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入党材料 > 入党程序 / 正文

安全生产辩论赛发言材料

2020-10-11 09:44:28

 安全生产辩论赛发言材料

 主席:各位来宾、观众朋友,下午好!欢迎光临**矿业公司团委庆“五四”青年辩论赛赛场,比赛开始前,由我首先隆重的介绍今天到场的评委,他们是,,,,,。下面有请辩论双方入席,就座。下面由我来介绍今天正反双方的辩手,他们是正方代表队:一辩救护队团支部书记刘健;二辩地质科团支部书记王斌;三辩二掘区团支部书记王昊;四辩洗煤厂团总支书记杜建。反方代表队:一辩开拓区团总支书记**洪强;二辩综一区团支部书记高贺松;三辩准备区团支部书记夏明雨;四辩通风区团总支书记王大泉。下面,有请今天的评判长X来宣读此次辩论赛规则,欢迎,谢谢。

  为了使大家对时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安全问题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今天我们将以辩论赛的形式对在安全生产中的“人”与“物”再次引申思考,在这里我们将通过“正”与“反”的对立,运用“理”与“据”的反驳,来辨证“人”与“物”的实质,揭示“危”与“安”的根源,下面我们就听一听今天的两支辩论团队的看法吧。

  为了更为准确的引出今天的辩题,由我来讲一个事故案例。这个案例是某矿开拓区装岩机轧电缆事故。2006年在该矿的3501礃,10点班司机**润宾和把电缆工沈立民在装矸子作业时,沈立民拽着电缆,**润宾开车侧卸,沈立民拽着电缆往后退的时候,由于电缆漏电,顺势把电缆扔了,并呼喊**润宾叫他停车,但施工现场噪音太大,**润宾没有听见,继续倒车,致使电缆被轧,造成了这起事故。

  今天我们要选择这个事故作为案例,是因为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既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又有物的不安全状态。所以就请正反两方基于这个典型案例,立足于煤矿安全生产,运用系统的,联系的、辩证的、发散的思维去探究引发事故的原因,以“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哪一个是导致发生事故的主导因素”为题,剥开煤矿安全事故表象,探求煤矿安全事故根源。那么今天正方的观点就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反方的观点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我宣布“**矿业公司团委庆“五四”青年辩论赛”现在开始!首先请正方一辩进行开篇立论 。时间三分钟。

  正方一辩(刘健):各位领导、青年朋友们,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首先,在开拓区的这个事故中,我方认为是因为人对电缆的查验不细,才造成电缆漏电电人,进而导致事故发生的,所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因、物的不完好状态是果,人的不安全行为才是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根源。而且,不仅仅是这一个事故,据统计,在煤矿企业的事故案例中,90%以上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由此可见,人是事故发生的主观原因,其他的原因都是客观原因,那么我们知道无论客观原因多么重要和突出,但是决定事物本身的永远是主观原因,从辨证学的角度来说,引导事物走向的永远是主观原因。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操作者,他们安全意识的强弱,规范操作程度的高低都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的好坏。所以,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才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环节,才是保安全的真正落脚点,只有不断追查人的不安全行为,不断完善相应的制度规范,不断强化相应的理念引导,不断加强相应的组织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正因为这样,我们公司才大力加强对员工的综合素质培养,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只有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安全意识加强了,才能更好的对各种隐患进行排查,对各种情况做出最准确的判断,从而达到安全生产,

 所以,我方认为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因,物的不完好状态是果,人的不安全行为才是导致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

