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入党材料 > 入党写作指导 / 正文

沾化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0-07-13 10:20:40

  沾化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有限公司 沾化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二○一九年四月

 足球小镇接待 中心 财源路 胡营河 鲜枣种质资源圃

 沾冬2号建设区 门卫 水 库 保鲜、加工区

  水 库 高标准大棚 沾化冬枣高新产业园建设项目示意图 假山

 各种模式现代枣园示范区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5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5 1.1.1项目名称 5 1.1.2项目承办单位 5 1.1.3项目拟建地点 5 1.2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5 1.2.1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 5 1.2.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的范围 6 1.3项目概况 7 1.3.1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7 1.3.2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1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13 2.1宏观背景 13 2.2产业发展及地方背景 14 第三章 市场需求分析 16 3.1红枣市场现状分析及供需预测 16 3.1.1市场现状分析 16 3.1.2、产品供需预测 16 3.2冬枣市场现状分析及供需预测 17 3.2.1国内市场分析 17 3.2.2国际市场分析 17 3.3产品销售方案 18 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9 4.1基本功能 19 4.1.1高新技术创新功能 19 4.1.2精品冬枣生产功能 19 4.1.3龙头企业带动功能 19 4.1.4高新技术传播功能 19 4.2建设规模 19 4.2.1鲜枣种质资源圃 20 4.2.2现代枣园示范区 20 4.2.3设施农业示范区 20 4.2.4沾冬2号示范区 20 4.2.5、果品检测与保鲜加工区 20 4.3产品方案 21 4.4产品标准 21 第五章

 场址选择和建设条件 22 5.1场址概况 22 5.2建设条件 22 5.2.1自然条件 22 5.2.2社会经济条件 24 5.2.3园区建设的基础设施条件 24 5.2.3.1资源和环境 24 5.2.4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与限制因素 25 第六章 工程技术与设备方案 27 6.1建设目的 27 6.2建设原则 28 6.2.1因在制宜、体现特色 28 6.2.2科学布局、示范带动 28 6.2.3集中连片,规模发展 28 6.2.4政府主导,企业主体 28 6.3工程建设总体布局 28 6.4园区的基本功能 29 6.4.1高新技术创新功能 29 6.4.2精品冬枣生产功能 29 6.4.3龙头企业带动功能 29 6.4.4高新技术传播功能 29 6.5实施单位及技术依托单位 29 6.5.1实施单位 29 6.5.2技术依托单位 29 6.6园区建设的进度计划 30 第七章

 总图运输、主要原辅材料供应及公用辅助工程 31 7.1总平面布置及运输 31 7.1.1园区位置及功能分区 31 7.1.2总平面布置 31 7.1.3竖向设计 32 7.2公用辅助工程 33 7.2.1供电 33 第八章

 环保、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36 8.1环境保护 36 8.1.1建设地区环境现状 36 8.1.2环境保护设计标准、排放标准 36 8.1.3项目主要污染源及排放情况 37 8.1.4主要控制措施 37 8.1.5环境影响评价 37 8.2安全卫生 37 8.3消防 39 第九章

 节能 41 9.1用能标准及节能规范 41 9.2指导性文件 41 9.3国家行业标准及规范 42 9.4能源节约的必要性和节能设计的依据 43 9.5节能措施综述 43 9.6节能效果分析 45 第十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46 10.1企业组织及工作制度 46 10.1.1组织机构 46 10.1.2工作制度 46 10.2劳动定员 46 10.3人员来源及培训 46 10.3.1人员来源 46 10.3.2人员培训 46 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8 11.1建设工期 48 11.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8 第十二章

 招标方案 49 12.1招标依据 49 12.2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49 12.3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49 12.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 50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 52 13.1投资估算 52 13.1.1编制依据 52 13.1.2编制办法 52 13.1.3编制说明 52 13.1.4流动资金估算 53 13.1.5投资构成 53 13.1.6资金筹措 54 13.1.7分年度投资计划 54 13.2融资方案 55 13.2.1资金筹措 55 13.2.2资金使用计划 56 第十四章

 财务评价及效益分析 57 14.1财务评价 57 14.1.1财务分析 57 14.2经济效益分析 57 14.3社会效益评价 58 14.4生态效益评价 59 14.5项目风险分析 59 14.5.1风险因素分析 59 14.5.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60 第十五章

 结论和建议 62 15.1结论 62 15.2建议 62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沾化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1、单位名称:沾化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有限公司 2、法定代表人:*** “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有限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成立实体性运营公司进行经营管理。冬枣产业化推进工作小组成立“管委会”,为“产业园”提供技术支撑、管理监督、营销推介等服务。“产业园”拟与“枣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对接,争取在技术服务、资金融入等方面实现共建共营。

 1.1.3项目拟建地点 该项目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西部 1.2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1.2.1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7.7);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若干意见》; 5、 《农村农业部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 6、 《农村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 7、 《农村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意见》; 8、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意见》; 9、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智慧农业发展的意见》。

 10、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11、 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及规定; 12、 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材料、数据。

 1.2.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的范围 根据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该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的范围包括: 1、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对该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论证;对企业销售、市场发展趋势和需求量进行预测; 2、对产品方案、生产工艺进行论述,通过研究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拟定项目合理的技术、设备及工程方案,使项目建设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3、对项目建设的条件、厂址、原料供应、交通条件进行研究; 4、就项目的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及节能措施的评价; 5、对项目实施进度、劳动定员进行确定; 6、对项目的总投资、成本进行估算,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通过对成本、效益和投资回收情况的分析进行财务经济评价; 7、对项目进行社会效益评价和风险分析; 8、提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结论。

 1.3项目概况 1.3.1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提出的背景 (1)宏观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全省智慧农业发展的意见”,早在201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曾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是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道路的重要载体,是逐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及展示和推广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发展成果的良好平台,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对于示范和引领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为推进冬枣产业发展,保障优质产品供给树立新样板。创建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立足沾化冬枣资源优势和特色,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新型现代农业样板区,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形成引领冬枣产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加快冬枣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沾化冬枣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冬枣产业整体效益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化经营模板。

 为示范推广农业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开辟新途径。创建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提升和强化园区引进、集成、运用、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功能,建成先进的适用高科技成果的密集应用区和辐射源,加快现代农业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冬枣产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和组织管理创新,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冬枣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为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提高增收致富本领打造新基地。建设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挥其设施装备先进、人才资源丰富、组织管理高效的优势,构建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有机联系、沟通直接的新型信息传播网络,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打造实训基地。以园区为载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全区枣农文化素质、科技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为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和发展后劲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为探索建立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促进产业基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搭建平台。建立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的前提下,正确引导枣农、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等有效对接,探索适合不同条件的农业生产投入、经营管理和利益分配的新型体制机制,解决当前从业人员老龄化问题和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形成枣农与市场更加有效的对接机制,推动建立符合我区实际和产业特点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为拓展产业功能,促进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开辟新渠道。创建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发挥冬枣一产效益的基础上,拓展生态保护、休闲农业文化传承等新型功能,培育新兴产业,为产业增效和枣农增收开辟新渠道。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科普教育基地和农业文明传承载体,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农业,关心农业,重视农业的良好氛围。

