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公文写作 > 经济文书 / 正文

**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典型案例

2020-05-18 21:00:59

 

  **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典型案例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12月

  目录

 1.

 丰富农村治理方式 营造生态宜居新风尚(**区**社区) 2 2.

 健全治理体系 创建文明乡村(六合区大泉村) 9 3.

 整合发挥资源优势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溧水区石头寨村) 14 4.

 做美生态环境 打造宜居乡村(宜兴市白塔村) 21 5.

 坚持文化引领 树立乡风文明新典范(贾汪区马庄村) 26 6.

 顺应民意 建设生态宜居家园(睢宁县高党村) 32 7.

 叠加自然资源和文化历史 彰显特色乡村旅游(金坛区仙姑村) 38 8.

 注重科技引路

 循环农业尝甜头(常熟市中泾村) 45 9.

 着力建设美好新农村

 树立乡村振兴新样板(太仓市电站村) 51 10. 做活盆景产业

 实现民富村美(如皋市顾庄社区) 56 11. 坚持质量兴农 实现跨跃发展(海门市镇兴村) 62 12. 繁荣乡村文化 提升乡风文明(海州区江浦村) 67 13. 依托山水生态环境 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灌云县石门村) 72 14.多措并举培育产业 加快推进富民强村(涟水县合心村) 77 15. 全面推动振兴 探索新塘之路(金湖县新塘村) 84 16. 村园融合发展 产业富民强村(东台市兰址村) 90 17. 打造生态特色 建设田园风光新农村(大丰区恒北村) 97 18. 发挥城郊优势 建设水美乡村(广陵区沙头村) 105 19. 深化产业融合

 发展富民经济(高邮市菱塘村) 110 20. 打造葡萄特色小镇 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句容市丁庄村) 118 21. 深挖潜力 打造宜人宜居新农村(扬中市新治村) 124 22. 因地制宜谋发展 乡村旅游踏新路(姜堰区湖南村) 130 23. 发挥内在活力 实现产业兴村(泰兴市祁巷村) 134 24. 转型升级促发展 培育产业新动能(沭阳县周圈村) 139

  丰富农村治理方式 营造生态宜居新风尚 (**区**社区) ——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丰富创新农村治理方式,**社区走出一条城郊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社区位于**市**区谷里街道美丽乡村示范区的核心区。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谷里鱼圆”产自于此,传统民俗“**腰鼓”“板凳龙”流传至今,举世瞩目的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在牛首山永久安奉,堪称千载一时、因缘殊胜。交通便捷。半小时车程可达高铁**南站、禄口机场,宁马高速、正方大道、银杏湖大道、旅游大道等交通干线成网成环。自然生态优美。板桥河、石坝河奔流汇入长江,马达山、竹子山等形成了典型的丘陵地貌,富含重要的生态资源。社区2016年获**水美乡村,2017年社区所属徐家院村被列为**省特色田园乡村首批试点,同年12月荣获中国最美村镇生态宜居奖,展现“梦里江南”的现实模样。

 一、发展现状 **社区面积有9.6平方公里,辖19个自然村,人口3245人,2017年人均纯收入2.9万元,村级固定收入180万元。目前,社区所有自然村的水、电、网络、有线电视、路道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覆盖率达100%,建立了农村河道、农村道路、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五位一体”的综合管护机制。全社区农民集中居住率达60%以上,卫生改厕达标率100%,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覆盖率达98%,秸秆综合利用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98%以上。社区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拥有配套完善的幼儿园、卫生医疗站各1所,居家养老中心1 所、生态健身广场9处,益民社会服务中心、新翼社会工作站2家,助老、助幼、助残累计服务超过1000人次,社区已登记志愿者超过500人、占人口比例超过15%,基本形成了以社区干部为领导核心、社会组织为中坚骨干、社区志愿者为基础保障,社区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社区服务格局。保留了村庄内的老房屋、大树等有形的村庄文化,以及谷里鱼圆、谷里民歌、**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有村史馆、综合性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电子图书馆、人人书院等文化活动设施,成立了**锣鼓队、**广场舞宣传队等民间文体团队。建立健全了“村规民约”“农村垃圾分类积分制”等制度,通过每年开展的“**好人”“五好家庭”及“卫生先进”等活动,使**社区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创新机制,生态惠民。**社区建立了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机制。进一步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成效,加强农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杜绝农地抛荒,精细化耕作好每一分土地,着力呈现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大地田园风光。注重“绿化、彩化和美化”,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完善村庄水、电、路、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享受便利的现代生活。因地制宜改造农户的门户庭园,增添梨、石榴、无花果等常见经济树种1000余亩,互补种植郁金香、洋水仙等季节性花卉60余亩,形成了四季有风景的乡村风光。

 **社区建立完善村庄长效管护机制,采取“两次四分法”,在徐家院试点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以点带面,逐步向全社区推广,重塑和谐共融的人地关系,留住山青、水秀、村洁的田园风貌。据测算,实施农村垃圾分类试点以来,垃圾处理量同比下降40%,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目标稳步前行。

 (二)培育主体,产业富民。**社区以合作社、种植大户为主体,以互联网+有机瓜果蔬菜为主要业态,按照“三园共建、三产联动”的产业发展思路,建设绿色安全食品生产基地1600余亩,打造了“野八鲜”“水八鲜”“蓝莓庄园”“花猫农场”等特色品牌。同时,搭建蔬菜加工配送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年产值约4000万元。以农地入股的方式,成立溪沚田畔农地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户148户,入股农田537亩,实行“五个统一”(统一布局,统一育苗,统一植保,统一包装,统一销售)运行机制和 “租金保底+股份分红”的收益分配机制。合作社成立以来,累计开展职业农民培训300余人次,鼓励和帮助农民成立家庭农场13个,初步建成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致富。

 (三)强化治理,服务便民。**社区紧扣“为民服务”这个中心,织密“社区治理网”。启动“溪”阳红项目,扩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面提供老年人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急、助娱等“六助”服务;结合社区医疗站、老年学校、社区暑期课堂,提供全方位的居家养老和青少年服务。健全社区综治办、人民调解委员会、警务室、律师工作室和信访接待室等“一办一委三室”,妥善处理矛盾纠纷;与街道城管、综治等职能部门紧密配合,组建特色田园乡村综合执法队,第一时间为居民解决切身利益问题;设立司法站,免费普及司法知识、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社区围绕“网格治理+乡贤评议”,打好“为民服务牌”。扎实开展特色田园乡村“五双”行动,构建了“1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11个片区”的网格治理格局,实行片长包干负责制群众实际问题。成立乡贤议事会,通过议服务事项、评社区干部、选身边典型等“一议一评一选”,搭建为民服务新平台;通过“乡贤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代表会、社区评选会”的“五会制”,组织评议活动60余场,推举优秀老党员石庭宝、最美母亲张九兰等好人好事30余人次,议定并实施民生实事400多件,把居民的“看法”变成社区的“做法”。

 **社区狠抓三支队伍联动服务,打造“命运共同体”。坚持以社区党总支统揽,积极引进培育社会组织,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努力推进“三社联动”。强化核心队伍,让服务更贴心,社区坚持和群众做亲戚、成朋友,做到“无事不找、无心不谈”;发展骨干队伍,让服务更专业,广泛开展助老、助幼、助残服务,累计服务超过1000人次。壮大基础队伍,让服务更周到。组织开展入户陪伴、节日慰问等“暖心”行动,众多居民深受感动感染,逐步由“被服务者”转变为“志愿者”,目前社区已登记志愿者超过500人。

 三、启示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社区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通过与**省农业科学院深度合作,量身制定社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以规划为龙头,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将社区划分为三大板块,即北部建设绿色蔬菜种植基地、西南部建设生态旅游区和东部建设高效粮油生产基地。同时,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和可追溯制度,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新技术;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植新业态,拉长产业链,全面提升绿色生态农业建设成效。

 二是盘活存量资产,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社区以服务农民、富裕农民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带动村民增收的引领、促进和保障作用,通过入股合作、自行开发和兴办合作组织等方式,因地制宜地开发盘活了集体资产、存量建设用地和自然资源,增强乡村的内生发展动能。2017年累计盘活闲置民房8处共计1200平米,利用集体建设用地2500平米,实现资产资源盘活再利用,实现增收50万元。

 三是坚持民主法制,实现乡村和谐治理。社区通过引导村民公开选举村长、推广农村垃圾分类积分制、评选邻里乡贤等活动,引导村民广泛参与,有效推动村民自发自觉提升文明素质,通过三治合一融合运用,逐步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倡导乡村振兴新风尚。

  健全治理体系 构筑文明乡村 (六合区大泉社区) ——坚持走组织振兴之路,大泉社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使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大泉社区位于六合区竹镇镇中部,是“农民的好支书”李元龙同志的家乡。该村紧邻宁连高速,西部干线穿境而过,境内有竹泉路、同心路、环湖路、三星大道等,交通十分便捷;多年来的植树造林、村庄绿化,全村森林覆盖率达52%以上,是省级绿化示范村;先进人物辈出,先后涌现了“农民的好支书”李元龙、“全国道德模范教师”徐其军等先进人物。

 一、 发展现状 大泉社区辖区面积28016亩,总户数2740户、人口9080人,下设36个村民小组,党员286名。辖区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以大泉湖—止马岭为核心的休闲旅游度假区山水相连、植被繁茂,迷人的桃花岛、美丽的大泉湖、万亩彩叶苗木基地让人流连忘返。该社区利用良好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了万亩桃园、万亩富硒产业园、万亩彩色苗木基地,千亩生态茶园等一批农业生产基地;有效整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了“多彩竹镇、欢乐大泉”乡村旅游节、“相约大泉湖、情定桃花岛”踏青交友会、环大泉湖自行车赛等一批文化旅游活动品牌。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夯实农村党建基础。一是强阵地建设。长期以来,持续加大对党建的投入,重点对组织活动场所进行完善,确保议事有屋子、活动有场所;购置必备设施(电视、投影仪、电脑、党建杂志),确保村党组织工作、活动正常开展。着力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打造成乡村振兴学习堂、道德讲堂、党员议事堂、党员培训堂,实现了办事能找到人、活动能聚齐人、平时能吸引人的建设目标。二是强组织力量。从解决党组织力量不强、结构不优、影响力不够大等问题入手,将思想上积极靠近党组织、有正义感、能干事、想干事的人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壮大后备力量。村级组织充分发挥“吸铁石”作用,把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群团组织、各方面骨干等农村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都吸引过来,同学习、同议事、同活动、同为发展献计献策。三是强素质提升。结合群众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村民们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树立崇文尚礼的生活理念;制定操作性强的培训计划,组织好党员的培训学习,抓好党员日常学习的组织管理,农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二)自治中共筑幸福家园。大泉社区扎实推进党务、村务、财务事项全程公开,营造出人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每年6月30日和12月3日,举行村务公开“民主日”活动,邀请财务监督小组、老党员、老教师对村级账务进行核查;组织党员、和事佬等深入农家小院、田间地头,通过唠家常的方式收集纠纷、诉求等社情民意,把矛盾萌芽化解在一线,让和谐因子植根在基层;通过与群众交真心结真情,充分了解新时期农民养老服务、文体活动场所建设等方面的新需求,在调查的基础上,为全村2740户建立家庭档案,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真正做到了用脚步丈量民意;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制定《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抵制迷信,遏制陋习,推行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成立环境整治、治安巡逻、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队8个,全村各类注册志愿者1450名;依托“乡风文明志愿服务岗”,不定期组织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孤寡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五保、低保户等弱势群体;依托大泉人家“希望来吧”,关爱服务全村60多名留守儿童。

  (三)善治中开创新风尚。大泉社区依托民俗文化载体,整合资源将法治文化内容有机融入村史村情、民风民俗、尚德励志、文化艺术。开展法治专题讲座、法治文化演出、法治文化广场、法治讲堂等宣传,调动农村干部、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开展法制宣传日、青少年法制宣传周活动,在村便民服务中心展放法制宣传图片,设置法律咨询台,分发宣传资料,营造浓厚的学法氛围。每年邀请区法院、检察院到村进行法律法规的宣讲,极大增强了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意识。

 (四)德治中培育新风尚。大泉社区坚持以文养德,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和道德,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党员活动日、道德讲堂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村民讲道德、守道德,切实提升村民的文明素质。每年开展 “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五好文明家庭、十佳矛盾调解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评选活动,每半年发布一次村民善行义举榜,社区中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先后涌现了“农民的好支书”李元龙、“全国模范教师”徐其军等全国重大典型人物。创办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开展“晒家风传家训”活动,引导村民崇德向善,进一步提升了农民家庭文化品位和道德素养。

 三、启示 构建一个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能切实预防和减少乡村矛盾,引导农民有序参与乡村治理,提升农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水平。

 一是把真心话说到群众心坎上。用脚步丈量民意,社区干部开展全覆盖的社情民意大调查,制定了详细的调查问卷,一户不落上门与群众交真心结真情,充分了解到新时期农民的新需求。

 二是把温暖送到群众急需处。始终关注村民新需求,建设的留守儿童“大泉人家希望来吧”和留守妇女大泉茶场创业基地,把知识、温暖和关爱及时送给儿童和妇女,同时,每年给新考入大学的困难家庭学生提供5000元的助学金。

 三是把困难解决在群众家门口。紧紧围绕群众想致富、想活动的新需求,整合项目资金,建设社区文体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鼓励支持农户开办农家乐,拓展增收渠道,提高社区群众生活质量。

  整合发挥资源优势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溧水区石头寨村) ——石头寨村依托特色农业优势,做精做优两莓产业,深度挖掘整合资源,大力推进旅游发展,走出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市溧水区白马镇石头寨村地处丘陵山区,青山环绕,风景秀丽,为溧水一级生态红线管控区。该村农业特色显著,红色资源丰富,自1986年起依托丰富的山林资源,发展以蓝莓、黑莓为主的特色林果,先后被评为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并加入中国网库;所辖李巷自然村成功入选省第二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建设名单,创成省级水美乡村示范村、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一、发展现状 石头寨村域面积16.7平方公里,耕地1.2万亩,山林3200亩,辖18个自然村,1033户3372人。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06元,村集体收入151.44万元。目前建有蓝莓基地4700亩、黑莓基地1900亩。2018年,蓝莓总产量2200吨,黑莓总产量1000多吨,鲜果销售额超5500万元。石头寨村位处黄茅革命老区中间地带,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所辖李巷自然村是苏南抗战的指挥中心,系中共苏皖区委、苏南区行政公署领导机关和新四军第六师十六旅旅部驻地,也是溧水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立地。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彰显特色农业优势,做精做优两莓产业。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推动规模发展。以深化蓝莓“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和黑莓“国家地理标志”建设为契机,充分运用该村作为全市首个农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村改革成果,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土地综合整治、耕地质量提升等项目,系统规划两莓产业发展。近年来完成“两莓”基地扩面3500亩,总面积已超6600亩,规划到2020年达1万亩,现有百亩以上规模种植企业20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9家,家庭农场15家,参与农产品营销。2018年在实行村级经济股份制改革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农民合作社综合社。

 二是坚持科技支撑推动绿色发展。对接入驻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推广应用一批“两莓”新品种、新技术,以科技助推产业发展。全面推行“两莓”基地的“秸秆有机改土、人工除草除害、精细作业管理、综合设施保质”的生产模式,升级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基地,加大覆盖拉网村庄污水设施建设,大力消除农业面源、村庄面源污染,着力保持优良的水体、土壤、空气环境质量。严格督促企业做好蓝莓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建设可追溯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

 三是坚持市场导向推动富民发展。通过组建合作经济组织,创新经营模式,努力打造两莓全产业链。深化“支部+基地+企业+农户”合作模式,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组建蓝莓黑莓专业合作社、果蔬合作联社,以组织化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合作化带动农户增收。借力溧水“无想田园”区域公用品牌,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着力提升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依托石头寨电商服务点,帮助农户搭上电商快车,发展淘宝、微商等第三方平台13家,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引进冷藏、加工和物流企业加盟发展,加强品牌农产品的营销推介。通过不断扩大“两莓”产业优势,2017年“两莓”产业带动村民人均增收超9000元。

 (二)深度挖掘整合资源,大力推进旅游发展。

 一是注重引导村民群众参与共建。在“红色李巷”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会议,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引导村民树立主人翁意识、共同参与建设。在民房收储上,广大村民都积极主动配合,短期内完成152户民居收储工作。在资源收集整理上,由老干部、老教师牵头组建老物件收储及村史编撰工作组,村民自发捐赠老物件93件,完成李巷890年村史的整理编撰。在党性教育培训中,一批老党员、老教师自发担当讲解员、培训师,走上讲台生动介绍革命根据地的火红岁月。

 二是提升党性教育基地运营水平。石头寨村注册成立**石头寨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重点配套服务李巷文化产业发展和设施管理。红色李巷自2017年以来,接待省内外党性教育活动100多场次,参训党员6000多人,党建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已挂牌区级党性教育基地,成立新四军研究会。

 三是推动农业旅游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结合溧水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域旅游发展,依托现有的蓝莓休闲观光园和李巷红色文化遗址,整合利用石头寨特有的山水自然资源以及地方民俗曲艺等人文元素,同步打响以弘扬革命精神为内涵的“红色旅游”和以蓝莓休闲观光为特色的“蓝色旅游”,2017年接待游客超过15万人次,实现旅游产值560万元。

