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会议发言 / 正文

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

2020-11-17 11:45:33

 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1.1.综述 为适应城市经济发展,拟于××市经济开发区内新建一栋集办公、娱乐、购物、餐饮、旅馆于一体的综合办公楼。

 1.1.1 工程名称:综合办公楼(集购物,餐饮,娱乐,办公,旅馆于一体) 1.1.2工期:100天 1.2.施工条件 1.2.1 地形:拟建场地地形平坦 1.2.2气象条件

  该地区主导风向全年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为B类),基本雪压。

 1.2.3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1.2.4水文地质条件:

 (1)地形:

 拟建场地地形平坦,II 类场地; (2)土层:自上而下为

 ①素填土,厚约 1m ; ②砂质粘土,厚约 3m,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③砾层,厚约 5-7m,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3) 地下水:地下水静止水位为地表下12m,无侵蚀性; 1.2.5

 在施工期间,为施工服务的企业有:木材加工厂,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厂,机械设备租赁公司。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厂设在工地的东面约3公里处 , 预制厂内设有一般预应力设备。木材加工厂,机械设备租赁公司皆设在离工地东面约3公里处。模板采用定型组装钢模,脚手架采用扣件钢管脚手架。

 1.2.6

 材料运输条件:钢材由铁路运至车站( 车站离施工工地约7.5公里 ) 。砂、石由砂石厂运至工地,木材、砖、瓦、石灰、水泥等材料从市区用汽车运至工地。

 1.2.7 设备条件:有各类塔吊、自行式起重机、井架、混凝土搅拌机、灰浆机等,供工地使用。

 1.2.8 水电条件:照明、动力电可从主要街道接入,上下水均可与市政管网接通。

 1.2.9 劳动力供应情况:

 劳动力由建筑公司统一调配,能够满足施工中劳动力的需要。

 1.3 建筑特征 1.3.1 总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 1.3.2 层数:主体结构共8层 1.3.3 层高:一,二层4.2米,办公标准层3.0米,旅馆层高3.0米。

 1.3.4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 1.3.5 结构体系:主体采用框架结构 1.3.6 底层室内主要地坪标高为±0.000,室外地面标高-0.450米。

 1.4 结构 1.4.1 梁﹑板﹑柱结构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板厚120mm 1.4.2 墙体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重度12KN/平方米) 1.4.3 墙体厚度:外墙:240mm,内墙:240mm 1.4.4 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2、施工部署 2.1:

 施工目标 2.1.1 质量目标:实现对业主的质量承诺,以领先行业水平为目标,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要求及现行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到80%以上。观感质量得分率90以上。群体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

 2.1.2 安全目标:

 (1)无因工死亡、重伤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 (2)无火灾事故; (3)无严重污染扰民; (4)无重大交通行车事故。

 2.1.3 工期目标: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序穿插,确保合同工期实现。

 2.1.4 现场管理目标:按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标准施工。

 2.2:

 管理组织机构 1、组织机构:本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项目经理选派承担过大型工程项目管理,并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担任;项目总工选派具有较高技术业务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项目经理部对本项目的人、财、物按照项目法施工管理的要求实行统一组织,统一布置,统一计划,统一协调,统一管理,并认真执行ISO9002质量标准,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职能作用,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确保本项目质量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

 项目部班子主要成员及各主要组室的职责:

 (1)领导班子: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组成,负责对工程的领导、指挥、协调、决策等重大事宜,对工程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及现场文明施工等负全部责任。

 (2)技术部:负责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对特殊过程编制作业指导书,对关键工序编制施工方案,对分项工程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技术培训,办理工程变更,及时收集整理工程技术档案,组织材料检验、试验、施工试验和施工测量,检查监督工序质量,调整工序设计,并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一切技术问题。

 (3)工程部:负责组织施工组织设计实施,制定生产计划,组织实施现场各阶段的平面布置,安全文明施工及劳动组织安排,工程质量等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因素管理;负责各劳务分包和工程分包的协调管理。

 (4)安质部:负责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文明施工、工序质量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5)物资部:负责工程材料及施工材料和工具的购置、运输,监督控制现场各种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情况等。

 (6)机械部:负责施工机械调配、进场安装及维修、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确保机械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7)核算部:负责工程款的回收,工程成本核算,工程资金管理,编制工程预算、决算,验收及统计等工作。

 (8)综合办公室:负责文件管理,劳资管理,后勤供应及与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对外工作联系及接待工作。

 以上各部在经理部领导班子的领导下,统一协调,各尽其责,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

 2.3、管理体系:管理机制采用项目法施工管理。质量体系经认证并符合GB/T19002—1994idt

 ISO9002:1994标准。

 2.4:施工部署 2.4.1项目经理部下设作业队及分工:

 (1)结构施工队:负责各楼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

 (2)瓦工作业队:负责砌筑工程、楼地面工程的施工。

 (3)油工作业队:负责油漆、粉刷工程的施工。

 (4)木工作业队:负责内外门窗安装施工。

 (5)防水作业队:负责屋面防水、厕浴间防水工程的施工。

 (6)电气工程作业队:负责管道预埋、管线敷设、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7)水、暖、通风工程作业队:负责水暖安装、配件预埋和安装调试工作。

 2.4.2 垂直运输:选择一台垂直运输设备23B固定式塔吊(塔臂50m),负责各楼基础及主体结构模板、钢筋及零星混凝土的垂直运输;自拌混凝土,泵送至浇筑部位; 2.4.3 基础及主体结构混凝土采用自拌混凝土,泵送至浇筑部位。