  主席:谢谢正方一辩的精彩发言。接下来我们请反方一辩进行开篇立论,时间也是三分钟。

 反方一辩(**洪强):各位领导、青年朋友们,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也以开拓区的这个事故为例,我方认为:在这个案例中第一使用的是有补丁的旧电缆;第二现场环境复杂、噪音大、有积水;这些不安全隐患集中在一起,就算对电缆查验再仔细,也难免会不发生漏电现象,而且井下经过查验的不只这一根电缆,为什么别的电缆不漏电,偏偏这根电缆漏电呢?所以在这起事故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才应该是导致发生事故的主导因素。试问,把这起事故放在发达国家,放在拥有先进生产设备的现代化矿井,还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吗?如果对方不知道答案,那就先听一听下面这组数字吧:2006年美国百万吨死亡率为0.03;德国为0.08英国为 0.11,连南非也达到0.33,而我们中国却为0.92,美国人均日产原煤为是中国的30倍,而百万吨死亡率却是中国的1/30。难道各国的这些数字都是用人来实现的吗?对方辩友一再强调人的重要性,照你方观点,我矿什么也不用做,只要把全矿职工都换成大学生就绝对安全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都换成了大学生,我们物的因素跟不上,机械化水平达不到,恐怕连生产都难以保证了,更别提安全了!再反过来说,纵观我国煤矿发展,同样是这样的结论:解放前井下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安全材料极其短缺,致使我国井下伤亡事故屡见不鲜,解放后我国加大了安全投入,工作环境也有了较大改善,各类安全事故也相应有了大幅的减少,这些都足以证明,物的不安全状态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我们认为煤矿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工作环境好是最为重要的。

  主席:谢谢反方一辩。接下来我们再听听正方二辩的立正陈词。

  正方二辩(王斌):刚才反方一辩提到了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可靠的工作环境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这一点我们并不反对,但是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也需要人来操作,可靠的工作环境也需要人来创造,就像对方辩友刚才在开拓区的案例中提到的电缆和积水问题,如果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安排员工及时的浇注电缆钩子、吊挂电缆、清挖水沟,就不会出现这起事故。所以,我方认为,人的认识、人的意识、人的素质才是关键,人的意识上不去,人的素质达不到,给你再好的设备,再优越的环境也不会收到好的安全效果。至于刚才反方辩友说的那些数字那也正好证实了我方的观点,在西方国家大学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而中国大学普及率还达不到40%,而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究其根源就在于从事这一行业的员工素质普遍偏低,加上西方国家先进的管理制度,确实远远高于我国,所以说,只有普遍提高人的素质,健全各类管理制度、奖惩措施,才能掌握安全开采的主动权。谢谢

 主席:谢谢正方二辩。接下来我们请反方二辩进行立正陈词。

  反方二辩(高贺松):大家好,刚才正方辩友一再强调人的行为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因素,那么请问对方辩友,在开拓区的这一案例中,是否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现场机器设备噪音过大,才导致把电缆工与司机沟通出现障碍的,在这样的特定的环境里,哪怕人的素质在高,人的认识再强,显然对这起事故的发生也是无能为力的。在安全生产中,往往细节决定成败,不知对方辩友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则民谣:“钉子缺,铁蹄卸;铁蹄卸、战马瘸;战马瘸、战士绝;战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一个小小的铁钉竟然影响到了国家的存亡,同样,在井下安全生产中,哪怕一条小小的螺丝松了,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损害人的精神、财产和生命。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由此看出物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分析事故中从物入手,才能追查到事故的根源,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

  主席:谢谢反方二辩。现在进入盘问阶段,让我们听听正方三辩怎么反驳。

 正方三辩(王昊):刚才反方辩友所说的民谣非常精彩,但是我要提醒对方辩友注意的是:如果在这次事故发生之前,司机高度负责,对周边环境严密观察,完全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而且事故发生后,相关管理人员在制定整改措施中,就现场噪音问题是为把电缆人员配备了口笛,改变了沟通方式,而不是对物进行了改变,这难道不更能说明应该从人入手吗?不知对方辩友知道不知道“海因里奇安全三角”理论,即:每发生30000个不安全行为,会产生3000个不安全隐患,每3000个不安全隐患会造成300个轻微伤害,300个轻微伤害可导致30个主要伤害,30个主要伤害可造成一个致命伤害。这是通过大量安全管理实践得出的结论,有力的揭示了安全生产客观规律,为此,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人的行为控制上,其落脚点就是员工的安全行为养成,现在公司大力推行的“危险预知、安全确认、手指口述”,不都是以员工的安全行为养成为目标的吗?在此我也提醒对方二辩,“钉子缺”和“螺丝松”都是因为人的疏忽大意造成的,如果在生产中坚持好对设备、环境的安全确认,消除不安全隐患,就完全有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主席:谢谢正方三辩。接下来请反方三辩发言。时间三分钟。