 四是着力推动旅游富民。结合红色李巷建设,完成了村级能力提升项目200亩设施大棚、1万平米标准厂房建设。增加保安、保洁等就业岗位35个,在强化基地日常管理的同时,也进一步缓解了村民就业问题。组织村民到乡村旅游发展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引导村民开办红色餐饮、民宿、便利店6家。多措并举,带动李巷263户村民户均增收超1.3万元。

 (三)着力夯实基层基础,营造乡风文明新风。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石头寨村党总支牢固树立抓党建从工作入手、抓工作从党建出发的理念思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组织要求、发展所需、党员所愿、村民所盼进行紧密结合,有效运行村级公共服务事项全程委托代办机制,以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来组织实施多项群众文体活动,更好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激发民智民力,形成了高效率、高质量推动工作的合力。

 二是加强设施建设。近年来,该村紧密对接上级帮扶,完成了枫石线等8条21公里农路提档升级、7.4公里李巷河整治、5000亩农田整治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主要道路的技防设施建设,打造了石头寨新社区,创建省级农村示范卫生室1所,设立老年人助餐点和免费理发点,为全体老年村民提供专项服务。

 三是融入乡土文化。该村注重保护和传承特有的“打五件”非遗文化项目,注重利用石头寨独特的山水资源、历史民居以及地方民俗曲艺等人文元素,留住村庄传统肌理,留下乡愁,为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融入文化之魂。

 三、启示 石头寨村坚定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健康溧水”发展新路径,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在拉长产业链上下功夫。该村组织开展集体资产资源出租工作,引入四季时令鲜果种植,拉长采摘季,积极发展两莓精深加工,向一二三产融合、打造全产业链要效益。

 二是在完善配套服务功能上下功夫。该村积极争取升级为市级乃至省级党性教育基地,推动两莓产业与红色旅游两大特色板块融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推进富民强村,不懈追求“食有鲜果、住有民居、游有美景、闻有故事、品有文史”的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融的新境界。

  做美生态环境 打造宜居乡村 (宜兴市白塔村) ——发挥白塔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致的“叠加优势”,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强大支撑,打造具有“白塔味道”的生态宜居模式。

  白塔村位于宜兴市西渚镇西部,地处丘陵山区,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省道张戴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通过南天竹种植产业,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村经济迈上了快速、高质发展的轨道。2017年农业总产值达2675万元,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特色村”“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村”“全国乡村旅游模范单位”“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中国最美村镇” “**省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一、发展现状 白塔村区域面积7.6平方公里, 下辖27个自然村,村民3020人,耕地面积5486亩。村内所有主干道路全部硬化,配套硬化沟渠3500米,建成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1座、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5 座。改厕率、有线电视安装入户、自来水入户率、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均达100%。建设完成1万平方米的草坪广场、460平方米的乡村大舞台,配套游客接待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园水系景观、水上乐园、游客停车场、公厕及相关景观设施等,村庄绿化覆盖率达60%。以张戴公路沿线为区域板块和薛家桥自然村庄为重点,打造了横塘干“三星级康居村”、薛家桥“省级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等。建成五星级农家书屋,现有图书一万多册。

 二、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用好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叠加优势”打造乡村新景观。白塔村注重保护传统村落肌理、空间形态和山区建筑,充分发掘名人旧居、古建筑、古桥、古窑址等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遗存,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与特色本土文化相互融合,打造乡土色彩和地方特色;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农村环境卫生村民自治公约,推行并落实卫生约束、卫生收费、评比公示、督促检查等制度,促进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到位;注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标志系统的建设,挖掘民间传统手工艺;积极释放白塔特有人文底蕴和自然秀丽风光“叠加优势”,形成“留青山、保绿水、守净土”有白塔味道的乡村新景观。

 (二)做强主业和延长链条,“齐头并进”富民强村。围绕“生态立村、文化强村、旅游富民”的目标,确立有根、有味、有品、有美、有戏、有招、有富、有新,更有魂的“八有”理念,打造由于伶纪念馆、云香喜舍、生活行旅馆、星云大师——宜人书院、白塔国民小学等组成的白塔文旅园及含有“小猪跳水”运动会的亚洲最大猪博馆、甲有度假村和占地5000亩的高端民居民宿休闲区牵稼园。紧紧抓住南天竹种植带来的商机,成立白塔南天竹种植合作社,产前联系高校专家寻觅优良品种,产中进行种植养护培训,产后寻找销路,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目前,南天竹种植规模达3500亩,亩产值近2万元。套种枇杷、蓝莓、金桔等高效水果和观赏树,建立特色瓜果、樱花(观赏)、南天竹、优质茶叶等八大集农业、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致富。

 (三)扶持企业和培育人才“双管齐下”提效增收。实施“强龙兴农”工程,扶持农业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工程,培育机制灵活、运行规范、管理民主、带动力强的“骨干型”合作社,采取产加销合作、直营店建设、电商运营等方式,推动农民合作社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家庭农场发展摆上突出位置,稳步提升家庭农场经营比重。利用农户的闲置房屋,引进有理想有理念的团队来白塔发展高端民宿,增加农户收入3至3.5万元。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村人才培养工程,提升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合作社理事长、农民企业家、农家乐经营业主、厨师、乡土导游等农村能人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三、启示

 一是坚持生态立村。白塔村利用自然资源禀赋,坚持“生态立村、文化强村、旅游富民”发展理念,整合全村力量,走出一条以生态文化旅游、自然生态采摘等三产品牌打造为引领,以做强清洁环保亚麻纺织二产产业为抓手,以发展南天竹、特色瓜果、樱花、优质茶叶种植等一产产业为基础的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强村富民特色道路。开展村庄治理,坚持“留青山、保绿水、守静土”,为发展乡村旅游、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指数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打造人文景致。白塔村始终彰显文化的引领作用,致力打造白塔文化,发掘保护、新建改造了于伶纪念馆、乡贤文化廊、文明乡风廊等一批文化载体,用文化的力量糅合起德治、法治、自治的三股合力,为群众留住乡愁,也激励大家热爱家乡、回报家乡,把白塔五大园区、农耕文化、七大展馆、名人效应做大做强做优。

 三是实施品牌战略。成立白塔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将村内有特色的菜油、芝麻、笋干、竹叶茶等农副产品进行统一设计包装对外营销,并创建土特产品牌——白塔味道,并通过吸引城市居民来白塔乡村旅游自产自销,使村民足不出户便可解决产销问题。

  坚持文化引领 树立乡风文明新典范 (贾汪区马庄村) ——激发基层文化活力,依托民俗文化,马庄村打造以人民为核心的“文化立村、生态富民”新典范。

  马庄村地处徐州市东北郊25 公里处,隶属贾汪区潘安湖街道,西邻104国道7公里、京福高速公路3公里,东靠206国道5公里、南濒京杭大运河4公里、京沪高速铁路徐州站18公里、观音机场5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多年来,马庄村党委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推动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呈现引人瞩目的精神文明建设新典范的“马庄现象”。该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敬老模范村居”“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国家级奖项37项、省级奖项59项。

 一、发展现状 马庄村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3100亩,辖3个自然村,人口2863人,2017年人均纯收入1.86万元,村级集体收入180万元。目前,各自然村的水、电、网络、有线电视、路道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覆盖率达100%,建有农村河道、农村道路、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五位一体”的综合管护机制。全村农民集中居住率达、卫生改厕达标率、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覆盖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均为100%,空气质量优良率80%以上。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0%。拥有配套完善的幼儿园、卫生医疗站、居家养老中心、生态健身广场、益民社会服务中心,助老、助幼、助残累计服务超过2000人次,社区已登记志愿者超过700人、占人口比例超过24%,基本形成了以村组干部为领导基础、社会组织为中坚骨干、志愿者为基本保障、党员群众共同参与服务的民生保障格局。村内保留了老房屋、大树等有形的村庄文化,以及香包、面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有村史馆、综合性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电子图书馆、人人书院等文化活动设施,成立了马庄欢庆锣鼓队、马庄新时代广场舞宣传队等民间文体团队。建立健全了“村规民约”“农村垃圾分类积分制”等制度,每年开展 “最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多种活动,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生态治理成果显著。全村坚定“绿色发展”理念,下决心改变村周围煤矿环绕、环境较差的面貌,挖土造田、挖湖造景、植树增绿、修路建岛,在全市采煤塌陷地最严重区域上建起了国家4A级景区潘安湖湿地公园,使生态伤疤变身城市景观,重构了一个生态系统,马庄村也因此驶上了发展快车道。依托潘安湖景区做好旅游开发,建成马庄村文创综合体、马庄村香包文化大院、潘安湖婚礼小镇、马庄采摘园等休闲观光旅游项目。依托省第二批特色田园乡村项目建设,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提升,着力优化人居环境,投入7000万元对全村进行全面深入地净化、美化,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和路网提升工程。建成全国首座太阳能沼气综合利用工程,村民用上了环保、节能、安全、卫生的新能源,实现清洁能源全覆盖。

 (二)文化建设影响深远。80年代末,马庄村走上了一条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民共同富裕的道路。随着腰包逐渐鼓起来,村民的素质却开始走下坡路,酗酒滋事、聚众赌博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面对这样的局面,村党委意识到,有钱不能算富,不思进取、小富即安不是马庄人,必须让村民有精神层面更高的追求。1988年,马庄村组建了苏北第一支农民铜管乐队,漂洋过海演出,多次荣获奖项。农民乐团利用自身优势,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编排了一系列接地气、正能量的作品,用乡亲们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表演形式,把节目送到乡村社区、田间地头,把党的声音传递下去,深受广大党员群众的喜爱。乐团的发展带动全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升旗仪式、周末舞会、农民运动会等搞得红红火火,使群众在自编自演的群众文化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建成神农广场,改扩建村文化礼堂、村史馆、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大厅等,大力宣讲好人事迹、最美家风家训。开播“金马之声”,常态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倡导文明新风,弘扬正能量。注重家风建设,开展“马庄村最美家庭”系列典型评选,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村干部”“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使党员群众学有榜样,做有标尺,获评全国文明村。

 (三)富民增收硕果累累。因地制宜发展村域经济,利用景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农家乐等旅游经济,开发“吃农家饭、摘农家菜、住农家房、认农家田”新型农家乐模式,建成仿古建筑农家乐50余座,与田园景观农业体验区、乡村休闲垂钓区、绿色蔬菜瓜果采摘区等融合,形成一体化综合性农家乐体验中心,年接待来村考察学习、游览观光游客达20万人次,带动集体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村民实现增收致富,旅游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同时,该村大力发展国家“非遗”中药香包制作传承,建成香包文化产业基地。以王秀英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推介香包主题客栈、香包广场、香包文化长廊、香包雕塑、民俗手工坊等系列产品,提高了村经济收入、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三、启示 一是因地制宜思变。马庄村党委通过实施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绿化美化村庄和路网提升、太阳能沼气循环利用示范站等系列工程建设,让马庄村蝶变为生态观光旅游的热土,村民除享受到生态绿色发展带来的红利外,生产、生活和生态也实现了绿色化。

 二是文化活力彰显。马庄村的农民乐团自编自排了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让群众更易接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教育。打造马庄庙会等特色民俗文化项目,建成香包文化产业基地等,使民俗文化成为强村富民的基石。

 三是生态惠民持恒。马庄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千方百计把生态资源转变为致富的聚宝盆。永久性关闭三座矿井,修复采煤塌陷地,栽种意杨生态林;对沉降采煤地,联通水系,放水养鱼,打造垂钓休闲娱乐场所等,变生态伤疤为绿色氧吧。使森林花木水环抱村庄,让村民享受绿色天然氧吧。对煤炭塌陷地进行生态修复成潘安湖湿地公园,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创办生态农家乐,举办夏季纳凉晚会和啤酒节等活动,变一湖清水为致富源泉。

  坚持以民意为本

 建设生态宜居家园 (睢宁县高党村) ——高党村实施集中居住,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探索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径。

  高党村位于故黄河南岸古渡口,徐州市睢宁县姚集镇东北部,是睢宁县实施“全域规划”以来第一个建成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居住区内教育、医疗、养老、体育、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综合环境优美。2017年该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

 一、发展现状 2015年,高党村在睢宁400个行政村中,率先启动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拆除720亩旧村,复垦500亩耕地,建成占地220亩、安置居民660户的高党新村,用三年时间走出了一条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土地综合改革为牵引、以 “互联网+三农”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目前,水、电、网络、有线电视、路道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覆盖率达100%,建有综合服务中心、省级示范幼儿园、老年服务中心、乡学院、省级示范卫生室、文体活动中心、休闲公园等。建有生态污水处理厂,实现了灌溉和池塘补水的再利用;建有1500立方米沼气站一座,沼气管网全部入户。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以集中居住牵引空间治理。高党村通过集中居住的空间治理模式,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壮大和低收入农户脱贫增收。通过集中居住,新增耕地500亩,加上原有的70亩河滩地,每年增加集体经营收入90万元;集体流转1500亩土地,每年增加集体经营收入200万元;通过租赁标准厂房,市场化运作沼气池、光伏发电等措施,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7万元;通过发展民宿、农家乐、旅游等带动集体增收68万元。通过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低收入户以土地参与入股,风险由合作社承担,股民还可以根据合作社收益情况进行分红。通过特色乡村建设,引导2户低收入户发展民宿,1户低收入户发展农家乐,预计年户均可增收约1-2万元。通过低收入户就近就业,安排14名低收入户到高标准厂房务工,人均年收入约2.6万元;吸纳23名低收入户到村级合作社内打工,人均年收入1.2万元左右;吸纳4名低收入户负责小区环卫物业保洁,人均年收入1.5万元左右。2018年,集体资产大幅增加,集中居住增加商业街门面房、村部、村史馆、高标准厂房、幼儿园、卫生院等村集体资产2409万元,预计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75万元。

 (二)以产业融合推动经济发展。高党村结合实际做优一产,先后实施稻虾共养、优质猕猴桃基地、向日葵花海及育种基地、园艺草皮基地等一批优质农业项目,2018年产值预计突破1000万元。利用在小区内规划建设集体所有的标准厂房,招引徐州威斯汀服装厂进驻,发展甜油坊、老酒坊等传统产业,2018年二产产值预计达到1.2亿元。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以农旅融合为突破,以繁荣社区商业为重点,以发展农村电商为特色,努力打造徐州东部新兴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商业街共有门面73家,实际运营比例超过70%,发展各类电商110家,打造优质民宿14家,建成高党家庭农场并投入使用,2018年上半年已经实现销售额超600万元,预计全年三产产值可达到800万元。

 (三)以文化建设塑造文明乡风。高党村充分发扬村级民主议事,制定《高党村规民约十条》,倡导文明新风;鼓励群众自发成立村级艺术团,在茶余饭后组织排练文艺节目,打造一批体现乡风文明的精品节目,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高党文体活动中心,篮球场、足球场让更多的大人孩子将注意力从“手机、电脑”转移到运动健身上来。先后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乡贤先锋、美德少年、孝贤榜样等系列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培育文明村风、良好家风、敦朴民风。

 (四)以党群合力提升治理水平。高党村集中居住后,按照“街巷无界、党群合一、规模适度、无缝覆盖”的原则,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构建起以党建为引领的党群合一网格化管理体系,将660户划分为4个一级网格和17个二级网格,分别与4个党支部和17个党小组对应,并不断提升治理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将网格打造成发现风险的第一感知触角、化解矛盾的第一前沿阵地、便民利民的第一服务窗口、多元参与的第一共治平台。注重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建立村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通过设立巡回法庭、检察工作室、法律服务中心等,让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维护好社会稳定。实施市场化物业管理,建设覆盖整个小区的监控网络,村级治安管理条件显著改善。

 三、启示 一是营造宜居生态环境。该村顺应民意建设集中居住区,积极打造宜居环境。村内三级道路全部硬化,同时依托“公交村村通”工程,使得交通出行更加便捷,居民进镇入城体验更加快捷舒适;“两网协同”的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厂的建设彻底改变了过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问题,村民环保意识也随之逐渐增强;随着社区内阅览室、休闲健身广场的投入使用,居民的娱乐休闲方式变得更加健康和多样,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二是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在乡村治理方面,高党村创新乡村管理模式,打造“党建+社会治理+居民自治”乡村网格化管理模式,由群众推举、村两委把关选出网格长参与村庄治理,使每一个网格都成为覆盖党的建设、综合治理、社区管理、文明创建等职能的活力单元,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形成自我治理的良好局面。在民主自治方面,积极探索“三委四会”决策执行机制,进一步明确了领导核心、执行主体、监督主体职能定位,确保社区工作公开透明、合法合规。注重提高居民参与度,成立住户代表大会,协助管理居民小区的各项事务,逐渐培养“新居民”的社区意识。

 三是健全公共服务网络。为了打通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高党村积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整合公共服务功能,补齐短板 ,社区服务更加高效,居民办事更加便捷。采取职能下移、服务下沉的途径,依托智慧乡村、智慧党建、智慧阅读、智慧医疗平台,全面融汇互联网+特色,统筹办好社区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参保登记、保费缴纳、信息变更、待遇领取、生存认证、权益查询“六个不出村”和体检就诊、村内通话、科普办班、娱乐活动、计划生育、就业指导“六个不收费”。

