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演讲致辞 > 会议主持 / 正文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考点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2020-12-25 20:17:37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 教案 ( 新教材 ) 特别说明:
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 (新版) 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 时、分、秒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三单元 测量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 集合 第十单元 总复习 第一单元 时、分、秒 课题:秒的认识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2. 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遵守、珍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难点 :能够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来描述具体的时间。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出示多媒体课件:再现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情景。

师:在 2014 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和观众们还有那旋转计时的“小彩旗”都在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你看他们正在倒计时:“十、九、八、……二、一!”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 —— 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时间单位:秒。(板书:秒的认识) 2. 在生活的哪些地方你见到或用到过“秒”呢? 结合主题图,学生自由发言。

(红绿灯转换、赛跑等都用“秒”来计时。) 二、互动新授 1. 秒的认识。

( 1 )进入情境,全面观察。

提问:我们知道计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钟表,仔细观察,说说你从钟面上发现了什么。

学生先独立观察,再在小组内汇报、交流观察的结果。

( 预设 :我发现钟面上有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有 12 个数字;
有 12 个大格;
每个大格中还有 5 个小格……)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准确。钟面上又细又长的针就是秒针。

( 2 )认识 1 秒。

提问:在钟面上跑得最快的那根针就是秒针。“秒”可以记录比 1 分更短的时间。那在钟面上怎样表示 1 秒呢?(秒针走 1 小格就是 1 秒。)教师用课件演示秒针走 1 小格的动作,让学生观察。

( 3 )体验 1 秒钟。

①提问:
1 秒有多长呢?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嘀嗒声”让学生感受 1 秒有多长。) 钟表发出“嘀嗒”声,两次“嘀嗒”声之间是 1 秒。

② 1 秒钟你能做什么?(拍一下手、眨一下眼睛、点一下头……) ③在我们的生活中,“秒”可以如何表示? (可以出示收集的信息: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 500 米;
火车每秒约行 55 米;
小汽车每秒约行 20 米;
卫星每秒飞行 7900 米等等。) 小结:
1 秒的时间十分短暂。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 1 秒钟, 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一定要珍惜每 1 分每 1 秒。

( 4 )探索计量“秒”的工具。

质疑: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表达想法:
①电子表(或钟);
②有秒针的钟表;
③秒表。

2. 自主探究秒与分的关系。

提问:观察一下。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多少小格?你发现了什么? 多媒体出示钟表课件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 1 小格,秒针走一圈走了 60 个小格,走 1 小格就是 1 秒,走 60 个小格就是 60 秒。分针走了 1 个小格,也就是走了 1 分钟。因此得出:
1 分 =60 秒。) 3. 切身体验 1 分和 1 秒。

看着自己手中的钟表感受 1 秒和 1 分有多长。

学生谈感受:
生 1:1 秒特别短。

生 2:1 分钟比 1 秒钟长,但 1 分钟过得也非常快。

……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4 页“做一做”第 1 题。

( 1 )师生合作,教师计时,学生按书上的活动要求进行活动。

( 2 )学生记录活动结果并汇报。

2. 完成教材第 4 页“做一做”第 2 题。

试一试 1 分钟你能做些什么,把结果记录下来。

( 1 )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

( 2 )班内交流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学生畅所欲言:
1.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 “秒”经常出现在“倒计时”中。

3.1 分 =60 秒 …… 师小结:同学们,时间是由一分一秒组成的,时间在不停流逝,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让我们记住列宁的名言: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一切!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 时、分、秒 课题:时间的计算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能根据“ 1 时 =60 分, 1 分 =60 秒”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

2. 让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3. 培养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猜谜语:兄弟三人手拉手,从早到晚一直走。(钟表) 2. 提问:对“兄弟三人”你们了解多少呢?和大家说一说。

(“兄弟三人”分别指的是时针、分针、秒针;
时针走一大格是 1 小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 1 分,走一大格是 5 分,走一圈是 60 分,也就是 1 小时;
秒针走一小格是 1 秒,走一大格是 5 秒,走一圈是 60 秒,也就是 1 分……) 3.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 你我对对碰。

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时刻。

4. 质疑:我们已经学会看钟面上的时刻,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时间的计算) 二、互动新授 1. 时间的换算。

( 1 )盛泰高尔夫里面的景色非常的美。今天,我有幸被邀请到 里面游览了两个小时,你知道 2 小时等于多少分吗? 课件出示:
2 时 = ( )分 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学生汇报:
生 1:60+60=120 分。

生 2:1 小时是 60 分, 2 小时是 2 个 60 ,是 120 分。

生 3 :钟面上时针走了两大格,分针就会走两圈,就是 120 分。

( 2 )师:你们真聪明!小精灵出了一些题要考考你们,你们敢挑战一下吗?出示课件“做一做”:
60 秒 = ( )分 3 分 = ( )秒 1 分 40 秒 = ( )秒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

2. 时间的计算。

( 1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 5 页例 2 的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从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小明 7 时 30 分离家, 7 时 45 分到校。

( 2 )提问: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①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②小组讨论、交流。

③方法一:观察钟面分针从数字 6 走到数字 9 ,走了 3 个大格,是 15 分。

方法二:因为都是 7 时多,我直接用 45 - 30=15 (分)。

方法三:用到校的时刻减去离家时刻就是经过的时间:
7:45 - 7:30=15 (分)。

方法四:
7:30 过 15 分钟就是 7:45 ,因此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 15 分。

师:同学们的计算方法都非常好,计算经过的时间有多种方法,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 3 )请一两名学生说说自己离家的时刻和到校的时刻,然后让其他学生帮忙算一算在路上走了多长时间。

三、反馈完善 1. 填空。

( 1 )分针从数字 2 走到数字 6 经过了( )分;
时针从数字 9 走到数字 12 经过了( )时。

( 2 )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 1 时。

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结合实际情况填写,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指名汇报,并说说第 1 小题的解题思路。

[ 答案 ] ( 1 ) 20 3 ( 2 ) 40 10 10 2. 提问:汽车从石家庄开往北京, 9:10 发车,下午 1:45 分到达,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 1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 2 )小组代表汇报成果,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上前讲讲解答过程。(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动手拨动指针。) [ 答案 ]4 小时 35 分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 时、分、秒 课题:练习一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并会正确地换算。

2. 能正确地求出经过的时间。

3. 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会灵活地计算经过的时间和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时、分、秒”,大家了解了有关时间的哪些知识?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

1. 小组合作,整理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

2. 请每一小组的组长汇报小组整理的结果。

生 1 :
1 时 =60 分 1 分 =60 秒 生 2 :
时 分 秒 …… 二、互动新授 1. 体验 1 分钟的长短。(出示教材第 6 页“练习一”第 1 题。) ( 1 )课件出示秒表,一起感受 1 分钟有多长。

( 2 )播放录音:《登鹳雀楼》和《广播体操》,判断所用时间的长短。

2. 掌握常用的时间单位。(出示教材第 6 页“练习一”第 2 题。) 师:时间就在我们的身边,根据生活实际情况,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 1 )让学生独立填写。

( 2 )班内交流。

3. 比较大小。(出示教材第 6 页“练习一”第 4 题。) ( 1 )学生独立完成。

( 2 )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

( 3 )集体订正。

4. 计算结束时间与经过时间。(出示教材第 8 页“练习一”第 11 题。) ( 1 )让学生观察蓝天小学作息时间表(上午),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 2 )小组交流、讨论。

( 3 )选出代表,班内汇报。

师归纳: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 经过的时间 开始时刻 + 经过的时间 = 结束时刻 ( 4 )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答? 如:①中午 11:30 同学们在做什么? ②第一节课课间休息多长时间? ③同学们做眼保健操用了多长时间? ……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7 页“练习一”第 8 题。

先说说钟面上的时刻,然后填写时刻并计算出两表之间经过的时间。

2. 完成教材第 8 页“练习一”第 9 题。

先让学生读一读题,说一说题意,然后解答。

3. 完成教材第 8 页“练习一”第 10 题。

让学生先认一认秒表,然后通过时间的比较,判断谁跑得快,谁跑得慢。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 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谈话引出问题:第 41 届“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行。有一所学校的学生正要准备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大家请看(出示教材第 9 页主题图):同学们来到操场排好队,看到开来的一辆辆大巴,兴奋地喊:“我们要去参观世博会喽!”。

请大家认真观察画面,说说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
生 1 :全校一共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各有两个班。

生 2 :一( 1 )班有 35 人,一( 2 )班有 34 人;
二( 1 )班有 39 人,二( 2 )班有 44 人。

生 3 :三( 1 )班有 33 人,三( 2 )班有 36 人;
四( 1 )班有 36 人,四( 2 )班有 38 人。

生 4 :五( 1 )班有 41 人,五( 2 )班有 42 人;
六( 1 )班有 39 人,六( 2 )班有 43 人。

生 5 :三( 2 )班的学生人数和四( 1 )班的学生人数相同。

生 6 :一( 1 )班的学生人数比一( 2 )班的学生人数多……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主要信息板书。

二、互动新授 1. 教学教材例 1 。

提问:(出示教材第 10 页例 1 情境图)大巴车开来了,大家需要持票上车,请问: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35+34= 师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要想求出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就要先算出一年级两个班去参观的一共有多少人。) 质疑:那么 35+34 应怎样口算呢?独自思考后把你的计算方法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 1 )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 2 )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引导。

( 3 )交流:哪一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组想出的算法? 各小组进行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教师板书:
小组 1 :
35+30=65 65+4=69 小组 2 :
30+30=60 5+4=9 60+9=69 小组 3 :
30+34=64 64+5=69 师:你们太聪明了!能想出这么多口算的方法。那么,在这些算法中你喜欢哪种算法呢?说说你的理由。

(可以用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知识,把题中的一个两位数分成一个一位数和一个整十数,让其中的整十数和另一个两位数相加,所得的结果再和一位数相加。) 2. 教学教材例 2 。

探究:同学们真是太棒了,想出了这么多算法,那么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出示教材第 10 页例 2 情境图)用你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算一算吧! ( 1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39+44= ( 2 )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 3 )指名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 4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的计算过程在答题纸上表示出来。

( 5 )班内展示。(课件展示) 如:
39 + 44 = 83 39 + 44 = 83 39 + 44 = 83 或:
39+40=79 30+40=70 30+44=74 79+4=83 9+4=13 74+9=83 70+13=83 小结:同学们,我们在口算时可以从高位算起,用第一个加数加第二个加数的整十数,再用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加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数;
也可以依照笔算的方法从低位算起。觉得哪种方法适合你,就选用哪种方法计算。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10 页“做一做”。

( 1 )利用主题图中的信息独立完成( 1 )、( 2 )题,然后指名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可以让学生交流、比较不同的算法,了解它们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选用适宜的方法进行计算。

( 2 )根据主题图中的信息,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完成。

②集体汇报、订正。

2. 完成教材第 12 页“练习二”第 1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对计算准确的学生给予表扬。

3. 完成教材第 12 页“练习二”第 2 题。

用比赛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教师提出要求:四个小组,每组两道口算题,计算得既准确又快的小组获胜。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能正确口算 100 以内数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 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口算。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口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某学校学生乘车去参观上海“世博会”的情景吗?大家把问题解决得真棒!那么,现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33+29= 23+31= 68 - 4= 32 - 6= 二、互动新授 1. 出示教材第 11 页情境图,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 11 页情境图)瞧,同学们上了开往世博会的大巴车,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乘坐世博专线大巴最便宜,票价是 48 元;
普通快客的票价是 65 元,动车的票价是 54 元。) 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书:
( 1 )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钱? ( 2 )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 ( 3 )动车的票价比世博专线大巴贵多少钱? ( 4 )普通快客的票价比世博专线大巴贵多少钱? ( 5 )动车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 ( 6 )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动车便宜多少钱? …… 2. 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提问: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可真聪明!这些问题又该如何列式计算呢? ( 1 )学生独立完成,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 2 )小组内交流。

( 3 )小组代表发言。

( 4 )教师归纳并板书:
65 - 54= 65 - 48= …… 交流:你怎样计算出结果呢?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说一说。(可以选择一道题。) ( 1 )学生尝试做。

( 2 )小组内交流口算结果和口算方法。

( 3 )班内汇报。

①选择“ 65 - 54= ”的学生汇报口算方法:
生 1 :
5 - 4=1,60 - 50=10,10+1=11 师板书:相同数位相减,列竖式的方法。

生 2 :
65 - 50=15,15 - 4=11 师板书: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生 3 :
65 - 4=61,61 - 50=11 师板书: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

生 4 :
65 - 60=5,5+6=11 师板书:凑整法。

师小结:你们能想出这么多的口算方法,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可以和同桌说一说。

②选择“ 65 - 48= ”的学生汇报口算方法:
生 1 :
65 - 40=25,25 - 8=17 师板书: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生 2 :
65 - 8=57,57 - 40=17 师板书: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

生 3 :
65 - 50=15,15+2=17 师板书:凑整法。

生 4 :
15 - 8=7 50 - 40=10 10+7=17 提问总结:为什么你用 15 减 8 ,而不是用 5 减 8 呢?( 5 不够减 8 ,所以需要退位。) 为什么是 50 - 40 ,而不是 60 - 40 呢?(这也是用了相同数位相减,个位不够减,所以需要从十位上退 1 当 10 用的方法。) 交流:把喜欢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除了你喜欢的方法,再另找一种方法说给你的小组成员听听。

3. 观察对比,完善口算方法。

( 1 )课件出示:“ 65 - 54= ”和“ 65 - 48=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这两个减法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 2 )小组讨论。

( 3 )集体交流。

(“ 65 - 54= ”是不退位减法;
“ 65 - 48= ”是退位减法。在口算时可以用“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或“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或“凑整法”进行计算。)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11 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口算,指名回答,要求说出口算的方法。

2. 完成教材第 13 页“练习二”第 5 题。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制作两张数字纸条,组长拉动纸条与组内成员合作完成口算练习。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题: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地计算,并掌握笔算方法。

2. 培养学生在不同的方法中择优的意识和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 :掌握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几百几十的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提问:(出示教材第 14 页情境图)同学们下车来到世博园,世博园纪念品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前来买纪念品的游客络绎不绝。据统计,上午卖出 380 个“海宝”,下午卖出 550 个“海宝”。根据我们 所获得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 1 :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 生 2 :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 生 3 :上午比下午少卖出多少个“海宝”? 2. 汇报列式,揭示课题。

( 1 )指名完整叙述问题,并列出算式。

380+550= 550 - 380= ( 2 )师点出课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这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学生汇报。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师板书课题: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二、互动新授 1. 学习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 1 )独立思考,怎样计算出 380+550 的得数呢? ( 2 )计算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 3 )组织学生汇报:
生 1 :用口算。因为 38+55=93 ,所以 380+550=930 。

生 2 :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算起。

( 4 )表扬:同学们能想到两种这么好的方法来计算,而且还提醒我们竖式应该怎样计算。真是太棒了!我们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将 每个数位上的数对齐,如果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但是老师还有疑问:为什么得数的百位上不是 8 呢? (因为十位上的 8+5=13 ,向百位进了 1 ,百位上应该就是 3+5+1=9 ,竖式计算时进的 1 要写上,算的时候不要漏掉了。口算 380+550 ,算出 38+55 后要记得在末尾写上 0 ……) ( 5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那么谁能说说在计算中有哪些地方要特别注意的?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 1 ,算到这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 1 ”。) 2. 探究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 1 )教师出示算式:
550 - 380= ( 2 )提问:怎样计算呢? ①学生独立思考,试算。