 2.4.4 本工程模板体系:采用防水竹胶合板。

  2.4.5 脚手架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及外装修均采用双排脚手架。室内装修采用工具式脚手架。

 2.4.6 本工程采取一次验收。为缩短工期,装修工程在顶板模板拆除后及时插入施工,分阶段、分层进行,装修工程及水电管道安装采取交叉作业;外装修在屋面防水工程完成后从上往下进行。

 2.4.7 现场设木工加工间、钢筋加工间,分别负责模板和钢筋的加工配制。

 2.4.8 现场设一砼搅拌站。

 3.施工准备工作 3.1、技术准备工作:

 (1)项目总工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做好图纸会审。

 (2)根据《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针对本工程特点进行质量策划,编制工程质量计划,制定特殊工序、关键工序、重点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3)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做好技术交底,指导工程施工。

 (4)做模板设计图,进行模板加工。

 (5)认真做好工程测量方案的编制,做好测量仪器的校验工作,认真做好原有控制桩的交接核验工作。

 (6)编制施工预算,提出主要材料用量计划。

 3.2、劳动力及物质、设备准备工作:

 (1)组织施工力量,做好施工队伍的编制及其分工,做好进场三级教育和操作培训。

 (2)落实各组室人员,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3)根据预算提出材料供应计划,编制施工使用计划,落实主要材料,并根据施工进度控制计划安排,制定主要材料、半成品及设备进场时间计划。

 (4)组织施工机械进场、安装、调试,做好开工前准备工作。

 3.3、施工现场及管理准备工作:

 (1)做施工总平面布置(土建、水、电)并报有关部门审批。按现场平面布置要求,做好施工场地围挡和施工三类用房的施工,做好水、电、消防器材的布置和安装。

 (2)抓紧与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接洽,疏通关系,办理开工前各项手续,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完成合同签约,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合同内容,按合同条款要求组织实施。

 4、施工用水、用电量计算 4.1、用水量计算:

 (1)施工用水量:

 q1=k1ΣQ1·N1·K2/t×8×36000 q1:施工用水量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 Q1:日工程量 N1:施工用水定额 K2: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 (2)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q2=p1·N2·K2/(t×3600)

 q2: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P1:为施工现场人员总数 N2: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 K2:为施工现场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取2 T:为高峰用水时间,按6小时计算 (3)现场消防用水量:

 q3:按施工手册取10 L/S 若q1+q2> q3 取总用水量Q=q1+q2 (4)管道选择:

 d=(4q/1000πv)1/2 管径选为DN=100 mm 其中V为经济流速选为1.6m3/s (5)消防竖管管径 d=(4q/1000πv)1/2 根据规定管径选择DN=65 mm 4.2、用电量计算:

 施工用电主要包括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其用电量计算为 P=(1.05~1.1)(K1*∑P1/cosφ+K2*∑P2+ K3*∑P3+ K4*∑P4) 式中 P—供电设备总需要量(KV*A)

 P1—电动机额定功率(KW)

 P2—电焊机额定功率(KV*A)

 P3—室内照明容量(KW)

 P4—室外照明容量(KW)

 cosφ—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素(一般为0.65~0.7,最高为0.75~0.78)

 K1、K2、K3、K4—需要系数 施工现场的照明用电量所占的比重较动力用电量要得少得多,所以在估计总用电量时可以不考虑照明用电量,只要在动力用电量之外再加上10%作为照明用电量即可。

 考虑到系统总容量应在中心变电室安装2台干式节能型变压器400KW,配电柜3台,计量柜1台。

 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如平面布置图所示 6、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 6.1:施工测量 6.1.1、场区平面控制网:

 按设计图纸上坐标控制点进行场区建筑方格网测设,并对建筑方格网轴线交点的角度及轴线距离进行测定。

 6.1.2、建筑定位放线:

 (1)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测设: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定位依据为各建筑物在场区平面控制网中的相对位置。

 1)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根据建筑的结构和使用特点,布网精度为二级,测角中误差为 ±12",边长相对误差为 1/15000。

 (2)建筑物高程控制网测设:高程引入采用原场区内已知水准点进行测设,本工程布设4个临时水准点,组成建筑物的高程控制网,控制网的测量采用附和测法。闭合差的要求:

 L:为附和线路长度。

 (3)测设轴线控制桩:根据已布好的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测设轴线控制桩,测设时以两端控制桩为准,测定该边的控制桩,并校核各桩间距,精度同平面控制网。

 6.1.3、基础施工测量:

 由于建筑平面控制桩及轴线控制桩距基础外边线较远。在基础开挖时,不易被破坏,故在开挖基础时不需引桩。基础开挖撒线宽度不应超过15 cm。

 6.1.4、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1)结构竖向投测:采用激光经纬仪天顶内控法进行竖向投测。均在第一流水段内设四个内控点,控制点设在首层楼面上,采用200×200×10预埋铁板做控制点(加活动盖板保护)。二层以上结构施工时,均在控制点上方预留200×200方孔,设有机玻璃十字丝接收靶。激光经纬仪设在首层控制点上对准接收靶,照准部进行水平向360°回转,当回转圆心同接收靶某圆心轨道重合时即确定了轴线投测点位置,并采用正倒镜法校核。

 (2)施工层放线:放线前应在平面上校核轴线,闭合后测设细部轴线,后以此为准测量墙、柱、梁、洞口的边线,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不超限。