  叠加自然资源和文化历史 彰显特色乡村旅游 (金坛区仙姑村) ——以乡村旅游为切入点,打造“高颜值”,助推仙姑村走出一条致富新道路。

  仙姑村位于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地处省级金坛茅山风景区东麓,境内山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宛若一个美丽的女子端坐在山边。历史文化悠久。村内国务院文保单位周代土墩墓群随处可见。仙姑村有其美丽的历史传说。交通便捷。对外依托扬溧高速薛埠和常合高速出行,离**禄口机场约半个小时,省道265穿境而过,另外已开工的沿江高铁,加速完善境内交通体系。产业发展迅速。自2005年金坛市提出“三边”旅游以来,仙姑村作为山边村落,利用山水自然资源和悠久文化历史,优先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开展休闲农业观光、休闲渔业、有机农业种植与科普等建设。该村先后获得**省文明村、**省生态村、**省农家乐专业村、**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省三星级康居乡村、**省森林示范村、常州市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2017年1月被农业部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提名奖”。

 一、发展现状 仙姑村现有面积11.21平方公里,下辖20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现有户数1316户,人口4036人。2017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12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00元。村庄所有自然村道路通达,水、电、网络实现全覆盖,绿化覆盖达到45%。村自来水饮用率、有线电视安装入户、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均达100%,拥有配套完善的片区幼儿园、小学、初中,社区卫生院、供电所、养老中心和健身广场。建立并实施“组织、制度、责任制、落实、督查、典型示范”六个保障机制,成立村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网络,拥有民间狮子团体,以及周代土墩墓群、唐代东石桥等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开展“常州旅游嘉年华·乡村过大年”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目前,拥有“道路硬化、河塘净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宜人宜居,以及“健康、文明、和谐、有序”的仙姑村已成为旅游胜地。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转变规划格局,突出资源优势。近年来,仙姑村整合村内资源,梳理村内现状,基于山水格局、自然与历史资源分布状况,规划定位为立足乡村旅游,围绕“互联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村落”,将仙姑村建成“以茅山风景区自然山水环为依托、以道教养生文化为底蕴,以乡村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具有三区三轴三核心功能格局”的农家休闲村落。以规划引领村庄整治,山边、水边、村边1.45平方公里区域内的景观设计,4885平方米的综合服务中心、全区域内的杆线落地、污水管网、市政道路等已建成。整合并租赁村民的闲置房屋,配套农家乐发展仙姑村民宿经济,1800平方民宿、“网络+农副产品+乡村旅游”的电商中心已投入运营。注册成立常州市福地仙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推动“仙姑村”品牌的制作和注册。打造具有仙姑特色的深加工农产品,启动“仙姑农家菜”评选,打造涵盖“游在仙姑、吃在仙姑、住在仙姑”等在内的仙姑电商平台。2017年仙姑村被常州市委市政府定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点。

 (二)转变发展方式,壮大村级经济。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效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近2200亩,并成立土地专业合作社1个、土地流转服务站1个,推动土地流转规范化运作,让农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积极发动本村村民自主开办农家乐18户,带动和转移劳动力200余人,增加了农户家庭收入500多万元。同时,集中对外宣传推介,提升仙姑村农家乐品牌影响力,加快旅游观光项目的招商引进。围绕高品味策划、高标准包装、高质量建设的要求,积极引进投资两亿元的壹号农场项目入驻,围绕打造生态有机数字型农场新思路,进一步完善提升功能。针对闲置土地,做好土地平复整理工作,完善水利设施,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打造生态环境氛围。

 (三)转变发展思路,打造宜居环境。仙姑村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改善民生民本的切入点,深入推进整村整治和长效管理,重点做好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禽畜粪便规范处理、生活垃圾集中运转,清理疏浚河塘河道,扩大村庄绿化面积等工作。以“道路硬化、河塘净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为基础,做到绿化再增量,造绿再提档,将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打造生态旅游胜地。全村区域内改扩建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处,11个自然村完成区域雨污水管网建设,管网改造达到3万米;每年新增垃圾箱10个,垃圾桶15个;定期清理仙姑村乱堆乱放、乱涂乱画、乱批乱挂、乱拉乱接、畜禽散养、杂物堆放。结合**省太湖面源村庄连片整治项目,建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示范工程”,四季轮作种植水上花卉和蔬菜,在全年防止水体氮磷污染目的同时带来了经济收入,消除水体污染,在河塘中形成了“鱼蛙相伴游,花卉蔬菜并肩长”的美景。

 (四)推动乡村旅游,培育发展新动能。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借鉴,仙姑村逐步走出了“全方位体验,一条龙服务”的农家乐发展路子。目前,村内建有草莓、杨梅、板栗、葡萄、猕猴桃等采摘园5个,垂钓中心2个,农家乐饭店18家(含周边8家),生态园3个,为发展仙姑特色农家旅游业奠定基础。每年开展“常州旅游嘉年华·乡村过大年”活动,以“梦乡村过大年”为主题,具体划分为乡村文化展演、乡村年俗体验、乡村美食品鉴、乡村特产年汇和乡村旅游扫描五个板块,让游客综合体验过大年氛围,勾起心中的那份乡愁。每年协助餐饮协会,推荐本地农家参与乡村美食大赛,迄今为止,已获得常州金牌菜系1道、金坛金牌菜系5道、银牌菜系5道、铜牌菜系8道。2017年到仙姑村的游客达到35万人次,比2015年翻了一番。

 三、启示 (一)避免同质竞争,突出农家乐特色。结合村情地情实际,找出适合发展的新路子,全方位发展农家乐,由单一餐饮型向休闲、观光、旅游、度假为一体方面转变,主要在吃、住、玩、种、购上做文章。一是吃农家饭。发展以“一家一品、一户一色”为特色的农家菜,将本地土生土长的绿色食品端上餐桌,享受营养大餐。各农家乐饭店推陈出新,转变之前菜品单一化的状态。例如:老鹅馆重点以鹅为主菜,开发多种菜品;仙姑饭馆以鱼为特色,打造全鱼宴。食客还可以按自己口味,选择农家土味或者山林野味;也可选择一块土地,进行户外烧烤,满足各种口味需求。二是住农家屋(民宿)。游客白天可以在各个景点游玩、观光,晚上可以住在农户家里,既安全又实惠,更能了解农村的风土人情,还能更多的接触大自然,让身心得到更好的放松。三是玩农家乐。垂钓、野营、采摘、观光、休闲等项目,让游客充分体验农家乐。境内建成的富华农业生态园,集观光、休闲、采摘为一体,葡萄采摘已经开始运作,垂钓也形成气候,着力打造的大棚种植瓜果蔬菜,红薯栽种在葡萄架等高效设施农业,既可观赏,也可采摘。四是种有机菜。开设农耕体验区,具体分为三块区域,一块为果蔬种植区,一块为花木种植区,还有一块专门对短租客或散客开放,以公司化运作模式实际操作,作为农家乐自给自足以及游客的农艺实践基地。五是购农产品。发挥仙姑老鹅和咸猪爪等传统土特产品销售优势,进一步开发和拓展茶叶、地衣、野菜、野竹笋、野山菇、鹿茸等山区特色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形成系列产品,全面推广。

 (二)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村民利益联结。一是建立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即农业示范片区。按照自愿、互利、互惠、民建、民管、民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货币资金入股,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建立股份式、紧密型的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资产所有权(使用权)与经营权相分离,采取统一管理、统一作业、统一物资、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统一核算等“六个统一”,形成产权明晰、合作紧密、管理科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采用此方式建成的仙姑村壹号农场,涉及农田面积1500亩,受益农户300多户。

 二是由集体经济组织把农民不愿承包种植的土地以支付一定数额流转费的形式集中起来,然后再统一向外招标,发展高效农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来种养大户从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已引进神农山庄、小卧龙苗木基地、郁岗峰苗木基地等,土地面积达2000多亩,受益农户400多户。三是由农户之间通过协商达成流转意向,书面申请委托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土地,然后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出面办理流转手续,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土地流转后的收益按协议要求归承包农户,留归集体部分的收益,用于引进规模化发展花卉、蔬菜、苗木、水面养殖等高效益农业。采用方式的宜庄自然村、和棠梨岗自然村等,涉及土地面积2300多亩,受益农户500户。

 注重科技引路

 循环农业尝甜头 (常熟市中泾村) ——夯实生态产业链基础,聚集产业发展人才,建立农业产业功能应用公共服务平台,盘活乡村资源,探索有特色的中泾村模式。

  中泾村位于常熟市虞山北麓,地势平坦、河网水系密布,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属于苏南城镇化发达地区。毗邻的尚湖是国家级太湖名胜景区的“虞山十八景”之一,优美的中泾生态乡村湿地景观已融入称誉吴中的虞山风景区。据历史考证,中泾村存留千年古刹百雀寺,二百年钱家宅基列入常熟文化遗址保护恢复目录。中泾村距常熟市区12公里,新204国道穿村而过,东沿柏家小塘与红星村相邻,南与小义村相毗邻,西与常隆连接,北与张家港市妙桥镇、港口镇相望。2010年开始,中泾村选址紧邻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园,逐步建立了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园,园区形成了千亩规模的种源基地。随着生态环境大幅改善,生物多样性日渐恢复,产业经济不断做大做强,村民收入持续增长,中泾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都市型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的典范和创业创新热土。

 一、发展现状 中泾村是2004年由原金星、中泾、寺基三村合并而成,总面积5.5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55.83亩,水域面积400亩,林地面积700亩。2017年末总人口为3713人,有53个村民小组,村集体经济收入1663万元,农村劳动力就业1653人,农民平均收入29811元,人均住房面积约60㎡。全村自来水、有线电视、网络入户率100%,拆迁户已入住五新花园安置小区的天然气入户率100%。现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69人,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257人,村集体负担老年人合作医疗费约为17.575万元,参保率达到100%。建立了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站和为老服务窗口。2018年又成立了七个共建共治小组,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共同治理中泾村的建设中来。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元宵节”猜灯谜的文艺演出、“浓情三八节”“粽情端午”包粽子、中秋节、重阳节的文艺演出等活动。村党委还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大学、常熟理工学院、欧盟果树协会、台湾中兴大学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在人才培育、科技推广应用、项目引进等方面展开了系列合作,太阳能主动式温室、甜樱桃种植、黄鳝育苗工厂、澳龙淡水养殖等已成为该村的特色。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打造生态村庄。该村立足于生态优先宗旨,追求农业长盛发展目标。在2006年规划建设村民集中居住小区金星家园的基础上,该村组织对小河浜实施改造,填埋臭水潭,清理河道,种上大批树木,把原来的“垃圾场”变成了金星小区的“美丽花园”。配合省市重点交通与水利工程,村里搬迁农户360户,进行全村环境再造,改造桥梁10多座,清理筑固所有河道。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公益林木工程,完成绿化面积约11万平方米的基础上,2016年,村里又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合作,推出“土地生态利用”专题规划项目,实施了湿地生态功能提升方案,目前全村建有三处生态湿地共300亩,乡村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正在实施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奠定扎实基础。

 (二)发展特色产业。中泾村建立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园,规划园区设施大棚500亩,形成了以火龙果、南方甜樱桃、无花果等品种的特色果蔬种植业,连栋大棚23万平方米,基本形成了以种业为基础的发展态势。目前园区引入20多家农业经营主体,引进**阿里巴巴农业科技、佳盛农业等十多家农业公司,同时重点培养了澳洲淡水龙虾、黄鳝种苗等,并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苏州市华冠园创园艺公司“天狼月季”新品种在国际上屡获奖项,并成为全国网上销售冠军,**阿里巴巴农业科技公司车厘子也开发了100多个新品种。2018年引入雷允上公司,完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数约1800人。

 (三)注重科技支撑。该村以土地使用权控股成立**中泾新农实业开发公司,围绕稻渔种养结合特色,以种苗研发、繁殖、示范、推广、休闲功能开发为重点,建设创新创业示范场地、种植养殖试验示范基地,整合科技资源和要素,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农业和电子商务,积极培育引进新模式、新业态,形成示范效应。联合农业部环境保护监测所、**省农科院等单位启动580亩中泾稻渔农耕文化示范项目。以稻渔生态种养结合模式为主题,实施按农产品订单进行生产销售与深加工的价值链分工协作,生产水质生态净化与循环利用的优质安全农产品,保障家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单产效益附加值,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重点攻克蟾蜍的种苗等,开发适销对路的黄鳝和龙虾种苗、低谷蛋白大米(糖尿患者专用)、葡聚糖大米(提高免疫力)、紫香糯米(花青素含量达到23%)、黄鳝肉松加工和鳝血药用提取物等品种,增大加工处理产能,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价值。

 三、启示 一是加强探索,形成了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治理项目为先导,夯实稻渔农耕生态产业链基础,开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新模式。通过对闲置用地复耕复垦,腾笼换鸟,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土地收入;利用耕地连片优势,投入2100万元建设20万平方米连栋标准大棚,完善高标准的“万顷良田”工程。加强全村水系沟通及其湿地功能提升,在改善水质基础上同时增强水循环,使外来入境客水、农耕生产尾水及处理后生活污水与生态湿地联接,从而保证水体环境质量和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通过全村乡土景观树种改造,提高全村生态环境质量,同时提升农田林网景观效果,特别是通过规模化的稻渔种养生态综合开发、萤火虫复育和生态教育、湿地的观光宣教等内容,使生态效益最大化,实现面源污染治理和流域健康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二是主动服务,搭建聚集产业发展人才和建立农业产业功能应用公共服务平台。为培育农民创业创新基地,提升产业产能,中泾村以“服务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发展”为主线,不断整合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满足中泾村及周边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公共需求。一方面与农业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聘请技术专家驻村指导科学种植,为农业企业和本地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另一方面引进10多名大学生、近百名果蔬种植能手,带领农民科学种田,发展数字农业、智能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三是大力创新,以市场原则和企业方式盘活乡村资源和开拓商业模式。该村以产权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因地制宜尝试引入市场投资机制。成立富民合作社,既壮大集体财力,又让村民分红获益有效增加了村民内生动力,拉动了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以土地、技术、资金三方股份合作模式成立的**中泾新农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利用原有村落格局保留较好的特点,以农业高端科技人才和土地资源为基础,整合一二三产业的各种分散资源。

  着力建设美好新农村

 树立乡村振兴新样板 (太仓市电站村) ——发挥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重视农业科技,强化品牌打造,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融合,顺应市场形势,持续求新求变。

  电站村地处太仓城区北端,金仓湖西延区,村内地势平坦,水系众多,河流纵横交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修建了周边最大的一座电灌站,因此得名电站村。该村现辖区面积3.2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3183亩,下设30个村民小组,农户619户,户籍人口2772人,外来人口3800多人。2017年村级集体总资产9500万元,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17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00元。荣获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级生态村”、“中国特色农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科普兴农先进单位”、“**省休闲农业示范村”、“**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勤廉文化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一、发展现状 自2011年以来,电站村共承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省级农业产业化引导项目、省级现代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等各类省级以上重大项目11个,项目总投资1874.3万元。全体村民2013年迁入集中居住小区电站花苑,自来水、天然气、有线电视、网络入户率均100%。村内建有功能齐备的小学、幼儿园、医务室、文体活动室、图书室、便民服务中心、便民超市、老年人活动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与金仓湖小学体育场、体育馆实现健身资源共享。村域范围内建有3个公交站点可直通市区,同时村里开通直达沪太线朝阳路站的免费公交班车。村民除享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外,电站村还对村民实施大病再补贴,个人自费超3000元补贴10%,为60周岁以上老人和长期在村集体合作社劳作的员工购买人身意外险。针对失地农民,组建利民劳务合作社,吸纳安置50-60岁村民150人再就业。对困难残疾家庭,每户赠送蔬菜钢架大棚1-2只(每只价值1万多元),免收土地租金并承担维修费,提供新品引进、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助其共同富裕。工业小区企业污水和村民生活污水全部接入污水处理站处理。村里专门成立保洁公司,实行垃圾分类管理和定点日产日清,生活垃圾清运率及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全面实行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模式。

 二、探索与成效 (一)工业基础良好。2003年该村抓住当时的政策机遇,村集体投资4000万元,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000亩的工业小区,工业园内建有工业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通过陆续的招商引资筑巢引凤,目前已落户各类型企业72家,主要涉及制药、电子、石英玻璃、服装纺织、机械等行业,近几年工业区厂房租金年收入达到350万元左右,占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的10%以上,成为电站村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的重要资金来源。同时,工业区内的众多企业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据统计2016年达到2600多个,吸收了本村大量失地农民就业,也成为村民重要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二)现代农业高质高效。该村坚持农业为本,始终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2017年实现村农业总产值2800万元,全村3000多亩耕地,调整产业结构后林果近1800亩,蔬菜800亩,粮食作物600亩,农田已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从育秧到收割、储藏已全程机械化,蔬菜种植采用了标准化的钢结构大棚,并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种植管理,全程做好农药肥料投用的登记、科学监控,并在上市销售前进行农残检测,确保蔬菜的质量安全。电站村将林果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自2006年建立林果基地后,根据基地实际和市场变化,不断调整林果种植结构,改良和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打造农产品优质品牌, 2017年林果年产量达2400吨,产值超2000万元。同时该村为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壮大村集体经济,相继组建了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丰沃果蔬产销专业合作联社、田展农场专业合作社、香莱食品有限公司、拥军蔬菜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合作组织。

