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公文写作 > 调研报告 / 正文

2024年关于全市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完整版】

2024-01-13 12:18:0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关于全市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24年关于全市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完整版】

关于全市康养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康养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涉及健康、文化、体育、养老、乡村旅游等服务业,还涉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做大做强康养产业集群,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让康养产业成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一、我市发展康养产业的优势条件

  发展前景广阔。市民健康养生观念不断加强,健康养生需求不断扩大,康养消费的增长潜力较大。一方面,我市康养人群呈年轻化趋势,亚健康和慢性疾病防治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另一方面,我市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高龄老人将持续增加,康养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特色资源丰富。我市发展康养产业既在气候、森林、温泉、海洋等自然资源上独具禀赋,又在历史、文化、中医药、体育等其他资源上具有优势,先后开发了一批集特色资源、业态融合、模式创新于一体的重大康养项目,包括奉化区溪口大爱书院小镇、镇海区九龙康养中心、慈溪市云汇堂康养小镇、象山县北黄金海岸数字康养中心等。

  产业优势明显。在康养药品制造产业领域,我市拥有以康龙化成、美康生物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发展潜力较大的生物医药重点企业,打造了从化药和生物药研发、原料药配套到生产制造的全产业链。在康养医疗设施设备制造产业领域,我市已初具产业规模,瑞源生物、康达洲际等企业生产的体外诊断试剂、核磁共振仪等特色产品,在全国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在康养运动健身器材制造产业领域,立玄运动、赛诺威等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和户外用品生产企业发展迅猛,宁海县深甽镇成为全国最大的运动杖生产基地。

  二、我市发展康养产业存在的问题

  顶层设计有待加强。康养产业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目标规划、金融支持、服务体系、标准设计、组织实施、税收优惠、法规管制等政策工具缺乏明确的操作细则。有关康养产业政策法规往往落后于产业发展,未能发挥政策预见性和行业指导性作用。

  协作机制尚未健全。康养资源开发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对康养产业的认知与发展主要停留在资源开发上。康养农业、文化产业、商业、制造业等领域企业比较分散且缺乏引导,产业间尚未实现分工协作、协同发展。

  社会资本参与不足。资金投入来源较为单一,主要以国有企业和头部民营企业投资为主,社会资本有待进一步整合。有效金融供给不足,产业投资基金缺失,专业化运作水平不足。

  人才需求无法满足。康养产业科研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普遍匮乏,康养医疗人才总量不足、学科带头人匮乏,大型医院高端专科人才引进仍然较难,部分医院中高端人才流失严重。高层次旅游经营、管理、营销人才短缺,康复医师、治疗师、社区综合康复人员等数量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多措并举

  三、推动我市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发改委牵头,市经信局、市民政局等部门共同参与,研究我市康养产业生态圈建设,统筹规划、项目、土地和招商资源,整体谋划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全市康养产业集群培育“一盘棋”。二是加大政策扶持。整合优化现有各项扶持政策,研究制定康养产业扶持政策,对康养战略研究、康养项目合作、康养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支持,对康养企业在财政补贴、税收返还、厂房租金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创新推出康养企业培育库方案。三是支持标准制定。制定加快推进康养产业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扩大户外运动、历史文化、特色美食等细分产业的标准应用,提高康养标准影响力,支持行业领先企业主导或参与各类标准制定(修订)。

  健全链条化产业协作机制。一是突出场景应用,促进康养服务业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基于机构养老、亚健康疗愈等特定服务场景开展应用创新,推动康养服务业由医疗护理管理向健康消费服务逐步转型。二是加快技术突破,推动康养制造业迭代升级。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鼓励本地康养药品、康养器械、康养智能设备等制造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等方式,积极向上或向下延伸产业链条。与全市各大康养小镇、产业基地等合作建立供需对接机制,抓住前端研发和后端产业化两个关键环节,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三是挖掘特色潜力,壮大康养农业。依托农业示范园、农业产业园等,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充分挖掘鸣鹤古镇、药行街等地的中医药资源,加快在鄞州区、海曙区等地谋划建设集中医药产业生产、制造、研发与旅游、康养于一体的康养基地。

  推动多元化社会资本参与。一是加大项目引导。以西部山林康养旅游产业带、东部海湾运动休闲产业带为重点,提档升级旅游度假区能级,重点建设康养功能区,加快推动特色康养小镇、康养消费品产业园等项目落地。二是加强主体培育。加大康养产业领军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在医疗医药、健康产品等领域,每年认定一批带动作用强的康养骨干企业,进一步发挥企业龙头作用。通过项目招商、合作开发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国内一流康养企业,带动其他中小企业的引进以及本地企业的发展。三是拓展投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探索适合健康产业特别是医疗、养老等健康服务业的信贷产品和贷款模式,探索扩大健康企业收益权质押贷款的适用范围,打造康养产业完整金融生态系统。

  提供规模化产业人才供给。一是完善产业链人才培养机制。针对医学、康复、护理、健康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人才,创新人才工作举措,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二是加快产业学院发展。加快成立康养现代化产业专业学院,推动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增设绿色康养经济管理、乡村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和课程。三是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发挥政府、高校、企业各自优势资源,结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康养产品研发、康养相关产业拓展延伸、技术升级等事项的研究,促进康养产业职业教育提档升级,培养康养产业实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

上一篇:关于提高党支部工作质量的调研与思考 下一篇:返回列表

Tags: 关于全市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产业发展   调研报告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