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演讲致辞 > 晚会致辞 / 正文

省总劳模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

2020-07-29 13:20:39

 省总劳模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

 以制度规范管理,以机制提升水平,全力创新劳动模范管理和服务工作

 我市自1950年第一次评选开始,共有近万人次被评为各级劳动模范。目前,由我市管理和仍健在的各级劳模4632人,其中全国劳模121名,省部级1700名,市级2811名。

  随着社会管理体制的变化和企业改革改制,劳模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劳模身份转化。部分城区劳模因企业破产和改制买断及社会化保障等原因,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城乡一体化进程,也使大量农业劳模转而成为城镇居民劳模。造成过去以单位为主体的劳模管理效能减弱。二是劳模长效管理机制乏力。劳模管理中重评轻管,重用轻管的现象在少数系统和单位仍然存在。加之基层从事劳模管理工作的人员兼职多,变动大,致使劳模管理工作持续性、系统性、规范性不强,上台阶、上水平困难。三是劳模待遇落实存在死角,少数劳动模范存在各种特殊困难。为此,我们以服务劳模为宗旨,以强化管理为己任,开拓思路、创新方法,破解难题。近年来,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市劳动模范管理工作标准框架意见》和《**市劳动模范管理工作标准化细则》等文件, 在全国率先推行劳模管理工作标准化,全面规范劳模管理工作。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和完善,我市劳模管理工作已逐步走向全面建设和发展的轨道,全市劳模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提升。具体做法是:

  一、创新模式,实现劳模管理工作全覆盖

 劳模管理难,主要难在单位多、数量大、分布广和情况变化快及个例具体服务难等。过去采用的服务管理的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当今工作的需要,必须加以调整、补充和完善,建立起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和新要求的劳模管理模式。为此,我们以创新的思维和理念,本着有效、实用的原则,对劳模管理工作的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出以制度强化管理、以网络促进工作,以服务带动发展的“二元管理、三级网络、四级服务”劳模管理新模式。

  劳模二元管理即对劳动模范实行组织和社会的管理模式。就是坚持工会(政府)劳模管理主渠道的情况下,引入社会化管理元素,成立并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更好地加强对劳模的服务和管理。这种1+1的管理,不仅变工会单一管理为工会和协会的二元共同管理模式,且有效地解决了社会劳模、身份改换劳模服务难、难管理的问题,也为更好地关爱困难劳模、组织开展劳模活动创造了新的平台。目前,我市各区县、产业和系统都成立了劳模协会,部分劳模数量较多的企业也成立了劳模协会。全市劳模协会总数达  个,总资产约  万元。各级协会仅去年用于慰问困难劳模和开展劳模活动的资金就达240万元,受到了广大劳模的欢迎和好评。

  管理模式确立后,我们运用管理学原理,着手对原有劳模服务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创新。引入层级和网络化工作机制,建立了市总工会,区县、产业、系统等中间层次工会和基层单位三级劳模工作网络,并明确各级职责、义务,赋予其权利,激励其工作积极性。市总工会,主要负责劳模政策的制定、解释和宏观管理;区县、系统和直属单位等中间层次,主要对辖属劳动模范的各项工作进行统筹,统一服务和管理,并进行跟踪指导;基层单位负责将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具体宣传和落实到每位劳模。市总每年根据年度制定的工作目标,对中间层次进行考核,对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我们感到,采用网络化工作机制后,不仅使劳模工作重点进一步向基层下移,同时也调动和激励了中间层次工会及基层工会劳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针对国家社保养老制度的逐步深入,部分劳动模范快速向社会、向社区集中和转移的实际,我们主动适应新情况和新变化,将劳模服务工作向最基层单位、向劳模家庭和劳模本人拓展延伸。从社区、自然村开始,由基层单位、中间层次工会直至市总工会,自下而上地建立起四级劳动模范服务网络。切实做到活动不缺一项、服务不少一户、管理不漏一人,为每一名劳模提供了最好、最优质的服务。

  我们感到,采用这些新办法新举措后,基本实现了对全市劳动模范管理工作的全覆盖。形成了劳模工作有人管、劳模工作有人做、具体工作有人抓、劳模活动有平台的可喜局面。

  二、健全机制,实施劳模管理工作标准化

 劳动模范是社会的精英,是时代的楷模,是全社会的学习的榜样。加强对劳模的服务和管理,不仅是《工会法》赋予工会组织的神圣职责,也是工会组织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先进性,更好地服务大局、促进和谐和推动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针对劳模工作的特点和要求,立足劳模制度化、规范化,从建立劳模管理程序化、标准化入手,建立健全和完善科学化的劳模管理机制。一是建立了严格规范的劳动模范评选制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们即开始着手建立劳动模范评选制度。确立了服务大局、适应社会进步要求、一线比例确保和适时数量调整的评选原则。从源头控制数量、用规程保证质量,以制度规范工作。2002年,我们暨95年《**市劳动模范评选和管理工作办法》的基础上,以市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市劳动模范享受优惠待遇的规定》,从评选、管理和服务三个重要环节作了明确和规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严格按照确定的原则,规范性地进行操作。如在03届市劳模评选中,我们侧重了外籍人士和企业家的评选;06届则突出选树优秀农民工代表;今年不仅减少了20%的评比名额,且重点表彰了科技创新人才、抗震杰出人士和奥运有功人员。表现了与时俱进,达到了数量与质量相统一的目标。

