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公文写作 > 规章制度 / 正文

病人心理护理方面论文

2021-04-29 11:06:01

  病人心理护理方面论文

  浅析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重症患者由于病情较重、病程长,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使机体持续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加重病情。我院曾收诊危重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患者1例,通过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消除了其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2岁。劳累后胸闷、气短 5年,加重伴紫绀2月入院。患者2月前曾就诊于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行支气管镜下肺活检并肺段灌洗,洗出奶酪状物,病理报告细胞学诊断:肺泡灌洗回收液未查见瘤细胞,PAS染色阳性,团块状阳性反应物及吞噬细胞内红色阳性反应物,结合标本米汤样外观符合肺泡蛋白沉积症。确诊PAP后多次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 ,BAL治疗,疗效不佳,病情进行性加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严重、缺氧明显,需终日进行氧气治疗,伴心动过速,遂转我院进行救治。入院查体:T 38℃,P 158次/min,R 36次/min,BP 17.8/7.8 kPa,SPO2 72%,患者慢性病容,呼吸浅速,鼻导管吸氧,指甲、口唇紫绀,左肺背部满布细湿音,心率158次/min,心律齐,节律整,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NS-。

  辅助检查:胸片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分布的斑片状边缘模糊的浸润性阴影,部分融合成片,左下肺明显致密影。CT表现为两肺斑片状阴影,致密影中可见支气管气影征,边缘清晰、锐利,病灶与周围正常肺组织形成“地图”状阴影。血气分析:pH 7.487,PO2 8.8 kPa,PCO2 4.9 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顺钟向转位。心脏彩超示:各房室大小正常,EF 71%,各瓣膜形态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WBC 24.4×109/L,RBC 5.48×1012/L,HGB 141 g/L,尿常规:未见异常。便常规:镜检未见异常,潜血试验+。入院诊断:①PAP。②肺感染。③I型呼衰。④心功能代偿期。⑤应激性溃疡。入院后予吸氧、抗炎、制酸、改善心功能等治疗,第3天,患者出现发热,体温达38.5℃以上,伴呼吸急促、心律增快,同时伴有焦躁不安情绪。1周后患者再次受凉感冒出现高热,呼吸更浅速,SPO2下降,心率达180次/min,药物治疗心率控制不佳。在加强抗感染、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心率下降,继续巩固治疗,感染控制,心率控制在100次以下,在其身心最佳时机成功完成了大容量全肺灌洗Whole-Lung Lavage,WLL治疗,症状得以明显改善。

  1.2心理护理术前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病情重,病程长,呼吸困难严重,无其他有效治疗方法,患者将生的希望寄托于WLL。能尽快为其进行大容量灌洗缓解其病痛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但患者入院时存在严重感染,暂不适合行大容量灌洗,而且在术前准备过程中出现病情反复,对其身心均会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因此,患者情绪波动很大。此时护理人员要增加与患者的交流,注意倾听患者的心声与感受,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增加患者的医从性,创造最佳时机进行治疗。同时劝说家属不当病人面表现出难过,掩饰内心的痛苦与焦虑情绪,在病人情绪不佳时,不要同病人计较,尽量安慰鼓励体谅病人,与医护合作使其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

  2结果

  本人通过观察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同时结合临床治疗方案,病人病情有明显好转,监护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达到术前要求标准,最终为病人非常顺利地进行了大容量双肺灌洗。

  3讨论

  3.1研究和掌握危重患者的心理活动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自我干预危险因素的行为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对增加患者手术前后的适应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的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PAP为一病因未明的少见肺疾患,其病变特征是肺泡及细支气管腔内堆积过量的无定型、PAS染色阳性的富磷脂蛋白样物质,从而影响肺泡的气体交换,导致呼吸困难,低氧血症[1]。支气管肺泡灌洗法是一项对PAP极有价值的诊断及治疗方法。WLL治疗PAP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气急症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是一种特效的治疗方法。该患者曾在多家医院诊治,无特效治疗方法,得知WLL是其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后,不远千里赶来求治,心情非常焦急,但因其病情严重,并发症较多,需进行有效治疗,渡过感染关,为WLL创造有利条件。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抵抗力较差,再次合并肺感染,并呼吸、心脏功能不全,病情危急,患者及家属情绪都非常焦躁,此时,要进行卓有成效的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共渡难关,从而为手术创造最佳时机。

  3.2护理体会

  3.2.1稳定病人情绪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前提

  急危重症患者由于起病急、病情重、病势凶险,病人对疾病缺乏认识,心理适应能力不足,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等等。护理人员在迅速、及时、有效配合抢救的同时,应首先稳定病人的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才能主动积极配合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

