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党团知识 / 正文

2篇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对照检查心得总结材料

2021-04-29 11:07:18

  苏东坡《和董传留别》有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朱光潜认为“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古诗词尤具灵秀之气,不仅语句凝练、韵律优美,而且意境悠远、韵味绵长;不仅是文学经典,还蕴含大量历史知识、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可以与时代精神步步紧跟,启迪人的心智和才情,提高情商。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对大学生村官说,“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他要求领导干部“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诗词浓缩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使干部的认识、思维、审美和表达能力乃至情商得到全面提升。这是学诗可以“人灵秀”的时代价值之所在。提升认识能力古典诗词上自西周、下至明清,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人世百态和山水胜迹等方方面面内容蕴藏其中,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历史,认识世界,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习近平总书记善用优秀文化元素旁征博引,几乎每次讲话都引用诗词古语中的典故。比如,他在2013年1月22日中央纪委全会上,引用“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比喻腐败懒政;引用“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形容天下大乱;引用“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以及“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说明腐败就会亡国。这些引用起到借古喻今的警戒效果,也表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广博的知识储备。领导干部应该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从古诗词中撷取中华历史文化元素,增强知识储备,提高认识能力。

 苏东坡《和董传留别》有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朱光潜认为“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古诗词尤具灵秀之气,不仅语句凝练、韵律优美,而且意境悠远、韵味绵长;不仅是文学经典,还蕴含大量历史知识、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可以与时代精神步步紧跟,启迪人的心智和才情,提高情商。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对大学生村官说,“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他要求领导干部“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诗词浓缩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使干部的认识、思维、审美和表达能力乃至情商得到全面提升。这是学诗可以“人灵秀”的时代价值之所在。

 提升认识能力

 古典诗词上自西周、下至明清,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人世百态和山水胜迹等方方面面内容蕴藏其中,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历史,认识世界,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习近平总书记善用优秀文化元素旁征博引,几乎每次讲话都引用诗词古语中的典故。比如,他在2013年1月22日中央纪委全会上,引用“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比喻腐败懒政;引用“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形容天下大乱;引用“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以及“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说明腐败就会亡国。这些引用起到借古喻今的警戒效果,也表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广博的知识储备。领导干部应该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从古诗词中撷取中华历史文化元素,增强知识储备,提高认识能力。

 提升思维能力

 诗可以激活人的诗性思维,包含形象思维、想象思维、求异思维、逻辑思维等,改善人的思维方式与精神质量。比如,根据“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可以体会其“诗中有画”的美妙意境;根据“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可以放任想象随诗人驰骋;通过“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可以见常人所不能见;特别是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诗句,可以学习蕴含其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总之,在学诗过程中,诗性思维能反复得到训练。而一个具有诗性思维的人一定是灵秀之人。诗性思维是适应人类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因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命题,意味着更加深刻的变革与创新。如果具备集形象思维、想象思维、求异思维、逻辑思维等于一体的诗性思维,就能突破条框束缚,探索多种可能,寻求多种路径。所以,领导干部可以从古诗词中吸纳更多灵秀之气,培养诗性思维,以更具活力的精神气质迎接新时代,担当新使命。

 提升审美能力

 中华诗词韵律独特,言简义丰,意境空灵,形成极具古雅韵味的特殊美感,诗词的情感激发、道德教化作用都是通过其美感作用实现的。古诗词格外重视意境的创设,强调“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雄壮奔放的意境,“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悲壮苍凉的意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恬淡空灵的意境。一旦进入深邃高远的意境中,就会获得美妙的审美体验,进而产生情感和思想的共鸣。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注重利用诗词意境营造谈话氛围。在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讲话中,他多次引用诗文来“话家常”:用“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描绘亚太合作、展翅齐飞的新愿景;用“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表达对会议的美好祝愿。优美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意盎然的谈话语境,产生了巨大感染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应该“通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有很深厚的文学素养,在诗词歌赋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多次强调要“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作为党的干部,要从政治高度看待生活情趣,培养健康高尚的情趣。诗词的浸染可以娱情怡神、滋养身心,提高审美能力,燃烧生命激情,塑造健康人格,从而成为一个具有美好情感和高雅情趣的人,一个远离低级趣味的人。