  反方三辩(夏明雨):大家好,刚才正方辩友说的这个理论也很精彩,但是对方在一直强调人适应环境、改善环境的主观能动性,那反过来,随着物的不安全状态长期存在,造成环境的长期恶劣,同样可以麻痹人的思想,扰乱人的思维,而且这比物和环境直接引起事故更为可怕。就像开拓区的案例中,就是因为人们长期在这样的环境工作,对电缆不吊挂、面上有积水等不安全隐患已经见怪不怪、听之任之,才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就像青蛙实验一样,把青蛙放在开水里,他会一下跳出来,从而逃生,但是如果把他放在凉水里慢慢加热,他就会慢慢麻痹,最终被活活煮死。这就是说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会被外界环境所感染,形成一种习惯认识、惯性思维,所以,我们应该深入查找各类物的不安全状态,加强整体环境的治理改善,为员工营造起更为文明、更为整洁、更为安全的工作氛围,才能培养出员工的自觉意识。试问对方辩友,如果你走在一尘不染的城市街道中,你还会随意吐痰、乱扔杂物吗?

  主席:谢谢反方三辩。让我们听听正方四辩怎么反驳。时间也是三分钟。

  正方四辩(杜建):

 大家好,刚才对方辩友说环境可以影响人、改变人,那么我想说制度同样可以约束人、意识同样可以支配人,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样可以改善环境,现实中,人在变,物也在变,但人是支配物的,物和环境只是一个条件,它们始终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在开拓区事故发生后,相关管理部门已经针对事故原因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规范了现场人员的行为,为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建立了保障,这难道不是追问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结果吗?在这里,请对方辩友弄清楚,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单单指“三违”现象,更是指管理人员的管理缺失,操作人员的责任缺失。青蛙说到底只是一个没有思维、没有辨别能力的动物,难道它和人能够等同吗?如果像对方辩友所说的,受恶劣的环境的影响,人人都麻痹的话,那么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人民军队不管是作战环境、生存环境还是武器装备都远远落后于拥有大量美式装备国民党反动派,我们就只能坐以待毙了吗?很显然,对方辩友的观点是以偏概全,完全没有说服性的。

  主席:谢谢正方四辩。下面让我们听听反方四辩如何回应。时间三分钟。

  反方四辩(王大泉):大家好,刚才正方辩友说我方观点是以偏概全,那请问对方辩友,完全脱离物的因素,而单纯强调人的因素,就能让人折服吗?在开拓区的事故中,相关管理部门针对人制定了相关制度,但同样也针对物制定了相关制度,为什么对方辩友只字不提呢?在整改措施中,有加强电缆维修、保证电缆质量条款;有及时吊挂电缆、避免事故发生条款;有加强积水治理、改善环境质量条款,难道这些不是追问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结果吗?我方认为,在煤矿这样的高危行业,物的不安全状态才是引发事故的根源。大家知道,我们矿五大灾害俱全,又是高瓦斯突出矿井,而且属于超深部开采,矿井压力大,地质条件复杂,危险因素日益增加,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下,只注重人的行为控制,而忽略环境因素的影响,那不是太荒唐了吗?我公司在近几年先后引进了具有高科技含量综采生产线和机掘生产线,这都大大改善了我公司的生产环境,使我公司的安全状况有了很大好转,这不正证明了物和环境的重要性吗?

 主席:谢谢反方四辩。现在是他们正面交锋大展辩才的时候。在自由辩论开始之前,先让我提醒双方代表,你们每队各有四分钟发言时间,正方必须先发言。好,现在自由辩论正式开始。

 正方二辩(王斌):我首先请问对方辩友,在安全文化建设中为什么强调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物为本?这不就是说人是占主导地位吗?