  危重症患者在情绪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单纯的语言安慰犹如杯水车薪,难以达到心理护理的目的。所以心理护理首先表现在医疗、护理人员治愈疾病的信心十足,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执行医嘱的轻、快、稳、准,会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增强安全感。在尽力终止病人不断加剧的紧张情绪和疾病痛苦的基础上,再配以适当的语言安慰,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3.2.2做好病人家属和亲友的思想工作是心理护理成功的重要环节

  病人家属和亲友由于对疾病的恐惧和缺乏了解,对亲人病情的担忧,往往会表现得惊慌失措,甚至易怒、冲动,会给患者情绪带来很坏的影响,使之过分担忧自己的病情,加重心理负担,从而加重病情。在合适的情况下,应向他们做好必要的病情介绍,讲明配合治疗的重要性,稳定家属情绪,使他们主动配合治疗并影响、感染患者的情绪,使救治顺利进行。

  3.2.3良好的护士素质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关键

  医护人员的救治水平,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影响很大,每一位患者都希望到一个医疗水平高的医院,找一个医术高的医生救治,对护士的要求也是同样。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言谈举止得体、大方,仪表的整洁、端庄,首先会在心理上给患者一个良好的印象,再加上扎实的基本功,执行医嘱的准确无误,技术操作的熟练利落,就会让患者看到自己康复的希望,在安全感中很快进入被救治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抢救成功率。

  3.2.4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对病人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影响

  病人脱离危险后,面临着较长时间的恢复阶段,此期由于病人角色的转换,与社会生活脱离时间较长,病人迫切希望早日康复,脱离医院环境,此期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服务态度好,并着重加强生活护理,建立良好的治疗环境。应做好各种基础护理,如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尤其对不能起床的患者,要注意保持其肢体的功能位置和卧位的舒适,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协助病人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或安排替代的办法,改善不良的心境。同时还要保持病室安静、清洁、整齐,减少噪音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加上护理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诚恳的笑容,必定会维持病人良好的心境,缩短治疗过程,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罗慰慈.现代呼吸病学[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767-768

  浅谈急诊病人心理护理

  [摘要] 目的 对院前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探讨,并探寻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和策略。方法 分析我院2021年11月-2021年7月接诊的602例院前急诊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心理特点进行探讨总结,根据其心理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和策略。结果 602例院前急诊病人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急躁易怒、紧张恐惧和悲观绝望三种心理。

 结论 根据不同类型的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和措施,在急救工作顺利进行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急诊 患者 心理 护理

  目前,心理护理在急诊科病人的护理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大多数急诊病人的病情紧急并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病人和家属的角色转换较慢,对医院的心理依赖性较强。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充分地掌握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及时地采取有效心理护理措施对急诊病人进行护理。这对加强院前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和提高救治效果上有着重大意义。

  1资料

  自2021年11月到2021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病人一共有602例。其中男362例,女240例,年龄12-63岁,平均36.5岁。其中,病因分类:自然灾害致伤23人3.8%,服药自杀24人4%,打架斗殴致伤72人12%人,醉酒82人13.6%,慢性疾病急性发作144人23.9%,车祸伤257人42.7%。

  2方法

  由急诊高年资护士和具有心理学知识的专职人员对急诊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以患者的典型行为和语言为根据,对急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分类:第一,急躁易怒型。急躁易怒型的典型表现是高声吵闹难以平静,情绪激动极易激怒且行动具有攻击性。第二,紧张恐惧型。紧张恐惧型的急诊患者的典型表现是言语慌乱、情绪激动、坐立不安,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发抖蜷缩身体和试图躲藏等行为。第三,悲观绝望型。悲观绝望型的典型表现是懒言少语,情绪低落,对外界的环境刺激反应不敏感。

  3结果和分析

  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打架斗殴者与醉酒通常以急躁易怒的心理为主;慢性疾病急性的发作和车祸伤者往往以紧张恐惧的心理为主;服药自杀者通常以急躁易怒和悲观绝望两种心理为主;自然灾害患者则表现出紧张恐惧心理与悲观绝望的心理。

  3.1急躁易怒

  打架斗殴者与醉酒通常表现出急躁易怒的心理。一般这类患者都有着不良情绪长期的积累,在家庭或工作中由某些应激事件引发。如果出现纠纷和醉酒等诱发因素就往往会导致矛盾激化,从而爆发。此类患者具有急危重的病情,心理上带有情绪难以承受,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在就诊时不易平复稍微遇到些不顺就会引发暴躁情绪和攻击性态度。

