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演讲致辞 > 竞职演说 / 正文

河北省“五个一联盟”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

2021-04-01 11:13:01

 考试资料

 某某省“五个一联盟”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长∶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某某、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周初受封的几个大诸侯国,如齐、鲁、晋、燕等,在夏商时期皆为蛮、夷、戎、狄各族所居,长期徘徊于原始社会军事某某制阶段,分封制推行后,这些封国所在地区无例外地建立起奴隶制政权。由此可见分封制

 A.使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B. 初创了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C.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建立D.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认同

 2.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这些措施

 A.缓和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B.体现了西汉治理边疆的灵活性

 C.旨在缓解郡国制度的问题D.阻碍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开展

 3.以诗证史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表1中的诗句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A. 农业生产日益趋向专业化 B.国家商业政策日渐宽松

 C.城市商品经济出现了繁荣D.农村经济商品化的发展

 4.图1是元代画家赵孟頫创作的纸本墨笔画《秀石疏林图》,全图巨石疏空,竹叶秀润,枯木荒简。该作品

 A.民间风情色彩较浓厚 B.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C.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D.体现了婉约柔美的境界

 5.鱼鳞图册制度缘起于南宋某某时期的土地经界。元代继承之,延祐年间实行土地经理,造有鱼鳞图册。明洪武和万历时期两次在全国进行大规模土地清丈,攒造相关图籍,鱼鳞图册制度趋于完善。其目的是

 A.不断清查土地,便于土地分配 B.确定土地所有,防止逃避赋税

 C.明晰土地产权,防止官员贪污 D. 防止隐瞒土地,打击富农经济

 6.《蔡锷集·军国民篇》中曾这样写道∶"甲午一役以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发鼓击锤,声撼大地。……未几有戊戌变法自强之举,此振兴之自上者也。逾年有长江一带之骚动,此奋起自下者也。同时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爆发者也。"这说明

 A.甲午战争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 B.当时中国社会政局比较动荡

 C.义和团运动是自下而上的斗争D.中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

 7.1903年某某一些地主、商人反对法国人开办某某至某某的轮船航运。他们认为"挽回法人谋吞航路心思,某某人可以得到无穷好处"。大声疾呼∶"有钱的某某人,赶紧出来并股。"于是集股六、七万元办起航运公司。据此判断

 A.中国近代交通得以迅速发展 B. 清政府应加强对航运业的全面控制

 C.该公司兴办得益于政策影响D.中国的传统航运业受到了极大冲击

 8.在某一时期说∶"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据此可知当时

 A.中国的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B.军阀混战削弱了国民党

 C.中华苏维埃某某国已建立D.国共两党处于对峙状态

 9.1940年下半年,华北日军兵力达到47万,并集中了傀儡政权中能投入战场的全部军队。日军还采用了"保甲制",设立无人区,进行极为野蛮残暴的"三光政策",甚至使用违反国际法的生化武器。华北日军的这些举措从侧面说明了

 A.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B.正面战场取得了极大的战绩

 C.日军侵华兵力出现严重不足 D.国共军队合作抗战成效显著

 10.根据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九二共识"的达成属于公共外交B.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始于公共外交

 C.公共外交有助于政府外交的发展D. 各国政府外交的原则是开放兼容

 11.对于《自由大宪章》第 33 条"泰晤士河与美得威河及英格兰全境之堰坝或鱼梁……概应拆除"之规定,赫姆霍兹认为∶"理解男爵和教士们追求自由航行固有利益是很困难的,然如果我们还记得这些年罗马法在此方面带来的巨大价值,那么大宪章第 33 条的相关内容就容易理解。"据此可以推断出

 A.自然法精神具有跨时代的意义B.罗马法重视对个人权益的保护

 C.英国法对罗马法可能有所继受 D.罗马法符合资本主义时代精神

 12."地狱教堂"坐落于佛罗伦萨,因装饰着14世纪绘制的地狱景象的壁画而得名。该壁画据说是按照但丁《神曲》所描述而创作,其中地狱的第七层由恶魔"吉里昂"看管,关押着杀人者、抢劫者、渎神者和高利贷者。这幅壁画侧面反映了

 A.不劳而获有违基督教的教义B. 赎罪券的出售符合社会需要

 C.佛罗伦萨市民反对追求财富).文艺复兴运动发展的必要性

 13.美国没有建立统一的行政监察系统,行政监察的任务被分散在各个部门分别执行,因此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纷纷出现,其中并没有设立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材料表明美国

 A.政治腐败问题得以遏制 B.努力构建廉洁政府

 C.监督机制工作效率低下D.力图防止专制重现

 14.美国历史学者斯文·贝克特在其著作《棉花帝国》中指出,自1809年利物浦棉花交易所正式成立后,"利物浦价格"成为全球棉花贸易的晴雨表,而英国成为了世界棉织品贸易的领头羊,改变了之前印度棉织品在世界市场独占鳌头的态势。据此推知

