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演讲致辞 > 会议主持 / 正文

湛江临港工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全文)

2020-07-06 15:20:46

 

 湛江某港工业园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003年10月

 项目研究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项目名称:湛江某港工业园可行性研究

 所

 长:吕

 政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审

 定:吕

 政 (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审

 核:孟昭宇 (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

  初

 审:邱加盛 (高级经济师)

 项目负责:吕

 政(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孟昭宇(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

  邱加盛(高级经济师)

  研究人员:陈

 耀(研究员、教授、经济学博士)

  邱加盛(高级经济师、经济学硕士、MBA)

  吕

 铁(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刘戒骄(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张亮军(高级工程师)

  朱征宇(工程师)

 www.word98.com 中国文网搜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

  完成时间:2003年10月

 目

 录

 1

 建设湛江某港工业园的客观要求

 1.1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提出的客观而迫切的要求

 1.2进一步发展建设湛江港的根本性举措

 3

 湛江某港工业园的功能定位、目标

 2.1 功能定位

 2.2 发展目标

 4

 湛江发展某港工业的优劣势分析

 3.1 优势分析

 3.2 劣势分析

 5

 湛江某港工业园建设承载力分析

 4.1水资源评价

 4.2 地质条件

 4.3 场地条件

 4.4 交通运输条件

 4.5 能源条件

 4.6 资金筹措

 4.7 环境影响

 4.8 人力资源

 4.9 与城市规划的衔接

 第五章 湛江某港工业园与湛江港、湛江市及周边地区发展的互动关系

 5.1实施“以港兴区、以区促港、港区互动发展”战略的情景分析

 5.2资金和物资等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趋势分析

 第六章 工业园微观体制和开发模式设计

 6.1工业园的设立方式

 6.2 体制框架

 6.3 政府对工业园的政策安排

 6.4 载体开发模式

  6.5工业园开发投资体制设计

  6.6 招商与服务

 第七章 湛江某港工业园产业选择

 7.1 产业选择的依据

 7.2 产业选择结果

 7.3 主导产业的发展重点与发展时序

 第八章 工业园功能分区、开发时序、产业空间布局

 8.1 工业园功能分区原则

 8.2 工业园功能分区

 8.3 工业园开发时序研究

 8.4 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第九章 园区开发投资估算和投资计划

 9.1 估算范围及依据

 9.2 征地费用

 9.3 征地税费

 9.4 征地(含耕地、山地、坡地)平均成本

 9.5 海域使用金及补偿费用

 9.6 基础设施投入

 9.7 搬迁费用

 9.8 不可预见费用

 9.9 总投入

 9.10 投资构成分析

 9.11 投资计划

 第十章 资金筹措

 10.1 融资方案

 10.2 融资风险及回避

 第十一章 工业园开发的土地成本分析

 11.1 单位成本分析

 11.2 成本竞争力

 11.4 成本风险分析

 第十二章 财务效益分析

 12.1 土地市场与定价

 12.2 收入核算

 12.3 税费

 12.4 利润估算

 12.5 清偿能力分析

 12.6 现金流量分析

 12.7 敏感因素分析

 第十三章 经济社会效益评价

 13.1 经济效益评价

 13.2 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四章 开发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制定

 14.1 本工业园开发主要风险

 14.2 主要风险的防范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研究

 15.1 环境现状

 15.2 执行标准规范

 15.3 主要污染源治理规划

 第十六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和建议

 16.1可行性研究结论

 16.2对本项目建设的建议

 1 加快湛江某港工业园开发的客观要求

 湛江某港工业园位于湛江港西南方向某海区域,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根据湛江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建设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的发展战略,设立并加快开发湛江某港工业园,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一方面它是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提出来的客观而迫切的要求,同时也是进一步建设发展湛江港,推动湛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项根本性举措。

  1.1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提出的客观而迫切的要求

 1.1.1国家新一轮经济景气周期的来某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奋斗目标,根据目标要求,到202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实现翻两番,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20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7.18%。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无论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都呈现出新一轮加速发展的态势。

  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和建设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大中心”为契机,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出建立世界级大都市圈的战略目标;珠江三角洲地区借助CEPA,加快与香港经济的更紧密联系,并提出建设“大珠三角”或“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发展构想;环渤海地区以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引擎,加速京津冀“大北京城市圈”的崛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东北三省抓住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机遇,正着力打造中国经济的

 “第四极”。与此同时,国家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中部地区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发展,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发展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东中西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我国宏观经济已经走出1997年后持续数年的经济波动低谷,迈进全面复苏的经济增长加速期。这次复苏最重要的特征是由于技术装备更新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带动了重工业复苏,重工业(如钢铁、石油化工、电力、能源、工程机械、汽车等行业)生产增长明显快于轻工业,这也是经济全面复苏的重要标志之一。

  国家新一轮经济景气周期的来某,对全国各地区都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处于广东省西翼的湛江市更不例外。作为广东省的欠发达地区,湛江市加速发展的要求无疑更加迫切,而加速自身发展必须要有新的增长点。从湛江市的区情和资源优势出发,设立湛江某港工业园,依托湛江港的有利条件,发展大进大出的重化工业,就成为未来湛江市培育新增长点,带动全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1.1.2 国内外重化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机遇

 21世纪头10-20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看,工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正在不断地向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廉、国内市场广阔以及社会政局稳定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并在快速形成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而以国际市场为目标的跨国资本在我国国内的区位选择,仍然更多地倾向于投资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备尤其是港口条件优越的沿海区域。

  从国内看,以钢铁、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为重点的工业制造业,也出现向沿海港口城市转移的趋势。这种产业区位的调整,首先是由于内陆矿产资源的枯竭及从国际市场获取原料来源的需要,其次是为了更靠近市场,再次,依托港口建设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符合重化工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

  由于开发早、程度高,沿海地区一些大的枢纽港周围几乎已没有多少可供工业建设的用地,相比而言,湛江港周围土地较多,且处于我国的最南端,距离东南亚、澳洲、欧洲和非洲的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最近,港口港区条件得天独厚。因此,无论是国际重化工向中国转移,还是国内重化工向沿海转移,都为湛江某港工业园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1.1.3 大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对湛江的压力和动力

 从湛江市所处的大的区域环境来看,湛江处于西部大开发与珠江三角洲大发展的战略结合点。一方面,毗邻的广西自治区由于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特别是被确立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战略地位,对湛江经济尤其是湛江深水良港的优势发挥,带来很大的压力。近些年,随着北部湾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三大港口的加速建设及吞吐量的快速上升,已经分流了大量原本属于湛江港的货源,而且未来三大港口对湛江港形成的竞争态势仍很强劲。

  另一方面,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经贸的更紧密联系,珠三角地区的强势地位与湛江的弱势落差会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在吸引跨国资本,还是国内其他地区的资本或产业转移方面,湛江难以有充分的竞争优势。

  因此,面对东西两翼的夹击,湛江必须变压力为动力,不仅要千方百计依靠竞争保持作为西南主要出海通道的功能地位,并通过某港工业园的建设,为湛江港创造长期稳定的货物源泉,实现“工业立市、以港兴市”的战略;而且,要借助广湛高速公路开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进一步加强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主动接受珠三角的经济辐射,并注意发挥本地区的比较优势,重点发展某港重化工业,形成与珠三角地区轻重工业合理分工的格局。

  1.1.4 广东经济发展对湛江提出新的要求

 改革开放25年来,湛江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31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476亿元(可比价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54%,但与广东省平均水平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相比,发展差距依然很大。从人均GDP看,全国2001年为908美元,广东省达到1664美元,其中,珠三角7个市高达3750美元,山区7个市只有729美元,东西两翼7个市也只有908美元;作为粤西重镇的湛江市,2002年人均GDP仅为6559元,约合795美元(按1美元等于8.25元人民币计算),不仅低于全省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66美元)。再从产业结构看,2002年湛江市三次产业比例为25.6:38.4:36.0,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32.8%,低于全国12.1个百分点。

  按照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到2010年,全省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达到3100美元;到2020年全省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6250美元。湛江要在本世纪头20年赶上全省平均发展水平,根据有关部门的测算,年均GDP增长速度必须达到两位数以上,其中

 2003年到2013年年均增速要达到13%以上,2014年到2020年年均增速要达到11.8%。足见目标之宏大,任务之艰巨,要使粤西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快车道,必须按照省领导的要求,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而发挥湛江港口资源优势,加快湛江某港工业园的开发,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步骤。

  1.2进一步发展建设湛江港的根本性举措

 湛江港东某南海,南望海南岛,西靠北部湾,北倚大西南,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自古以来,湛江港就是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对外经贸往来和货物运输的出海主通道,早在南宋就展现出港口贸易中心的雏形;清朝时已形成“商船蚁集”、“商旅穰熙”、“舟车辐辏”的著名商埠(广州湾);抗日战争时期,经湛江港转桂、黔入川成为除滇缅公路外西南地区对外联系的另一重要生命线。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港口和配套铁路建设工程。1956年,湛江港正式开港,为西南地区提供了第一个现代化的出海口岸。几十年来,湛江港为桂、云、黔、川、渝等省、区、市中转各种货物数亿吨,主要类别包括进口石油、粮食、钢材、化肥、铁矿石及出口非金属矿石等重要的战略、能源物资。

  目前湛江港已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港口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库场充裕,一次性堆存能力逾150万吨,可承担集装箱、重大件、散货、危险品、石油、流体化工品等100多种货类的装卸、仓储、转运业务以及客货汽车运输,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通航。到2002年,湛江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586万吨,其中外贸吞吐量1788万吨。随着30万吨级深水航道以及超大型石油和矿石码头“三大工程”的建成,湛江港将拥有全国最深的航道,可进出30万吨级的船舶,同时,拥有全国第一座30万吨油码头和全国最大的矿石码头。

  然而,与我国沿海一些主枢纽港相比,湛江港的发展还很滞后,其独特的区位、深水良港的优势还远未发挥出来。据2002年统计,我国20个主枢纽港完成的货物吞吐量为14.2亿吨,占沿海主要港口总吞吐量的85%。其中上海、宁波、广州、天津、青岛、秦皇岛、大连等7个港口的吞吐量已连续两年超过亿吨,上海港已达到2.64亿吨,而湛江港多年在2000多万吨徘徊,在全国沿海港口的排位也在后移。近20多年来,湛江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增长不仅慢于沿海其他主枢纽港,也远低于湛江经济的增速。

  1978-2002年湛江港口货物吞吐量只增长了2倍多,年平均增长率为5.0%,约低于沿海主要港口5个百分点;同期,湛江GDP增长了14倍,年均增长率为11.5%。见图1所示。

  图1-1 湛江港口吞吐量与GDP增长对比

 湛江港之所以发展缓慢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主因有三。第一,作为湛江港腹地的区域基本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港口运输的货物运量非常有限。近几年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来自西南地区的货运量有一定上升,但总量并不很大。据有关部门预测,大西南开发至2005年,每年经湛江港进出口的物资最多也就在3000万吨左右,其中石油产品1600万吨、铁矿砂850万吨。这对于到2005年湛江港口期望达到8000多万吨通过能力,初具国际一流大港口的目标而言,显然难以满足其要求。

  第二,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以来,湛江周边的港口先后崛起,分流了有限的货源。如湛江附近东面的茂名港和阳江港、西面广西的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尽管这些港口还较小,最大的防城港吞吐量仅是湛江港的一半,广东茂名港的吞吐量也是湛江港的一半,北海港和钦州港也只有几百万吨,较远的阳江港吞吐量

 2001年只有66万吨,但是,这些港口的货源应该说都属于湛江港的腹地范围,而且近些年发展建设的势头很猛,尤其是西南货物从广西港口出海具有陆上运距更短的优势,从长远发展看,进一步分流湛江港货源的可能性在增大。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湛江港所处的城市工业落后,没有培育起自身的稳定的货源。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没有意识到港口和工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忽视了湛江作为全国首批沿海港口开放城市的优势发挥,特别是,对拥有港口可发展某港工业的优越性缺乏认识。长期以来,湛江有“农业热”,而没有形成“某港工业热”和“外向经济热”,以致错失了许多发展机遇。

  发展某港工业,实现港口产业化,是当今世界大型港口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以世界最大的港口荷兰鹿特丹港为例,它的年吞吐量达3亿多吨。港区拥有石油加工能力6500万吨,相当于我国总炼油能力的1/3;同时它又是欧洲最大的汽车拼装和销售中心之一,年销售汽车300万辆,相当于过去我国两年的产量。港区还拥有专业的橙汁码头和灌装中心,年吞吐量20万吨,每年还装卸70万吨水果,供应全年西欧的水果市场。鹿特丹的港口产业规模表现在直接雇员13万人,间接雇员60万人,总产值占全国GDP的12%,港口产业成为荷兰的经济支柱。

  因此,湛江港要结束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要使其独特的区位及深水大港口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除了继续担当起西南地区主要出海通道的重要角色外,必须仰赖某港工业的大发展。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湛江视察时所指出的:“湛江的最大优势是港口优势。湛江港一直是作为国家的重要港口,同时又是西南地区的出海大通道,这是很好的优势。湛江要发展工业,要发挥港口优势发展工业,重点是某港工业。湛江有深水良港,有深水航道和大型油码头,这是发展工业的基础,是发展某港工业的前提,湛江有条件成为大型石化基地”。

  第二章 某港工业园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根据湛江某港工业园建设发展面某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广东省、湛江市未来经济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湛江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湛江某港工业园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可表述如下:

  2.1 功能定位

 结合西部大开发、湛江经济发展和湛江港发展的需求,将湛江某港工业园的功能定位表述如下:

  湛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推动器;湛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发动机;湛江重化工业、先进制造业和物流业基地;作为湛江港的延伸部分,成为与港口互动发展的重要工业区;西部大开发重要的出口贸易加工区和对外经贸窗口。

  2.2 发展目标

 成为一个以港口为依托,以某港工业为主导,以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为支柱,第三产业发达、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环境优美的新型工业园,成为湛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引擎和重要增长点,成为西部大开发重要出口贸易加工区。

  第三章

 湛江发展某港工业的优劣势分析

 湛江某港工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取决于湛江市内外多种因素,既有利用自身优势对城市现有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也有着眼未来,顺应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趋势的新选择。只有全面考虑和综合分析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准确把握发展某港工业的优势与劣势,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某港工业发展战略。

  对湛江这个拥有天然深水良港的港口城市来说,必须把港口作为一个特定区域加以利用,并在政策上给予扶植,使之成为带动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发展极。发展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朗索瓦·佩尔鲁克斯首先提出的,他认为,经济增长不是在整个城市以同样速度增加的,而是一定地区、一定部门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体发展。这些地区、部门就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发展极。港口城市的发展极应选择在港口和某近港口的区域。因为港口和某近港口的区域具备成为发展极的最有利条件。

  把港口及港口区域作为发展极对待,顺理成章地要求把港口视为国家和城市社会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除港口自身所具有的水陆交通运输枢纽功能外,还应该把港口作为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条件,并从整体利益出发,把港口的规划建设纳入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划之中。

  建设湛江某港工业园就是打造湛江新的发展极的战略举措。我们认为,湛江市必须从战略上调整城市经济布局,把港口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纽带,下决心、花力气促进城市经济重心向港口转移,鼓励工业、商业、贸易、金融业向港口和某近港口的区域靠拢,实现港口及其某近区域以工业为重点的集聚,把港口区域打造成各种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经济区域。

  3.1 湛江发展某港工业的优势

 发展某港工业,就是在港口或能够利用港口有利条件的区域建设工厂集群,从海外或内地运来原材料、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生产,然后再将产品、半成品运往国内外市场,或直接为港口生产建设服务。

  某港工业的理论提出于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是某港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此后,以重化工业为代表的某港工业园成为世界工业布局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海岸地区利用发达的海运发展大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的主要形式。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鼓励发展某港工业,使许多港口和适宜在港区发展的工业第一次得到了跳跃式发展,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先后实现了港口工业化。荷兰鹿特丹港的工业用地面积已占全港面积的一半以上,后来居上的日本某港工业更加普遍。究其原因,在于港口区域有着其它区域无法比拟的发展工业的优势:

  ——港口作为海陆交通枢纽,起着国内外市场联结点的作用,可以通过海上运输把本国市场同国际市场联结起来;

 ——港口的转运功能,可使某港区域工业生产经营的运输费用大幅度降低;

 ——港口作为银行、保险机构的云集之地,具有融资方面的便利条件;

 ——港口通过能力的扩大、物流和客流量的增加,可使港口成为信息汇集的中心,便于企业获得各种信息;

 ——港口基础设施,如码头、库场、车船、机械、通讯、建筑等配套齐全,可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基础设施条件;

 ——港口一般拥有国家划定的港区,并被赋予对港区岸线与水、陆域的管理权和使用权,这为港区发展相关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港口建成以后,港口及其某近区域便于形成产业集群和聚集经济,有利于工业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利益。

  德国经济学家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表明,工业生产布局需要考虑原材料、消费市场、劳动力、运费和集聚等五个因素。从区位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湛江市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最有条件大力发展现代重化工业的城市之一。湛江某港工业园的建设和发展,除了拥有上述一般有利条件以外,还具有优越于其他地区的下列九大独特优势,这些优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流逝愈来愈凸显出来。

  3.1.1地缘区位优势

 湛江市,旧称广州湾,是一个富有亚热带风光的美丽海港城市,198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现辖雷州、廉江、吴川三个县级市和徐闻、遂溪两个县以及赤坎、霞山、坡头、麻章四个区,有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个省级开发试验区。全市有105个乡镇、21个街道办事处、1541个村民委员会。全市总面积1247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700.17万。

  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北纬20°15′-21°55′,东经109 °40′-110°55′,东出南海,西某北部湾,南与海南省相望,北靠大西南,居粤、琼、桂三省、区交汇点。是海南岛通往大陆的必经之地,是中国大西南的主要出海通道,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大洋洲和中东航程最短的对外贸易口岸,在亚太经济圈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首先,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的独特区位优势和优越的港口条件,将使湛江在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特别是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获得直接利益。

  2002年中国与东盟10国经过1年时间的准备,正式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其主要内容是在10年之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已经于2003年10月8日正式签署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及其两个修改议定书。中国成为东南亚地区以外第一个加入条约的大国,将使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

  2003年10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7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上,建议研究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东盟、中、日、韩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已取得积极成果。日本与东盟就建立更紧密的经贸伙伴关系达成共识。韩国与东盟也开始考虑建立自由贸易区。东盟已将建设“经济共同体”作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中国与东盟在贸易结构上存在着显著的互补性,中国从东盟进口的主要是木材、矿物、油料等初级产品,而向东盟出口的大部分是制成品及家电等。另外,双方贸易额占各自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都较小,表明双方之间的贸易潜力很大。如果成立自由贸易区,则会产生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使双方都能受益。根据中国-东盟专家组用“全球贸易分析项目”模型的测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使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增长48%,使中国对东盟的出即将形成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将使我国对东盟地区的出口增加55%,进口增加48%,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旦建立,将创造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GDP、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湛江发展某港工业将面某更加有利的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将给湛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002年,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的召开,中国、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泰国6国共同开发湄公河流域的宏大工程正式启动。大湄公河次区域总面积达23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2.5亿。今后10年内,将在该区域建立起南北、东西和南部3条经济走廊。沿岸6国将在能源、交通、电讯、环保、旅游等多个领域开展互利合作,共同开发这一落后地区,同时将逐步消除边境贸易壁垒。湛江是中国内地与这5个国家最近的沿海城市之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将使湛江港的吞吐量迅速增加,给湛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渝湛高速公路的修建,将使湛江这个大西南连接国际市场的重要出海通道更有条件利用海洋和港口两大优势发展某港工业。

  第三,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综合开发,湛江在中国的国家战略中将愈加重要。

  中国虽幅员广大但人口众多,且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都十分有限。北部湾及南中国海一带地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历来就是中华民族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处所。这里是中国通往世界各地的主要和最便捷的海上通道,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就在北部湾畔。

  当前,北部湾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权益,中央政府历来重视北部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在1984年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中,北部湾有北海和湛江,其后又把海南划为中国最大的特区,且洋浦还享受自由港的某些优惠政策。这说明,北部湾区域是中国开放度最高、优惠政策最多的地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国家战略并没有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随着越南、老挝的经济发展,中国北部湾地区的发展已经涉及到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从国家战略层面看,通过对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扶持,提高中国在这一地区同周边国家的实力对比,既可以牵制美国,减轻西北和东北的外交压力,又可以扩大南部中国的对外开放,并能够带动欠发达的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中国发展战略部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湛江作为连接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和北部湾的桥梁和枢纽,其地缘作用十分明显。湛江可以通过“桥梁”作用的发挥,在联系东部发达地区以支持、促进环北部湾城市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壮大自己。

  第四,湛江对于保障中国的石油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内石油生产增长缓慢,但是石油消费量的增长势头强劲,石油供给不足越来越严重。从1993年开始,中国已经从石油净出口国转变成石油净进口国,石油进口量迅速成长,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近几年原油净进口量大体保持在7000万吨,原油及成品油进口总量已超过8000万吨。按着目前的增长态势,2005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将突破1亿吨大关,2010年原油缺口将达到2亿吨。因此,中国石油总量短缺的情况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改变。

  石油安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安全的重要问题。为了分散风险,实现进口石油来源的多样化,中国必须在中东、俄罗斯和中亚以外寻求新的石油供应保障基地。北部湾和南中国海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南中国海资源开发过程中,虽然中国政府提出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越南等国家迫不及待,在南中国海和北部湾大举行动,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中国必须大力支持北部湾地区发展经济,使这一地区对周边具有相当的辐射力,才能够尽可能多地拥有在北部湾和南中国海的资源开发的权利。

  第五,湛江既是联结珠江三角洲和大西南的枢纽,又是大西南的主要出海通道。

  从广东来看湛江,它是粤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一翼。广东北部由于受南岭的阻隔,需要打开大西南通道,湛江是这个通道中最重要的结点。湛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其作为粤西和西南地区对外沟通联系交通枢纽的功能,使其具备其他地区不可替代的利用现代大港口发展大工业的条件。中国的西南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主要原因是这一地区的对外开放度不高。大西南的发展迫切呼唤着出海大通道,湛江也需要借助大西南的力量来发展壮大自己。如果湛江能够打好大西南这一张牌,并能够真正作到“用尽内力、广借外力、形成合力”,湛江就能迅速崛起。

  第六,湛江是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最理想区域之一。

  从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中国的产业结构正在向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因此从资源和基础优势看,经济重心向沿海省份和地区转移的趋势正不断增强(图3-1)。我国重化工业正在向沿海港口附近转移。以钢铁工业为例,2003年上半年产钢最多的省市是河北、辽宁、上海、江苏、山东、湖北,以上6个省市上半年合计产钢5751.83万吨,占全国上半年钢产量的55.76%。这充分说明我国钢铁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即主要集中在沿渤海湾经济带和沿长江中下游经济带,这些地区都是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并且交通便利,资源相对丰富,发展钢铁具备一定的条件,并和全国高增长产业群的聚集区是一致的,从而有利于对这批高增长产业群提供钢铁材料支持,同时也有利于钢铁产品市场的开拓。西南、西北地区钢产量相对较少,而且增长速度较慢,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自然条件较差,缺水、缺矿,远离港口,进口铁矿石和外销钢材运输成本高,钢铁生产主要是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带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为便于进一步更新和优化产业结构,这些地区会将那些已经成熟、标准化和技术逐渐外溢的某些制造、加工、装配流程和某些零部件、配套件的生产供应,特别是大进大出的制造环节,向湛江转移。

 图3-1 中国经济向沿海省份集中的态势

 3.1.2深水良港优势

 湛江港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广东省雷州半岛,东某南海,南望海南岛,西靠北部湾,北倚大西南,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是中国大西南和华南地区货物进出口的主要通道,2002年货物吞吐量超过2600万吨。

  湛江港是新中国自己建造的第一大港,是国家的枢纽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湛江港域宽阔,内港岸线长达241公里 ,是目前世界第一大港荷兰鹿特丹港的3倍,可建深水泊位的岸线长达97公里,港外有四岛拱卫,形成天然屏障。港内水域宽阔,水深浪静,航道水深14.6米,15万吨级大船可乘潮进港靠泊作业。湛江港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平均高潮位3.4米,平均低潮位1.24米,最大潮差5.45米,平均潮差2.16米。

  根据中国经济重心向某港地带转移的趋势和湛江发展某港工业的需要,近年来湛江港抢抓机遇,在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改善港口软环境的同时,加快港口规划、建设步伐。根据21世纪头20年湛江港的发展规划,湛江港吞吐量将保持快速增长:预测2005年、2010年和2020年湛江港货物年吞吐量分别为5050万吨、8630万吨和13000万吨;其中外贸货物年吞吐量分别为3470万吨、5425万吨和8000万吨;集装箱年吞吐量分别为27万TEU、74万TEU和205万TEU。随着湛江港吞吐量的增加,一个以湛江深水大港为龙头的环北部湾港口群初步形成,湛江港正在向国际性、区域性物流中心和现代化、多功能、综合型的国际化枢纽港目标迈进。

  湛江优越的天然良港条件,在码头泊位、航道水深、岸线资源、陆域依托、海域屏障、发展潜力等方面为发展某港工业提供了独特的港口优势。

  一是码头泊位优势。经过长期的发展,湛江港已建成了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深水泊位群,港口设施先进,装卸效率高,集疏运便捷,口岸通畅,服务完善,成为中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港口之一。

  目前,湛江港码头总长9432米,共有大小泊位174个,初步形成了以湛江为主,环雷州半岛中小港口为辅的相互配套的港口群。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29个,其中30万吨级油码头已竣工投产,另外2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已开工建设,将于2004年投产。湛江港大、中、小码头齐全,功能完备,码头规模在北部湾诸港中最大,特别是

 30万吨级泊位投入使用后,在环北部湾诸港中具有明显的码头优势。

  二是深水航道优势。湛江港深水岸线长,深水区域广,不冻,少淤,屏障好,风浪小,具备建造30万吨级航道和码头以及我国华南沿海航道最深、码头最大的主枢纽港的条件,这是一般港口无法取代的绝对优势。

  目前,10万吨级船舶可乘潮进出港口,15万吨级船舶满载可以乘高潮进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工程拟于2003年下半年开工建设,计划2005年投入使用,届时 30万吨级油轮可以满载乘潮进出港口,将成为华南首屈一指的深水航道。