 (2)产业发展及地方背景 枣树栽培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历史,至今为止,登记品种达800多个,是我国特有的果品树种。沾化冬枣则是我国枣树资源中稀有名贵的鲜食品种,它以极佳的鲜食品质、较强的适应性和独特的成熟期而驰名中外。沾化冬枣作为我国品质最优的鲜食枣品种,千百年来一向为人们所珍爱。然其是鲜食果品,难以贮藏保鲜,加之苗木繁育方法单一,因而长期囿于农家庭院少量栽植,任其自然生长,产量低微,自古人们视其为家珍。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冬枣优质苗木脱毒快繁以及果品批量贮藏保鲜等技术成果的研究成功与运用,沾化冬枣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才逐渐显现出来,成为水果中的极品。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冬枣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以及“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等因素的多重作用下,沾化冬枣作为秋末冬初的一种时令性果品,在我国北方的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新疆等省(自治区)有了较快的发展,其中山东的沾化、无棣及河北的黄骅等地已相继建成了商品基地,并形成了一定的产量,成为繁荣当地农村经济、丰富果品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产业。沾化冬枣发源地的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2018年的冬枣栽培面积已达50万亩,总产量4.3亿公斤。全区仅冬枣一项,农民人均收入增加8698元。冬枣产业已成为该区农村的富民产业和农民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该项目通过高效生态组合技术,建设集农业科技示范、科普教育、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绿色冬枣标准化高效生态种植示范园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旅游农业的观光基地、绿色冬枣配送基地及科普教育基地,属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

 (2)是提升冬枣种植业技术水平,恢复沾化冬枣品质的需要 为恢复原生态冬枣品质,该项目采用高效生态组合技术进行原生态沾化冬枣品质提升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的建设。项目完成后,可充分利用现代农业高科技成果,形成黄河三角洲第一个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绿色高效、竞争力强的高端标准化冬枣种植示范园区。可为冬枣产业恢复原生态、实现持续发展积累经验,并通过种植示范、技术推广和人员培训等,实现以点带面,带动我国农业科技应用,达到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贡献率的目标。对提升冬枣的种植技术水平,促进冬枣管理技术进步,都具有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农业物联网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够对沾化冬枣种植生产进行全程监控,并提供全程数据支持,也将有效提高该项目的技术水平。

 (3)是发展绿色冬枣产业,满足市场对特色水果日益增长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丰富的特色水果和绿色食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发展绿色冬枣势在必行。该项目采用高效生态组合技术进行建设,并严格按照《沾化冬枣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管理规程》实行标准化种植管理,以工业化的方式生产符合标准的绿色果品,使鲜枣品质达到一流、营养丰富,实现鲜枣生产的全国最高水平。这将有利于加快我国绿色冬枣生产,有利于提高我国冬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有利于提高我国冬枣果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是推进优势品种区域化种植,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沾化冬枣适应性强,可在我国各枣产区广泛种植。鉴于沾化冬枣的品种特性和极高的商品性状,沾化冬枣已成为当前我国适枣地区调整树种结构、丰富果品市场供应种类的首选之一。该项目建成运行后,通过其示范生产、人员培训和科普教育,可极大提高适栽地区科学从事冬枣生产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我国冬枣种植技术水平,加快沾化冬枣产业化进程,实现水果种植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进而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5)是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幅射、带动作用,促进当地冬枣产业“二次创业”的现实需要 沾化县是沾化冬枣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是著名的“中国冬枣之乡”。截至目前,全县冬枣园面积已达50万亩。为尽快提升沾化冬枣的特有品质,该县实施以抓冬枣质量为中心的冬枣产业“二次创业”,按照“推广二代(沾冬2号)、研发三代、复纯原生代”的发展思路,强力推进绿色种植,抓好冬枣沾化标准化生产。该项目采用高效生态组合技术进行建设,并严格按照《沾化冬枣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管理规程》实行标准化种植管理。项目建成后,可成为技术新、产出高、效益好的现代农业示范样板及现代种植业的技术高地和示范窗口。通过其示范、幅射、带动作用,可极大提高枣区农民科学从事冬枣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加快冬枣“二次创业”进程,实现水果种植业的优化升级。同时,项目建设还可为恢复沾化冬枣原生态、实现持续发展积累经验。

 1.3.2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建设规模 该项目建设标准化种植核心示范园700亩,同时配套建设冬枣种质资源圃10亩,冬枣大棚30亩,沾冬2号100亩,果品质量检测中心、高标准冬枣大棚及辅助设施等占地面积20000㎡。

 2、产品方案 该项目建成后,年产绿色优质冬枣鲜果500吨;提供便捷、高效、科学的检测、培训等服务1000次。

 3、建设地点 该项目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西部,东至胡营河、西至足球小镇接待中心、南至财源路、北至中级沟,总占地面积700亩。距省道S320仅2公里、距荣乌高速仅4.1 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4、建设期限 为使本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综合考虑园区现状以及建设单位条件和意向,并保持一定程度的弹性,确定园区规划年限为3年,即2019年4月-2021年4月。

 5、技术方案 园区建设立足于沾化区境内冬枣资源,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水平现状,以推动沾化冬枣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冬枣特色产业为基础,以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途径,以调整冬枣种植模式为突破口,集成科技优势、产业优势、经营优势和市场优势,建设国内鲜枣种质资源圃、设施栽培示范区、沾冬2号示范区、不同种植密度示范区、不同树形示范区。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突出特色,全面提升冬枣标准化管理水平,实现冬枣生产的根本性变革。园区将按照试验区、示范区的布局进行规划建设,试验区突出新技术集成和创新,示范区突出规模化、设施化、多样化、周年化、现代化管理模式及应用,从而建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技术先进,试验、示范与培训系统完善,产加销一条龙服务全面发展的冬枣产业高科技示范园区。

 园区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采用政府引导,企业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在经营上实行“龙头企业+科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方式。

 园区发展模式突出生态有机和循环经济发展。基本模式是“生态肥业—绿色防控—机械化管理—智能化监管—有机果品”生态农业模式。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2.1宏观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全省智慧农业发展的意见”,早在201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曾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是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道路的重要载体,是逐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及展示和推广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发展成果的良好平台,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对于示范和引领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 为推进冬枣产业发展,保障优质产品供给树立新样板。创建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立足沾化冬枣资源优势和特色,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新型现代农业样板区,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形成引领冬枣产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加快冬枣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沾化冬枣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冬枣产业整体效益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化经营模板。

 (二) 为示范推广农业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开辟新途径。创建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提升和强化园区引进、集成、运用、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功能,建成先进的适用高科技成果的密集应用区和辐射源,加快现代农业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冬枣产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和组织管理创新,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冬枣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三) 为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提高增收致富本领打造新基地。建设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挥其设施装备先进、人才资源丰富、组织管理高效的优势,构建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有机联系、沟通直接的新型信息传播网络,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打造实训基地。以园区为载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全区枣农文化素质、科技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为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和发展后劲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四) 为探索建立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促进产业基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搭建平台。建立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的前提下,正确引导枣农、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等有效对接,探索适合不同条件的农业生产投入、经营管理和利益分配的新型体制机制,解决当前从业人员老龄化问题和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形成枣农与市场更加有效的对接机制,推动建立符合我区实际和产业特点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五) 为拓展产业功能,促进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开辟新渠道。创建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发挥冬枣一产效益的基础上,拓展生态保护、休闲农业文化传承等新型功能,培育新兴产业,为产业增效和枣农增收开辟新渠道。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科普教育基地和农业文明传承载体,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农业,关心农业,重视农业的良好氛围。