 反方二辩(高贺松):那我反问对方辩友,以人为本,就可以对物和环境听之任之吗?让员工在泥泞湿滑、噪音冲天的环境中工作,是以人为本吗?不正是因为煤矿企业条件错综复杂,属于高危行业,才推行安全文化建设的吗?如果在超市和商场那样的环境里还有必要这么大力推行安全文化吗?

  正方三辩(王昊):我想提醒对方辩友,您混淆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塑造本质型安全人,对设备更新改造对环境综合治理也是由人来完成的,人才是安全生产的主导者。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去改变物和环境,人有主观能动性,难道物有吗?

 反方三辩(夏明雨):请问正方辩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您听说过吗?人的素质再高,制度再好,在设备短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你能保证安全生产吗?在开拓区的事故中,电缆是隐患、积水是隐患、噪音是隐患,整个环境已经为员工设下了重重机关,你让员工怎么安全?

  正方四辩(杜建):积水、噪音既然都是隐患,那人为什么不去检查,如果说要真是为员工设下了重重机关,那也是人下的,究其根源人才是罪魁祸首。请问对方辩友:安全确认和危险预知这个概念对方辩友听说过吧?这不就是通过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来适应环境、保障安全吗?

 反方一辩(**洪强):我提醒对方辩友,安全确认和危险预知,不都是要确认物是否保持在安全状态,确认环境是否存在不安全隐患吗,这不正是我方观点吗?而且在那样的环境下,如果进行了安全确认,危险预知,就应该先处理好各类隐患,再行施工,这用的话,各类事故不就都可以避免了吗?

 正方一辩(刘健):我们所说的追问人的不安全行为,就是要追问现场人员为什么不先确认,而后操作,对方辩友刚才说的先处理隐患,后进行施工,这不正是我方的观点吗?我们的观点就是要不断追问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而有针对性的加强教育与管理,最终实现本质型安全人的塑造。

  反方四辩(王大泉):我想提醒对方辩友,人的素质是有差别的,而物是恒定的,只要实现了物的本质安全,就能够弥补人的行为缺陷。

  正方二辩(王斌):对方辩友也说了物的本质型安全只能是“弥补”人的行为缺陷,那不正说明物还是从属的,人是第一位的这一道理?

 反方二辩(高贺松):请对方辩友不要“咬文嚼字”,对方辩友一定也听说过“剃须刀”的例子吧,一个小小的网罩不就很好的解决了男士刮脸的烦恼吗?而且,在咱们井下也有很好的例子,下井的人员对井口的防护栏不会陌生吧?一个简单的隔离防护栏不也很好的解决了井口上罐秩序混乱的问题吗?这不正是追问物的不安全状态,解决物的隐患根源的结果吗?这与人的不安全行为又有什么关系呢?

 正方三辩(王昊):剃须刀需要人按照正确的使用办法使用,井口隔离防护栏需要大家按秩序排队,与人怎么没有关系?就和开拓区的事故案例一样,如果各个管理和操作人员都按规章制度操作执行了,事故也是完全能够避免。

  反方四辩(王大泉):希望对方辩友明白,剃须刀是给正常人用的,没人会摘下网罩刮胡子,而井口设置隔离防护栏已经限定了空间和出、入口,人在这样特定的环境里你想不排队都不行,这不就说明了环境可以决定人的行为吗?

 正方一辩(刘健):对方辩友一再强调物的本质安全,那么在我们企业里为什推行的是“培育煤矿安全文化、塑造本质型安全人”,而不是“培育煤矿安全环境、塑造本质型安全物”呢?这不还是说明人的行为才是第一位的吗?

 反方四辩(王大泉):对方辩友不也一再强调本质型安全人吗?那本质型安全人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如果脱离煤矿这样的环境,再谈本质型安全人还有意义吗?