 (3)高程的竖向传递:工程结构施工时按划分的流水段,设标高传递点分别向上进行传递,以保证在各流水段施工层上附近有三个标高点,进行互相校核。

 6.2.基坑土方开挖 采用机械开挖结合人工清基的方式。先用1台-100反铲挖掘机开挖,边坡按1:0.67放坡,坡面抹水泥沙浆。回填土就地堆放。剩余土人工装车,小型机械运出场外。

 6.3.钢筋工程 6.3.1、原材料:

 (1)钢筋的采购和进场检验应严格按《采购程序》、《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等有关程序的要求执行。

 (2)钢筋进场应备有出厂质量证明,物资人员应对其外观、材质证明进行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入库。

 (3)使用前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抽样试验及见证取样,合格后方可使用。

 (4)钢筋的堆放:钢筋在现场的堆放应符合现场平面图的要求,并保证通风良好。钢筋下侧应用木方架起,高出地面。下雨前应用苫布盖严。

 2、钢筋保护层:基础:75mm; 梁柱、外墙外侧:25mm;

 板、墙:15mm 6.3.2、钢筋加工配料:

 (1)钢筋在钢筋棚加工配料,运至施工现场后绑扎成型。

 (2)钢筋加工前,应将钢筋表面杂物清除干净。

 (3)Ⅰ级钢筋末端需做180°弯钩。

 (4)箍筋弯钩角度为135°,弯钩平直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5)根据钢筋使用部位、接头型式、接头比例合理配料。

 6.3.3、钢筋连接:

 钢筋连接分竖向和水平向钢筋接头。底板钢筋,基础插筋和柱中钢筋连接采用闪光对焊;局部辅搭接焊;楼板钢筋采用搭接接头。

 6.3.4、楼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核验模板标高 → 弹钢筋位置线 → 绑扎底层钢筋 → 安放垫块 → 敷设专业管线 → 安放马凳 → 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 → 绑扎上层钢筋 → 申报隐检 → 隐检验收签证 → 转入下道工序。

 (2)双层钢筋网片之间设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3)楼板钢筋绑扎后,严禁在上面行走。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工人踩坏钢筋,铺脚手板作行走平台,供人行走,浇灌混凝土中派钢筋工专门负责钢筋修理。

 (4)楼板上的孔洞应预留,当洞口尺寸不大于300 mm时不另加钢筋,板内钢筋不得截断,由洞边绕过;当洞口尺寸大于300 mm时应按设计及相关设备安装要求设置洞边附加筋或小梁预埋件;在负弯筋处加设矮马凳。

 6.3.5、浇筑砼过程中,安排专职钢筋工值班,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后及时修复,保证钢筋间距、位置、保护层始终符合设计要求。

 6.3.6、二次浇筑时,钢筋应先用钢筋扳手校正钢筋位置,调直、除污、除锈,然后再绑扎分布筋。

 6.4:模板工程 主体工程要达到清水混凝土的目标,主要依靠模板设计合理,安装精度高,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方法正确。该工程顶板采用15mm厚竹胶合板,内外楞为白松。

 1、模板体系 (1)楼板模板:

 面板采用15 mm厚的防水胶合板,次龙骨用50×70 mm白松木方,间距400 mm,主龙骨用70×100 mm白松木方,间距950 mm。为满足板面平整度的要求, 全部木方用压刨将接触板面的正、反面刨平。阴角单独配制阴角模,阴角模与墙面相接处夹5 mm厚海绵条,见图。模板缝隙用胶带封严,楼板模板接缝处采用硬拼,并确保其接缝高差平整。

 竖向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立杆间距900 mm,上面设可调顶托,设两道水平杆。

 (2)门、窗洞口模板:

 门、窗洞口使用工具式模板,见图。

 (3)楼梯模板:

 楼梯模板采用12厚多层板配50×100 mm木方构成,在弹好位置线后支设,下部支撑同顶板,支设时按不同装修作法留出装修层。

 2、支、拆模工艺流程:

 设计模板图 → 模板拼装 → 刷脱模剂 → 弹模板位置控制线(距模板500 mm)→ 模内杂物清理 →支外侧模板 → 支内侧模板 → 支钢管斜支撑 → 调整加固模板 → 预检模板并签字 → 砼浇筑 → 养护 → 检验砼强度 → 拆模申请 → 审批申请 → 拆模 → 修整模板 → 刷脱模剂 → 码放模板 → 进入下一循环。

 3、支模质量要求: (1)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模板的接缝不大于2.5 mm。

 4、模板拆除:

 (1)非承重模板拆除时,结构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1.2MPa。

 (2)承重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100%。

 (3)拆模顺序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

 (4)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

  6.5:混凝土工程 该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均采用自拌混凝土,泵送至浇筑部位。

 1、楼板混凝土施工:

 (1)楼板混凝土按流水段划分两段浇筑。

 (2)楼板混凝土施工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移动时要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不小于100mm。

 2、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

 (1)施工缝的留置 每层顶板按两个流水段划分,梁、板施工缝留置在跨中1/3的范围内;每层剪力墙留在顶板下表面以上5mm处,竖向施工缝应留直槎。

 (2)施工缝的处理 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强度不能低于1.2Mpa,且应剔除表面的浮浆,用气泵将杂物吹净,做预检记录。浇筑前先浇一层30-5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减石子水泥砂浆,注意砂浆厚度均匀且必须在初凝前浇筑砼。

