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大学实习报告寒潮小结报告

2020-10-26 22:22:16

 XX信息工程大学实习报告

 2017—2018学年第 2 学期 2013年11月26-29日的寒潮过程时间2018.4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 概述 2013年11月26至11月29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受一次寒潮过程影响,此次过程为横槽型寒潮,横槽转竖引起强冷空气爆发,造成我国中东部地区大风、降温。我国东北东部及沿海地区出现阵雪,部分地区出现大雪天气。华南地区大部分多阴雨天气,27日福建到浙江一带大范围降水。28日降水区向南向东移至沿海海域。黄河以北部分地区出现阵性降雪天气。东海海域、日本及日本海附近出现6级以上大风,部分地区出现7-8级大风。29日东亚大槽完全建立,这次寒潮天气过程结束。

  二、 寒潮发生发展演变过程 1、 生成阶段 高空形势分析:23日,新地岛以东横槽逐渐南压,取超极地路径到达蒙新高地,冷空气南带并在贝加尔湖及其前方累积加强。

  500hpa图上,乌拉尔山附近高压脊发展,脊前东北风加强,引导冷空气堆积。图上,“倒Ω流型”初步建立,出现-47℃的冷中心,已经达到冷空气堆积条件。

  2013年11月25日20时(北京时)500hPa 形势 地面形势分析:25日20时,冷高压中心位于蒙古高原(关键区),冷空气开始分裂南下。

  2013 年11月25日20时地面形势

 2、 发展阶段 (1)26日高空形势分析:500hpa图上,东亚为稳定的“倒Ω流型”,高压脊强大,内蒙古东部上空存在冷涡,冷涡后补伸出一支横槽,-44℃的冷中心位于横槽北部;新地岛附近的小槽会发展加深;南支槽波动比较活跃。

  2013 年11月26日08时500hpa形势

 850hpa图上,冷锋锋区位于河套平原附近,贝加尔湖为强盛的偏北气流。

  2013 年11月26日08时850hpa形势

 26日地面形势分析:冷高压主体位于蒙古高原,强度由25日08时的1038hpa增强为1052hpa;引起第一次降温过程的北方气旋已移出我国;本次过程冷锋位于河套附近,与高压外围等压线平行。

  2013 年11月26日08时地面形势

 (2)27日高空形势分析:500hpa图上,高压脊向东北方向伸展,“倒Ω流型”稳定,冷涡略有东移,26日温度脊落后于高度脊,27日脊强度增强;横槽缓慢南压,-44℃冷中心移至横槽前部,54区为冷平流,槽后转暖,意味着横槽即将转竖,冷空气即将爆发;南支槽波动频繁。

 2013 年11月27日08时500hpa形势

 850hpa图上,冷锋锋区已移至30°N附近,鄂霍次克海附近有明显的暖舌。

  2013 年11月27日08时850hpa形势

 27日地面形势分析:冷高压中心位置无显著变化,强度增强至1062hpa,冷空气分裂南下,高压长轴方向的冷锋移速较快,地面冷锋已经移至长江以南。

  2013 年11月27日08时地面形势 3、 爆发及消亡阶段 (1)28日高空形势分析:500hpa图上,极涡槽东移发展,其前方高压脊逐渐崩溃前移;横槽转竖,与渤海湾、江淮地区短波槽合并为东亚大槽并逐渐移出东海;冷空气大举南下,寒潮爆发。

  2013 年11月28日08时500hpa形势

 850hpa图上,冷锋锋区进一步南压,冷空气趋于结束。

  2013 年11月28日08时850hpa形势

  28日地面形势分析:高空高压脊崩溃前移,蒙古高压中心分裂南下,中心强度为1052hpa,略有减弱;此时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受地面高压控制,高压中心迅速减弱;冷锋已经东移入海,对我国的影响趋近结束。

  2013 年11月28日08时地面形势

 (2)29日高空形势分析:东亚大槽的完全建立预示着寒潮天气的结束。

  2013 年11月29日08时500hpa形势

 29日地面形势分析:蒙古冷高压东移南并逐渐减弱为1047hpa;长江以南出现1033hpa的冷高压。

  2013 年11月29日08时地面形势

 三、 预报着眼点 (1)空气的堆积:乌拉尔山附近高压脊发展,脊前东北风加强,引导冷空气堆积,500hPa冷中心达-47℃,地面冷高压不断增强。

 (2)寒潮爆发:新地岛小槽发展东移,高压脊东移减弱,横槽转竖,造成冷空气加强南下。

 (3)强度与路径:此次寒潮从关键区开始,取西北路径入侵我国。地面冷高压向东南方向移动,中心强度在寒潮爆发之前增强,寒潮爆发后逐渐减弱。

 高空冷中心强度向东移动,先减弱后增强。

 四、 动态图综合分析 (1)槽移动的动态图综合分析 11月23-25日:小槽发展型 冷空气自北而南爆发,为26日后的冷空气活动提供了较低的基础温度。

 11月26-29日:横槽转竖型 在不同纬度系统的共同作用下,28日横槽转为竖槽,29日东亚大槽完成一次重建。

 (2)锋面移动的综合动态图分析 25日冷高压位于蒙古高原,冷空气分裂南下,从寒潮关键区开始,取西北路入侵我国。

 五、 2016年大boss级寒潮 1、 大boss级寒潮概况 2015年12月30日,北极点气温骤升35°C,并突破冰点,强暖空气将冷空气挤出极地,而流向更低纬度的地方,1月20日在一个阻塞高压的促进作用下,极地涡旋大举南下,寒潮爆发。

 起因:冰岛附近强大风暴 结果:暖平流深入极地占领了极涡的位置,将极涡挤向中纬度;冷空气在西伯利亚堆积,最终南下侵入我国。

  2、 成为boss级寒潮的原因 (1)极涡中心深入南下,冷空气堆积时间长,21日冷涡中心达-49℃,西伯利亚的冷高压达1080hPa 。

 (2)降水丰富,雪后降温程度大。

  3、 两次寒潮对比 (1) 相同点:

 ①都是横槽转竖型 2013年11月28日08时500hPa2016年1月23日20时500hPa

 ②多雨雪、大风天气 2013年11月26日08时地面图 2016年1月23日08时地面图

 ③都有冷高压移动。

 2013年寒潮冷高压移动及冷空气堆积2016年寒潮冷高压移动及冷空气堆积

 ④都是“倒Ω流型” 2013年11月26日08时500hPa

 2016年1月20日08时500hPa

 (2) 不同点:路径不同 2013年寒潮路径:取超级地路径到达寒潮关键区从寒潮关键区开始,取西北路入侵我国。

 2016年寒潮路径:取东路入侵我国。

 

Tags: 寒潮   小结   实习报告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