  二是建立了劳模基础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随着劳模人数增加和相关工作的拓展,劳模管理工作电子信息化管理显得愈加迫切。从03年起,我市即着手建立全市劳模电子档案,采取多级联动、核实查证的方式,分级别、分阶段进行建设,当年即完成了全国及省部级劳模电子档案。至05年,历届全国五一、省五一及市劳模的电子档案相继建成。近两年,根据工作需要,我们又对数据库进行了扩容改造。在基本档案的基础上,建立了困难、特困和重、特大疾病等分类档案库,使我市的劳模电子档案更加完整翔实。与之相配套,我们还建立了阶段性普查和及时性调整的常态维护机制,劳模岗位变动、重大情况(疾病、亡故)时限书面上报机制等,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劳模情况。劳模基础档案数据库的建立,使我们对全市劳模的情况了如指掌,对劳模困难了然于胸,不仅为做好劳模服务奠定了良好地基础,也使全市劳模基础管理工作迈上了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新阶段。三是建立了劳模后备人才储备制度。劳模质量决定劳模形象。为提高劳模质量,借鉴组织部门干部培养办法,我市实施了劳模后备人才建设工程。05年,市总专门下文,要求所属工会组织,透过党委和行政等各种渠道,广泛联系和收集情况,将受到各级表彰奖励和授予荣誉称号的各类非劳模优秀人物、各类职工先进典型和社会杰出代表等,进行归并整理,建立劳模后备人才库。同时规定,区县、系统等中间层次以半年市以自然年为时限,对后备人才进行跟踪考察,吐故纳新,滚动发展。今后凡新上报评选的各级劳模候选人,原则上均应从后备人才中选取产生。通过长期考查、培养到最后选树的办法,确保劳模质量,提升劳模先进的榜样作用和社会形象。目前我市劳模后备人才队伍已达千人。

  三、多措并举,建立劳模关爱工作长效机制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我市接见劳模时发出的“要细致入微地关爱劳模”的指示,我市加强了劳模关爱工作的力度,把劳模关爱、帮扶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从解决最现实问题着手,多角度思考、多渠道联系、全方位服务,建立了具有**特色的劳模关爱、帮扶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和关爱劳模。市委、市政府领导经常深入劳模家庭走访,关心慰问劳模。节日必访、有求必应。今年,市委、市政府班子的全体成员,每人与一名劳模结对,定人定位,定期不定期地走访,听取劳模对市委、市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集中研究解决劳模工作的重大问题。市委还专门就此事发文,把此项工作作为市领导联系群众的一项制度明确下来,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劳模整体工作。二是政府各部门全力支持劳模关爱、帮扶工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非常支持劳模工作,在政策上给予了特殊优惠,在调控条件上给予了特等放宽,在资金保障上给予了特别保障,在工作中给予了特有便利。我市规定:劳动模范的配偶在异地工作的,可优先照顾调到一地工作。城镇户口的劳动模范,其农村户口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经所在单位申报、市总工会审核、报市公安局批准,即可转为非农业人口。“农转非”指标由市计委专项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由市人事局审批、市公安局办理。程军荣和李怀军等农民工劳模,已享受此项政策带来的优惠,爱人和孩子已经落户我市,成为**的新市民。我们还与市房产局共同制发了《**市市级以上劳动模范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廉租住房的实施意见》和《**市廉租住房保障实施细则》,首次将困难劳模作为特殊保障对象列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并将条件放宽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低于现行规定标准,市区城镇常住户口满5年,即可申请廉租住房。目前,全市有近50户的劳模已解决廉租住房。市财政局将困难劳模帮扶金,列入政府正常开支预算予以保障。从去年起,市财政在每年40万元帮扶资金的基础上,另外安排20万元,专门用于解决市属困难企业劳模待遇问题。在劳模申报技师资格证等方面,相关部门为我们开辟了的“绿色**”,提供直通式的服务,为我们做好劳模工作提供了便利。三是整合资源,尽全力关爱劳模。市总不仅建立了劳模帮扶基金,每年还从本级财力中拿出

 15万元,专项用于关爱困难劳模。2006年,我们率先出台了《关于做好困难劳模长效帮扶工作的意见》。规定对患癌症、尿毒症和肾移植、白血病等十二类重、特大疾病的劳模每人每年1000至4000元的医疗补助;对因企业改制、破产离岗等原因致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家庭发生重大灾祸和子女就学困难的劳模,实行定期、定额补助。对特困劳模直系亲属患有其他重病的也给予不少于1000元的补助,全力解决劳模的现实困难,保障劳模正常生活需要。仅07、08两年,全市就安排各级劳模免费体检、疗休养达3000多人次,发放各类补助补贴  万元。市第一医院与市总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全市困难劳模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并每年进行免费体检。我们还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关爱劳模,动员有实力、有能力的单位和有技术、有影响的劳模,共同帮扶困难劳模。把对劳模的关爱,作为企业的社会福利和光彩事业来做,招募员工优先录用劳模、待遇调整优先照顾劳模、外出休养优先安排劳模,已在我市的各个企业中**然成风。目前,我市各级劳模关爱、帮扶工作已联成一片,政府、工会、单位和个人帮扶机制已“四位一体”,组织和社会关爱、帮扶力量已构成合力,业已产生和发挥出集聚效应。

  近年我市的劳模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得到了各级领导、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中央人民政府网、工人日报、全总工会信息等各级新闻媒体也做了报道和宣传,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地反响。今后我们将学习兄弟市县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继续努力,继续探求更新、更好、更有效的管理方法,努力做好劳模服务工作,提升我市劳模服务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Tags: 劳模   经验交流会   发言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