菜、中药材形成产业化,做优做强做出品牌,提升全村农业产业化水平,带动村民发展,直接受益农户。

      二是组织搭平台。结合我镇农旅融合发展思路,积极争取省、市、区观光旅游方面政策。整体包装村屯,打造农旅融合发展经济,引导农民充分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观光、采摘园、“农家乐”等项目,通过农户开办具有“庭院风格”的特色农家乐,打造“吃农家菜、住农家院、摘农家果、干农家活”的农家新体验,逐步形成特色的度假、餐饮、住宿、露营旅游品牌。并争取上级政府的扶持、协调富裕地区、富裕个人和富裕企业对项目的技术、资金等方面进行帮助,变单纯的物质救济为资金方式救济,让农民无后顾之忧。

      三是百姓要创新。结合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趋势,勇于尝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新思维,拓宽致富渠道,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打造农业循环发展模式,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镇政府出资购买秸秆打捆机,支持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收贮秸秆用于草帘、草绳编织;鼓励和指导农户收购玉米秸秆,打包成捆,将打成捆的秸秆卖给电厂,为电厂提供燃料。

     (六)开启“互联网+”模式,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利用智慧**项目网络平台载体,开启“互联网+”党建的先进模式,将党建和网络深度融合。

  一是“互联网+”组织建设。实现农村党建从“粗放”到“精准”。改变过去“档案盒+铁柜子”的办法,依托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建立党建网络联盟,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党建工作平台,让党建信息“随时可看,随时可读,随时可享”。

      二是“互联网+”党员教育。扩大微信群覆盖面,成立“网络党支部”,充分利用以手机屏为载体的移动微服务、以电脑屏为载体的信息库、以电视屏为载体的远程教育站,组建“三屏合一

 ”党员教育新引擎,实现农村党建从“说教”到“互动”,让党群服务“不打烊”、学习教育“不出门”、学习方式“不单调”,切实增强党员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拓展性、多样性。

      三是“互联网+”便民服务。实现农村党建从“单一”到“多样”。未来在各村综合服务中心安装便民服务触摸屏,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把“互联网+便民服务”的模式具体化,让群众可随时查询办理事项,在线预约自助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党员提供求职、招聘、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信息,引导党员自我造血、带头创业,使更多农村困难党员摆脱贫困,提升服务实效,在党组织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智慧的“连心桥”。

      四是创新“互联网+”电商模式。选派熟悉党务工作和互联网工作的党员干部,组成精干高效的领导小组,利用“智慧**”载体,建立电子地图模块,具有基本概况、机构设置、区域划分介绍等小窗口;建立“C2C”交易模块,**山镇的特色农产品等发布到平台,实现三个版块功能,即:买、卖、精准扶贫。通过平台可以实现农产品的线上交易,网友和社会人员可以随时向平台捐赠物资,供有需要的人认领。

 二Ο一七年五月五日

Tags: 党建   农村基层   调研报告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