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正文

预习对于语文学科的重要性

2020-02-03 18:49:25

  导语: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预习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施教,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可见,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以下是小编为你搜集的关于预习的文章,一起来看看预习对各学科的重要性:

  预习对于语文学科的重要性

  一、学会预习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预习是学好语文关键的第一步,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面对一篇新鲜生疏的课文,产生一种求知的愿望,在这种内动力的趋动下,主动地去研读课文,要勤动笔。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注意多动笔。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

  小学生由于不会预习,也没尝到预习的好处,故而对预习持被动态度,一旦学生在预习中自己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时,一定会十分欣喜。学习变得有所追求,对预习发生了兴趣。这时,老师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预习的效率,清除对预习的畏难情绪,久而久之,习惯即可养成。

  好的习惯受用一生。由于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在预习课文中将会发现很多疑问,这些疑问,通过教学有的可能解决了,有的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学生就会产生阅读兴趣,他们将投入到科普读物的阅读中去,这样预习就起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主要靠学生持之以恒的预习实践。我想只要教师做到长期关注,经常指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课前预习能力也就指日可待。

  二、学会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

  预习就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习的过程。课前预习这一方法的运用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促进语文学习所必备的学习技能的形成。“预习”这一环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一来,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那么,通过自学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表现自我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的目的是达到不要教。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传授学生某些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如何掌握某些知识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学习知识,才能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预习各种体裁课文的方法,让学生在预习中培养自学能力,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翻读一下科学文化界的名人传记,大家就会明白,他们所建造的科学文化大厦的根基都无一例外地坐落在小学时养成的自学能力上,而课前预习就是自学之树的萌芽。会预习,可使学生终生受益。

  对于教师来说,预习具有侦察作用,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环,也应看作备课过程中不可残缺的一部分,是二者之间的“过渡段”。因此,教师应十分重视预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以便恰当调整教学方案,取得较好效果。而在“明白”学生,通过预习,初知概貌,生出疑问。“测量”出自己知识的深浅,认识到课文难点之所在,然后再去学习课文,其积极意义是很明显的。

  强调课前预习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展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优化的学习方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尽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为学生学好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