②在小组中交流算法和计算结果。

③全班反馈:
生 1 :因为 55 - 38=17 ,所以 550 - 380=170 。

生 2 :
550 可以看成 55 个十, 380 可以看成 38 个十, 55 个十减去 38 个十就剩下 17 个十,也就是 170 。

生 3 :用竖式计算。(让用竖式计算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 3 )让用笔算方法计算的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师适当引导:十位上的 5 不够减,怎么办?(从百位上退 1 当十,所以百位上是 4 减 3 。) ( 4 )请全班学生动笔算一算,交流笔算需注意的问题。

(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上退 1 ,本位加十再减。)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14 页“做一做”。

学生小组合作,每人算两道题,一道加法,一道减法,做完后小组内互相订正。看哪个小组做得最认真。

2. 完成教材第 16 页“练习三”第 1 、 2 题。

( 1 )第 1 题:学生在答题纸上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 2 )第 2 题:先让学生找出要求的问题。接着说一说要求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

小组讨论后列式解答。全班交流,说说自己解题的思路。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题:加、减法的估算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2. 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清明节”到了,学校要安排一次“革命传统教育”的活动。学校组织全校 1 ~ 6 年级学生到巨幕影院观看电影。你们认为学校举办这样的活动有意义吗? 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 二、互动新授 1. 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出示教材第 15 页情境图) 学生回答:
( 1 )一到三年级来了 221 人。

( 2 )四到六年级来了 239 人。

( 3 )巨幕影院有 441 个座位。

根据这些信息,想一想,我们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鼓励学生根据情境图尽可能多地提出数学问题。同时板书有价值 的问题。(课件出示):
一到六年级一共来了多少人? 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作出引导和肯定。

2. 解决问题。

师: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中,哪个问题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估算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它。(板书课题:加、减法的估算) ( 1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先求出什么? (需要利用“一到三年级来了 221 人,四到六年级来了 239 人”求出六个年级的总人数。) ( 2 )那么“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这个问题你将如何解答呢?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①学生思考。

②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

③全班交流反馈:
方法一:
221+239 ≈ 400 (人) 方法二:
221+239 ≈ 450 (人) ( 3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估算过程,说说哪种估算的方法合理。

学生自由回答,说出各自的理由。

生 1 :
221 大于 200,239 也大于 200 ,所以 221+239 一定大于 400 ,但还是不能确定是否大于 441 。因此方法一的估算不合理。

生 2 :
221 大于 220,239 大于 230,220+230=450 ,所以 221+239 一定大于 450 ,坐不下。因此方法二的估算合理。

师小结:在估算时可以把非整十、整百的数看作与它较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15 页最下面的问题。

学生先独立解答,再全班交流估算的过程。

2. 完成教材第 17 页“练习三”第 5 题。

先让学生思考求近似数的方法,然后小组内互相说说所给数的近似数,并完成习题。

3. 完成教材第 17 页“练习三”第 6 ~ 8 题。

( 1 )学生独立思考,试做在答题纸上。

( 2 )小组交流,讨论估算方法。

( 3 )集体交流估算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题:整理和复习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通过具体练习,学生能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方法和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进一步掌握本单元内容,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 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从中体会估算的意义及估算策略的灵活性。

3.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估算策略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组内交流、整理知识。

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深入细致地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整理和复习) 1. 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长记录。

2. 请每一小组的组长汇报小组整理的结果。

二、互动新授 1. 尝试归纳总结。

说一说,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要注意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 1 )学生独立思考。

( 2 )小组内讨论交流。

( 3 )班内交流反馈与补充。

2.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 19 页“整理和复习”第 1 题。

( 1 )学生独立完成。

( 2 )汇报交流。

( 3 )分别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 4 )讨论、汇报: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3. 课件出示教材第 19 页“整理和复习”第 2 题。

( 1 )男生计算上面一行,女生计算下面一行。

( 2 )班内汇报并谈谈是怎样计算的。

( 3 )教师小结: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可以联系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用竖式进行计算时,一定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如果是进位加法,别忘了加进上来的数。

4. 出示教材第 19 页“整理和复习”第 3 题的情境图。

( 1 )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从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 2 )根据上面的数学信息解答问题。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20 页“练习四”第 1 题。

小组合作,完成练习。

2. 完成教材第 20 页“练习四”第 2 题。

3. 完成教材第 20 页“练习四”第 3 题。

( 1 )学生独立完成。

( 2 )班内汇报、交流。

( 3 )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 测量 课题:毫米的认识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明确毫米产生的意义,建立 1 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2. 知道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 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教学重点 :体验 1 毫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表象。

教学难点 :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知道“ 1 厘米 =10 毫米”。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估一估:同学们,今天老师要测测你们的眼力,请估一估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举手自由发言,对猜对的学生给予鼓励。

2. 做一做: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那么,你们能用手势比划出 1 米和 1 厘米的长度吗? 学生比划长度,教师适时指导。

3.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 21 页的主题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 ( 1 )引导学生拿出数学课本,对其长、宽、厚进行估测。

( 2 )教师指名汇报自己估测的方法。

4. 质疑:那么,究竟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呢?谁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准确数据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直尺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进行实际测量。

二、互动新授 1. 动手测量,认识毫米。

提问:我们在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时候,尺子应该放在哪里测量比较准确呢? (把尺子的 0 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 1 )在小组内先独自测量。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对测量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 2 )一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如:数学课本长:
26 厘米。

宽:不到 19 厘米,差 4 个小格。

厚:不到 1 厘米,只有 6 个小格。比 1 厘米少 4 个小格。

( 3 )质疑:测量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测量的结果都不是整厘米。) ( 4 )小结: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的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毫米”来表示。(板书:毫米的认识) 2. 探究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师:
1 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直尺,观察直尺上除了有厘米的刻度线外,你还发现了什么? ( 1 )学生独立观察,小组交流。

( 2 )小组代表汇报:
生 1 :直尺上除了有厘米的刻度线外,还有许多的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 1 厘米平均分成了许多小格。

生 2 :
0 ~ 1 厘米之间有 10 个小格。

生 3 :每个厘米都被平均分成了 10 小份。

…… ( 3 )小结: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 1 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 1 毫米。

多媒体课件演示:
0 ~ 1 厘米之间是 1 厘米,有 10 小格,每一小格表示 1 毫米,所 以 1 厘米 =10 毫米,毫米可以用国际通用字母 mm 表示。(板书:
1 厘米 =10 毫米) 3. 建立 1 毫米的长度概念。

( 1 )量一量:引导学生动手量一量 1 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 ( 2 )做一做:师生一起用手势表示出 1 毫米的长度。

( 3 )说一说:①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硬币、直尺、校通讯卡、学生出入证……) ②生活中哪些物品通常以毫米为单位计量的?(多媒体演示:自动笔、碳素笔的标志 0.5mm , 0.7mm ;
天气预报,今日的降水量达到了 175mm ……) ③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 (数学课本的长是 26 厘米,宽是 18 厘米 6 毫米,厚 6 毫米。)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班内汇报、订正。

( 4 )猜一猜:我们手中直尺的厚度是几毫米?( 1 毫米) 同桌验证猜测结果是否准确。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22 页“做一做”第 1 题。

观察题中的插图,再填空,指名回答。

教师强调:先把够用厘米作单位的数数一数是多少厘米,填上单位是厘米的空;
然后把不够 1 厘米的数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毫米,再填上单位是毫米的空。

2. 完成教材第 22 页“做一做”第 2 题。

( 1 )让学生独立量一量并填空。

( 2 )集体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 测量 课题:分米的认识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建立 1 分米的长度概念。

2. 使学生知道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和计算。

教学重点 :体验 1 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和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中的一个“新朋友” —— 毫米。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呢?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米、厘米、毫米。

通过学习这些长度单位,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
生 1 :我知道其中最大的长度单位是“米”。

生 2 :我知道 1 米大约有多长。(用手势表示) 生 3 :其中最小的长度单位是毫米,我还可以用手势表示 1 毫米大约有多长。

生 4 :我知道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是 1 米 =100 厘米, 1 厘米 =10 毫米。

2. 揭题: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在生活中,我们量物体长度的长度有时还会用到一个长度单位 —— 分米。

1 分米有多长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会知道了。(板书:分米的认识) 二、互动新授 1. 初步认识分米。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 23 页例 2 情境图。) 师:同学们,这就是 1 分米(师用手指课件表示的 1 分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能不能从中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呢? ( 1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 2 )小组选出发言代表,在班内交流。

生 1:1 分米里有 10 个 1 厘米,也就是说 10 厘米就是 1 分米。

生 2 :从 0 厘米到 10 厘米的一段长度是 1 分米。(课件放大米尺)因此, 1 分米 =10 厘米。

(教师板书:
1 分米 =10 厘米) 鼓励:你观察得可真仔细,说得太棒了! 2. 建立 1 分米的长度概念。

师:通过我们的观察,我们知道了 1 分米 =10 厘米。那你能用手势表示 1 分米的长度吗?试试看。

( 1 )学生拿出直尺,在直尺上找出 1 分米的长度。

( 2 )学生动手操作,试着用手势表示出 1 分米。

( 3 )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自己表示 1 分米的方法:
生 1 :将大拇指和食指叉开成 1 分米。(指出大拇指对准直尺的 0 刻度,食指指到 10 厘米的刻度上,从大拇指到食指之间是 10 厘米,也就是 1 分米。) 生 2 :左手指着直尺的 0 刻度,右手指着直尺的刻度 10 ,两手之间的距离就是 10 厘米,也就是 1 分米。

师: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了 1 分米的长度。太聪明了!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 1 分米。

①量一量:拿尺量一量你表示出的长度,看看准不准。

②比一比:同桌互相比一比 1 分米大拇指和食指叉开的大小(或两手之间的距离)。(反复两次) ③画一画:我们已经知道了 1 分米的大概长度,请同学们用直尺 在练习本上画出长 1 分米的线段。画完后,同桌交换用直尺量一量,看看你画得准不准。

④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分米?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一根粉笔的长度;
一支自动笔的长度;
喝牛奶时用的吸管的长度等。

教师介绍身边一些长度大约是 1 分米的物体。

3. 教学“ 1 米 =10 分米”。

( 1 )我们已经知道了 1 分米 =10 厘米,那么 1 米等于多少分米呢? ①让学生思考猜测。

②请同学们观察多媒体课件上的米尺或软尺,数一数 1 米有几个 1 分米。

③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④小组汇报想法。

学生汇报:我们观察了米尺,知道了 1 分米 =10 厘米,就以 10 厘米为一段, 1 米中一共有这样的 10 段,也就是 10 分米,所以 1 米 =10 分米。

( 2 )师:如果请你给我们所学的长度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排队,你认为应该怎样排呢? (米 > 分米 > 厘米 > 毫米) 4. 教学例 3 。

师:(多媒体出示教材第 23 页例 3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 作学习填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 1 )小组合作讨论。

( 2 )班内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生 1 :
2 厘米 =20 毫米。想:
1 厘米是 10 毫米, 2 厘米就是 2 个 10 毫米,也就是 20 毫米。

生 2 :
80 厘米 =8 分米。想:
10 厘米是 1 分米, 80 厘米里面有 8 个 10 厘米,也就是 8 分米。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23 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要求说出思考的过程。

教师强调:
1 米 =10 分米, 1 分米 =10 厘米, 1 厘米 =10 毫米。

2. 完成教材第 25 页“练习五”第 7 题。

( 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 2 )集体交流、订正。

3. 完成教材第 25 页“练习五”第 9 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 测量 课题:认识千米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明确“千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1 千米 =1000 米。

2.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 1 千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明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数学王国里有一座如《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般的“五指山”,在这座山上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出示课件)咦?拇指峰上住着的是谁呢?瞧!它来了。(点击课件出示:千米) 它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 —— 千米。(板书:千米) 二、互动新授 1. 以题质疑。

师:同学们,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千米有什么用? 1 千米到底有多长?什么地方要用到千米?……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

师:那么,带着我们的疑问,一起来学习、了解千米吧!(板书:
千米的认识) 2. 认识 1 千米的实际长度。

( 1 )提问:
1 千米到底有多长呢?现在跟老师一起到操场上去看看。(课件出示教材第 26 页例 4 :学校运动场的跑道图) 质疑:我们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 400 米,那么,沿操场走多少圈正好是 1000 米? 学生小组讨论。

指名汇报结果,并说明理由。教师课件演示。

(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 400 米,沿操场走 2 圈半正好是 1000 米。

400+400+200=1000 米。) 师:
1000 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 1 千米。请你想一想,“ 1000 米”和“ 1 千米”是什么关系?(是相等的关系)(教师板书:
1 千米 =1000 米) 师:
1 千米 =1000 米,读起来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把它们区分开吗? 先学生自己练读,然后小组内交流停顿方法,互读,最后指名读。

师指导读法并范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小结:千米也称公里(板书添上“公里”),有时也用 km 表示。

( 2 )到操场体验 1 千米的长度。

①教师与学生合作实地测量出 100 米的长度。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 1 米长的线,全班同学一起合作,把线连接在一起测量出 100 米的距离。

②让学生亲自走一走,数一数走多少步大约是 100 米,感知 100 米的距离。

③问:几个 100 米是 1 千米?( 10 个 100 米是 1 千米。)那我们来回走 10 次才是 1 千米。一起来走走看。

④学生走完后,说体会:走得好累呀! 1 千米比 100 米远多了…… 3. 认识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师:老师手里拿的米尺是 1 米长,用这把米尺连续量几次是 1000 米? (用这把米尺连续量 1000 次正好是 1000 米。) 小结:
1 千米是 1 米的 1000 倍,所以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 1000 ,即 1 千米 =1000 米。

4. 感知生活中的“千米”。

引导: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千米”这个长度单位。

学生自由发言:公路边的指路标志上;
路边的限速标志上;
摩托车、汽车的速度表上;
地图上标的比例…… 根据学生的发言,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常见的标志图片。

教师小结: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 km )作单位。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26 页“做一做”。

布置作业:放学后和家长一起走 1 千米的路程,充分体验 1 千米有多远。第二天在班上汇报说说自己的感受。

2. 完成教材第 28 页“练习六”第 1 题。

( 1 )独立完成。

( 2 )集体交流、订正。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选择适当长度单位进行填空。

3. 完成教材第 28 页“练习六”第 2 题。

( 1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 2 )小组内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 测量 课题:米与千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能根据米与千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 提高学生运用米和千米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根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解答与“千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谈话:小灰灰想要看羊村举行的全羊运动会,可是路上有好几道关卡,小灰灰过不去伤心极了。同学们,能帮帮小灰灰吗?(课件出示练习题)好,我们一起来帮小灰灰过关卡吧。