 提升表达能力

 古今凡优秀的诗词作品,在语言上无不具有形象生动、凝练含蓄、音韵和谐、感染力强等特点,因此在语言的锤炼上须下大力气。尤其古诗词篇幅短小,更要追求语言精炼含蓄,所谓“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学习古诗词可以提高语言运用的功力。“不学诗,无以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强调要从古诗词中学习语言表达。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文风要“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倡导“短、实、新”。他率先垂范,诗词古语在他的重要报告和讲话中俯拾皆是,不仅精炼了语言,也大大增强了感染力。比如,他用孟郊的《游子吟》表达孝道理念,用“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表明故土难忘,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抒发对澳门这块“莲花宝地”美好前景的信心,用“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教育广大干部在知行合一中担当作为。总之,他引用的诗词内容广泛,体现了深厚的诗词功底,恰到好处地传情达意,充满了语言活力。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还自己创作诗词,在视察兰考时吟咏了自创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其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等诗句铿锵有声,既抒发了对焦裕禄的赞颂和追思,又表达了自己爱国为民的责任担当,寄意高远、感人至深。领导干部应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学习诗词语言的精妙隽永,善于化用诗中佳句甚至自创诗词,从而提升语言表现力,让表达真正入耳入心。

 诗是心灵的吟唱,学诗的过程,就是提振精神、涵养品格、提升素养的过程。在全国上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新时代,包含古诗词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力量。领导干部是时代的“领头雁”,其素养高低直接影响执政能力,应率先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古诗词。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学诗,不仅能让自己“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对照检查材料(政法委2021年)

 民主生活会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按照省市县关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统一部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实施方案》具体要求,XXX班子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参加党史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重点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对自查自纠找出的问题、存在的“六大顽瘴痼疾”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查摆,深刻剖析了问题产生根源,明确了整改方向和具体措施。现将班子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1、政治思想方面。XXXX班子始终注重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能够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动中央、省委和XXXX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XXXX落地生根。但对照反思,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着眼“学懂”抓深化上有不足。主要是缺乏孜孜以求、深入钻研的学习劲头。仅仅满足于对习近平政法思想等核心要义的了解,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哲学意蕴、理论贡献认识不深。另外,工作多抽不出时间的观念也一定程度存在,零散化、碎片化的问题也还比较多。二是着眼“弄通”抓消化上有不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全部地而不是局部地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不能就事论事,并强调三个“贯通起来”。但是客观地讲,XXXX班子中不少的同志还未能完全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还不善于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未能使一些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工作上有时放不开,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作过程中,对于群众的好奇心有点反感,不能心平气和的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比如,采集信息拍照时,总有群众会问:你在干什么?拍什么?等这样的问题,就不愿意与他们讲清楚,态度不是很好。)。

 3、批评与自我批评搞的不好,对其他同志不愿意提出反对意见,自己的缺点更不乐意其他人正面点出。

 1、

 党员模范的带头作用不够,对于纪律观念意识较淡薄,自己的思想行动与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2、

 虽立足本职岗位,尽职尽责,但在工作创新上不够,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没有有效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3、

 工作中出现了为难情绪,在信息釆集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现场很难辨别责任单位的问题,不主动寻找线索,导致此类问题长期存在得不到解决。

 二、整改目标

 通过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等相关资料讲话和习近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在工作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特制定整改目标如下:

 1、

 提高党性觉悟,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学习贯穿始终。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提高工作标准,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核心。

 2、

 遵守党的章程,严守党的纪律,遵守我局的各项规章制度。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组织原则、纪律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

 3、

 模范执行政策,发挥带头作用。工作中,坚决执行党的决定,始终从政治上、思想上、言行上与党中央及各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

 4、

 增强业务能力,提高办事效率。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熟练掌握本部门有关的业务知识和工作程序、法律法规。

 5、

 思想进一步解放,能够创造性地工作。增强服务意识和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开拓创新、大胆工作,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

 三、整改措施

 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将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认真反思,做到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奉献,不抱怨、不计较、不拈轻怕重,整体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制定系统的学习计划,树立终身接受学习教育的思想观念,任何时候都不放松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今后要学深学透党的报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

 2、

 时刻遵守党的章程,认真履行党员义务,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好好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查找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注意维护党组织权威,认真执行党组织的决定,积极完成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

 3、积极开拓进取,强化求真务实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树立不进则退、谋求更大发展的观念。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勇于担当,见贤思齐,始终把工作放在首位,认真负责、积极努力地去圆满完成。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多发现问题、多想办法、多出路子,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推进本职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5、经常自我反省,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从具体问题改起,从一件事一件事抓起。

 总之,今后我一定会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支持下,自觉接受监督,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振奋精神,积极努力。