 (三)旅游业蓬勃兴起。近年来,该村抓住时机,投入大量资金,成立了两家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不断完善与提升观光、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先后改造或新建三星级农家饭店、3A级旅游厕所、垂钓中心、游船码头、观光自行车驿站、村史馆、亲子采摘园、竹子科普园、农耕文化风情园、房车营地等,大力开发旅游产业,精心筹划举办“桃花风筝节”、“梦幻灯光节”、“乡村旅游节”等吸引人气的节日活动,实现了景区收入、农产品销售收入、餐饮娱乐住宿收入的叠加效应,2017年村旅游人数近30万人次,旅游收入1200万元。2018年,该村聘请专业旅游策划机构对其未来旅游产业发展进行规划,编制成《电站村生态园概念性规划方案》,方案将电站村未来旅游业态规划为“ 一心(园区的发展核心)、一环(青青水乡)、六大主题(情景休闲、田园集市、体验互动、亲子乐园、乡饮乡食、有机农耕)”,该规划的实施将推动电站村的旅游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启示 (一)发挥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该村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发展村级工业园,以工业园的收益反哺农业。有效整合全村土地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经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特色农业,抓住旅游业发展机遇,打造集绿色、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二)重视农业科技,强化品牌打造。该村在农产品的引进、改良、管理上与科研院所广泛开展合作,探索对畜禽、果蔬等农副产品开展深加工。重视品牌建设,提升品牌效应,打响电站生态品牌,增加产品价值。

 (三)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融合。该村持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由早期的粮食种植为主,转向兼种林果和蔬菜,再到目前主要以林果产业为主,兼有部分粮食作物和蔬菜生产。充分利用自身优质农产品和良好田园生态环境优势,探索农产品深加工,积极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在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上做好文章。

  做活盆景产业

 实现民富村美 (如皋市顾庄社区) ——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治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要求,顾庄社区加快打造集生产、生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小康村。

  顾庄社区位于如皋市城区南郊,地处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长江三角洲北翼,濒江临海。社区内204国道、如港一级公路南北贯穿,沿海高速、316和334省道、新长铁路、宁启铁路、通扬运河贴园而过,形成了优良的交通格局,沪通城际铁路的建设,使顾庄与上海的交通时间缩短为半小时,使顾庄真正成为了“上海的后花园”。该社区以发展花木盆景产业为抓手,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民富村美新顾庄,先后获得“中国宜居村庄示范”“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生态村”“国家绿色小康示范村”“牵手2014中国最美村镇循环发展奖”“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优秀学习型组织”“**最美乡村”“**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省特色旅游景观示范村”“**省乡村振兴旅游富民先进村”“**省文明村标兵”“**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等30项省级以上荣誉。

 一、发展现状 顾庄社区总面积3458亩,耕地面积2680亩,下辖17个居民组、881户、3681人,常住人口4550人。作为远近闻名的花木专业村,上世纪90年代,顾庄社区成为了苏中首个“无粮村”。目前,社区已建花木盆景基地2680亩,占耕地面积的100%,从事花木生产人员近2000人,花木盆景销往全国各地。2017年,社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6亿,集体经济收入269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万元,99%的农户住上洋房,85%的农户拥有轿车,90%农户用上了电脑。社区现已实现“八通一平”,初步形成“六横八纵”交通网络格局,沟渠田林网化、桥涵站闸等农田基础设施基本到位,自来水、天然气、有线电视以及网络入户率均达到100%,邮电通讯、电力设施实现全覆盖,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100%。社区建有公共卫生服务站,定期开展免费为居民健康检查活动,2017年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加率均达到100%。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聚焦三产融合,做精盆景园艺“特色产业”。

 一是促转型。加快推进如皋国际园艺城建设,规划建设总投资15亿元,占地1000亩,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项目建设投资,田王苗木、海景园林、紫薇合作社、熙树园等如皋各大花木经营主体均进驻市场,同时吸引了全国十几个省份花木企业进场交易,经营品种达3000多个。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改良花木盆景品种,引导盆景园艺产业向微型化、巨型化、精品化、古老化方向发展。推动盆景恢复出口,提高如皋盆景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现花木盆景出口11个国家和地区,并多次在国际花卉盆景博览会上获奖。在园艺城的龙头带动及社区的积极引导下,社区农户纷纷转变生产理念,把花木盆景生产从粗放型转向为集约型,运用新科学技术改良品种,形成一户一特色的庭院景观,提升了产业档次,提高了亩产效益。2017年,农户亩产效益突破8000元,社区花木盆景产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被评为“南通市创业孵化基地”。

 二是强营销。2013年,顾庄社区成立了如皋市花木大世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网络批发花卉苗木,会议及展览服务等。公司投资建设了“花木大世界网”,为园林苗木行业提供B2B、B2C、O2O服务、在线信息发布、在线苗木采购、在线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为了带动周边农户网上交易,“花木大世界网”积极组织人员深入农村,指导青年农民学习电子商务知识,帮助农民走上电子商务之路。目前,网站拥有90000多家注册用户,日均浏览量在50000以上,促成交易额达3亿元左右。

 三是扩旅游。顾庄社区依托长寿旅游度假区、中华长寿文化谷等旅游景点,积极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核心区、如派盆景发祥地的独特优势,全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以花汉民艺术陈列室、焦桂明盆景茶艺楼、王新民名花花园、王广明罗汉松盆景园、郑建盆景艺术观赏园、张锦荣大树古树盆景园为主要框架的“一室一楼四园”观光旅游发展格局。同时精心打造竹房、梅园、雀舌园等一户一品、一园一景的“特色庭院”,展示如派盆景发源地的独特魅力。把国际园艺城、盆景园、五松园、田园等景点有效勾联,建成具有浓香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017年,共接待游客10万人次,社区旅游收入超500万元。

 (二)改善人居环境,着力打造江海平原休闲乡村。

 一是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围绕《如皋市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重点实施河道清淤、岸坡绿化、截污纳管、安全供水、垃圾处理、厕所革命等工程。先后投入2470多万元改造黑臭水体花王河,修堤筑坝,清淤驳坡,疏浚河道。加快“一河两岸”绿化建设,植草插柳,放养鱼虾,保持河道坡绿水净。对全村所有排水设施全部进行提档升级,确保居民生活污水的有序排放。全面建立 “七位一体”的农村环境长效管护体系和机制,社区绿化覆盖率达98%以上,卫生改厕达标率100%,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置率达到100%,实现了乡村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了人居环境质量。

 二是打造生态休闲乡村。按照“政府主导、社区规划、农民主建”的思路,社区专门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改造农家小院,打造“一户一品、一院一景、风格相似、造型各异”的休闲乡村。目前,社区已建成“六横八纵”的村内交通网络和生态桥廊,农户门前路面宽度达5米以上,总长度达1.2万米。全面实施亮化工程,全村安装路灯234盏,体现城乡一体化,对5条居住线的农户围墙进行统一包装改造,对乡间道路沿线进行美化优化,增加高低错落、色彩丰富的行道树以及时令草花,设置休憩座椅,把乡间小路打造为多功能的林荫大道。笔直平坦的公路和蜿蜒曲折的小河,勾连起全村800多户独具乡土特色的农家小院,将社区整体打造成融“花木盆景生产、生态人文宜居、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小康村和4A级旅游度假区。

 三、启示 (一)发展特色产业,拓宽惠民富民渠道。依托长寿旅游度假区、绿园盆景园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紧盯特色产业放大“能人”效应,围绕特色产业推动融合发展,打造国际园艺城,集聚了花农、经纪人、运输企业、终端客户等众多资源,形成了“经纪人+农户”“市场+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推动花木产业发展和带动惠民富民。

 (二)发挥人才效应,激发“活力乡村”内生动力。依托国家级花木盆景星创天地、省花木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扬州大学花木产业研究院等载体,加强花木盆景品种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其创办的 “花名堂”将盆景技艺的精粹浓缩在“方寸之间”,每天的访问量超过5000多人次,订货2000多盆,年销售达4500万元。

  坚持质量兴农

 实现跨跃发展 (海门市镇兴村) ——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镇兴村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精致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镇兴村位于海门市东部,王川公路与包临公路交叉穿越而过,直线距离上海市中心60公里,距沪陕高速出口7分钟车程。近年来,镇兴村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生态绿色农业、精致创意农业,科学统筹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生产与生态“三大关系”,深化产业融合,推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已从“十三五”初期的“南通市经济薄弱村”迈进“村营收入百万元级方阵”。先后获得**省卫生村、**省水美乡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南通市美丽乡村、南通市党建工作示范点、南通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南通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2018年率先在海门市推进乡村振兴“红色联盟”试点。

 一、发展现状 镇兴村村域总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40亩。下辖49个村民小组,1426个农户总人口3680人,在册党员124名,其中流动党员39名。目前,镇兴村已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新建水泥路8公里、泵站4间、闸站1间、桥3座,铺设涵洞近百道、输水管道5公里,实现了“农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配套,农田道路畅通,农田林网达标,生产方式先进,农田高产高效”的目标。全村13公里村组道路已全部实现水泥硬质化,新增266盏路灯实现整村全覆盖,300多条沟河全部发包到人,实行长效管理。全村数字电视安装率95%,网络入户率87%,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9%。2017年,村委会流转土地600多亩,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2万元,成为经济薄弱村跨跃式发展的新典型。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发展精致农业,打造农业品牌。该村强化科技攻关,重点攻克芋艿病害防治、芋艿品种提纯复壮、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等,制定并执行好芋艿生产地方标准,推广芋艿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芋艿种植、加工、销售全过程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精致农业转变,全村芋艿种植亩产达万元以上。同时,加大芋艿品牌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类展销活动,运用各种媒体推广宣传品牌,将“万年芋艿”打造为地理标志农产品。

 (二)依托项目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该村整合各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农村道路、农田电力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打牢基础,并通过农业招商引资,大力发展规模农业项目。目前,该村已拥有“鑫盛生态农业园”“小龙虾养殖基地”“天地庄园”“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投资超千万元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建成了兼具休闲度假、运动健身、观赏娱乐等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2017年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人均农业纯收入突破2万元。

 (三)坚持帮带扶持,实现共同富裕。该村以党员为主体,建立50亩的榉树林下芋艿高效种植基地,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全力打造“党群致富联合体”;通过整合人才和技术资源,利用网络、电商、微信等信息手段搭建销售服务平台,帮助村民年销售芋艿10000余斤,使56户农户平均增收2000元,带动12户农户发展致富项目,5户农户稳定脱贫。此外,该村还筹建村级慈善工作站,积极开展慈善救助工程,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临时困难,不断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三、启示 一是做好规划设计明方向。近年来,村“两委”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精心规划设计,明确了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向,铸造项目农业品牌,发挥本地能人资源,成功打造“五产业、四园区、一基地”的发展格局,即千亩稻麦示范园、千亩休闲观光园、千亩林果苗木园、千亩高效水产园、千亩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近三年的发展,全村农业规模经营占比达75%,高效农业面积占比达40%,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是建好基础设施助发展。该村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村小型水利和道路绿化等建设,已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全面达到“地平整、田成方、路相通、林成网、沟相连、渠通畅”的标准,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有效吸引了一批企业家和社会能人投资镇兴村现代农业。

 三是发挥主体作用促融合。该村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积极鼓励本村农民返乡创业。近三年,该村由外出打工转为留村创业的农民每年都有近百人,通过本村农民主体作用的不断发挥,建立了家庭农场,推动了农业规模生产,发展了“互联网+农业”,建立了现代销售渠道,有力推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由于产业链长了,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民也就实实在在增收了。

  繁荣乡村文化 提升乡风文明 (海州区江浦村) ——江浦村用传承守护文化内涵,用文明营造社会风尚,将文明之风带进村落、送入家庭、开花结果。

  江浦村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浦南镇西部,东有沈海高速、204国道、连云港港口和在建沿海高铁,西邻白塔埠机场,南接连霍高速、323省道,北依310国道。该村通过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逐步形成设施蔬菜、特种水产、花卉苗木、优质稻米四大农产品基地;民俗文化活动丰富,拥有独具特色的淮海戏、花船戏、传统婚庆表演。建有村法治长廊、农家书屋、老年棋牌室和乡村大舞台,村民业余文化活动丰富。该村先后荣获“国家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美丽宜居示范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省文明村、**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省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一、发展现状 江浦村区域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00亩。下辖6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867人。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1.73亿元、村集体收入16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万元,人均住房面积超50平方米。目前,全村的通电、通水、路道硬化、绿化、亮化率均达100%,网络入户率达95%。新修24米宽龙浦大道柏油路,到达市区、机场仅需20分钟车程。村民集中居住达90%以上,卫生改厕达标率100%,垃圾处理率达98%,秸秆综合利用率100%,绿化覆盖率达50%以上,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在1400个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97%以上。村自来水饮用率、有线电视安装入户率、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均达100%。建有文化室、阅览室、综合信息栏、篮球场等,经常开展有益身心的文艺体育活动,举行科普讲座和普法教育,组建了大鼓队、秧歌队、戏剧班等村民娱乐组织,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该村文化创作历史悠长、氛围浓厚、作品丰富。近年来,文艺宣传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群众文化娱乐设施不断完善。到2017年,文艺宣传队已有50多人参加,他们用锣鼓、器乐、舞蹈、戏曲等形式,经常走上乡村大舞台为村民们义务演出,为村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二)统筹抓好乡村文明建设。村干部带领村民认真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建设法治长廊,制定“村规民约”,成立了村“红白理事会”,开展“树典型崇文明”和“立家规,传家训,淳家风”说唱好人好事等系列活动,用文明营造社会风尚,树立“德者有得”的鲜明导向。每年寒暑假,充分利用在外就学人才回村的契机,开展教跳广场舞、辅导孩子们弹琴书画、组织小型体育比赛等活动,提升文化建设水平。成立了村书法协会,平日里常在村书画室泼墨挥毫,遇村民家中喜庆或重大节日,便免费送上各类楹联。每年春节前,村党委组织一次义捐活动,为村里困难家庭送去节日的问候与祝福。由村委牵头创办“农家书屋”,普及科学文化、提高村民素质,现藏有各类图书资料10000余册,报刊20多种。组织全村力量编纂了14万字的《江浦村志》,全面记述了江浦村八百余年的发展史,传承宝贵精神财富。

 三、 启示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乡风文明组织保障。江浦村乡风文明的建设工作,得益于村党委班子的正确领导、积极宣传和以身作则。江浦村自合并村以来的十几年间,在注重发展农村经济、富裕农民的同时,更注重村民精神文化的建设工作。村委定期举办家庭讲堂、关爱留守儿童、慰问孤寡老人;每年评选优秀党员、五好家庭、好公民、带头致富人等活动;每年举办村民运动会,强化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二是抓住关键要素,构筑乡村文明群众基础。全面培育农村文明乡风,不仅需要组织保障,更需要全村村民的主动参与,形成全村“齐关心、共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在村干部的带头示范下,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到乡风文明建设中。乡村大舞台上,村民自编自演小品、话剧、歌舞等,题材贴近农村生活,唱出村民心声;弘扬传统文化,组织开展包粽子比赛、窗花剪纸、写春联等活动,使村民感受文化带来的快乐,融洽村民之间的感情。

 三是注重文化创新,促进乡风文明质的飞跃。江浦村立足于传统文化,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创新文明成果,挖掘乡风文明内涵。从村庄环境整洁到村民精神富有,从单一经济建设到综合实力打造,使乡风文明建设不断创新理念和方式,营造乡风文明新风尚,促使乡村文明实现质的飞跃。

 依托山水生态环境 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灌云县石门村) ——石门村依托“一山一水”自然景观,发展特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绘就生态宜居宜业村庄发展新蓝图。

  石门村位于灌云县龙苴镇东南部,座落于大伊山脚下,毗邻灌云县城,交通便捷。规划建设的236省道穿境而过,北有正在建设的花果山国际机场,东有宁连高速、连盐铁路;近年来石门村,初步建成了以芦蒿、西红柿、辣椒、豆丹养殖、油桃、葡萄、冬枣等为特色的万亩高效农业产业基地。先后被评选为全国文明村、 **省美丽乡村、 **省文明村、**省生态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村、**省和谐社区示范村、**省生态村、连云港市最美乡村、连云港市文明村。

  一、发展现状 石门村行政区划面积3.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153亩,林地300亩。下辖10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683人,其中少数民族11人。2017年村集体收入21.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00元,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5平方米。目前,石门村新铺和拓宽水泥路20公里,实现水泥路100%到户,配套建设污水管网2200米、电灌站4座,防渗渠6000米、安装路灯140盏,建设康居乡村(省三星级标准)居民安置房210套、村民活动广场5000平方米、村公共服务中心900平方米、小学教学楼1050平方米、幼儿园900平方米,全村实现“三通四化”(“通电、通水、通公交、村域道路硬化、村庄环境美化、庭院角落净化、农家新村靓化”)。

 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网络入户率达68%。村内新增公交,实现十分钟内到县城。搭建的乡村大舞台,配置了篮球场、乒乓球桌以及其他健身器材等,吸引聚集了周边村庄的数百名广场舞和体育爱好者跳舞健身。坚持将村规民约上墙,约束规范村民行为;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和道德讲堂,形成文明守礼新风尚;成立红白理事会,助力移风易俗,形成人人争做文明人、户户争当文明户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扎实推进高效农业让村民富起来。石门村先后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200亩,日光温室大棚960栋,成立了4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其中灌云县禄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拥有社员300余人,荣获连云港市 “千亩连片”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奖。采用传统种植技术和现代种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推进高效农业,逐步培育出“禄健”等本地特色品牌,并收录在灌云县农产品品牌目录中。加快惠农产业建设,引进占地2200亩的生态农庄项目,吸纳7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由村集体出资26万元,在田头建起了2600平方米半封闭型蔬菜批发市场,采用“种植户+经纪人+销路”经营模式,解决大批量的反季节时令蔬菜销售流通问题。大棚西红柿、芦蒿等特色蔬菜,营销价格实现跳跃式增长。目前,石门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每年可向市场提供芦蒿、西红柿等优质绿色无公害蔬菜1400万公斤,实现产值280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增收7720元。在蔬菜经营户普遍增收的同时,蔬菜批发市场的公共服务资源也壮大了集体经济,实现了村集体与村民的“双赢局面”。