  三是配套设施优势。湛江港是新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并在全国率先开办了铁路-港口集装箱联合运输业务。湛江港海关、边检、检验检疫、海事、外代、船代、货代、银行、客运站等港口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可以承担集装箱、杂货、散货、重大件、危险品、石油、液体化工品等百余种货物的装卸、储存、转运业务以及旅客和汽车滚装运输。同时还开展货物代理、船舶代理、船舶运输以及保税仓储、出口监管仓储等业务。

  四是潜在发展优势。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共51个。截止2002年底,沿海港口有千吨级以上的生产性泊位3260个,吞吐能力15亿吨。2002年沿海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6.6亿吨,其中能源物资(煤炭、石油等)6.6亿吨,约占40%;外贸物资约7.1亿吨,约占43%。沿海20个主枢纽港中,只有大连、青岛、宁波3个港口可以接纳20万吨级以上的超大型船舶,秦皇岛、天津、日照、厦门、湛江5个港口的航道可通行10万吨级船舶,其余港口的航道均在5万吨级以下。

  湛江港拥有充足的土地资源,港区陆域宽阔,内港航线水深达负40米,超过世界10大港负23 至负28米的码头前沿水深,为世界少有,可通行30万吨级货轮和50万吨级油轮,以及建设第三、第四代集装箱码头,在我国华南沿海独具建造超亿吨级国际大港的潜力。

  交通部已经决定加快湛江港大型铁矿石接卸码头的建设,加快湛江港大型原油接卸码头和原油储存设施建设,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湛江港30万吨级油码头的航道建设。目前,湛江港10万吨级航道工程已完工通航,25万吨级航道浚深工程已经于2003年动工;30万吨级原油码头技改工程已竣工投产;15万吨级矿石码头技改工程(水工结构按

 20万吨级施工)已动工兴建。2005年后,湛江港吞吐量将翻一番。这些工程的建设和完工,将使湛江发展某港工业的条件更加成熟。

  五是经营管理优势。建设超亿吨大港需要有与货物吞吐量相符合的服务功能和管理能力。湛江港经过40多年的建设,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港口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和一整套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具有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

  综合起来,湛江港正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港口规模向大型化发展,港口结构向专业化发展,港口功能向多元化发展,装卸工艺向自动化发展,港口管理向信息化电脑化发展,港口模式向自由度大的国际化发展。在湛江港的后方开发建设某港工业园,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达到“以港兴区、以区促港、港区互动发展”的目的。目前,大连华农集团制油项目,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俄罗斯塔氏集团液化氨储罐项目,中国与委内瑞拉经贸合作的中油奥里油储油罐项目,中石化东兴炼油厂500万吨扩建项目等皆因看好湛江港而落户湛江。另外一批利用港口大进大出的大型合作项目正在洽谈中,韶关钢铁集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纷纷表示有在某港工业园投资建厂的意向。

  3.1.3综合交通优势

 湛江拥有海洋、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海洋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都具有很好的基础,五种运输方式之间相互转换,包括陆转水、水转陆、水转水、空转水、水转空,可以便捷地进行。目前已经形成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综合运输体系,重化工业(包括钢铁厂和石化企业)所需要的大型专业码头和泊位充足,可以为某港工业的发展和港口客货集疏运提供良好保障。2002年湛江港本港完成集疏运量4218.5万吨,其中水运2181.4万吨,铁路1073.9万吨,公路507.4万吨,管道393万吨,分别占总量的51.7%、25.5%、12%和9.3%,具备发展某港工业要求的综合交通条件。

  水路:湛江港水路可直通我国沿海和世界各港,南距海口港136海里,北距广州港301海里、香港210海里,西距北海港255海里,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和大洋洲各航线航程最短的港口,现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铁路:湛江有广湛铁路、粤海铁路,通过黎湛线与湘桂、黔桂、湘黔、南昆、川黔、枝柳等全国铁路干线网联为一体,是中国西南各省区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湛江南站是目前中国大陆南端铁路终点站。黎塘复线和湛江至海南省铁路正在建设之中。刚开通的铁路鲜活商品“绿色通道”贯通南北,横穿东西,将湛江盛产的瓜果蔬菜运往全国各地。

  公路:湛江市公路纵横成网,四通八达。有G325、G207国道通过,并与本省、市公路网连通,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已达7098.7 km,其中高速公路45.2 km,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57km,是广东省公路最密集的地级市之一。湛江市海湾大桥一期工程、渝湛高速公路湛江段及疏港公路等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全部工程完工后,湛江市将形成环绕市区,以高等级公路为骨架,一级公路为主干,沟通珠江三角洲和大西南的公路网络;

 航空:湛江有可供波音B757客机全天候起降的机场,有航班往返北京、广州、香港、长沙、桂林、深圳、昆明、成都、贵阳、重庆、珠海、海口、三亚等地(另有直升飞机提供服务),每周有110多个航班。

  管道:有长115.5 km的湛江港至茂名石油化工公司的原油输送管道。

  目前,湛江市正在加快省、县和村镇道路改造,建设陆岛码头、岸线码头和公路客运中心枢纽站的同时,重点建设“三路、一桥、两铁、一港”。即完成广湛高速公路湛江至海安段;建设湛江海湾大桥;加快建设粤海铁路通道茂湛段,扩建改造廉江、河唇、遂溪火车站;港口建设,正在进行湛江港10万吨级航道疏浚二期工程、30万吨级油码头和15万吨级矿石码头扩建工程、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码头建设,配套建设疏港公路、湛江港区大型储备中转库和液化冷冻石油气码头工程。这些工程和五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连接构筑了一个优势明显的以湛江港为中心的现代化综合运输网,将进一步促进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集疏运方式与港口的衔接,为湛江发展某港工业提供更加有利的综合交通条件。

  3.1.4 资源要素优势

 资源和生产要素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在工业化过程中始终起着核心作用。湛江的资源要素优势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海洋资源。湛江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3°,日照充足,热带亚热带资源和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湛江市三面某海,海岸线长达1556公里,占广东省的40%多,10米等深线浅海滩涂面积734万亩,其中滩涂面积149万亩,占全省的48%。海区经济鱼类有21目120科371属520种,虾类7属28种,贝类5纲107科275属547种。著名水产品有石斑、马胶、金线鱼、对虾、龙虾、灶蟹、珍珠、鲍鱼、蚝、尖紫蛤(沙螺)、方格星虫(沙虫)、海蜇等。沿海盛产原盐,有盐田6万亩,产量居全省首位。北部湾大陆架有丰富的油气聚集,具商业性开采价值。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湛江市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是水资源。湛江地表水资源主要有鹤地水库。鹤地水库位于湛江市西北75公里的廉江市,地跨本省廉江、化州和广西陆川、博白4县,于1958年6月动工兴建,1960年5月开始发挥效益,是广东省最大的“人造海”。水库有主副坝37座,全长7.91公里,其中主坝长885米,坝高31.5米;集雨面积1495平方公里,最大水面积122.6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11.5亿立方米,年均供水量15.5亿立方米。该水库除了具有防洪抗旱、稳定146万亩农业灌溉用水的功能外,还可以向湛江、麻章、遂溪、廉江、雷州等市县(区) 提供工业、生活供水。湛江市辖区河流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8条(属独流入海的23条),其中集水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独流入海的有3条,分别是东部的鉴江,北部的九洲江,中部的南渡河。湛江市河流全市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3.01亿立方米,过境径流量为85.85亿立方米,共168.86亿立方米,人均3780立方米,耕地亩均3141立方米。

  湛江市域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总量为39.96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30.25亿立方米,中深层地下水9.71亿立方米。据勘测,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部为雷琼自流水盆地,汇水量大,水质良好;半岛东北部,以市区为主体,有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热流体储量最大的低温地热田,储集大量温度在33-46℃之间的热矿水,绝大部分达到生活用水标准,并发现52处一项或多项元素达到我国饮用矿泉水标准的热矿水。

  三是旅游资源。湛江市海洋景观具有南中国海的迷人魅力。岸线绵长曲折,近海水深浪静,海水透明度高,水底景色优美,适于开发潜水旅游;众多的岛屿具亚热带风光,为优良的海滨浴场和度假、避暑胜地。火山观景,有火山锥、火山岛多处,其中市郊湖光岩为我国现存三个完整的火山口湖之一,风景幽美;火山岛硇洲岛是综合性很强的旅游岛,东海岛龙水岭、遂溪笔架岭、雷州调风仙人洞等,都有奇特秀丽的火山观景,可供开发;此外,历史文化名城雷州城文物古迹众多,还有具亚热带特色的城市风光,丰富的热带、亚热带作物和丰盛的南海水产品等,均是取之不尽的旅游资源。

 四是光热资源。湛江市地处南亚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23℃,年日照时数1864-2106小时,太阳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500-5600兆焦耳之间,年积累温度83098519℃,是我国光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适于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

  五是矿产资源。湛江境内有漫长的地质发展历史阶段,在复杂的地壳构造运动、多次的岩浆活动和沉积变质作用共同影响下,形成较丰富的矿资源。已发现各类矿藏33种,矿产地155处,其中大型矿5处、中型矿18处、小型矿23处、矿点110处。主要金属矿有金、银、钛、铅、锌、钨、钼、锆石等14种,非金属矿有硫铁矿、高岭土、瓷土、滑石、硅藻土、石英砂、玻璃砂、泥炭土及花岗岩、玄武岩石料等19种。在这些矿藏中,最具开发价值非金属矿有:(1)硅藻土,储量居全省首位;(2)澎润土,储量达4000~5000万吨;(3)泥炭土,储量巨大,居省内首位;(4)高岭土,是我国目前第一个品位高、储量大(约6000万吨)的大型高岭土矿床。具开发价值的金属矿有银矿,位于廉江市境内,储量达676.15吨,为全省最大的银矿。

  六是油气资源

 湛江市所在的环北部湾地区周围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有莺歌海、琼东南、北部湾三个油气聚集十分丰富的大型沉积盆地。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预测,这一区域的石油经济资源量约为22.9亿吨, 天然气经济资源量约为14.4千亿立方米, 是世界海洋油气四大聚集中心之一。现已从勘探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

  七是农林果产品资源

 湛江是全国最大的桉树林基地,拥有420多万亩按树林;湛江甘蔗种植面积达220万亩,产量高居全省之首,约占全国的1/8,是全国四大糖业基地之一;湛江是全国最大的剑麻基地,种植面积达8.7万亩;湛江拥有18多万亩的菠萝基地,为全省之最;拥有14万多亩的芒果基地,居全省之冠。

  八是热带、亚热带作物资源

 除此之外,湛江还是全国著名的热带、亚热带作物的种植基地。湛江还拥有全国四所海洋大学中的一所——湛江海洋大学,海洋科技研究力量雄厚。

  九是土地资源。湛江市陆地面积1870.6万亩。据2001年统计,耕地522.53万亩,园地133万亩,林地475万亩,牧地158万亩,水域256万亩(其中滩涂148万亩)。尚有140多万亩可供开发利用土地;近海有60余万亩宜于近期开发的滩涂,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生产潜力大。湛江某港工业园规划用地中大部分为滩涂、未利用土地和已开垦农田,基本没有工矿企业,地价较便宜。整个区域地势平坦,非常适合发展重化工业。

  湛江的资源要素优势主要表现为综合成本优势。我国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主要生产中低档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产业链末端,本身利润很薄,综合成本优势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由于湛江尚未进行过深度开发,当地的运输成本、工业用地费用以及劳动力成本都远比珠三角东部地区低,水、电低价格适中,为承接国内、国际产业转移和发展某港工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1.5 运输成本优势

 研究表明,各种商品的物流费用占产品成本的百分比在10-32%之间。对生产大宗物品的钢铁、石化企业而言,原料、产品的运输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接近30%,尤其对盈利率较低的常规产品更是如此。因此,运输成本高低是影响钢铁、石化等重化工业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在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商品生产总体过剩的大环境下,能否控制并减少运输成本已经成为影响这些企业产品成本和市场竞争力十分重要的直接因素。

  港口是重要的转运点。工业集中配置在转运点上的做法为世界各个国家所普遍采用,尤其是拥有沿海重要港口的工业国家。像日本这样依靠从国外输入原料发展工业,同时又把制成品输往国外的国家,工业在港口区域的集中度极高。世界上的多数大型钢铁厂、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等大都配置在转运点上。事实上,日本和欧洲的一些国家早已形成了以沿海港口为结点、海岸为轴心的世界性生产销售流水线,并以大吨位运输船舶连接形成全球性的生产运输网络。在湛江某港工业园布局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可以显著地降低运输、装卸成本。

  首先,可以使原材料直接进厂、产品直接出厂,减少货物进站、出站、转运和装卸的次数,大幅度降低装卸和运输费用,有效地增强产品竞争力。众所周知,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历来是钢铁、石化等重化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如果在湛江某港工业园某近海岸线一带填海造地建设大型钢铁、石化企业,并贴近厂区建造深水港,则海轮可以在厂区旁靠岸装卸。通过经济合理的工艺流程,生产流水线可由船边进料,经过紧凑的自动流水生产线再到船边出产品,整个生产过程都可以在港口区内完成,使生产和运输融为一体。如果用“运输是生产的继续”这一观念来衡量,这种自动化生产流程,实际上已通过远洋巨轮的廉价水上运输,延伸到世界最佳原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地区,实现湛江市辐射能力与港口腹地的完美统一。

  近年来,我国工业呈现出资本密集化、大型化、专业化和上、中、下游关联产业一体化的趋势,重化工业企业原料及产品的运输量大幅度增长,如果经过其他运输方式转运至内地,会导致运输成本大增而削弱竞争力。如果将工厂建设在某港工业园,将大大减少工业园内企业的原料、半成品、成品运输费用。以钢铁工业为例,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目前,世界钢产量的2/3、我国钢产量的绝大部分都以铁矿石为基本原料。从2001年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已经步入了高增长期,到2003年上半年,连年实现钢、钢材产量和消费量持续高增长。2003年上半年产钢1031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791万吨,增长21.01%;预计2003年钢产量将达到2.1亿吨以上,比上年增加300 0万吨以上,增长20%左右。但是,在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国内铁矿石生产却逐步萎缩,国产铁矿石供应缺口逐年拉大,需要大量国外铁矿石补充。200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铁矿石12337万吨,同比增长12.96 %,同期进口铁矿7248万吨,同比增长42.01%,预计全年进口铁矿突破 1.4亿吨,我国将超过欧盟和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按含铁量计算,我国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已接近总需求的一半,我国钢铁工业即将步入以进口原料为主的时代,运输成本越来越成为决定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由于湛江某港工业园紧邻铁矿石码头,还可以建造专用码头,区内钢铁厂所需要的矿石、煤炭、辅料等可以皮带运输方式直接运往生产场所,产品可以各种方式运往国内外市场,节省的运输费用将迅速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其次,湛江某港工业园具备建造工业专用港口的条件。如果仅是形式上把工业配置在水陆转运点上,货轮靠岸装卸后,还要经过装卸一次或多次,就会大大降低这种配置的意义。使工业布局靠近码头的最好办法是为某港工业园建造专用港口——工业港。某港工业园内霞山港区以西南至东海岛东北大堤之间岸线长10.7km,此处水陆域宽阔,水深条件较好,集疏运条件好,可填海造地形成陆域,是建造工业港的良好区域,此岸线可以为某港工业园的中、长期及远景发展提供专用码头泊位。我们认为,从中、长期看,湛江某港工业园可以考虑通过采用“挖入式港池”的方法,建造工业港,实现港口-工业-城市的一体化发展。

  第三,在环北部湾区域和我国华南沿海地带,湛江港具备建造超亿吨级国际大港的潜力。企业可以根据运距、产品和原料性质、交货期选择相应吨位的船舶运输货物。随着湛江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投产和2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的投产,使用大型船舶运输形成规模效益后的海运成本优势将更为明显。与周边港口相比,西南经湛江进出口货物的铁路运费较低。

  3.1.6工业基础优势

 从世界主要国家工业化的历程看,工业化过程一般包括以轻纺工业为主导的起步期,以钢铁、机械、汽车、耐用消费品等重化工业为主导的扩张期,以工业高加工度化为主导的成熟期。人均GDP进入2000美元以后,工业结构重心将呈现出由轻工业向重化工业转变的趋势。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大力发展钢铁、机械和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实现了企业和生产设备的巨型化、大容量化和大规模化。韩国从20世纪60-80年代,重化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迅速上升,金属制品、机械工业的贡献率由1967-1971年的7.2%上升到1977-1981年的24%,尔后又上升到1982-1986年的46.7%。我国台湾省在20世纪70年代,主要发展石化、钢铁、造船、电力以及交通运输等动力工业,到1978年重化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已达40%左右。可以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都是在经历了重化工业阶段后,进入工业化的成熟阶段,进而确立了自己作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地位。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发展阶段,重化工业产品需求与日俱增,但我国重化工业发展现状还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国产乙烯只能满足国内市场的

 46.4%;国产五大树脂只能满足国内市场的49.4%;钢产量虽占全球的19%,但结构失衡,每年要进口1700万吨左右附加值较高的钢材;我国虽是轻纺产品生产大国,但使用的机械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仅进口纺织机械每年就要花费30亿美元左右,浙江萧绍一带的数万台纺织机械几乎都是进口。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正向知识技术密集的高加工阶段转移,尤其是由于市场、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重化工业企业和机械制造企业,正在寻求新的投资场所,出现加快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的趋势。因此,无论从市场需求看还是从吸引外资看,湛江某港工业园发展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都面某前所未有的机遇。

  湛江市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有国务院首批批准成立的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广东省批准成立的东海岛、徐闻海安、廉江市九洲江、吴川、麻章等5个经济开发试验区。改革开放以来,湛江市着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吸收国内外资金建设湛江、发展湛江。形成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湛江市先后被国家评为“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之一和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之一。

  湛江市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461.3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635.06亿元,1979~2002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7%和15%;经济结构逐步改善,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三次产业比重由1979年的61:20.2:18.8转化为2002年的25.5:37.3:37.2,即由一、二、三转化为二、三、一。湛江市发展工业的条件和工业基础也如影随形地有了很大改善,基本形成了以石油开采、家电、化工、轻纺、制糖、食品、造纸、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为发展某港工业和重化工业奠定了很好的配套和协作条件。

  目前,湛江市正在建设的一批重点项目,将为发展某港工业提供更好的基础和切入点。投资184.14亿元,建设工业项目11项,其中投资94亿元,新建年产70万吨的湛江纸浆厂,目前该项目资本金已落实,可望2004年初开工;投资40亿元,新建湛江2×60万KW奥里油发电厂;投资31.21亿元的中石化湛江东兴炼油500万吨装置改扩建工程已动工,2005年一季度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湛江市第一个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元的特大型现代工业企业;湛江大中纺织企业集团公司风梨纤维纺纱能力2.5万锭、湛江华农植物蛋白有限公司年加工大豆150万吨、广东富虹集团有限公司年加工大豆100万吨、湛江包装材料企业年产多层尼龙薄膜、广东冠豪特种涂布纸、华丽金影碟

 DVD-R和恒兴水产品加工等项目即将建成。以上工业项目建成后,三大产业结构将得到合理调整,将为某港工业的发展和湛江重化工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工业占GDP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工业化进程将实现历史性跨越。

  3.1.7市场辐射优势

 湛江地处广东、广西 、海南三省区交汇处,内联三南,外通五洲,有着特殊的重要战略地位。湛江港作为海陆交通枢纽,起着国内外市场连接点的作用,可以通过海上运输把粤西地区和大西南同国际市场紧密地连接起来。

  湛江某港工业园可以充分利用港口比城市更强的辐射能力。湛江港具有双向、三个层次的辐射区域。第一层次是港口所依托的城市——湛江市;第二层次是通过各种集疏方式与港口联系的内陆地区,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和大西南地区;第三层次是港口之间通过航线相连接的国外港口所能涉及的区域,包括中国全部沿海港口、环北部湾区域和世界各地。第一、二层次是我们经常讲的(内陆)腹地,第三层则是海外腹地,港口腹地的第二、三层次的范围往往超过了城市经济辐射能力所达到的范围。因此,湛江某港工业园可以利用这一条件,构筑强大的市场集散功能和广泛的经济辐射效应。

  据统计,2002年广东省进口值达1026.4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达932.1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原材料依靠进口。2002年,广东就进口石油23亿美元,铜、铜材及钢材60亿美元,合成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酯)60亿美元,塑料75亿美元。今后随着珠三角地区出口愈来愈猛的势头,这部分的缺口将可能越来越大。具有区位优势的湛江发展重化工业可以直接实现对华南地区重化工业产品的进口替代,并逐步实现向国外出口。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将扩大湛江的市场辐射范围。湛江与东盟各国地理某近,产业互补。湛江某港工业园可以根据东盟国家自然资源丰富、加工度不高的现实,大力发展深加工工业。同时,也可以利用地理优势和基础设施优势,吸引意图占领东盟国家市场的国内外企业到某港工业园投资设厂。

  3.1.8人文历史优势

 湛江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历代留下了不少有历史纪念意义和人文艺术价值的名胜古迹和聚落遗址。

  据考证,今湛江辖地远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夏、商之间),就已经有人类居住。战国时“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楚豁楼,以表其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今湛江辖地归属象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南部徐闻、海康、遂溪三县属交趾部徐闻县;北部吴川、廉江两县分属交趾部高凉县和合浦县。以后,南部三县先后属交州、合州、南合州、东合州,至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统管雷州半岛三县,直至清代;北部两县先后属广州、罗州、化州,至明清属高州。1911年10月起,五县先后属广东省高雷道、南路行政区、南区善后委员会公署、南区绥靖公署;民国25年(1936年)起,南部三县先后属广东省第八区、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吴川县先后属第七区、第十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续解放湛江全境,湛江解放后一直作为地级市(区)。五县先后属广东省南路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高雷区专员公署、粤西区行政公署、湛江专区专员公署、湛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83年9月,湛江地区与湛江市合并,五县划归湛江市。在广东城市群中,客观存在着以广州为中心,汕头、湛江为两翼的发展格局。

  湛江这片古老土地所孕育的丰富而深邃的人文历史资源,已经成为保持城市生机和活力、使城市神形兼备的养料,成为其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生不息的源泉,也将为某港工业园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聚发挥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1.9政策机遇优势

 历届中央领导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湛江的发展。

  早在1984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决定将湛江列入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1993年9月,国家主席江泽民亲某湛江视察,作了“发挥港口优势,振兴湛江经济”的题词,为湛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3年4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湛江港时明确指出:“湛江有深水良港,有深水航道和大型油码头,这是发展工业的基础,是发展某港工业的前提,湛江有条件成为大型石化基地。” 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对湛江市、湛江港和湛江某港工业园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全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湛江面某着扩大经济总量和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双重任务。湛江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发展以某港工业为核心的某港经济,包括以重化工业为重点的某港工业,以物流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为支柱的现代服务业,以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为标志的现代农业,“三业”协调发展才能拉动湛江经济的全面发展。湛江市的最大优势在于优越的港口条件和地缘区位优势。湛江市必须以大港口为依托,以港口和某港工业的相互作用为动力,走以港兴市的发展道路。

  21世纪头20年,中国工业化将步入装备工业和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为湛江某港工业园带来新的机遇。这也是迎接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广东省经济发展在经历了优先开放、迅速扩张的发展后,开始向注重均衡和全面发展转变。广东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立了湛江市作为粤西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要求湛江加快发展步伐,力争成为广东经济发展新的“亮点”和粤西的经济“龙头”。湛江某港工业园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综合成本优势,这与国家和广东省的产业发展方向相一致。湛江某港工业园将在湛江市实现跨越式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从广东省经济发展规划层面来考虑。广东省制定的“九五”和2010年经济发展规划已经明确,广东省今后的经济发展仍将以外向型为导向,针对资源不足的实际,将重点发展沿海重化工业及海洋工业。1998年底,省委省政府在湛江召开现场办公会,提出“把湛江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秩序优良、经济发达、文明富庶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广东省第九次党代会决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立了湛江市作为粤西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要求湛江加快发展步伐,力争成为广东经济发展新的“亮点”和粤西的经济

 “龙头”。广东省委、省政府把振兴西翼经济的战略决策作为广东“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重要一环。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港口的支持,广东省外向型经济的多元化要求湛江港在粤西地区今后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强的带动作用。

  广东省启动了全省协调发展战略,作为珠三角进一步发展的腹地,粤东粤西粤北必须加快发展。湛江最有可能成为粤西地区的中心城市。广东省设想将汕头建设为新兴产品加工出口区,将湛江建设为产业加工区,打造与珠三角互动的东西两个加工出海口和新兴加工贸易增长点。借助于上述政策机遇优势,湛江一定能实现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建设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的发展战略。

  3.2 湛江发展某港工业的劣势

 应该看到,湛江的发展在面某机遇的同时也面某严峻挑战。湛江在发展某港工业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经济实力弱和财政质量偏差,聚集经济效应还有待加强

 2002年,湛江GDP为461.33亿元,占广东省的4%;人均GDP6524元,为广东省的43.9%,发展阶段较低,经济基础较差,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由此也导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应对、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弱。湛江财政实力较弱,2002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只有15.5亿元。湛江工业化水平不高,2002年工业占GDP的比重仅为31.64%,比广东省的44.45%和全国的44.86%低13个百分点左右(图2-2)。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大企业、知名企业不多,名优产品、拳头产品不多,产业集群和聚集经济效应还有待形成和加强。

 图3-2

 2002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3.2.2 区域性基础设施不协调

 目前,湛江市机场、港口、公路、市区交通和火车站等设施项目比较完善,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欠帐较多,特别是工业废水处理还不能满足某港工业发展的需要,呈现结构性失衡。

  同时,港口状况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某港工业发展的需要,码头能力不足、航道与大型泊位等级不配套、各港区功能不清、公用设施和港口支持保障系统设施薄弱等。目前,由于进口铁矿激增,湛江港还存在货物压港现象,随着进口矿的大量增加,港口特别是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成为制约某港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从产业结构演进的阶段分析,处于轻纺工业为主的阶段、重化工业为主的阶段和高加工度阶段这三个不同时期,港口货类结构及运输方式有较大差异,对港口的要求不同。在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散货运输较多,要求港口要有一定量的杂货码头;以重化工业为主的阶段,要求港口有足够的大型专业码头,以适应大钢铁厂和石化企业发展的需要。随着重化工业的发展,一些超长、超重以及液体管道运输将对港口提出新的要求。随着产品加工程度的提高,外销出口增加,集装箱运输的比重将有大幅度上升。某港工业的发展,将给湛江港吞吐量和货物结构带来较大变化,港口必须适应这些要求及时调整功能。