 2.2产业发展及地方背景 枣树栽培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历史,至今为止,登记品种达800多个,是我国特有的果品树种。沾化冬枣则是我国枣树资源中稀有名贵的鲜食品种,它以极佳的鲜食品质、较强的适应性和独特的成熟期而驰名中外。沾化冬枣作为我国品质最优的鲜食枣品种,千百年来一向为人们所珍爱。然其是鲜食果品,难以贮藏保鲜,加之苗木繁育方法单一,因而长期囿于农家庭院少量栽植,任其自然生长,产量低微,自古人们视其为家珍。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冬枣优质苗木脱毒快繁以及果品批量贮藏保鲜等技术成果的研究成功与运用,沾化冬枣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才逐渐显现出来,成为水果中的极品。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冬枣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以及“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等因素的多重作用下,沾化冬枣作为秋末冬初的一种时令性果品,在我国北方的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新疆等省(自治区)有了较快的发展,其中山东的沾化、无棣及河北的黄骅等地已相继建成了商品基地,并形成了一定的产量,成为繁荣当地农村经济、丰富果品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产业。沾化冬枣发源地的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2018年的冬枣栽培面积已达50万亩,总产量4.3亿公斤。全区仅冬枣一项,农民人均收入增加8698元。冬枣产业已成为该区农村的富民产业和农民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章 市场需求分析 3.1红枣市场现状分析及供需预测 3.1.1市场现状分析 枣是我国特产果品之一,鲜枣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元素,备受国内和西方国家消费者的青睐。据《本草纲目》记载:“枣味甘无毒,主心邪气、安中养脾、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可见枣果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民喜爱的滋补和药用食品。

 目前全国枣树栽培面积约1200万亩,其中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及山东省占总面积的90%。2018年全国枣果总产量约332万吨(折合鲜枣),占世界总产量的98%,除韩国仅有少量枣树栽培和销售外,我国在世界枣市场居于霸主地位。红枣作为传统食补佳品,具有很大的市场。

 2018年枣区域市场分析见下图:

 3.1.2、产品供需预测 近年来,随着中国养生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国际市场对红枣的需求明显上升,红枣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随之红枣产量也在逐年增长。2016年我国红枣需求量为288万吨,2017年需求量为311万吨,2018年需求量为340万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红枣的需求量逐年增加。2019年为367万吨,预计2020年为396万吨,2021年为435万吨。由此可见,红枣市场前景广阔。

 据资料显示,我国果品在同类产品中的价格比国际市场低30%至70%,有出口的市场空间。我国原枣及枣加工品每年出口在1万吨左右,仅占总产量的2%,主要销往日本、新加坡和港澳地区,而且以制干品为主,鲜食枣出口量极少。在国际市场上,1吨鲜枣相当于30吨苹果或10吨核桃的售价,且货源奇缺,供不应求。因此,大力发展鲜食枣果出口商机无限,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3.2冬枣市场现状分析及供需预测 3.2.1国内市场分析 冬枣是我国的特色果品,其栽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98%以上,我国在世界枣市场居于霸主地位。目前,全国冬枣栽培面积达5万公顷左右,产量7.5亿公斤,全国人均不到1公斤,冬枣产业发展前景较大,市场空间广阔。据市场调查,目前冬枣在鲜枣类产品市场中约占85%,在水果类产品中的比例每年以0.17%的速度递增。2018年,冬枣采收期市场销售价格每公斤在8-20元之间,是普通水果的几倍。特别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价格更高。可以预见,随着绿色沾化冬枣的产业化和运输保鲜技术的进一步解决,沾化冬枣巨大的市场潜力将逐步发挥,在国内市场将进一步扩大,以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需要。

 3.2.2国际市场分析 目前冬枣出口价格为30—100元/公斤,但由于冬枣栽培管理技术和运输保鲜技术的制约,出口量只占总产量的0.6%,冬枣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迪拜、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受冲击最大的是农业,而冬枣独产于我国,不会像粮棉一样受到国外产品成本优势、品质优势的冲击,相反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将大大拓宽冬枣出口的渠道。随着绿色沾化冬枣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突破和冬枣保鲜技术的不断提高,为冬枣出口创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较大地扩展了冬枣市场的发展空间,国外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3.3产品销售方案 针对园区内产业发展情况,为保障产品得到稳定的销售渠道,拟采用以下主要销售方案:

 (1)根据目标市场定位,核心区产品主要通过旅游采摘销售。

 (2)示范区产品与重点电商平台对接,通过网络销售。

 (3)辐射区产品销售主要由……公司承担。

 (4)技术服务由河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山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和区冬枣产业化推进工作小组提供。

 (5)农资供应由滨州市沾化区辉农冬枣专业合作社提供,对园区内生产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制度,统一技术,统一销售。

 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4.1基本功能 4.1.1高新技术创新功能 园区通过高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和培训,开展冬枣示范种植,使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枣产业高新技术创新。

 4.1.2精品冬枣生产功能 园区建成后,通过企业化运作,将示范区建成为精品冬枣生产基地,培育出系列冬枣品牌,形成集种植、分级筛选、贮藏包装、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4.1.3龙头企业带动功能 园区建设经营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纽带,通过发展优良品种,进行工厂化生产,组织周边农民共同参与,逐步形成产业化经营体系,带动周边乃至全区冬枣产业的发展。

 4.1.4高新技术传播功能 园区建设冬枣产业化技术培训学校,开展生产技术培训和经营管理培训,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以此提高枣农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4.2建设规模 根据行业发展规划、产品市场需求及资金筹措能力等因素,该项目按照“一圃、四区”布局,即:鲜枣种质资源圃、现代枣园示范区、设施农业示范区、沾冬2号示范区、果品检测与保鲜加工区。

 4.2.1鲜枣种质资源圃 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思路,与河北农大、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陕西省果树研究所等教学科研单位开展了广泛的技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收集优良鲜枣资源,建成全国首个“鲜枣种质资源圃”。“资源圃”建成后,在试种过程中观察各类鲜枣的品质优势和丰产性状, 筛选适应本土生长环境的优质鲜枣品种,进行小面积试种、研究管理技术,为实现全区鲜枣产业的亚周年供应提供品种积累和技术保障,鲜枣种质资源圃占地面积10亩。

 4.2.2现代枣园示范区 采用宽行密株栽培技术是世界苹果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结合内外先进果园建园经验,现代枣园采用大行距、小株距栽植方式,株行距为1.0-1.5米×4.0米,每亩栽植111-166株。宽行密株栽培可以控制树冠大小,减少树体消耗,提早树体结果,增加产量,改善品质;采用机械化、设施化、标准化的集约栽培模式可以使果园管理省时省工,降低劳动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生产效率。

 4.2.3设施农业示范区 大棚冬枣即能适当提前成熟上市,又能防风、雨、雹、雾、霜等自然灾害,示范区占地面积30亩。

 4.2.4沾冬2号示范区 沾冬2号是沾化冬枣芽变并经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质晚熟鲜食枣新品种。示范区占地面积100亩。

 4.2.5、果品检测与保鲜加工区 建设冬枣的贮存保鲜库和枣类食品深加工区,对枣类深加工产品进行尝试;并通过检测手段监督安全沾化冬枣标准化生产的实施,为市场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果品检测与保鲜加工区及辅助设施占地面积20000㎡。

 4.3产品方案 该项目建成后,年产绿色优质冬枣鲜果500吨;提供便捷、高效、科学的检测、培训等服务1000次。

 4.4产品标准 该项目产品符合《沾化冬枣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管理规程》、《沾化冬枣质量管理规范》和《地理标志产品沾化冬枣》(GB/T18846-2008)的规定。

 第五章

 场址选择和建设条件 5.1场址概况 拟建场址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西部,东至胡营河、西至足球小镇接待中心、南至财源路、北至中级沟,总占地面积700亩,项目用地不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内。园区地势平坦,周边环境较好,交通条件优越,其他配套条件齐全。

 5.2建设条件 5.2.1自然条件 5.2.1.1地理位置 沾化区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渤海湾南岸,东部由北向南与东营市河口区、利津县为邻,南连滨州市,西南部与阳信县接壤,西部与无棣县毗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17°45′—118°21′,北纬37°34′—38°11′。区境东西宽53.75公里,南北长68.99公里,总面积2218平方公里。