 民主生活会上的自查报告范文2021

 按照市委《关于认真开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专题民主生活会通知》要求,在认真扎实参与前一阶段教育学习的基础上,会前我又聚焦这次民主生活会主题,重点学习了《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适用“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的意见》及《**关于落实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的实施细则》等。同时,紧密结合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在谈心谈话、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标对表上级要求,认真查找了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结合典型事例进行了深刻剖析,明确了今后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习近平着眼全党政法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满足人民群众对扫黑除恶斗争的又一新的期待,影响重大,意义深远,有以下三点认识:一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根”在筑牢忠诚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政法队伍是党和人民掌握的“刀把子”。政法机关作为“刀把子”,作为维护党的绝对领导和人民民主政权的重要力量,首先是政治机关,尤其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摆在首位。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通过教育整顿,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本”在厚植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一定要坚持民意导向,践行宗旨使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机制,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让群众成为教育整顿工作的最大受益者。三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要”在抓实问题整治。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是本次教育整顿的重要任务,查纠整改是中心环节。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思想方面。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増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自己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体现为“三个不到位”。

 一是理论武装不够到位。虽然能够以最高政治要求、最大政治责任、最严政治纪律抓自身理论学习,但有时不能很好处理工学矛盾,导致主动跟进学习的能动性系统性不够,出现“零打碎敵”、“急学急用”的现象,对自身抓理论学习过程中还存有“实用主义”,把读书看报、开会记录、讲话引用当作学习方法,满足于一般性、概念化、碎片化学习过程,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不够。

 二是内化素养不够到位。受过去形成的一些惯性思维、习惯做法、工作套路影响,站在政治和全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筹划工作还不够细致,用政治大局统揽业务工作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是实践运用不够到位。这几年,自己能够自觉把新思想、新理念融入工作实践,形成较好的工作思路,但用工作效果来审视学习,感到并不理想,在理解领会、转化运用方面还比较欠缺、不够灵活,对创新理论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掌握不好,用上级决策部署谋划推动工作、立足行业建设念、抓建眼界还不够开阔,抓工作落实还存在发力不够、用力不准、效果不好等问题。

 (二)持续深入开展“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坚守人民情怀,”方面。对比前几年的工作,对比班子的其他同志,对比自己的初心状态,感觉吃苦精神弱化了,工作责任心不强了,完成任务标准降低了,那种时不我待、夙夜为公的劲头已经逐渐淡化。

 一是抓工作力度不够。抓工作容易落入走过场,认为安排了既是落实了,存在追求形式、忽略实效,缺乏一竿子到底精神。

 二是工作创新动力不足。有时觉得工作久了,有安于现状、求稳、怕出问题的思想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闯劲、拼劲,缺乏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精神,精神状态有所懈怠,得心应手的工作抓得多一些、实一些,难度大、见效慢的工作抓得虚一些、少一些,虽有一些新想法,但也只停留在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

 三是主动作为意识不强。实际工作中,很少主动去想办法、主动去解决问题、主动去推动工作,缺乏“螺丝钉”精神,离领导干部要事事带头、以上率下还有一定差距。

 (三)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贯彻执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还存在三个不足。

 一是整改的主动性还不强。没有真正把推动整改作为践行忠诚、贯彻决策的政治高度来看,对于自己负责整改的问题,存在看风向、看左右的倾向,有时候推一推动一动,抓紧整改、主动整改、自主整改的力度还不够大。

 二是整改的精准性还不够。抓有些问题整改还存在一线平推多于抓点控面、四面出击多于精准发力的问题。比如,在抓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纠治整改,在转变文风会风方面,年初就提出今年要精准把控,但是到最后,还是心里着急,拿不出精准的办法。

 三是整改的持续性还不好。存在前紧后松的现象,前期能够加班加点抓短板、补漏洞,但在迎接省市巡视检查之后,存在一定程度的乐观心理、麻痹情绪、放松思想,工作有所懈怠,对如何巩固提升整改成效谋划不多,安排的工作也没有及时督查和“回头看”。

 (四)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主要有“三个方面差距”。

 一是思想观念转变不够。贯彻新发展理念还想不清楚、弄不明白、做不到位,抓工作还没有真正从惯性思维、路径依赖中走出来,从开会发文、留痕迎检中跳出来,总觉得老办法轻车熟路、省心省事,甚至还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虽然早到晩也忙忙碌碌、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但效果不佳、质效不高。

 二是持续纠治问题不够。比如,在切实防止文山会海反弹回潮上,有时事事不管大小、重要与否,要求必须要有记录、有登统计、有资料留存,导致基层忙于应付材料甚至搞材料造假。比如,在进一步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方法上,计划管理和备案管理不够严格,有时受临时性工作任务影响和冲击,强化了对计划事项的监督执行力度,安排的工作没怎么抓,临时性工作干了不少。