  3.2.3 环境污染和意外事故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威胁人类的十大环境祸患之一,就是海洋污染。海洋污染包括海水污染,海底底质污染。海洋污染包括石油污染,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放射性污染,固体垃圾污染,有机物污染,以及海水中缺氧等。

  某港工业很难避免海洋污染。从有利条件看,湛江某港工业园内有大量地势平坦的空闲荒碱土地,工程地质条件优越,土地容量大,四周村居较为集中,有利于污染物的集中处理,比较适合重化工业项目建设。工业园濒某南海,海水含沙量较重,水体自净能力较强。工业园达标工业废水排放线路短,可以考虑与邻近城区、港口统一规划建设污水和环保设施,可以采取工厂预处理、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处理、氧化塘资源化利用三级处理方式,实现中水回用,控制废水排放。

  虽然有有利条件,但某港工业,特别是冶金、化工、石化、煤炭、火电、建材、造纸、酿造、制药、发酵、纺织、制革等重污染行业向海洋排放污染物,以及不合理的海岸工程建设,都会给海洋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的围垦、筑坝,使一些海湾淤积、干涸,已经造成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湿地、海洋水体正受到破坏。可以预见,随着某港工业园的建设和营运,不可避免地将产生多种污染因子。如果没有合理的布局和有效的废物利用途径,则必然会对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形成巨大压力。

  某港工业园的重化工业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在土地特别是滩涂资源开发过程中如何保护湿地、水环境和其他旅游资源是事关湛江发展全局的首要问题。重化工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工业废水排放量和污染源的增加可能导致地表水、地下水质下降,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是重中之重。湛江市由于地下水汇水范围较小,资源量有限,地下水位由于过量开采已经开始下降。如果某港工业园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将会引起地下水水位加速下降,造成地下水水量减少,以致枯竭,导致海水向淡水含水层入侵和地面沉降。

  工业园建设期的主要污染源来自疏浚工程、水工工程、土石方工程、基础工程等。这些工程在施工中产生的污染物有粉尘、噪声、多种有害气体和疏浚物等。生产期会导致空气污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与悬浮微粒的排放量会提高)与水质恶化,化工厂还可能因意外事件造成突发性环境污染。尽管发生意外的机率相当低,但一旦发生事故,则后果相当严重。

  3.2.4观念滞后、思路不畅和依法行政的观念淡薄

 观念滞后、思路不畅和政府依法行政观念淡薄,限制着各种生产要素向湛江的聚集,妨碍了港口优势和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区位优势的发挥。尽管湛江港和湛江市在吸引国内外资本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要实现国际资本、国内大型企业和民间资本大规模投入某港工业,还必须解决一些观念、思路和体制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保证某港工业园的开发者和外来投资者有利可图。

  必须认识到,逐利是资本的天性。吸引投资的先决条件是创造条件,让外来投资者能够在某港工业园赚到钱。如果无利可图,或者风险太大,投资者绝不会来投资。投资的安全性是任何一个投资者都必须首先需要考虑的。投资的安全性不但取决于国家中央政府和行政司法体系,同样也受制于地方政府的效率和效能。

  目前,我国政局稳定,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市场法制趋于完备,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因此,从大的方面看,完全可以保障投资的安全性。这也正是近年来全球500强及其他跨国公司纷纷进入的根本原因。但从局部看,投资的风险依然存在。如果一个地方的政策多变,透明度低,执法不规范,甚至腐败低效,必然会给投资带来巨大风险。投资者在确保投资安全性的前提下,还必须考虑投资的回报率和回报周期。如果回报率低或回报周期过长,就意味着投资将失去许多收益机会。湛江某港工业园要吸引较大规模的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就必须创造出比其他地区更多更高的投资回报。

  在某港工业园的起步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可能出现的令国内外投资者伤神的地方,包括法制不健全、政策不透明、执法不规范、工作效率低、作风态度差、吃拿卡要等问题。正如湛江市委书记邓维龙、市长徐少华所言,虽然湛江地处沿海和改革开放的前沿,但群众的观念意识、价值取向和干部的精神状态、工作态度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普遍存在信心不足、悲观失望以及“等靠要”思想,部分干部不是为企业办实事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仕途官位上,计划经济时代的陈旧意识仍然存在,发展经济的阻力仍然较大。

  综合上述优势与劣势,我们认为,从总体看湛江发展某港工业的上述劣势完全可以克服,具备起步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廉价的劳动力,成片出让的土地,足够便捷的交通、通讯条件,必要的法律、金融、服务能力,供水、供电、电信等基础设施保障,封闭或半封闭管理、良好的生态环境等。

  可以预见,加入WTO以后湛江的开放型经济格局正面某着新一轮大调整,某港工业可望成为湛江乃至粤西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促进珠江三角洲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凭借建改革开放20多年形成的经济基础和新的发展机遇,湛江可望在未来20年内运用后发优势,成为区内最具备持续发展活力的“追兵”。湛江某港工业园也将成为湛江市未来20年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动机,成为以外向型为主导、以重化工业为重点的现代某港工业基地。

  第四章 湛江某港工业园建设承载力分析

 本章的主要目的是分析研究某港工业园规划场地的建设承载力。

  湛江某港工业园处在湛江市霞山区中心往湖光岩方向,从省道S373公路(湖光路)往西南方向一直到沿海滩涂地带,西边以东海大堤为界,东边以规划中的湖港路的南北段一直延伸到码头为界,为一长条型地块,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中滩涂约12平方公里,剩余部分为陆地。从行政管辖上规划范围分属两区、两镇一街道办,总面积中约有20平方公里属麻章区湖光镇所有,包括鹿渚、某东、某西和祝美(村址不在工业园范围内)等4村;其余属霞山区海头镇和友谊街道办管辖,其中归海头镇管辖的有宝满、调罗、仙塘、北月等4村;归友谊街道办管辖的有石头村。涉及耕地约14000亩,村民约35000人。规划范围内已建成投资企业有东兴炼油厂(正扩建至500万吨)和湛江化工厂。

  4.1水资源评价

 4.1.1 当地水资源概况

 1、降雨

  湛江市雨量充沛,雨季长,降水强度大,夏秋多雨,冬春稀少,雨量分布北部、东北部多,西南部少,年降雨量1417~1802毫米。蒸发量较大,年平均蒸发量1803.6毫米。

 2、地表水资源

 (1)径流

 湛江市辖区河流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8条(属独流入海的23条),其中集水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独流入海的有3条,分别是:

  a、东部的鉴江,源于信宜市,经高州化州从吴川市黄坡出海,全长232公里,吴川市境内长46公里,其中一级支流袂花江源于电白县,经吴川市梅录江入鉴江,全长112公里,吴川市境内长11.8公里;另一主要一级支流小东江源于高州市,经吴川市山脚入鉴江,全长67公里,吴川市境内长14.3 公里。鉴江集水面积9464平方公里,多年径流深850mm,多年平均径流量80.4亿立方米,保证率(P=95%)的径流量为38.61亿立方米。

  b、北部九洲江,源于广西陆川,经廉江市英罗港出海,全长162公里,其中廉江市境内长89公里。

  c、中部南渡河,源于遂溪县,经雷州市双溪口出海,全长88公里,贯穿于雷州市。集水面积1486平方公里,多年径流深750mm,多年平均径流量11.14亿立方米,保证率(P=95%)的径流量5.21亿立方米。

  湛江市市域范围内河流众多,多年平均径流665.6mm,北部650~900mm,南部400~537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3.01亿立方米,过境径流量为85.85亿立方米。霞山、赤坎多年平均径流量:本地水1.38亿立方米,过境水9.76亿立方米。

  (2)水库

 湛江市域内水库有4座水库,总库容量约12亿立方米。见表3-1。

  表4-1 湛江市域水库情况表

 名称

 所属行政区

 汇水面积(平方公里)

 总库容(亿立方米)

 水质现状

 鹤地水库

 化州市

 1495

 11.44

 Ⅱ

 赤坎水库

 赤坎区

 58.1

 0.56

 Ⅲ

 柑村水库

 坡头区

 13

 0.15

 Ⅲ

 志满水库

 麻章区

 22

 0.15

 Ⅲ

 合流水库

 麻章区

 10

 0.36

 Ⅱ

 3、地下水资源

 湛江市域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总量为39.96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30.25亿立方米,中深层地下水9.71亿立方米。市区地下水资源量为3.88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2.9亿立方米,中深层地下水0.98亿立方米。市区浅层地下水由于水质差、不集中,只能作为零散供水源,市区现有深井600余口,年开采量1.43亿立方米,年超量开采0.37亿立方米。

  4.1.3水资源评价

 本园区初期使用湛江现供水系统。目前负责湛江港、湖光路沿线范围供水的有某东水厂、龙划水厂,供水能力分别为4.1万立方米/日、3.1万立方米/日。今年某东水厂改造扩建和输水管道改造后,产供水能力将达到6万立方米/日。两水厂合计供水能力可达9万立方米/日,目前每日只用了不到3万立方米,剩余水量可满足园区使用。但随着本园区投资项目特别是用水量大的重化项目的增多,将来用水可能是一个需考虑的重要问题。可考虑如下途径开发新的水源:

  (1)现经鹤地水库引出的雷州青年运河,经湖光农场、湖光岩到湖光镇,以后可将运河延伸至本工业园;

 (2)加大鹤地水库引水量;

 (3)本地区雨量充沛,增加储存自然降雨的大型水池;

 (4)直接从鉴江(现状水质为Ⅲ级)引水(将来若在东海岛建设钢铁工业基地,其用水将从鉴江引入,某港工业园可直接从东海岛接水);

 (5)能直接用海水的项目就不用淡水,减少淡水耗量。

  4.2 地质条件

 湛江市地处南部琼山地震带、东部阳江地震带、北部灵山—陆川地震带之间的雷琼地震带上,低震级地震活动较频繁。从

 1971~1999年发生有感地震14次。

  某港工业园所在区域基本上属海蚀阶地和海积阶地,适合建设大规模工业基地。

  4.3 场地条件

 某港工业园为一不规则长条带型,长约7~8公里,宽约3~4公里,面积为30平方公里。该地块目前主要为滩涂(约占40%)、甘蔗地和稻田(约占30%)、坡地(约占20%),场地自然标高在1~10米之间。场地从东北到东南为湛江港务局的作业区,30万吨级油码头、2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和集装箱码头就在其中,集疏运条件非常好,适合建设大规模的需要大进大出的某港工业基地。场地附近有直达茂名的石油管道,有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俄罗斯塔氏集团液化氨储罐项目、有中国与委内瑞拉经贸合作的中油奥里油储罐项目,场地内有中石化东兴炼油厂和湛江化工厂。综合看,在规划范围内发展石化、钢铁工业有较好的基础。

  4.4场地交通运输条件

 港口:拟开发的某港工业园毗邻湛江港。(港口条件见第二章的“深水良港”节)

 水路:工业园通过湛江港水路可直通我国沿海和世界各港,南距海口港136海里,北距广州港301海里、香港210海里,西距北海港255海里,湛江港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和大洋洲各航线航程最短的港口,现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铁路:某港工业园内有专用铁路与湛江站、湛江南站相连,然后通过广湛铁路、粤海铁路和最重要的黎湛线连通湘桂、黔桂、湘黔、南昆、川黔、枝柳等全国铁路干线网。

  公路:某港工业园北侧有S373省道,区内有规划中的疏港大道接通湛渝高速公路、广湛高速公路。

  航空:某港工业园距离湛江机场只有10公里。

  管道:有115.5 km湛江港至茂名石油化工公司的原油输送管道。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俱全,海、陆、空交通运输非常方便,为工业园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外部交通条件。

  4.5 能源条件

 4.5.1 电力

 4.5.1.1 供电量

 湛江现有省属主力发电厂一座——湛江发电厂,装机容量为4х30万千瓦,加上已批准建设的奥里油发电项目(装机容量2х6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将达240万千瓦。湛江2002年全社会最高负荷只达到56万千瓦。某港工业园的供电需求完全可以得到满足。

  4.5.1.2 供电设施

 在湖光路以北不到500米的位置建设有22万伏变电站(霞山变电站)一座,其容量是2150MVA和3150MVA,见表4-1。初期可以满足某港工业园的要求。但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加,园内需建22万伏中心变电站1座和3.5万伏主变电所。

  表4-2 某港工业园周边相关电站一览表

  220KV

 变电站

 容量

 (MVA)

 110KV

 变电站

 容量

 (MVA)

 供电港区

 备注

 霞山站

 宝满站

 2×31.5

 霞山港区

 宝满港区

 已有

 兴隆站

 2×50

 已有

 滨海站

 2×50

 已有

 港区站

 2×25(一期)

 正在建设

 225(二期)

 规划

 资料来源:广东省航运规划设计院、湛江港务局,《湛江港总体布局规划》,第134-135页2003年6月。

  4.5.2 燃料

 湛江煤炭主要依靠省外,以“山西”煤为主,加上部分进口煤。由于湛江靠近大西南且有黎湛铁路连接西南,用煤可考虑从贵州等地运入;另外湛江处在环北部湾经济圈内再加上良好的港口条件,用煤可考虑从越南等国输入。

  4.6 资金筹措

 资金是园区开发建设、发展的关键因素。本园区建设主要靠政府财政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为主,资金筹措主要考虑为——

 政府投资;

 国内外银行贷款;

 国内外企业、团体、个人资金;

 其他投资,包括国内外信托投资公司、投资基金公司、风险投资公司、证券市场等投资;

 再投资等。

  4.7 环境影响

 a. 在某港工业园内正规划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和配置相应的排污管道,工业园的工业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通过深海管道排到东头山岛海域,预测海域水体质量不会因为本工业园的建设而受到破坏。而且由于污水处理厂还可处理园外的部分污水,将进一步改善湛江海域的水体质量。

  b. 固体废弃物采用焚烧及利用的处置对策,不会造成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c. 本研究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物处理措施,满足国家及当地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4.8 人力资源

 a. 湛江是广东省大学数量第二多的城市,2001年末城市户籍人口中每万人拥有大学生204人,在全省21个市中排第5位。2001年末湛江专业技术人员为5.11万人,在全省21个市排第6位,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1.5万人,排第7位。而且还有像中海油南海西部石油公司、湛江港务局这样集聚了大量高级人才的大型企业存在,工业园投资企业所需的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工人供应不存在问题。

  b. 湛江人口多,劳动力供应充足,可满足园区普通劳动力的需求。

  c.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国人才市场日趋完善,为某港基础工业的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

  e. 湛江市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地理位置、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利于吸引大批优秀人才。

  4.9 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

 按照2003年9月2日《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与规范各类开发区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对申请新设立开发区的,要按照国办发70号文件的要求,依据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划要求和具备设立条件的,要提出明确的选址意见。

  ” 湛江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已将本工业园范围调整为城市工业用地,某港工业园选址没有违背城市总体规划。

  4.10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从国家产业政策层面来考虑,在湛江发展重化工业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如以国家冶金工业“十五”规划为例,在规划中明确提出:我国冶金工业布局正处在从资源型向资源市场型转变的过渡阶段。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作用和规划的指导作用,搞好布局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冶金工业发展应逐步向钢材市场容量逐渐增多的地区转移。

  (2)、我国冶金工业利用进口矿的比例逐年增加,冶金工业应逐步向利用进口矿条件较好的沿江、沿海地区发展。

    (3)、我国地域辽阔,运输费用对企业成本影响较大。普通钢材品种的发展,应尽可能考虑本地市场容量。

 (4)、华北、西北等地区严重缺水,钢铁企业不宜继续扩大规模。

  第五章 工业园与港口、城市及周边地区发展的互动关系

 在一般港口城市中,港口与城市的互动关系构成最基本的关系。湛江某港工业园的设立和开发,使作为港口城市的湛江的经济关系增加了新的维度,湛江港与湛江市的互动关系可以进一步实体化为湛江港与湛江某港工业园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将会最直接、最密切、也最重要,因而作为我们分析的重点,此外还要涉及到工业园与城市及周边地区等关系,本章的目的在于从互动关系角度进一步论证湛江某港工业园设立和开发的价值所系。

  5.1 “以港兴区、以区促港、港区互动”发展战略的情景分析

 图5-1 湛江港、区、市及域外互动关系示意图

 湛江某港工业园的设立和开发,使得湛江市形成了若干互动关系体系,主要包括:某港工业园与湛江港的互动关系、某港工业园与湛江市的互动关系、以及某港工业园与湛江周边地区的互动关系,其中某港工业园与湛江港的互动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也最重要。这几组关系可通过图2来表示。

  湛江市提出“工业立市、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旨在通过推进工业化,加快城市的发展;通过港口的兴旺,促进城市的繁荣。这里最重要的是,首先认识到港口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揭示了港口与城市之间“市以港兴,港以市活,相得益彰”的重要关系。其次是更进一步认识到,港口只是作为物流的载体,而创造物流必须有赖于工业化,特别是现代大工业的发展,因而工业是“以港兴市”的基础。

  一般认为,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的枢纽与对外开放的口岸具有五大功能,即运输功能、商业功能、贸易功能、工业功能和旅游功能。传统的港口主要是商贸和运输功能,二战前,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港口的工业功能开始崭露头角,二战后则是港口工业功能最辉煌时期。二战后的重建,许多海运条件好的国家开始利用海运廉价的优势建设某港工业园,如日本、荷兰、比利时、法国、西德等国家,它们把重化工业布置在海边,利用大型船和超大型船运进燃料和原材料,制出成品后供本国消费并大量出口。在港口运输中作为工业原材料和燃料的运输量猛增,港口的工业功能凸显,并因而促进了本国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湛江港近20年发展的滞后,关键在于其缺乏应有的工业功能,而湛江某港工业园的建立,无疑将填补这一重大的功能缺陷,也成为“工业立市,以港兴市”战略的具体体现。按照一般的经验,湛江某港工业园与湛江港形成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某港工业园的开发将为港口提供大量稳定的货源,促进港口吞吐量的迅猛增长。

  据初步预测,如果在某港工业园建设百万吨级钢铁生产企业、百万吨级炼油及深加工企业、以及其他重型机械制造企业和农海产品加工企业,每年可稳定为港口增加包括矿石、燃料、原油、制成品在内的货运量约

 3000万吨~5000万吨,相当于目前港口吞吐量的1~2倍,约占湛江港未来吞吐能力的40%~50%。

  2. 港口优越的区位和航运条件,为某港工业园发展高物耗、大运量的重化工业,提供充足而低廉的原材料供应以及便利的产成品出口。

  湛江港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中东、欧洲、大洋洲、非洲航程最短的口岸。以通往马六甲海峡为例:比广州港短190海里、比香港短100海里、比北海港短120海里,与国内其他沿海港口相比区位优势明显。同时,湛江港具备国际一流深水大港的自然条件,港湾面积大,海域宽阔,水深浪静,湾内自然岸线长,是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的3倍;特别是湛江港航道条件得天独厚,目前国内外众多港口航道因受自然条件影响,以5万吨级以下为主,很难满足国际航运市场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随着湛江港2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及30万吨级深水航道浚深工程的完工,湛江港可进出30万吨级以上的大吨位巨轮(明年上半年20万吨级船舶可实现乘潮进出),单位运输成本将大幅度降低,据测算,较之5万吨级船舶,每吨运费可节省5元人民币。这种优越的港口条件,不仅有利于吸引西南及其它地区的大批货物转运到湛江出口,而且对于某港工业园的重化工企业可以降低巨额的原材料运输成本,并且由于紧靠港口也更便利于工业园企业直接出口大运量制成品。

  3. 港口与工业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港”“区”设施配套的环境,既有利于提升港口的竞争力,也有利于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公司落户,从而加速湛江某港工业园的崛起。

  根据世界权威机构对航运公司和货主的调查表明,影响港口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共有14项:港口费率、地理位置、服务质量、港口设施、港口吞吐量、海上及陆上运距、港口效率、港口规模、内陆运费、背后腹地集疏运系统、船舶在港口停留时间、事故及货物损伤率、对客户投诉的处理情况、以及对超大件和非规格货物的处理能力。这些因素最终要体现在港口的吞吐量上,某港工业园的发展在为港口创造吞吐量的同时,也会促进港口服务质量的改善、效率的提高以及相应设施的完备,从而提升港口的竞争力。同时,港口和工业园合力形成的综合环境包括生产条件、集疏运条件、管理服务水平、以及政策支持体系,都可能对国际国内的重化工企业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使得某港工业园能够在较高起点上获得快速发展。

  5.2 某港工业园与湛江市及周边地区的互动关系

 5.2.1某港工业园与湛江市的互动关系

 湛江市提出加快工业化是湛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新时期湛江的工业化也必须摈弃传统的粗放式发展的模式,走集约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是工业集中布局、成片开发,而这个载体就是建立湛江某港工业园。

  作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将以发展钢铁、石油化工、重型机械制造业、以及农海产品加工业和先进适用性科技产业为产业重点,依托湛江深水良港的优势,实行“大进大出”,建成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一流的重化工基地。据估测,这些重化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以产出数百亿元的工业产值,经济规模可以相当于新建一个湛江市,从而成为湛江市新一轮经济的增长点和巨大引擎,成为实现湛江经济到2020年赶上全省平均水平这一艰巨目标的可靠保证。因而,湛江某港工业园对于湛江市加快工业化,提高湛江综合经济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某港工业园能否开发成功,一方面取决工业园自身的条件,包括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的努力等等,另一重要方面也取决于湛江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程度。根据全国许多开发区的经验,政府对开发区大都赋予一系列优惠政策和财政启动资金的支持。由于湛江市政府的财力有限,在工业园开发阶段应更多地考虑如何给于有效的政策支持,如土地征用和使用政策、税收减免政策,并在项目立项、报批等方面提供便捷的服务。特别是采用企业方式进行开发,必须兼顾作为开发商的企业利益,在各地区开发区招商竞争日趋激烈形势下,作为后起的工业园除了要有一流的软环境外,还必须在土地出让价、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创造更大的吸引力,这些都是工业园与城市政府互动关系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5.2.2 某港工业园与湛江周边地区的互动关系

 湛江是粤西和北部湾经济圈的经济中心。2002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476亿元,居于粤西和北部湾地区各主要城市的首位,是该区域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湛江也是广东西部和北部湾地区的交通中心,拥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港口以湛江港为中心,大中小港口配套,服务设施齐全,港口运输发达,已与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铁路有黎湛线、三茂线和即将开通的粤海铁路与国家铁路干线联通全国各地;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其中325、207国道交汇于此,是全国45个公路交通主枢纽之一,随着广湛高速公路、渝湛高速公路的即将修通,湛江形成了将华南、西部及中部地区连接起来的快速干线系统。民航机场为4D级机场,现有航线20多条,每周上百个航班。

  湛江相对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使得湛江某港工业园有可能与粤西及大西南地区发生更密切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湛江某港工业园的开发不仅要依靠全市的支持,还必须走大开放的道路,以开放促开发,这里既要包括对国外资本的开放,也要包括对国内特别是湛江周边地区的开放,特别是利用工业园某港有利出海的优越条件,吸引周边地区的大企业及国内其他地区的大企业到工业园投资办厂,或合作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的扩大以及西南出海通道建设的完善,21世纪初期大西南的进出口物资将大幅度增加,湛江作为大西南最主要的出海口,在促进西南地区与国际经济接轨和融合的桥梁作用将更加突出,而湛江某港工业园的开发无疑也为周边地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六章 湛江某港工业园体制与开发模式设计

 6.1工业园的设立方式

 湛江某港工业园的设立有3种可供选择的方式:

  一是报国务院或省政府批准设立一个国家级或省级工业园。

  二是回避工业园或开发区等类似的名称,由市政府征用一块土地,然后出让给由港务局牵头组建的开发公司,开发公司对该块土地进行开发并负责招商引资发展某港型工业,名称建议用“湛江某港工业基地”。

  三是按着“一区两园”的模式,使某港工业园成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个独立工业园。

  6.1.1 报批设立某港工业园

 以正常手续申请设立国家级或省级工业园,其优点是:

  (1)从提高投资者信任度看

 由于工业园具备足够级别和权限,政府对工业园的政策措施容易到位,投资者对工业园的信任度提高,非常有助于吸引外部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和未来园区的招商工作。

  (2)从提高服务水平看

 综观世界与中国开发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加工区、保税区以及各类园区,国外也称特殊经济区)成功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开发区在体制上的自主性特别强,这样方能提高开发区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这也正是在一个城市设置开发区的初衷。

  工业园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和村民分属两区(霞山和麻章区)、两镇一街道办所有。工业园在开发建设经营招商等过程中还必须与政府各个层面的机构发生关系,其中将涉及到大量的利益冲突和利益分享问题。作为独立的工业园,可以比照一般的省级或国家级工业园的管理体制,设立足够权限的管委会并配置相应的职能机构,这有助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园区开发速度和招商服务水平。

 (3)从提高开发商的积极性看

  作为独立的工业园可以设立一级财政、一级金库并建立起独立的财政预决算体系,这有助于提高开发商的积极性,并减少湛江市政府承担的风险。

  (4)从园区规划建设角度看

 一是有助于从整个工业园的全面发展出发,按照总体建设规划的要求,先投入主要力量建成较为完整的基础设施,为工业区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计划性较好,效率高,并可迅速改善投资环境。

  (5)从土地控制角度看

 有助于园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控制,减少以后的开发成本。

  (6)从社会事物管理角度看

 当前工业园规划范围内村民分属两区(霞山和麻章区)、两镇一街道办管理,随着园区建设的进行,园区内将有大量的管理人员和工人居住,社会事物管理任务将越来越重。作为一个独立的工业园申请立项,可以设立足够权限的工业园管理委员会,这有助于解决与原社会事物管理机构的权属关系,也有助于建立起自身的社会事物管理机制和机构,提高对园内居住者的生活综合服务水平和质量。

  缺点是:

  当前存在着如下一些政策障碍或约束:

 ——政策国务院在1993年《关于严格审批和认真清理各类开发区的通知》,明确规定了政府设立与审核设立开发区的权责划分。其中,各类开发区实施中央地方两级制,在中央由国务院进行设立与审核,在地方则由省级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等)负责,省以下的地方政府不得进行开发区的设立与审核,未经批准者应予以撤除。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紧急通知》(2003年7月18日,国办发明电〔2003〕30号)、《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规定,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一律暂停审批新设立和扩建各类开发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商贸开发区、工业园、创业园、软件园、环保产业园和物流产业园等各级各类开发区(园区)。国家级开发区确需扩建的,须报国务院审批。对未经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擅自设立的各类开发区,以及虽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但未按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的各类开发区,先整改。