1. 把新送到对应的信箱。

1 千米 50 毫米 60 分米 1 米 100 厘米 1000 米 5 厘米 6 米 2. 做合格的小小列车员。

我们顺利闯过第一关,现在小火车开来了,只要答对车厢上的题,小火车就会将我们送去羊村。

指名学生回答,其余学生判断。

1 米 = ( )分米 100 毫米 = ( )厘米 30 分米 = ( )米 10 厘米 = ( )分米 7 米 = ( )厘米 1000 米 = ( )千米 3. 小火车载着小灰灰很快到了羊村,可羊村的大门紧锁,门上挂着一个牌子“做对下面的题才能进羊村”。让我们看看是什么题吧!(课件出示: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二、互动新授 师: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1. 课件出示教材第 27 页例 5 :
3 千米 = ( )米 5000 米 = ( )千米 ( 1 )让学生结合所学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进行千米和米 之间的换算。

( 2 )学生独立思考。

( 3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汇报:
3 千米 = ( 3000 )米,因为 1 千米 =1000 米, 3 千米里面有 3 个 1 千米,就是 3 个 1000 米, 1000+1000+1000=3000 (米),所以 3 千米 =3000 米;

5000 米 = ( 5 )千米,因为 1000 米 =1 千米, 5000 米里面有 5 个 1000 米,就是 5 个 1 千米,所以 5000 米 =5 千米。

2. 归纳算法。

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 1 )小组讨论。

( 2 )班内汇报、交流:
生 1 :把“千米”化成“米”,想:
1 千米是 1000 米,那么有几千米就是几个 1000 米,即“几千”米。

生 2 :把“米”化成“千米”,想:
1000 米是 1 千米,那么有几个 1000 米就是几千米,即几“千米”。

教师总结: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 1000 ,所以 千米 米。

3. 师:同学们太聪明了,小灰灰对你们充满了希望,再解出最后一题,小灰灰就可以看到精彩的全羊运动会了。赶快行动起来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 27 页例 6 :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 1 )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说一说,从这幅图中你都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再指名学生回答。

生 1 :
100 米我大约要走 200 步,从家到学校我走了 600 步,大约 300 米。

生 2 :我坐 3 站公共汽车,每站约 500 米,大约 1500 米远。

生 3 :走 100 米我大约要用 2 分钟,从家到学校我大约要走 10 分钟,约 500 米。

交流: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你是怎样估计的? 指名学生回答。

( 2 )小组内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计一下从你家到附近的商店大约有多远。

( 3 )小组汇报,集体评价估算方法是否可行。

师: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灰灰看到了精彩的全羊运动会。

三、反馈完善 师:运动会结束了,答对题有礼物带回家。帮小灰灰带上几份礼物回家吧! 礼物 1 :完成教材第 27 页例 5 下面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礼物 2 :完成教材第 27 页例 6 下面的“做一做”。

先小组讨论交流,再实际估测一下,然后指名学生汇报,并说一 说自己估计的方法(如:沿着教室的长和宽走一走,数一数教室长边和宽边镶了多少块地板砖等),其他同学评价估算方法是否可行。

礼物 3 :完成教材第 28 页“练习六”第 3 题。

( 1 )独立完成,做在答题纸上。

( 2 )集体交流、订正。

教师强调:不相同的长度单位需要统一后再计算。

礼物 4 :完成教材第 28 页“练习六”第 4 题。

( 1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 2 )小组内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 测量 课题:认识吨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概念。

2. 理解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知道 1 吨 =1000 千克,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 :建立“吨”的概念,并形成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认识明确“吨”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导入:我们经常去超市,在那里会看到各种不同包装的商品,(课件出示超市中的各种商品)如一袋方便面重 100 克,一袋面粉重 25 千克,一袋薯片重 50 克…… 2. 教师指出:克、千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质量单位,它们用来计量较轻物品的质量,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就要用“吨”作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吨”。(教师板书:认识吨) 二、互动新授 1. 初步了解“吨”。

( 1 )(出示教材第 31 页例 7 前两幅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举手回答:吊车吊起的集装箱重 2 吨、火车一节车厢可以装载 60 吨货物。

( 2 )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用“吨”作单位的标志呢? 学生畅所欲言:大桥头上、卡车上、地磅上…… 2. 认识千克和吨的关系。

质疑:
1 吨到底有多重? ( 1 )算一算。

课件出示:每袋大米重 100 千克, 10 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①小组讨论后汇报:
10 袋大米重 1000 千克。

②教师课件演示:
1 袋大米重:
100 千克;

2 袋大米重:
200 千克;

3 袋大米重:
300 千克;

…… 10 袋大米重:
1000 千克,也就是 1 吨。

教师板书:
1 吨 =1000 千克。

( 2 )背一背。

让同桌同学互相说出自己的体重,然后再互相背一背,切身感受一下一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提出问题:如果一个学生的体重是 25 千克, 40 名这样的同学是多少千克?是几吨? 学生独立推算后回答:
40 名这样的同学是 1000 千克,就是 1 吨。

3. 了解“吨”的应用。

提问:通常在什么时候,要用“吨”作单位呢?请举例说明。

( 1 )小组讨论,组长记录。

( 2 )交流汇总,比比哪个小组知道得多。

①很重物体的重量。如:大象、鲸鱼、人造卫星。

②运输工具的载重量。如:汽车、轮船、火车、吊车。

…… 4. 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 1 )让学生运用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根据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1 吨 =1000 千克,试着计算。(出示教材第 22 页例 8 的题目) ( 2 )全班交流,说一说换算方法。

汇报:
4 吨 =4000 千克,想:
1 吨是 1000 千克, 4 吨是 4 个 1000 千克,即 4000 千克。

3000 千克 =3 吨, 1000 千克是 1 吨, 3000 千克里有 3 个 1000 千克,即 3 吨。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吨 千克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32 页例 8 上面的“做一做”。

( 1 )让学生说一说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 2 )学生独立填写。

( 3 )全班交流。教师强调:
1 吨 =1000 千克。

2. 完成教材第 32 页例 8 下面的“做一做”。

( 1 )学生独立完成。

( 2 )集体交流、订正,并说一说换算思路。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 测量 课题:生活中的数学 第 6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能熟练运用列表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解决问题的策略。

2.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能熟练运用列表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熟练运用列表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 33 页例 9 情境图。

师:请大家认真读题,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1. 学生独立思考。

2. 全班交流。

生 1 :已知有两辆车,一辆载质量(载重) 2 吨,一辆载质量(载重) 3 吨。

生 2 :(补充上一位学生说的内容)两辆车要运完 8 吨煤。

生 3 :在运煤的时候,要求每次每辆车都装满。

生 4 :要求的问题是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 8 吨煤。

二、互动新授 1. 自主探究。

( 1 )课件出示要求的问题,让学生一起读一读。

( 2 )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派车方案。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安排的方法。

教师提示:可以用其中的一辆车运完,也可以用两辆车合作运完。

( 3 )小组合作整理不同的方案,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在答题纸上。

(可能有的学生用计算的方法,也可能用画图分一分的方法等。) ( 4 )展示成果,找出符合题意的方案。

生 1 :如果只用 2 吨的车,恰好运 4 次可以运完。

生 2 :可以用 2 吨的车运 1 次,用 3 吨的车运 2 次,两辆车刚好一共运 8 吨。

教师对叙述表达清楚的学生加以表扬。

2. 学习列表法。

引导: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都清晰地列出来。

( 1 )教师课件出示表格(如下图)。

( 2 )学生按老师的方法在答题纸上绘制表格。

( 3 )小组合作按表格的要求填写完整。

( 4 )指名上前展示,如果派车方案不全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 5 )指名说一说表格上所填写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

派车方案 2 吨 3 吨 运煤吨数 ① 4 次 0 次 8 吨√ ② 3 次 1 次 9 吨 ③ 2 次 2 次 10 吨 ④ 1 次 2 次 8 吨√ ⑤ 0 次 3 次 9 吨 3. 师生一起检验。

因为方案①:
2 × 4=8 (吨);
方案④:
3 × 2=6 (吨) 6+2=8 (吨),所以方案①和方案④都可以恰好把 8 吨煤运完。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33 页“做一做”。

让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列出来,然后选择正确方案。

2. 完成教材第 35 页“练习七”第 7 题。

( 1 )让学生合作完成。

( 2 )集体交流、订正。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课题:不连续进位加法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学会万以内的加法(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万以内的加法(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进位加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师:同学们,我国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野生动物,你们认识这几种野生动物吗?你知道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动物吗? 伴随悠扬的音乐,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示丹顶鹤、蜥蜴、麋鹿、狐狸的图片。

学生回答:丹顶鹤属于鸟类;
蜥蜴属于爬行类;
麋鹿和狐狸都属于哺乳类。

2. 课件出示教材第 36 页“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份统计表,你能从统计表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鸟类有 271 种,爬行类有 122 种,哺乳类有 31 种。) 3. 提问: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要运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生 1 :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生 2 :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生 3 :我国湿地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二、互动新授 1. 根据问题,尝试解答。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解决哪一个呢? 出示教材第 37 页例 1 :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 1 )提问:要想算出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需要知道哪些相关的信息?你会列出算式吗? (求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需要知道:我国湿地鸟类有 271 种,爬行类有 122 种,列式为:
271+122= ) ( 2 )引导:你们会计算吗?自己试试看。

①学生在答题纸上试算,教师巡视,并指名学生板演。

②汇报讲解。

师:你们和这位同学计算得一样吗?下面我们请他来说一说他的计算过程。(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讲解)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
2 7 1 + 1 2 2 3 9 3 小结:在计算这道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在笔算的时候,相同数位要对齐,并从个位加起。)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做出判断。

2.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出示教材第 37 页例 2 :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 1 )小组合作,列出算式并试着在答题纸上计算。如果遇到问题,请与自己小组的成员一起讨论解决。

( 2 )师:你们在计算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一。)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271+31=302 (种) 2 7 1 + 3 1 3 0 2 ( 3 )提问:同学们,如果百位上相加满十,怎么办?出示:
271+903= ①小组合作,在答题纸上进行计算。

②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从个位加起, 1+3=4 ,个位上写 4 ;
十位上 7+0=7 ,十位上写 7 ;
百位上 2+9=11 ,满十向千位进 1 ,百位上写 1 ,千位上也写 1 ,因此 271+903=1174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 7 1 + 9 0 3 1 1 7 4 ( 4 )师:在计算这道题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汇报: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如果十位满十就向百位进 1 ;
如果百位满十就向千位进 1 。

3. 比较总结。

( 1 )引导学生观察两道例题中的三个算式( 271+122,271+31,271+903 ),同桌互相交流讨论,找出计算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笔算加法,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不同点:
271+122 是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而 271+31 和 271+903 都是进位加法。在 271+31 中十位上满十,要向百位进 1 ;
在 271+903 中百位上满十就要向千位进 1 。

( 2 )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分析、比较、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总结。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1 。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37 页“做一做”。

( 1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同时指 4 名学生到黑板上板 演前 4 道计算题的计算过程,教师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

( 2 )让另外 4 名学生当小老师,批改同学的计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把算式的数抄错。

( 3 )集体评讲学生的完成情况。

( 4 )后 4 道题指名说出结果及计算过程。

教师强调笔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1 。同时提醒学生在计算时一定要加上这个进上去的“ 1 ”。

2. 活学活用。

出示问题:丁丁和妈妈在比身高,你知道妈妈身高多少厘米吗? 丁丁:我身高 137 厘米。

妈妈:我比你高 29 厘米。

( 1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137+29=166 (厘米)。

( 2 )集体交流、订正,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课题:连续进位加法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以及一个数与接近整百的数相加时口算方法。

2. 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一个数与接近整百的数相加时的笔算方法和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验算的多种方法,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谈话:同学们,我国湿地不但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野生动物,还孕育了各种各样的湿地野生植物。瞧!今天老师就带了某湿地野生动、植物的一些信息。(多媒体课件随着音乐播放收集的某湿地的动、植物图片。) 2. 质疑:欣赏完之后,你想知道什么? (这湿地有野生动物多少种?这湿地有野生植物多少种?在这湿地中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共有多少种?……) 引导:同学们,看完资料我们知道了野生动、植物正濒临灭绝,因此我们要提高对环境的保护,珍惜每一处花花草草,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保护环境! 二、互动新授 1. 迁移渗透,尝试计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 38 页例 3 :某湿地有野生植物 445 种,野生动物 298 种。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你能列出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 1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445+298= ( 2 )如何计算呢?(列竖式计算)请同学们在答题纸上列竖式计算出结果。

①学生自己独立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②指名学生板演,并说说计算方法。

③学生评价。(板演的同学做得对不对,如果有错误,请给予纠正。) 讨论:这与我们前面学的笔算加法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 1 。

不同点:前面所学的是不进位加法和一次进位加法,而今天学的是两次进位加法。因此更要记住要加进位“ 1 ”。

( 3 )提问:连续进位加法除了用竖式计算外,还可以用口算。如何口算出结果呢?我们试试看。

①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提示:注意观察两个加数,看看有什么特点? ②小组合作,交流口算方法。

③小组推举代表展示口算方法,并说明理由。

生 1 :
298 接近 300 ,可以看作 300 来口算,多加了 2 ,再减去 2 。也就是:
445+298=445+300 - 2 =745 - 2 =743 生 2 :
400+200=600,40+90=130,5+8=13,600+130+13=743 。

生 3 :
445+298=443+300=743 。

……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口算方法。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呢? (“ 445+298=445+300 - 2=745 - 2=743 ”这种方法最简便,因为 298 最接近 300 ,把 445 与 300 相加,多加了 2 就再减去 2 ,这样很容易口算出结果。) 小结:在计算一个数与接近整百的数相加时,不但可以用竖式进行计算,还可以把这个数与整百数相加,多加了几就再减去几,少加了几就加上几进行口算。

2. 合作学习,探究验算方法。

检验:我们计算得对不对呢?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呢? ( 1 )学生边看书,边思考验算方法。教师巡视,适当引导、提示。

( 2 )小组内反馈验算结果,交流、讨论验算方法。

( 3 )汇报验算方法。鼓励学生并肯定学生不同的验算方法,并 让学生说出验算根据,还可以小组互相帮忙。如:
生 1 :我用 743 - 445 ,看得数是不是 298 。(根据“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验算) 生 2 :我用 298+445 ,看得数是不是 743. (根据交换加数的位置验算) 生 3 :我用 743 - 298 ,看得数是不是 445. (根据“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验算) 说明: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一种,在今后练习时就用那一种进行验算。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38 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学生板演,最后集体订正。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1 。

2. 完成教材第 39 页“练习八”第 5 题。

( 1 )学生独立完成。

( 2 )集体交流、订正,并说明理由。

3. 完成教材第 40 页“练习八”第 8 题。

( 1 )让学生独立完成第( 1 )、( 2 )题。第( 2 )题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 2 )集体交流、订正。

( 3 )同桌合作完成第( 3 )题。先互相提出问题,把所提的问题记录在答题纸上,然后把问题进行归类并列式解答。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课题:连续退位减法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2. 归纳笔算减法的法则,并能灵活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归纳并灵活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学生自由回答)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国产动画也有了很大发展,陆续出产了许多新的动画作品。这里是“ 2004 ~ 2011 年度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课件出示教材第 41 页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根据统计表中所给的信息,学生自由发言。

2. 提出问题。

师:你能根据统计表提出有关于减法的问题吗? 生 1 :
2004 年比 2005 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生 2 :
2011 年比 2009 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生 3 :
2005 年比 2011 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选择性地板书提出的问题。

