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公文写作 > 经济文书 / 正文

2022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学习体会

2022-12-10 08:20:0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学习体会,供大家参考。

2022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学习体会

2022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学习体会

 

  1 0 202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精神

 学习体会

 12 月 10 日至 12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总结 2019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 2020 年经济工作。

 这次会议求真务实、科学谋划,进一步统一认识、凝聚共识、坚定信心、激发干劲,对于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具有重要意义。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我们马上就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 年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开局之年,我们将迈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的第一步。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做好经济工作,既要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更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走稳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

 2019 年指出,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优,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2020 年指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面向未来,要看到处于攻关期的中国,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也要看到,虽然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升级的复杂局面,但是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

 2019 年,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2020 年坚持稳字当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善

  2 和强化“六稳”举措,健全财政、货币、金融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019 年,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2020 年,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打好三打攻坚战,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2019 年,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2020 年,必须科学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把供给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加强全局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决胜阶段最为关键,冲锋时刻愈显奋勇。我们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全面做好经济“六稳”工作,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稳步前进。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找准组织工作服务中心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以高质量的组织工

  3 作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越是改革行进时,越是要坚持党的领导。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做好经济工作十分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组织工作应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建、干部和人才工作,努力为经济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组织保障。

 要进一步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尤其是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民生工程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的干部用起来,形成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合力。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建立完善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多下功夫,努力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2022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学习体会

 

 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笔记

 新华社北京 12 月 10 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 月 8 日至 10 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 2021 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 2022 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在讲话中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

 【一、总结 2021 年经济发展成果】

 会议认为,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艰苦奋斗的结果。

 【这一部分主要有 5 处变化:

 一是把“从容应对”改为“沉着应对”,凸显客观难度和主观冷静。

 二是总括部分新增“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三是领先地位部分新增“和疫情防控”。

 四是把“加快发展”改为“加快壮大”,凸显自身基础比较薄弱和发展的迫切性。

 五是产业链韧性后删除“和优势”三个字。

 上述简单几个字句的修改,将政治局会议相对乐观的评价下调到相对客观冷静的评价,更符合当前发展实际,基调与后面的形势判断和工作部署更加一致。】

 【二、判断当前经济形势】

 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做强经济基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多边主义,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这一部分充分说明了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内部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是对内部发展压力的最新表述。外部面临以中美博弈为核心的新冷战,随着美在涉港、疆、南海等方面的失败,美联同英、澳、印、日、加等越来越聚焦打“台湾牌”,已日益趋近极限施压,有可能带来一定程度的地缘政治风险,这可能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发展面临最大不确定性。同时,疫情反复、供应链冲击、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等也继续影响经济健康发展。当然,这一部分也表明了信心和决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做好自己的事情,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任何风云变幻都改变不了的事情。】

 【三、将党应对经济发展风险挑战的经验总结为“四个必须”】

 会议认为,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我们进一步积累了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沉着应对重大挑战,步调一致向前进。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

 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

 【这一部分的概括既是经验总结,也有些警示的意味:一是要做到“两个维护”,沉着冷静;二是要不走偏不着急,质的提升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三是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不能动摇,这一基调自十八大以来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必提!四是治大国若烹小鲜,必须统筹协调,目标一致,也必须有系统观念,关照各方各部分。】

 【四、迎接“二十大”背景下的经济工作总要求】

 会议强调,明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

 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这一段主要提出了召开“二十大”背景下,必须实现的经济、社会、政治环境要求。其余工作思路部分与政治局会议完全一致。不禁让人想起当年那句“稳定压倒一切”的口号。】

 【五、“稳字当头”下的各项政策要求】

 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一是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最后这一句话,删除了“促进消费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的提法】

 二是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强化契约精神,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增加“持续”二字】

 三是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四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作用,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科研院所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形成扎实的科研作风。继续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把“加快落地”改为“扎实落地”】

 五是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要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稳步推进电网、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改革。调动地方改革积极性,鼓励各地因地制宜、主动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把“增强发展动力”改为“激活发展动力”。】

  六是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此次把政治局会议放在改革开放政策下的区域政策单独拎出来了。】

 七是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要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新增“兜牢”,决心大。】