  ——2003年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指出,今后要更严格控制设立以成片土地开发为条件的开发区。鼓励工业项目向依法设立的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集中。市、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工业、教育、科技和商贸等项目建设的,选址和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未经批准不得使用开发区的名称。现有各类开发区扩区、改变区位、升级的审批,都要由地方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开发区主管部门提出意见,经国土资源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按批准权限报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2003年7月3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电视电话会议,就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用地,加强土地管理做出部署。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会议作了重要批示,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会议并讲话。温家宝指出,土地是民生之本,保护土地是一项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曾培炎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在分析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和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从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高度,要求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决贯彻中央部署,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规,重点解决各类开发区违法、违规占地等突出问题。新设立和扩建的各级各类开发区一律暂停审批,国家级开发区确需扩建的,须报国务院审批。

  ——2003年9月2日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与规范各类开发区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建规[2003]178号)明确指出清理整顿的重点是,未经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擅自设立的各类开发区,以及虽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但未按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的各类开发区。

  对申请新设立开发区的,要按照国办发70号文件的要求,依据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划要求和具备设立条件的,要提出明确的选址意见。

  对现有各类开发区申请扩区、改变区位或升级的,要依据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其用地规模和性质是否符合规划要求,提出审核意见。报请批准开发区设立、扩区、改变区位或升级时,必须附有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

  开发区选址与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不一致的,必须由省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门论证。确需按所选地址建设的,必须先按法定程序调整规划,报原规划批准机关批准后,方可提出选址意见。

  开发区的设立和扩区都必须符合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不符合近期建设规划的,在通过科学论证后,按照法定程序调整近期建设规划。

 6.1.2 回避工业园的定义,由市政府低价出让或划拨一块土地给港务局作为某港工业用地

 回避工业园的定义,由市政府在现某港工业园规划范围内征用一定面积的土地,然后低价出让或划拨给港务局作为某港工业用地来开发并负责招商,整个区域可以采用

 “湛江某港工业基地”的名称。

  优点:

  可以回避政策障碍。

  缺点:

  (1)由于工业园没有得到政府的正式批准,工业园内形成的一套制度规则不具有稳定性和可预见性,无论在招商引资、产权保护还是政策制定方面都遇到诸多不便,不利于大规模地吸引国内外资源,不利于工业园的长期发展。

  (2)除非以地方立法的形式给予开发公司一定的权限和财税补偿,否则开发商的积极性肯定不高。

  (3)如果征用的土地中含有基本农田保护区,仍需报国务院批准。

  (4)如果工业园需要填海或围海,仍然需要报国务院批准。《报国务院批准的项目用海审批办法》(国务院国函「2003」44号文件批准发布)强调,按照《海域使用管理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填海50公顷以上的项目用海和围海100公顷以上的项目用海,需报国务院批准。2000年4月18日财政部、国家海洋局《关于加强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财综字[2000]34号)明确指出,对海岸线以下的围海造地活动,要严格依据区划、规划及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认真执行海域使用可行性论证制度,严格审批管理。

  6.1.3 按“一区两园”的模式,某港工业园成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延伸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陆续设立了不同类型的开发区。开发区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对外开放的窗口、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在吸引外资、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为了进一步吸引外资和扩大对外开放,各类开发区纷纷在区内规划建设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功能的开发园区,形成我国开发区发展过程中的“一区多园”现象。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1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开发区之一,于1985年4月2日奠基,位于湛江市赤坎、霞山两个老城区之间,南起录塘河,北至文保河,东某湛江内港,西沿人民大道以西

 150米,总面积9.2平方公里,是湛江市的中心地段。现辖两个街道办,人口5万余,其中农村人口8000多人。

  经过近20年的开发建设,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连接赤、霞两区的结点和城市中心区,其功能正在从工业区转为生活区和商贸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必须寻找新的发展空间。由于其储备用地少、大型工业项目无法建设,难以发挥湛江港优势等局限和不足,向国务院申请在现湛江港后方开发一个工业园,该工业园作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园”,园区主要依托港口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和物流产业,具有比较充分的立项理由。“适当延伸工业区范围”已经被纳入湛江市和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某港工业园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工业发展条件,比较自然地成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延伸的候选区域。

  这种模式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统筹考虑港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港工业园和湛江市的工业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利用湛江得天独厚的港口条件振兴和发展城市经济。某港工业园的建设与发展可以为未来20年湛江工业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可以有效解决市区工业和人口过于集中所造成的“城市病”,促进城市的均衡发展。

    第二,某港工业园可以按照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思路统筹开发建设,政策优势更加明显,功能优势更加突出,有利于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为招商引资提供完善的服务平台,吸引相应行业的企业和项目在某港工业园内集中布局。

  第三,加强某港工业园和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的分工协作。“一区两园”为两个园区间的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的流动和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建立两个园区之间在产业关联、市场占有等方面的相互依赖和影响,发挥相互耦合效应,促进各园区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加快实现园区经济一体化。

    第四,有利于制定和实施专门的政策。两个园区地理界限分明,功能区别明显,每个园区布局的企业和项目各有其性质和特点,这有利于政府管理部门根据两个开发园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一系列专门的针对性政策措施,保障并促进某港工业园的良性发展。

   这种模式的缺点主要是:

  (1)管理和协调成本较高。由于两个园区都归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统一领导,管委会可能需要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对某港工业园进行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管委会的行政编制和管理程序,相对增加管理环节,提高行政管理成本,降低管理效率。

  (2)容易导致优惠政策的竞相攀比和不良竞争。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简称开发区)现园区和某港工业园除了享受一些共同的优惠政策,某港工业园和经济区肯定还会制定一些不尽相同的特殊优惠政策。另外,各园区为了扩大自己的规模,也利用各种方式竞相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这容易引发两个园区之间在优惠政策方面的相互攀比和不良竞争。

  (3)“一区两园”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资源的分散和浪费。

  (4)2002年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支配财政收入约为3亿元,而开发区现在的财政支出较大,要靠开发区的财政实力开发某港工业园不现实。

  (5)同样要报国务院审批,手续同新申请设立工业园一样。

  (6)最主要的由于某港工业园最终无法建立一级财政,开发商从开发过程中得到的税收返还或不能落实或只能部分落实,影响开发积极性;

  6.1.4 结论

 我们建议以新申请设立国家级开发区的形式来设立湛江某港工业园。理由如下:

  首先从政策看,尽管根据国务院《关于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紧急通知》,湛江某港工业园在设立方式上存在着政策障碍。但按照9月2日《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与规范各类开发区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建规[2003]178号),当前并不是不能申请设立开发区,关键是开发区用地必须符合城市规划。该通知强调:“对申请新设立开发区的,要按照国办发70号文件的要求,依据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划要求和具备设立条件的,要提出明确的选址意见。”“开发区选址与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不一致的,必须由省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门论证;确需按所选地址建设的,必须先按法定程序调整规划,报原规划批准机关批准后,方可提出选址意见。”“开发区的设立和扩区都必须符合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不符合近期建设规划的,在通过科学论证后,按照法定程序调整近期建设规划。

  ”从本通知可以看出,新申请新设立开发区还是可以照常进行。

  所以本工业园现在就可以着手申请设立工作。前提是工业园规划范围内的土地性质必须尽快调整为城市工业用地。建议湛江市政府规划部门按照上述通知精神,尽快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为湛江调整工业布局和发展某港工业创造条件。

  其次,上面大量的分析表明只有以独立的工业园来立项,才能提高工业园的开发速度、招商效率和服务水平。

  其三,即使作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延伸区来申请立项,手续同作为独立工业园申请立项是一样的。

  其四,考虑到湛江的港口优势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湛江的讲话精神,建议以“湛江某港工业园”先向广东省人民政府申请设立,然后再向国务院申请。

  6.2 体制框架

 6.2.1 湛江某港工业园管理体制的二种可能

 某港工业园按着管理与开发主体可以有如下二种可能的类型:

  1.总公司开发管理体制

 由湛江市政府授权成立一个带有部分行政职能的开发公司,具体负责某港工业园区内的事务。上海张江高科技园采用的就是这种形式。

  在这种形式下,湛江市政府不成立某港工业园管委会,但以地方立法的形式,确认在一定时期内,工业园全部交由开发公司开发经营并负责招商工作。为保证开发商的巨额投资能够得到正常的补偿并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在开发商经营期内,园内上缴的、由地方政府获取的地税部分,应全部返还给投资商、或者根据工业园建设的不同时期,分期按不同的比例返还。这实际上是对原“蛇口模式”的一种创新。也算是一种区域开发的BOT模式。此种模式某种程度上可以形成开发商与湛江市政府的“双赢”格局。湛江市政府基本不用承担工业园建设的财政压力,在开发商经营期间,获得工业园对周边地区的经济拉动效应。开发商承担的投资风险也相对较小。为了能够在经营期间获得更大利益,开发商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加快工业园的建设速度,提高招商力度和水平,改善园区服务。

  在这种形式下,湛江市政府全面领导负责某港工业园的建设和发展。市政府各部门本着高效、负责的原则,在工业园内各司其职。

  霞山区或麻章区政府负责园区内的公安、消防、文化、教育、卫生、环境、计划生育、绿化、商业网点管理和工商行政管理等行政工作。

  现村镇体制设置不变,村民户籍不变。

  2.“管委会+开发公司”的开发管理体制

 湛江市在某港工业园内设置管委会,由湛江港务局作为发起人成立工业园开发公司。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派出的管理某港工业园的行政机构,开发公司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和招商工作。

  6.2.2 湛江某港工业园的基本体制框架

 总结世界与中国开发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加工区、保税区以及各类园区,国外也称特殊经济区)成功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开发区在体制上的自主性特别强,这样才能提高开发区的办事效率、招商水平和服务水平,在区内形成与区外不同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开发区的洼地效应——这也正是在一个城市设置开发区的初衷。

  考虑到如下因素:

  ——湛江某港工业园规划范围内土地和村民分属两个区管辖的特殊情况;

 ——将来更好的提高园区行政办事效率、更好的管理园区社会事物;

 ——园区开发必须要有一个承债和融资主体;

 ——以及政企分开等因素。

  我们建议湛江某港工业园采用“管委会+开发公司”的开发管理体制。如图6-1所示。

  6.2.2.1 某港工业园管委会的设立和职能

 湛江市政府按照“高效、精简、透明、逐步完善”的原则设立某港工业园管理委员会,代表市政府对工业园进行管理。管委会负责行政管理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不直接参与经营。

  某港工业园管委会主任必须由市委常委担任,副主任由湛江市政府副市长担任,成员由市有关职能部门和相关的中央驻湛单位的领导组成。

  根据“高效、精简、逐步完善”的原则,某港工业园管委会的机构设置及权限分二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过渡阶段

 在某港工业园未正式由国务院批准成立前,称为过渡阶段。

  该阶段管委会下面只设立一个办公室,该办公室具综合功能、复合权限,办公地址设在湛江港务局(或其合法延续企业),其职责是行使市政府授予管委会的园区行政管理职能,拥有园区内的土地管理和转让权、园区规划权(园区总体规划经市规划部门一次性核准后,分区建设规划审批权由市政府授权给管委会办公室)、投资项目审批权、工程报建和招标权、劳动用工权及市政府授予的其他权限。此阶段,在湛江市政府财政管理体系中设立一个工业园专户,管理工业园在此阶段产生的税收。

  第二阶段:正式阶段

 在工业园得到国务院批准立项后的阶段成为正式阶段。

  在此阶段,由于工业园属国家级开发区,管委会必须具备一级政府(副市级)的地位及其所拥有的权限,并在其下配备适当的部门承担相应的职责。

  此阶段管委会既然具备一级政府的地位,自然就必须建立一级财政,设置一级金库,并建立起独立的预决算体系。

  管委会其职能应集中在规划、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上,着重抓好工业园发展规划的制订和组织实施,运用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手段引导工业园健康发展。其主要职能是:

  ——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法律、法规以及湛江市政府的授权,组织实施某港工业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制定相关行政、经济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

 ——依法管理工业园财政、国有资产、税收、劳动人事、工商行政、外经外贸、外事、土地、规划、建设、房产、环保、技术质量监督等;

 ——负责工业园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协调和管理有关部门在开发区内设立的派出机构或分支机构。

  此阶段,管委会机构设置及其职能参见附件一。

  6.2.2.2 某港工业园开发公司的设立和权责

 工业园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由独立的开发公司承担,该开发公司由湛江港务局作为发起人成立。开发公司的权责是:

  (1)统一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资金筹措和运用、土地开发和土地使用权转让及租用、房产经营以及招商引资工作。

  (2)园区市政管理、服务和收益的权利。

  (3)开发公司可参与创办企业和成立子公司,或吸引多个投资主体,成立合资合作公司。

  针对管委会设置的两个阶段,开发公司在园区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税收返还主体是不一样的:

  第一阶段:由于工业园管委会没有一级政府和一级财政的地位,开发公司的税收返还来自湛江市政府,是开发公司与市政府的财税分帐问题。

  第二阶段:当工业园管委会具备一级政府和一级财政的地位后,开发公司的税收返还来自工业园管委会,是开发公司与管委会的财税分帐问题。

  6.2.2.3 具体操作方法

 总体原则:湛江市政府负责征地,管委会负责园区行政管理事务,开发公司负责土地开发、转让和招商。

  1、土地供给

 不论在什么阶段,工业园所需用地均由开发公司向管委会提出申请→管委会再向湛江市政府提出申请→湛江市政府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征用→并以挂帐的形式将土地以成本价出让给开发公司→开发公司开发后进行转让→开发公司将土地转让款逐步支付湛江市政府先期垫付的征地款。

  湛江市政府2003~2004年应征用约10平方公里土地并以挂帐的形式以成本价出让给开发公司。

  2、决策方式

 在过渡阶段,为了减少管理环节和管理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开发公司与管委会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工作方式,开发公司董事长由管委会主任兼任。工业园管委会与开发公司实行“联席会议”的形式一起解决园区事务

 在正式阶段,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这种决策形式。

  3、设立行政服务中心

 在过渡阶段,为做好园区招商和服务,可考虑采取联合办公形式,由政府有关部门派员在园区成立“行政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在管委会和上级行政管理机构的领导下提供工作,承担除管委会办公室行使的政府职能外的行政服务,包括为投资企业的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土地办证、公安消防等工作提供“一条龙”服务。公安等政府服务保障机构可以由市政府直接派出机构负责。为便于协调各部门关系,建议由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兼任行政服务中心主任。

  在正式阶段,根据需要可撤消行政服务中心,其职能由管委会相应的部门承担。

  图6-1

 湛江某港工业园管理体制

 6.3 政府对工业园的政策安排

 6.3.1对某港工业园开发公司的政策安排

 如果开发主体无法从区域税收中获得必要的投资补偿,其对基础设施的巨额投资或者转嫁到地价上,致使地价过高而难以招商;或者因园区在招商时竞相压低价格,很难从土地的租用和转让中得到足以弥补投入的收益而不能及时回收资金,债务过重,陷入财务困境而影响开发进程。

  因此,开发公司如何从工业园发展带来的利益中,回收投资并取得适当收益,是湛江市政府与工业园开发公司(过渡阶段)、工业园管委会与工业园开发公司之间(正式阶段)利益安排的核心。

  鉴于某港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风险高、回收期长,而政府又缺乏资金投入能力,建议湛江市政府采取以下措施保证某港工业园的起步和发展。

 1. 湛江市政府负责征用土地,垫付土地征用款,并以挂帐的形式将土地以成本价出让给开发公司,开发公司在得到土地转让款后再支付出让金。

  2.以2003年工业园规划范围内的产出为基数,初步测算要到2007年工业园才会新增产出(不含现存企业的新增产出)。在此期间,开发公司每年约需投入园区建设2.8亿元。建议市财政局自2003年起连续5年,每年向开发公司提供1000万元的贷款贴息,专项用于某港工业园开发。

  3.以2003年为基数,自2004年起,进驻某港工业园的企业所缴纳的税款,地方留成新增部分6年内全部返还给开发公司;自2010年起,工业园内企业缴纳税收的地方留成新增部分按50%的比例返还给开发公司。

  4.湛江市政府免收某港工业园土地转让过程中的地方税费部分。具体包括契税、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属地方部分的增值税。

  5.园区围堰纳入城市防洪工程体系规划建设,费用由市财政承担。

  6. 园区市政工程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垄断性行业,一是行政垄断型:如邮政、有线电视、污水处理等;二是资源垄断型:如电力、自来水等。地方市政公用公司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竞争压力,但传统的垄断地位仍在左右市场,原则上此类市政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应由湛江市专业公用公司投资、建设、经营。

  7. 某港工业园靠近城市,建成后将成为城市重要的一部分,园区内主干道——湖港路纳入城市主干道路网建设体系,由市财政投入。

  8.湛江市政府承诺以BOT或类似BOT的方式回购工业园内的基础设施,以便为开发公司推行

 BOT(建造--经营--转让)、BOO(建造--拥有--经营)、BTO(建造--转让--经营)和BOOT(建造--拥有--租赁--转让)等融资模式和经营机制提供便利。

  9. 为了降低招商门槛,根据入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大小,报管委会批准,开发公司在土地转让过程中可以给予优惠,优惠价与土地转让基准价的差额政府(市政府或管委会)承诺在政府的税收中予以补偿,但该补偿部分不包含在政府按照约定应该返还给开发公司的税收部分(即上述第3条规定的税收返还部分)内。

  6.3.2 对进驻工业园的企业的政策安排

 为鼓励中外企业到湛江某港工业园投资,建议由湛江市人民政府制定并向社会各界公布《关于湛江某港工业园招商引资的试行意见》。 《意见》应该规定,凡入区企业,在享受国家、广东省和湛江市已确定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还享有以下优惠:

  1.税收奖励和扶持

 ⑴对新办生产性企业,固定资产在1亿元以上的,自投产年度起,第1年按企业实际上缴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给予无偿扶持资金,第2、3年按50%给予无偿扶持资金;固定资产在5000万元以上的,自投产年度起,第1年按企业实际上缴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75%给予无偿扶持资金,第2、3年按25%给予无偿扶持资金;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自投产年度起,第1年按企业实际上缴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给予无偿扶持资金,第2、3年按25%给予无偿扶持资金;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下的,自投产年度起,前两年按企业实际上缴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25%给予无偿扶持资金。

  ⑵对新办生产性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前5年按企业实际上缴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给予无偿扶持资金,后5年减半收——“五免五减半”。其中,对基础设施类的(水、电、汽、气等)生产性企业,从获利年度起,前5年按企业实际上缴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给予无偿扶持资金。

  ⑶对投资改造工业企业的,扣除原企业上年税收基数后,享受前述扶持政策。

  ⑷对新办的从事商业、运输、仓储业、服务业及其他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开业年度起,前5年按企业实际上缴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给予无偿扶持资金。

  ⑸对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享受“五免五减半”——前五年免,后五年减半收优惠政策。

  ⑹税费中上缴省一级的部分,如果有幅度规定的均按最低限收取。

  ⑺根据企业要求,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可以采取分期缴付或缓交的办法,也可按一定比例作为政府股本投入企业,扶持企业项目启动,帮助企业滚动发展。

  2.土地使用权的取得和土地使用费优惠

 ⑴入区企业用地,可以通过转让、租赁等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土地转让款和使用费交缴办法应灵活掌握,允许缓交、欠交和分期付款。投资建设工业园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的,按划拨方式提供用地;以BOT等方式合作投资上述项目的,按合作时间提供划拨用地。

  ⑵实行土地使用权转让。在转让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有权再转让、出租、抵押或由合法继承人继承。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最高年限:工业综合用地50年;商业、金融用地40年;住宅用地70年。土地转让期满,使用者可申请续期。

  ⑶入区投资者用地,可实行租赁,每年交一次租金,租期比照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年限确定,到期可重新核价续租。租赁期内可以依法抵押、转租。

  ⑷工业园内符合国土资源部《划拨用地目录》中规定的国家机关用地、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公益事业用地以及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用地,可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

  ⑸无法通过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的工业园基础设施项目用地,经管委会批准并和工业园开发公司签订合同后,可采用灵活的土地使用方式:

  ——以转让方式使用土地的,可以优惠地价直至零地价获得土地使用权,地价款可分期支付,但最长不超过5年。

  ——以租赁方式使用土地的,租赁年限不得低于10年,前5年免收土地租金,后5年减半征收土地租金。

  ——开发公司以土地折价入股,土地作价占注册资本比例由双方约定。

  上述基础设施项目获得土地使用权后,必须在工业园规定的期限内开工,否则开发公司将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附属建筑物。

  ⑹入区企业在付清土地转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前两年免缴土地使用费,第3-5年减半缴纳。

  3.土地转让价格优惠

 ⑴新建工业项目用地(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用地规划为准),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下的,其土地转让款一次性付清,按同期基准地价优惠10%;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其土地转让款一次性付清,按同期基准地价优惠20%;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其土地转让款一次性付清,按同期基准地价优惠30%;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的,其土地转让款一次性付清,按同期基准地价优惠40%。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以上的,其土地转让款一次性付清,按同期基准地价优惠50%。

  ⑵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额超过5亿元的大项目(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用地规划为准),可给予用地价格最低下调至零的优惠。

  4.行政事业性收费优惠

 ⑴对投资新建的项目,办理相关手续和各种证照时,除收取工本费和代省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外,免收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

  ⑵对新办生产性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前3年除水资源费、环保排污费、污水处理费、工本费,国家规定的以及代省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外,免收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按物价部门核准的最低标准收取。

  ⑶对所有入区企业的收费项目,除国家、省明确规定的,均按低限收取。

  5.人才优惠

 进驻某港工业园的企业的高中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其它关键员工,经所在企业和本人申请,可准予其本人和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免费落户本市,并可随迁亲属2-3人。

  暂不迁入户口的,本着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方针,根据本人意愿办理调入手续或予以特聘。引进的人才在工业园工作期间,本人和随居的配偶、子女享受本市市民同等待遇。

  6.水、电价格

 适当降低水电费用价格,减轻工业生产成本。重化工业企业一般都是水电大户,高昂的水、电费及不正常的用电将使企业成本大大增加。参照湛江现状自来水和电价标准,建议工业用水价控制在1.5元/吨(到户水价),工业用电价格控制在0.1元/千瓦时。

  6.4 载体开发模式

 湛江某港工业园开发公司作为土地开发的主体,也是融资主体,并承担最终的损益。宜建立“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借贷为支撑、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工业园融资体系。

  开发公司在开发过程中可灵活运用如下方式:

  1、现金投入,由相关入股企业投入现金作为开发公司资本金。

  2、非土地实物资产抵押贷款,以各参股企业所投入非土地实物资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

  3、园内土地资产开发融资,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开发融资。

  4、熟地转让收益,将已整治的土地向进入园区的企业转让。

  5、土地抵押贷款,利用所投入的土地作抵押,申请贷款。

  6、采用BOT(建设-营运-移交)模式,将区内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交由专业厂家建设、营运,一定年限后,基础设施项目产权无偿转让给工业园(关于BOT模式,参见附件二)。

  7、采用TOT(移交-营运-移交)模式,将区内已部分建成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交由专业经营者营运,一定年限后,基础设施项目再移交给工业园。

  8、园内企业自行整治。根据入住企业的实际用地规模,将未整治的土地按一定价格交由企业自行整治。减少开发公司的投入。

  9、未开发土地整治权拍卖,考虑将部分未开发土地整治权通过市场化方式向专业土地整治公司拍卖,获取现金收入。

  10、园外土地资产开发融资。在工业园周边区域划拨土地,主要用于房地产开发,实现园内土地与园外土地联动,将外部效应内在化。

  11、对工业园内有内部收益且外部收益显著的基础设施,如供电、供热、供水、排水、污水处理、道路、电信、垃圾处理、有线电视等,要引进市场机制,推行“谁投资、谁受益”和“谁使用、谁付费”的有偿使用原则,全方位引入社会资本和外资,建立多元投资、多家经营、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减少某港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和的投入。

  属于经营性收费的项目,原则上按照“合理成本+税金+合理利润=收费标准”的计算方法批准收费价格。对供排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和公益性项目,收费标准暂时不能到位的,市政府采取适当方式予以补贴,直到收费标准到位时取消。  

 采取以地换路(桥)、出让园内道路冠名权、道路灯箱广告权、园内设立商业地段、土地置换、进园企业自建厂房等方式筹措资金,实现“以园养园”的良性循环。

  12、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当开发公司发起设立并正常运转后,即可考虑上市融资,其方式有直接上市和买壳(借壳)上市两种。目前,从上市成本考虑,可以采取买壳方式上市。

  6.4.3 开发时序原则——“滚动开发、逐步延伸”

 湛江某港工业园的开发宜采用“借贷滚动、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方法。首先由市政府负责征用部分土地,并转为国有性质。其中所有费用(包括补偿、拆迁费等)先由市财政垫付。然后政府以征用的土地用挂帐的形式出让给开发公司,由开发公司以该片土地作抵押,向国家开发银行借款(一般商业银行借款期限较短,开发银行可以达到10年)。用该款项完成一定范围土地——起步区的五通一平工作,实现工业园的起步。随着招商工作的进行,开发公司得到部分土地转让或租用收入(也可能没有),并随着入区企业的建成投产,形成税收,市政府或管委会按照约定的财政返还政策,将财政资金拨付给开发公司,开发公司支付原来挂帐的出让金、并用于下一步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为在开发步骤上,做到“滚动开发、逐步延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工业园区的启动资金来源,除了开发公司股本资金以外,可以采取“政府补贴一点、银行贷一点、出让土地筹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处处精打细算,事事讲究投入产出效益。

  2.在工业园建设初期,将主要依靠股本资金和银行贷款。随着企业入区相继投产和企业的增多,可以将土地转让和财政收入再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每年以自有资金开发2平方公里的良性循环,形成“滚动开发”的态势。

  3.在借贷开发和自我滚动开发的基础上,为满足扩大开发规模和加快开发速度的需要,可以全方位、多途径的利用各种资金并借鉴国外先进的融资模式,成立外资或合资的成片开发小区。

  4.由滚动开发变为组团成片开发,一个组团等于一个主功能区加相关配套功能。实现组团规划设计、开发建设、招商服务、经营管理的一体化运作。

  5.工业园管委会要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转让,对已经转让未按期开发但未到法定收回期的用地按协议价格收回,对外拍卖;对征用2年未开发的依法收回,最大限度地实现土地增值,促进工业园的起步和发展。