 A.印度的棉花产量将会逐年降低B.国际贸易出现了制度化的趋势

 C.英国实现了棉纺织业技术革新D.自由贸易政策的效果颇为显著

 15.国家总理李克强于2014年5月5日在非洲联盟(前身为成立于1963年的非洲统一组织)总部会见非委会主席,参观中国援建的非盟会议中心,并发表面向全非的演讲,提出新时期的中非合作框架。据材料可知

 A.非洲联盟成立得益于中国的支持援助B.中国援建非洲体现了合作共赢的精神

 C.非洲联盟的主要职责为对外经济合作 D.非洲联盟消除了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

 二、非选择题∶共 55分。第 16、17、18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19、20、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43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国学大师王国维有"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著名论断,意为每一个时代都有代表时代精神的文体。虽然这样的论断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历朝历代文学的多样性,但是肯定了时代风貌对于文学的影响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材料一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选自《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材料二

 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湍流溯波,又澹淡之。其根半死半生。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霄霆、霹雳之所感也。朝则鹂黄、捣鸣鸣焉,暮则羁雌、迷鸟宿焉。独鹄晨号乎其上,鹃鸡哀鸣翔乎其下。于是背秋涉冬,使琴挚斫斩以为琴,野茧之丝以为弦,孤子之钩以为隐,九寡之珥以为约。

 ——选自《七发》

 材料三

 常美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选自《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文学作品分别出现的时期并说明理由。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 分)

 材料

 中国文化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封闭的,而是在包容多样并存的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发展着的文化共同体。这种文化包容性的基础是不同文化成分不断地融入、对于生存的共同需求、世俗国家组织的强大和古典人文精神历史久远的传承。中国文化包容的内容从空间上表现为各民族文化和地区性文化体系的并存,从时间上表现为在融合和变异中保持了持续性特征的文化传统的继承性,从社会角度上看则表现为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差异与共生。这种包容的文化精神使中国文化从根本上说与其他文化体系是可融通的。

 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中国历史相关史实,围绕着"文化包容性"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16 到17世纪,在伦敦鼠疫防治中,中世纪的某某疗法不再受到青睐。医学界要求当局注意城市公共卫生,建议民众重视卫生保健,节制饮食,并用放血、催吐等疗法治疗病痛。为防止疫情扩散,英国政府在借鉴他国经验基础上,对患病家庭实行严酷的医学隔离。尽管地方政府做出很大努力,但由于各自为政,只关注地方利益,其推行效果整体不佳。1578 年后,王室政府在御医桑多尔·迈尔尼的建议下编撰《政令大全》,加强对地方防疫工作的管理。该政令先后在1592年至1646 年期间多次刊印,作为政府防疫减灾的政策依据与工作手册,加快了鼠疫在英国的消退。

 ——-摘编自陈凯鹏《论近代早期英国防疫对策特点》

 材料二

 "庚子国变"后,各类瘟疫流行,导致中国秩序更加混乱。许多官员用西医理念实施防疫,效仿西方设立卫生局,"专司防疫清洁事宜""派员检疫",安置隔离染疫人员。袁世凯在大沽设立防疫院,对所有入港船只实施检疫,聘请中外医生(含女医生)和旧医官共同参与,对入港船只,不论华洋,都要强制检疫,一旦发现疫情,就立即隔离诊治。袁世凯还就检疫章程特作变通∶其一,检疫顺应中国风俗,由男女医生分别办理,以免触及男女大防;其二,如遇有西方人染患瘟疫,就交由外国医生出面处置,避免不必要的中外交涉;其三,因人施检,"神色充足者,一看而过",若遇面目憔悴之人,则由医生察验脉理,以确诊病情。经数月努力,防疫取得成功。

 —摘编自谷永清《试论清末"新政"中的卫生防疫事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早期英国卫生防疫措施的特点。(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积极影响。(8分)

 (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3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19.【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 分)

 材料

 1581年(万历九年),X居正下令在全国X围内实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项目和征收手续,使赋役合一,统一征收某某,改变了当时极端混乱、严重不均的赋役制度。X居正的理财政策除了为朝廷公室谋利,也十分重视人民的实际生活。他通过多种渠道设法减轻人民的赋役负担,甚至直接提出减免人民的赋税。1582 年,随着清丈田亩工作的完成和一条鞭法的推行,明朝的财政状况有了进一步的好转。之后,X居正上疏请求免除自1567年到1579年间各省积欠钱粮。另外,X居正还反对传统的"重农轻商"观念,认为应该农商并重,并提出"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的主X。因此他也反对随意加税,侵犯商人利益。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X居正理财的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X居正理财的意义。(6 分)

 20.【选修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 分)

 材料

 记忆不灭,抗争不止。巴以之间围绕现实问题的纷争,与尖锐复杂的"历史战"交错混杂,相互助推。以色列将大屠杀记忆作为塑造国民身份认同和政治动员的强大武器。巴勒斯坦同样将自身的创伤记忆……作为集体身份认同的主要动力和政治动员的重要工具。这一记忆产生的强大集体情感,对和平进程构成了严重政治制约。