3. 质疑: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减法问题,怎样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减法的计算。(板书:减法) 二、互动新授 1. 教学例 1 。

课件出示问题:
2011 年比 2009 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 1 )师: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要知道 2011 年生产了多少部动画片与 2009 年生产了多少部动画片。) ( 2 )引导学生看统计表并解答。

①指名列出算式:
435 - 322= ②用笔算两位数减法的方法试着列出竖式算一算。

③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巡视,提示:列式时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减起? ④全班反馈,汇报计算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 3 5 - 3 2 2 1 1 3 教师边板书,边说明: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 学习例 2 。

师:同学们可真棒!能独立解答例 1 提出的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 41 页例 2 )“ 2005 年比 2011 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这一问题你能解答吗?试试看。

( 1 )指名列出算式:
435 - 86= ( 2 )学生分小组用笔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分小组进行计算,发现问题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 3 )引导:你们在计算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个位“ 5 - 6 ”不够减,从十位退 1 ,十位退 1 后是 2 ,“ 2 - 8 ”不够减,从百位退 1 ,十位上加 10 再减,即“ 12 - 8=4 ”,百位借 1 后是 3 。) ( 4 )班内交流。找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个位:
5 - 6 不够减,从十位退 1 ,得 15 - 6=9 。十位:
3 退 1 后是 2,2 - 8 不够减,从百位退 1 ,得 12 - 8=4 。百位:
4 退 1 后是 3 。

( 5 )让学生叙述计算过程,巩固计算方法。

3. 比较例 1 和例 2 ,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汇报:相同点:都是减法,在笔算的时候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不同点:例 1 是不退位减法;
例 2 是连续退位减法。在计算例 2 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 1 ,十位退 1 后还不够减,从百位退 1 ,十位上加 10 再减。

4. 总结归纳笔算减法的计算法则。

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 1 )学生分小组讨论。

( 2 )小组代表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总结归纳并板书。

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 1 当 10 ,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每一位计算时先减去被退走的 1 。

( 3 )课件出示歌谣:计算遇到退位减,本位不够向前点。前位退 1 变成 10 ,再和本位加后减,哪位上有退位点,先退 1 后再来减。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41 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找 4 名同学上台板演前两组,并说说计算方法。

教师强调: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 1 当十,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每一位计算时先减去被 退走的 1 。

2. 数学诊所。(课件出示题目) 6 3 9 - 2 8 7 4 5 2 ( 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 2 )集体交流、订正。先说明病因,然后再订正。

3.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材第 41 页统计表提出的不同问题并进行解答。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课题:中间有 0 的连续退位减法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被减数中间有 0 的连续退位减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减法验算。

3. 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被减数中间有 0 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减法的两种验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知道了不少有关国产电视动画片的信息,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两条关于国产电视动画片的信息。

1. 出示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题:
2004 年计划生产 158 部国产电视动画片, 2005 年计划生产 413 部国产电视动画片。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 提出并解决问题:
2005 年比 2004 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 1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413 - 158= ,并计算出结果。

( 2 )集体订正。

( 3 )指名说一说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注意哪一位上有退位要先减去一;
注意从个位减起。) 3. 改变信息,导入新知。

( 1 )改变信息:如果 2005 年计划生产 403 部国产电视动画片。那么 2005 年比 2004 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呢? ( 2 )解决问题:
①学生列式:
403 - 158= ②对比:“ 403 - 158 ”与“ 413 - 158 ”中的被减数中间有 0 。

4. 揭示课题:在退位减法中,被减数中间有 0 时该怎样减呢?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被减数中间有 0 的退位减法”。(板书课题:中间有 0 的连续退位减法) 二、互动新授 1. 自主探究。

( 1 )学生尝试计算:
403 - 158= ( 2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403 - 158 ”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 1 ,十位上又是 0 ,怎么办? 2. 交流释疑。

( 1 )小组讨论:计算“ 403 - 158 ”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 1 ,十位上又是 0 ,怎么办? ( 2 )演示释疑:教师通过计数器和竖式讲解。

师借助拨珠演示讲解:
个位:
3 减 8 不够减,从十位退 1 ,十位上是 0 ,应从百位退 1 ,当作 10 个十再从十位上退 1 给个位,当作 10 个一,这时十位就剩 9 个十。十位退的一个 10 与个位的 3 相加得 13,13 - 8=5 ,在个位上写 5 。

十位:从百位上退 1 后,十位上是 10 ,又退给个位 1 个十,十位上是 9,9 - 5=4 ,十位上写 4 。

百位:百位是 4 ,退给十位一个十后,剩下 3,3 - 1=2 ,在百位上写 2 ,最后结果是 245 。

竖式为:
师小结:用竖式计算被减数中间有 0 的退位减法与前面学的连续退位减的方法相同。被减数中间有 0 的三位数减法,如果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百位退 1 ,在个位上加 10 再减,十位上一定要用 9 减。

3. 尝试验算。

提问:这道题计算的结果对不对呢?我们需要进行检验。我们已经学会了加法的验算方法,今天的减法又该怎样验算呢? ( 1 )学生独立探索验算方法。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独立在答题纸上进行验算。

( 2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方法。

在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和验算方法。

( 3 )交流汇报验算方法。

指名汇报并展示验算过程,并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方法 1 :用被减数减差,即:
方法 2 :用减数和差相加,即:
或 (教师板书:减数 + 差 = 被减数或差 + 减数 = 被减数 被减数-差 = 减数) 小结:刚才同学们验算时所用的方法都不错。以后我们就用刚才所用到的这些方法来进行减法的验算。也就是用减数加差看是否等于被减数,或者用被减数减差看是否等于减数。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42 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动手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然后再独立进行计算,并验算。

教师强调:被减数中间有 0 的三位数减法,如果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百位退 1 ,在个位上加 10 再减,十位上一定要用 9 减。

2. 出示题目:被△盖住的数字是多少? ( 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 2 )集体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课题:生活中的数学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 根据实际生活需要不同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解决。

教学重点 :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生活需要不同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解决。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谈话:(出示教材第 43 页情境图)同学们,小红一家在商场购物,买好了所需的三种商品来到了收银台前。收银员要算出应收多少钱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他们买的哪三种商品以及每种商品的价格) (课件出示“销售清单”)根据销售清单你知道了什么? (从“销售清单”中知道小红一家买了一台空调扇、一台学习机和一盏护眼灯。还知道空调扇的价格是 558 元,学习机的价格是 225 元,护眼灯的价格是 166 元。) 二、互动新授 1.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从“销售清单”中获得的信息帮收银员算一算应收多少钱。

( 1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试着计算出结果。

( 2 )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

( 3 )班内交流,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558+225+166=949 (元) ( 4 )讨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笔算过程,你能想出简便的笔算方法吗? ①学生独立观察。

②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得出简便的笔算方法并写在答题纸上。

③小组代表汇报,并展示本组得出的简便的笔算方法。

小结:计算连加时,前两个加数的和直接加上第三个加数,比较简便。以后我们列竖式时可以写成一个竖式。

2. 设疑:请大家帮小红的爸爸算一算应该准备多少钱才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 1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 2 )把小组讨论的结果写在答题纸上。

( 3 )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并说出解题的思路。

方法一:他们买了三种商品,把三种商品的价格加起来,就是爸爸应付的钱,也就是 558+225+166=949 (元) 方法二:空调扇的价格是 558 元,可以看成 560 元;
学习机的价格是 225 元,可以看成 230 元;
护眼灯的价格是 166 元,可以看成 170 元,因此可以这样计算:
或 ( 4 )小结:解决这一问题同学们想出了不同的解答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更好,更适合于我们的实际生活呢? ①学生在组内展开讨论交流。

②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汇报:估算的方法更好,更适合于我们的实际生活。因为“爸爸需要准备多少钱才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需要精确的答案,只要快速算出大约数据就可以了。

小结:收银员收钱要准确,因此要精确计算;
而爸爸应该准备多少钱才够,不需要精确计算,估一估就行。我们以后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

三、反馈完善 1. 请你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并解决它们。

( 1 )小组讨论、交流。

( 2 )班内汇报。比如:我们要到商店买东西需要带多少钱的时候可以运用估算;
售货员找钱和购物人付钱的时候就需要准确计算,而估算就不行了。

教师强调: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2. 解决问题。(课件出示以下题目) 商品 电话 电饭锅 自行车 录音机 价格 123 元 306 元 425 元 368 元 如果妈妈想买一个电饭锅、一辆自行车和一台录音机,她带 1500 元够吗? ( 1 )独立完成,做在答题纸上。

列式为:
3.6+425+368 ≈ 1100 (元) 1500 元 >1100 元,够了。

( 2 )班内展示。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课题:整理和复习 第 6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正确熟练地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 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组内交流、整理知识。

( 1 )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大家课后对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请同学们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记录。

( 2 )请每一小组的组长汇报小组整理的结果。

2. 导入:同学们都认真做了整理,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细致地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整理和复习) 二、互动新授 1. 思考与练习。

( 1 )(出示教材第 47 页第 1 、 2 题)请同学们在答题纸上列竖式计算,并说一说哪些算式中的个位相加不需要进位,哪些算式中个位、 十位都要进位;
哪些算式中的十位相减不需要退位,哪些算式中个位、十位相减都要退位。

( 2 )学生互换答题纸,订正计算结果。

2. 提问:我们在计算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1 )学生独立思考。

( 2 )小组内交流。

( 3 )集中反馈与补充。

( 4 )复习笔算加、减法的注意事项。

①分组讨论。

②小组选取代表,班内汇报。

( 5 )请同学们从以上加减法算式中各选一个进行验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 6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笔算加、减法时可先进行估算,再按照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做完后用验算的方法进行检查,同时,书写、计算都要认真,相信每个同学的计算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3. 课件出示教材第 47 页第 3 题第( 1 )小题。看看大家谁算得又对又快。

出示第 3 题第( 2 )小题。圈出得数大于 200 的算式。

先估算,然后再计算。

出示第 3 题第( 3 )小题教材中的情境图。

( 1 )说一说,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 2 )要求问题 1 需要哪些条件? ①小组交流。

②列出算式,并解答。

③指名说说解题方法。

让学生独立完成问题 2 ,再集体交流、汇报。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48 页“练习十”第 1 题。

先说说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然后进行计算,并验算。

2. 完成教材第 48 页“练习十”第 2 题。

先看图说说图意,然后根据图意解决问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课题:倍的认识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建构“思 维模式”。

3. 培养学生善于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及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及计算思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渗透“倍”与乘、除运算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谈话:今天,老师想请一些同学上台来做一个小游戏,你们愿意吗?(愿意) 2. 按要求完成游戏。

先请 3 名男同学到前面来,站成一排;
然后请 6 名女同学到前面来, 3 个 3 个地站在一起,站在男同学的后边排成一排。

3.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男、女同学的站队情况,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男同学人数比女同学人数少;
女同学人数比男同学人数多;
男同学有几人,女同学就几人站成一组;
女同学人数有 2 个 3 人…… 4. 揭示课题。

解释课题: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像这种情况,我们就说女同学的人数是男同学的 2 倍。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倍”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倍的认识) 二、互动新授 1. 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 1 )(课件出示教材第 50 页例 1 主题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应的胡萝卜、红萝卜和白萝卜数。

( 2 )根据教师的提示,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用圆片代替胡萝卜用小棒代替红萝卜。) 第一行先摆出 2 根胡萝卜。

即:
质疑:第二行有 6 根红萝卜, 2 根为一组,可以摆出几个 2 根?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得出答案:
(教师板书:
3 个 2 根) ( 3 )师小结:像这种情况,我们就说胡萝卜的根数是红萝卜的 3 倍。

( 4 )圈一圈,填一填。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 50 页,完成例 1 的填空。

①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②教师演示课件,集体订正。

2. 巩固“倍”的概念。

课件出示:
第一行:
第二行:
提问:怎样判断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 学生解答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教师板演:
4 个 为一组,第二行中摆了 3 组 4 个,所以第二行是第一行的 3 倍。

3. 初步感知“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 1 )动手操作。

问:第一行摆 3 个圆片,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 4 倍,第二行摆几个?同学们会摆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动手摆一摆。

第二行摆了几个圆片?为什么?怎样摆能清楚地看出来? 汇报交流:第二行摆了 12 个圆片,因为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 4 倍,也就是第二行摆 4 组 3 个,一共就是 12 个。

有的学生 3 个一组地摆,也可能有的学生一个一个地依次摆开,这时让学生观察并区分这两种摆法,知道 3 个一组摆较好。

学生上台边说摆的过程,边板演。

( 2 )结合实际说一说。

请同学们找出生活中的例子,用倍的关系说一说。

小组内讨论、交流,互相说一说。

( 3 )师小结:比较谁是谁的几倍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都是以小数为 1 份数,再看看大数里面有几个小数,大数就是小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就是几个这个数。

三、反馈完善 1. 拍手游戏。

老师拍 4 下,学生拍的是老师的 3 倍。

老师拍 2 下,学生拍的是老师的 4 倍。

同桌对拍练习。

2. 完成教材第 50 页“做一做”第 1 题。

先让学生动手圈一圈,然后填空。

教师强调:比较谁是谁的几倍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都是以小数为 1 份数,再看看大数里面有几个小数,大数就是小数的几倍。

3. 完成教材第 50 页“做一做”第 2 题。

( 1 )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互相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

( 2 )完成填空,集体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课题: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通过画图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 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能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提问:看,同学们正在大扫除呢!(出示教材第 51 页例 2 的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擦桌椅的有 12 人。扫地的有 4 人。) 2. 根据以上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 1 :擦桌椅的和扫地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 2 :擦桌椅的比扫地的多多少人? 生 3 :扫地的比擦桌椅的少多少人? 生 4 :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问题。

3. 谈话:同学们,你们可真棒!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在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中“一共有多少”和“比多少”的问题是我们已经学 过的知识,而“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这可是一个新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它吧!(教师板书课题: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二、互动新授 1. 观察讨论,初步感知。

出示例题:擦桌椅的有 12 人,扫地的有 4 人,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 1 )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师: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指名说出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知道了擦桌椅和扫地的学生各有多少人。问题是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 2 )小组合作,分析解答。

质疑:应该怎样解答呢?为什么? ①让学生先思考再分小组讨论。

②小组选出代表全班汇报,说说你们组是怎样想的。

生 1 :我们组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 3 倍。要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就是求 12 里面有几个 4 ,也就是用 12 ÷ 4=3 。

生 2 :我们小组画了一张示意图,能清楚地看出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 3 倍。要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也就是求 12 里面有几个 4 ,因此用除法计算, 12 ÷ 4=3 。

……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12 ÷ 4=3 。

③问:在 3 的后边能不能放单位名称呢?(不能)教师强调:“倍”可不是单位名称,它只能表示倍数关系,不能作为单位,因此得数后面不用写“倍”。

( 3 )提问: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问题,是今后我们在解答应用题时经常用到的方法。这个问题我们已经顺利地解决了,同学们的表现真好。我们解答得对不对呢?你是怎样验证的? ①小组讨论验证方法。