  3.2紧张恐惧

  慢性疾病急性的发作和车祸伤者往往表现出紧张恐惧的心理。由于意外伤害和病情急剧恶化的突然性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在思想上都未能有充足的准备。又由于对疾病了解不够无法预知疾病后果,对医院的环境和抢救设备的陌生使多数患者产生了紧张恐惧的心理。

  3.3悲观绝望

  服药自杀患者与自然灾害受害患者往往容易表现出悲观绝望的心理。这类患者通常表情淡漠、沉默寡言、情绪非常低落及对刺激不敏感并且不愿意被打扰。轻生的患者一般是由于长时间心理应激或长期慢性疾病的折磨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进而促发悲观绝望心理的产生。经历了自然灾害的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在在自然灾害中受到了严重刺激和意外打击,不愿意、不敢接受现实状态而失去信心产生悲观绝望的消极心理。

  4护理方法和措施

  不同情况的急诊病人心理特点是及其不同的。所以,护理人员应当根据不同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急诊护理方法和措施。

  4.1不同心理类型患者的护理

  对怀有紧张恐惧心理为主的急诊患者,护理时需要耐心,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措施等详细说明,同时引导谈话的方向来转移患者对疾病的过度的注意力,从而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对怀有急躁易怒心理为主的急诊患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不同的护理。对于意识清楚和能够保持理性的患者,先使其愤怒情绪充分宣泄,并让其感受到被理解从而信任医护人员配合护理工作。接着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合理的引导,促使患者对自身的不理智行为进行反省,使患者迅速冷静下来从而有利于治疗。对于特殊的患者必要时应当采取强硬态度。急救医治时间紧任务重,急诊医护人员应当掌握专业的医护技能外还应当能够安抚患者的心理并进行判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2 外伤急诊病人心理护理

  急诊中,大部分患者都是属于外伤病例,其伤口疼痛、出血较多,活动受到阻碍。外伤大多是因为意外伤害所造成的,患者通常情绪不能自控、惊慌失措,休克的病人家属心理会出现更大的障碍。又由于患者和其家属对就诊的程序、诊疗的必要措施不能够有效的理解,希望快速治疗、立刻见效。此时,如果不加强心理护理工作,就会非常容易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因此,医护人员要时刻保持沉着冷静、快速有效地进行诊治。还应当用温和的语言与患者沟通交流,安慰患者及其家属。在抢救护理时,医护人员应当镇静,准确有效的操作从而赢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同时,应当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一些必不可少的程序和诊疗手段,争取病人的理解从而积极地配合诊治。

  4.3服毒病人心理护理

  急诊中的大多数服毒病人都是主动服毒,往往是由于患者的社会和家庭因素所导致的。患者通常有悲观绝望,拖延抢救时间,把愤怒情绪向医护人员转移等表现。此时,医护人员需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绪不能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埋怨、嘲讽等,应当理解关心患者,积极地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不同的心理安慰和指导。争取尽快详细地了解患者服毒的原因和病史等。医护人员需要积极的安抚病人的心理从而使患者认识到错误并积极配合医治工作。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工作,使其主动地安慰病人配合医治从而使得抢救治疗顺利进行。

  4.4患者家属心理护理

  因为急诊患者的病情一般都较为严重,患者家属对疾病和急诊知识也不够了解,往往会不知所措、过分地担扰惊恐、流泪哭泣等从而使得患者更加的紧张恐惧,不利于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护理人员在抢救患者时,也应当重视其家属的心理需求,对家属进行合理安慰并给予一定的心理指导。应当让患者家属明白配合医护人员对成功抢救的重要性,让家属了解有关的抢救信息从而解除其不必要的焦虑,进而争取到患者家属的配合使得检查、护理和治疗顺利地进行。

  5讨论

  急诊科接收的患者的病情一般都叫较为严重,有着较高的意外发生率,所以目前对急救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历来的临床经验表明有效及时的心理护理在急诊病人的护理和医治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及和谐的护患关系构建。因此,急诊医护人员应当及其重视急诊病人和家属的心理护理工作从而使患者能够在身心的最佳状态进行医治,进而使得治疗效果提高。具体来说,医护人员应当严格要求自身,在掌握医护技术的基础上要能够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和对策从而提高抢救效果,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庞艳华,常丽娟,孙立英.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02

  [2] 洪炜.医学心理学[M].第2版.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

  [3] 恽建花.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21,19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Tags: 病人   护理   心理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