 【六、对 5 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回答】

 会议认为,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

 【1】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要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2】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会有各种形态的资本,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要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要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在消费领域,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要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等资源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4】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要强化能力建设,加强金融监管干部队伍建设。化解风险要有充足资源,研究制定化解风险的政策,要广泛配合,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5】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

 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要确保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上述 5 个问题都是近一年经济社会发展最受关注的问题,有些是老问题出现新情况,有些则是在新情况中催生新问题。最新的一个是问题 3,为首次提出,其要解决的是资源、能源和粮食的约束问题,本质上则是经济发展的安全问题。社会各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对这些问题有各种各样的解答。此次会议重点系统解答这 5 个问题,在思想理论上正本清源,在行动上将拨乱反正。针对五、六部分,后续本人打算再写一两个小文章专门论述,故在此笔记中不一一去说。】

 【七、特别强调六稳六保中的“三保”】

 会议指出,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围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1】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创业。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帮助他们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落实落细

 稳就业举措。【2】推动财力下沉,更好支持基层政府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加强煤电油气运等调节,促进电力充足供应。【3】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投入。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政策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扩大高水平开放,多措并举稳定外贸,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八、对领导干部做好经济工作的要求】

 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还必须学习历史知识、厚植文化底蕴、强化生态观念,要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实际行动上。

 会议指出,领导经济工作必须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必须有系统思维、科学谋划。领导干...

2022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学习体会

 

  2016 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

  2016 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

 2016 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 2016-02-19 浏览:分享人:马星舒手机版

  以下关于 2016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是由本站的小编为各位整理收集的,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欢迎阅读与借鉴。

 开局之年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引领我国经济走向最权威的风向标,2016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一系列重要信号。

 第一,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是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置于空前重要的地位,明确提出“在战术上打好歼灭战”。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激活生产要素,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最终目的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这对我国经济改革发展具有深远的撬动影响,我国经济也将由此走上供给侧、需求侧同时发力的新阶段。

 第二,重点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

 2016 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中央确定的工作方针是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

 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一是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同时要求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二是化解房地产库存,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同时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降价、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等。三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依法处置信用违约,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强全方位监管等具体任务。四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社会保险费、企业财务成本、电力价格以及物流成本等。五是扩大有效供给,打好脱贫攻坚战,并从提升企业造血能力、培育发展新产业、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继续抓好农业生产等方面给出了具体意见。

 第三,持续深化“国企、财税、金融、社保”四大领域改革。

 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抓住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发展能力、减轻企业负担等关键性问题加快推进;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抓紧研究提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同时要加快推进银行体系改革;完善个人账户,坚持精算平衡,提高统筹层次,同时要加快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第四,注重“精准帮扶”与“政策托底”。

 在扶贫攻坚进入关键决战时期的背景下,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保障改善民生突出了精准帮扶和政策托底。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社会政策要托底,则是要守住民生底线,更好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作用,把重点放在兜底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民生离不开增加就业,而结构性调整和深化改革则是从根本上做了政策托底。

 第五,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和世界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日益加深。会议明确提出,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当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就是要继续抓好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推进外贸优进优出、积极利用外资、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快自贸区及投资协定谈判、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工作,要改善利用外资环境,高度重视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落实推进,要发挥好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机构的融资支撑作用,切实抓好重大标志性工程落地。

 一、会议时间和主要内容

 1、时间:2016 年 12 月 18 日至 21 日

 2、主要内容:总结 2016 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国内国

 际经济形势,部署 2016 年经济工作,重点是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2016 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

 2016 年,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改革开放向纵深迈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大局总体稳定。

 三、我国经济面临的整体形势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我们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

 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潜力大,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

 四、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实现 10 个方面工作重点的转变

 1、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2、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

 理预期。

 4、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

 5、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

 6、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

 7、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8、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

 9、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10、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五、2016 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做好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战术上打好歼灭战,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

 改善,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六、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配合实施的五大政策支柱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第一,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第二,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

 第三,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

 第四,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

 第五,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

 七、2016 年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关键点)

 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第一,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

 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

 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第二,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其中,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企业财务成本、电力价格以及物流成本。

 第三,化解房地产库存。

 要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同时还提出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等。

 第四,扩大有效供给。

 会议从打好扶贫攻坚战、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抓好农业生产等角度提出了新路径。

 第五,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会议提出对信用违约要依法处置,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强全方位监管等任务。