 5.2.1.2地理地貌 境域属于鲁西北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滩涂以上海拔1.6—8.4米(黄海高程),坡降约为1/7000。在外力作用下,形成6种微型地貌:缓岗、浅平洼地、微斜平地、河滩高地、海滩地、滩涂。河滩高地系古河道漫滩发育而成。滩涂系泥质,河汊密布,有海湾伸向内陆。  5.2.1.3气候条件及水资源 沾化位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气象特征明显,四季差别显著。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90.3小时。年内日照时数,5月份最大,12月份最小。历年年平均日照率为61%,7、8月份明显低,5、10月份明显高。年太阳辐射总量历年平均126.3千卡/平方厘米。年生理辐射量63.2千卡/平方厘米。4-8月份太阳辐射出现高峰,与农作物需光量多的时间相吻合。

 年平均气温12℃。月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 平均气温-4.4℃,最高气温-2.5℃,最低气温-6.9℃;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6.3℃,最高气温28.0℃,最低气温24.6℃;月平均气温最大较差30.7℃。年平均最高气温18.3℃,年平均最低气温6.8℃。境内虽处渤海岸边,但受海洋影响不大,海防和富国年平均气温仅相差0.1℃。

 降水主要靠夏季风带来的水气。雨季的起止和冬、夏季风交汇形成的锋面进退一致。降水年际变幅大,集中分布于夏季风强盛的夏季,并且多暴雨。年平均降水量575.5毫米,最大年际差641.4毫米。年内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匀。

 一般雨季开始于6月下旬或7月上旬,结束于8月中、下旬,雨期近两个月。历年雨季平均降水量为376.6毫米。

 5.2.1.4农业资源 全区土地总面积317.39万亩,其中农用地163.45万亩,建设用地32.3万亩,未利用土地121.64万亩。土壤分为潮土、盐土2个土类,沙壤、轻壤、中壤、重壤4种类型,以轻壤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47%。

 境内地表淡水主要是河川径流和水库蓄水。大气降水集中在夏季汛期,地表径流年际不均。由于受海相成土母质和海水侧渗的影响,浅层地下淡水储量少,没有大量开采价值。深埋于300-500米的深层地下淡水含碘、氟量过高,人畜不能饮用,又因含水层由粉沙、粉细沙构成,开采困难。沿海潮滩地下2800米深以内无淡水分布。为解决境内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大力实施蓄水工程,建成大中型蓄水工程9座,其中库容1300万立方米以上的平原水库3座,分别是思源湖、清风湖和恒业湖,全区一次性蓄水能力1.5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近100万亩。思源湖占地1.05万亩,库容4260万立方米,是全区城乡生产生活用水的主水源。

 5.2.2社会经济条件 5.2.2.1人口资源 全区人口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5万人。

 5.2.2.2劳动力资源 沾化区属人口相对密集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总量20万人,农村劳动力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的占三分之二。

 5.2.2.3土地资源 沾化区地处鲁西北平原,渤海湾南岸,版图面积2115.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0万亩,土壤类型主要有滨海潮土,PH值为6.8-8.3,土壤深厚肥沃,各种养分含量较全。

 5.2.2.5社会经济概况 2018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GDP)184.2亿元,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进一步增加,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加快,建立起50万亩优质冬枣生产基地,冬枣产业化龙头企业20余家。

 5.2.3园区建设的基础设施条件 5.2.3.1资源和环境 根据环评监测资料显示,拟建园区周围大气环境质量较好,各项指标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该区主要河道水质已达到《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中第三级标准要求。园区所在地噪声环境较好,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 中Ⅱ类标准。

 5.2.3.2交通 拟建园区位于沾化区西部,距离省道320仅2公里、荣乌高速4.1公里交通便利;北部紧邻思源湖水库,东部紧邻胡营河,水浇条件良好;东部与足球小镇相邻,旅游资源丰富。良好的交通和区位条件,有利于扩大园区的物流、人流、信息流。

 5.2.3.3能源 园区已完成用电线路改造,电力供应充足,自来水已连接到园区内,完全能满足对水、电的需求。

 5.2.3.4通讯 园区内具有良好的通讯条件,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无线网覆盖整个园区。已开通光纤通讯程控电话,对园区项目的实施有可靠的通讯保障。

 5.2.4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与限制因素 5.2.4.1有利条件 1、区位优势明显 沾化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北海新区等建设的叠加地带。通过夯筑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基础设施平台,全面提高了经济社会发展承载能力。修建沿海临河防潮大堤97公里,围海造田30多万亩,保护沿海群众12万人、盐田120万亩,构筑起护佑沿海开发的“钢铁长城”;建成思源湖、恒业湖、清风湖等大型平原水库,全县一次性蓄水能力1.5亿立方米,居全省县区之首。近几年来,先后建成1个机场、1条铁路、1个火车站、2条高速、4条干线路、3大港口,县境内有5个高速出口,构筑起“海陆空铁”立体交通格局,目前沾化至北京仅需2.5小时,距天津1.5小时,距青岛2小时,距济南1.5小时,这里已成为连接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交通枢纽,构建起“2小时经济圈”。

 2、自然条件优越 沾化位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气象特征明显,四季差别显著。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90.3小时。年内日照时数,5月份最大,12月份最小。历年年平均日照率为61%,7、8月份明显低,5、10月份明显高。年太阳辐射总量历年平均126.3千卡/平方厘米。年生理辐射量63.2千卡/平方厘米。4-8月份太阳辐射出现高峰,与农作物需光量多的时间相吻合。

 3、社会资源丰富 沾化区强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以省级经济开发区——沾化经济开发区为载体,着力培植壮大电力、油盐化工、食品加工、飞机及零部件制造、高新技术等骨干产业。工业经济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单体项目向产业集群转变,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境内有盐卤、油气、地热、贝壳砂等30余种矿产资源,是胜利油田的重要采油区。沾化先后成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省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4、科技支撑力量强 (1)技术依托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 山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区冬枣产业化推进工作小组 (2)新技术引进与应用 引进微灌、滴灌等灌溉技术;杀虫灯、粘虫板、诱虫罐、无人机喷药等防治技术;枣园生草、无纺布覆盖等防草除草技术,实现管理全过程机械化、智能化、无害化,向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

 第六章 工程技术与设备方案 6.1建设目的 1、集中展示冬枣特色的平台。园区内集中展示冬枣种植及系列加工产品、其他鲜食枣产品、枣树木雕、手工艺品等。

 2、引领枣产业发展的引擎。把园区作为冬枣产业发展提速重要载体,坚持规划先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效益优先的原则,政府采取优先配套基础设施,将园区内所有土地以园区空间形式整合后,充分发挥聚集效益,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育建设规模大、技术含量高、运营机制科学、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高科技特色产业园区。

 3、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典范。以园区为载体,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坚持加快新型工业化与发展现代农业化相结合,为产业结构调整,地方经济转型储备基础条件,实现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

 4、辐射带动企业农民增收致富。在沾化冬枣产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一些深层次问题,如:从业人员年龄老化、风险大、品质差、链条短等系列问题越来越突出,产业效益下滑,农民种枣积极性不高,冬枣产业面临严峻挑战。建设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绝佳突破口,不仅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流和根本方向,还可为冬枣新生产方式提供模板。同时,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可轻易地实现科技农业和产业化,更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坚持统一规划、综合配套、因地制宜、相对集中管理,科学规划设计。