 (二)抓好和谐乡村创建让村风好起来。坚持党建领航,书记牵头,以解决封建迷信等问题为突破口,不断提升村文明建设工作水平,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响应,全力推进民风村风向好发展。建立分户包保矛盾排查机制,对于任何影响社会稳定矛盾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行动,增强群众环保、生态等意识,养成科学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揪住“穷是乱根”这一关键,大力推动强村富民建设,推广高效设施农业,促民增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收闲散劳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全村初步形成了“有业一起创,有钱一起挣,有事一起干”的良好氛围。

 (三)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让村庄美起来。按照“全域美、全民美、全而不同、全出特色”的发展目标,规划了居民住宅区、休闲娱乐区、高效农业区、生态农庄区四大功能板块。筹资300多万元,完成了人工湖、篮球场、村内路、大石门、大舞台、新小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学幼儿园等精品工程,实现了道路硬化、住宅美化、河道净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全力打好生态宜居牌,依托大伊山和叮当河“一山一水”自然景观、高效特色农业、生态农庄等资源,倾力打造田园观光、休闲垂钓等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在村前村侧规划种植了菊花观赏区,在村边建起了白果树生态植物园,在公路两侧种植了景观树,形成了蓝天白云,远山净水、绿树彩花、村庄别墅等元素构成的美丽乡村景色。年接待各类观光考察人员9000余人次。

 三、启示 一是抓好基层党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石门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党的领导,扎实开展各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双进双联双促”大走访活动,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全村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村容村貌极大改善,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

 二是做优特色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全新动力。发挥特色优势,通过大户引领、示范带动、连片打造等模式,发展高效设施农业。采用“种植户+经纪人+销路”经营模式,促进种植户收入跳跃式增长,实现了村集体与村民的“双赢局面”。依托石门生态农庄、芦蒿、西红柿设施农业等特色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用乡村旅游来撬动经济发展。

 三是引导全员参与是建设生态宜居环境的内在动力。石门村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实施新农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全民参与新机制,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有效建立村庄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组建巡逻团队,每季度开展一次脏、乱、差集中整治行动,始终保持村容干净整洁,实现村区管好每条道,路上管好每辆车、店前看好每个摊,解决了小而乱的问题。

 多措并举培育产业 加快推进富民强村 (涟水县合心村) ——党建领航,发展多种特色经济产业,打造“一村一品”脱贫致富新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合心村位于涟水县陈师镇西南方位约4公里,是由陈师镇原沈口村和小东村合并而成,是涟水县与淮阴区连接的枢纽。东与该镇红旗村相邻,南与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港路办事处符庄村相连,西至西张河,北与该镇高庄村接壤。淮安涟水机场紧邻村南,东有连淮扬镇高铁站、南有京沪高速出口,盐河航道涟水港,省道503,省道346穿境而过,“空、铁、水、公”立体交通优势凸现。该村通过优化传统养殖产业、发展苔韭种植产业、打造中医药特色产业等,切实为富民强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能,先后获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美乡村、**省创业型村等荣誉称号。

 一、发展现状 合心村全村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共有15个村民小组,720户2980人,村内可耕种土地面积5700余亩,农民耕作土地已全部流转。目前,合心村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以中草药种植、苔韭种植、畜禽养殖为主导的优势产业,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基本实现了村强民富的目标。目前,合心村“两委”干部7人,平均年龄48岁左右。全村社会和谐稳定,无社会矛盾。2017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78.39万元。

 二、探索与成效 (一)促进产业兴旺,实现“富民强村”。积极发展中草药产业。把握淮安涟水机场二期工程扩建和陈师镇打造中医药养生小镇的机遇,突出“富民壮村”这根主线,全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通过机场征地拆迁和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搬迁农户650户,流转3500亩土地全部种植白芍、赤芍、葛根、金银花、丹参、玄参、玫瑰等10余个品种的中药材。促进苔韭产业转型升级。立足40年的苔韭种植基础,积极推广“互联网+”、“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建立一套完整的现代种植管理体系和机制,推广优良种植技术,发展绿色种植,促进苔韭产业的转型升级,着力培育产销一体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全村建成300亩苔韭规模化种植基地,农户分散种植苔韭达1030亩,2017年与淮安、盐城等地建立了长期的苔韭购销合作关系,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年带动农户增收约3000元/人。畜禽养殖带动产业扶贫。近年来,合心村将羊、地走鸡、鸽子、白鹅等传统家禽养殖与脱贫攻坚融合,建起了3个大型养殖场,走出一条“政策扶持+家禽养殖+精准脱贫”的产业发展之路。镇政府针对低收入户家庭制定畜禽养殖补贴政策,饲养羊超过5只就按每口人500元的养殖经费进行补贴,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着力打造“田园综合体”。以中草药、果树、花卉、瓜菜为一体,以中医药文化为灵魂,以中医药养身为抓手,把园区生产和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种植基地,建设中草药品牌,并引入中医药科普、体验等项目,打造“百花园、百药园、百果园、养生园”为主的田园综合体,实现园中瓜果飘香、四季花开,果药间作的田园风光。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人居环境。推进村民集中居住。根据乡村建设规划,利用机场项目建设契机,实现合心村全村迁入机场安置小区——腾飞小区,村民集中居住率达90%。小区全面实现了环境美化、道路硬化、道路亮化、小区绿化“四化”管理,被评为“**省文明示范小区”、“淮安市综合治理示范社区”。实施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263”专项整治,村两委班子积极向上争取,多方筹措资金,对村庄道路、环境卫生进行持续整治,全村卫生改厕达标率100%,垃圾处理率达94%,秸秆综合利用率100%,绿化覆盖率达56%。空气质量优良率98%以上。建立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全村境内8条大小河道实行河长制,实现一河一长、一河一档、一河一策“六个一”河道整治目标,保证水清岸绿。落实村庄保洁责任,按照“清运垃圾、清除杂草、清扫路面、清除违建、清理各类墙体小广告”等五清要求,落实村庄保洁责任,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达到彻底消灭环境卫生死角。

 (三)强化民生保障,创建文明乡村。完善基础设施。2017年,合心村投资35.9万余元铺设中心路800米,架设路灯200余盏。2018年村投资8万余元对村部进行维修改造,村部占地面积达到450平方米,配套有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书法展览室、图书阅览室、民事纠纷调解室等,打印机、电脑等办公设施齐全。便民服务大厅为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2018年投入30余万元,在腾飞小区内安装监控探头80余个,实现全程监控。村自来水饮用率、有线电视安装率、互联网宽带入户率均达100%。强化社会服务。小区内配套建设幼儿园一所,入园幼儿400余人,有从业资格幼儿教师15人;建有镇卫生院分院,从业医师6名,定期为小区60岁以上的老人开展免费体检;建有光伏发电1处,为村民提供免费用电;建有便民超市1家、菜市场1处,满足居民日常生活购物需要。2017年,全村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繁荣乡村文化。村内建有综合性的文化广场、文化大舞台、乡村电影播放广场、健身广场、2个标准篮球场、1个青少年足球场等文体活动场所,组建了篮球协会、合心声乐队、“姐妹花”舞蹈队 、百药园徒步健身队、合心青少年篮球队等文体团队,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满足村民基本文体活动需求。弘扬乡风文明。制定符合村内发展的“村规民约”,每年举办民众性村规民约签字仪式、“村规民约守护户”先进典型评比,“三星党员”示范户评比等活动。通过宣传好媳妇、好公婆、好子女“三好人员”事迹故事,弘扬优秀的家风、家规、家教,发挥榜样的力量。

 三、启示 (一)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发展项目上、建在生产基地上。充分发挥党支部在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等工作的“领头雁”作用,建立了党总支成员包挂责任制,党总支下设药材支部、村务管理支部、个私经营支部,每位成员分别包挂一个基层党支部,及时督促监督各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的开展。党总支成立的3个服务中药材种植的党支部,帮助种植户解决技术、劳务、销售等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双带”引领作用。合心村中草药种植基地有近10个单体项目,分别由4个支部25名党员认领项目“责任田”,主要帮助各自的项目做好矛盾调处、问题会办、技术服务、用工保障等工作,切实解决了中药材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二)培育新业态,带动全体村民致富。创新实践,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合心村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稻麦两季种植习惯,为精准脱贫提供了新的载体,探索出一条产业扶贫新路。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中药材,村民可参与中药材种植基地务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村集体通过收取一定的土地流转服务费、劳动力组织费,并可集体种植中药材,实现集体经济增收。培育新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合心村在中药材种植基础上全力打造全产业链项目,重点发展中药材种植展示区、中医文化馆、中医养生馆、药膳馆、国学馆,以及中药材研发、仓储物流、烘干加工、萃取提炼、科普展示、颐养康复、中医保健等20种运营业态。通过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拓展富民渠道,实现全体致富。

  全面推动振兴 探索新塘之路 (金湖县新塘村) ——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让群众“共享”乡村振兴的红利。

  新塘村位于金湖县西侧,三面环水、一面临山,历史文化悠久,相传的梁武帝读书台磨脐墩遗址在村南侧1公里,衡阳古镇遗址在村北侧,还有古代遗留下来的张家庵堂。新塘村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北侧有331省道金马线,西侧有205国道宁淮线,衡铜路穿境而过,东有规划建设中的宁淮城际铁路站点,站点建好后,新塘村将融入**一小时都市圈。电子产品,优质稻米,特色龙虾等经济发展新模式已成为产业振兴的新动力。

 一、发展现状 新塘村区域面积 6.3平方公里,村内耕地面积9464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达7200亩;下辖1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 2658人,现有党员85名。近年来,新塘村依托独特的农业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大力发展优质稻米、高效园艺、特种养殖等优势产业,并逐步拓展休闲观光、果蔬采摘等农业休闲旅游产业。2017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120 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98 元,人均住房面积达30 平方米。目前,全村有企业6家、个体工商户18家、专业合作社8家、家庭农场6家,卫生改厕达标率100%,垃圾处理率达98%,秸秆综合利用率100%。自来水、有线电视已实现全覆盖,网络入户率达90%以上。村内建有生态健身公园3处,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100%。

 二、探索与成效 (一)发展多种产业,实现村强民富。新塘村通过招商引资成功招引苏州客商投资建设的金湖县正旭电子有限公司,村里有50多人在该公司上班,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在大型稻米加工企业和粮食收储企业的带动下,以家庭农场为主体,发展优质稻米订单种植。规划种植草莓、葡萄等应时鲜果,创新发展葡萄鸡、草莓鸡等立体养殖模式,并结合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休闲观光、鲜果采摘等农业生态旅游。依托穿境而过的丰收河发展龙虾、河蟹等特种水产养殖,对河边低洼、易涝农田进行改造,完善水利设施配套,推广稻蟹共生、稻虾共生等生态养殖模式,带动农户增收共计80万元。

 (二)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田园乡村。近年来,新塘村全力推进村庄环境提品升级,对全村的32个庄台进行了全域整治,对大小河道设立了河长制,道路、绿化都安排专人管护,完善了农村环境和河道长效管护机制,建立了农村河道、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五位一体”的综合管护机制。目前,新塘村农田基础设施完善,河道两岸绿化优美,湖道绿树成荫,水美景美,成为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田园乡村。

 (三)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民生保障。高标准规划、全方位设计的农民集中居住区通过了县建设规划等部门的审批,目前已建成新塘小区占地80亩,入住125户,年底再规划建设60亩。新建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配套建有社区便民晚上服务站、居家养老中心等设施。建成了综合性的便民文化活动中心,配套建有电子图书馆、村民活动室、健身广场等文体活动设施。加大尊老金的发放范围和标准,对6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补助50元,对8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补助200元。建立老人、孤残儿童、留守儿童半免费快餐,每年为老人体检一次,小孩考上大专以上的奖励1000元。积极为各类困难群体申报扶持项目和资金,为特别困难家庭减免各类款项,加大对五保老人、烈军属等的慰问力度。

 (四)弘扬乡风文明,推进乡村有效治理。成立新塘村文艺宣传队,把新塘村历史上的乡贤名人、优秀的家训、家风、家规都通过文艺表演的形式进行宣传,在全村形成传承优良的家风、家规、家教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了“村规民约”、制定了“村民卫生公约”、“文明有礼24条”等规章制度,每年都开展“金湖好人”、“好媳妇、好公婆和五好家庭”及“文明家庭”等选树宣传活动。加强党建、强化优秀后备人才培养,开展“四联四促”活动,发挥带头作用,形成党组织引领、多方参与的为民服务格局。创新德治与法治相融合的矛盾调解机制,发挥“五老”中的新乡贤作用,成立志愿者队伍,村民对两委班子组织建设满意度和社会治安满意度都在98%以上。

 三、启示 (一) “头雁”领飞,引领“雁阵”齐飞。一是以项目选人挑大梁。在确定新塘村“带头人”人选上坚持以项目说话,最终经过层层把关,选中安达通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后兵,其余村干部在他的引领和带动下,每人都牵头负责1-2个致富项目。二是“三微三联”定人心。“三微”就是微信、微视频、微党课,通过微信发布通知、政策、工作等,通过微视频进行跟踪检查、督促、汇报工作情况,通过微党课加强“三会一课”等学习教育。“三联”就是支部书记联系村支委、支委联系普通党员、普通党员联系群众的三级联动机制,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三是建制度增强党员向心力。建立党员结对制度、党员联系户制度、党员帮扶制度、党员责任区制度、党员示范岗制度等十项制度,为每个党员都量身定做了职责,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向心力,更激发了党员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破解“三难”,催生提速发展活力。从集体经济发展难、群众致富增收难、脱贫攻艰难“三难”入手,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满意度”,催生了村级提速发展的活力。注重思想大解放,组织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参观学习。建立奖补机制,激励外出人员返村创业。挖掘资源潜力大变身,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加强村集体经营管理。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把农民从强大的劳动强度中彻底解放出来,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利用边角废地种植果树,增加土地的产出效益。利用农民集中居住区楼顶规划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建设新河水库度假中心,引导农民利用农闲时期去打工,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

 (三)“民生”导向,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积极向上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切实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注重村庄环境整治,丰富群众文体活动,提高村民居住质量和生活水平。加大民生福利投入力度,最大程度维护群众的利益,返利于民。

  村园融合发展 产业富民强村 (东台市兰址村) ——走融合之路,打造村园一体化格局,产业接二连三,提升产业价值链,兰址村绘制出农村农业发展新蓝图。

  兰址村地处东台市三仓镇集镇东南角,是东台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核心区,先后获得了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省民主法治村、省高效农业特色村、省乡村卫生站、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省电子商务示范村、盐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先进村、东台市文明村等荣誉。该村产业特色明显。作为东台西瓜的发源地之一,兰址村以东台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为契机,引导农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瓜果蔬菜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批以“东台西瓜”为代表的农业品牌。交通便捷。352省道、支前路横贯东西,兰址路、黄杨路纵贯南北。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解放战争时期,该地为粟裕大将军华东地区“七战七捷”的军事指挥所和宿营地,军民情谊深厚,留下了许多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故事。

 一、发展现状 兰址村耕地面积5400亩,人口1712人,从事农业劳动力1142人。2017年村集体收入超3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89元。全村70%以上农户入住现代化楼房,人均住房面积达50平方米以上,自来水和有线电视用户率达100%,网络入户率超60%。全村修建农村等级公路28.7公里,主要村道安装路灯;农田平整,达到旱能灌、涝能排、日降雨100毫米不受涝的标准。村内建有省三星级卫生室,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及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建有市级居家养老院,新建农耕文化园、农民公园、文化广场,拥有便民小憩点10个,水景绿化节点32处,健身器材场3处,能充分满足群众日常生产生活需求。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围绕瓜果蔬菜特色主导产业,坚持科技兴农战略,全面推广“三新”技术,招引农业科技人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全面推广标准化设施大棚建设,新建玻璃温室大棚5000平方米,连栋智能大棚15000平方米,标准化种苗中心3000平方米。与北斗公司开展农业大数据战略合作,建成园区大数据平台,实现对园区核心区2000亩大棚实时监控,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基本建立,成为上海蔬菜集团外延基地,带动农民亩平收入超8000元。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引进中国工程院吴明珠院士工作站,与**省农科院、**农业大学、江南大学、扬州大学等1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长期合作,先后引进西甜瓜品种28个,解决各类技术难题30多项。依托省市人才政策,园区企业先后引进专业人才20多名。