  6.5工业园开发投资体制设计

 6.5.1 开发机构——湛江某港工业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组建

 湛江某港工业园的开发属于以开发公司为主体的开发体制,基本体制框架为“管委会+开发公司”模式。

  建议开发公司由港务局控股,吸收国内外资金入股,组建规范的湛江某港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由开发公司对各产业园区进行统一开发建设,如图5-3所示。开发公司统一负责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和应用、土地开发和土地使用权转让和租用、房产经营、招商工作,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和技术。开发公司还可参与创办企业和成立子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3亿元。开发公司的投资者主要包括:

  ——湛江港务局(可以通过下属公司),以货币资产投资;

 ——外部投资者,可以考虑吸收已经或打算在湛江投资的中央直属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香港和内地民营资本,以及外资参与开发。最好引进二家国内外实力型投资公司介入工业园开发。一家是国内投资公司,并熟悉国内资本运作模式并具有良好的政治关系;另一家是国外或香港的投资公司,它能带给园区开发先进概念主题,国际水准的规划和先进管理模式,在国际投资界有一定知名度,以及较好的招商网络,为将来工业园项目引进起关键作用。

  如果起步阶段难以联合外部投资者,也可以先由港务局投资设立独资公司,待时机成熟时在引入外部投资者。

  为保证开发公司收益,开发公司有权根据市场情况决定工业用地转让价格,服务业用地进入拍卖市场,拍卖所得减去开发成本即溢价所得,作为开发公司投资用于工业园开发。

 图6-3

 湛江某港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股东概况

 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组建开发公司的优势是:

  ⑴有利于多方吸收工业园开发的启动资金,缓解港务局的资金压力。

  ⑵避免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减轻利息负担和开发风险。利用银行贷款是我国许多开发区成片土地开发主要的资金来源,但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首先,由于成片土地开发需要的资金量巨大,造成贷款利息负担过大。其次,大量依靠银行贷款进行成片土地开发,在造成巨大的还贷压力的同时延长了开发周期,加大了政府和开发公司的风险,不利于成片土地开发的顺利进行。

  ⑶避免过分依赖外部投资。利用外资参与本国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在国际上是较常见的,但主要集中于项目融资领域,如采取BOT方式等。国内外经验表明,完全依靠外部资本从事成片土地开发和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直接进行开发并参与管理面某诸多困难,外部资本独资模式很难成功,本地和外部资本合作开发的模式有利于协调开发公司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较为可行。

  6.5.2 其它投资来源

 为了解决湛江某港工业园开发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加快工业园的开发建设步伐,可以借鉴其它开发区的成功经验,拓宽投融资渠道,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创新工业园开发模式,走出资金匮乏的困境。

  1.可采取镇、村、自然村及农民共同投资的开发模式

 即由乡镇政府投资,行政村、自然村和村民土地征地款、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转为工业园开发股份,这样既解决了工业园开发经费来源,又有利于农民获得长期的红利收益。

  2.可采取与金融部门合作,争取银行封闭贷款的开发模式

 以工业园土地作抵押担保,向银行贷款,专款专用,资金使用受银行监控,工业园的卖地收入优先全部用于还贷,亏损部分由市财政承诺在新增收入中优先予以偿还。

  3.可采取跨区域集约开发工业园的模式

 即吸引经济力量较强而工业用地有限的地区来湛江从事某港工业园的开发,按投资比例分成。

  6.6 招商与服务

 6.6.1 理念与原则

 湛江某港工业园管理机构要牢固确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的理念,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进行职能设置。

  工业园要努力做好“亲商、安商、扶商、富商”这篇大文章,创造透明、高效、廉洁、法制化的运作环境。

  在争取必要的自主权的同时,对区内要压缩管理层次,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杜绝“因人设事”、“因人设机构”,坚决撤并不需要独立设置的部门和机构,实行“一栋楼办公,一站式服务”和“一个窗口对外”的集中管理模式和科学、规范、便于社会监督的行政管理制度,倡导

 “即到、即审、即办”的工作作风。

  6.6.2 审批与服务

 对进区投资项目,实行投资审批的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的全方位服务,企业开工投产后的经常性服务。凡是来工业园投资的企业,从项目立项、土地征用、规划建设、开工前期准备到企业后期管理服务以及海关的注册、报关、商检等手续,均由工业园管委会招商合作局协助办理,优化工业园管理水平和外在形象。根据客商要求,可以由管委会招商合作局无偿全程代理项目审批、环评、工商税务登记、用地等各项手续。

  对市政府赋予的审批职能,要实行“政务公开”、“权责统一”、“限时办理”等制度,使企业在高新区内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和管理;对需由其他部门审批的事项,要在企业与审批部门之间充分发挥协调、沟通作用,实行代办、协办,使企业能真正专注于自身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活动。

  实行首问责任制,投资企业来工业园了解情况或办事,第一个接受询问的工作人员必须热情接待,并帮助办理各项事宜。

  6.6.3 制度安排

 一是无偿代办制。以政策的形式规定由管委会办公室“一个窗口”管理企业,投资业主只要与开发区签订投资项目合同,所有的项目报批手续和证照申办,包括企业登记、项目立项、土地权证、基建手续、税费征管等,全部由管委会招商合作局无偿代办。

  二是税费申报制。成立税费征管办公室,实行“一个窗口”收费,把企业原来要多头申报、多项缴纳的税费征管体制改为一张税费总表,一个征管大厅的申报管理体制。一切税费由征管办统一征收后按规定结转各有关部门,此举在方便投资人的同时,杜绝乱收费、乱摊派以及偷漏税。

  三是办事承诺制,湛江市各有关部门对某港工业园办事项目要指定专人、明确时限、定责任、有监察,实行承诺制,改变各级各部门直接面向企业、企业要分别面向众多部门申办项目的传统做法。

  四是实行联合年检制,规定工商、国税、地税、海关等8家年检单位在1-2天内同时展开年检。

  五是禁止各级各部门直接到进驻工业园的企业进行各类检查评比,为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六是健全外商投资审批和管理的全过程服务,适时下放吸收外资审批权限,试行由外经贸部门将外商投资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合同、章程合并审批,提高工作效率。

  6.6.4 投资者进驻某港工业园的投资程序

 见附件三

 第七章 湛江某港工业园产业选择

 7.1产业选择的依据

 7.1.1由地理位置决定的目标市场特点和物流成本优势

 湛江市地处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结合部,背靠大西南和华南地区,东出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倚北部湾,是大西南和粤西地区的主要出海通道,且是通道上的枢纽城市,也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口岸之一,在环北部湾、东南亚和亚太经济圈中均具有及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优越的地理区位使湛江市的产业发展可以面向省内、国内和海外三个市场。进一步分析,湛江市产业发展的目标市场可以定位为:省内市场以珠江三角洲市场为主,国内市场以大西南市场为主,海外市场以东南亚市场为主。

  尽管这三个目标市场的层次不同,发展水平各异,但在需求结构上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对一些原材料工业中部分重化工业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缺口巨大,都必须从外部大量输入以求供需平衡。比如,近年来珠江三角洲每年从外省或国外调进的钢材已接近2000万吨;大西南市场的几乎全部成品油和绝大部分石化产品均需从区外调入;东南亚市场每年都大量进口石化、钢材等重化工产品等。目标市场的这一需求特点无疑为湛江市加快发展以石化工业和钢铁工业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具体到某港工业园而言,其某近湛江港的地理位置又使区内产业可以有效地利用海运价低、量大的运输条件,降低产品的物流费用和生产成本,进而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在某港地区发展起来的产业通常有两类:一类是依靠港口深水条件并服务于航运业的产业,如造船、修船、拆船、集装箱制造和港机工业等;另一类是依靠海运低成本的需要大量运输原材料和产成品的产业,如炼油、石化、钢铁、粮油加工和汽车装配等。这些产业的建立对某港工业园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1.2 资源基础

 湛江是广东省人口、耕地最多的地级市,热带和亚热带农林水牧资源相当丰富(见第二章“资源优势”节)。

  丰富的农林水牧资源和海洋资源为湛江市发展特色食品加工、海洋生物工程和造纸等产业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此外,由于湛江市具有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明显区位优势,同时已经成为粤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并拥有优越的港口条件,因此非常有利于其利用大西南和东南亚及其他国家的各种资源以加快相关产业的发展。

  7.1.3 交通运输条件

 在产业发展的整个服务体系中,交通运输条件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对于运输系数较高的原材料工业来说尤其如此。湛江市对外交通联系方便,境内现有港口、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相互配合条件较好,其中港口优势尤为突出。突出的港口优势为某港工业园建设大钢铁、大炼油和大石化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条件。

  湛江市海、陆、空交通运输十分便利,交通条件已不再成为湛江市产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7.1.4 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国家和广东省的产业发展规划要求

 某港工业园的产业选择必须尽可能地与由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工业结构特征相适应,从而有利于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一般认为,目前我国工业化进程大体处于钱纳里标准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已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后半期,中部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前半期,西部地区则停留在工业化初期阶段。

  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为12811元,中部地区为6395元,西部地区为5007元,而同年湛江市人均GDP为7130元,略高于中部地区,但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水平。据此推断,目前湛江市的工业化水平大致与中部地区相当,也即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前半期。根据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这一时期的工业结构以资本密集型的原材料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基本特征。

  另一方面,某港工业园的产业选择还必须注意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家和广东省的支柱产业或产业发展重点相协调,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家和广东省扶持支柱产业的优惠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原材料工业要积极发展三大合成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不锈钢和冷轧板等,轻纺工业要积极发展木浆、高档纸及纸板等;《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则提出,广东要壮大石油化工等新兴支柱产业,改造提高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造纸等有潜力的产业。

  7.1.5 国际重化产业转移的机遇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受世界经济低迷和全球贸易滑坡的影响,国际市场上的低成本竞争愈演愈烈,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一跌再跌。为此,许多跨国公司被迫转变策略,由原来依靠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市场份额来提高收益,转而依靠降低成本来提高收益和提升竞争力。由于重化产业中的传统原材料工业在处于后工业社会的发达国家已成为“夕阳产业”,其技术已十分成熟,产品日趋规范,国际竞争的焦点指向成本的竞争,因此,以钢铁、石化为主业的跨国公司不得不将生产制造基地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具有更低的投资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并拥有更广阔市场的发展中国家,以期在国际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和经营风险的目的。另一方面,来自环境保护方面日益增强的压力也迫使发达国家将对环境具有较大负面影响的传统原材料工业移向发展中国家,这就进一步加强了重化产业的国际转移趋势。

  在这场方兴未艾的重化产业国际转移浪潮中,中国由于在生产要素、需求条件、配套产业和政府政策等方面所具备的综合优势而成为承接发达国家重化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近年来出现的跨国公司争相向中国投资转移重化产业的现象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国际重化产业大量向中国转移为湛江市某港工业园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加快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7.2产业选择结果

 从前述产业选择的依据出发,进一步结合湛江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某港工业园的建设承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可以确立石化工业、钢铁工业、食品工业、造纸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和物流产业作为某港工业园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其中,石化工业和钢铁工业既属于原材料工业,同时又是典型的某港工业,这两个产业的规模发展一方面能够迅速提升某港工业园乃至湛江市的经济总量,另一方面又能为湛江港带来大量物流,因此尤其需要重点发展。食品工业、造纸工业和机械装备制造业属于加工工业,这些产业的发展或是能够利用当地的资源基础和交通运输条件,或是具备明显的市场优势。物流产业属于新兴服务业,其充分发展既可以为某港工业园其他产业的发展服务,同时也是湛江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和湛江港作为沿海主枢纽港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

  7.2.1 石化工业

 石化工业是原材料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附加价值高、创汇能力强的石化工业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国内外市场需求一直稳定增长。经过近2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石化工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基础,已经进入世界石化大国行列。但另一方面,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偏小,总体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差,国内石油资源短缺、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等结构性问题的存在又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石化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从进一步发展的角度看,在东部沿海地区布局一批大型石化工业项目,通过与国际经济接轨,实现资源、资金、技术和市场的国际化配置,向规模经济过渡,无疑是解决石化工业结构性矛盾和提高石化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无论从区位、市场还是港口等条件看,湛江某港工业园都具备大规模发展石化工业的基础。因此,按照油化结合、规模化发展的原则,通过与跨国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建立国际化经营机制,湛江某港工业园完全有可能在较短的时期内高起点、大规模地建立起一个具有区际意义的石化工业体系。

  7.2.2 钢铁工业

 钢铁工业作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无可替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自1996年钢产量达到1亿吨后,一直保持着世界钢铁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地位。在钢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钢铁工业在品种、质量、成本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我国钢铁工业必须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其中钢铁工业布局的调整至关重要。从世界各国的趋势看,钢铁工业布局已经由资源指向转变为市场指向,而某港布局贴近市场,可以大量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目前世界上500万吨以上的钢铁厂有超过60%布局在沿海,而日本的大型钢铁厂几乎都是某港布局。从我国的情况看,在“八五”、“九五”和“十五”国家产业发展规划中,都对在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新的千万吨级钢铁基地有明确表述。与其他沿海地区相比,湛江某港工业园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相对优越,一是拥有丰富的深水港资源,方便铁矿石大量进口,二是毗邻中国最大钢材消费地之一的珠三角地区,因而生产的钢材完全可以就近消化,从而大大节约物流成本。湛江某港工业园要抓住日本、韩国和国内的钢铁企业向外转移生产基地的有利机遇,积极利用“两种资源、两种资金、两个市场”,努力建设具有特色的某港钢铁工业基地。

  考虑到韶关钢铁集团公司已有意向在某港工业园西南方向的东海岛建厂,工业园钢铁产业主要以发展其下游产业为主。

  7.2.3 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的产品种类多,市场需求量大、覆盖面广,是一个不可替代、长盛不衰的产业。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食品工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的这一比值在0.3~0.4:1,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2~3:1的水平。工业发达国家均有很高的食品工业产值,一般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都在

 10%以上,最高的接近18%,例如美国的食品工业产值就相当于机械和电子两大行业的产值之和。近10年来,我国的食品工业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迅速发展,到2002年全国食品工业产值已超过1万亿元,成为国内第一大产业,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食品工业的差距还很大。目前我国人均食品消费中加工食品所占的比重还不到25%,而世界平均水平为50%左右,工业发达国家已达到70%以上。因此,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加工制成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强,我国食品工业将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湛江市的食品工业是传统优势行业,各类食品原料资源十分丰富,加工制造基础较好。配合湛江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湛江某港工业园将食品工业确立为主导产业,这与全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一致的。

  7.2.4 造纸工业

 造纸工业是一个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息息相关的产业。当今世界各国都将纸及纸板的生产和消费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造纸工业的特点不同于一般日用消费品工业,而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规模效益显著,连续、高效生产的基础原料工业。在产品总量中,80%以上作为生产原料用于新闻、出版、印刷、商品包装和其他工业领域,只有不足20%用于人们直接消费。2001年,我国机制纸及纸板的产量已达到3777万吨,进入世界三大纸张生产国行列,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产品自给率仅为80%左右。目前我国人均纸及纸板消费量约为30公斤,而1999年世界人均消费量为52.6公斤,美国为347公斤,由此可见我国造纸工业的巨大发展潜力。我国造纸工业面某的主要问题是造纸纤维原料中木浆的比重较低,从而导致纸品质量难以提高,高档纸制品不能满足需要。湛江市桉树资源非常丰富,同时还可以利用港口优势进口国外废纸作为原料,因而具有发展造纸工业的优越条件。湛江某港工业园可以通过发展以木浆为主要原料的高档文化用纸和包装用纸,逐步建成广东省的主要造纸基地。

  7.2.5 机械装备制造业

 机械装备制造业是一个战略性产业。从工业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尽管各国的产业结构互有差异,但无不拥有强大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在我国大多数城市,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通常可以达到

 15%左右,是支撑城市经济的主要工业部门。从总体上看,机械装备制造业属于技术和资本密集产业,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但另一方面,其组装生产环节也具有劳动密集性质,相对于原材料工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当前,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主要问题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过剩与短缺并存。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国家将继续推行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将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也将因此持续增长。湛江某港工业园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要在充分考虑全国和广东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布局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扬长避短,依靠外引内联,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走开放式发展道路,力争建成广东省重要的机械装备制造与供应基地,这个基地不仅应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研发设计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

  7.2.6 物流产业

 物流产业作为新兴的服务部门,在工业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相比较而言,在我国物流产业仍然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但在一些领域和地区已经表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和潜力。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可以预期物流产业在新世纪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加快物流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我国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率,提高企业、地区乃至国家的整体竞争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加快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一是要以重要经济区域、中心城市及沿海枢纽港口城市为依托,建立起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基本构筑起完整的物流网络系统;二是要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装备水平先进的优势物流企业。湛江某港工业园发展物流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方面某港工业的发展将为物流产业提供坚实的市场需求基础,另一方面作为国际性、区域性大型物流中心的湛江港又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7.3 主导产业的发展重点与发展时序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产业发展面某的基本环境是,买方市场进一步形成,市场机制作用不断增强,经济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在这种新的发展环境下,市场竞争已不再是一般产业、行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具体产品之间甚至细化到品种上的竞争。那种整个产业和行业一荣俱荣的时代已经过去。因此,在确立主导产业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明确其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湛江某港工业园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的确定应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围绕核心产品群和相关关键技术群,构建起互补共生的产业链和协调发展的配套体系,最终形成具有某港特色和规模经营特点的若干产业群,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

  在未来15年内(2004~2018年),根据统筹规划、分期建设、量力而为、滚动发展的原则,各主导产业的发展大致可以按两个时期考虑。近期是指前5年(2004~2008年),远期为后10年(2009~2018年)。

  7.3.1石化工业的发展重点与发展时序

 考虑到粤西地区石化工业的现有基础及国内外石化工业产品今后一段时期的市场需求特点和趋势,从广东省和环北部湾地区将来的产业分工出发,湛江某港工业园石化工业的发展重点可以确定为:进一步扩大炼油规模,积极发展乙烯,以聚烯烃和聚酯为重点,逐步培育起石化工业的核心产品和核心业务。

  炼油工业以中石化东兴炼油厂和中海油湛江燃料油项目为依托,以炼制进口含硫原油为重点,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对现有炼制能力进行改造和完善配套,进一步扩大规模,力争建成为我国以加工进口高硫原油为主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千万吨级炼油基地。除重点生产柴油、石脑油、优质燃料油和润滑油外,还要保证为乙烯生产稳定供应优质原料。

  按照油化结合的原则,建设以外向型发展为特色、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30万吨级以上规模的乙烯装置;在此基础上发展乙烯深加工,建设一系列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好的下游产品加工装置;合成树脂重点发展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产品,合成橡胶重点发展丁苯橡胶,合纤原料及聚合物重点发展乙二醇、精对苯二甲酸和聚酯等产品。

  在发展时序上,近期以整合、提升现有炼油能力为主,争取形成千万吨级进口高硫原油加工基地;远期建设

 30万吨级以上规模的乙烯装置并发展三大合成材料及其深加工,最终形成大型某港石化基地。

  7.3.2 钢铁工业的发展重点与发展时序

 考虑到韶钢集团已意向在东海岛建厂的情况,湛江某港工业园钢铁工业的发展以建设短流程特钢厂和发展韶钢的下游产业为宜。根据国内外发展经验,短流程钢厂相对于长流程钢厂而言具有投资少、能耗低、效益高、质量好、占地少、运输量少和环保问题容易解决等优点。通过利用北部湾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进口铁矿砂直接还原生产海绵铁,或利用国外废钢资源,建设100万吨规模的全新工艺的短流程钢厂,生产广东省、全国和东南亚最为短缺的优质钢材品种,如不锈钢薄板和冷轧硅钢片等,以高质量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7.3.3食品工业的发展重点与发展时序

 根据国内外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结合湛江市的实际,未来湛江某港工业园食品工业要在巩固提高现有粮油加工业的基础上,按照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以绿色食品和特色食品为主攻方向,除了传统的水产加工食品和果蔬加工食品外,还要大力发展海洋生物保健食品。

  1.粮油加工业。依托大连华农集团饲料蛋白项目和辽宁富虹大豆制油项目等,利用进口玉米、小麦、大豆和大米等粮食原料,重点发展满足食品制造企业和消费者需要的高质量专用油脂、专用粉、强化米和麦片等,以及多种饲料蛋白产品。要不断提高粮油加工产品的加工深度,延长产品链,争取在全国市场上创出若干个有市场声誉、销售量大的名牌产品。

  2.绿色食品。充分利用湛江市丰富的水产资源和果蔬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开发符合市场需要的各种水产制品和果蔬制品。水产加工可重点发展鱼糜制品、鱼粉、鱼油和调味食品;果蔬加工可重点开发袋装果蔬、脱水果蔬、果蔬饮料和菜粉精细加工等产品。

  3.海洋生物保健食品。海洋生物除了具有高蛋白、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和保健成份外,还含有大量的呈味物质,如肌肽、氧化三甲胺和游离氨基酸等,是优良的保健食品。要把海洋生物保健食品作为新兴产业,加快开发海洋生物的实用价值、保健价值和药用价值,深度加工具有特色的各类海洋生物保健食品。

  近期以发展粮油加工业为主,远期主要发展绿色食品和海洋生物保健食品。

  7.3.4造纸工业的发展重点与发展时序

 湛江某港工业园造纸工业的发展方向为:以70万吨木浆厂为龙头,以木浆为主要原料,同时兼顾利用蔗渣、竹子等非木材纤维,适应多元化消费结构需求,着重发展高档文化用纸和包装用纸;面向珠江三角洲市场的需要,发展以不同规格和品种的箱盒为主导产品的包装工业,并带动印刷工业的发展,形成箱板造纸—箱盒包装—印刷产业链;积极发展“三资”制浆造纸企业,鼓励外商在某港工业园内合资、合作建设纸厂,生产替代进口的纸及纸板产品;按照规模经济的要求,纸厂建设以大中型项目为主,木浆纸厂规模应在年产10万吨以上,特种纸及纸板厂规模应在年产1万吨以上;远期形成100万吨造纸生产能力,跻身全国造纸十强行列,并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造纸生产基地。

  在未来15年及更长时期内,湛江某港工业园纸及纸板产品的发展重点是:大力发展高档新闻纸、胶印书刊纸、信息用纸、办公用纸、食品医疗用纸、商品包装装潢用纸及纸板、涂布纸及纸板和高档生活用纸;积极开发特种用纸和工业加工纸,如柔性加工纸、复合纸、汽车滤纸、装饰涂布纸、喷墨纸和干法系列纸等新品种。

  近期着重发展木材纤维制浆业,远期主要发展各种纸及纸板产品,通过不断延长造纸产业链,推动造纸工业向深加工、高附加值化方向发展。

  7.3.5 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与发展时序

 机械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包含广泛领域的行业,其中既有对技术和规模要求很高的大型成套机械设备制造,也包含只要求某些专业技术、规模性不是很强的各类专业设备制造。湛江某港工业园机械装备制造业不求在短时期内全面均衡地发展,而是要集中发展优势部门和优势产品,着重上品种、上批量、上配套,形成围绕主要产品生产的配套体系或产品集群,实现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

  湛江某港工业园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应集中在以下三个行业:一是修造船行业。依托湛江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建设10万吨级修、造船坞各一座及相应码头。造船行业要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附加价值大的船舶产品,同时配套发展能发挥造船设备优势的非船产品;修船行业要重点开发技术含量高的特种船舶修理市场,提高修船的适应能力和水平。二是港口机械制造业。加快发展以港口装卸设备、港口运输设备、仓储自动化运输设备为重点的港口机械系列产品及其零部件产品。三是集装箱制造业。重点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和其他特种金属容器等产品。

  近期集中发展集装箱制造业,同时为修造船行业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远期大力发展修造船行业和港口机械制造业。

  7.3.6 物流产业的发展重点与发展时序

 随着湛江港经济腹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尤其是某港工业园主导产业的迅速崛起,可以预期通过湛江港的进出口货物将会以一个较高的比例增长。一般而言,进出口货物的平均货值要比内贸货物高,送达时间要求严格,同时需要办理的各种手续也比较复杂,往往还涉及多式联运。这样,进出口货物的物流费用一般较国内货物的物流费用要高得多,从事进出口物流业务的效益要明显好于从事国内物流业务的效益。尽管进出口物流只是各种物流业务中的一个具体方面,但作为物流业务的精华以及与世界物流技术联系最为密切的部分,它是我国物流产业与国际接轨的阶梯,最能体现一个物流企业的实力和水平。因此,湛江某港工业园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应主要放在进出口物流业务的开拓上。

  进一步分析,某港工业园物流产业的发展重点应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建设综合物流园区。该园区以物流活动区、港口服务中心和集装箱货运站为主体功能区块,发展港口物流集散、国际集装箱中转、集装箱装拆箱、海运和铁路联运中转、货物的简单加工处理、仓储以及国际分拨等,形成一体化运作的物流综合服务及公共支持系统服务。二是发展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建立覆盖综合物流园区各功能区块、外轮代理及理货、外运、货代、船代及站场的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一个能促进港口与腹地之间供应链服务和物流增值服务的信息中转和服务平台。三是推进传统仓储向现代物流分拨中心发展。引进国际跨国公司在综合物流园区建立零部件分拨配送体系,发展针对国内市场的内销型仓储分销业务;推进现有仓储企业的调整升级和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发展综合物流分拨及加工增值业务。

  近期要加快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和物流电子商务平台,远期积极发展各种综合物流分拨及加工增值业务。

  第八章 工业园功能分区、开发时序、产业空间布局

 8.1 工业园功能分区原则

 工业园在功能分区上遵循如下原则:

  (1)运输成本最小原则

 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运输量大的产业和企业尽量靠近港口,减少运输成本。

  (2)安全导向原则

 需要较高安全防护措施的产业和企业在布局时尽量集中,并为这类企业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预警机制和应对措施。如将储油罐尽量集中。

  (3)产业配套、同类产业集中原则

 产业和产品上下游配套、同类产业和企业集中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促进分工、竞争和创新,易形成良好的产业文化和氛围。

  (4)污染源集中原则

 为了防止“处处点火、区区冒烟”,为了减少治污成本,增加治污设施的共享度,将污染较大、治污方法相同或相似的产业和企业集中布局。

  (5)基础设施共享原则

 基础设施具有较大的外部性和规模经济性,将需要同样基础设施的企业和产业集中布局,以增加基础设施的共享度,减少企业成本。

  (6)集中发挥优势原则

 某港工业园最大的优势就是港口优势、码头优势和岸线优势。设置功能分区和布局产业时尽量考虑如何集中发挥这一优势。

  (7)投资成本最小原则

 充分发挥某港工业园已建成基础设施的作用,减少园区开发成本。

  8.2 工业园功能分区

 根据上述原则,结合现场情况,将本工业园从东向西分成五个功能区:

  1、某港重化工业区:

  2 位置:现湛江港第一作业区后方,向西以南柳河为界。

  3 面积:约5平方公里。

  4 功能:油品储存、输油管道布设、化学化工产业、大型机械装备制造业、冶炼业、造纸业等。

  5 现状:(1)附近已布局大连华农集团制油项目,俄罗斯塔氏集团液化氨储罐项目,中油奥里油储罐项目,中石化东兴炼油厂500万吨扩建项目。(2)紧某30万吨油码头、20万吨铁矿石码头。(3)布设了茂名石化的输油管道。(4)石头村,该村现已基本无耕地可发展,并且被炼油厂和储油罐区包围,有搬迁需求。

  6 备注:石头村需整体搬迁到综合生活中心区,涉及村民4000~5000人。

  2、现代物流、保税、出口加工区

 2 位置:东边以南柳河为界,向西到规划中的疏港大道。

  3 面积:约5平方公里。

  4 功能:依托宝满港区的集装箱码头发展现代仓储、运输、保税、出口加工业。

  5 现状:(1)集装箱码头在建;(2)50%的土地为滩涂;(3)该地块中现有宝满村、仙塘村,涉及村民约5800人。

  6 备注:为了减少成本、缓解矛盾,村庄不整体搬迁,但必须将零散的房屋集中布局。

 3、综合生活服务中心

 2 位置:东边以疏港大道为界,西边到海头镇与湖光镇的分界线。

  3 面积:约5平方公里

 4 功能:(1)为整个工业园提供生活、商业、金融、办公、休闲、娱乐、文化、体育等综合服务;(2)成为园内村民的安置区;(3)重点发展轻污染的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5 现状:(1)现有北月村、调罗村,村民约8000人居住;(2)用地主要是耕地、养殖场、滩涂、居民房屋,约各占1/4。(3)村民房屋布局较散乱。

  6 备注:为了营造良好的生活和综合服务环境:(1)保留生活、观光岸线;(2)居民就地建设小区进行安置;(3)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4)提供优良的社区服务。

  4、机电工业区

 15 位置:东边以海头镇与湖光镇的分界线为界,西边到鹿渚村与某东村的分界线。

  16 面积:约5平方公里

 17 功能:发展轻污染的综合工业,包括:(1)汽车、摩托车整车和配件制造;(2)电器制造业;(3)电子信息产业;(4)光机电一体化等等

 18 现状:(1)现有鹿渚村,村民约4000人居住;(2)用地主要是耕地,约占50%。

  19 备注:(1)修建一些为工业配套的小型码头;(2)村民就地建设小区或整体搬入综合生活服务中心区进行安置;(3)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

  5、资源深加工区

 湛江自然矿藏资源丰富、海林农果产品在全国占有较大优势,但缺乏深加工能力,为此在本某港工业园中设置“资源深加工区”。

  2 位置:东别接机电工业区,西边到东海大堤。

  3 面积:约10平方公里。

  4 功能:发展资源深加工业,包括:(1)海产品加工;(2)盐化工;(3)新材料;(4)高档建筑装饰材料;(5)农产品加工业;(6)林产品加工,如桉树油提取。等等。除此之外,保留生活、观光岸线,在某海附近发展部分高档住宅。

  5 现状:(1)坐落了某东、某西两村,涉及村民约9500人。(2)40%的土地是鱼虾塘、滩涂,30%是耕地。(3)该地块靠近海洋大学、湖光岩风景区、东海岛。

  6 备注:(1)该地块不能发展重污染的工业;(2)村庄整体保持不动,局部进行搬迁,主要往村中心集中。

  8.3 工业园开发时序

 8.3.1 开发思路

 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借贷滚动、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思路,首先是对整个工业园进行总体规划,在明确分区功能后,再对产业与基础设施进行总体布局。在建设时序上,体现“某港工业为主”的方针,明确某港重化工业区作为首期建设区域,优先启动,营造局部产业优势,然后,再启动物流园区、综合生活服务中心区等第三产业集中的区块开发,实现产业带动,从而促进整个工业园滚动发展。

  8.3.2 开发遵循原则

 在开发过程中,遵循如下原则:

  (1)社会化、市场化原则;

 (2)投入与产出相匹配的经济原则;

 (3)实事求是的原则。

  8.3.3 开发时序规划

 工业园开发在空间上基本上遵循从东向西的开发时序,作为园区的主干道——疏港大道和港前路不受这一时序约束,应优先建设。

  遵循实事求是、投入与产出相匹配、量出(“土地需求”)为入(“土地供给”)的原则,将本工业园分成三期来建设,每期5年,共需15年。平均每期开发10平方公里,每年开发2平方公里。

  表8-1 投资规划

 时间

 任务

 备注

 第一个五年规划(首期)

 2004—2008年

 (1)建设园区内中心大道——港前路、围堰;(2)将电、水、通信、气引入园区;(3)建设污水处理厂和排污设施;(

 4)开发东边的某港重化工业区、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和综合生活服务中心区。开发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

  第二个五年规划(二期)

 2009—2013年

 (1)继续开发完善某港重化工业区、物流园区、综合生活服务中心区;(2)、完善基础设施;(3)开发机电工业区、资源加工区。开发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

  第三个五年规划(三期)

 2014—2018年

 (1)开发完善机电工业区、资源加工区;(2)完善园内基础设施;(3)完善社区服务。本规划期间开发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

  8.4 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表8-2 功能分区规划

 序号

 空间

 产业

 备注

 1

 某港重化工业区

 (1)油品储存、输油管道布设;

 (2)化学化工产业;

 (3)大型机械装备制造业;

 (4)冶炼业;

 (5)造纸业

 2

 现代物流、保税、出口加工区

 现代仓储、运输、保税、出口加工业

 3

 综合生活服务中心

 轻污染的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4

 机电工业区

 (1)汽车、摩托车整车和配件制造;

 (2)电器制造业;

 (3)电子信息产业;

 (4)光机电一体化

 5

 资源深加工区

 (1)海林农产品加工;

 (2)盐化工;

 (3)新材料;

 (4)高档建筑装饰材料

 第九章 园区开发投资估算和投资计划

 9.1 估算范围及依据

 9.1.1 投资估算范围

 包括:征地费用(含征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搬迁补偿费,基础设施投入,税费,销售及管理费用,不可预见费用,建设期利息。

  9.1.2 投资估算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b、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1999)

 c、《广东省市政工程综合定额表》

 d、《广东省物价局关于征收海域使用费问题的复函》(粤价函[1998]42号)

 e、以前在该区域征地的补偿金额

 9.2 征地费用

 征地费用包括:(1)征地补偿费;(2)农民的安置补助费;(3)地上附着物、青苗补偿费。某港工业园内土地分布现状资料如表9-1。

  表9-1 某港工业园范围内土地分布

 土地种类

 耕地(亩)

 其中:农田保护区(亩)

 山地(亩)

 坡地(亩)

 滩涂(亩)

 人均耕地(亩)

 数量

 14270

 12843

 7000

 2800

 18000

 0.6

 各类土地近三年产值如表9-2。

  表9-2 各类土地近三年平均产值

 土地种类

 耕地

 山地

 坡地

 近三年平均单亩产值(元)

 1800

 1000

 600

 9.2.1 土地补偿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使用管理法》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设定如下土地补偿标准:

  (1)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0倍。

  (2)征用其他耕地(山地、坡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倍。

  (3)征用鱼塘的土地补偿费,为某近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8倍。

  耕地补偿费=14270亩х1800元/亩х10=256860000元=2.57亿元;

 山地补偿费=7000亩х1000元/亩х6=42000000元=0.42亿元;

 坡地补偿费=2800亩х600元/亩х6=10080000元=0.10亿元;

 合计=308940000(元)≈3.1亿元

 9.2.2 安置补助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使用管理法》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设定如下安置补助标准:

  (1)征用耕地水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用单位平均每人占有的耕地数量。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倍。

  (2)征用其他耕地(山地、坡地)的安置补助费,为该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5倍。

  (3)征用鱼塘的安置补助费,,为该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5倍。

  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计算如下:

  征用耕地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14270/0.6=23783人;

 人均安置补助费=1800х0.6х6=6480元;

 征用耕地安置补助费=23783х6480=1.54亿元。

  征用山地的安置补助费=7000х1000х5=0.35亿元。

  征用坡地的安置补助费=2800х600х5=840万元。

  合计安置补助费=1.98亿元。

  9.3 征地税费

 包括:

  (1)有偿使用费,28元/平方米;

 (2)耕地开垦费,20元/平方米,其中农田保护区另加收15元/平方米;

 (3)耕地占用税,10元/平方米;

 (4)征地管理费,补偿总额的2.1%。

  有偿使用费=28元/平方米х(14270+7000+2800)х666=4.5亿元;

 说明:根据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1999年11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百分之三十上缴中央财政,百分之二十上缴省财政,百分之十上缴地级以上市财政,百分之四十留给县财政,都专项用于耕地开发。即其中有50%(2.25亿元)是上缴市(含市一级)以下政府财政。

  耕地开垦费=20元/平方米х14270亩*666平方米/亩+15元/平方米х12843亩х666平方米/亩=1.9+1.3 =3.2亿元;

 说明:根据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1999年11月27日通过)第二十条: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用占用耕地的单位和个人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开垦新耕地,补足与所减少的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并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验收。开垦费应当作为建设用地成本列入建设项目总投资。

  耕地占用税=10元/平方米х14270*666=0.95亿元;

 征地管理费=2.1%х(3.1+1.98)=0.11亿元。

  税费合计=4.5+1.9+0.95+0.11=7.46亿元。

  9.4 征地(含耕地、山地、坡地)平均成本

 在某港工业园规划范围内,需征地(含耕地、山地、坡地)合计24070亩(=14270+7000+2800),平均每亩成本=(3.1+1.98+7.46)/24070=5.2万元。考虑如下因素进行修正。

  ——上述计算征地费用时未考虑如下因素:(1)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用;(2)征用水塘费用。根据以前东兴炼油厂征地时(主要是鱼塘)最高7.5~8万元一亩的实际经验。

  ——再考虑以后征地成本只能就高不能就低的现象。

  ——同时再考虑从东往西征地成本逐级降低的因素。

  确定每亩征地成本(含耕地、山地、坡地、水塘及其他,但不含滩涂)在7万元较合适。

  征地费用=24070х7≈17亿元,比上述计算结果(12.54亿元)增加约4.5亿元。

  9.5 海域使用金及补偿费用

 9.5.1 海域使用金

 根据《广东省海域使用费收费标准表》,平均每亩海域收使用费6000元(一次性征收)。

  某港工业园规划用地内共有18000亩海域,需交使用金=18000х6000=1.08亿元。

  9.5.2 改变海域(滩涂)用途后对农民的补偿费用

 根据以前中油使用滩涂给农民的补偿费(40公顷约170万元,平均每亩约3000元),本工业园需占用滩涂18000亩,需补偿农民的费用=18000х3000≈0.6亿元。

  9.5.3海域使用金及补偿费用

 海域使用金及补偿费用合计=1.08+0.6≈1.7亿元。

  9.6 基础设施投入

 9.6.1 围堰

 某港工业园规划用地内需构筑围堰长11500米,根据《广东省市政工程综合定额表》和实际经验,每米围堰需费用约8000元。

  构筑围堰费用=11500х8000≈1亿元。

  9.6.2 吹填

 某港工业园规划用地内有滩涂约12平方公里(约18000亩),根据《广东省市政工程综合定额表》结合当地实际,每平方米需填土6立方米,每立方米填土需费用18元。

  吹填费用=12х1000000平方米х6立方米/平方米х18元/立方米=13亿元。

  9.6.3 基础设施配套

 在我国沿海城市,通常每平方公里土地基础设施开发费用(包括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信、排水、平整场地)一般为一般在7000万元左右。根据《广东省市政工程综合定额表》结合当地和现场实际,初步测算完成这些工程,每平方公里仍需投入4000元左右(已扣除滩涂的吹填费用),其中包括:

 ——挖掘淤泥、注入管桩、拉取土方回填约2600万元/平方公里;

 ——道路300万元/平方公里;

 ——供电设施200万元/平方公里;

 ——供水设施200万元/平方公里;

 ——通讯设施150万元/平方公里;

 ——排污设施200万元/平方公里;

 ——绿化工程200万元/平方公里;

 ——不可预见费用150万元/平方公里。

  基础设施配套投入=30平方公里х4000万元/平方公里=12亿元。

  9.7 搬迁费用

 由于石头村过于靠近重化工业区,其生存环境已较恶劣,需整体搬迁,其余村基本不变。

  石头村约有村民4500人,每人有房屋面积50平方米,按湛江市实行的标准每平方米补偿650元(园内自建),需费用4500х50х650=1.3亿元。

  9.8 不可预见费用

 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已考虑了150万元/平方公里的不可预见费用,总计约4500万元。

  在征地、改变滩涂用途、搬迁石头村过程中的不可预见费用按三项费用的5%提取。

  不可预见费用=(17+0.6+1.48)х5%=1(亿元)

 9.9 总投入

 土地开发总投入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税费、海域使用金和补偿费用、围堰、吹填、基础设施配套费用、不可预见费用。见表9-4。

  表9-4

 土地开发总投入表

 序号

 项目、工程或费用名称

 金额(亿元)

 备注

 一

 土地征用

 17.00

 二

 海域使用金和补偿费用

 1.7

 1

 海域使用金

 1.08

 2

 补偿费用

 0.6

 三

 搬迁费用

 1.3

 四

 工程费用

 26.00

 1

 围堰

 1.00

 2

 吹填

 13.00

 3

 基础设施配套

 12.00

 五

 不可预见费用

 1.00

 合计

 47.00

 9.10 投资构成分析

 投资总额为47亿元,其中:

  (1)征地投入17亿元,占总投资的36.02%;

 (2)基础设施(含围堰、吹填、五通一平)投入26亿元,占总投资的55.08%;

 (3)拆迁费用投入1.3亿元,占总投资的3.18%;

 (4)海域使用金和补偿费用投入1.7亿元,占总投资3.60%;

 (5)征地、拆迁不可预见费用1亿元,占总投资2.12%。

  见图9-1投资分配图。

  图9-1 投资分配图

 9.11 投资计划

 9.11.1 按规划步骤分

 (1)第一个五年计划(2004年~2008年):投入18.60亿元,占总投资的39.57%。

  (2)第二个五年计划(2009年~2013年):投入14.20亿元,占总投资的30.21%。

  (3)第三个五年计划(2014年~2018年):投入14.20亿元,占总投资的30.21%。

  详细情况见表9-5。

  表9-5 按规划步骤分投资计划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估算值(亿元)

 所占百分比(%)

 备注

 一

 第一个五年规划

 1.1

 征用10km2

 5.67

 1.2

 开发10km2

 8.33

 1.3

 海域使用金

 1.00

 1.4

 海域补偿费

 0.70

 1.5

 围堰

 1.00

   

 1.6

 搬迁石头村

 1.30

   

 1.7

 不可预见费

 0.60

 小计

 18.60

  39.57

 二

 第二个五年规划

 2.1

 征用10km2

 5.67

 2.2

 开发10km2

 8.33

 2.3

 不可预见费

 0.20

 小计

 14.20

  30.21

   

 三

 第三个五年规划

 3.1

 征用10km2

 5.67

 3.2

 开发10km2

 8.33

 3.3

 不可预见费

 0.20

 小计

 14.20

  30.21

   

 总计

 47.00

   

 9.11.2

 按年度分

 9.11.2.1 按年度开发计划

 第一年(2004年)开发2平方公里,并完成围堰,2005年开发2平方公里,搬迁石头村,其余13年平均每年开发2平方公里。

  9.11.2.2 年度投资计划

 2004年:投资5.59亿元,其中:开发2平方公里2.80亿元(其中征地约1.13亿元、基础设施配套1.67亿元),围堰1亿元,海域使用金和补偿费1.7亿元,不可预见费用0.09亿元。

  2005年:投资4.42亿元,其中:开发2平方公里2.80亿元(其中征地约1.13亿元、基础设施配套1.67亿元),搬迁石头村1.3亿元,不可预见费用0.12亿元。

  2006~2018年:平均每年开发2平方公里,每年投资2.8亿元,不可预见费用0.06亿元,合计投资37.18亿元。

  各年度投资估算额见表9-6和图9-2。

  表9-6

 各年度投资估算表

 单位:亿元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投资额

 5.59

  4.42

  2.86

  2.86

  2.86

  2.86

  2.86

  2.86

  2.86

  2.86

  2.86

  2.86

  2.86

  2.86

  2.86

  累计投资额

 5.59

  10.01

  12.87

  15.73

  18.59

  21.45

  24.31

  27.17

  30.03

  32.89

  35.75

  38.61

  41.47

  44.33

  47.19

  图9-2 年度投资表

 第十章 资金筹措

 10.1 融资方案

 10.1.1 资金需求

 根据投资估算,某港工业园开发需投入资金47亿元,其中:

  资本金9.2亿元,占总投资的比例为20%;

 债务资金37.6亿元,占总投资的比例为80%。

  10.1.2 资金筹措

 某港工业园由于投资需求较大,投资主体应多元化,包括政府、企业、私人等投资主体并存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投资方式应多样化,包括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项目融资BOT方式、承包、租赁等多样化方式。

  投资资金应多渠道,包括政府财政资金拨款、企业自有资金、专项资金、国内外银行贷款、外商直接投资、证券市场等多种渠道。

  10.1.2.1 资本金筹措

 资本金是指投资中由投资者提供的资金,是非债务资金,也是获得债务资金的基础。国家对经营性项目实行资本金制度,并提出了各行业项目资本金的最低比例要求。本项目资本金比例为20%。考虑到滚动开发因素,将开发公司的资本金降到5亿元。

  10.1.2.1.1 筹措途径

 某港工业园开发需要资本金5亿元,主要由以下渠道筹集:

  (1)国内外企业作为股份投入开发公司的资金,为本工业园资本金的主要来源;

 (2)政府财政性资金;

 (3)工业园开发公司自有资金再投入;

 (4)发行股票等其他形式资金。

  10.1.2.1.2 筹措计划

 分二期筹措,分别是:

  a、2004年,筹措3亿元;

 b、2005年,筹措2亿元;

 10.1.2.2 债务资金筹措

 债务资金是指除资本金外,需要从金融市场筹措的资金。主要来源渠道如下:

  (1)国内银行信贷,主要有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贷款;

 (2)国外银行信贷,主要有国外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外商业银行贷款等;

 (3)发行债券,包括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

 考虑到国家目前的经济情况和政策、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某港工业园投资大的实际情况,应考虑以国内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信贷为主的融资方式。初步计划资本金和债务资金的筹资额如表10-1:

  表10-1筹资额表

 序号

 筹资途径

 单位

 金额

 备注

 1

 资本金

 亿元

 5

 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1.1

 财政资金

 亿元

 0.5

 政府每年1000万财政拨款,共5年;

  1.2

 企业自筹

 亿元

 4.5

 包括国内外企业资本金

 2

 债务资金

 亿元

 42

 主要用于征地和基础设施建设

 2.1

 银行贷款

 亿元

 42

 10.1.2.3 融资安排

 本项目理论上需要融资42亿元,但如果遵循投入与产出相匹配、量出为入、滚动开发的原则,可以通过土地转让收入、税收还返所积累的自有资金进行再投入,现安排在第1年贷入5笔,每笔1亿元,期限分别为2年、3年、4年、5年、6年。

  2004年:融资5亿元;

 2006~2010年:每年还贷1亿元。如表10-2

 表10-2 债务资金筹措及还款计划

  单位:亿元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贷款额

 5

 还款额

 1

 1

 1

 1

 1

 10.2 融资风险及回避

 融资的实施经常受到各种风险的影响。为了使融资方案稳妥可靠,下面对融资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

  10.2.1 融资风险

 10.2.1.1 资金供应风险

 a、原定筹资额全部或部分落空;

 b、资本金不能到位,影响融资;

 c、政府承诺征用的土地不能兑现,影响开发公司融资;

 d、政府承诺的税收返还无法兑现,影响开发公司经营和进一步融资。

  10.2.1.2 还贷风险

 本工业园计划累计借入资金5亿元,如果出现如下问题将影响还贷能力:

  a、土地转让不出去;

 b、土地低于成本价转让;

 c、政府承诺的税收返还不能兑现。

  另外我国现处于新一轮经济景气周期的初期,利率上升而带来的风险也是存在的。

  10.2.2 风险回避

 10.2.2.1 资金供应风险、还贷风险回避

 a、针对筹资额全部或部分落空的风险,应:(1)做好项目的合法立项工作;(2)从政府手中通过挂帐或土地入股的形式拿到启动用的土地资源;(3)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b、针对资本金不能到位,影响融资的风险,应:(1)积极寻找可靠的、有实力、有信誉、特别是有良好银企合作关系的伙伴;(2)寻求政府的财政拨款和土地供给。

  c、针对政府承诺征用的土地不能兑现,影响开发公司融资的风险,应提请政府提前做好土地的征用、储备和控制工作。

  d、针对招商情况不佳,开发公司土地无法售出,无力进行再投资的风险,应在开发过程中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或寻找有招商网络和经验的公司一起参与开发。

  e、针对政府承诺的税收返还无法兑现,影响企业经营的风险,应:(1)适时建立起一级财政、一级金库和独立的预决算体系;(2)通过地方法规的形式将政府的承诺、管委会的地位和权限等固定下来。

  同时要注意遵循投入与产出相匹配、量出(“土地需求量”)为入(“征用开发土地量”)的原则,合理安排借贷资金。

  10.2.2.2 利率风险回避

 针对本项目贷款数量较大、利息较高的特点,为了防止利率风险,首先应安排好融资结构。按资金成本高低和贷款期限的长短,选择金融机构的顺序是:首选国家开发银行;其次是商业银行。

  选择适当的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比结构,固定利率的好处是资金成本易于预算和控制,特别是处于经济上升周期的初期,选择固定利率贷款较划算。

  附表10-3 目前国内国际主要融资方式及其特点

 序号

 融资方式

 特点

 一

 国内融资

 1

 企业内部积累融资

 成本低,速度快,融资规模小

 2

 商业信用贷款

 成本低,融资时间短,资信要求高

 3

 长期银行贷款

 成本较低,手续较简单,还息压力大,存在财务风险,受保护性条款限制

 4

 短期贷款

 主要满足流动资金需要,较易获取

 5

 股权融资(IPO、配股、增发)

 融资规模大,无固定股利负担,资本成本高,且易稀释控制权,同时对企业的要求高

 6

 债券融资

 对象广,市场大,成本高,风险大,限制条件多

 二

 国际融资

 1

 国外银行贷款

 利率高,但用途不限

 2

 利用我国在国外开设的银行

 类似于与国外银行贷款

 3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条件优惠,有些是软贷款

 4

 外国政府贷款

 大多低息或无息,期限较长没,为软贷款

 5

 出口信贷

 分为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

 6

 补偿贸易

 与出口信贷类似

 7

 中外合资

 合资入股,按比例分成

 8

 在国外发行债券、股票

 政策限制较多

 9

 外来直接投资

 可以享受一些优惠政策

 第十一章 工业园开发的土地成本分析

 11.1 单位成本分析

 某港工业园开发后的土地单位成本入表11-1。

  表11-1 土地单位成本分析

 序号

 项目

 成本(万元/亩)

 备注

 一

 按总面积45000亩计算

 1

 包括所有投入

 10.44

 2

 不含围堰、搬迁石头村投入

 10.16

 3

 不含征地、围堰、搬迁石头村投入

 6.16

 二

 按征用地和滩涂面积之和42070亩计算

 1

 包括所有投入

 11.17

 2

 不含围堰、搬迁石头村投入

 10.63

 3

 不含征地、围堰、搬迁石头村投入

 6.58

 三

 按0.7的系数计算可转让土地面积29450亩计算

 扣除道路、绿地和公建。

  1

 包括所有投入

 16.00

 2

 不含围堰、搬迁石头村投入

 15.52

 3

 不含征地、围堰、搬迁石头村投入

 9.41

 11.2 成本竞争力

 某港工业园招商能否顺利进行,开发公司能否可持续健康发展,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土地成本。土地成本也是各地区、各工业园竞争力强弱的表现之一。

  表11-2是某港工业园与其他工业园、其他地区的土地成本的比较。

  表11-2 土地成本比较

 序号

 比较对象

 土地成本

 (万元/亩)

 备注

 一

 湛江市区内

 1

 经济技术开发区

 18~22

 实际转让价12万

 2

 东海岛开发实验区

 6~8

 4

 官渡工业园

 5~6

 5

 霞山民营工业园

 6~8

 6

 麻章工业园

 6~8

 二

 广东省内

 1

 珠三角沿海地区

 15~20

 三

 全国范围内

 1

 上海郊县(青浦、嘉定、松江)工业园

 25左右

 实际转让价格12~16万

 2

 苏州工业园

 15~20

 实际转让价格10万左右

 3

 昆山开发区

 10~12

 实际转让价格8万左右

 从相同优势的开发区来看,湛江某港工业园的土地开发成本有一定的竞争力,特别是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珠三角比较,优势较明显。当然吸引投资者注意的除了地价,还有园区的区位、基础设施配套、园区服务、政策环境、人文环境、产业配套等因素。某港工业园除了努力降低土地成本,营造“低门槛”招商环境外,还需要营造好的软环境。