 注∶图3中人手中拿着的地图是"中东和平路线图",挡在路上的房子门前树立的标示为∶以色列定居点。

 ——据《萨义德办公室里的巴勒斯坦地图》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阻碍中东地区和平进程的主要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战争所造成的影响。(6 分)

 21.【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 分)

 材料

 李冲(450年—495 年),北魏外戚重臣。为人大度,行为严谨,寡欲磊落,勤劳忧国。宗主督护制是自东汉以来,士族门阀地主发展的产物。北魏前期被一直沿用,他们享用"宗主"的名义督护地方,替朝廷征收租赋。在此情况下,"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甚至"百室合户、签丁共籍"的也不乏记载。同时,官吏畏于权势多与"宗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李冲提出,废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主要负责核查户口,催督租调。冯太后十分赞赏李冲的主X,她说,立三长则科有常准,赋有恒分,包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而不可?孝文帝支持李冲的主X,立即"遣使者行其事"。

 ——-摘编自吴少珉《北魏名臣李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冲主X三长制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冲提出三长制的意义。(6分)

 某某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1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2.B 3.D 4.C 5.B 6.D 7.C 8.D 9.A 10.C 11.C 12.D 13.B 14.C 15.B

 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 16、17、1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20、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6.材料一出现于唐朝,该文学作品格律严密,对仗工整,应为唐诗;"开万户"拥千官"等描绘了一派升平的景象,盛唐气象,跃然纸上;"中书舍人"隶属中书省;"大明宫"是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

 材料二出现于汉朝,该文学作品辞藻华丽,讲究铺陈排比,应为汉赋;体现了汉代大一统的恢弘气势,与材料提供的文体特点相符。

 材料三出现于宋朝 ,该文学作品语句长短不一,便于抒情,应为宋词;文中"此心安处是吾乡"反映了作者受到理学的影响,思想日益思辨化、哲学化的特征。(12 分)

 17.示例一∶论述中国文化包容性产生的原因

 中国文化包容性是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密不可分的。(2 分)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与中国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中国东面、南面环海,北面为草原和戈壁,西面为高原和沙漠,内部平原广阔、河流众多。这种特殊的环境使中国既能抵御外敌入侵从而保持本民族文化又能与其他文明保持接触从而吸收营养来丰富自己。第二,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第三,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保留了各地区各民族的特色。第四,自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后,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思想丰富和发展自己。(9 分)

 综上所述,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使得多种文化能够和谐共生,彼此借鉴,从而形成了文化包容性的特点。这一特点也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地位得到巩固。(2分)

 示例二∶论述中国文化包容性的表现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2 分)

 具体表现如下∶从政治上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各民族之间以友好往来相互交流为主,形成持续不断的民族融合潮流。从经济上说,以农业经济为主,手工业、商业、畜牧业共存。各族各地人民通过朝贡贸易、商业往来、人口迁徙等方式进行产品和技术交流,共同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从文化上说,儒家思想吸收借鉴其他学派思想形成了汉代儒学,继而又借鉴和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形成了宋明理学,不断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文学艺术上形成了高雅的贵族士大夫文化和世俗的市民文化并存的局面,适应了不同人群的需要。(9分)

 综上所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正是在包容的特性下不断发展壮大的。(2 分)

 18.(1)特点∶具有世俗性和可操作性;预防与治疗结合;防疫措施具有综合性;注重专业人士的参与;政府主导,上下联动。(每点2 分,共 10分)

 (2)积极影响∶有利于打破旧有观念,促进思想解放;有利于传播科学技术,推动医学的近代化;增强了清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为以后的卫生防疫事业发展提供借鉴。(每点 2分,共 8 分)

 19.(1)特点∶赋役合一;赋役征银;关注民生;农商并重。(6 分,任答出三点即可)

 (2)意义∶改变了赋役混乱的局面;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缓和了阶级矛盾;稳定了统治秩序。(6分,任答出三点即可)

 20.(1)原因∶以色列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积怨已久的民族仇恨;圣城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犹太人定居点建立在阿拉伯人领土

 上,与领土纠纷联系在一起;巴以双方右翼政权在中东问题上态度强硬;极端民族主义组织对巴以人民的煽动;双方"以暴制暴"的尖锐对立;西方大国的干预。(6 分,任答出三点即可)

 (2)影响∶中东战争造成巴以双方数十万人的伤亡;沉重的军费负担,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威胁了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造成世界难民问题;中东战争促成新式武器的研发和战术战略思想的革新。(6 分,任答出三点即可)

 21.(1)原因∶宗主督护制沿用,士族门阀地主势力膨胀;隐匿户口问题严重,中央政府财富匮乏;地方吏治败坏;民生艰难;李冲勤劳忧国思想。(6 分,任答出三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2)意义∶有利于抑制地方门阀士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社会经济;有利于增加政府财赋收入;有利于加强对民众的控制,巩固北魏统治。(6 分,任答出三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Tags: 河北省   下学期   考试试题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