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演讲致辞 > 节日致辞 / 正文

政治生活易混知识点分类归纳

2020-06-10 11:25:34

  政治生活易混知识点分类归纳

  一、“性质”、“宗旨”、“本质”、“实质”类

  1.国家性质: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村委会,居委会的性质:在农村,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在城市,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4.我国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5.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6.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7.各级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

  8.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民主党派的性质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9.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1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性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1.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1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13.贯彻“三个代表”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4.主张实行西方多党制的实质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15.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6.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7.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二、“核心”、“关键”类

  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

  2.贯彻“三个代表”的关键是与时俱进。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5.贯彻三个代表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6.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致同学们)。

  

  三、“根本”、“基本”、“重要”类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3.大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这是我国自立与民族之林的根本。

  4.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其中,经济利益的得失是最根本的利害关系,而政治就是以经济为基础的。(致同学们)

  5.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6.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7.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是否有威信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8.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这是区别有无威信的政府的根本标志。

  9.坚持民族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10.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11.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和冲突。

  1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致同学们)

  14.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15.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的重要的人权,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6.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力,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17.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18.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支持人大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这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19.党的先进性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2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政党制度,它绝不是西方宣传的所谓一党制,也根本区别于西方的多党制。这也是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我国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1.国际社会中,最重要成员是主权国家。

  22.主权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中,主权是最重要的要素。

  2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24.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四、“前提”、“基础”、“保障”、“保证”类

  1.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有制度、法律、物质保障。

  2.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基础。

  3.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5.(序言)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基础。

  6.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最重要的信息资源。

  7.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8.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9.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10.(导言)我们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是因为有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的保障。

  11.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

  12.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13.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基础的。

  1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15.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16.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

  17.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18.国际新秩序的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20.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引发冲突的根源。

  21.国家力量是主权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五、“原则”、“准则”类

  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2.负责的实行民主监督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3.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4.民主决策时应坚持的原则:依照法律程序的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尊重少数的原则等。

  5.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首要原则是民族平等,根本原则是各民族共同繁荣。

  7.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9.毛泽东形象地提出了三条外交原则: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六、“监督”类

  1.监督权。

  2.公民的民主监督。

  3.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4.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6.全国人大的监督: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

  

  七、“决定”类

  1.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2.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能否具有这种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3.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对实现人民民主具有决定意义。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7.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

  8.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八、关于“组成范围”

  1.现阶段,我国人民的组成范围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民主党派的性质和组成范围是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3.人民政协的组成范围,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政党身份参加。此外,还包括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等。

  

  九、关于“特点”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我国的历史特点和民族分布特点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大杂居、小聚居”。

  6.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是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7.舆论监督的特点是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

  8.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特征、内容)。

  9.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具有法律赋予的基本特点。

  10.国家主权有两个方面的特性: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十、“主体”类

   1.依法行政的主体:政府。

   2.依法执政的主体:党。

   3.我国权力行使的主体:人民或人大。

   4.外交政策的主体:主权国家。

  

  十一、“内容”类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2.公民的政治生活有那些内容。

  3.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5.我们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准的。

  6.(序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7.“三个代表”的内容。

  8.国际关系的内容。

  9.中国主张的国际新秩序的内容。

  10.政协职能的内容

  11.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12.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13.主权国家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14.自治权的内容

  15.主权的内容

  16.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内容

  17.政府依法行政的内容

  18.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

  19.我国对外政策的内容

  

  十二、“形式”、“方式”类

  1.民主选举的方式。

  2.民主决策的方式。

  3.民主监督的方式。民主监督体系中的监督方式。

  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5.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是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

  6.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十三、“关系”类

  1.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2.政府和公民的关系

  3.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4.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

  5.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我国国体和我国政体的关系

  6.民主集中制中的几个关系

  7.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

  8.中国共产党和个民主党派的关系。

  9.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

  十四、“意义”、“作用”类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2.民主选举的意义。

  3.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

  4.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意义(区分好)。

  5.公民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的意义。

  6.依法行政的意义。

  7.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

  8.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优越性)。

  9.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意义。

  10.我国政党制度的意义。

  1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12.民族团结的意义。

  13.国际组织的作用。

  14.联合国的作用。

  15.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作用。

  

  十五、“怎么办”类

  1.怎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公民应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3.公民应怎样参与民主选举?

  4.公民怎样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

  5.在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中,怎样提高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

  6.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怎样向政府求助和投诉?

  7.在政府依法行政的过程中,怎样对人民负责?

  8.怎样对政府进行监督和制约?

  9.怎样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0.我们应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1.怎样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12.面对国际竞争,我国该怎么做?

  13.为了中国的和平发展,我们该怎么做?

  14.怎样才能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

  15.怎样树立政府的威信?

  16.中国怎样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Tags: 政治生活   知识点   归纳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