 6.6:防水工程 严把材料关,所有防水材料的品种,牌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每批产品进场地都要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使用之前必须抽样复检,材料性能合格方能使用。

 基层就彻底清理,坡度及分格缝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分格缝应平直,内嵌密封材料。打坡层抹压后,用1:1水泥沙浆抹平,二次抹压成活,及时覆盖浇水养护。

 突出屋面的小构筑物的细部节点处,是防水的薄弱环节,施工时应加强节点处的防范,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

 6.7:土方回填 1、本工程房心土方回填采用2∶8灰土。

 2、回填土施工前,首先应进行土壤击实试验,根据回填土的最佳含水率及干容重,来确定回填用土的含水率控制范围及压实遍数。

 3、回填前应对基础进行验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

 4、回填前应将填土部位的垃圾及杂物等清理干净。

 5、土质应优先选用原土,但回填前应检测土质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确保粒径不大于50mm。

 6、2∶8灰土应做到配比准确、拌和均匀、含水率适中。

 7、回填土施工时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控制在250 mm内。

 8、回填土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至少夯实三遍,并做到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加强对边缘部位的夯实。

 9、回填土每层夯实后,应按规范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根据设计要求,干容重不得小于15.5KN/M3,取样合格率不得小于90%。

 10、回填土的质量控制:

 基槽取样每层按长度每30 m取样一组,取样部位应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

 6.8.脚手架工程 根据本工程特点,采用全高搭设双排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内脚手架采用碗扣式满堂红支架。

 搭设要求:

 脚手架立杆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连接,相邻两立杆接头应错位,不小于500 mm,且应不在同一步内。

 脚手架立面设连续剪刀支撑,支撑宽度宜为5-7根立杆间距,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60度。

 在脚手架外立杆内侧满挂密目网封闭,首层设水平兜网,每隔四层设水平兜网,并设随层网。

 作业层必须满铺脚手板,操作面外侧设二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挡脚板。

 脚手架应设避雷措施,设在脚手架四角立杆上,高度不小于1 m,接地线连接应保证接触可靠。

 脚手架拆除应从上而下进行,严禁同时作业。

 6.9.外装修工程 本工程外墙装修为外墙涂料和面砖。

 1、外墙涂料:

 (1)工艺流程:

 墙面基层处理 → 弹线分格、粘条 → 拌制面层用料 → 面层喷涂 → 起分格条勾缝 → 养护。

 (2)基层处理:

 1)先将外保温墙体表面尘土、污垢清扫干净,局部不平处用水泥砂浆找平。

 2)浇水湿润墙面,按墙上已弹的基准线,分别在门口角、垛、墙面等处吊垂直,套方抹灰饼,并按灰饼充筋。用界面剂按配比配水泥和砂子后拉毛,拉毛必须均匀一致,达到强度后(以手掰不动为准)抹1:3水泥砂浆,每遍厚度5—7 mm,应分层分遍与所抹筋齐平,并用大杠刮平找直,木抹子搓毛,要求表面无孔洞、无砂眼,面层颜色均匀一致、无划痕。

 3)底灰抹好后第二天抹面层砂浆,应先将墙面润湿,按图示尺寸弹分格线,粘分格条,滴水槽,抹1:2.5的面层砂浆。抹时先薄薄地刮一层灰使其与底灰粘牢,紧跟抹第二道灰,与分格条抹平,并用刮杠横竖刮平,木抹子搓平,铁抹子溜光压实。

 4)待表面无明水后,用刷子蘸水按垂直于地面的同一方向,轻刷一遍,以保证抹面的颜色均匀一致,然后用喷雾器喷一遍砂浆防裂剂进行养护,以防收缩裂缝。

 (3)面层喷涂:施工前根据材料及设计要求做好交底,大面积施工前做好样板块,经监理等有关人员鉴定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前,还应对施工段的门、窗等进行防护,以免污染。

 2、外墙面砖:

 (1)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 → 基层处理 →吊垂直、套方、找规矩 → 抹底层砂浆 →弹线分格 → 排砖 →镶贴面砖 →勾缝和擦缝 (2)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选砖和面砖粗排等。选砖一是选出次品面砖,对于翘曲有变形裂纹,面层有杂质,尺寸偏差过大的砖一律不用;二是选颜色,将颜色不一的砖挑出,分别摆放;三是选规格尺寸,挑出长、宽、厚不同规格的砖,利用门型木框,将砖从“门”口处塞入,取出后转90度再塞入,检查符合尺寸即可备用。面砖粗排在结构及外填充墙施工完后,在建筑四大角和门窗口边,从顶层开始用特制的大线坠,铁丝吊垂直,并实量出各主要部位尺寸及偏差。然后根据面砖规格尺寸及排砖基本原则,决定出抹灰打底厚度。

 (3)基层处理: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外保温,首先将基层表面灰尘、浮粒、油污等清除干净,然后将基层满刷TG胶一道,其配比为TG胶:水:水泥=1:6:0.2。水泥疙瘩终凝后要湿润养护,直到手掰不动,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在外表面钉一层钢板网,再抹底层砂浆。

 (4)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在建筑物四大角和门窗口边用大线坠绷铁丝吊垂直。横线以楼层为水平基线交圈控制,竖向线则以四大角和通天柱、垛子为基线控制。对门窗洞口,需“弹二线贴二饼”(中心线和水平线、洞口左右各一饼),确保此部位上下一致,横平竖直,阴阳角方正。