  11.3 成本风险分析

 11.3.1 成本优劣势分析

 本某港工业园土地成本优势主要来自如下几个方面:

  a、在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2平方公里的滩涂,约占40%。滩涂属国家所有,使用者只需一次性缴足每亩6000元的使用金和每亩约0.3万的由于改变用途给农民的补偿费。相比征用耕地每亩7万多元的费用来说低得多;

 b、村民不搬迁或少量在园内就地安置,减少了搬迁补偿费;

 c、园区范围内山地、坡地占的比例较高,占需征用土地的1/4;

 d、园区范围内耕地、山地、坡地的产值较低;

 e、园区周围的基础设施配套(如水、电、路)较好。

  本某港工业园土地成本劣势主要来自如下几个方面:

  a、滩涂的吹填费用高,平均每亩高达7万元(加上海域使用金和补偿费基本上与征用开发耕地的成本一样);

 b、需要建造围堰,增加了开发费用;

 c、征用土地的税费高,达每亩3万元。

  11.3.2 防范土地成本风险

 园区土地成本是其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开发过程中为了控制土地成本和防范土地成本的快速上升,需要注意如下几方面:

  a、在立项和开发前,政府土地储备中心应该尽可能多的增加土地储备量,防止以后征地成本急速上升;

 b、政府尽最大努力帮助农民购足社会保险;

 c、政府出面协调各个层面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与园区属地的关系;

 d、属地方政府收取的征地税费、投资建设税等应尽量少收或不收;

 e、工业园基础设施属于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园区中心大道、围堰和污水处理设施应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系,由市政府分担全部或部分费用;

 f、开发公司应合理安排好借贷资金结构、期限和数量,减少财务费用;

 g、遵循量出为入的原则,开发公司尽量做到“征用一片、开发一片、收益一片”,实行滚动开发。

  第十二章 财务效益分析

 12.1 土地市场与定价

 12.1.1 土地市场

 预测由于如下原因,本工业园的土地市场将比较乐观:

  a、国家新一轮经济景气周期的来某,将加速促进工业投资,对土地需求量有正面影响。

  b、国家暂停各类园区的审批,加强对土地市场的控制和管理的政策将收紧土地供给,这将对区位条件优越的工业园用地有正面的作用。

  c、广东珠三角地区土地供给量不足、广东加快西翼发展并希望打通大西南通道、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粤港澳大桥修建等因素将拉动湛江的土地需求。

  d、湛江与珠三角和全国水平比较,工业化水平低很多。作为一个沿海首批开放城市,其第二产业比重还不到40%,人均GDP还低于全国水平。这也说明湛江的工业化进程某种程度上是刚刚开始,土地需求量增大的趋势也才出现。可以预见得到:湛江的土地需求量将有一个快速的上升阶段。湛江市域范围内基础设施配套良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只有经济技术开发区,但开发区处在城市的中心位置,现在可利用的土地面积不足

 1平方公里,用于工业项目的土地更不足300亩。同时,作为城市中心位置,将来不仅不能再发展工业,而且现有的工业企业应该迁出,这对本某港工业园的土地市场构成了潜在的需求。

  e、世界重化工业出现了向国内转移的趋势,国内钢铁、石化工业也出现了从资源导向向市场导向发展的趋势,为了更靠近市场,它们纷纷在沿海、沿港地区建厂。

  f、2010年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给湛江的出口加工贸易业带来契机。

  12.1.2 土地定价

 湛江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确定的工业园所在位置土地出让基准价格见表12-1:

  表12-1 某港工业园基准地价表

  单位:元/平方米

 工业用

 商业用

 住宅用

 港口用

 备注

 下限

 240

 577

 452

 318

 上限

 280

 867

 550

 577

 某港工业园开发的土地全部用于发展工业,取下限每平方米240元作为土地转让时的平均价,可以测算出每亩约16万元或2.4亿元/平方公里。为了营造“低门槛”招商环境,建议用基准地价的70%作为转让基准价,即每亩12万元或1.5亿元/平方公里。

  12.2 收入

 12.2.1 土地转让收入

 某港工业园可开发的土地总量为42070亩,其中包括平整耕地、山地、坡地后的24070亩,吹填滩涂后的18000亩。土地整治后扣除道路、绿地、公建,能用于转让的土地只有42070亩的70%,即29450亩。在三个“五年”规划内,每个规划期开发14042亩,按年划分,每年开发的数量是2808亩。按0.7系数,每年可实际用于转让的土地数量是1965亩。根据上面确定的转让价格(每亩12万元)可以测得2004~2018年共实现土地转让收入35亿元,分阶段如下:

  a、第一个五年规划期(2004~2008年)将累计实现转让收入11.67亿元,平均每年2.33亿元。

  b、第二个五年规划期(2009~2013年)将累计实现转让收入11.67亿元,平均每年2.33亿元。

  c、第三个五年规划期(2014~2018年)将累计实现转让收入11.67亿元,平均每年2.33亿元。

  从2004年到2018年,累计实现土地转让收入35亿元。从2019年起,开发公司的收入将主要体现园区服务性收入方面,如果有投资企业可能还有投资收益。

 图12-1 分年度土地转让收入

 12.2.2 税收返还收入

 本工业园土地基本用于工业生产,选择产业基本属技术、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还有就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物流仓储业。按照一般工业园的投资和产出水平,平均每亩100万元的产值是可以达到的,换算成国内生产总值大约是每平方公里6亿元,再换算成地方财政收入大约是每平方公里5千万元。初步测算,以2003年园区的地方财政收入为基数,从2004年开始到2018年工业园累计新增地方财政收入约57亿元。

  初步测算,工业园的地方财税收入中,营业税将占30%,企业所得税将占15%,增值税将占20%,剩余部分为其他税种或费。考虑如下两个因素:

  (1)工业园对入园企业所得税实行如下优惠政策

 ——“企业所得税从投产年度开始实行前5年100%免,后5年免50%的政策——‘五免5减半’”。

  (2)工业园对企业上缴地方的增值税实行如下优惠政策:

  ——“固定资产在1亿元以上的,自投产年度起,第1年按企业实际上缴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给予无偿扶持资金,第2、3年按50%给予无偿扶持资金”;

 ——“固定资产在5000万元以上的,自投产年度起,第1年按企业实际上缴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75%给予无偿扶持资金,第2、3年按25%给予无偿扶持资金”;

 ——“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自投产年度起,第1年按企业实际上缴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给予无偿扶持资金,第2、3年按25%给予无偿扶持资金”;

 ——“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下的,自投产年度起,前两年按企业实际上缴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25%给予无偿扶持资金”。

  初步预测,从2007年开始,工业园才有企业进入投产阶段。现分两个阶段来分析工业园的地方税收收入:

  第一阶段:从2007年到2011年(共5年)

 ——工业园无地方所得税收入

 ——工业园有营业税收入,企业据实缴纳

 ——工业园有地方增值税收入,但有部分需优惠给企业。

  ——其他税费,企业据实缴纳。

  第二阶段:从2012年到2016年(共5年)

 ——工业园将产生地方所得税收入,但全部是减半收取。

  ——工业园有营业税收入,企业据实缴纳。

  ——工业园有地方增值税收入,但有部分需优惠给企业。

  ——其他税费,企业据实缴纳。

  第三阶段:从2017到2018年(共2年)

 ——工业园将产生地方所得税收入,2007年投产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到期,应据实缴纳;2007年以后投产的企业有些还处在享受“五免”政策阶段,有些处在“五减”阶段。

  ——工业园有营业税收入,企业据实缴纳。

  ——工业园有地方增值税收入,但有部分需优惠给企业。

  ——其他税费,企业据实缴纳。

  根据上面的分析,再根据园区地方财税结构,确定第一阶段工业园地方税收的折扣系数为

 75%(指根据GDP计算的地方财政收入再打75%的折扣,下同),第二阶段工业园地方税收的折扣系数为80%,第三阶段工业园地方税收的折扣系数为90%。

  按照前6年(从2004~2009年)工业园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以2003年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为基数)全额返还,从2010年开始50%返还的政策,从2004~2018年开发公司将得到总计约31亿元的税收返还。见表12-2。

  从2004年到2018年,工业园累计可以新增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00亿元左右;待工业园全部开发完毕的2018年,本工业园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达到220亿元左右,届时占湛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

  表12-2 工业园国内生产总值与地方税收收入表

  单位: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与地方财政收入表

 单位:亿元

 项目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以2003年的GDP为基数,园区新增GDP

 9.00

  13.00

  18.00

  24.00

  32.00

  42.00

  54.00

  68.00

  86.00

  108.00

  134.00

  176.00

  208.00

  累计新增GDP

 9.00

  22.00

  40.00

  64.00

  96.00

  138.00

  192.00

  260.00

  346.00

  454.00

  588.00

  764.00

  972.00

  地方财税收入

 0.63

  0.91

  1.26

  1.68

  2.24

  2.94

  3.78

  4.76

  6.02

  7.56

  9.38

  12.32

  14.56

  考虑给入园企业优惠政策后的地方财税收入

 0.47

  0.68

  0.95

  1.26

  1.68

  2.35

  3.02

  3.81

  4.82

  6.05

  8.44

  11.09

  13.10

  累计地方财税收入

 0.47

  1.16

  2.10

  3.36

  5.04

  7.39

  10.42

  14.22

  19.04

  25.09

  33.53

  44.62

  57.72

  税收返还

 0.47

  0.68

  0.95

  0.63

  0.84

  1.18

  1.51

  1.90

  2.41

  3.02

  4.22

  5.54

  7.28

  累计

 0.47

  1.16

  2.10

  2.73

  3.57

  4.75

  6.26

  8.16

  10.57

  13.59

  17.82

  23.36

  30.64

  说明:地方财税收入按国内生产总值的7%计算。

  12.3 税费

 本节计算开发公司在转让土地时的各种税费。

  1、转让土地使用权时补交的土地出让金应纳契税

 假设政府土地储备中心以成本价(即每亩平均7万元)出让24070亩土地给开发公司,开发公司需付土地出让金总计17亿元。

  开发公司共需交纳契税=175%=0.85(亿元)

   2

 、营业税的计算:

  假设开发公司以35亿元转让所有土地。

      转让土地应纳营业税=355%=1.75(亿元)

   3、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算:

      应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1.75(7%+3%)=0.18(亿元)

 4、印花税的计算:

      根据有关规定,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转让书据均不贴印花税。

      5、土地增值税的计算:

  (1)转让土地的收入=35亿元

 (2)扣除项目金额的计算:

  a、取得土地使用权时支付的金额=17+0.85=17.85(亿元)

   b、土地开发成本(指基础设施投入)=26亿元

 c、土地开发费用=(17.85+26)5%=2.19(亿元)

 说明:按土地增值税法规定,土地开发费用中包括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按土地出让金、契税、土地开发成本之和的5%提取。

  d、允许扣除的税金=1.75(营业税)+0.18(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1.93(亿元)

 e、扣除项目金额合计=17.85(土地出让金、契税)+26(开发成本)+2.19(土地开发费用)+1.93(税金)=48(亿元)

 f、转让土地的增值额=35-48=-13(亿元)

   g、由于土地没有增值,不需缴纳增值税。

  6、所有税费合计

 所有税费合计=契税+营业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增值税

  =0.85+1.75+0.18+0

  =2.78(亿元)

 平均每亩税费=2.78万元/29450亩=0.94(万元/亩)

  7、利息支出

 按照已定的融资安排和利率,可以测算出总的利息支出为1.20亿元。

  8、销售和管理费用

 按土地出让金、契税、土地开发成本之和的5%提取,共2.19亿元,平均每年1460万元。

  12.4 利润估算

 土地开发实现利润总额=土地转让收入

 -土地出让金

 -搬迁费用

 -海域使用费

 -土地开发成本(=围堰+基础设施投入)

 -所有税费

 -利息支出

 -销售和管理费用

 -不可预见费用

 =35-17-1.3-1.08-(1+25)-2.78-1.20-2.19-1

 =-17.55(17.55)亿元。

 总计亏损约18亿元。

  表12-3是开发期内历年的损益表。

  表12-3 损益表

  单位:亿元

 损益表

 序号

 项目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一

 收入

 1

 土地转让收入

 0.00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小计

 0.00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二

 支出

 1

 土地出让金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2

 搬迁补偿费

 1.30

   

 3

 围堰

 1.00

   

 4

 海域使用金

 1.08

   

 5

 海域补偿费

 0.60

   

 6

 基础设施建设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7

 利息支出

 0.00

  0.12

  0.18

  0.24

  0.30

  0.36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8

 税费

 0.00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9

 销售和管理费用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00

   

 小计

 5.63

  4.44

  3.26

  3.32

  3.38

  3.44

  3.50

  3.14

  3.14

  3.14

  3.14

  3.14

  3.14

  3.14

  3.14

  0.19

  三

 利润总额

 -5.63

  -2.11

  -0.93

  -0.99

  -1.05

  -1.11

  -1.17

  -0.81

  -0.81

  -0.81

  -0.81

  -0.81

  -0.81

  -0.81

  -0.81

  2.14

  四

 所得税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71

  五

 净利润

 -5.63

  -2.11

  -0.93

  -0.99

  -1.05

  -1.11

  -1.17

  -0.81

  -0.81

  -0.81

  -0.81

  -0.81

  -0.81

  -0.81

  -0.81

  1.43

  六

 累计净利润

 -5.63

  -7.74

  -8.67

  -9.66

  -10.71

  -11.82

  -12.99

  -13.80

  -14.61

  -15.42

  -16.23

  -17.04

  -17.85

  -18.66

  -19.47

  -18.04

  注:(1)当年开发的土地次年全部转让出去,第一年分5笔借入5亿元,每笔1亿元,期限分别是2、3、4、5、6年,贷款年利率按6%。每笔借款到期还本金并支付该本金带来的利息。

  (2)税费是指土地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包括契税、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增值税。

  (3)未计算1亿元得不可预见费用支出。

  12.5 清偿能力分析

 本项目清偿能力是通过对“借款还本付息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的计算,考察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

  借款还本付息情况见表12-4。

  表12-4 还本付息表

  单位:亿元

 借款还本付息表

 开发建设期

 序号

 项目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1

 借款及还本付息

 1.1

 年初借款本息累计

 5.00

  5.00

  4.00

  3.00

  2.00

  1.00

  1.1.1

 本金

 5.00

  5.00

  4.00

  3.00

  2.00

  1.00

  1.1.2

 利息

 1.2

 本年借款

 5.00

  1.3

 本年应计利息

 0.12

  0.18

  0.24

  0.32

  0.36

  1.4

 本年还本付息

 1.12

  1.18

  1.24

  1.32

  1.36

  1.4.1

 本年还本

 1.00

  1.00

  1.00

  1.00

  1.00

  1.4.2

 本年付息

 0.12

  0.18

  0.24

  0.32

  0.36

  1.5

 年末本金

 5.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0

  2

 偿还借款本金的资金来源

 2.1

 利润

 2.2

 短期贷款

 2.3

 资本金

 1.12

  1.18

  1.24

  1.32

  1.36

  2.4

 其他资金

 合计

 1.12

  1.18

  1.24

  1.32

  1.36

  本项目偿还借款和利息的资金来源为还款期内的资本金。本项目的借款偿还期最长为6年。

  表12-5是开发期内历年的资金来源与运用情况。

  表12-5 资金来源与运用

 单位:亿元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资金来源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银行贷款

 5.00

   

 资本金

 3.00

  2.00

  0.00

   

 政府贴息贷款

 0.10

  0.10

  0.10

  0.10

  0.1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土地转让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合计

 8.10

  4.43

  2.43

  2.43

  2.4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资金运用

 土地出让金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搬迁补偿费

 1.30

   

 围堰

 1.00

   

 海域使用金

 1.08

   

 海域补偿费

 0.60

   

 基础设施开发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还贷款

 1.00

  1.00

  1.00

  1.00

  1.00

   

 0.50

  付利息

 0.00

  0.12

  0.18

  0.24

  0.30

  0.36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税费

 0.00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销售及管理费用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合计

 5.63

  4.44

  4.26

  4.32

  4.38

  4.44

  4.50

  3.14

  3.14

  3.14

  3.14

  3.14

  3.14

  3.14

  3.14

  0.69

  收入减支出

 2.47

  -0.01

  -1.83

  -1.89

  -1.95

  -2.11

  -2.17

  -0.81

  -0.81

  -0.81

  -0.81

  -0.81

  -0.81

  -0.81

  -0.81

  1.64

  累计

 2.47

  2.46

  0.63

  -1.26

  -3.21

  -5.32

  -7.49

  -8.30

  -9.11

  -9.92

  -10.73

  -11.54

  -12.35

  -13.16

  -13.97

  -12.33

  注:(1)当年开发的土地次年全部转让出去,第一年分5笔借入5亿元,每笔1亿元,期限分别是2、3、4、5、6年,贷款年利率按6%。每笔借款到期还本金并支付该本金带来的利息。

  (2)税费包括契税、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增值税。

  (3)2019年的“还贷款”项是市政府从2003年到2007年共5年每年1000万元给开发公司的贴息贷款本金。

  (4)未计算1亿元得不可预见费用支出。

  清偿能力评价:由于开发公司不仅在2010年(还款最后期限)前每年均亏损,而且在整个开发期间内累计也是亏损,所以还贷资金只能来自企业的资本金。

  12.6现金流量分析

 表12-6 是本项目经营现金流量表。

  表12-6

 经营现金流量表

 单为:亿元

 经营现金流量表

 序号

 项目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一

 现金流入

 1

 土地转让收入

 0.00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小计

 0.00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二

 现金流出

 1

 土地出让金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2

 搬迁补偿费

 1.30

   

 3

 海域使用金

 1.08

   

 4

 海域使用费

 0.60

   

 5

 围堰

 1.00

   

 6

 基础设施建设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7

 利息支出

 0.00

  0.12

  0.18

  0.24

  0.30

  0.36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8

 所得税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71

  9

 销售及管理费用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10

 土地经营税费

 0.00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小计

 5.63

  4.44

  3.26

  3.32

  3.38

  3.44

  3.50

  3.14

  3.14

  3.14

  3.14

  3.14

  3.14

  3.14

  3.14

  0.90

  三

 净现金流量

 -5.63

  -2.11

  -0.93

  -0.99

  -1.05

  -1.11

  -1.17

  -0.81

  -0.81

  -0.81

  -0.81

  -0.81

  -0.81

  -0.81

  -0.81

  1.43

  四

 累计净现金流量

 -5.63

  -7.74

  -8.67

  -9.66

  -10.71

  -11.82

  -12.99

  -13.80

  -14.61

  -15.42

  -16.23

  -17.04

  -17.85

  -18.66

  -19.47

  -18.04

  注:(1)当年开发的土地次年全部转让出去,第一年分5笔借入5亿元,每笔1亿元,期限分别是2、3、4、5、6年,贷款年利率按6%。每笔借款到期还本金并支付该本金带来的利息。

  (2)税费是指土地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包括契税、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增值税。

  (3)未计算1亿元得不可预见费用支出。

  根据现金流量表计算出如下指标:

  税后财务净现值=-13.22亿元(折现率=10%);

 税前财务净现值=-13.05亿元(折现率=10%);

 12.7不确定因素分析

 12.7.1 盈亏平衡分析

  (1)若将土地转让价格定在17万元/亩,本项目在土地经营方面可以达到盈亏平衡。

  (2)以12万元/亩的土地转让均价出售土地收入(低于均价部分转让造成的损失,政府予以财政补偿),开发公司累计亏损约18亿元,需依靠地方税收返还弥补。

  (3)以12万元/亩的土地转让均价出售土地收入(低于均价部分转让造成的损失,政府予以财政补偿),再加上土地征用过程中和土地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地方税费部分约9.2亿元减免,土地开发仍将亏损约9亿元,需依靠地方税收返还弥补。

  12.7.2 敏感因素分析

 本项目对如下几个因素敏感:

  a、土地出让价。现在的土地出让金价每亩7万元,如果降低20%,将给项目减亏约4亿元净利润。如果提高20%,将给项目多亏约4亿元净利润。

  b、土地转让价:现在的土地转让价为每亩12万元,如果提高20%,将给项目减亏约7亿元净利润,但是“招商门槛”将变得很高。

  c、土地经营税费:本项目的土地经营税费共2.78亿元,约0.94万元/亩,全部属地方征收的税费。如果免除这些税费,将使项目减亏约2.8亿元。

  d、土地征用税费:本项目征地税费合计7.46亿元,其中属地方征收的约5.2亿元,占总征地成本17亿元的30.6%。如果免收这部分税费,将使土地征用成本减少30.6%,项目减亏7.46亿元。

  e、本工业园开发建设成本中,属地方收取的税费约9.2亿元。其中,征地过程中属地方收取的税费包括耕地有偿使用费2.25亿元、耕地开垦费3.2亿元、耕地占用税0.95亿元、征地管理费0.11亿元,合计6.51亿元;土地转让过程中属地方收取的税费包括契税0.85亿元、营业税1.75亿元、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0.18亿元,合计约2.78亿元。如果这两部分税费免收,将可部分弥补开发公司的亏损,这对园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很大帮助。

  f、地方税收返还:预测到2007年区内投资企业将会有产出,初步测算从2007年到2018年园区累计可以实现新增(以2003年为基年)地方财政税收约58亿元。如果开发公司从2006年到2009年可以得到其中100%的地方税收返还、从2010年到2018年得到50%的地方税收返还,则开发公司从2006到2018年累计可以得到税收返还约31亿元。这完全可以弥补土地开发的损失,而且将极大促进开发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对改善园区投资环境、继续开发后续部分、加大招商力度等方面有极大的帮助。

  第十三章 经济社会效益评价

  13.1 经济效益评价

 13.1.1 对湛江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某港工业园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湛江市而言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无论从投入角度还是从产出角度看,它对湛江市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巨大且深远的。从投入角度看,工业园的建设投资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工业园开发投资,二是工业园内各产业发展所需的项目投资,这两部分投资在一个较长的建设期内无疑会对湛江市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从产出角度看,作为湛江市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工业园产出的持续快速增长又将对湛江市的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下面将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定量地测算未来15年内某港工业园的建设与发展对湛江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13.1.1.1工业园建设投资对湛江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考查工业园建设投资对湛江市经济增长的影响,需要对工业园建设的投资总额及其年度分布作出估计。首先估算工业园各产业发展所需的投资。根据工业园主导产业的远期发展规模及其单位生产能力的投资额,可以大致测算出在未来15年内,石化、钢铁、食品、造纸、机械装备和物流等6个主导产业共需投资700亿元,其中,石化工业150亿元,钢铁工业300亿元,食品工业30亿元,造纸工业100亿元,机械装备制造业90亿元,物流产业30亿元。此外,包括房地产、商贸流通和文教卫生等在内的服务业投资按主导产业投资额的

 15%估算,约为105亿元。这样,工业园产业发展投资共计805亿元。其次还要考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工业园开发投资,这部分投资为43亿元。由此可以得出,未来15年内工业园建设所需的投资总额大致为848亿元。

  应该看到,在工业园建设总投资中,用于设备购置部分的投资将会主要被国外企业和湛江市以外的国内企业切分,而用于建筑安装工程部分的投资才会真正对湛江市的经济增长产生拉动作用。根据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构成情况,设备购置投资约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5%。因此,对湛江市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工业园建设投资额约为636亿元。假定分年度的投资情况是,前5年(2004~2008年)平均分配投资额的20%,后10年(2009~2018年)平均分配投资额的80%。

  分析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多种方法,如投入产出法和GDP支出法等。受制于未来涉及到的众多不确定因素,这里采用比例系数法进行测算。假定GDP与投资额I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那么就有ΔGDP/ΔI=K,其中ΔGDP为GDP的年度增量;ΔI为投资额I的年度增量;K为投资乘数,表示投资额每增加一个单位时,GDP将增加K个单位。由于资料的限制,这里近似地用投资弹性系数替代投资乘数。投资弹性系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假定GDP缩减指数与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缩减指数变动一致的条件下,用近10年(1993~2002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年平均增长率除以同样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平均增长率。根据湛江市的统计资料,计算得出K=1.21。这样,根据分年度的投资额数据,就能够测算出由工业园建设投资引致的分年度GDP增量。

  作为测算工业园建设投资对湛江市经济增长影响的一个基本前提,还必须假定,如果不进行工业园建设投资,那么未来15年内湛江市的经济增长将按历史规律变动。按湛江市的统计资料计算,1993~2002年10年内,湛江市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58%。因此,以2002年湛江市GDP的实际值464亿元为基准,假定在不进行工业园建设投资的情况下,未来15年内湛江市GDP仍保持9.58%的年平均增长率,从而得到2004~2018年各年按2002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湛江市GDP预测值。在此基础上,将各年的GDP增量除以对应年份的湛江市GDP预测值,就可以分年度地估算出工业园建设投资对湛江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以上各部分的计算结果均见表13-1。

  表13-1

 工业园建设投资对湛江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年份

 工业园建设

 投资额

 (亿元)

 由工业园投资引致的GDP增量

 (亿元)

 湛江市

 GDP预测值

 (亿元)

 工业园建设投资对湛江市GDP增长的影响(%)

 2004

 25

 30

 557

 5.4

 2005

 25

 30

 611

 4.9

 2006

 25

 30

 669

 4.5

 2007

 25

 30

 733

 4.1

 2008

 25

 30

 803

 3.7

 2009

 51

 62

 880

 7.0

 2010

 51

 62

 965

 6.4

 2011

 51

 62

 1057

 5.9

 2012

 51

 62

 1158

 5.4

 2013

 51

 62

 1269

 4.9

 2014

 51

 62

 1391

 4.5

 2015

 51

 62

 1524

 4.1

 2016

 51

 62

 1670

 3.7

 2017

 51

 62

 1830

 3.4

 2018

 51

 62

 2005

 3.1

 13.1.1.2工业园产出对湛江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根据石化、钢铁、食品、造纸、机械装备和物流等6个主导产业发展所需的投资及其将来形成的生产能力,以2002年不变价格为基础,预计到2018年工业园可以完成工业总产值650亿元;按28%的工业增加值率计算,相当于实现工业增加值18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按工业增加值的20%框算,大致为36亿元。因此,到2018年,工业园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达到218亿元。分年度工业园GDP的估计方法是,以2003年工业园GDP估计值10亿元为基准,计算出未来15年内工业园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2.8%, 进而得到工业园各年的

 GDP预测值。

  同样地,假定如果不对工业园建设进行投资,未来15年内工业园GDP的增长按湛江市GDP的平均增长速度增长,即年平均增长率为9.58%, 那么将投资条件下工业园GDP预测值与未投资条件下工业园GDP的预测值相减,得到工业园GDP增量。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就可以计算出这一增量对湛江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计算结果见表13-2。

  表13-2

 工业园产出对湛江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年份

 投资条件下工业园GDP预测值

 (亿元)

 未投资条件下工业园GDP预测值

 (亿元)

 工业园GDP增量(亿元)

 工业园产出对

 湛江市GDP增长的影响(%)

 2004

 12

 11

 1

 0.2

 2005

 15

 12

 3

 0.5

 2006

 19

 13

 6

 0.9

 2007

 23

 14

 9

 1.2

 2008

 28

 16

 12

 1.5

 2009

 34

 17

 17

 1.9

 2010

 42

 19

 23

 2.4

 2011

 52

 21

 31

 2.9

 2012

 64

 23

 41

 3.5

 2013

 78

 25

 53

 4.2

 2014

 96

 27

 69

 5.0

 2015

 118

 30

 88

 5.8

 2016

 144

 32

 112

 6.7

 2017

 177

 36

 141

 7.7

 2018

 218

 39

 179

 8.9

 13.1.1.3 小结

 以上分别从投入角度和产出角度分析了工业园建设投资与工业园产出对湛江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这两个方面的结论之和就是工业园建设与发展对湛江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由表8-3可以看到,在未来15年内工业园建设与发展对湛江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为5.2%~12%,也就是说,工业园建设与发展将使湛江市经济在未来15年内每年分别多增长5.2~12个百分点。