 (二)积极拓展主导产业多种功能。该村为进一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依托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和兰址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苏北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编制了《三仓现代农业产业园旅游总体规划(2016-2030)》,并根据规划方案,结合创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村,加快推进品牌建设、景点建设、宣传营销、旅游要素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着力打造集生产、教育、观光、科研、示范、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形成景观欣赏、采摘品尝、农事体验等旅游模式。推进旅游产业富民工程,围绕瓜果蔬菜主导产业,新建全国首家集西瓜历史文化展示、西瓜品种技术及栽培模式展示、农业耕学旅游、休闲体验旅游于一体的西瓜博物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一批集旅游观光、蔬果采摘、休闲垂钓、特色餐饮于一体的“农家乐”“民宿”项目。打响乡村旅游新品牌。每年举办“瓜儿熟了”旅游季,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旅游产值2000万元。

 (三)“筑巢引凤”加强乡村人才培育。出台惠农激励政策,激发各种社会资本、各类人才、各方要素向村集聚。实施“人才回归乡村”工程,吸引各类人才23人,成立“乡贤会”“乡土人才联谊会”,鼓励乡贤以项目回迁、资金回流、人才回归等多种形式助力家乡建设发展,累计吸引投资超400万元。近3年,培育农业种植大户24人,培训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回乡创业等各类人员超300人。依托省市人才政策,园区企业先后引进专业人才20多名。

 (四)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培育、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兰址,推动规模农业发展。引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海升集团10亿元投资项目,推动品牌化经营。现已引入荷兰全环境控制智能玻璃温室技术,建成10万平方米现代智能温室,引进新品种、新模式,生产种植串收番茄、彩椒、西甜瓜等高端果蔬和高档花卉,并配套建设游客接待中心、观光采摘区、办公设施及一座1万吨高标准气调冷库等,后续还将继续开发果蔬深加工等项目。依托翠源食品,大力发展果蔬精深加工项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扶持诺亚农业,打造科技型企业,引导传统农业生产从“高产高效”向“优质高效”转变和升级。近年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号召,率先在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建立西瓜种植基地。

 (五)探索建立利益共享途径。建立健全“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推行“保底+” “股份+”“互联网+”等增值收益模式,引领农民参与产业发展。采取“支部+党员+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每户确定落实1-2项产业发展项目,帮助38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加快脱困步伐,走上共同致富路。探索以集体资金参股新型合作社,参与项目开发建设获得收益。积极盘活利用闲置老村部、老厂房等集体资产,增加财产性收入。通过增强村集体经济能力,先后推进三仓河兰新大桥和路道涵闸等10个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村卫生室、养老服务中心等35个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新建农民公园等休闲节点3个,增设乡村快递投递点2个,改造农村小超市3个,建设农器停靠坪、农田休息点各1个,新建和改建厕所2座,建立与现代农村生产生活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

 三、启示 一是强化党建引航发展。兰址村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结合起来,有效探索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机制创新,把法治、德治与自治有机贯通,引导广大村民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乡村好习俗、好习惯、好风尚的文明乡风和良好家风蔚然成风。邀请专家精心谋划设计,将习总书记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省市思想大解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融入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小品、党员先锋榜先锋家庭户、先锋长廊,让村民在特色田园乡村党建红色氛围中不断学习进步。村党支部利用“三会一课”、村广播、宣传标语、墙绘等形式,广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乡村振兴战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内容,村民共建共享意识得到充分激发。

 二是村园融合推动发展。作为东台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所在地,兰址村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主动融入园区发展。借助省级园区创建,先后修建主干道32公里,主干道与352省道相连接,内外三沟配套,修建桥涵138座,进排水渠道4.2公里,独立泵房4座,建设配套电房2座,电力管网2.5公里,实现了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将兰址村纳入园区规划建设范围,实现园区产业规划与兰址村产业规划同步进行,配套实施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公共服务保障工程、乡村振兴推进工程,初步形成村园优势叠加,利益共享的联合开发格局。

 三是产业融合促进发展。立足主导特色产业,积极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瓜果蔬菜流通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发展设施农业,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有效满足市场需求。通过扶持深加工企业,打通三产融合关键环节,有效调解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稳定农民收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农耕文化园、农民公园、小憩点等文化节点,开展文艺演出、果蔬采摘等系列活动,打响了乡村旅游三仓品牌。

 打造生态特色 建设田园风光新农村 (大丰区恒北村) ——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企盼,恒北村走出了一条切合实际的乡村善治之路。

  恒北村地处盐城市大丰区南侧,隶属大中镇,距离城区4.5公里。该村有着40多年的早酥梨种植历史,以盛产早酥梨闻名,是全国最大的早酥梨商品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该村着力从农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实际问题入手,实行重点重抓,取得显著成效,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该村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村、全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慢生活休闲体验村、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省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一、发展现状 恒北村地势平坦,面积1.41万亩,人口3529人,耕地面积9600亩。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1.38亿元,村集体收入30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产业优势明显。该村是以栽植早酥梨、柿子、桃子、苹果等果树为主的专业村,果树面积8000亩,占耕地面积的83%,2017年果品总产量达5600吨,产值达7000万元,加工生产梨酒2万斤,产值300万元。连续6年举办恒北梨花文化节,连续4年举办恒北过大年等旅游节庆活动,每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以上。环境生态宜居。该村为国家生态村,村庄布局规整,全村绿化率达91%,与周边镇村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泉”的万亩连片特色产业效应。文化气息浓厚。村里建有112亩的村民公园,配套村民广场、乡村大舞台、灯光球场、健身步道、音乐酒吧等公共设施,成立了广场舞协会、篮球协会、戏曲联谊会、舞龙舞狮队等各类群众文化组织。2016年中央七套美丽乡村快乐行在恒北村专门录制第四届恒北梨花文化节。近年来,引入了非遗瓷刻、秸秆画、摄影、国学、农耕文化、乡村民谣、大丰老字号地方美食一条街等文旅项目,乡村文化元素更多集聚。党组织坚强有力。村两委班子中本科学历2人,大专以上学历3人。村党委书记李晓霞是党的十九大代表,2016年被中共中央表彰为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村主任是哈工大数学系研究生,统筹协调能力强。2016年恒北村“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工作法被评为中组部优秀基层党组织工作法。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坚持规划引领。实现治理有效,离不开科学规划的定位和引领。早在2008年,恒北村就着手编制符合城乡发展的规划,充分考虑到农村水体资源保护、土地集约利用,农村生态旅游、农村地域文化传承等因素,先后编制了《恒北村总体发展规划》《恒北新村建设规划》《恒北老村庄整治规划》《恒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全村立足“梨园风光、生态宜居、乡村旅游”的发展定位,在“一心、两轴、三片区”总体空间布局规划的引领下,坚持个性化、精品化打造,保持老村庄白墙黛瓦风貌的同时,新建设的村庄以单体、连体、跃层式等不同风格的楼群组成外观和谐统一的建筑风格,新村庄建成后,绿地成片、绿带环绕、绿树成荫、小桥流水,呈现出生态宜居的幸福家园。

 (二)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做优果品产业。依托8000亩果树优势,不断更新梨果品种,引进苏翠冠、苏翠一号等新品种,改善梨果品质和口感。加强品牌建设,加大创建力度,恒北早酥梨通过欧盟食品认证,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通过贴牌生产、品牌合作、异地加工等形式,开发适销畅销的梨果酒、梨梳等新颖产品,培育新的盈利点、增长点。建立现代营销渠道,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开通“**大丰恒北村”淘宝企业店铺、“恒北村苗木”阿里巴巴企业店,自建恒北商城自营平台,创成**省电子商务示范村。积极与顺丰物流、“拼多多”、“捷农生活”等平台合作,拓宽营销渠道,提升果品、苗木等产品效益。发展赏花经济。四月一树花,七月一筐梨。针对游客赏花需求,该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建设景区,完善配套。先后投入2700万元,打造了文化长廊、生态长廊、观景亭、锦绣果园、恒北果品苑、春秋酒店、恒北农家乐等乡村旅游设施。浙商投资建设的原乡温泉旅游度假村建成营运后,年均将可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果品苑、美满人家宾馆、恒北春秋酒店、恒北精品民宿、游客接待中心、游客超市、农家乐等配套设施齐全,“全梨宴”美名远扬,酥梨炖佛手、酥梨咕老肉等20多道特色梨子菜肴,在彰显恒北特色餐饮文化的同时,也大大拓宽了增收空间。

 (三)做美人居环境。近年来,村内大力改善村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村五横五纵的20多公里村内道路两侧,全面进行高标准绿化、栽植杨柳、女桢、杉树等树木23万多株,安装路灯300余盏。针对沙土河坡经常塌方的问题,全面修设了格埂骨架和木桩等生态驳岸。全村河道生态驳岸15公里,统一建设水码头,刷白出新农庄旧房屋600多户,村民房屋点缀农民画美化村庄,建设标准垃圾池300多座,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处,铺设生活污水管网8000多米,建设3A级公共厕所5座,建立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的清运管理模式。

 (四)做实民生保障。实施便民工程,提升办事效率。村部设立便民服务大厅,为村民提供村镇建设、民政事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7项服务,实现“四不出村”,即参保登记不出村、保费缴纳不出村、待遇领取不出村、权益查询不出村。近年来,对60周岁以上老人每年补助300—2000元不等的补助金,村民合作医疗每人每年村支持20元,持残疾证的每人给予200元农资帮扶,当年新考入大学的家庭一次给予500—2000元的奖励。实施惠民工程,提升幸福指数。村里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服务弱势群体,设立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活动场所,组织留守儿童和老人开展读书、绘画、篮球、乒乓球等文体比赛活动,建立了对残疾、智障、五保等弱势群体的节日慰问制度,构建完善了关怀弱势群体的兜底保障体系。实施治安工程,确保一方平安。设立警务室、监控室、调解室,建立“大联防、大技防、大调解”体制,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全村连续十二年未发生刑事案件。

 (五)创新治理方式。推行“四议四公一监督”工作法。凡涉及居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都通过党组织会议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代表)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和事前公告、事决公示、事中公察、事后公布及监委会全程监督的程序实施。规范村务公开。规范财务公开内容、程序、形式和时间,建立群众民主监督与组织监督相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村务公开监督体系。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在致富、健康、文化服务等方面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实行“1名村干部+1名骨干党员+1支特色服务队伍”的“111”微服务,围绕服务村民、关爱孤寡残疾、留守流动儿童、空巢老人、爱绿护绿、保护生态环境等开展活动,对特殊需求农户提供预约上门服务,确保每月20日统一活动日集中服务一次、平时随时预约服务、重要事项集中服务。结合党建发展,培育乡土人才。通过开设乡村旅游中专班,加快职业农民的培养,有针对性地把社员中的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干部培养成合作社的致富带头人、把合作社中勤劳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党员培养成合作社带头人。两年来,围绕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民宿12家,培训乡村旅游学员77名,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实施党建+群建。通过党建+工建,把党工组织建在农业产业链上,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党工组织建设;通过党建+妇建,将妇建纳入党建的总体部署,在村党委的领导下,选举产生由1名主席、3名副主席、15名执委组成的妇联班子,带领全村1230名妇女立足“发展庭院经济、服务乡村旅游、建设美丽恒北”创业就业,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通过党建+团建,调动广大团员青年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以“五四”青年节等重大节日为契机,教育和引导团员青年了解党、接近党、热爱党,向党靠拢,听党话,跟党走;积极与机关、国有、民营企业开展村企共建,助力乡村振兴;和沈海高速一大队、大丰区消防大队上海武警八支队,结对军民共建、开展军民活动,促进军民融合。

 三、启示 一是因地制宜、塑造特色是根本。恒北村坚持因地制宜,依托全国最大的早酥梨生产基地之一、五十年的种植历史等生态资源优势,坚持围绕梨花美、人文美、生态美、和谐美“四美”工程,打造生态特色,建设最美乡村。多年来,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紧扣“一村一品”,集中发展果品特色工业、设施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等产业,推动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走出了一条既有投入又有产出的特色建设之路。

 二是拉长链条、“接二连三”是关键。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村级经济集体有了积累,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才有“钱袋子”。恒北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得益于不断拉长产业链,注重与“旅游+”“互联网+”融合,不断提升梨果附加值。壮大集体经济,要创新举措,积极挖掘村集体经济发展潜力,探索出一条多元化、多样化、多业化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多年来,积极研究剖析产业发展新路子,加大农业品牌建设,提高科学种植水平,结合产学研增强农产品的品牌品质竞争力,用好“互联网+”、农村电商等平台,找准市场信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就业培训,让农民有想法有能力富。

 三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底色。恒北村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不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老路,加大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力度,展现农村生态特色,统筹推进农村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绿色美丽家园,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以精细化、标准化、常态化为标准,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行网格化监管,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提升村容村貌。

 发挥城郊优势 建设水美乡村 (广陵区沙头村) ——沙头村充分发挥其城郊地理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做强特色生态产业,加快构建特色现代农业,增强村级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沙头村位于扬州市南郊,以沿江高等级公路联系扬州南部新城、江都港区以及广大沿江地区。2017年沙头镇被列入蔬艺体验小镇创建名录,沙头村作为沙头镇蔬艺体验小镇创建的核心区,先后获得、**省三星级康居乡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民主法治村、省级农业休闲观光示范村和省级水美乡村的荣誉称号。

 一、 发展现状 沙头村由原沙头村和念二村两个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95亩,水域面积682亩,共有21个村民自然小组,总人口3073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为122万,人均住房面积超50平方米。全村均已安装自来水,有线电视,网络入户率达到80%,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农村劳动力就业100%;道路硬化、亮化率达100%;建有2000平方米农民游园和30亩休闲氧吧公园,篮球场地、乒乓球桌、健身路径及休闲设施等公共设施齐全。全村改厕达标率100%,垃圾处理率达9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村内建有农民游园3处,绿化率达50%以上。以扬州农耕文化为主题,通过实物、图片、模型、沙盘等手段,展示扬州的农耕历史、传统民宿、特色乡情;开展扬州中小学生农业科普教学的一个新基地,并对外宣传传统农耕文化;建成一个120平方米农家书屋,60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设有一个村级卫生服务站和居家养老服务站。每年开展“十佳敬老之星”“优秀党员”“文明示范户”评比等活动通过身边的榜样教育人、感染人、带动人。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积极发展设施农业。该村全年农业总产值6500万元,目前全村2000多亩土地全部流转,主导产业为西瓜、草莓、葡萄、高效蔬菜,先后引进了扬州青、矮脚黄、扬子青等特色青菜品种。现有西瓜大棚200亩,每年产量500吨,产值250万;草莓80亩,每年产量160吨,产值800万 ;葡萄 45亩,每年产量63吨,产值215万;蔬菜大棚600亩,产量6000吨,产值2800万。建成10000平方米的扬州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和6000平方米连栋恒温玻璃育苗中心,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致富,并成为扬州市菜篮子工程基地的主战场。

 (二)引进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引进西江生态园、紫福生态园、乐活农业观光园、扬子江农业观光园和西江民族风情园5家龙头企业。西江生态园内重点打造扬州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和连栋恒温玻璃育苗中心,使沙头村的农业观光增添了一个核心景观;紫福生态园占地面积146亩,其中西瓜草莓种植40亩,大棚蔬菜种植60亩,待种植40亩,滩田100亩,建有格桑花海和垂钓中心;乐活农业观光园占地面积256亩,其中西瓜草莓种植80亩,大棚蔬菜种植100亩,河塘12亩;扬子江农业园占地面积130亩,建有西江生态主题餐厅、蒙古包、垂钓中心、动漫主题园、烧烤区等;西江民族风情园占地面积60亩,有儿童乐园、高效农业种植及西江餐厅等。

 (三)大力推进乡村旅游。该村按照“田野让你快乐,生态伴你健康,农业助你游兴,科技带你益智”的理念打造现代农业园区的农业观光板块。现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个数5家,供游客观光采摘区域10块,启动建设多功能综合服务中心及观光休闲漫道等项目,以乐活生态园、扬子江农业园和大众紫福生态园为依托,设置特色蔬果观光带,休闲林地观光带和时令蔬果采摘园等分区,大力开发农耕体验,林地游玩,田园观光、休闲垂钓和蔬果采摘等观光体验项目。同时,每年举办西瓜节、秋收美食季、赛龙舟等多种旅游推广活动,支持鼓励村民将现有闲置房屋改造民宿和开办农家乐,进一步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致富。

 三、启示 一是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实业兴村。充分利用各类资源,配套基础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农村产业多样性,吸引着更多的投资者到村投资。先后引进农业龙头企业5家,开发观光、休闲、娱乐等项目;引进种植专业大户10多家,种植西瓜、草莓、葡萄等果蔬经济作物;引进水产养殖大户7家,发展龙虾、甲鱼等特种养殖。

 二是挖掘内在动力推动兴业富民。积极鼓励农民创业兴业,开展职业农民培训,深入挖掘乡村发展内在动力。动员全村有能力的人大胆创业、积极兴业。每年组织3-5次不同种类技术农民培训,让农民掌握西瓜、草莓、葡萄、西红柿、花瓜等现代农业的种植技术,再由龙头企业招聘进入相关部门管理,增加农民收入。此外,该村还积极和镇人民政府对接相关用工需求,发布就业信息,帮助村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深化产业融合

 发展富民经济 (高邮市菱塘村) ——菱塘村走产业振兴之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营造乡村文明新风尚。