②全班汇报交流:扫地的 4 人, 4 的 3 倍是 12 ,正好是擦桌椅的人数,解答正确。

③教师补充答话。

2. 拍手游戏,加深认识。

提问:请同学们注意听,老师拍手,第一次拍了几下?第二次拍了几下?问:第二次拍的是第一次的几倍? (教师拍两回:第一次:
2 下、 6 下;
第二次:
2 下、 8 下。) ( 1 )教师拍手,学生认真听。

( 2 )学生根据听到的在答题纸上列出算式。

( 3 )展示解答方法,并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3. 比较:通过我们所说的,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师小结:像这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看一下这个数 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那就是几倍。大家想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用除法计算)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53 页“练习十一”第 1 题。

观察图,数一数每种水果的个数,再进行填空,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2. 完成教材第 53 页“练习十一”第 2 题。

( 1 )让学生独立完成。

( 2 )集体交流、订正,并说出怎么想的。

教师强调:“倍”不是单位名称,它只能表示倍数关系,不能作为单位。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课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学会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构建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的思维模式。

2.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贴花游戏。

摆一摆:老师贴了 3 朵红花,黄花的朵数是 2 个 3 朵。猜猜黄花有多少朵?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小棒代替黄花摆一摆。

( 1 )学生独立用小棒摆一摆。

( 2 )指名学生上台摆出黄花,说一说是怎么摆的。(应该摆 2 份,每份是 3 朵。) ( 3 )提问:你能列出算式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同桌之间说一说,然后集体交流。

列出算式:
2 × 3=6 或 3 × 2=6 。

提问:
2 个 3 是 3 的几倍?( 3 的 2 倍)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 个 3 3 的 2 倍。

2. 师:我们继续摆,老师贴出 5 朵红花,黄花的朵数是 3 个 5 朵,猜猜黄花有多少朵? ( 1 )学生动手摆一摆并列出算式。

( 2 )展示汇报。

提问:
3 个 5 是 5 的几倍?( 5 的 3 倍)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 个 5 5 的 3 倍。

3. 小结揭题。

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倍(或多少个几,就是“几的多少倍”)。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用“倍”的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二、互动新授 1. 创设情境,出示例题。

( 1 )导入:棋类活动是中国的发明,有上千年的历史。下棋不但是紧张激烈的智力竞赛,更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因此得到了小朋友的喜爱。看,一位小朋友来买棋了。(课件出示教材第 52 页例 3 的情境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军棋的价钱是 8 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 4 倍。) ( 2 )质疑:根据以上两个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指名回答) 生 1 :象棋的价钱是多少元? 生 2 :买象棋和军棋一共需要多少元?(师指出这一问题以后再解决) ( 3 )(出示例 3 的问题)指名读一读。

2.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 1 )思考:可以根据什么信息来求象棋的价钱? ( 2 )寻找: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 4 倍。(教师板书) ( 3 )操作: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提示:军棋和象棋的价钱谁多谁少,把谁看成一份数。)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 4 )画图分析数量关系。

师:摆小棒比价直观,但数字很大或没有小棒怎么办呢?为此,人们创造了画线段图来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但比我们摆小棒方便,还能直观地反映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①提问:军棋和象棋的价钱,把谁看成一份数?为什么? (军棋的价钱少,我们把军棋看成一份量。) 引导:我们用一条比较短的线段来表示军棋的价钱。

(课件演示:军棋:
) ②让学生试着在答题纸上画一画。

③提问:
8 元为一份,用线段表示出来了。(教师顺势用手量一量)象棋的价钱应怎样画呢? 小组讨论,在答题纸上画出结果。

选出代表展示,并说明想法: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 4 倍,也就是 4 个 8 这么长。

④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课件演示在军棋的价钱下面画出一条和 8 元同样长的线段。)问:它表示军棋价钱的几倍?( 1 倍)一段一段依次画出,分别问是军棋价格的几倍。( 2 倍、 3 倍、 4 倍)最后在图上标出“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 4 倍”。

⑤追问:请大家仔细看线段图,从线段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指导学生看图,师手势比划。)这条线段表示的是军棋的价钱,象棋的价钱有这样的 4 份也就是军棋价钱的 4 倍。那问题是什么?(象棋的价钱是多少元。)教师用手势指出后并标出。

全班交流。

( 5 )引导解题:要求象棋的价钱是多少元,就是求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集体汇报: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 4 倍就是求 8 的 4 倍是多少,也就是求 4 个 8 是多少。

列式:
4 × 8=32 (元) 教师适时板书:
8 的 4 倍 4 个 8 。

( 6 )还原检验。

师:我们解答得对吗?现在和老师一起代回原题检验一下吧。

师生一起检验:军棋的价钱是 8 元,象棋的价钱是 32 元, 32 正好是 8 的 4 倍。

3. 教师小结: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知道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我们还认识了线段图,知道了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你们会看线段图了吗?咱们试一试!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54 页“练习十一”第 5 题。

引导:观察线段图,说一说,已知什么?求什么? 强调: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 完成教材第 54 页“练习十一”第 7 题。

( 1 )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

( 2 )集体交流。

3. 完成教材第 55 页“练习十一”第 8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在第( 2 )小题中,爸爸的年龄和小丽的年龄都指的是去年的年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口算乘法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你都玩过什么游戏?(学生自由回答) 2. 出示教材第 56 页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在这个游乐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指名汇报观察到的信息:图上有很多游乐设施,有游乐园项目价目表…… 3. 课件出示小精灵提出的问题: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 1 )学生独立思考。

( 2 )小组内合作交流,说说怎样列式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

( 3 )指名汇报:
生 1 :坐旋转木马每人 5 元, 4 人要多少钱? 生 2 :坐激流勇进每人 10 元, 5 人要多少钱? 生 3 :坐过山车每人 12 元, 6 人要多少钱? 4. 师:哪些算式你能计算出结果?你会计算的算出来。

( 1 )指名回答。

( 2 )观察不会计算的算式的特点。(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 5.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二、互动新授 1. 学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 1 )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 57 页例 1 问题)从题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坐碰碰车每人 30 元, 3 人需要多少钱?) 追问:你能列式解答吗?把你列出的算式和计算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①学生在答题纸上列出算式。

②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③全班交流,说说你的算法。

学生可能说出的方法有:
生 1 :
20 × 3=60 ,想:
3 个 20 的和,也就是 20+20+20=60 。

生 2 :
20 × 3=60 ,想:
2 个十乘 3 是 6 个十,就是 60 。

生 3 :
20 × 3=60 ,想:
10 个 3 是 30 ,那么 20 个 3 就是 60 。

生 4 :
20 × 3=60 ,想:因为 2 × 3=6 ,所以 20 × 3=60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性地板书) ( 2 )动手摆摆,理解算法。

师:你能根据算式的意义用小棒摆一摆,并讲讲口算方法吗? ①小组内讨论、交流。

②选出代表上台边演示,边讲解。

( 3 )迁移类推,发现规律。

想一想: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上面的计算方法和结果推算出 200 × 3 得多少呢? ①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推算出口算方法及结果。

②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 200 × 3=600,200 就是 2 个百, 2 个百乘 3 是 6 个百,就是 600 。) ③让学生把正确的口算结果填写在书上。

( 4 )引导: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归纳:计算一个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时,可先用整十、整百“ 0 ”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 0 ,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 。

2. 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

提问:如果有 3 位学生坐过上车,要花多少钱呢?(出示:教材第 57 页例 2 问题)我们该怎样列式?又该如何计算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 1 )学生独立在答题纸上列出算式:
12 × 3= ,并试着口算出结果。

( 2 )小组内交流,并说一说口算方法。

( 3 )集体交流。

生 1:12 × 3=36 ,想:
12+12+12=36 。

生 2:12 × 3=36 ,想:
10 × 3=30 , 2 × 3=6,30+6=36. …… ( 4 )摆小棒掌握算法。

想一想, 12 × 3 的意义是什么?( 3 个 12 ) 根据 12 × 3 的意义,让学生独立摆小棒。

小组互相说一说口算顺序。学生边说,边动手操作。

教师板书:
12 × 3=36 ,想 12+12+12=36 ;

12 × 3=36 ,想 10 × 3=30,2 × 3=6, 30+6=36 。

( 5 )拓展延伸。

追问:
12 × 3 我们会算, 12 × 4 又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根据口算过程用小棒演示一下。

让学生把正确的口算结果填写在课本上。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57 页“做一做”。

( 1 )学生独立完成。

( 2 )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 3 )观察第一行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教师强调:一个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可先用整十、整百“ 0 ”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 0 ,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 。

2. 让学生完成根据主题图提出的剩余问题。

( 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 2 )集体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不进位)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 1 )提问:“国庆”节就要到了,每个班都要举行庆祝活动。(课件出示教材第 60 页例 1 情境图)瞧!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画面)从这幅画画的情境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3 个小朋友;

3 盒彩笔;
每盒有 12 支彩色笔;
每人画了一幅画……) ( 2 )质疑: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 1: 一共画了多少张画? 生 2 :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 2. 口答列式。

师(课件出示小精灵的问题):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支彩笔?你会列算式吗? 指名口答:
3 × 12 或 12 × 3 ,教师板书:
12 × 3= 3. 尝试计算。

提问:“ 12 × 3 ”该如何计算呢? ( 1 )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 2 )小组内交流算法,找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写或画在答题纸上。

(3) 请几名代表汇报交流,并讲解各自的思路。

(教师收集并展示,选择板书) 方法 1 :连加 方法 2 :分解组合 方法 3 :摆小棒 方法 4 :画图 方法 5 :拆数① 9 × 3=27 , 3 × 3=9 , 27+9=36 。

② 8 × 3=24 , 4 × 3=12 , 24+12=36 。

③ 7 × 3=21 , 5 × 3=15 , 21+15=36 。

④ 6 × 3=18 , 18+18=36 。

二、互动新授 1. 比较算法。

讨论:以上算法中哪种算法比较简便呢?说明原因。

( 1 )小组内讨论。

( 2 )集体交流,说明理由。

(方法三和方法四都好理解,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一般用计算的方法来算。方法一,如果因数的个数多了,算起来就比较麻烦。方法二,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比较简便。方法五,虽然因数不管是几都能算,但是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相乘,乘后再加,非常麻烦。) 2. 合作学习,探索竖式。

引导:从刚才讨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合的方法来计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三个算式组合起来写成一个竖式。请同学们试试看。

( 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写在答题纸上。教师巡视并适当指导。

( 2 )教师指定学生板书讨论结果。

生 1 :
生 2 :
( 3 )让板书的两个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思路。

生 1 :先用 2 和 3 相乘得 6 ,再用 10 和 3 相乘得 30,30 加 6 得 36 。

生 2 :先用个位上的 2 和 3 相乘得 6 ,把 6 写在个位上,再用十位上的 1 和 3 相乘得 3 ,表示 3 个十,也就是 30 ,这个 0 可以省略不写,把 3 直接写在十位上。

…… ( 4 )评一评,哪种方法更简便? 3. 规范格式,归纳方法。

( 1 )课件演示:
教师边用课件演示,边讲解:第二个因数要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 3 乘 2 得 6 ,表示 6 个 1 ,写在个位上;
再用 3 去乘十位上的 1 得 3 ,表示 3 个十,把 3 写在十位上(用虚线在个位上写一个 0 ),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得 36 。因为积的十位上的 3 表示 3 个十,所以这个 0 可以省略不写,把 3 直接写在十位上。

( 2 )小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我们把这两 个相乘的数都叫做因数,最后的得数叫做积。

( 3 )同桌互相说一说 12 × 3 竖式计算的过程。

4. 小结:在计算时,先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把积对着那一位写,最后把所得的积相加。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60 页“做一做”第 1 题。

( 1 )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

( 2 )集体交流订正。

2. 完成教材第 60 页“做一做”第 2 题。

( 1 )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

( 2 )指名汇报,并说说乘的顺序。

教师强调: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把积对着那一位写,最后把所得的积相加。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不连续进位)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使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笔算乘法的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乘法不连续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提问:(课件出示教材第 61 页例 2 情境图)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 1 :王老师在书店买书。

生 2 :王老师要买 3 套书。

生 3 :一套书 16 本…… 追问: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王老师要买 3 套连环画,每套 16 本,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 二、互动新授 1. 由图理解题意。

( 1 )课件将图中提供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 16 本,王老师买了 3 套,一共是多少本? ( 2 )质疑:若求一共买了多少本书,分析一下题意实际上是求什么。( 3 个 16 是多少?)如何列式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6 × 3= ( 3 )揭题: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2. 探讨算理与算法。

( 1 )学生独立探索。

请学生在答题纸上做,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相互商量。(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计算出结果。) ( 2 )学生完成后,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

( 3 )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有选择性地板书) 方法一:连加 方法二:竖式计算 方法三:摆小棒 ( 4 )讲解:课件演示,借助摆小棒的过程,说明用 3 乘 16 个位上的 6 得 18 ,即 ;
然后再用 3 乘 16 十位上的 1 得 30 , 即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即 ,为 了书写方便,把竖式简化为:
演示时,要着重强调进位:为了避免漏加 1 ,我们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 1 ”。(教师在竖式上用彩色粉笔写出) ( 5 )讨论以上计算方法哪种方法好,并说明理由。

学生各自阐述,大家一致认为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好,具有普遍性。而其他方法有局限性。

( 6 )让学生在答题纸上边列竖式计算,边说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写? (从个位乘起,先用 3 乘 6 得 18 ,把 8 写在个位上, 1 表示 1 个十,向十位进 1 ;
再用 3 乘十位上的 1 得 3 个十,再加上进上来的 1 个十是 4 个十,把 4 写在积的十位上。) 3. 明确算法。

讨论:为什么要从个位乘起,而不先从十位乘起? ( 1 )小组内讨论。

( 2 )小组代表发言。

(如果先从十位乘起,十位乘完后得 3 ,当个位乘完向十位进 1 时,十位上的 3 还要再加上 1 ,就需要把 3 变成 4 ,这样计算既麻烦,又容易出错。)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61 页“做一做”第 1 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前一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要加上进位的数。

2. 完成教材第 61 页“做一做”第 2 题。

( 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人两道题,合作完成。

( 2 )集体交流、订正。

教师强调:列竖式计算时,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连续进位)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提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解决进位叠加乘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提问:同学们,你们参加过运动会吗?你们最喜欢什么运动项目?(指名学生交流)今天,某学校正在召开运动会,老师和几名同学为运动员们准备了饮料(课件出示:教材第 62 页例 3 的情境图)请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已知:每箱饮料 24 瓶,地上放着 9 箱。问题:
9 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 2. 学生思考:要求“ 9 箱一共有多少瓶”应该怎样列式?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24 × 9 ,也就是求 9 个 24 是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4 × 9= 二、互动新授 1. 估一估。

提问:你能估计一下,这 9 箱饮料大约有多少瓶吗? ( 1 )小组讨论估算方法。

( 2 )集体交流估算方法。

生 1 :
1 箱饮料有 24 瓶, 10 箱饮料就是 240 瓶, 9 箱一定比 240 瓶少。

生 2 :
20 × 9=180,30 × 9=270 ,因为 24 比 20 大,比 30 小,所以 24 × 9 的得数在 180 和 270 之间。

2. 算一算。

思考:真的像我们估计的那样吗?请同学们计算出它准确的结果看一看。

( 1 )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动笔在答题纸上做一做。

( 2 )小组内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 3 )全班交流。

生 1 :
24 × 10 - 24=216 (瓶) 师追问生 1 :你为什么要这样算? 生 1 :先口算出 10 箱的瓶数,再从 10 箱的瓶数里减去 1 箱的瓶数就是 9 箱的瓶数。