 正方二辩(王斌):之所以要塑造本质型安全人,是因为在煤矿企业的员工中还存在各种不安全行为,还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去解决这些根本问题,而且,我方希望

 像对方辩友这样的员工都能端正自己对本质型安全人的理解,那我们谈本质型安全人才最有意义的。

  反方一辩(**洪强):我提醒对方辩友,我们并不是反对塑造本质型安全人,我们是要强调井下的生产环境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人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中保障安全是很难实现的。只有保障生产环境中各类设备、材料的完好,保证工程质量、生产条件的完好,才能保证人的安全。我请问对方辩友,为什么小煤窑事故频发,那不正是因为生产工艺落后、设备不合格、生产条件恶化造成的吗?这不是在一次证明了我方观点,这才是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吗?才是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难题的根本途径。就像开拓区这个事故,如果发生在地面,那结果应该不再会是这样了。

  正方三辩(王昊):对方辩友一再强调井下生产环境的恶劣与条件的困难,那是不是对井下的工作产生了畏惧心理,畏惧心理正是容易引发违章、引发事故的八种心理之一,那正需要我们追问对方辩友的心理,解决对方辩友心中的症结,来帮助对方辩友规范自身的行为呀!

 反方三辩(夏明雨):既然正方辩友认为人比物更重要,那么人们常把“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灾害视为安全生产的大敌,而为什么人不在其中呢?

 正方一辩(刘健):我提醒对方辩友,不要偷换概念。你说的五大灾害都属于自然灾害,难道人能算自然灾害吗?而且我们针对这些灾害已经制定了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各项规章制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了这些事故的发生。这不正体现了人的主导作用吗?

 反方三辩(夏明雨):既然正方辩友一再强调人的主导作用,那么请问:为什么我们下井的时候要携带矿灯,自救器,安全帽等物品呢?如果没有这些物品,那么我们能下井进行作业吗?作业过程中能够保证安全吗?

 正方一辩(刘健):请对方辩友注意,<煤矿安全规程>上明确规定,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自救器,矿灯以及穿好劳动保护用品,这是常识问题而不是系统追问所要查找的事故根源问题,请对方辩友不要偏离主题,我们是在讨论在事故中,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起主导作用还是物的不完好状态起主导作用.那么让我们回到开拓区的这起事故中,如果当时我们的职工在工作前严格落实“先确认、后操作”,对各种设备进行安全确认,那么还会发生事故吗?所以说人的不安全因素才是起主导作用的.

 反方一辩(**洪强):对方辩友也承认,如果在工作前对设备的完好状态进行检查的话,事故就不会发生,这样不更好的证明了物的完好状态是起主导作用的吗?这也不再一次证明了物的重要性吗?

 正方二辩(王斌):正因为人是执行者,他有思想(主席:对不起,时间到),对事物有支配能力,所以才会起主导作用,并且………

 主席:非常精彩的自由辩论。经过了这个刀来剑往,字字珠玑的自由辩论之后,我们先请反方四辩进行总结陈词,时间是4分钟。

 反方四辩(王大泉总结陈词):谢谢主席,谢谢各位。通过从开拓区的这一事故案例引申开来,我们运用大量的数据和事例,进一步印证了我方观点。在对这次辩论的总结之前,我想先指明对方辩友刚才辩论中犯下的几个严重的错误,第一个错误就是:

  “本末倒置”,造成开拓区的这个事故案例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使用的旧电缆,加之现场积水浸泡,导致电缆漏电,二是由于现场噪音过大,导致沟通不畅。而这些与人的不规范操作没有直接联系。对方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 “概念混淆”,对方辩友把煤矿安全文化中的“塑造本质型安全人”作为自己观点的佐证,不识**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方辩友把宏观的概念与微观概念混淆在一起,不能让人信服。对方犯的第三个错误就是:“强词夺理”,对方辩友把人的不安全行为扩大到管理层,进而涵盖了人对物的管理、对环境的治理,这未免太过霸道了。对方今天的论点可谓是云山雾罩,让我们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相反,今天我们已经从逻辑、理论、事实上论证了,物的不安全状态才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下面我再一次从实际安全生产方面论述我方的立场。