 6.2建设原则 6.2.1因在制宜、体现特色 规划依据示范园建设,根据实际情况,搭建特色产业展示平台。

 6.2.2科学布局、示范带动 采取不同的种植模式,优先改造建设潜力大,配套建设容易,带动能力强的功能板块,实现典型引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园区建设。

 6.2.3集中连片,规模发展 采取“集中力量、重点投入、连片开发”的方式,加大规模治理力度,成效一片,致富一方。

 6.2.4政府主导,企业主体 充分发挥政府在组织实施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的主导作用,利用优惠的产业政策,吸引龙头企业入驻,同步带动农民自觉参与,最终形成政策主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的发展态势。

 6.3工程建设总体布局 园区按照生产区、培训区、加工区的布局进行规划建设,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全区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生产区包括30亩设施栽培示范区、10亩鲜枣种质资源展示区、100亩沾冬2号改良区和360亩不同栽培模式种植示范区。

 检测中心,面积100平方米;贮藏保鲜区,面积150平方米;分选包装区,面积300平方米。

 6.4园区的基本功能 6.4.1高新技术创新功能 园区通过高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和培训,开展冬枣示范种植,使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枣产业高新技术创新。

 6.4.2精品冬枣生产功能 园区建成后,通过企业化运作,将示范区建成为精品冬枣生产基地,培育出系列冬枣品牌,形成集种植、分级筛选、贮藏包装、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6.4.3龙头企业带动功能 园区建设经营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纽带,通过发展优良品种,进行工厂化生产,组织周边农民共同参与,逐步形成产业化经营体系,带动周边乃至全区冬枣产业的发展。

 6.4.4高新技术传播功能 园区建设冬枣产业化技术培训学校,开展生产技术培训和经营管理培训,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以此提高枣农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6.5实施单位及技术依托单位 6.5.1实施单位 沾化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有限公司 6.5.2技术依托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山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区冬枣产业化推进工作小组 6.6园区建设的进度计划 园区建设期3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9年):启动沾化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完成300亩建设任务。

 内容为:高标准设施栽培30亩;鲜枣种质资源圃10亩;新栽植沾化冬枣260亩;绿色认证300亩;安装太阳能杀虫灯20台,诱虫罐1200个;枣园滴灌工程300亩;完成培训、检测中心建设任务;建设200吨贮存保鲜库一座;完成分选车间及包装车间建设任务。

 第二阶段(2020年):进一步完成400亩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改接沾冬2号100亩;改造提升沾化冬枣300亩;安装太阳能杀虫灯20台,诱虫罐1600个;枣园滴灌工程400亩。

 第三阶段(2021年):进一步完成700亩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园区建设任务,评价、检验。

 示范区建设完成后,园区将建设成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展示基地,企业孵化基地,农业科技培训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第七章

 总图运输、主要原辅材料供应及公用辅助工程 7.1总平面布置及运输 7.1.1园区位置及功能分区 该项目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西部,东至胡营河、西至足球小镇接待中心、南至财源路、北至中级沟,总占地面积700亩。项目区内土地资源广阔,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周围环境良好,符合国家、滨州市及沾化区土地利用政策。

 项目区总图功能分区合理,人、货分流明确,防火、安全、卫生、环保、生产管理等方面均能满足有关规定和要求。

 该项目的平面布置与公司的远期规划相结合,且遵循区域规划的要求,依据设计规范,根据工艺流程,按功能分区。

 7.1.2总平面布置 1、总平面布置原则 (1)遵循合理、集约用地的原则,妥善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

 (2)满足运营过程中使用的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等要求,力求总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并符合环保、消防、安全、卫生等要求。

 (3)因地制宜地布置园区交通运输系统,合理组织运输,缩短运输距离,便于相互联系,尽量做到人流、物流各行其道,避免交叉,经济合理地选择竖向布置形式。

 (4)注意园区内各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处理与其周围环境的协调。

 (5)合理地综合布置地上、地下各种工程技术管线。

 2、总平面布置方案 (1)具体布局 结合园区内森林资源丰富的特点,着重打造生态、健康等主体的沾化冬枣绿色生产基地。

 (2)绿化 园区建筑物周边选配良好的树种和植物,绿化的重点以道路两旁和建筑物周围等空地为主,采用乔、灌木和乔灌木与绿篱搭配,草坪与花卉相间的形式美化园区平面布置,并利用绿化植物改善环境,为职工及游客创造优美舒适的条件。

 (3)道路 园区内道路主要分为生产道路及生产连接道路。园区内部形成消防环路,并与园区主干道紧密结合,使消防车可以顺利到达各建筑物。

 7.1.3竖向设计 在保证功能合理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和土方量的回填,巧妙利用高差关系处理好各功能片区的相互关系,为园区创造良好的环境、便利流畅的交通。

 结合园区对水的需要,园区内的场地水将汇入水库中,道路雨水经合理的坡度设计,也汇入水库中。

 7.2公用辅助工程 7.2.1供电 (1)设计依据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0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2)用电负荷等级及外部电源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如有短暂停电,不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生产 类用电负荷属于三级负荷;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用电属二级负荷。

 该项目用电利用园区原有供电网,由沾化区西城供电管网供给,供电能力、安全性和可靠性均能满足该项目的需要。高压电源进入园区变配电室后,经变压处理以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向园区各用电单体及公辅设施送电。

 电源电压为10kV,生产和办公生活的主配电电压为380/220V, 三相四线制。

 (3)用电负荷及供电参数 该项目装机容量19kW,按用电负荷80%计算,年耗电量4.65×104kWh,园区原有变压器即能满足用电需求。

 (4)配电系统 配电线路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电力线路主要采用VV-1000型铜芯全塑电缆沿桥架敷设,局部高温处采用耐热铜芯塑料线,特别潮湿处配管采用硬塑料管。

 照明按照国家现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和相关工艺要求设计。主要照明负荷的电源电压380/220V,一般照明电源电压220V,局部及检修照明的电压为24V。对需要事故照明的场所,选用带应急电源的照明灯具。照明线路主要采用BV-750型铜芯塑料线穿钢管暗敷。路灯全部采用太阳能灯具。

 (5)防雷接地 该项目各主要建筑物均按三类防雷考虑。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采用TN-C系统,场地内所有的金属管道、金属设备外壳和电气设 备在正常情况下均按上述系统做接零保护。各屋面应设避雷网,引下 线暗设。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30欧姆,所有建筑物电源入户处均应 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重复接地和防雷接地可共用 接地装置。

 (6)通信 该项目利用园区原有通信线路在服务中心设置行政管理电话,可以满足运营管理等需要。

 7.2.2给排水 1、给水工程 (1)设计依据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2)水源及供水方案 该项目生活用水利用园区原有供水管网,由沾化区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给,水质、水量均能满足用水需求。

 园区分为运营、生活、消防三套供水管网,并按照规范,设室内、外消防栓。

 2、排水工程 该项目园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系统。

 该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理用于堆肥。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各建筑物卫生间的厕所冲水、职工洗刷用水和食堂产生的污水。

 雨水经过合理的坡度设计,直接汇入水库中。

  第八章

 环保、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8.1环境保护 8.1.1建设地区环境现状 根据环评监测资料显示,拟建项目周围大气环境质量较好,各项指标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该区主要河道水质已达到《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1994)中第三级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地噪声环境较好,能够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GB22337-2008)中B类标准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Ⅱ类标准。

 8.1.2环境保护设计标准、排放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2)《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1994)三级标准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29) (4)《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标准 (5)《山东省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676-2007) (6)《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GB22337-2008)B类标准 (7)《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Ⅱ类标准 (8)《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9)《旅游娱乐场所基础设施管理及服务规范》(GB/T 26353-2010) (1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11)《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8.1.3项目主要污染源及排放情况 该项目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固体废物、噪声等。