  菱塘村是我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位于高邮市,其三面环湖、一面临山,犹如镶嵌在高邮湖畔的一颗明珠。历史文化悠久。据史书记载,早在隋朝,该地区已有先民居住。数百年来,菱塘回汉同胞和谐相处,包容共荣,培育了菱塘独特的乡风民俗。交通便捷。东有京沪高速、京杭大运河、扬泰机场和正在建设的连淮扬镇高铁,南有宁启铁路、宁通高速公路,333/611省道均穿境而过。产业融合发展迅速。通过深化优质粮油、特色水产和林禽等产业,村经济发展迈上了快速、高质发展的轨道。2016年,该村入选中国名村影响力300强第279名,并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村、中国特色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美乡村、**省文明村、**省创业型村、**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一、发展现状 菱塘村区域面积6.4平方公里,村内耕地面积4850亩,水域面积3800亩,林地面积800亩。下辖1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6205人。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28.33亿元、村集体收入143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66元,人均住房面积超55平方米。基础设施完善,目前全村的通电、通水、路道硬化、绿化、亮化率达100%,网络入户率达96%。民生保障健全,村自来水饮用率、有线电视安装入户、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均达100%;区域内有配套完善的幼儿园、小学、初中、职业高中各一所,乡卫生院、供电所座落在村中心,区域内有三家大型购物超市、新建的民族敬老院1座,可同时入住150人。新建村便民服务中心于2017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人居环境优美,全村农民集中居住达60%以上,卫生改厕达标率100%,垃圾处理率达98%,秸秆综合利用率100%;村内建有生态健身公园4处,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在1400个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98%以上,实现了“山青水净天蓝”。

 创新德治与法治相融合的矛盾调解机制,发挥“五老”中的新乡贤作用,设立3家以个人命名的民事纠纷调解室,成立志愿者队伍,开展以群教群活动,把各类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中。村民对两委班子组织建设满意度和社会治安满意度都在98%以上。村党总支被**省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新建综合性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电子图书馆、村民影院、健身广场等文体活动基础设施;成立了菱塘村扬剧团、菱塘村姊妹花演艺团等文体团队。制定“三自三和”菱塘精神,完善 “村规民约”、制定 “村民卫生公约” “文明有礼24条”等规章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选树活动,村内先进榜样层出不穷,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坚持生态美村,村容村貌改善明显。

 先后对村内桃源片和菱塘片部分村民小组进行了土地复垦和整理,工程总面积达1600亩,拆除废旧房屋320间,填埋水塘26个,改建生产道路5公里,建设硬质引水沟5000米,涵闸120座,新开水库6个,面积80亩,可存蓄生产用水20万立方米,新增耕地面积320亩。对村三里片、新桥片农田进行了平整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共平整土地520亩,建设硬质引水沟2500米,引水干渠600米,涵闸53座,生产桥4座,硬质化道路1200米,拆除房屋3100平方米,迁坟25座,新增耕地45亩。现全村高标准农田达到3960亩,占基本农田82%。设施农业比重达85%,农业机械化水平达95%。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建设全生物质的水系改良体系,提升生态养殖水平,打造“**省现代渔业精品园”等。

 (二)坚持产业兴村,品牌产业发展兴旺。

 菱塘村的以高邮湖大闸蟹为主体的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占地3000亩,通过与高等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全面推广现代养蟹技术,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生态养蟹管理体系和机制,推广健康养蟹技术,发展生物养蟹,完善了全生物的水质改良体系,实现零排放。目前该基地已成为扬州市养殖技术水平高、生产效益高(亩均效益达3000元以上)、村民受益高(每年每亩承包金折合稻谷700斤)的“三高”示范基地。“高邮湖”、“王鲜记”大闸蟹已成为闻名大江南北的品牌产品。

 菱塘村充分利用其 “回文化”、“古文化”、“水文化”、“田文化”等特色资源,积极推动优质粮油生产。主攻“田文化”这一短板,利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机遇,对本村独有的田园风光进行创意设计和保护利用,从“水、路、田、渠、林、村”等六个方面着手,选取入口、道路、水系等重点区域进行景观设计,打造了“显丘、露水、秀村、融绿”的特色田园风光,该基地已成为扬州市特色乡村游的重点景点之一,实现了由单纯卖产品向既卖产品又卖风景的转变。

 菱塘村特色林禽园区从单一的林业种植、家禽养殖发展成融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分享农业等为一体的新业态。园区内养殖有菱塘草鸡、扬州鹅、高邮麻鸭、野鸡、野鸭、野兔、鸽子等生态特色禽类。高邮鸭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产品、国家原产地域产品,并于2005年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进入国家水禽种质资源基因库。扬州鹅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通过国家审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特色鲜明的优质高产鹅新品种。通过吸收和嫁接现代化科学养殖技术,实施林中养鸡,实现了品种优良化、生产标准化、操作管理智能化、产品绿色化、环境景观化。

 (三)坚持实体兴村,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菱塘村充分利用村的行政、社会和人脉资源,帮助经营主体解决工商注册、场地、科技创新、土地征用、资金、劳动力等资源瓶颈问题,从而在全村形成了创业创新人才辈出,外地人才纷纷落户的喜人局面。目前,菱塘村有农业专业合作社9个、农业龙头企业 8家,全村经营主体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达42项,增加了业界的话语权。

 (四)集聚发展,园区建设成效显著。

 菱塘村拥有生态农业2500亩、生态蔬菜500亩的粮经种植园区,实施土地复垦项目及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实现了一平(即土地平整)、五通(即路道通、灌排水系通、自来水管道通、电力线路通、通讯线路通)、六化(即路道灰色化、水渠硬质化、房屋别墅化、环境优美化、设施配套化、园区景点化)。占地450亩的林禽共养生态园区,栽植了香樟、金桂、白玉兰、紫微、马褂木、红豆杉等名贵城乡绿化苗木,在林业园中发展散养鸡,年出栏25000羽,全天候的供游人外围参观、体验、购物。由扬州红心旺食品有限公司、扬州星月食品有限公司、高邮湖米业有限公司、扬州金三元农业有限公司及扬州四海木业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入驻的农业产业化园区,通过多年的打造和建设,有4家企业已成为扬州市农业龙头企业,扬州红心旺食品有限公司已成为高邮鸭蛋加工产业的领军企业。

 (五)聚力建村,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

 推行订单农业。高邮市兴旺鸭业合作社建立了“五统一分”的运行机制,即由合作社统一采购供应苗鸭,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防疫治病,统一采购供应饲料,统一销售成品,分户养殖独立核算。对合作社的鸭农实施“订单农业”模式,即保护价收购+二次结算的方式,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按保护价收购,市场价高于保护价,企业按市场价收购。在合作社有盈余的情况下,实行“二次分配”。与农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发展关系。目前全村已有4家合作社学习兴旺鸭业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共创市场,共享发展。完善土地经营股份合作。高邮湖畔水产专业合作社实行“租金保底+股份分红”的收益分配机制,农民以土地入股,即每年按每亩700斤稻谷的市场价折算土地租金为保底价,如果合作社经营有盈余,则土地入股的农民参与分红,享受股份红利,有力地调动了村民关心、支持渔场建设的热情。

 三、启示 一是因地制宜确定产业发展方向。菱塘村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传统的产业优势,因地制宜,高起点制定发展规划;精准发力,高标准组织实施。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稳打稳扎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植新业态,拉长产业链,构建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旅游观光一体化的产业新模式,全面提升绿色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成效。

 二是招贤纳士夯实产业发展根基。菱塘村以包容开放的姿态,在用力培养鼓励本地能人投资创业的同时,着力吸引各方能人贤士来菱塘创业兴业。

 三是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发展升级。该村精心组织实施“标准、品牌、电商”三大战略,促进创新资源不断集聚,推进产业发展升级。充分利用各种电子商务平台和高邮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品牌影响力以及营销空间,成为农产品电商领军企业,带动了农业农村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打造葡萄特色小镇

 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句容市丁庄村) ——以葡萄种植为基础,注重产业融合,实现农民收益多元化,推动乡村振兴。

  丁庄村位于革命老区、国家5A级风景区、道教圣地—句容市茅山镇,以葡萄种植为特色产业,是全省闻名的葡萄专业村。交通便捷。东距扬溧高速出口3公里,北距沪宁高速6公里,句茅景观大道穿越行政村。历史文化悠久。丁庄葡萄起源于1989年全国劳模方继生先生试种的2亩巨峰葡萄,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发展,如今丁庄村及周边葡萄共种植20000亩,有夏黑、美人指、金手指、白罗莎、阳光玫瑰等早中晚熟40多个品种。产业融合发展迅速。近年来,丁庄村更加重视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打造葡萄特色文化、举办葡萄节等活动,大力发展观光、休闲、旅游、采摘,葡萄产业经济快速发展。丁庄先后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级生态示范村、**省科普示范村、省电子商务示范村。

 一、 发展现状 丁庄村地域总面积11.18平方公里,辖24个自然村,居民1389户人口3524人,耕地面积11584亩,水域面积915亩,村集体资产82万元。全村的通电、通水、路道硬化、绿化、亮化率达100%,网络电信实现全覆盖;建有1家行政村公共服务中心、1家卫生院、18处垃圾中转站、4处公厕、4处文化活动场地、2家银行储蓄所、12小商店及农资服务站、13个活动室,配有校车,每个自然村各有一个停车点。丁庄葡萄先后荣获无公害、绿色和著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年产量达2.7万吨,实现销售额2.7亿元。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创建葡萄小镇,完善产业基础。

 完善生产设施。葡萄小镇是句容市丁庄葡萄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总规划面积1万亩,目前累计投资2亿元,已建成包含丁庄葡萄社员服务中心、葡萄文化主题馆、葡萄交易展示中心、电商交易中心、仓储冷藏中心、葡萄检测中心、葡萄分解中心、游客接待中心、农民培训中心和**农业大学丁庄葡萄研究所等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围绕标准化生产,和南方葡萄首席专家陶建明教授合作,建成**农业大学丁庄葡萄研究所和30亩标准化生产基地。围绕新技术推广,引进了枝条粉碎机、开沟施肥一体机等机械,实现葡萄生产机械化;与电信公司合作,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葡萄田水、温、光的精准管控和智能监控、智能灌溉、农产品生产全记录等。先后建成9个标准化葡萄园,积极引导农户提高葡萄生产标准。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对区域内建筑外墙进行出新彩绘,完成道路两侧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建成葡松林乐园、农耕文化体验区和爱情主题园、**农业大学葡萄试验区等旅游配套景点。按照“三路两巷一湖”总体规划,完成丁庄葡萄小镇核心区的污水管网、天然气管道、强弱电杆线下地、节点景观和村史馆等工程建设。

 (二)整合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产业。

 强化政策支撑。先后出台《关于优化调整桑葚产业结构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和扶持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茅山镇国家农业公园与葡萄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启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了现代农业转型发展。

 保持品牌优势。实行“五统一”管理模式,指导服务园区的葡萄生产,实现干家万户“小生产”与干变万化“大市场”的无缝对接。统一种植标准,确保葡萄品质,实现葡萄价格提升,2017年“阳光玫瑰”价格卖到30元一斤;统一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葡萄用药价格相对市场降低20%,有机肥料采购价格比原先优惠30%~50%;统一品牌包装,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统一市场销售,发展电子商务,帮助合作社更多的中小种植户葡萄销售盈利;统一技术指导,不断提高葡萄种植水平和品种的更新换代。

 发挥人才优势。构建了三级人才培养机制:与日本农协会合作,签订“葡二代”培养机制,吸引一大批年轻人返乡创业,从事葡萄产业;与**农业大学、镇江农科院合作,通过理论教学、现场教学、试验区跟班作业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葡萄种植专家;成立“营农指导员”队伍,提供葡萄种植技术的同时,还提供市场服务、管理服务、困难帮助等,让每一个葡萄种植户都不掉队,让每一亩葡萄都能卖出好价钱。

 壮大规模优势。提高农业适度规模水平,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队伍。目前,全村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7家,家庭农场102家,家庭农场经营规模突破1万亩,老方葡萄合作社、丁庄葡萄合作社先后荣获“全国五好合作社”称号,二丫专业合作社获得“**省五好示范合作社”称号,友华家庭农场和满日家庭农场获得“镇江市示范家庭农场”称号。

 (三)推动融合发展,提升产业价值链。

 注重发挥资本效能。在发展葡萄产业的基础上,注重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该村先后引进了东方紫酒业、茅宝葛园、义利康酵素、葡萄田园综合体等农旅融合项目,有效提高葡萄等农产品的附加值。围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乡村旅游,引导丁庄葡萄种植大户依托葡萄产业发展一户一品项目,先后通过自主加工、代加工等模式,形成葡萄籽油、葡萄饼干、葡萄萃葡萄面条等十大产品,深受游客的欢迎。

 精心培育全域旅游品牌。深度挖掘山水农林风光和历史人文资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大力推动十大庄园、十大家庭农场、十大旅游产品和十大节庆活动“四个十”工程建设,有效地促进全镇旅游产业发展升级,葡萄小镇形象更加美观具体。连续举办了九届葡萄节和首届音乐节等节庆活动,中央电视台、**电视台新华网、新华日报、FM89.7、微信微博平台等多种媒体对节庆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大大提高了茅山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坚持“走出去”战略,加强旅游品牌营销,积极参加全国全域旅游春季发布会和**旅游推介会,有效提升全域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创新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益。

 多渠道促进葡萄营销。多次赴上海、**、无锡等地考察合作,加强丁庄葡萄在经济发达城市的营销推广力度。目前,已经与**苏果超市、苏宁易购、上海华润集团、无锡金科地产、京东生鲜等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完善了联社销售体系。同时重点通过供货销售、专柜销售、试吃推介、品牌宣传等方式,推动丁庄葡萄进军高档销售市场。2018年园区葡萄提前半个月基本销售完毕,农户亩均收益超过2万元。

 用好新媒体助力销售。合作联社大力推广“互联网+农业”,建立“手机、淘宝、微信、网站”四位一体电子销售平台,注册了“丁庄葡萄”区域公共品牌,将“丁庄葡萄”作为母品牌,原有每家的品牌作为子品牌,统筹体现在包装盒上。根据统一的品质标准,进行装箱销售。联合顺丰公司解决了鲜食水果运输难的问题,葡萄最远可以销售到新疆。2018年电子商务突破100万斤。

  三、启示 一是统一规划推动农业现代化。做好产业规划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2015年丁庄葡萄结合产业发展,制定了“一核两轴三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总体布局。聚焦葡萄产业,推动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效应,将园区打造成集采摘、观光、游乐、运动、养生、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业旅游休闲特色小镇。

 二是科技人才支撑产品标准化。科技强,人才强,才能带动产业产业强,经济强。丁庄村成立万亩葡萄合作联社,加强与日本农协和镇江农科院合作,成立示范基地,推广葡萄最先进的品种和最标准化种植模式;成立葡萄试验区,推广了物联网技术、温室智能大棚栽培、机械化推广等作业方式,提高产品质量,保证葡萄品种始终领先于国内同行水平。

 三是多措并举保障农民利益最大化。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要最大程度激发其活力与创造力,就要千方百计增加其收益。丁庄葡萄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电子商务、葡萄节、市场推广等多种途径,助力农户标准化生产和销售。和义利康酵素合作,保底收购残次果,给农户吃“定心丸”。引导种植户开展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深挖潜力 打造宜人宜居新农村 (扬中市新治村) ——深挖特色资源潜力,培育乡贤文化新动能,融入综合整治铸就宜人宜居新农村。

  新坝镇新治村位于扬中市西南部,傍长江、邻一桥、望圌山。该村以崇尚法治、以德治村、廉洁自律、绿色发展为建设理念,围绕“法治、德治、廉治、绿色”四个主题,打造生态新治,铸就宜人宜居新农村。先后获得“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全国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最美乡村”“**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省三星级康居乡村”“**省级森林生态示范村”“**省低碳发展示范村”“**省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省健康村”等荣誉称号。

 一、发展现状 2010年新治村由原治安村、永治村、治联村三村合并而成。土地总面积380公顷,建设用地137.6公顷,居民点用地面积35.5公顷;农用地中,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为133.26公顷、137公顷。下辖44个村民小组,党员270人,户籍人口4362余人。2017年村级稳定性收入、集体总收入分别为360万元、550万元,为村级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乡风文明。该村按照“美在乡风民风、美在人居环境、美在文化生活”的要求,搭建村级百姓大舞台,高标准配备设施,高素质组建队伍,高水平编排节目,以原汁原味、有滋有味、多姿多味的农村文化节目,展示新治特色风景。2011投资 200 余万元建设了集会议接待和居民休闲娱乐为一体老年活动中心;建成的农家书屋,征订刊物超过 20 种,藏书 7000 余册以上;成立新治村宝晋诗社,定期组织诗友讨论诗词创作。目前,一类健身广场、村级文化大礼堂等正在筹建当中。

 (二)旅游设施。该村围绕全域旅游规划不断建设完善旅游设施。拟投资1.5亿元打造主题文化民宿片区,依托老圩埭园建设宿予主题文化民宿,满足游客文化、餐饮、住宿、休闲活动需求,;建设占地10万余平方米的陈履生美术博物馆;以红色渡江广场为核心建设红色长廊,使游客们在休闲之余,感受红色文化熏陶;建成特色田园示范小区,分为高效农业区、新居民区、传统村落区、便民健身区等几个区域,土地面积达150亩。