 (5)抹底层砂浆:抹底灰前,应用自来水对墙面基层循环喷淋,使墙面充分湿润。底子灰分二遍成活,第一遍抹灰约6 mm,采用水泥:砂:TG胶=1:6:0.2的TG砂浆打底扫毛。第二层厚约12 mm,其为1:0.2:2的水泥石灰膏砂浆。两遍间隔时间约为1天,不能一次成活。抹底灰达到冲筋标高后,随即用木杠刮平。用木抹子搓毛,终凝后浇水养护。基层表面的允许偏差为表面平整度1.5 mm,阴阳角垂直和方正1.5 m,立面垂直度2 mm。

 (6)弹线分格和排砖:排砖前计算出墙面面砖纵横皮数和粘结块数,然后在底层砂浆上弹垂直和水平控制线,竖线间距1 m左右,横线根据面砖规格尺寸为5-10块弹水平线。接着就是挂线(经标准点)垫底尺。标准点用废面砖粘结在底层砂浆上,贴时将砖的棱角翘起,以棱角作为镶贴面砖表面平整的标准,在灰饼面砖的棱角上拉立线,再用立线上拴活动的水平线用以控制面砖的表面平整,纵向、横向的灰饼面砖要做到横平竖直。外墙排砖要根据立面上门、窗位置的相互关系,使其既满足局部排砖要求,又能达到整体和谐统一。外墙面要求面砖缝隙均匀,横缝在每层窗高范围内以及窗间高度内部赶上整活,墙竖向缝必须上下一致,两侧不得出现破活。

 (7)镶贴面砖:面砖使用前应清洗干净,用水浸泡2小时以上,晾干或擦干后方可使用,粘贴面砖用1:2的混合砂浆,砂浆应饱满。在墙压顶、窗台、腰线等部位要用顶面砖压立面砖的做法,以防止向内渗水引起龟裂。窗檐滴水线应使立面最低一排砖盖底平面的砖,并低出底平面面砖5 mm,同时底平面的砖向内翘起,在窗檐处形成大鹰嘴,窗台形成外排水坡。

 (8)面砖勾缝与擦缝:用1:1水泥砂浆勾缝,先勾水平缝,再勾竖缝,勾好后要求凹进面砖外表面2~3 mm,对于挤缝或小于3 mm的缝用白水泥配颜料进行擦缝处理,用布或棉丝擦洗干净。

 3、楼地面装修:

 (1)混凝土楼(地)面:

 室内为初装修,结构地面混凝土一次成活,原浆收面;上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20厚(r=30KG/m3);20厚细石混凝土随捣随抹平;预留50厚面层。

 (2)地砖地面:(楼梯间) 1)基层清理:楼(地)面工程施工前必须将基层表面的浮土、砂浆等玷污杂物清理干净,表面如沾有油污,应用5%-10%浓度的火碱水溶液清刷干净,以确保楼(地)面工程不空鼓,粘接牢固。

 2)刷素水泥浆:在清理好的基层上,浇水湿润,撒素水泥面,用扫帚扫匀。扫浆面积的大小应依据打底铺灰速度决定,应随扫浆随铺灰。

 3)冲筋:从 + 500 mm水平线下返至底灰上皮的标高(从地面标高减去砖厚及粘结砂浆的厚度),抹灰饼,从房间一侧开始,每隔1 m左右冲筋一道,有地漏的房间应四周向地漏方向放射性冲筋,并找好坡度,冲筋应使用干硬性砂浆。

 4)装挡:根据冲筋的标高进行砂浆的装挡,用大杠横竖检查其平整度,并检查其标高和泛水是否正确,用木抹子搓平。24小时后浇水养护。

 5)找规矩弹线:沿纵横两个方向排好尺寸,当尺寸不足整块砖的模数时可裁割用于边角处,根据已确定后的砖数和缝宽,在地面上弹纵横控制线并严格控制好方正。

 6)铺砖:找好位置及标高,以此为筋,拉线,铺砖,应从里向外退着铺,每块砖应跟线。铺好地砖后,常温浇水养护 6.10.内装修工程 1、楼地面装修:

 基层清理:楼(地)面工程施工前必须将基层表面的浮土、砂浆等玷污杂物清理干净,以确保面层与基层的结合。本工程楼梯间为通体地砖地面,墙面、顶棚为乳胶漆。

 (1) 混凝土楼(地)面:

 室内为初装修,结构地面混凝土一次成活,原浆收面;上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20厚(r=30KG/m3);30厚细石混凝土随捣随抹平;预留50厚面层。

 (2)地砖地面:(楼梯间) 1)基层清理:楼(地)面工程施工前必须将基层表面的浮土、砂浆等玷污杂物清理干净,表面如沾有油污,应用5%-10%浓度的火碱水溶液清刷干净,以确保楼(地)面工程不空鼓,粘接牢固。

 2)刷素水泥浆:在清理好的基层上,浇水湿润,撒素水泥面,用扫帚扫匀。扫浆面积的大小应依据打底铺灰速度决定,应随扫浆随铺灰。

 3)冲筋:从 + 500 mm水平线下返至底灰上皮的标高(从地面标高减去砖厚及粘结砂浆的厚度),抹灰饼,从房间一侧开始,每隔1 m左右冲筋一道,有地漏的房间应四周向地漏方向放射性冲筋,并找好坡度,冲筋应使用干硬性砂浆。