 (1)废水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各建筑物卫生间的厕所冲水及洗刷用水等。

 (2)噪声 该项目的噪声源为车辆及运营设备产生的噪音,噪音值大致为70-100分贝。

 (3)固体废物 该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

 8.1.4主要控制措施 (1)废水治理措施 该项目园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系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理用于堆肥;雨水经过合理的坡度设计,直接汇入水库中。

 (2)噪声治理 主要通过对环境公路进行交通管制,并在公路沿线种5-10米的绿化隔离带来减少噪声的产生。

 (3)固体废物治理 按园区整体规划设置垃圾箱,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后处理。

 8.1.5环境影响评价 通过以上论证,该项目产生的污染物经采取措施后,均能实现达标排放,符合国家清洁生产的要求,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8.2安全卫生 (1)设计依据 该项目保护安全的重点在于游客人身安全及火灾预防。项目的工程设计遵循以下有关规范要求: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附条文说明[另册]》(GB50736-2012) (2)设计原则 1)重视卫生和劳动保护,使各设计指标符合标准。

 2)改善劳动条件,减少和消除职业危害,保障职工安全与健康。

 3)贯彻劳动保护方针,消除隐患,防止伤亡事故。

 (3)安全卫生措施 1)河沟地段安装扶手、栏杆等安全防护设施,并设置醒目的安全提示牌,在人员熙攘场所安排必要的保安力量,确保安全。

 2)建筑物保证足够的通风量,设置应急照明系统、备用发电系统及报警通讯系统,并安排专职保卫人员负责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3)电气安全: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以及防静电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符合《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为保证人身安全,所有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可靠接零。配电室配电设备及车间内用电设备金属外壳均可靠接地,电源在进入各建筑物处零线均作重复接地。各建、构筑物均按第三类防雷要求采取措施,防雷接地电阻均不大于10Ω。

 4)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制定科学的工作规程,加强职工上岗培训及安全教育,并按规定配备劳动保护用品。设劳动安全部门专人负责劳动安全卫生,设安全员1名,负责检查日常的安全情况。

 8.3消防 (1)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消防措施 消防工程是为防止不正常事态的蔓延和减少事故灾害损失程度的重要措施和保障,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程指导方针,该项目设计依据有关消防法规,应采取如下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

  1)制定消防安全制度 结合园区的建筑特点及经营性质,制定清晰、简洁、高效的“防患于未然”的防火制度,便于有关人员掌握、学习和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尽量将火灾风险减低到最小。

  2)确定消防安全的岗位责任人 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完成的消防工作任务和应尽的消防工作责任,并同经济奖惩制度挂钩,使防火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针对项目特点抓好消防宣传、教育结合本项目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消防宣传教育,使人们时刻保持警惕性。在园区不同的部位,挂放消防安全标志,利用广播、标语等各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内部职工及游客预防事故的能力。

  4)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定期严格组织防火检查,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思想、制度方面的检查;二是对机械设备、物资方面的检查。对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

  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并定期检查、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根据实际需要,配置消火栓、灭火器、消防水池等相应种类、数量的消防器材、设备和设施,并指定专人负责保养、维修和管理。

  6)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设置符合同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第九章

 节能 9.1用能标准及节能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 3、《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1999年) 4、《节约用电管理办法》(2001年) 5、《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工信部节〔2010〕218号) 6、《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2009年) 7、《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2004年) 8、《山东省人民政府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鲁政发〔2008〕55号) 9、《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10、《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 11、《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 1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9.2指导性文件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 2、国家发改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 3、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2010年第6号令) 4、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鲁发改办[2010]1691号) 5、《滨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试行)》(2011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9.3国家行业标准及规范 1、《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 2、《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水利部、建设部、农业部2005第17号) 3、《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GB17167-2006) 4、《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5、《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GB12723-2008) 6、《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 7、《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01)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011-2010) 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13、《建筑消防安全检测评价技术规》(DB53/67-2008) 1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T50054-2011) 1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T50052-2009) 1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1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1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1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20、《农业观光园建设规范》(DB32/T1325-2009) 21、《绿色旅游景区》(LB/T015-2011) 22、《公园设计规范》(CJJ48-1992) 23、《地理标志产品沾化冬枣》(GB/T18846-2008) 24、《绿色食品 沾冬2号生产技术规程》 25、《旅游最区(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设置规范》(DB31/T 393-2007) 26、《园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范》(DB37/T1070-2008)

 9.4能源节约的必要性和节能设计的依据 能源是所有工业建设项目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工程设计不论现在和将来都必须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和合理利用能源的政策法规。

 根据国家及当地“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该项目所有设计均严格按照建筑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中的建筑部分的规定以及《农业观光园建设规范》(DB32/T 1325-2009)、《绿色旅游景区》(LB/T 015-2011)等进行设施大棚、广场等基础设施设计及设备选型,同时贯彻节能设计必须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统筹兼顾的原则。

 9.5节能措施综述 该项目主要用能是电和水。结合项目建设实际,采取节能措施,可降低经营成本,增加企业效益。该项目主要节能措施如下:

 1、技术和设备节能 (1)该项目是在分析比较目前国际国内先进园区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沾化冬枣种植规模,技术方案先进,从根本上避免了能源的不必要浪费,达到了节能目的。

 (2)合理地选用节能设备,在电气设计中选用高效节能型灯具,所有设备均选用机电部规定的节能型产品。

 (3)凡是载荷变化较大的设备,都采用节能设备调节输出功率,使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和节能状态。

 2、节电 (1)该项目采用紧凑型荧光灯、T5高效节能灯管等高效光源和高效灯具。

 (2)各套内及公用场所功率密度按现行的《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执行。

 (3)每个开关控制不超过一个灯具,公共场所采用声光控自熄开关,利于节能。

 (4)选用节能型变配电设备,变压器选用SII新型高效节能型,并采用合适的低压电容补偿柜,提高功率因数。

 (5)推广应用节能、高效、合适、安全、有益环境的绿色照明灯具,提高用电效率。

 (6)项目选用节能型水泵,加压供水泵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以节约能源。

 3、建筑节能 按照建筑节能设计要求,为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该项目拟采取以下节能措施:

 (1)建筑物朝向采用南北向,以保证冬季室内能够得到较多的阳光,提高室内温度。同时,避免盛夏灼热的光线射入室内。

 (2)控制窗墙面积比。不同朝向的窗墙面积比不应超过规定数值,即北向窗墙面积比为0.25,东、西向窗墙面积比为0.30,南向窗墙面积比为0.35。

 (3)采用节能型新技术、新材料,注重推广使用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及外墙保温技术。在保证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节约能源,避免浪费。

 屋面:100厚憎水膨胀珍珠岩块保温层。

 外墙:240厚烧结实心砖,外做40厚聚苯颗粒保温层。

 不采暖楼梯间隔墙:采用240厚烧结实心砖,外做30厚聚苯颗粒保温层。

 门窗:外围窗均为铝合金隔热断桥型材、中空玻璃。封阳台采用铝合金隔热断桥型材。分户门均采用防盗保温门;门窗气密性等级为Ⅲ级。

 4、节水 为控制用水,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拟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用水计划,做到合理用水。

 (2)设计中应采用节水型卫生洁具,严禁使用铸铁阀门和螺旋升降式水嘴,强制推广使用陶瓷密封水嘴和一次冲洗水量为6升的坐便器。

 (3)采用密封性能好、开关灵活的阀门,杜绝跑、冒、 滴、漏现象发生。

 (4)控制绿化用水。根据土壤旱情合理确定用水量,浇水时间不宜选择在中午等温度较高时间进行,避免水份较快蒸发。

 (5)区内供水系统采取防渗、防漏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6)加强管理,经常检查设施的完好情况,及时检修有问题的设备。