 第一,就开拓区的这一事故案例而言,我们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电缆的隐患、积水的隐患、声音的隐患才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这也正说明了只有加强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排查,才能更为深入的发现事故根源,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安全生产;第二,就整个煤矿安全生产而言,对物和环境的综合治理才是保证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就拿我公司来说,近年来在井下加大了安全设施的投入和安全环境的治理,在井口设置了防护栏,再也没有人拥挤抢罐;在井下设置了安全文化长廊、改善了工作环境,各类事故大幅度下降,这些不都是物和环境的作用吗?第三,就现在的发展趋势而言,对物和环境的改善已经成为是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我公司生产工艺更加合理,安全设施更加齐全,这些都给公司安全生产的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才是导致发生事故的主导因素。谢谢各位!

  主席:谢谢反方四辩的总结陈词。最后我们请正方第四位代表总结陈词, 时间也是4分钟。

 正方四辩(杜建):各位评审、对方辩友及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在本次辩论中对方辨友一再重申物和环境在安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对此我方已经以辨证的观点、翔实的论据给予了充分的反驳。至于对方辩友针对我方所提出的三个错误,我认为那是对方画蛇添足之举,是理屈词穷的表现,我只想说事实胜于雄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后几分钟里我想再用事实辨证的方式来说明我方观点的正确性。首先,在开拓区的这一事故案例中,如果员工对电缆认真检验,就不会出现漏电现象;如果现场管理人员做实文明生产,就不会有积水现象;如果现场操作员工对电缆进行了及时吊挂,那事故就会从根本上避免。这些不正说明分析人的原因,才是分析此次事故的切入点吗?其实这个小小的事故只是安全生产事故的一个缩影,据资料显示:在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事故,人在操作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才是主要因素。据统计全球民航事故中,有70%是由于人的操作失误造成的。而在煤矿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塑造本质型安全人》一书中也提到了:中国煤矿事故当中,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达90%以上。由此可见人的行为处于安全工作的基础地位,安全工作的本身是对人的权益的维护,安全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存价值的提高。所以,

 探究人的行为造成的危险起因,才是预防事故的真正出发点。下面,我举一个神华集团万力煤矿依托提升员工安全生产能力来实现企业安全发展的实例作为我方观点的辅证,2006年这矿原煤产量310万吨、2007年提高到850万吨;2008年争取提高到3100万吨。然而就是这样的发展速度,自2003年以来,该矿没有发生过一起死亡事故。成绩的取得不仅仅是矿井的机械化水平高,重要的是他们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出发点,将员工送到神东分公司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使员工具备了强烈的安全意识和驾驭现代化生产设备的能力。如今,吃安全饭、挣质量钱已成为这里每名员工的共识。这再次证明了只要我们员工懂流程、会操作、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增强了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就等于为安全大厦浇筑了钢筋混凝土。在论语中也有这样一则故事:子贡问孔子:要治理好一个国家什么最重要。孔子的回答很简单:足兵、足粮、民信。子贡又问:若去其一呢?孔子答:去兵;去其二呢?去粮。孔子最后说:如果人民缺乏了对自己国家的信仰,那就国将不国了。同样,在安全生产工作上,我们完全可以把“民信”这一概念引申为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信仰、对安全理念的追求和对提高安全技能素质的渴望。如果这些都能成为我们每一个**矿人的共同愿景和共识的话,那么我们“塑造本质型安全人”的目标就能够提早成为现实。现在,我感觉到对方辨友在认真的听,我觉得很欣慰,是不是已经赞同了我方的观点?是的话就敢快加入到建设本质型安全人的行列中来吧!谢谢大家!

 主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究竟在人与物之间要怎么选择呢?请评委来决定吧。(评判团评决)

    主席:在成绩揭晓之前,先让我们邀请评判长X给我们分析今晚的赛情,X请。

 主席:现在宣布今天晚上的成绩。评判团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一致同意:……获胜!

 1

Tags: 辩论赛   安全生产   发言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