 (三)民生保障。目前,该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 35120 元;村内户户通道路,村村通公交,居民交通出行便捷;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村民福利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为困难家庭建立家庭档案,为符合要求的贫困户办理低保,定期进行走访慰问;对特困家庭进行危房改造;为 60 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代餐、送餐服务,村里80岁以上老人每年发放老年慰问金,医保续保率达 100%,社保续保率达 98%以,社会就业率达到 100%。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科学编制发展规划。该村邀请省环科院专家协助编制《扬中市新坝镇新治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在分析新治村生态文明建设优势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编制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秀丽宜居的建设蓝图,促进了该村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二)强化内部长效管理。成立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做好全村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的布置、协调、监督、考核工作。组建专业的管护队伍,统一着装上岗,并定人定岗定责,明确管护范围、管护内容。广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宣传教育,强化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增强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主体意识明确村干部(网格格长)工作区,实行公示制,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考核细则,做到奖罚分明。

  (三)大力开展综合治理。开展河道保洁,实施小区内河道清淤工程,畅通水系,并根据实际情况,抛石护岸,科学绿化,逐步恢复“水清、岸绿、鱼游、景美”的原生态水系格局。因地制宜设置脚踏式封闭垃圾箱、瓜果壳箱,新建、改造和出新垃圾池,成立专业保洁队伍,严格执行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制度,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以自然水系为纽带,在河道两侧种植绿化,打造 “观光型生态河道”;积极鼓励住户门前自绿,美化庭院,家家户户各俱特色的绿化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投资70余万元建设新治园艺,沿江栽种树木150余亩。加强道路管养,实施道路硬化、亮化工程,完成新老小区衔接、小区连通环江路等道路建设,有序架设杆线,科学设置路灯。积极推进生活污水专项整治,全面推进三格式化粪池改造工程,建成污水处理中心3座,采用微生物、微动力、自然湿地三重处理工艺,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坚持“三不、两保留”(不大拆大建,不大挖大填,不大砍大伐,保留农村传统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改善村容村貌。打造“十分钟健康圈” ,满足村民健身需求。

 (四)积极推广光伏应用。以“金屋顶”工程为契机,该村于2015年安装光伏发电站, 2016年至2017年在3个小区推广光伏应用,安装户数在200户以上,其中为15户困难户免费安装光伏,年可增加稳定性收入2000余元,使村民在享受绿色低碳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家庭收入。

 (五)高度重视治水护水。加强黑臭水体内源治理,完善河道生态修复。结合水环境综合整治,清理水体沿岸积存垃圾,做好河岸、水体保洁,及时清除季节性落叶、水面漂浮物。依据村规民约严厉查处向河道倾倒垃圾、污水和建筑道渣的行为。同时结合实际,修复岸带绿化,恢复河道生态功能,因地制宜种植水生植物、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三、启示 一是在地方特色资源中挖潜力。该村以新坝智慧电气小镇、全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契机,整合当地红色旅游资源,以渡江广场为核心,向东延伸到打靶场、国防园,西延到湿地公园、梓阳园,不断加大开发建设力度,有力促进了产业的规模发展。

 二是在弘扬乡贤文化中找动力。新治村依托全市首家村级法治文化推广中心(新治村鼎新法治文化推广中心)、乡贤馆、乡贤文化长廊,培育乡贤文化,涵育文明乡风。从2016年的新治好人到2017年的新乡贤,从组建五老说和团到成立宝晋诗社,从新治村老年协会建设到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到文化惠民及乡村旅游,乡贤在该村经济文化发展、旅游开发、公益事业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后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因地制宜谋发展 乡村旅游踏新路 (姜堰区湖南村) ——湖南村夯实旅游基础,强化产业融合,积极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湖南村位于苏中里下河地区,地处姜堰区溱潼古镇南端,溱湖湿地东岸,历史悠久,区位优越。该村交通便捷,S29盐靖、S28启扬高速贯通南北,距离姜堰火车站仅10分钟车程,扬泰机场1小时车程可达。该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产业融合发展迅速,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先后荣获“农业部中国最美乡村试点村”“**省最美乡村”“**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泰州市十强村”“泰州市强富美高新农村建设十佳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一、发展现状 湖南村现有28个村民小组,共1423户4620人。2017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870元。全村通网、通电,清洁能源使用率达100%。村自来水饮用率、有线电视安装入户、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均达100%,建有幼儿园、小学、乡卫生院、购物超市、居家养老服务站等,民生保障健全。生活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处理利用率达到100%。开通了“枕水湖南”微信公众号,广泛开展德治宣传,村民可通过平台及时反映矛盾纠纷,政务沟通便捷。积极开展 “最美儿媳”“最美老人”“最美居民”“十星文明户”评选、家风家训评选等活动,乡风文明清朗。

 二、 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强化管理,巩固提升摇橹船产业。湖南村枕水而居,靠船出行的生活经历,造就了一支勤劳能干的船娘队伍。近年来,随着风景区旅游的不断发展,摇橹船产业不断壮大。为推动摇橹船产业健康长远发展,该村协同景区共同制定了《船娘管理条例》,明确奖惩规矩,从制度上消除不文明服务现象;成立船娘自治小组,通过互相监督、互评评价、互相打分等办法,规范船娘日常服务;发布《船娘聘用简章》,严格把控船娘录用标准,着力打造学习能力高、服务意识高的“双高”型船娘队伍。2017年摇橹船带来的收益高达400余万元,并提供了船娘、桩工等近百个工作岗位,大大提高了村民收入。

 (二)完善基建,不断夯实旅游基础。湖南村借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突破现有产业发展格局,为村庄旅游体验度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在“硬件”打造上,全村推进环境整治,保证(建议加上五面的具体内容)等“五面”清洁,积极开展拆破拆旧拆障、散坟迁移、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专项行动。对村主干道进行维修、立面改造,最大限度的还原水乡青砖黛瓦的效果,体现里下河水乡的特色。新建亲水平台、连心桥和游船码头,对船埠码头进行维修,并打造会船、贡船供游客参观。对村庄内老旧厕所进行改造,新建三座星级旅游厕所以及生态泊车停车场,改善旅游环境。在“软件”塑造上,积极开展新风行动及常规乡风文明建设活动,开通“枕水湖南”微信公众号,实现村务公开,开展民意收集;开展“最美庭院”评比等多种活动,宣传乡风正能量,引导广大村民参与建设;成立旅游自律协会,组织村庄内部的农家乐、旅行社等业主外出培训,创新制定协会“流动红旗”制度,通过“评星授旗”活动激励会员争优创优。还邀请各地的旅行社、驴友、散客到村考察观光,广泛听取意见,带动村庄宣传。

 (三)策划活动,助推旅游项目发展。湖南村在稳步完成基础建设的同时也积极作出尝试,策划各类旅游活动,为后期的发展积累经验。每年四月召开的溱潼会船节,在临近溱湖风景区的河域安排摇橹船、篙子船并配备专业的船娘船工,为游客提供真实的会船体验。每年组织开展春季的“菱角采摘节”、端午时节的“水乡香粽情”、中秋时节的“踩藕活动”,簖蟹上市季节的“簖蟹尝鲜节”等活动,吸引了游客到村游览,宣传推广本地特色农产品。

 三、启示  一是发挥特色产业优势。湖南村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和旅游配套服务业,并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品牌、统一定价、统一服务”,把分散的农户通过完整的利益链条组织起来,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互利共赢。

 二是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发展。湖南村通过乡贤会议、项目推介、公众号发布等多种方式来吸引和招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如,通过项目招引,湖南村已与上海美控集团达成初步投资意向,拟投入2000万元的精品民宿区,就近引入全国知名品牌“艾米会”智慧农业项目,一期规划流转300亩土地,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发挥内在活力 实现产业兴村 (泰兴市祁巷村) ——祁巷村搞好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推动传统农业走向休闲观光农业、现代高效农业。

  祁巷村隶属泰兴市黄桥镇,地处泰州市“四区一带”中的沿江风光带。新长铁路,229省道,334省道穿村而过;数条公路在此聚集,直通江阴长江大桥的出入口位,已入沪宁两小时都市圈内;江海联运四通八达,距国家一类开放港口泰兴港仅半小时车程。近年来,该村整合全村资源,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形成高效农业、乡村旅游、培训拓展、猪鬃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农业农村经济走上了快速、高质发展的轨道。2017年祁巷村入选**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 “中国美丽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生态文明村”“**省最美乡村”“全国四星级休闲观光旅游乡村”“泰州市强富美高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一、 发展现状 祁巷村由丁庄、东小坞、周堡、祁巷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4.96平方公里。全村25个村民小组,1449户,常住人口5516人。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11.68亿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4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22元。全村通电、通水、路道硬质化、绿化、亮化率达100%,网络入户率达97%,天然管道煤气入户率达86%,污水处理率达92%。农村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有线电视安装入户率、自来水饮用率、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均达100%,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8%,建有学校、卫生室、敬老院、购物超市、农产品展销中心及便民服务中心。完善的农村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卫生改厕达标率、垃圾处理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100%。建立“1+1+X”富民党建模式,规范强化村级“三资”管理,创办《美丽祁巷》乡村杂志,建立祁巷农民文化艺术团,创建农民大舞台,成立红白理事会、禁毒协会、志愿者协会党员义工365等群众组织,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繁荣农村文化。

 二、 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干部带头,探索产业兴村突破口。近年来,村支部积极筹划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寻求推进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组织村民到苏南参观学习。村干部带头种起了葡萄、甜豌豆、蔬菜等,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全村146户农户从事猪鬃半成品的加工。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进行村内河道整治,全村道路、桥梁、路灯、绿化等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高。

 (二)夯实基础,促进融合协调发展。全村流转土地2968亩,用于高效农业发展,成立了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到统一供种、统一植保、统一销售,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破过去的稻麦两熟的农业格局,吸引能人流转土地,发展高效农业,祁巷蔬菜、香荷芋、苗木等农产品闻名省内外。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检测、统一包装,统一使用“祁巷牌”、“菊花港”牌农产品商标。实施科技兴农,与有关大专院校、农业技术部门挂钩联系,创建农业科普基地,定期组织村民开展技术培训。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渔业等开放型农业,建立了泰兴小杂粮种植基地、牡丹基地、玫瑰园基地、瓜果采摘基地及休闲垂钓基地,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祁巷村高效农业、猪鬃加工、乡村旅游等快速发展的实际,成立了农业合作综合社,统一协调全村资产、资源,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多措并举,做好产业兴村大文章。祁巷村紧紧围绕产业兴村,多措并举促产业集聚发展,现已拥有高效农业、乡村旅游、培训拓展、猪鬃加工等四大特色产业。在高效农业上,该村进一步向土地要效益,整合全村资源,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先后建设了蔬菜、花卉苗木、香荷芋、水产养殖等四个“千亩基地”和小杂粮、玫瑰园、高效果园采摘等基地,同时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制合作社等方面的运作和管理。在乡村旅游上,全力打造小南湖风景区品牌,不断增创旅游项目、娱乐项目和美食项目,鼓励村民创建“农家乐”,举办如灯会节、美食节、文化旅游嘉年华、全国钓鱼大赛等活动,吸纳人气、拉动消费,同时村内还建成了实践文化园和公共安全培训教育馆等多功能场所。在拓展培训上,结合乡村旅游,进一步完善各项服务功能, 2017年接待中小学生及游客20万人次,2018年接待25万人次。

 (四)优化环境,强化实体兴村。祁巷村村充分利用行政、社会和人脉资源,通过大力招商引资,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和本地党员干部、乡贤能人带头创业等措施,帮助经营主体解决工商注册、仓储、场地、科技创新、土地征用、资金、劳动力等资源瓶颈问题,从而在全村形成了大学生以回乡创业为荣、外地人才纷纷落户的喜人局面。目前祁巷村拥有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不断的推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五)创新机制,紧密村民利益联结。祁巷村不断探索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村已有的5家合作社学习泰兴市和平蔬菜合作社的“六统一”运行模式(即统一布局、同一种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防腐治虫、统一销售成品),发展“订单农业”,实现抱团共创市场,共享发展。同时,积极发展土地经营股份合作社。采取“租金保底+股份分红”的收益分配机制,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农民人均收入年净增6000元,有力地调动了广大村民支持和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热情。

 三、 启示 一是立足实际确定产业发展方向。祁巷村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立足高起点,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做到精准发力、高标准实施。现该村紧紧围绕高效农业、乡村旅游、培训拓展、猪鬃加工等四大特色产业发展的规划蓝图,集中全部资源,一张蓝图干到底。

 二是党员干部带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牵头组织学习,组织全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向先进单位学习,不断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另一方面,率先探索示范,在传统农业转向高效农业的关键时刻,由村干部带头探索,如祁巷村的香荷芋种植、蔬菜种植、花卉苗木种植等都是先由干部带头流转土地,摸索经验,让村民看到实效,而后不断发展起来。

 三是人才为先,夯实乡村发展智力基础。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产业基地+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四位一体新体制,大力引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经纪人。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吸引了本村大学生回乡创业。

 四是科技驱动,助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祁巷村加强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科技与农业产业化的密切配合,提升农民的科技素养,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开设网页,强化宣传;开展电商交易,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

  转型升级促发展 培育产业新动能 (沭阳县周圈村) ——周圈村延伸花木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花木、电商、旅游产业提档升级,营造乡村文明新风尚。

  周圈村是苏北花卉的发源地,位于宿迁市沭阳县新河镇,新沂河、岔流河、老沙河三面环绕,胡家花园、古栗林镶嵌其中。周圈村人杰地灵,是新河胡氏文化的源头,素有“千年古村落,百年板栗林”之称,当地古栗林、岔流河被划定为省生态红线保护区。历史记载中的当地胡、周两大姓氏,数百年来和谐相处,包容共荣,涵养了周圈独特的乡风民俗。该村通过深化优质精品花木、特色干花和电商旅游等产业,为发展注入新动力,村经济迈上了快速、高质发展的轨道,先后获得全国十大魅力乡村、全国花木之乡、全国生态文明村、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淘宝村、全国农业互联网第一镇、中国盆景淘宝第一村、国家级苗木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省休闲观光旅游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一、发展现状 周圈村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村内耕地面积2270亩,水域面积580亩,林地面积500亩。下辖18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5186人。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9.68亿元、村集体收入639.69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371元,人均住房面积超82.5平方米。全村的通电、通水、路道硬化、绿化、亮化率达100%,网络入户率达96%。村自来水饮用率、有线电视安装入户、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均达100%;区域连接镇区,建有配套完善的幼儿园、小学、初中、文化中心、花木协会,村内建有文化广场、卫生室、淘宝服务站、网络创业服务中心、购物超市、村便民服务中心等。花木盆景长廊及胡家花园坐落于村中央,村域范围60%为古栗林生态旅游区,有阳光沙滩、茶社、普善寺、古栗林公园等生态旅游景点。全村农民集中居住达80%以上,卫生改厕达标率100%,垃圾处理率达98%,秸秆综合利用率100%;村内建有生态健身公园4处,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在1400个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98%以上。形成了观赏苗木、盆景、干花、鲜花、盆栽绿植、淘宝花木资财等六大产业板块,其中观赏苗木、淘宝盆栽盆景等居主导产业地位,干花、盆景加工基地全国最大,号称中国盆景淘宝第一村。拥有23家快递6000家淘宝网店的镇电子商务快递园,日处理快递10万件,号称中国农业互联网第一镇。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种植特种花木。周圈花木种植历史源远流长,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展开大面积种植,1999年建成苏北地区最早、规模最大的特种花木盆景销售市场。近年来,通过与高等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全面推广现代种植技术,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生态花木种植管理体系和机制,推广环保种植技术,发展标准化种植,完善了全覆盖的环境改良体系,实现零排放。目前该基地已成为苏北地区花木种植技术水平高、生产效益高(亩均效益达20000元以上)、村民受益高的“三高”示范基地。“周圈盆景”已成为闻名全国的品牌产品。

 (二)发展花木电商。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兴起,当地农户纷纷开始通过互联网销售花木盆景,销售平台涵盖网店、微店、直播等。全村1163户花农中,开设网店的有980户,在天猫、京东等平台开设的专门卖花木盆景网店达1140余个,村内入驻的快递公司有30多家,盆景年销售额2.4亿元,其中线上销售额1.2亿元以上,带动从业3000多人。

 (三)兴起乡村旅游。该村依托历史悠久的胡家花园、享誉全国的周圈盆景市场,以及百年历史的古栗林公园、香火旺盛的普善寺等,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年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目前,该村以花木旅游小镇建设为契机,围绕“花木+旅游”推动旅游产业深度开发。

 (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村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其中省级1家;有农业专业合作社6个,全村农业经营主体128家;拥有花木国家资质企业16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1家,二级资质企业6家。近年来,村组织实施基地建设6个,品牌创建5个,制(修)定当地主要花木品种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6个;拥有**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1家,有 7名专家团队15名科技特派员。2017年该村转化新成果26项,吸引科技特派员开展服务61人次。

 三、启示 一是因地制宜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周圈村根据自身的花木资源优势和传统的花木产业优势,坚持因地制宜,高起点制定花木产业发展规划,稳扎稳打推进传统花木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培植新业态,构建(花木)种植-(干花)加工-(网络)销售-(生态)旅游观光一体化的产业新模式。   二是招贤纳士奠定产业发展根基。积极培养鼓励本地能人投资创业,大力吸引覆盖花木种植、干花加工、三产服务业及旅游电子商务产业等领域的能人贤士到村创业兴业,为该村的经济发展产业兴旺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三是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发展升级。精心组织实施“标准、品牌、电商”三大战略,促进花木、电商、旅游三大产业创新资源不断集聚,推进产业发展升级。依托省市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各种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农产品电商领军企业。

  ——END——

 

Tags: 振兴   乡村   典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