 5、其他节能措施 设专职管理人员,落实各项节能工作措施或节能培训工作;加强能源管理,完善“水、电”各级计量,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加大节能、环保宣传力度,提高职工及游客的节能意识。

 9.6节能效果分析 该项目依靠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自身技术方案,采取了适用的节能降耗技术,使产品的能耗和物耗明显下降,各项能耗指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符合国家节能政策。

  第十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10.1企业组织及工作制度 10.1.1组织机构 关于组织机构的设置,应根据“减少层次、职责分明、有利生产、提高效率”的原则,按照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精简非生产性机构,建立便于操作的管理、调度、指挥系统,以确保的正常进行。项目建成后,将由沾化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有限公司负责,实行总经理负责制。

 10.1.2工作制度 该项目运营过程中按8小时工作制,年工作日350天。

 10.2劳动定员 该项目需劳动定员80人,其中管理人员14人,技术人员10人,工人56人。

 10.3人员来源及培训 10.3.1人员来源 该项目从社会招聘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工人由当地劳动部门向社会招聘择优录用,特别要注重招聘具有农学专业的人才。培训合格后,不仅要求能独立上岗,还应掌握服务要求和一般问题的解决办法及安全知识。企业还应建立严格的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确保运营的正常进行。

 10.3.2人员培训 为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要求,必须在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以提高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1)培训计划 1)全公司技术力量调整。把新招的大部分工人安排到现有项目,由公司自行培训,预计三个月后,可顶替部分有经验的人员使之外出培训,这样不但可以缩短培训时间,还可以节省培训费用。

 2)派出培训。对该项目所需的导游及工人派到国内有经验的同类企业培训,培训期三个月以上。并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授课,以适应项目需要。

 3)办学习班。举办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集中对员工进行培训,边工作边实践,从中熟悉设备并积累经验,最后严格考试,合格者允许上岗,不合格者继续培训。

 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11.1建设工期 根据项目的建设方案及规模,项目建设工期从工程设计合同生效开始计算,通过可研报告编制及审批、施工图设计、土建施工、设备定货加工及采购、设备到货、安装与调试、试运行到正式运营,计划36个月完成。

 11.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该项目自2019年4月开始兴建,建设期3年,一旦初步设计通过审批,应加快施工图设计及设备订货,尽量缩短设备供货和安装时间;同时要迅速落实各种建设条件,如资金、材料、技术人员等,加快建设进度。总之,要充分调动人力、物力、财力,协调好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调试、技术培训等,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项目的建设任务,以期尽早发挥效益。

 第十二章

 招标方案 为了确保项目建设的工程质量,防范和化解工程建设中的违规行为,制定项目的招投标方案。

 12.1招标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2、《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3号) 3、发改办法规[2005]82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我委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时核准招标内容的意见的通知” 4、《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以及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9号) 12.2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招标的范围包括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项,面向社会全部进行公开招标,招标情况见《招标基本情况表》。

 鉴于项目法人单位目前尚不具备自行招标所具备的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能力,该项目招投标活动全部委托给有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办理。

 12.3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建设要求,在招投标过程中必须遵守如下程序:

 1、项目经上级部门批复同意后,项目承办单位在指定的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

 2、在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30日内,具有承担投标项目能力的法人或者其它组织都可以投标。投标人少于3个时,应当重新进行招标。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招标项目属于建筑施工的,招标文件的内容还包括拟派出的项目负责人与主要技术人员的简历、业绩和拟用以完成招标项目的机械设备,该项目不接受联合招标。

 3、开标时由项目委托招标单位主持,邀请所有投标人参加,由招标人委托公证机构检查并公证。投标应符合下列条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或者能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价格合理。

 4、评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投标管理法》的规定和程序进行。

 5、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该通知书具有法律效力,若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自中标通知书发出30日之内,按照招标文件,项目承办单位和中标人签订书面合同,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

 12.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 项目全部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因此,在招投标过程中,为保证项目的公开,对评标委员会的组成和资质作如下要求:

 1、评标委员会人员组成 评标委员会由项目承办单位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采用单数制,但最低不少于5人,主任由资深的专家担任,并且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投票采用打分制,以得分高者当选。

 2、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质要求 评委会成员职称在副高(副教授)级以上,从事本专业至少在8年以上,对工程项目有较深入的研究,职业道德良好,并且与投标单位无任何利害关系。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客观公正地履行职务,遵守职业道德,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

 13.1投资估算 13.1.1编制依据 (1)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现行投资估算的有关规定 (3)各专业提供的可行性研究估算条件 (4)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数据及资料 13.1.2编制办法 (1)定型设备购置费根据生产厂家询价及有关资料编制。

 (2)设备运杂费按设备原价的7%计取。

 (3)材料价格执行市场价。

 (4)建筑工程费用根据不同结构形式和具体内容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单方造价进行估算。

 13.1.3编制说明 (1)建筑工程费:建筑物估算价值依据周边同类建筑造价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数据资料(165万元)。

 (2)设备购置费:主要依据建设单位及设备生产厂商提供的设备报价资料(10万元)。

 (3)安装工程费:参照山东省安装工程综合定额,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100万元)。

 (4)建设单位管理费2万元。

 (5)监理费为5万元。

 13.1.4流动资金估算 (1)估算依据。项目流动资金估算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各项资金的最低周转天数如下:

 1)主要原材料储存期按50天计算。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按20天计算, 3)在产品周转天数按30天计算。

 4)产成品周转天数按15天计算。

 5)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按60天计算。

 6)现金周转天数按30天计算。

 7)燃料周转天数按30天计算。

 (2)流动资金估算。经计算,该项目正常年需流动资金107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按流动资金的30%计算,为321万元。

 13.1.5投资构成 (1)经估算,该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79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21万元,详见表13-1

 表13-1

 园区建设投资估算表 序号 建设内容 单位 规模 单价(元) 小计(万元) 1 清表 亩 500 5000 250 2 沟渠清理 米 10000 10 10 3 土地整理 亩 500 200 10 4 灌溉改良 亩 500 100 5 5 树木移植 亩 200 5000 100 6 设施大棚建设 亩 50 50000 250.00 7 种质资源圃 亩 20 20000 40.00 8 沾冬2号嫁接 亩 100 7000 70.00 9 冬枣模式栽培 亩 360 5000 180.00 10 太阳能杀虫灯 台 20 3000 6.00 11 诱虫罐 个 2000 200 40.00 12 水肥一体化 亩 500 1000 50.00 13 新技术应用 亩 500 200 10.00 14 培训中心 平方米 500 1500 75.00 15 园区道路 米 2000 200 40.00 16 园区生产路 米 10000 30 30.00 17 保鲜库 立方米 200 1000 20.00 18 分选车间 平方米 300 1500 45.00 19 包装车间 平方米 100 1500 15.00 20 检测中心 平方米 200 1500 30.00 21 检测设备 套 1 200000 20.00 22 办公设备 宗 1 100000 10.00 23 固定员工 人 20 20000 40.00 24 零时顾工 人 2000 150 30.00

 合计

 679.00 13.1.6资金筹措 园区建设以示范性、带动性为主,投资以企业自筹为主,其他受益人投资为辅。

 13.1.7分年度投资计划 园区计划3年建成,年度资金使用计划见表13-2 表13-2

 年度资金使用计划表

 年度 内容 2019年度 2020年度 2021年度 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 投资 建设规模 投资 建设规模 投资 设施栽培 30亩 135.00