  表13-3

 工业园建设与发展对湛江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年份

 工业园建设与发展对湛江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2004

 5.6

 2005

 5.4

 2006

 5.4

 2007

 5.3

 2008

 5.2

 2009

 8.9

 2010

 8.8

 2011

 8.8

 2012

 8.9

 2013

 9.1

 2014

 9.5

 2015

 9.9

 2016

 10.4

 2017

 11.1

 2018

 12.0

 13.1.2 对湛江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影响分析

 13.1.2.1 湛江市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经济发展理论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当一国或一地区由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社会转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工业社会时,经济增长率迅速提高;完成工业化任务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后,也即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实现产业结构从以第二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为主的转型时,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这一结论告诉我们,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在于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增长的带动作用。因此,在工业化阶段,工业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对于整个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而言,工业化过程中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是,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最终这两个比重有可能下降到3%以下;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峰值大约在45%~55%之间;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在工业化后期大致会升至60%以上。

  湛江市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可以从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以及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从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看(见表13-4),1990~2002年,第一产业比重由41.7%下降到25.5%, 平均每年下降1.35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比重由25.5%上升到37.3%, 平均每年上升0.98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比重由32.8%上升到37.2%, 平均每年上升0.37个百分点。结合目前湛江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实际,可以得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湛江市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符合一般规律的结论。但值得注意的是,湛江市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动主要集中在1990~1994年,这一时期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了11.3个百分点; 而在1994~2002年间, 第二产业比重仅提高了0.5个百分点。这就表明,1994年以来工业对湛江市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表13-4

 1990~2002年湛江市产业结构的变动(%)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0

 41.7

 25.5

 32.8

 1991

 36.2

 28.4

 35.4

 1992

 35.0

 27.4

 37.6

 1993

 33.7

 30.1

 36.2

 1994

 28.2

 36.8

 35.0

 1995

 31.7

 34.6

 33.7

 1996

 28.8

 35.7

 35.5

 1997

 29.2

 34.7

 36.1

 1998

 29.9

 34.6

 35.5

 1999

 28.7

 35.8

 35.5

 2000

 26.9

 37.4

 35.7

 2001

 26.4

 37.1

 36.5

 2002

 25.5

 37.3

 37.2

 另一方面,从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看(见表13-5),2001年,湛江市为37.1%, 比全国平均水平51.2%低14.1个百分点, 比全省平均水平50.2%低13.1个百分点; 与珠江三角洲各城市相比, 仅略高于肇庆市, 较大幅度地低于其他8个城市的水平。湛江市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处于较低水平这一事实一方面表明湛江市的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提高第二产业的比重应成为湛江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方向。

  表13-5

 2001年湛江市与珠江三角洲各城市产业结构的比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湛江

 26.4

 37.1

 36.5

 全国

 15.2

 51.2

 33.6

 广东

 9.4

 50.2

 40.4

 广州

 3.6

 41.9

 54.5

 深圳

 0.9

 54.0

 45.1

 佛山

 6.4

 52.9

 40.7

 江门

 11.3

 47.1

 41.6

 东莞

 5.5

 54.4

 40.1

 惠州

 14.4

 57.5

 28.1

 肇庆

 27.9

 36.4

 35.7

 珠海

 4.1

 55.3

 40.6

 中山

 6.9

 57.1

 36.0

 无论是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还是从目前的产业结构水平看,湛江市的产业结构都迫切需要进行重大调整。更准确地说,湛江市必须进一步确立第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不断提高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以此带动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湛江市城市功能定位和总体发展目标的要求,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巩固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村工业化步伐;加速发展第二产业,推动工业向重化工业化方向发展的结构升级;稳步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综合服务能力和现代化服务水平。

  13.1.2.2 工业园开发对湛江市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通过对工业园未开发和工业园开发两种条件下湛江市产业结构状况的比较,就可以大致估计出工业园开发对湛江市产业结构的影响。首先对工业园未开发条件下未来湛江市产业结构的变动状况进行模拟。假定在未来15年里,湛江市继续保持原有的经济与技术关系不变,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仍分别按1990~2002年间的增长速度增长,那么以2002年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为基准,就可以测算出2018年湛江市三次产业的结构状况。1990~2002年湛江市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5%、11.4%和12%, 2002年三次产业的增长值依次为118.5亿元、172.8亿元和172.8亿元, 由此得到2018年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279亿元、972亿元和1059亿元,因而三次产业的结构为12.1:42.1:45.8。其次分析工业园开发条件下湛江市产业结构的变动状况。假定不考虑由于工业园开发对湛江市三次产业尤其是二、三产业的间接波及效应,仅分析工业园开发的直接效应,那么只要将未来工业园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与工业园未开发条件下湛江市二、三产业的增加值相加,就得到工业园开发条件下湛江市三次产业的结构状况。2018年工业园工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估计将分别达到182亿元和36亿元,因而工业园开发条件下2018年湛江市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279亿元、1154亿元和109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1.0:45.6:43.4。分析结果见表13-6。

  表13-6

 湛江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状况预测(%)

 2018

 工业园未开发条件下

 工业园开发条件下

 第一产业

 25.5

 12.1

 11.0

 第二产业

 37.3

 42.1

 45.6

 第三产业

 37.2

 45.8

 43.4

 比较两种条件下的产业结构变动状况可以看到,在未来15年里,工业园开发将使第二产业占湛江市GDP的比重提高3.5个百分点。考虑到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湛江市仍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实际,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的上升既符合湛江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方向,又有助于湛江市经济的持续发展。更进一步说,第二产业的快速增长及其占GDP比重的不断提高,也是湛江市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大城市的重要产业基础。

  13.2 社会效益评价

 本工业园开发建设将达到如下社会效益:

  1、增加就业

 工业园企业用工将吸纳本地剩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利于社会长治久安。

  2、加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大量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落户,将加快我市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和工业化进程,实现湛江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建设粤西乃至环北部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

  3、加快城市化进程

 随着园区开发建设进程的推进,将部分解决当地农民的工作和户籍,并使园区成为城市建成区很重要的一部分。

  4、有利于完善湛江市的城市功能结构。某港工业园的建设,对改善湛江市城市的结构和功能,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工业经济、农业经济、旅游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的联动,形成大都市经济形态,都有重要战略意义。

  5、湛江缺乏功能定位清晰的工业园,在招商过程中存在“有项目无地”的情况,本工业园的建设定位清晰、配套齐全、位置优越,将完全改善湛江的投资硬环境。

  6、有利于城市的环境改善和保护,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建设某港工业园可以将城区的工业企业逐步搬迁到本区内,对提高湛江市城区内土地价值、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活素质有重大意义。

  7、促进港口发展

 第一阶段为“以港兴区”,到第二阶段,随着园区产出的增加,实现“以区促港”,最终实现“港区互动”,充分发挥了湛江的最大优势——港口优势。

  第十四章 开发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制订

 14.1 本工业园开发主要风险

 ——政策风险

 ——土地供给风险

 ——土地市场风险

 ——资金筹措风险

 ——环境保护风险

 针对本研究的具体情况,以上风险的主要排序为:政策风险、资金筹措风险、土地市场风险、土地供给风险、环境保护风险。

  14.2 主要风险的防范

 14.2.1 政策风险及防范

 本工业园开发面某的政策风险主要来自2003年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该通知规定:“一律暂停审批新设立和扩建各类开发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商贸开发区、工业园、创业园、软件园、环保产业园和物流产业园等各级各类开发区(园区)。国家级开发区确需扩建的,须报国务院审批。”在此背景下,本某港工业园作为独立工业园报批存在政策障碍。但结合9月2日的建设部通知看,国务院通知并不构成障碍,主要是一种约束。

  任何城市均要发展工业,从集约化、规模化、联动化、生态化出发,发展工业就必须集中。鉴于本工业园开发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制定防范本风险的措施是:

  ——先回避工业园等类似名称,由市政府先征部分土地并低价划拨给港务局,港务局将其用于发展某港型工业,待条件成熟后再作为独立的国家级开发区来报批。

  ——规划部门尽快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将某港工业园规划范围调整为工业用地。

  14.2.2 资金筹措风险及防范

 本工业园开发建设累计需投入47亿元,即使考虑滚动开发、量出为入(根据土地的需求再要求政府供地)的原则,也仍需融资约10亿元,其中资本金约5亿元,债务资金约5亿元。

  首先,本工业园成功的关键是起步区的开发和招商。湛江市政府首期应征用起步区约2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以挂帐的形式或较低的价格出让给开发公司或土地入股的形式,由开发公司将土地作为抵押品贷入资金进行土地的通平工作。

  14.2.3 土地市场风险及防范

 初步测算,工业园将来的土地转让价为每亩12万元,如果提高20%,将给项目减亏约7亿元。但考虑到现在各地区、各工业园在招商时都将降低土地价格放在首位,所以本工业园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招商成功,未来也不一定能保证每亩12万元的转让价格。这给开发公司带来了经营风险。

  防范本风险的措施是:

  ——要求政府降低土地出让价格;

 ——落实政府给予的税收返还政策;

 ——在土地销售过程中属地方留成的税费部分实行减免政策。

  14.2.4 土地供给风险及防范

 根据初步测算,政府给开发公司的土地出让价是每亩7万元(征地成本价),如果降低20%,将给项目减亏约4亿元净利润。如果提高20%,将给项目多亏约4亿元净利润。土地供给价格和数量构成本项目的风险之一。

  为了防范本风险:

  ——立项和开发前,政府土地储备中心应该尽可能多的增加土地储备量,防止以后征地成本急速上升;

 ——政府出面协调各个层面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与园区属地的关系;

 ——属地方政府收取的征地税费、投资建设税等应尽量少收或不收;

 ——开发公司应合理安排好借贷资金结构、期限和数量,减少财务费用;

 ——遵循量出为入的原则,开发公司尽量做到“征用一片、开发一片、收益一片”,实行滚动开发。

  14.2.5 环境保护风险及防范

 重化工业是环境污染较严重的行业。虽然本工业园建设从一开始就要求树立全新的环保理念,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但环境保护仍构成本项目的风险之一,主要有:

  ——实施风险,因为环境保护规划项目(如污水处理和排放设施)不能按时投入运行,造成整体规划不能实现。

  ——运行风险,因设备故障使得设备处理能力降低,排放指标超标,影响周围环境;因一些不可抗拒的外部原因如停电、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等造成环保设备停止运行,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染物外排。

  因此,相关的环境保护项目必须与工业园开发同步实施,保证工业园环保项目的可靠、稳妥和先进。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研究

 15.1 环境现状

 15.1.1 自然环境现状

 15.1.1.1 地理位置

 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东出南海,西某北部湾,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北接化州及广西,居粤、琼、桂三省、区交汇点。市域总面积

 12470平方公里;市区土地面积146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71.0平方公里。

  本工业园处在湛江市霞山区中心往湖光岩方向,从省道S373(湖光路)往西南方向一直到沿海滩涂地带,西边以堵海东北大堤为界,东边以规划中的湖港路的南北段一直延伸到码头为界,为一长条型地块。园区东南部是天然深水良港——湛江港的作业区。本工业园东南方向与特呈岛、东头山岛隔海相望、东北方向紧靠霞山区、西北方向是湛江海洋大学和湖光岩风景区、西南方向是未来湛江的钢铁基地——东海岛。

  园区距湛江市中心约4公里,距广州市480公里,距珠海市300公里,距北海市150公里,距海口市150公里。

  园区有专用铁路与广湛铁路、粤海铁路和最重要的黎湛线连通。距离机场约10公里。

  15.1.1.2 地形、地质

 湛江市市区土地类型多样,适宜性广。本工业园的地貌类型基本上属海蚀阶地和海积阶地。海拔高度6~10米。

  15.1.1.3 气候气象

 本区域属北热带气候带,高温多雨、太阳辐射量大、适宜各种热带生物繁衍生息,造就了物种极为丰富的热带风光。与此同时,台风多、雨量大、雷暴强、酷热长也是湛江独特的气候现象。

  1、气温

 年平均气温23.1Ċ。最冷月平均气温15.6 Ċ,极端最低气温2.8 Ċ,低于5 Ċ日数年平均0,9天。年极端最高气温38.1 Ċ,具有典型的湿润、亚湿润季风气候。

  2、降水量

 湛江市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617.8mm。降雨量四季不分明,7~9月最多,降雨量734.7mm;1~3月最少,降雨量为127.6mm。4~9月为暴雨季节,而降雨又多集中于所谓雨季的5~9月,占年雨量的七成以上,尤以8月年降雨量最多。

  10月至次年4月为少雨干旱季节,总雨量‹398mm,不足年总雨量的26%,1月至3月降雨量仅为

 127.6mm;10月至12月降雨量也只有173.6mm,可见少雨的旱季前后长达6~7个月之久。

  3、蒸发量

 湛江市1~3月因受阴雨天气与较低气温的影响,故蒸发量最少,为267.3mm;而7~9月因高温天气,蒸发量在一年中最高,其量为561.2mm;其次为4~6月,多年平均蒸发量为474.7mm;10~12月平均蒸发量为441.4mm。

  4、日照

 湛江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34.9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为4521.74~5024.16MJ/M2,是我国光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为广东省之最。

  5、湿度

 湛江市濒某大海,空气湿度比较大,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

  6、风向和风速

 湛江市的风向年变化明显,年风以东风和东南风为主,年频率为13%。各季出现最多风向频率以1~3月的东风的频率最大达25%;以4~6月的东南东风频率为次,一般为22%;7~9月的东南风和北风的频率最小,约为17%。

  湛江市风速的年际变化不达,历年平均风速为3.4m/s。

  7~9月是湛江的台风季节,年平均影响个数3.4个,影响极大风速大于57m/s。

  7、雷暴

 湛江是广东省多雷地区之一。平均每年雷暴日有80~112天;5~9月雷暴日月均多在10~18天。

  13.1.1.4 水文状况

 1、河流

 湛江市区内地表水系主要有百姓河、文保河、录塘河、南柳河、赤坎河、平乐河、海叉河等小河流。它们大多自北、西北向南、南东流,这些河流集雨面积都很小,一般仅在丰水期有一定的径流排入湛江港。河流的中上游大多被堵成水库,下游又多受到潮汐顶托影响,如赤坎河支流南桥河上游被堵建成水库,即赤坎水库。其为赤坎区的城市供水水源,而下游为未经任何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入南海的通道;南柳河也与上述情况相仿。

  2、湖泊

 仅有湖光湖,是由破火山口积水成湖,积水面积约3.25平方公里,总库容3055万立方米。

  3、海洋水系

 本论证工业基地位于湛江港第一作业区西侧。该位置大潮平均高潮4.39米,平均低潮0.65米,平均潮差3.74米;小潮平均高潮2.61米,平均低潮2.04米,平均潮差0.57米。

  15.1.2 区域污染源现状

 15.1.2.1 大气污染源状况

 湛江市区污染源主要来源于工业性生产的锅炉(高架源)和工艺废气(面源)、城市服务行业的各种燃料(面源)、及机动车尾气(流动源)。

  据1995年不完全统计,市区废气排放总量为868112万立方米,其中工艺废气量861488立方米,占99.24%。这些外排废气中含SO28857吨,烟尘3374吨,工艺粉尘3039吨。

  大气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如下:市区55个主要高架源多分布在赤坎和霞山两区。其中赤坎28个,霞山20个,开发区7个。面源的分布则以霞山区多于赤坎区,开发区最少。随着市区机动车流量的逐年增加,机动车对市区大气的污染也在加重。

  本工业园内现在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东兴炼油厂、湛江化工厂、新中美化工厂、大连华农集团湛江油制品厂。还有就是来自港口疏浚工程、水工工程、土石方工程、基础工程等在施工中产生的粉尘、多种有害气体。

  15.1.2.2 水环境污染源状况

 1995年,湛江全市废水排放总量10230万吨(未含城镇生活污水),其中93.7%为工业废水,有73.8%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海域。

  全市工业废水主要排放行业为食品、饮料、烟草及皮革制品业、化工业、纺织业、造纸及织品业,这四大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全市工业总计的76.6%,废水污染物等标负荷占

 82.3%。

  本工业园内现在水污染源主要来自东兴炼油厂、湛江化工厂等排放的工业废水。

  15.1.3 环境质量现状及保护目标

 15.1.3.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工业园建于湛江港宝满港区附近。

  根据湛江市环境监测站和湛江港务局环境监测中心站近5年的监测资料,综合分析宝满港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见表14-1。

  表14-1

 宝满港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单位:mg/m3

 污染物

 名称

 SO2

 NOX

 总烃

 TSP

 降尘

 宝满港区

 0.034

 0.017

 0.240

 0.056

 5.490

 从表中可以看出, SO2、NOX 浓度较低,均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GB3095-1996)一级标准之内,TSP浓度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CTB3095-1996)二级标准之内,降尘达省推荐标准,总烃浓度达到茂名市标准(参考),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15.1.3.2 水环境质量现状

  水环境质量现状见下表14-2。

  表14-2

  湛江港水质监测表

  项目

 名称

 水温

 (℃)

 透

 明

 度

 (m)

 盐度

 ‰

 SS

 Mg/L

 油类

 Mg/L

 DO

 Mg/L

 COD

 Mg/L

 PH值

 NO2-N

 Mg/L

 NO3-N

 Mg/L

 NH4-N

 Mg/L

 PO4-P

 Mg/L

 砷

 Mg/L

 汞

 Mg/L

 镉

 Mg/L

 铅

 Mg/L

 铜

 Mg/L

 锌

 Mg/L

 无

 机

 氮

 宝满

 港区

 23.60

 2.70

 26.99

 3.40

 0.04

 4.29

 2.12

 8.14

 0.018

 0.248

 0.066

 0.0098

 0.0017

 0.000010

 0.000008

 0.00019

 0.0012

 0.034

 0.332

 从监测的结果看出,除无机氮测值超过《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二类标准,其余项目指标均符合一类和二类水标准,表明海区水质良好。

  15.1.3.3 沉积物环境现状

 沉积物环境现状见表14-3

 表14-3 沉积物监测数据

  单位:mg/Kg

 项

 目

 名

 称

 硫

 化

 物

 油

 类

 砷

 汞

 镉

 铅

 铜

 锌

 总

 铬

 有

 机

 质

 %

 宝满港区

 238.4

 863.4

 6.70

 0.14

 0.23

 22.90

 8.60

 46.20

 14.20

 1.77

  从表中可以看出,除铅测值超过《全国海岸滩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中规定的标准(参考)外,其它项目指标达到参考标准,说明本工业园内海域沉积物环境现状较好。

  15.1.3.4声环境质量现状

 宝满港区噪声昼间55.6分贝,夜间43.6分贝;

 15.2 执行标准规范

 15.2.1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工业园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如表14-4:

  表14-4 工业园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项目

 pH

 SS

 BOD5

 CODcr

 单位

 mg/l

 mg/l

 ml/l

 DB44/26-2001

 6-9

 100

 50

 200

 工业园所在水域水质执行国家三类海水水质标准。

  15.2.2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如表14-5(单位除表明外,均为mg/m3):

  表14-5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项目

 烟尘

 SO2

 NOX

 烟尘初始排放浓度

 烟气黑度

 烟囱最低高度

 DB44/27-2001

 150

 900

 600

 15000

 1级

 45m

 工业园范围内大气环境执行国家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5.2.3 厂界噪标准

 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的Ⅱ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 dB(A)。

  15.3 主要污染源治理规划

 15.3.1 废气治理规划

 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采用高烟囱排放烟气,充分利用大气的扩散自净能力,减少污染物落地浓度;

 2、采用高效静电除尘器;

 3、锅炉燃煤采用低硫优质煤;

 4、建立烟气自动连续检测装置。

  等等。

  15.3.2废水治理规划

 在工业园区内建立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排放管道。专门处理工业园内工业和生活污水。

  15.3.3固体废弃物治理规划

 根据国家提出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和要求,在工业园内为了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提出如下意见:

  1、加强对固体废物的管理,实行申报登记制度,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管理。

  2、积极推行固体废物交换制度。在园区内规划建设若干个工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厂(中转站),将园区内工业固体废弃物分类回收,供综合利用单位使用。采取措施禁止将工业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化学危险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处理。

  15.3.4.3 生活垃圾处理

 建立垃圾站收集生活垃圾,配备垃圾车及清扫人员,及时把生活垃圾运送到城市垃圾处理场。

  15.3.5 噪声及处理

 可采取如下措施:

  对高噪声设备如汽轮机、磨煤机设配套的隔声罩;对气流噪声较高的设备如锅炉送风机、引风机、真空泵等均安装消声器;高噪声车间设置隔音操控间。

  15.3.6环境绿化

 绿化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还能起防尘、降噪等作用。

  本园区内绿化面积应占总占地面积的20%左右。

  第十六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16.1 研究结论

 从研究报告包括必要性研究、区域优劣势分析、场地建设条件分析、开发价值分析、工业园设立模式、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模式设计、产业选择、功能分区、开发时序、产业空间布局、投资估算和投资计划、资金筹措、土地成本分析、财务效益分析、经济社会效益评价、环境保护研究等方面,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湛江完全有必要发展某港型工业,湛江发展某港型工业最大的优势和前提就是港口条件,现在的选址是正确的。

  2、从各承载力分析,规划范围内适合并有条件建设某港工业园。

  3、建设某港工业园可以带动湛江港、湛江市和周边地区的发展。

  4、某港工业园实行“精简、高效”的管理模式,先期组建的管委会机构设置尽量简化,但是为了加快工业园建设步伐,提高办事效率、招商水平和服务水平,理顺与政府职能部门和园区属地的关系,更好的处理园区社会事务等角度来看,将来管委会必须具备一级政府(副市级)的地位及其所拥有的权限,并在其下配备适当的部门承担相应的职责,同时在适当的时候提请市政府制订一个园区条例,并提交市人大审议通过。关于园区的财政预决算体系建立:为了减少体制运作成本,考虑暂时先在市一级财政管理体系中设置园区专户,待条件成熟时建立一级财政,设置一级金库,建立起独立的预决算体系。

  管委会主任必须由湛江港务局局长兼任,为了协调各方面关系,管委会主任还必须是市委副书记或市政府副市长。

  5、尽管是由港务局作为开发主体来承担园区的开发建设招商工作,但港务局毕竟只是个企业。作为工业园建设的最大受益主体——政府必须从提高办事效率、土地供给、税费减免、税收返还等诸多方面给予支持。

  6、本工业土地成本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7、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出发,选择了石化工业、钢铁工业、食品工业、造纸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和物流产业作为某港工业园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

  8、本工业园从东向西分成五个功能区,分别是某港重化工业区、现代物流保税出口加工区、综合生活服务中心区、机电工业区和资源深加工区。

  9、本工业园开发共需投资约47亿元,分15年完成,平均每年开发2平方公里。由于遵循滚动开发、量出为入的原则,并安排合理的资本结构,开发公司累计融资只需约5亿元,财务压力较小。

  10、本工业园累计可实现土地销售收入约35亿元,在建设期内不含税收返还累计实现净利润-18亿元。按照本研究设计的政策安排,开发公司从2004~2018年累计可得到税收返还约31亿元。完全可以弥补亏损。

  11、本工业园开发部分财务指标如下(注:未含税收返还部分):

  税后财务净现值=-13.22亿元(折现率=10%);

 税前财务净现值=-13.05亿元(折现率=10%);

 12、在本工业园开发建设的15年内,工业园建设与发展对湛江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为5.2%~12%,也即工业园建设与发展将使湛江市经济在未来15年内每年分别多增长5.2~12个百分点。到2018年,工业园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达到218亿元,占湛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10%左右。另外在建设期间,湛江市政府在扣除给开发公司的税收返还部分后仍可得到约27亿元。

  13、本工业园的开发还有如下社会效益:

  ——增加就业;

 ——加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城市化进程;

 ——有利于完善湛江市的城市功能结构;

 ——本工业园的建设定位清晰、配套齐全、位置优越,将完全改善湛江的投资硬环境。

  ——有利于城市的环境改善和保护,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建设某港工业园可以将城区的工业企业逐步搬迁到本区内,对提高湛江市城区内土地价值、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活素质有重大意义;

 ——促进港口发展。

  14、本工业园的环境保护规划符合国家标准。

  综合上述研究结论,仅从工业园土地开发经营效益来看,本工业园无开发价值,但考虑对地方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贡献以及湛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本项目可行,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各方面的支持,促成该工业园开发尽快启动。

  16.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土地征用问题。工业园开发面积3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10平方公里,建议市土地储备中心提前做好工业园土地及疏港大道用地征用拆迁工作。

  ——居民安置问题。目前我国征地中安置原居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异地安置,即在不改变原居民户籍性质(农业户口)前提下实行集体搬迁,此方式涉及搬迁的一次性补偿费用极高,且易受到原居民抵触;另一种方式是就地安置,即改变原居民户籍性质(实行农转非),并由政府承担原居民的社会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此方式可大大降低原居民安置的一次性补偿费用,并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建议市政府妥善作好原居民的安置工作。

  ——对工业园政策安排问题。建议市政府切实落实给工业园、开发公司、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保障各方利益实现。在工业园未能立项前,市政府应给予各方享受国家级开发区优惠政策中的地方性优惠部分(包括地方税费返还等)。

  ——做好工业园的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估工作。

  ——建议湛江市政府尽快动工建设疏港公路;开发公司对工业园的围堰吹填也应于今年内动工;供电、供水、污水处理和通信管网建设也要同步进行。

  ——建议市政府将园区围堰纳入城市防洪工程体系规划;将湖港路纳入城市主干道路网体系,统一建设。

  ——协调关系问题。建议市政府着力协调工业园与所属行政区、市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关系,统一各部门和各级政府的思想认识。

  ——建议引入多个投资主体,共同开发建设工业园。在工业园尚未获得国家审批的情况下,单靠港务局作为投资主体开发建设比较困难,风险也比较大,可以引入中油、中信这样的大企业、大财团,共同开发建设。既可依托这些大企业的品牌效应,向国家和省争取优惠政策,又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同时还利于招商引资。

  ——立项问题。建议在合适的时间尽快申办工业园立项,以便确立工业园的国家级开发区性质和利于工业园的开发招商工作。

    ——建议市政府在适当时机制订某港工业园条例,并提请市人大通过。

  <全文完>

Tags: 工业园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全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