 三是解难帮困服务不够。有时为基层减压减负成效还不够明显,虽然文电少了,但电话通知、微信、短信多了,对上级文电照抄照搬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好办的能够及时办,难办的仍有推托敷衍现象,没有达到群众的要求和期盼,特别是需求协调其他部门解决的,主动沟通意识不够,也有应付搪塞现象。

 (五)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方面。主要有三个方面不足。

 一是党性修养不够经常。落实党日、党课、双重组织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还不够严格,有时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对当前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从本质上认识不足,对身边出现的错误思想,旗帜鲜明批驳不够,挺身而出与消极言行、不良现象斗争还不够坚决。

 二是政治能力培养不够扎实。在严肃党内制度、过好组织生活等方面,还不能完全达到“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领导干部必须带头从谏如流、敢于直言”的要求,有时还存有明哲保身的观念,还留有求稳保稳的思想。

 三是模范表率作用还需增强。有时执行制度规定自觉性醒头脑,不会讲岀格的话、不做出格的事,但在防微杜渐上警惕性不高。

 二、

 问题的根源症结

 (一)

 思想改造不够深入。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思考较少,从思想深处武装不够系统、不够彻底,没有真正打牢理想信念的根子;没有学深悟透新时代思想,缺乏从党性观念和世界观改造的高度来端正“总开关”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

 宗旨意识不够坚定。群众立场、群众观点扎根不牢,导致政绩观、利益观、权力观有时出现偏差,存在实用主义思想,抓工作对个人进步、领导印象、上级评价考虑得比较多,对群众能不能满意想得比较少,追求的不是

 “给人民造福",而是“给自己造势"。

 (三)

 精神状态不够振奋。奋发有为、担当进取的精神还没有牢固树立起来,工作中松劲松套,导致一些工作没有真正落到位;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本领还不够过硬,不会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四)

 自身要求不够严格。面对正本清源新常态,对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远离低级趣味坚决抵制歪风邪气的要求还有差距,没有真正按照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

 三、

 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

 (一)培塑政治信念。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新时代思想、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严格要求自己,给灵魂补充养分,筑牢思想根基,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校正人生坐标。

 (二)

 祇砺党性担当。牢固树立岗位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把党员干部的先进性纯洁性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始终把自己处于党纪约束、群众监督和阳光照射下,为建设发展恪尽职守、不懈进取。

 (三)

 强化作风历练。始终以夙夜在公、寝食难安的精神把落实抓到位、责任尽到位、工作干到位;始终重心向下,多做打基础、蓄底气、利长远的工作;始终坚持真抓实干,一把尺子论长短,不能随意抬高或降低标准,不搞华而不实的东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特别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国乡村治理应该站在新的政治高度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乡村伦理是乡村文明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推进乡村文明的重要着力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评价指标。但是,乡村伦理并不是无目的的自发性产物,它需要特定空间的孕育涵养。也就是说,乡村伦理空间并不是单纯的地理或物理空间,它在本质上承载着实现价值的功能,空间的格局和格调关系着价值的航向和深度。因此,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急需一种伦理视角,急需对人类文明以及城乡关系的空间性、伦理性进行自觉的反思与确认。

 首先,构造亲情伦理的空间。亲情伦理主要调整亲属之间的关系,包括孝慈敬悌等具体伦理规则。新时代乡村不再聚族而居,传统宗族纽带的物理硬约束已不复存在,宗族关系逐渐转化为更具包容性的亲族关系。但是,我们文化基因里亲亲尊尊、慎终追远的观念并没有改变。因此,构造新的亲情伦理空间,进而创造性地传承和发展传统宗族伦理就成为乡村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敬天法祖、家国一体的传统文化里,亲族认同的文化,最终指向的是国家认同,也就是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伦理,推己及人就成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一家”的民族伦理和国家伦理,进而最终导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因此,新时代亲情伦理本质上也是开放性伦理。

 亲情伦理的形成虽然具有血缘亲缘的自然特征,但在本质上,它是通过后天塑造积淀而成的,其中离不开人的自觉性。在这种有意识的塑造过程中,空间构造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合理的空间会塑造合适的品格。就亲情伦理而言,家庭虽是基础单元,但是,要形成普遍性、整体性的伦理认同,还需要超越家庭的空间,例如祠堂、祭田、祖墓、牌坊甚至水井、树木等特殊纪念物,因其直观性、神圣性和中心性,可以形成普遍的影响力,具有更特殊的空间意义。这些空间通过集体的仪式活动,可以强化亲族的心理共鸣和情感认同。这种通过耳濡目染的行为塑造固化而成的伦理规则,具有持久性、普适性和强制性,进而形成生于斯长于斯的特定空间伦理。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在传统乡村伦理上的创造性发展,因此并不是亦步亦趋地打造全面复古的空间,而是在既有的空间构造上进行创造性转化。例如,对于现存的有特别意义的祠堂、祖墓、牌坊等可以进行功能再塑,使之继续发挥凝聚亲情、传承家风的功能。对一些特别有价值纪念物还可进行复建,构建体现新时代亲情伦理特点的特别空间。这些空间的合理构造,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和伦理建构价值。