 八、结构性改革要加大改革力度的领域和环节

 推进结构性改革,要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

 1、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2、财税体制改革。抓住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发展能力、减轻企业负担等

 关键性问题加快推进。

 3、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抓紧研究提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加快推进银行体系改革,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加快发展绿色金融。

 4、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个人账户,坚持精算平衡,提高统筹层次。

 5、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保基本、强基层的基础上,着力建立新的体制机制,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其他重要论断】

 1、要在理论上作出创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

 3、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

 4、要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注重调动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5、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善于把握本质、主流和趋势,善于把握社会心理,善于把握时、度、效,深度分析,主动发声,澄清是非,更有针对性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2022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学习体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体会

 12 月 8 日至 10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认真总结 2021 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全面部署 2012 年经济工作,对于我们凝聚共识、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越是艰险越向前,敢教日月换新天——以“四个必须”战胜“三重压力”。即将过去的 2021 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必须加强统筹协调。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做强经济基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万山磅礴有主峰,龙衮九章挈一领——以“七大政策”落实“二稳要求”。做好 2022 年的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我们一定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做到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各级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担负起稳定经济发展的责任,科学精准施策,做到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

 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将“七大政策”贯彻落实到位。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提高“五个认识”做到“五个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学习,特别是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政绩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慎重决策、慎重用权;要学习历史知识、厚植文化底蕴、强化生态观念,要站高位、明方向、守初心、担使命,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实际行动上。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惊涛骇浪,我们都会坚定发展信心、敢于迎难而上,步履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开拓出更加光明前景,奋力谱写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华彩篇章,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体会

 12 月 11 日,中国迎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 周年纪念日。20 年来,我们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主动担责,造福世界。20 年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与世界经济不断融合,世界给中国带来了新机遇,中国给世界贡献了新力量。中国与世界相互配合,经济上弹好交响曲、贸易上敲响新鼓点,沐浴在开放的春风中形成美美与“共”的

 和谐局面。

  弹好“经济交响曲”,让中国与世界同频共振。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20 年前的惊世一槌,中国经济的大门向世界敞开,越来越多的资本从世界涌入中国,中国靠着这原始资本,买设备、建工厂,解放了数以亿计的劳动力。劳动力创造的产品不断流向世界,同时汇聚了大量的财富,回馈当时的世界资本。20 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 30%,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疫情让世界经济深陷泥潭,中国成为唯一正增长的经济体,经济稳定持续向好,给世界经济的阴霾带来一丝曙光。中国承担大国重任,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体,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强劲的信心。

  敲响“贸易新鼓点”,让中国与世界同轴共转。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全面参与世贸组织各项工作,坚定不移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20 年来中国的货物贸易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一位,服务贸易从世界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二位。宁波舟山港从默默无闻的内河小港,到世界最繁忙的物流枢纽之一,因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见证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铿锵步伐。贸易将中国的产品带向世界,同样世界的产品也不断流入中国,每个国家在贸易的生产线上分工明确,彼此不可分割。

  激荡“开放新春风”,让中国与世界互融共进。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即便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和“回头浪”,中国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依旧坚定如铁。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一带一路”。8 年来,这条路从无到有,从中国延伸到世界各地,“一带一路”这颗梦想的种子俨然成为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硕果。从当初提出宏伟蓝图时的“大写意”到现在高质量发展建设的“工笔画”,其承载着历史的使命和大国的担当点亮世界、造福各方。展望未来,“一带一路”像一条纽带连接了沿线各国,

 这里可以提供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开放互通、创新共享,我们将与沿线国家一道,拓宽互联互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延伸互利共赢的新思路、新机遇、新空间,互融互通,携手共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体会

 12 月 8 日至 10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认真总结 2021 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全面部署 2012 年经济工作,对于我们凝聚共识、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越是艰险越向前,敢教日月换新天——以“四个必须”战胜“三重压力”。即将过去的 2021 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必须加强统筹协调。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做强经济基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万山磅礴有主峰,龙衮九章挈一领——以“七大政策”落实“二稳要求”。做好 2022 年的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我们一定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做到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各级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担负起稳定经济发展的责任,科学精准施策,做到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将“七大政策”贯彻落实到位。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提高“五个认识”做到“五个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学习,特别是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政绩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慎重决策、慎重用权;要学习历史知识、厚植文化底蕴、强化生态观念,要站高位、明方向、守初心、担使命,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实际行动上。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惊涛骇浪,我们都会坚定发展信心、敢于迎难而上,步履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开拓出更加光明前景,奋力谱写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华彩篇章,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学习体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体会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住房、养老、生育等民生问题,进行了安排部署。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读懂为民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最大政绩,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