  种质资源圃 10亩 5.00

  沾冬2号

  100亩 70.00

  模式栽培 260亩 130.00 100亩 50.00

  杀虫灯 20盏 4.00 20盏 4.00

  诱虫罐 1200个 24.00 1600个 32.00

  水肥一体化 300亩 30.00 200亩 20.00

  培训中心 100m3 15.00

  园区道路 1000 m 20.00 1000m 20.00

  保鲜库 200m2 20.00

  分选车间 300m2 45.00

  包装车间 100 m2 15.00

  检测中心 200 m2 30.00

  检测设备 1 10.00

  合计

 483.00

 196.00

  13.2融资方案 13.2.1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全部由沾化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有限公司自筹解决,符合《国务院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国发(2009)27号)的规定。

 13.2.2资金使用计划 项目建设期按3年计算,建设投资在3年内全部投入,流动资金按生产计划投入。

 第十四章

 财务评价及效益分析 14.1财务评价 14.1.1财务分析 1、财务评价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5)山东省沾化县冬枣实业总公司提供的基础资料。

 2、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主要参数 (1)各年生产、经营负荷。项目投产期第1年达到生产经营负荷的70%,第2年达到生产经营负荷的90%,第3年开始满负荷生产经营。

 (2)项目计算期。项目计算期为12年,其中建设期2年,生产经营期10年。

 (3)修理费费率。修理费费率按固定资产原值的7%计取。

 (4)其他费用费率。其他费用是指在制造、管理、财务和摊销费用中扣除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利息支出后的其余部分。其他制造费用计提比率25%,其他管理费计提倍率0.38,其他营业费用计提比率1%。

 (5)目标收益率。行业基准收益率为13%。

 14.2经济效益分析 正常年份经营收入:900万元 年总成本:162万元 年营业利润:738万元 园区建成后,亩产优质沾冬2号1500斤,每斤按20元计,亩收入3万元,扣除生产成本4500元,亩纯收入25500元,100亩沾冬2号纯收入255万元;亩产优质沾化冬枣3000斤,每斤按5元计,亩收入1.5万元,扣除生产成本3000元,亩纯收入12000元,360亩沾化冬枣总纯收入432万元;亩产优质大棚冬枣2000斤,每斤按10元计,亩收入2万元,扣除生产成本3000元,亩纯收入17000元,30亩沾化冬枣总纯收入51万元。

 以上三项合计,园区年纯收入738万元。

 14.3社会效益评价 园区建成后,其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1、向社会提供冬枣生产经营示范和学习的窗口。

 2、向社会提供大量的优良品种接穗,对于推广新品种,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改善品质,增强沾化冬枣的市场竞争力意义重大。

 3、通过高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和辐射效应,充分利用我区冬枣资源优势,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4、采用“龙头企业+科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将带动辐射区及全区枣农依靠现代科技,实行规模化、企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经营,延长冬枣产业链,转变枣农传统的生产经营观念,按照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来组织生产,真正增加农民收入。

 5、通过培训,向农民和技术人员传授现代农业知识与技能,提高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

 6、园区建设突出现代节水灌溉工程和农机具的应用,可进一步改善园区生产条件,节约劳动力,提高土地生产率,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14.4生态效益评价 园区建设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建立复合型生态经济良性系统为突破口,以冬枣特色产业平台建设为切入点,从规划布局,产品生产流程及环境管理全过程贯彻生态、环保、无公害理念,为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工程示范和技术支撑。

 14.5项目风险分析 14.5.1风险因素分析 在项目的执行和经营期间,存在以下潜在的风险因素:

 1、经营管理不力,生产技术薄弱。

 冬枣种植是季节性很强的农业项目,投资大,生产周期长,并且从栽种、管理、植保到收获、贮藏等每一步工作都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果。在开发过程中,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利,冬枣丰产栽培、贮藏保鲜等生产技术措施跟不上,将会对整个冬枣项目开发产生影响,造成成本增加、收益降低甚至亏损,预计的销售利润将无法实现。该项目技术依托国家相关科研院所和技术单位,培养了多名技术骨干,技术储备力量雄厚,具有良好的技术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冬枣产品后续研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2、自然灾害发生。

  冬枣种植受气候和天气影响,风、雹、病、虫、旱等自然灾害会直接影响冬枣的产量和品质。如果发生以上自然灾害,项目的收益将受到影响。该项目己建设了相应的配套设施,灾害发生时,可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实际投资发生额的增加。

 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与投资大小密切相关,这方面的风险因素往往是由于工程量预计不足、设备材料价格上升、计划不周或外部因素导致建设工期拖延导致投资增加等。目前我国政局稳定、市场繁荣,物价和外汇汇率基本稳定。加之该项目投资估算中已经按规定考虑了预备费,故投资方面的风险不大。

 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由于市场和政策力度等原因,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有所提高。但该项目的生产资料肥料、农药等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较低,因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不会影响该项目的收益。

 5、资金供应不足。

 资金风险存在于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供应不足导致项目延期或导致融资成本增加。

 6、市场占有率下降。

 随着沾化县区域市场内同类企业的陆续建成达产,将会对该项目产生较大竞争,影响该项目的市场占有率,而竞争又将会压低该项目服务产品的价格,减少利润。

 7、资源量不足,价格降低。

 该项目冬枣资源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风险:一是可供量,二是价格。从可供量方面来讲,该项目所在地冬枣资源丰富,可供量充足,不存在风险。从价格方面讲,随着冬枣供需市场的不断发展,价格变化较大,必须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努力扎实地做好资源的管理工作,把风险降低到项目可以承受的限度之内。

 14.5.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投资项目的建设是一种大量耗费资源的经济活动,投资决策的失误将会引起一定的经济损失,除了解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外,还要提出针对性的风险对策,规避风险的发生或将风险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才能有助于提高投资的安全性,促使项目获得成功。因此建议建设单位:

 1、在防范市场方面,大力开拓市场,创建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营销策略。提高企业团队营销人员的密切配合,提高企业整体亢奋现能力。制定有效地营销策略,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训,一方面减少了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树立了良好的市场信誉和企业形象,以规避市场风险。

 2、加大与国家相关科研院所和技术单位的工作力度,运用生物工程、产期调节、减压预冷、微波、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加强对沾化冬枣生理基础、贮藏保鲜和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攻关,增强创新能力。

 3、加强企业管理,按照规范化的企业制度、财务制度去建设和经营。

 4、建立自己的供应点或长期供货合同,有效保证项目的资源需求量。

 5、随着项目的逐步实施,建设单位应着重抓好融资方案的落实工作。将拟定的融资方案落在实处,以减少和降低融资风险。

 风险与利润并存是每一个行业都具有的特点,能否通过专业化的服务流程与始终领先的专业技术水平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是获益的关键。这就要求在市场介入时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必要的组织管理准备,而且市场运作中注重服务流程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总之,应提高风险意识,实施风险控制,以尽可能低的风险成本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将风险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上述分析表明,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生态效益。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第十五章

 结论和建议 15.1结论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该项目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是国家鼓励建设的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2)该项目建设条件好,选址合理,可以充分利用沾化区的水、电、通讯、交通等现有配套设施,有利于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3)“三废”排放均可满足环保要求;对劳动安全卫生等亦给予充分考虑,并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

 (4)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该项目的实施将带动沾化区及周边地区生态农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该项目建成后需劳动定员80人,对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建立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该项目规划完善,设备选型合理,既保证了服务质量,又降低了工程建设费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市场前景好,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5.2建议 该项目各方面条件要尽快落实,争取各部门支持,按期完工投产,尽快实现效益。

 

Tags: 沾化   高新技术   建设项目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