生 2 :
24 × 9=186 (瓶) 生 3 :
24 × 9=216 (瓶) (选出两名用竖式做,而结果不相同的同学,分别到黑板上板演自己的竖式。) 3. 议一议。

讨论: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都是用竖式计算,结果却不同呢? ( 1 )小组讨论。

( 2 )班内交流,并分析错误的原因,纠正错误。

(生 2 乘完十位后,忘记加个位进上来的数了。) 4. 说一说。

( 1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整个计算过程。

(个位上 4 × 9=36 ,向十位进 3 后,十位上 2 × 9=18 ,表示 18 个十, 18 个十还要加上刚进上来的 3 个十,即 18+3=21 ,就是 21 个十, 2 应该写在积的百位上, 1 应该写在积的十位上。) ( 2 )师强调:
9 与 2 乘得 18 ,加上个位的进位数 3 得 21 ,要向百位进 2 ,十位写 1 ,由于第一个因数没有百位,所以向百位进的 2 不必进到横线上,可直接写在百位上。

5. 归纳算法。

师:根据所学知识,你能仿照着加、减法计算法则说说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吗? ( 1 )学生试着归纳,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 2 )同桌互相说一说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62 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是什么,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强调: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2. (课件出示题目)找出错因,并改正。

( 1 ) ( 2 ) ( 3 ) 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②集体改正,并说明错因。

教师强调错因:( 1 )只注意第一次进位,忘记加后面进上来的数。( 2 )进位加错。( 3 )错用进上来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一个因数是 0 的乘法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知道“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 ”的结论。

2. 理解“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 ”的道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 ”的道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 ”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小猴子吗?(喜欢)小猴子聪明、活泼,但也有调皮、贪吃的一面,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教材第 66 页情境图)根据图中的信息,谁愿意给大家编一个有关数学的故事呢? 指名学生看图讲故事。

(故事示例:饲养员叔叔为七只小猴准备了晚餐 —— 桃子。小猴们看到这又大又红的桃子,乐得手舞足蹈。七盘桃子摆好后,饲养员还没等离开,盘子已空空如也。) 二、互动新授 1. 教学例 4 。

( 1 )提问:刚才大家讲的故事都很精彩,同学们听得这么认真,一定非常喜欢。你能根据这个故事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指名提出问题。( 7 个盘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 ) ( 2 )交流:你用什么方法解答呢?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交流解答方法。

③小组代表汇报方法,并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生 1 :用加法计算:
0+0+0+0+0+0+0=0 生 2 :用乘法计算:
0 × 7=0 ,也就是求 7 个 0 是多少。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 想一想:
0 × 3 、 9 × 0 、 0 × 0 各等于多少呢?为什么? ( 1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 2 )指名汇报计算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思路。

( 0 × 3 表示 3 个 0 相加的和,就是 0 ;

9 × 0 表示 9 个 0 相加的和,就是 0 ;

0 × 0 表示 1 个也没有,还是 0 。) 3.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算式,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 1 )学生独立观察并思考。

( 2 )小组内交流。

( 3 )小组代表汇报。

生 1 :上面的算式都是乘法算式。

生 2 :上面的乘法算式都是 0 和一个数相乘。

生 3 :上面的乘法算式的积都是 0 。

…… 师小结:通过观察上面的算式,我们知道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 。

4. 进行比较,明确算理。

讨论:
0 和一个数相乘与 0 和一个数相加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 1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 2 )小组代表发言。

生 1 :
0 和一个数相乘与 0 和一个数相加结果不一样。比如 0+5=5,0 × 5=0 。

生 2 :例如一个盘子里有 3 个苹果,另一个盘子里是空的,两盘一共有“ 3+0=3 ”个苹果;
如果 3 个盘子都是空的没有苹果,那么总共还是 1 个苹果也没有,也就是有“ 0 × 3 ”个苹果……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66 页“做一做”第 1 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 。

2. 完成教材第 66 页“做一做”第 2 题。

( 1 )学生独立完成。

( 2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

2. 能正确地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运用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列式计算的写法,尤其是 0 和非 0 数字的对位问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创设情境。

师:(多媒体课件)新建的运动场竣工了,老师带大家去参观一 下。刚才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整个运动场的看台分为 8 个区,每个区有 604 个座位。你能算出运动场有多少个座位吗?试试看。

1. 学生思考后,指名说一说怎样列式计算。

2. 观察算式中因数的特点和同桌说一说。

揭题:我们已经知道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 。如果 0 藏在乘法算式一个因数的中间,你还会计算吗?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一问题。

(板书:一个因数中间有 0 的乘法) 二、互动新授 1. 教学一个因数中间有 0 的算法。

( 1 )引导:我们先来估算一下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学生独立思考后班内交流,并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把 604 看成 600,600 × 8=4800 。因为 600 比 604 小,所以运动场的座位应该比 4800 多一些。) ( 2 )追问:如果我们想要知道运动场座位准确的数量,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竖式计算) ①让学生在答题纸上独立列出竖式,并试着计算。教师巡视,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提示。

②集体交流,说说计算过程。

③小组讨论:因数十位上的“ 0 ”应该怎样乘?积的十位上写几? ④小组代表发言:因数十位上的 0 乘 8 还得 0 ,再加上进上来的 3 得 3 ,所以积的十位上写 3 。

师小结: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 0 ,都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字;
哪一位上的乘积是 0 ,若没有进上来的数,要在那一位上写 0 ,若有进上来的数必须要加上。

2. 探究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算法。

( 1 )出示教材第 67 页例题 6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让学生自己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 2 )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 280 × 3 ,也就是求 3 个 280 是多少。) ( 3 )让学生观察算式中的因数与例 5 的有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因数末尾有 0 。(教师补充板书) ( 4 )在答题纸上试算。教师巡视,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地进行提示,并留意学生的不同算法。

( 5 )展示成果:找出两位算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板演,并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师提示:列竖式时两个因数是怎样对齐的?怎样相乘?乘完后怎样写 0 ?因数末尾有 0 跟无 0 的算法有什么异同点? 展示:生 1 :
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由于第一个因数个位上是 0 ,乘 3 后还得 0 ,所以积的个位上也是 0 ,这个“ 0 ”起占位作用。

生 2 :
把 280 看成 28 个十乘 3 ,先算 28 乘 3 ,所以写竖式时把 8 和 3 对齐,得出的 84 表示 84 个十,这时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 0 落下来,这个“ 0 ”起占位作用。

( 6 )比较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一些?(第二种方法简便些。) 师小结: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笔算乘法,先用第一个因数 0 前面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 0 ,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 0 。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67 页“做一做”第 1 题。

独立完成,小组内订正。

强调: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字,哪一位上的乘积是 0 ,若没有进上来的数,要在那一位上写 0 ,若有进上来的数必须要加上。

2. 完成教材第 67 页“做一做”的第 2 题。

指 4 名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笔算乘法:先用第一个因数 0 前面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看第一个因数 0 前面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 0 ,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 0 。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乘法的估算 第 6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估算。

2. 使学生认识到估算的价值。

3. 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根据实际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谈话:(出示教材第 70 页例 7 的情境图)“十一”长假,学校组织同学们一起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为每人 8 元。他们带了 250 元钱,够吗?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愿意) 二、互动新授 1. 认真读题,分析问题。

引导:从情境图中你读懂了什么,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已知:门票每人 8 元,三( 1 )班有 29 人参观。要解决的问题是:带 250 元买门票够不够。) 2. 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 1 )学生独立思考。

( 2 )指名回答。(师板书算式:
29 × 8 ) 3. 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讨论:要解决带 250 元钱够不够这个问题,我们是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数就可以了呢?请你们选择一下,看哪种算法能够比较快速的解决这个问题,并说明原因。

( 1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看法。

(用估算能够比较快速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只要知道 29 × 8 的结果是比 250 大,还是小就可以了,没必要算出精确结果,所以我们用估算的方法,也就是看 29 × 8 大约等于多少。) ( 2 )师小结:在生活中遇到这样“够不够”的问题时,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师板书:乘法的估算) 4. 分析与解答。

( 1 )独立思考:怎么知道 29 × 8 大约得多少?先静静地想一想。

( 2 )学生小组内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到各小组巡视, 及时指导,点拨学生。

( 3 )小组代表汇报。

(因为 29 接近 30 这个整十数,所以我把 29 看成 30 ,用 30 乘 8 得 240 ,所以 29 × 8 ≈ 240 (元),而 240<250 ,所以带 250 元钱够买门票。) ( 4 )判断:
250 元比实际钱数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 (多了。因为 240 元 <250 元 , 所以带 250 元够买门票。) ( 5 )师小结:同学们想的很好。由于 29 × 8 是大约等于 240 ,不是一个精确值,我们就不能用等于号来表示,要用“ ≈ ”。跟老师一起书写“ ≈ ”,(学生在答题纸上和老师一起写)约等号弯弯的像波浪一样,读作“约等于”。来,同学们一起来读读“ 29 × 8 ≈ 240 ”这个算式。(学生齐读:
29 乘以 8 等于 240 。) 5. 回顾与反思。

检验:我们把 29 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 30 ,很快就估算出结果,解决了问题。结果是否正确呢?我们代入原题检查一下。

( 1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 2 )指 2 ~ 3 名说,要求把过程说清楚。

(有 30 人买门票需 240 元,所以 29 人买门票 250 元肯定够了。) 6. 结合生活,创编例题。

情境引入:
29 名同学的票钱够了,如果加上三位老师呢, 250 元还够不够呢?利用我们刚才学的估算方法,同学们来尝试估算一下。

( 1 )独立思考,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纸上。

( 2 )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统一意见。

( 3 )小组代表汇报。

学生回答预测:
方法一:
32 × 8 ≈ 240 (元) 240 元 < 250 元 答:带 250 元钱购买门票。

方法二:
30 × 8=240 (元) 2 × 8=16 (元) 240+16=256 (元) 256 元 > 250 元 答:带 250 元钱不购买门票。

7. 比较分析,感悟估算。

( 1 )质疑:观察以上两种方法,请大家思考:哪种方法更合理,为什么呢? (生可能说出:第二种方法更合理。方法二是估大了,方法一是估小了,估小的时候要考虑剩余的人数。) ( 2 )师总结:我们的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由于估算得到的是一个大约的数,它与准确数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遇到实际问题要具体分析。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70 页“想一想”:如果 92 人参观,带 700 元买门票够吗? 800 元够吗? ( 90 × 8=720 (元) 2 × 8=16 (元) 16+720=736 (元) 700 < 736 < 800 答:带 700 元买门票不够, 带 800 元够。) 教师强调:够不够的问题,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进行比较,然后得出结论。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订正。

2. 完成教材第 70 页“做一做”。

( 1 )独立思考,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纸上。

(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想法。

( 3 )集体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解决问题(一) 第 7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初步认识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

2.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并会分步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3. 培养学生合理选择信息,用不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已有条件找准题目中的“中间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都去过商场,那里的商品应有尽有。今天一位妈妈在商场买东西时遇到了一点困难,发了一条短信给我们,想请我们帮一帮她。你们愿意帮助她吗?(愿意!) 二、互动新授 1. 理解题意。

提问:(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 71 页例 8 情境图)读一读妈妈发给我们的短信,从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 ( 1 )学生独立阅读短信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信息内容。

( 2 )班内交流并展示。

( 3 )已知:妈妈买 3 个碗用了 18 元。妈妈要买 8 个同样的碗。要求:买 8 个同样的碗,要用多少钱? 2.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 1 )找准“中间问题”。

提问:求买 8 个同样的碗要用多少钱,要先算什么? ①小组内讨论,并在答题纸上画一画。

②指名回答。(提示:用“先算……再算……”的句式回答。) (先算一个碗多少钱,再算 8 个碗要用多少钱。) ③师追问:为什么要先算一个碗多少钱? ④学生自由发言。(因为要算 8 个碗要用多少钱,必须先知道一个碗的价钱。) ( 2 )解答问题。

讨论:该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同桌两个同学互相交流一下。

( 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组长把解答方法写在答题纸上。

( 2 )组长上前展示组内讨论结果。

组长 1 :
18 ÷ 3=6 (元) 6 × 8=48 (元) 组长 2 :
18 ÷ 3 × 8 =6 × 8 =48 (元) ( 3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个问题是分几步来解答的?把解题过程说一说。

(这个问题是分两步来解答的,先算一个碗多少钱,再算 8 个碗要用多少钱。) 3. 回顾与反思。

( 1 )检验:买 8 个碗要用 48 元钱,对吗?用我们曾经学过的方法代入原题,看看对不对。

生 1 :买 8 个碗要用 48 元钱, 48 ÷ 8=6 (元) 一个碗 6 元, 3 个碗 18 元。

生 2 :买 8 个碗要用 48 元钱, 48 ÷ 8=6 (元) 一个碗 6 元, 18 元可以买 3 个碗。

( 2 )师揭题: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4. 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教材第 71 页“想一想”) 18 元可以买 3 个碗, 30 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 1 )同桌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 2 )独立列出算式进行解答。

( 3 )集体交流。

生 1 :
18 ÷ 3=6 (元) 30 ÷ 6=5 (个) 生 2 :
30 ÷( 18 ÷ 3 ) =30 ÷ 6 =5 (个) ( 4 )讨论:为什么在列综合算式的时候要加括号? (这个问题是分两步来解答的,先算一个碗多少钱,即 18 ÷ 3=6 (元),再算 30 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即 30 ÷ 6=5 (个),所以要加括号。)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71 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强调:首先要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缺少什么信息数据,就把它当作先要解决的问题。

2. 完成教材第 74 页“练习十五”第 7 题和第 8 题。

( 1 )让学生独立完成。

( 2 )集体交流、订正,并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如第 7 题,让学生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列式解答。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解决问题(二) 第 8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会用分步和综合两种列式解答。

2. 培养学生合理选择信息,用不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学会用乘、除法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引入:(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第 72 页的情境图)红红家搬入新楼,妈妈要为新家添置一些新的碗筷。看!红红和妈妈来到超市的生活用品区,发现这里的花碗式样繁多,价格不一,妈妈问红红:“我带的钱买 6 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 6 个。用这些钱买 9 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红红摸着头答不上来。

2. 揭题:
红红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让我们和红红一起来想办法解答吧! [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 ] 二、互动新授 1. 理解题意。

提问: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 1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把解题方法记录在答题纸上。

( 3 )班内交流、展示解题方法。

(可以用画线段图的方法。) 师追问:从线段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线段图) 生 1 :已知妈妈带的钱买 6 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 6 个。

生 2 :要求妈妈用这些钱买 9 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生 3 :妈妈不管是买 6 元的碗,还是买 9 元的碗,妈妈带的总钱数不会改变。

生 4 :总价钱一样,碗的数量和单价不同…… 2.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 1 )分析寻找“中间问题”。

师:同学们知道了这么多,根据你的理解能找出这道题的“中间问题”吗? ①小组内讨论。

②小组代表发言。(提示:用“先算……再算……”的句式回答。) 学生汇报:根据 6 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 6 个,可以先算出妈妈有多少钱,再算妈妈用这些钱买 9 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师追问:为什么要先算买 6 个碗的总价钱? 学生自由发言:因为要求“买 9 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必须要知道妈妈有多少钱,也就是买 6 个 6 元的碗所花的钱。