  读懂“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做初心为民的“服务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无论是在总结今年高质量发展取得成就得益于人民勠力同心、艰苦奋斗的结果,还是对明年经济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强调持续改善民生,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人民至上”是赢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支持和信任,使党的事业永续不衰的制胜密码。党员干部要树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的执政理念,坚定为民宗旨、站稳人民立场、永葆为民初心、树牢民意导向,用好“群众路线”传家宝,把人民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尺,以初心为民的实践成效赢得人民的支持、得到人民的点赞。

  读懂“一心向党”的坚定党性,做真心为民的“奉献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总结一年来的成绩时强调,“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沉着应对重大挑战,步调一致向前进”,这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有效应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党员干部必须强化这一规律性认识,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把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绝对忠诚体现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人民共同富裕的实际行动上。

  读懂“舍我其谁”的无畏担当,做雄心为民的“奋进者”。进入新发展阶段,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面临许多未知的风

 险、困难和挑战。会议对此作出重要指示和重大部署。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会议精神,强化担当意识,把握好“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创新”“改革”两轮驱动,尊重客观规律,系统科学思考和谋划推动就业优先、住房需求、养老保障、生育政策、共同富裕等民生工作,拿出“虎山行”的勇气、“啃骨头”的魄力和“攀登者”的追求,心系群众干事业、深入群众做调查、帮助群众解难题、带领群众抓落实,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2022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学习体会

 

 201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 月 18 日至 21 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 2015 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部署 2016 年经济工作,重点是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党中央为明年经济工作谋篇布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面勾画出了“十三五”开局之年、推进结构性改革攻坚之年的经济新图谱,对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正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努力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

 不断增强调结构、转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引领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自去年以来,我们对新常态的认识逐步深入,适应更加主动,引领愈发有为。可以看到,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基础上,一些经济新现象和发展新趋势不断涌现——转方式调结构进入重要窗口期,创新在发展中日益发挥决定性作用,结构性改革开启经济新周期,新一轮对外开放给世界更多机会,新消费加快培育新供给新动力。但与此同时,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国内外条件变化,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新常态是绕不过去的历史关口,我们必须克服困难、闯过关口,坚持辩证法,既要看到基本面是好的,也要正视困难和挑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化解。新常态之所以“新”,不仅在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若干新的特征,而且包含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制度安排、新的工作方向。

  新常态下,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虽然有需求总量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在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总量和结构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在适度

 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理论上作出创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贵在把握规律、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切不可坐着等、站着看。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努力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概括起来,就是推动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更加注重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察势者智,顺势者赢,驭势者独步天下。”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较早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也较早开始转方式、调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攻坚克难的勇气、闯关夺隘的意志,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要到位,适应要主动,引领要有为。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这些问题从症状上看,表现为增速下降、价格下跌、效益下滑等,但在根子上,是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所致。化解矛盾的根本办法,在于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适应新常态,不能坐着等、站着看。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克服困难、闯过关口,引领经济迈上新台阶。

  做经济工作,贵在把握规律、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有需求总量问题,

 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在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总量和结构变化的情况下,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

  推进结构性改革,需要五大政策密切配合、相互策应。只有宏观政策稳,才能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只有产业政策准,才能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只有微观政策活,才能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只有改革政策实,才能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只有社会政策托底,才能守住民生底线,最大程度减少阵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结构性改革,既要坚持持久战,更要打好歼灭战。明年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则要抓住关键点,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乃至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化解过

 剩产能,才能形成良好市场预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打通供需通道,稳定房地产市场。扩大有效供给,打好扶贫攻坚战,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推进结构性改革,关键在改革。要加大国企、财税、金融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充分发挥改革举措的重大牵引作用。结构性改革必须有国际视野,要更坚定地扩大对外开放。

  推进结构性改革,还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任何束缚和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言行,都是违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都要坚决反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此为主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尤其要注重调动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让我们把这次会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把握正确方向,脚踏实地推进,努力在结构性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Tags: 学习体会   工作会   中央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