 4)装挡:根据冲筋的标高进行砂浆的装挡,用大杠横竖检查其平整度,并检查其标高和泛水是否正确,用木抹子搓平。24小时后浇水养护。

 5)找规矩弹线:沿纵横两个方向排好尺寸,当尺寸不足整块砖的模数时可裁割用于边角处,根据已确定后的砖数和缝宽,在地面上弹纵横控制线并严格控制好方正。

 6)铺砖:找好位置及标高,以此为筋,拉线,铺砖,应从里向外退着铺,每块砖应跟线。铺好地砖后,常温浇水养护。

 2、内墙装修:

 (1)砌筑及隔墙板部位先抹灰然后再刮耐水腻子。工艺如下:

 1)抹灰工艺流程:基层处理 → 洒水湿润 → 贴灰饼 → 冲筋 → 抹底子灰 → 喷洒头遍防裂剂 → 抹罩面灰 → 喷洒二遍防裂剂。

 2)操作要点:

 ①基层处理:抹灰前将凸出墙面不平整的部位应剔凿平整,用吊线板检查墙体的垂直偏差及平整度,将抹灰基层处理完好。

 ②洒水湿润:将墙面浮灰清扫干净,分数遍浇水湿润。喷水后立即刷一遍掺用水量20 %的胶的素水泥浆抹灰。

 ③贴灰饼、冲筋:用托线板检测一遍墙面不同部位垂直、平整情况,以墙面的实际平整度决定灰饼和冲筋的数量,上下灰饼用吊线板找垂直,水平方向用靠尺板或拉通线找平,先上后下,保证墙面上的灰饼表面处在同一平面内作为冲筋的依据。冲筋:依照已贴好的灰饼从水平方向各灰饼之间用水泥混合砂浆冲筋,反复搓平,上下吊垂直。

 ④抹底子灰、喷防裂剂:

 A、 刷好素水泥浆后及时抹灰,第一遍抹混合砂浆,配合比为1∶1∶6,厚度为5 mm,扫毛或划出纹道,接着用1∶1∶6水泥混合砂浆抹第二遍,厚度为5-8 mm,用大杠将抹灰面刮平,木抹子搓平,用吊线板检查,要求垂直、平整,阴阳角方正,顶板与墙面交角顺直、平整洁净。

 B、喷洒(头遍)防裂剂:当底子灰抹完后,立即用喷雾器将防裂剂直接喷洒在底子灰上,防裂剂以雾状喷出,以使喷洒均匀,不漏喷,不宜过量,过于集中。

 ⑤抹罩面灰、喷防裂剂: A、水泥砂浆罩面刷素水泥浆后用1∶2.5水泥砂浆分两遍成活,罩面厚5 mm。

 B、喷洒(第二遍)防裂剂:罩面灰抹好后待稍干具有初期硬度,一般在砂浆初凝后尚未收缩前及时喷洒第二遍防裂剂。

 (2) 墙、顶刮耐水腻子:

 剪力墙部位墙面及顶板局部不平处用水泥砂浆修补平整后,直接刮耐水腻子。其余墙面抹灰后刮耐水腻子。

 1)施工前对基层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管线洞口修补平正,如基层有缝隙、缺角应在刮腻子前认真处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

 2)先做样板间经检查鉴定质量达标后再大面积施工。

 3)采用厚腻子薄刮做法,腻子应坚实牢固,不得有起皮、裂缝等缺陷,腻子要分层薄刮,腻子表面应手摸平整光滑无挡手感。

 6.11.门窗工程 1、塑钢窗:

 (1)工艺流程:

 弹线找规矩 → 门窗洞处理 → 连接件安装 → 窗框安装固定 → 窗扇安装 → 门窗口四周密封嵌缝 → 安装五金配件 → 安装纱窗密封条。

 (2)操作工艺:

 1)从顶层向下弹外窗口纵向边线,横向弹窗口水平位置线,对有偏差的窗口进行处理,确保纵横跟线。

 2)窗框安装在安装线后调整正侧面垂直、水平度和对角线尺寸合格后,用对拨楔子临时固定。

 3)窗框与墙体连接采用墙内安装膨胀螺栓与窗框连接件紧固的方法,连接件间距为380 mm。该做法的特点是:塑钢窗与结构固定牢固,同时减小窗与墙体的缝隙,使固定件由受弯变为受剪,可大大增加塑钢窗体的风压抵抗能力。

 4)窗框与洞口墙体采用弹性连接,框四周缝隙内分层填入玻璃棉毡条,框边留5-8 mm深的槽口,嵌填防水密封胶。

 5)密封条安装时要留自伸缩余量,要长出装配边长20-30 mm,在转角处应斜面断开并用粘结剂粘牢。

 2、三防门(户门)安装:

 (1)工艺流程:

 弹线找规矩→门框安装位置→安装标高→门安装 (2)依据墙上+50cm水平控制门安装标高,预留地面二次装修高度。

 (3)门安装应在墙面抹灰前完成。先用木楔将门临时固定,调整正侧面垂直、水平度和对角线尺寸合格后,用膨胀螺栓与混凝土墙固定牢。

 (4)门安装时要注意门的开启方向、墙厚方向的安装位置。

 7. 工程量计算 本工程分六个施工层,每层两个施工段,轴线8-9中间柱左侧为施工段Ⅰ,右侧为施工段Ⅱ,柱子归入施工段Ⅰ。

 基础采用机械大开挖,边坡坡度为1:0.67,四周设排水沟,排水沟上口宽0.5米,下底宽0.3米,深.5米。由于无地下水影响,不另设降水措施。排水沟边缘距边柱基础外边0.3米。基坑深2.5米,用挖掘机挖至2.4米深后改用人工开挖,以免扰动基底。