 其次,构造公共伦理的空间。乡村公共伦理调整的是村民之间处理公共事务的规则。传统中国的乡村通过乡亭、里甲等组织进行治理,这是准公权性质的公共空间。此外,还有村社、村庙、乡贤祠等具有准宗教性的特殊公共空间。这些空间集多元化的意志能力为一体,是传统中国伦理塑造的重要载体。但是,由于传统乡村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多以乡村组织和乡绅进行主导和掌控,因此,村民的参与度并不高,故传统的伦理空间中,无法避免尊卑不对等的弊端。而且,除村社、村庙、乡贤祠等准宗教性空间外,乡村组织的空间并没有体现出独立性。因此,传统中国公共伦理的空间存在着空间平等性不足、空间核心力弱化以及空间单一性的问题,就新时代乡村公共伦理建设而言,传统空间的构造和功能显有不足,这就需要进行重新构造。

 为实现新时代乡村公共伦理的建设要求,针对传统公共伦理空间构造的不足,当前的建设应该体现出新的使命。根据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其中首要的是加强党群活动中心的建设,以打造乡村公共伦理空间的核心层,使之成为激活市场、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政策、激活组织的战略高地。通过强化这一空间的功能,进而加强凝聚力、培植向心力和彰显领导力,使之成为乡村落实国家战略的第一平台,成为村民议事、自我管理、表达意见和公共决策的核心阵地,从而使国家战略与乡村建设紧密结合,以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意志,最终积淀出完善的乡村文明。在此核心空间的构造之外,乡村公共伦理的空间建设还应包括村民学校、乡贤或英雄纪念场、宣教场、村民小组活动中心等,形成一体多元、功能多样、科学合理的公共伦理空间格局,真正实现乡村的崛起。

 由于亲情伦理的空间在新时代乡村的日常生活中不再居于中心地位,因其目标在于通过亲情传承的观念塑造,以凝聚亲缘关系,进而形成亲情伦理,这是一种长线伦理空间,其构造的基础在于化旧为新,因为空间之旧也意味着传承之久。相较而言,公共伦理空间则是一种兼顾长线和短线的中心空间,在当前的形势下,应特别注意在短线伦理中生发长线伦理,因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本质上是一次改革的再出发,需要革故鼎新,并绵绵发力,久久为功。因此,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这一空间的建设需要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并使之真正发挥伦理再造的功能。

 最后,构造休闲伦理的空间。休闲伦理调整的是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排除了亲情伦理和公共伦理的普通人之间的关系。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是和谐和生态,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是平等与敬让。在传统中国的乡村,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人适应自然,人与自然的相互反馈关系并不明显。至于人与人的关系,由于传统中国的乡村还未进入休闲时代,在休闲中的伦理主要还体现为亲友伦理。因此,休闲伦理的空间在传统乡村并没有体现出独立性和稳定性。在新时代乡村,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主动性大大增强,自然人化的可能性逐渐加大,伦理建设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由于社会流动性加快,乡村虽然仍是熟人社会,但是以亲缘、地缘为纽带的义务本位关系也逐渐让步于平等的市场关系,也就是开始转向以熟人为主体的陌生人社会。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必须打造适应新时代休闲社会的伦理空间。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空间构造来看,生态宜居是新时代乡村文明的底线要求,符合生态的空间才能真正实现休闲,从而建构休闲伦理。因此,对于乡村的山体河流要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维持宜居的自然特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休闲空间的合理安排也意味着产业空间的有效生成,或者说,要将乡村产业空间融入休闲空间。因此,对于林地、草地、河流、耕地等要进行休闲式打造,例如可建构观光农业空间、山林旅游空间等,使休闲价值与产业价值相结合。除对自然形成的空间进行改造外,还应构造与休闲相适应的人为空间。例如,对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废弃物,应合理进行空间规划。对乡村的垃圾,应最大限度地建构就地消解空间。对一些敞开式垃圾池进行封闭改造,并尽量进行隐性设计,以维持乡村的田原生态。

Tags: 对照   班子   政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