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哲学范文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正文

布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20-03-22 18:29:32

  布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布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通过对宣化县2008年人间布鲁菌病 (简称布病)的流调结果的分析,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方法 依据《张家口市人间布病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对韩家坡、李家庄两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 共流调了1310人,血清学检测107份,阳性24人,阳性率为22.42%,可见人间布病疫情依然严峻。 结论 布病的有效防控,需要多部门配合,做好畜间、人间布病的防疫,加强对重点人群的防病知识宣传和布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早治疗,以控制疫情蔓延[1]。

  宣化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是布病的历史疫区。上世纪60年代出现第1例布病患者,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畜牧业发展,家畜流动量的增加,畜间布病疫情明显加重,人间布病呈逐年增高趋势[2]。特别是近几年疫情不断出现,全县13个乡镇均出现过布病患者,已形成了无序蔓延的态势。2007年市地方病防治所将宣化县列为市级布病疫情监测点县,促使防疫机构加大了对布病疫情的监测力度。为了解当地布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于2008年对韩家坡、李家庄2个布病村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韩家坡和李家庄村常住人口共计2862人。本次流调主要是7~69岁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重点人群,如饲养、放牧、接羔、兽医、皮毛、乳肉加工及其他与阳性畜有接触的人员等。

  1.2 方法 宣化县疾控中心组成流调组,通过走村串户,利用现场讲解、广播、发放宣传单的方式,进行布病防治知识宣传,对养殖户、放牧员、屠宰人员、皮毛加工人员以及有临床症状的重点人群抽血。采用“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人间布病调查登记表”、 “人间布病血清学检查和发病调查统计表”、“不同职业人间感染、发病调查统计表”和“布病不同年龄组感染发病调查统计表”,对李家庄、韩家坡两村进行流调。

  1.3 实验室监测[3] 采集血清做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作为初筛,阳性者做试管凝集试验,每批血清检测均作阳性对照。诊断按国家标准布鲁菌病诊断技术(GB15988-1995)标准,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布病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阳性结果的,即确定为布病患者。 2 结果

  2.1基本情况 韩家坡、李家庄两村位于宣化县南部,相距1.5km,人均年收入500元,多为丘陵和坡地,无霜期短,自然条件恶劣,地域环境使得养殖业成为当地重要生存产业。家家养羊,羊只白天分群放牧,偶尔也混到一处,晚上分户圈养。两村人畜用水为同一个水源,分水管入户。由于近几年布病疫情流行,李家庄羊只由1000只骤减到230余只,而韩家坡村有母羊流产现象,两村所养的羊只多为自繁自养。2003年同乡镇的胡松岭村发现布病疫情后,附近村庄就陆续有病例发现。2008年春季,李家庄村1周多时间内确诊了4例布病患者

  2.2 人群分布 依据《张家口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方案》要求,李家庄村共流调468人,对疑似人员采血44份,经监测确诊病例8人,其中养殖户5人,放牧2人,学生1人;有3人是处理同一只流产病羊时感染患病。韩家坡村调查842人,采血63份,确诊16人,其中养殖户10人、放牧4人、屠宰人员2人,有4人是老患者,并出现1家2人发病的情况。

  2.3监测指标分析 通过流调李家庄、韩家坡2村共检测出阳性24人,阳性率为22.42%,其中男性18例、女性6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血清学检测阳性结果分别为3例1∶100++占12.5%、9例1∶200占37.5%、12例1∶400占50.0%。确诊病例在年龄8~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5岁,有16.67%的患者已转为慢性病例。

  3 讨论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