 基坑土回填,拆模,门窗安装,搭脚手架利用窝工机动人员和机动时间完成,不记入总工期。下层墙体砌筑与上层混凝土浇筑同时进行。

 楼梯工作量计入梁板工作量中。

  8. 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工程量和施工条件,确定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横道图)见图纸。

  9. 施工总平面布置

 根据要求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见图纸。内容包括:木工作业棚及堆场50,电锯房40,钢筋作业棚及堆场60,搅拌棚30,焊工房30,电工房20,油漆工房20,配电房20,石灰消化池35,水泥堆场20,沙堆场30,石堆场40,办公室30,砖堆场40,宿舍200。

  10.设备配置说明 为满足水平、垂直运输需要,拟采用1台臂长50M的23B塔吊负责主体工程施工阶段的钢筋、模板的吊运,负责装修材料的垂直运输,选用二台250 L搅拌机完成混凝土和装修砂浆的拌制工作。

 本工程所采用的主要机械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1 塔吊 23B 台 1 2 钢筋弯曲机 WT40-1 台 1 3 钢筋切断机 GJ5-40 台 1 4 钢筋调直机 GJ4/4 台 1 5 对焊机 V-75 台 2 6 木工机械

 台 2 7 电焊机

 台 2 8 搅拌机 J1-250 台 2 9 挖掘机 -100 台 1 10 平板式振捣器

 台 6 11 插入式振捣器 φ5 台 6 12 小翻斗车

 台 10

 劳动力组织:

 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表 序号 工程名称 最高人数 1 木工 15 2 混凝土工 30 3 抹灰工 40 4 钢筋工 15 5 架子工 5 6 焊工 5

 7 油漆工 5 8 玻璃工 5 9 普工 30 10 电工 4 11 瓦工 10 11.工期保证措施 (一)工期目标: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序穿插,确保合同工期。

 (二)工期保证措施:

 1、我方保证按投标书提报的机械设备力量和人员组成投入施工,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期。

 2、实现机械化、标准化作业,以加快施工进度。

 3、抓好施工黄金季节的计划安排,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根据优化的网络安排,从技术、设备、劳力上保证关键线路的需要,实施平面、立体交叉作业,同时抓好非关键线路,同步展开,整体推进工程进度。

  4、建立健全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展和加速施工进度,实行总工程师质量总负责的技术责任制,配备足够的有施工技术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除编制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外,对关键工序还必须编写施工方案;认真执行技术交底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加快施工进度。

 5、提高分项工程质量一次合格率,减少不应有的返工。

 6、加强现场指挥调度,减少施工干扰。

 7、加强工程进度的计划性:

 (1)施工期间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按进度控制计划进行阶段工程进度目标分解,确定其进度目标,编制月、旬作业计划,做到日保旬,旬保月,并做好施工进度记录。

 (2)加强施工中进度控制,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对比,及时调整。

 (3)建立现场会、协调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现场会,每天召开生产调度协调会,加强信息反馈,及时协调各工种进度,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8、采用“四新”技术,保证工程进度:

 (1)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并充分利用我单位现有的先进技术和成熟的工艺保证质量,提高工效,保证进度。

 (2)剪力墙和顶板混凝土按清水混凝土要求施工,省去了抹灰工作量,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投资。

 9、加强土建、水电专业的配合工作:

 (1)装修、水电设备工程采取提前插入、与主体结构交叉作业等综合措施,尽可能减少其实际占用工期天数。

 (2)加强水电安装与土建配合工作,要互相协调,配合默契,安装工程要及时了解、掌握土建的施工进度,使预埋、预留以及安装项目得以及时完成,减少返工,加快施工进度。

 10、加强成品保护工作:

 (1)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返工、返修浪费,加快施工进度。

 (2)对全体员工加强教育,晓之以理,在施工过程中做到自觉自律。

 (3)在每天的班前会上,要求班长要强调职工的成品保护意识,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4)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做到成品保护有制度,成品保护工作有人负责。

 12、质量保障措施 12.1. 质量目标:实现对业主的质量承诺,以领先行业水平为目标,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要求及现行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到70%以上。单位工程观感质量得分率达到87%以上。质量保证资料准确、齐全。

 12.2.技术保证措施 1、技术资料管理:

 (1)设专职资料员负责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日常管理工作,及时检查、督促有关人员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使施工技术资料在时间、内容、数量三交圈。

 (2)执行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实行项目总工程师技术资料总负责制,并做到分级把关。

 1)物资组负责提供钢材、水泥、防水材料、外加剂等进厂原材料的材质证明。

 2)技术组负责编制施工技术交底,提供原材料、半成品试验报告,办理隐蔽工程检查,办理设计洽商。

 3)施工组负责提供质量评定、预检等原始资料。

 4)安质组负责质量核定、预检、隐检的把关,严格按验评标准做到核定准确,签字齐全。

 (3)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05-2000)做到施工技术资料与施工进度同步,施工日志、试验报告、隐检记录、预检记录、质量评定记录在时间、内容、数量三个方面交圈。

 2、工程测量 (1)施工测量在整个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用的仪器和引测方法均应适应和保证测量精度的要求,为保证工序之间的相互配合衔接,测量工作要与施工现场密切配合,根据施工布置和工艺流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严格执行测量放线方案,并做好验线复核。

 (2)测量仪器必须符合《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并在施工全过程中保持仪器状态完好。