( 2 )列式解答。

提问:该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把算式写在答题纸上。

②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的两种列式形式。

③指名学生板演。

生 1 :
6 × 6=36 (元) 36 ÷ 9=4 (个) 生 2 :
6 × 6 ÷ 9 =36 ÷ 9 =4 (个) ④师:你是怎样解答的?把解题过程和大家说一说。

指名叙述:
6 × 6=36 (元),知道妈妈有 36 元,再用 36 ÷ 9=4 (个),得出可以买 4 个碗。

3. 回顾与反思。

检验:请同学们把最后的结果代入原问题检查是否正确。

指名回答:
生 1 :
4 个 9 元的碗和 6 个 6 元的碗,都是 36 元,总价钱一样。

生 2 :题中“这些钱”指的是买 6 个 6 元的碗所用的 36 元, 36 元钱买 4 个碗,一个碗正好是 9 元。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72 页“做一做”。

( 1 )学生独立在答题纸上完成。

( 2 )指名说一说解答过程。教师强调:首先要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缺少什么信息数据,就把它当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 完成教材第 74 页“练习十五”第 13 题。

( 1 )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在答题纸上列出算式,在小组内交流。

( 2 )全班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整理和复习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 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提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组内交流,整理知识。

( 1 )同学们,老师让大家对这一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并制成卡片,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卡片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

( 2 )请小组长上台展示,汇报整理的结果。

2. 师:同学们做的整理卡片非常漂亮,整理的内容也很细致,这节课我们对本单元所学知识再进一步分类整理和复习。

(板书:整理和复习) 二、互动新授 1. 巩固笔算方法。

( 1 )出示教材第 75 页第 1 题,让学生观察这四道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 2 )指名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

( 3 )让学生根据计算法则在课本上独立完成竖式计算。

( 4 )指名上前展示计算结果,并说一说乘的顺序。

( 5 )提问: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要注意什么? ①分组讨论。

②小组选取代表,班内汇报。

( 6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笔算乘法时要按照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书写、计算时要认真,相信每个同学的计算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2. 解决问题。

师:你会选择合适的算法解决下面各题吗?(出示教材第 75 页第 2 题) ( 1 )让学生独立思考。

( 2 )在小组内讨论解题思路。

( 3 )集体交流。交流时说出解决各题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 4 )师小结:一般来说,凡是只需要知道大略结果或无法求得准确结果的,可以选择估算。凡是能够口算的题目则尽量用口算,只有自己不会口算,又需要知道准确结果且具备笔算条件的(如要有纸和笔),才用笔算。以后我们学会了用计算器,还可以考虑用计算器计算结果。

3. 找规律,填上合适的数。(课件出示教材第 75 页最后一题) ( 1 )小组合作完成。

( 2 )集体交流并验证。

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76 页“练习十六”第 2 题。

先让学生说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然后进行计算。

2. 完成教材第 76 页“练习十六”第 3 题。

先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然后说一说解题思路,最后解答。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数字编码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了解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的结构与含义,初步学会用数字进行编码。

2. 学会科学、合理地编码。

教学重点 :体会数字编码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科学、合理编码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视频播放:“ 11.11 ”光棍节人们购物情况的播报。

2. 提问:(播放多媒体课件)过节了,快递员忙了起来,从快递单上你看到了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 3. 师揭题:这些编排起来的数字能传递各式各样的信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字编码》。

二、互动新授 1. 列举生活中的数字编码。

( 1 )师:除了快递单上看到的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外,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数字编码? ( 2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收集的关于数字编码的资料让学生欣赏。

2. 探究身份证号码。

( 1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下收集的关于身份证号码的信息,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巡视,留意学生交流的内容。

( 2 )小组代表汇报。

( 3 )在教师讲授中明确认知、解疑。

课件演示身份证中的数字或字母标识的含义。

地址码 出生日期码 44 52 81 1979 08 03 省 市 县 年 月 日 顺序码 检验码 53 3 4 性别 个人信息码 ( 4 )师:既然有了文字信息,为什么还编身份证号码?编它有什么好处?学生小组讨论后班内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出数字编码的简洁、唯一性) ( 5 )师小结:这么几个简简单单的数字就可以反映出一个人这么多的信息!它非常的简明、科学、规范,这就是编码的优越性,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教师板书编码的特点:简明 科学 规范) 3. 自主探究邮政编码。

( 1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 77 页,读一读关于邮政编码的信息,结合自己的预习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 2 )出示本地邮政编码让学生标出邮政编码中数字表示的含义,然后指名上前展示并说一说邮编的组成。

4. 独立尝试编学号。

( 1 )师:同学们,咱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编码的知识,下面咱们试着给自己编一个在学校范围内使用的学号。请同学们思考:你编的学号应该包含哪些信息? ( 2 )学生为小组成员编学号。

先根据书上表格要求调查填表,然后再编写学号。

( 3 )展示自己编的学号,并说说学号中各个数字代表的意思。

三、反馈完善 1. 用数字编码的形式编写你家的楼号。

先让学生独立编写楼号,然后让学生根据楼号说说自己家的详细地址。

2. 现场调查同学或老师的相关资料,编写身份证号码。

教师强调:身份证号码是由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和检验码四部分组成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课题:四边形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重点 :认识四边形。

教学难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交流: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来到了图形王国。(课件出示主题图:各种图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认识哪些图形。

(学生汇报认识的图形,如: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体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把相应的图形展示出来。

二、互动新授 1. 感知四边形。

( 1 )表扬:同学们认识的图形可真不少!(用课件演示:可以把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放在一起。) ( 2 )提问:观察图形,你认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有 4 条直的边, 4 个角。) ( 3 )小结:我们把由 4 条边和 4 个角组成的图形叫四边形。(板书:四边形) ( 4 )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举例说明。

生 1 :我们用的方巾、围巾。

生 2 :窗户框、门框、黑板。

生 3 :过春节时门上贴的对联。

生 4 :课桌的面、凳子的面,还有我们用的课本的封面…… ( 5 )引导:看来,生活中的四边形实在是太多了!那你能动手 把四边形做出来吗?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做出四边形。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①学生动手独立做四边形,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做四边形的方法。

②师:谁愿意把做好的四边形展示给大家看呢? 找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同学展示作品:
生 1 :用小棒摆;

生 2 :用铁丝围;

生 3 :用笔画;

生 4 :用纸剪…… ( 6 )刚才我们不但找出了四边形,还动手做出了四边形,那么你觉得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是四边形呢? 引导学生叙述: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

2. 圈一圈。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课件出示教材第 79 页例 1 ),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圈出来。

( 1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 79 页例 1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 2 )学生反馈时,把圈出的结果放在投影上,集体订正。

( 3 )让学生说一说这样圈的原因。

(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 3. 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提问:在这些四边形中有长方形和正方形,(课件出示教材第 80 页例 2 )那么长方形、正方形都有些什么特点? ( 1 )分小组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 2 )拿出你手中的三角板和直尺,动手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它们的角和边,你发现了什么? ( 3 )小组汇报总结。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
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 4 )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而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因此,我们可以说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长方形的长边和短边分别叫做长方形的长和宽。

4. 动手画一画。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方格纸,在上面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 1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 2 )在小组内交流、订正,并说说自己的画法。

( 3 )小组代表展示,集体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师强调: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79 页“做一做”第 1 题。

先说一说四边形的特征,然后独立画出四边形,再在班内展示、交流并订正。

教师强调:有 4 条直的边,有 4 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

2. 完成教材第 80 页“做一做”第 2 题。

( 1 )让学生按照书上的折法,先折一折。同桌互相检查。

( 2 )动手剪开。在小组内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剪,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强调:长方形的宽就是我们从中要剪出的最大正方形的一条边。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课题:周长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2.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 :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初步观察。

导入:(动画课件)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 —— 加菲猫。为了参加全民运动会,它每天都要到操场上跑步锻炼身体。瞧 , 它已经整装待发,开始锻炼了。请同学们认真看它是怎么跑的,跑了多远?(演示) 指名回答。(加菲猫沿着操场跑道,跑了一圈。) 教师提示:一圈也就是一周。

2. 完整感知,认识周长。

师:(课件演示)我们称操场跑道一周边线的长度为这个操场跑道的周长。谁能一边指着一边说一说什么是操场跑道的周长?(指名说) 3.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周长。(板书:周长) 二、互动新授 1. 迁移类推,理解含义。

师: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周长,请你指出课桌面的周长。

学生动手操作后,在小组交流指的方法。

让一名学生演示,并说出指的方法。

(从一点起,沿着桌边用手画一周,又回到刚才的起点,就是一周长。) 小结:桌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这个桌面的周长。

2. 观察比较,理解周长。

师:(出示教材第 83 页例 3 情境图)你能指出每个图形的周长吗?请你用笔描一描。

( 1 )让学生独立在课本上描出教材第 83 页例 3 中图形的周长。

( 2 )学生小组内交流。

( 3 )让学生上台指出每一个图形的周长。

3. 归纳周长的含义。

师:根据你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周长指的是什么? 集体交流:
生 1 :周长就是四周边线的长。

生 2 :周长就是一周的长。

生 3 :周长就是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

师小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4. 量算结合,再识周长。

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怎样测量物体的面或平面图形的周长呢?你有办法知道例 3 中你所喜欢的物体的周长吗? ( 1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

( 2 )小组内演示交流。

( 3 )小组代表汇报。

小组 1 :三角板和数学教科书的封面,我们是用尺子先量了一下它们每个边的长度,再加起来,就知道了它们各自的周长。

小组 2 :树叶和钟面,我们是用绳子直接沿着它们的边绕了一圈,再用尺子量出绳子的长度。

小组 3 :有的可以用尺子量,有的不行。

小组 4 :把钟表在尺子上滚一周,滚过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师追问:你怎么就知道滚了一周? (在钟面上做上记号,从 0 刻度开始,沿直尺滚一周,滚到哪里读出那里的刻度就是钟面的周长。) 师小结:测量周长的方法很多,在测量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测量。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83 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用直尺量出图形每条边的长度,然后再计算出每个图形的周长。

教师强调: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 活动:把一张长方形纸沿对角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的周长相等吗?先猜一猜,再动手操作验证。

( 1 )先折出一条对角线。

( 2 )沿对角线把长方形分成两个部分,也就是两个三角形。

( 3 )描出每个图形的周长并进行比较。

(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都用到了长方形的长和宽以及一条公用的对角线,在长方形中,两条长和两条宽都是相等的,所以说这两部分的周长是相等的。) 教师强调:一个封闭图形所有边长度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 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大耳朵图图》吗?图图是一个爱动脑筋,喜欢问问题的孩子。这不,图图又提出问题了:(课件出示教材第 85 页例 4 )给下面的两张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卡片四周围上彩带,哪个图形用的彩带多呢?大家猜猜看。

学生自由猜测:长方形用的彩带多;
正方形用的彩带多;
一样多。

2. 提问:看来大家出现了分歧。你认为彩带的长短和什么有关呢?(图形的周长) 3. 揭示课题:同学们的思维可真敏捷。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两张卡片的周长吧!(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二、互动新授 1. 指出周长。

指名学生上台用手指描一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是它们的周长。

2. 探究方法。

师问:怎样才能知道哪张卡片用的彩带长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 1 )学生独立在答题纸上列出算式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必要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 2 )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算法。

( 3 )班上展示自己的方法,并说明算理。

①长方形:
生 1 :把四条边的长度依次加起来。

即 6+4+6+4=20 (厘米)。

生 2 :先加两条长边,再加两条宽边。

即 6+6+4+4=20 (厘米)。

生 3 :用 2 条长边的长度加上 2 条宽边的长度。

即 6 × 2+4 × 2=20 (厘米)。

生 4 :先算出一组长边和宽边的长度,另一组长边和宽边的长度和这一组是一样的,所以再乘 2 就可以了。即( 6+4 )× 2=20 (厘米)。

②正方形:
生 1 :把 4 条边的长度依次加起来。

即 5+5+5+5=20 (厘米)。

生 2 :正方形有 4 条边,这 4 条边的长度是相等的,因此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即 5 × 4=20 (厘米)。

3. 问: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正方形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长方形的周长 = (长 + 宽)× 2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 4 4. 解决问题。

师:图图的问题解决了。小精灵又来请求帮助,我们看看它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 86 页例 5 ) ( 1 )指名读一读要解决的问题。

( 2 )小组合作学习。

①小组合作拼一拼,并把拼的图画在答题纸上。

②在画出的图形上描出它的周长。

③计算出所拼图形的周长。

( 3 )小组代表展示小组合作成果。

小组 1 :
16 张摆一行。

小组 2 :每行摆 8 张,摆 2 行。

小组 3 :每行摆 4 张,摆 4 行。

( 4 )比较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来解决问题。

( 5 )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并验证拼法。

( 6 )师小结:小精灵的问题解决了,它开心地飞走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85 页“做一做”第 1 题和第 2 题。

( 1 )学生在答题纸上独立解答。

( 2 )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长方形的周长 = (长 + 宽)× 2 ;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 4 。

2. 完成教材第 86 页“做一做”。

( 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 2 )集体交流、订正,说出自己的理由。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几分之一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几分之一,并能正确地对几分之一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

2. 为学生提供数学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 体会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对几分之一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导入:同学们,星期六到了,三( 1 )班的学生们一起在公园郊游。看他们玩得多高兴。(出示教材第 89 页主题图)他们带了好多食物,有月饼、西瓜、面包……那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分食物的吗? 学生观察图片,说说自己的想法。

2. 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分食物的知识,这里我们将认识一个“新朋友” —— 分数。

(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互动新授 1. 顺思导学。

( 1 )明确指出:课件出示教材第 90 页例 1 的情境图: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 2 份。

明确: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

教师边明确,边板书:分数中,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读作:二分之一。

( 2 )提出问题:另一份是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为什么? ( 3 )学生活动。

动手操作:任意拿出一张纸,折出它的 。

学生汇报:把得到的 贴在黑板上。(多找几种不同的形状) ( 4 )教师追问:折出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是它的 ? (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 2 份,一份就是它的 。) ( 5 )教师演示:拿起一张长方形纸任意撕成两半,举起其中一半问:“这是长方形的 吗?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不是,因为不是平均分成了两份。

2. 迁移类推。

( 1 )师生探究。

师:(课件演示)如果我们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 4 份,又怎么表示呢? 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四分之一,写作 。

学生活动:互相说一说 表示的意义。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4 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 。

) ( 2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 90 页例 1 填空。

( 3 )集体交流。

小结:像 、 、 、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3. 巩固强化。

活动:拿出准备好的大小正方形,折出它们的四分之一,并涂上颜色,看谁的折法多。

学生实践:
( 1 )折一折:这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 2 )画一画:在折痕处用铅笔或水彩笔画线,并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

( 3 )晒一晒:展示自己的作品。

( 4 )说一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生 1 :折出的形状不同,但都是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4 份,每份都是这个正方形的 。

生 2 :大正方形的 和小正方形的 不一样大。

生 3 :涂色部分都可以用 表示,但涂色部分不一样大…… 明确:要想得到谁的几分之一,就必须平均分谁,同时得到的分数就是对谁而言的。

4. 比一比。

(课件出示教材第 91 页例 3 ) 小组讨论:观察这两组分数,你们发现了什么?(提醒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比较大小) 学生汇报:
生 1 :我发现 > 。

生 2 :我发现 > 。

生 3 :我知道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越少。

生 4 :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反而越多;
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

强调:同样大的图形,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91 页“做一做”第 1 题。

仔细看图,独立完成练习,集体交流。

教师强调:把一个物品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就是这个物品的几分之一。

2. 完成教材第 91 页“做一做”第 2 题。

( 1 )让学生独立完成。

( 2 )集体交流、订正,并说说比较的方法。

教师强调: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几分之几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认识几分之几,并会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 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几,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并口述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导入:同学们喜欢玩折纸游戏吗?(喜欢)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玩折纸游戏。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打开后给其中的一份用图上你喜欢的颜色,并和同桌互相说一说,涂色部分代表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 学生动手折一折,教师巡视。

2. 指名说一说。( ) 3. 请一位学生上台板书,并说一说 的含义。(把一个整体平均 分成 4 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 。) 二、互动新授 1. 认识几分之几。

( 1 )请同学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涂一份,并推测一下这样的两份可以用分数怎么表示。

学生思考后说出自己的推测。( ) (教师板书:
) 追问:谁能说说“ ”代表什么? (一份是这个正方形的 ,这样的 2 份,就是 2 个 ,也就是这个正方形的 。) 同桌互相说一说“ ”的含义。

( 2 )提问:如果我们继续涂下去,涂 3 份、 4 份各代表多少? 学生独立颜色。

小组交流。

生 1 :我把这个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 4 份,涂了其中的 3 份,涂色部分就是它的 。

生 2 :我把这个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 4 份,涂了其中的 4 份,涂色部分就是它的 ,正好是这一整个正方形。

2. 认识十分之几。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 92 页例 5 )把 1 分米长的一条彩带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 1 )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 1 分米长的彩带,动手折一折,将 它平均分成 10 份。

( 2 )说一说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把 1 分米长的一条彩带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是它的 。) ( 3 )涂出自己喜欢的份数,并用分数表示出来。

( 4 )集体交流,学生上前展示汇报。(教师选择性的板书分数) 明确:(指着黑板上的分数)像 、 、 、 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

小结;
我们刚才把一个正方形和一条 1 分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 4 份和 10 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正方形或一条线段又叫一个整体,也就是说我们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3. 分数的大小比较。

( 1 )课件出示:
○ 小组合作:先观察涂色部分,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说理由。

学生汇报:
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 5 份,表示这样的 2 份;

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 5 份,表示这样的 3 份。同样大小的纸都是平均分成了 5 份,这样的 2 份显然比 3 份少,所以 < 。

( 2 )课件出示:
○ 。

动手操作:先涂色表示这两个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说理由。

学生汇报:这两个分数都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 6 份, 表示这样的 6 份,也就是全部;
而 表示这样的 5 份,即一部分,所以 > 。

( 3 )引导学生观察每组分数的特点,总结比较几分之几的大小的方法。

(每组分数分母相同,分子不同;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92 页“做一做”第 1 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教师强调: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若干粉,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2. 完成教材第 93 页“做一做”第 1 、 2 题 ( 1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说一说比较方法。

教师强调: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 2 )集体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主动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掌握“ 1 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师: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天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西瓜)图中的小哥俩和你们一样,也爱吃西瓜。(课件出示教材第 96 页例 1 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 1 :一个西瓜被平均切成了 8 块。

生 2 :哥哥吃了 2 块,是这个西瓜的 。

生 3 :弟弟吃了 1 块,是这个西瓜的 。

…… 2. 提问 :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 1 :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生 2 :哥哥比弟弟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生 3 :这个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 …… 揭示课题:这些问题如何解答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 分数的简单计算。

(板书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 二、互动新授 1. 简单的分数加法。

选择问题 1 (教材第 96 页例 1 的问题):兄弟俩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解答。

( 1 )列出算式。

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
+ = ( 2 )猜一猜计算结果。

学生猜想的计算结果可能有两种:
、 。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 生 1:2 个 加上 1 个 是 3 个 ,也就是 。

生 2 :
+ = = ( 3 )操作验证。

①折一折:拿出一个圆片折一折,将它平均分成 8 份。

②涂一涂:用不同的颜色涂出哥哥和弟弟吃的西瓜份数。

③观察并小组讨论: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为什么? ④汇报交流:
(把圆片平均分成 8 份。哥哥吃了 ,涂 2 份;
弟弟吃了 ,涂 1 份。一共涂了 3 份,因此 + = 。) ⑤师小结:我们可以这样想:
2 个 加上 1 个 是 3 个 ,也就是 。

⑥引导判析:
+ 的结果为什么不是 ? 让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西瓜分的总份数有没有改变”来讨论。

(通,过观察知道了:西瓜的总份数没有变。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 8 份 表示吃了其中的 2 份;

表示吃了其中的 1 份,一共吃了这 8 份中的 3 份,也就是 。) 2. 简单的分数减法。

提问: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出色,我们自己通过动脑筋,解决了问题,真了不起!那么,你能运用上面的方法计算“ - ”吗? ( 1 )学生独立在答题纸上进行计算。

( 2 )学生组内互相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 3 )指名学生板演,并说算理。

( - = ,想:
5 个 减去 2 个 ,剩下 3 个 ,就是 。) 3. 总结并归纳分数的计算方法。

师:老师真佩服大家,好,我们共同来观察一下黑板上的这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你发现其中的规律了吗? 教师进行引导:计算过程中,它们的分母有什么特点?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变化? ( 1 )小组讨论。

( 2 )集体交流。

归纳: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师 板书) 4. 教学 1 减几分之几。

( 1 )教师出示教材第 97 页例 3:1- = ( 2 )思考并讨论计算方法。提示:“ 1 ”在这里表示什么?应看作几分之几来计算 ? (3) 汇报交流。

( 1 可以看作 4 个 ,也就是 。

4 个 减去 1 个 ,还剩 3 个 ,也就是 。) 教师完成板书:
1- = - = 。

小结:先“ 1 ”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与减法相减。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97 页“做一做”第 1 题。

先让学生理解图意写出分数,然后再计算。最后集体订正。

2. 完成教材第 97 页“做一做”第 2 题。

( 1 )学生独立完成。

( 2 )集体交流、订正。教师强调:同分母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3. 完成教材第 97 页“做一做”第 3 题。

(1) 小组讨论后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教师巡视。

( 2 )小组汇报,并说说解题思路。

(一杯果汁可以看成 6 个 ,也就是 。

6 个 减去 5 个 ,还剩下 1 个 ,也就是 。)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分数的简单应用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能用分数表示这个整体里的一份或几份,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 使学生能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体会、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根据分数的意义,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或几分之几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今天,我 们将继续认识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简单应用) 二、互动新授 1. 认识整体的几分之一。

( 1 )动手操作:让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用自己的方法表这个正方形的 。

( 2 )学生展示,并说明方法。

方法 1 :用折纸的方法,把正方形平均分成 4 份,给其中的一份涂上色,涂色部分就是这个正方形的 。

方法 2 :沿着折出的线剪开,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4 份,得出 4 个小正方形,给其中的一个向正方形涂上色,涂色的小正方形就是原正方形的 ,也可以说是这 4 个小正方形的 。

( 3 )用课件展示教材第 100 页的例 1 第( 1 )题,让学生观察,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后汇报:
生 1 :剪开的 4 个小正方形拼在一起还是一个大正方形。

生 2 :第一个 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4 份,其中的一份;
而第二个 则表示 4 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中的 1 个小正方形。

生 3 :第一幅图是求这个正方形的 ,所以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4 份,而涂色部分是这个正方形的 ;
第二幅图是求 4 个小正方形的 ,就是把这 4 个小正方形平均分成 4 份, 1 份是一个小正方形。

( 4 )教师对说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这个正方形看成一个整体,也可以把剪开的 4 个小 正方形看成一个整体。这里的 既能表示 1 份与整个正方形的关系,也能表示 1 份的数量是多少。

2. 认识整体的几分之几。

( 1 )课件出示教材第 100 页例 1 第( 2 )题,说说这幅图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图后集体交流。

(一共有 6 个苹果;
平均分成了 3 份;
每份有 2 个苹果。) ( 2 )提出问题:如果把这 6 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 1 份苹果是总数的几分之几? 2 份呢? ①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②小组代表发言。

( 1 份苹果是总数的 , 2 份苹果是总数的 。) ( 3 )教师用课件演示(动态集合图)。

强调:把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它的每一份都是整体的几分之一,它的几份都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小结: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3. 求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课件出示教材第 101 页例 2 。

( 1 )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已知:有 12 名学生,其中 是女生, 是男生。要求: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 2 )抓住重点句子理解题意。

同桌互相说说“其中 是女生, 是男生”是什么意思。

( 3 )抓住分数的意义引导思考。

提出问题:怎样求女生的人数呢? ①说分数的意义。

抓住女生人数给出的确定分数“ ”,让学生结合实际解释这个分数的意义。

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因为 是女生,要求女生的人数就是把 12 平均分成 3 份,求出 1 份是多少。) ②动手操作。

让学生在答题纸上画图分一分,或用摆小棒的方式摆一摆。学生独立画图、摆小棒,集体展示交流。

③列式解答。教师板书:
12 ÷ 3=4 (人) ④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解题过程。

( 4 )迁移类推,求男生的人数。

①小组讨论。说说男生人数给出的确定分数“ ”表示的意义。

(因为 是男生,要求男生的人数就是把 12 平均分成 3 份,求出 2 份是多少。) ②画图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体会算法。

③列式解答,并说说列式的理由。教师板书:
12 ÷ 3=4 (人) 4 × 2=8 (人)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100 页“做一做”第 1 题。

先说说分数表示的意义,然后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最好集体交流、订正。

2. 完成教材第 100 页“做一做”第 2 题。

( 1 )学生独立完成。

( 2 )小组交流、订正。

3. 完成教材第 100 页“做一做”第 3 题。

( 1 )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摆一摆。

①让学生拿出 10 根小棒。

②提示: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 表示什么? (把“ 10 根小棒”看成一个整体。

表示把这 10 根小棒平均分成 5 份,取其中的 2 份。) ③学生动手摆一摆,并说一说想的过程。

(把这 10 根小棒平均分成 5 份,其中的 1 份是 2 根, 2 份就是 4 根所以取出 4 根。) ( 2 )集体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 集合 课题:数学广角 —— 集合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渗透集合思想,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集合的思想。

2. 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重叠部分。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维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猜一猜:同学们,有两位妈妈和两个女儿在河边散步,你猜散步的最少有几人,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猜测的各种可能性。

预设学生说出:这三个人分别是女儿、女儿的妈妈(妈妈)、女儿妈妈的妈妈(外婆)。

教师要加以表扬,并追问:为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猜测的过程即可。

如果说不出,不必强求,学完新课后再让学生找出答案。

二、互动新授 1. 看懂统计表。

(课件出示教材第 104 页例 1 统计表)谈话:这有一张三( 1 )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明明算出的总人数和到场参加比赛的总人数不一样,为什么呢?我们帮帮他吧! ( 1 )说一说。

观察学生名单,说说从学生名单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集体交流。(参加跳绳比赛的有 9 人;
参加踢毽比赛的有 8 人。) ( 2 )算一算。

算算参加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并说出理由。(指名解答) 学生很快说出:
8+9=17 (人)(教师板书) ( 3 )验一验。

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名单,清点人数发现只有 14 人。

( 4 )议一议。

质疑:我们算出的是 17 人,可实际上是 14 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①小组观察讨论。

②集体汇报,说明理由。

③教师用课件演示分析过程。

2. 认识集合图。

引导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计算和观察统计表,知道了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人员的组成情况。

( 1 )用课件出示两个不同颜色的椭圆,左边表示跳绳的学生,右边表示踢毽的学生。

( 2 )让学生动手在答题纸上画出集合图,并填入相应的学生姓名。(集体汇报) ( 3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课件演示填写集合圈。

( 4 )引导:有的学生姓名在两个集合中都有,为了更直观、更形象、更简单地表示出来,我们可以这样表示。(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合并的过程。)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个图由几部分组成吗?每一部分表示的是什么吗? ①小组观察、讨论。

②班内交流。

(这个图由三部分组成,左边的表示只参加跳绳比赛的学生,右边表示只参加踢毽比赛的学生,中间表示的是同时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学生,即既参加跳绳比赛,又参加踢毽比赛的学生)。

( 5 )让学生将自己的集合图进行整理。

3. 看图列式解答。

指名上前板书,并说说解题思路。

8+9 - 3=14 (人) (在学生名单中有 3 名学生既参加了跳绳比赛,又参加了踢毽比赛,这三人是重复出现的。

8 人里面包括这 3 人, 9 人里面也包括这 3 人。

8 人加 9 人把这三个同学加了两次,多加了 1 个 3 人,因此要从总数里减去 1 个 3 人,所以总人数也就是 14 人。)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105 页“做一做”第 1 题。

先说一说图中每一部分表示的是什么,然后再填写,集体订正。

2. 完成教材第 105 页“做一做”第 2 题。

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的方法找出重复的部分,并列式算出总人数。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十单元 总复习 课题:总复习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
1. 通过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

2. 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回顾旧知。

谈话:同学们,这一学期即将结束,在这一学期中,大家收获颇多,与同学一起分享一下收获的喜悦吧。

( 1 )小组内交流收获,小组长做简单记录。

( 2 )选一组长汇报交流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 3 )学习中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指名说一说。

2. 引入:你们对这一学期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怎样呢?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

二、互动新授 1. 复习时、分、秒及千米和吨。

( 1 )提问: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质量单位有哪些? ( 2 )读一读教材第 109 页的第 1 题,并在课本上完成练习。

第( 1 )小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第( 2 )小题,让学生说一说思路,然后展示结果。

2. 复习万以内的加、减法。

教材第 109 页第 1 题第( 3 )小题,小组订正,互相说一说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然后再提出问题并解答。

3. 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

课件出示教材第 110 页第 1 题的第( 4 )小题,指名板演。列出算式后用竖式计算,并说说多位数乘一位数要注意什么,最后小组内交流估算方法。

4. 复习倍数问题。

( 1 )出示教材第 110 页第 1 题的第( 5 )小题,让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

( 2 )集体订正。

5. 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

( 1 )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及求它们各自周长的方法。

( 2 )出示教材第 110 页第 2 题。

①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画一画,标一标。

②列式解答。

③集体交流,说说解题思路。

6. 复习分数的认识。

出示教材第 110 页第 3 小题。

( 1 )从“分数墙”里找出分数,说说分数的意义,然后比较大小。

( 2 )小组合作完成剩下的练习题。

( 3 )集体交流,订正。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教材第 111 页“练习二十四”第 3 题。

先说说解题方法,然后进行列式解答。教师强调: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 = 经过的时间。

2. 完成教材第 112 页“练习二十四”第 7 题。

先让学生估算,再说说计算方法,然后计算出结果。

3. 完成教材第 113 页“练习二十四”第 11 题。

提示:要求大正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大正方形的边长。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Tags: 知识点   上册   考点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