 (3)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配合人员必须相对固定。

 (4)钢尺使用时应铅直并用标准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校正。

 (5)各种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据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

 3、钢筋工程 要保证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控制好材料关、加工下料关、绑扎成型关、验收关。

 (1)钢筋进场必须有合格证并做好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执行见证取样的有关规定。

 (2)认真熟悉图纸,明确节点要求,合理配料,保证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搭接长度、锚固长度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3)钢筋料表要经主管技术人员复核无误后方可下料加工; (4)钢筋焊接在现场做出焊接试件,试验合格后,方准施焊,接头外观要100%检查验收。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5)钢筋的品种、规格、形状、尺寸、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等,必须保证正确,箍筋加工应认真控制。

 钢筋绑扎前,认真做好弹线工作,保证钢筋位置、梁、柱截面尺寸准确,钢筋绑扎成型后,要求横平竖直,整洁美观。

 (6)认真做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定位钢梯的支垫工作,消除钢筋位移通病。

 4、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是保证砼内实外美的关键,必须精心设计、精心制作、精心施工。

 (1)根据模板相互位置及各部位尺寸,经计算后确定模板支设方案。

 (2)模板安装时标高、尺寸、轴线要准确。

 (3)模板在拼装时一定要严密,模板的支设尺寸要利用负误差,防止胀模。

 (4)墙、柱模板支模前,先在其根部粘海绵条,防止墙根部混凝土漏浆。

 (5)超过4米的大房间,其梁、板底模设置3‰预拱,预拱设置应呈抛物线。

 (6)梁、顶板模板采用竹夹板,拼缝处采用硬拼,以确保面板拼缝平整、严密。

 (7)混凝土浇灌时要有木工跟班作业,要认真检查模板有无漏浆,拉结是否有松动,模板是否变形等。

 (8)施工缝处模板应设双层钢板网加木模垂直堵严,防止砼因振捣而流成坡槎。

 (9)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要符合规范要求,拆模应经主管技术人员批准,并不得损坏混凝土的棱角。

 (10)拆模时,不得死撬硬砸,按照先装后拆的顺序拆模,不得破坏砼。模板拆除后及时清洁,刷好脱模剂,模板在运输、堆放过程中,注意保护,避免损坏。

  5、混凝土工程:

 (1)按每一流水段每100 m3,每一工作班留置一次混凝土试块,每次均需留置标养、拆模、及备用试块。

 (2)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水充分湿润。预留、预埋必须完毕,隐蔽检查通过后,填写砼浇注申请单,经监理签认后方可浇筑。

 (3)混凝土浇筑时要先确定其浇筑高度,浇筑高度=层高-板厚(梁高)+浮浆层厚度+5 mm,使施工缝留在梁板内,以便在下次浇筑前剔除其表面的软弱层,施工缝位置与规范要求相吻合,且便于施工。

 (4)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厚度应为振捣棒有效振动长度的1.25倍,振捣时振捣棒应伸入下层混凝土50 mm,振点交错均匀排列(间距不大于400 mm),振捣时要快插慢拔,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且不再下沉为原则。

 (5)钢筋较密处砼浇注时,要精心操作,不得漏振、过振。

 (6)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处接缝前要剔除原混凝土表面浮浆和松动石子,用风泵吹净,并浇筑30-50 mm厚的同配比的减石子水泥砂浆,以确保施工缝处的质量。

 (7)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终凝后立即按施工方案确定的方法进行养护,一般砼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8)砼质量必须达到清水砼标准:即表面平整有光泽,阴阳角线型顺直、流畅、角度方正,施工缝无错台。砼分项工程实测实量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60%,砼强度等级满足设计要求。

 13、安全措施 1、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各项经济承包及分包合同均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奖罚办法。

 2、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方案和下达施工计划时,必须同时制定和下达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无安全措施技术交底,不得施工。

 3、生产工人应掌握本工种操作技能,熟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认真建立“职工安全教育记录卡”,及时做好记录。

 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每天有佩带袖章的安全员值班。现场设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牌、防火须知牌、安全无重大事故计数牌、安全责任区划分牌。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都必须挂有安全警示牌。

 5、安全防护用品、钢管、扣件、螺栓、电力线等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6、中小型施工机具均必须专人使用,专人保养,并挂安全操作牌。

 7、夜间施工配备足够的照明,电力线必须由电工人员架设及管理,并按规定设红灯警示。

 8、基础开挖前要对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进行调查,有地下管线的地段,改机械开挖为人工开挖,挖出的管线必须进行保护。

 9、各种大型施工机械,使用前要认真检查,确认良好,并经试运转正常后,方可使用。多台塔吊施工作业相距较近时,塔臂的高度必须错开,并指定专人负责监督。

 10、参加施工的驻地管理人员一律持证上岗。佩证内容有姓名、职务和本人像片,安全员的配证为红色以示醒目。

 11、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现场安全检查制度。

 定期检查:项目经理部每半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安全员和作业班组随时注意安全检查。

 每次检查都必须做好记录,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签发安全隐患通知单,并本着三定的原则(即定整改负责人、定整改时间、定整改措施)及时解决,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四部分

  注释、主要参考文献 1

 丰定国.抗震结构设计.第2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

 吴培明,彭少民.混凝土结构.第2版.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3

 毛鹤琴.土木工程施工.第2版.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4

 李必瑜.房屋建筑学.第2版.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5

 陈希哲.土力学地基基础.第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2001年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O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O1l-2001,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2001年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O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Tags: 办公楼   施工组织设计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