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哲学范文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正文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0-05-21 15:01:21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 (下载可编辑,甲级资质单位编制)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二零一七年二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1 1.1 项目概况 1 1.1.1 项目名称 1 1.1.2 项目性质 1 1.1.3 项目单位 1 1.1.4 项目建设地址 1 1.1.5 项目简介 1 1.1.6 项目建设内容 2 1.1.7 项目建设工期 3 1.1.8 投资估算 4 1.1.9 财务效益评价 4 1.2 项目业主单位简介 5 1.3 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6 1.3.1 编制依据 6 1.3.2 编制范围 6 1.4 项目评估结论及建议 6 1.4.1 结论 7 1.4.2 建议 7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8 2.1 项目建设背景 8 2.1.1 国家及地方政策支持发展再生混凝土资源利用行业 8 2.1.2 建筑垃圾数量庞大,浪费、占用大量资源 11 2.1.3 建筑垃圾严重污染环境 12 2.1.4 混凝土骨料砂石市场需求旺盛,总体产能偏紧 13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3 2.2.1 响应国家及地方政策的需要 13 2.2.2 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文明建设 14 2.2.3 发展绿色建筑,实现低碳经济的需要 14 2.2.4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 15 第三章 行业及市场分析 16 3.1 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6 3.1.1 行业现状分析 16 3.1.2 发展趋势 17 3.2 市场分析 17 3.2.1 目标市场定位 18 3.2.2 市场容量分析 18 第四章 产品方案与工艺流程 20 4.1 产品方案 20 4.2 工艺流程设计 20 4.2.1 设计原则 20 4.2.2 生产工艺流程 20 4.3 设备选型 21 4.3.1 选型原则 21 4.3.2 设备购置 23 第五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24 5.1 项目选址 24 5.1.1 选址原则 24 5.1.2 选址 24 5.2 建设条件 24 5.2.1 自然地理情况 24 5.2.2 交通条件 25 5.2.3 项目区域工程地质条件 25 第六章 建设规模及内容 26 6.1 项目建设原则 26 6.2 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26 第七章 工程技术方案 28 7.1 总平面布置 28 7.1.1 总平面布置原则 28 7.1.2 总平面布置方案 28 7.1.3 道路 29 7.1.4 管线规划 29 7.1.5 总图主要数据 29 7.2 建筑设计方案 29 7.2.1 设计依据 29 7.2.2 设计标准 30 7.2.3 建筑设计 30 7.3 结构方案 30 7.3.1 设计依据 31 7.3.2 设计要求 31 7.3.3 楼屋面均匀活荷载标准值 32 7.3.4 基础设计 32 7.3.5 主体结构设计 32 7.4 公用辅助工程方案 33 7.4.1 供电系统 33 7.4.2 通讯、电视、网络系统 34 7.4.3 给排水设施 34 7.4.4 消防设计 35 第八章 环境保护 37 8.1 设计依据 37 8.1.1 环境质量标准 37 8.1.2 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37 8.2 项目施工期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 37 8.2.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措施 37 8.2.2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措施 38 8.2.3 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措施 39 8.2.4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措施 40 8.3 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41 8.3.1 生产区 41 8.3.2 办公生活区 41 第九章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42 9.1标准和规范 42 9.2设计原则 42 9.3职业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42 9.4职业安全卫生机构和人员配置 44 第十章 节能减排、节水措施 45 10.1 编制原则 45 10.2 编制依据 45 10.3 节能措施 45 10.3.1 建筑节能 45 10.3.2 设备节能 46 10.3.3 给排水节能 48 第十一章 项目建设进度及招标 50 11.1 项目实施进度 50 11.1.1 项目建设工期 50 11.1.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50 11.2 项目管理 51 11.3 招标管理 52 11.3.1 项目招标 52 11.3.2 项目招标目的 52 11.3.3 招标原则及招标方案 53 第十二章 组织结构与劳动定员 57 12.1 组织结构设置 57 12.2 劳动定员及岗位职责 57 12.3 人员来源 58 12.4 员工培训 59 12.5 福利待遇 59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 61 13.1 投资估算依据 61 13.2 项目总投资估算 61 第十四章 经济效益评价 63 14.1 财务假设 63 14.2 财务预测 63 14.2.1 收入预测 63 14.2.2 成本预测 64 14.2.3 利润预测 66 14.2.4 项目现金流量预测 67 14.3 项目财务指标 68 第十五章 社会效益分析 70 15.1 促进产业政策实施 70 15.2 解决城市“建材荒”的现状,保护生态资源 70 15.3 改善城市生活坏境 71 15.4 推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71 15.5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71 15.6 促进当地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 72 第十六章 风险分析 73 16.1 市场风险与控制 73 16.2 资金风险与控制 73 16.3 管理风险与控制 74 16.4 技术风险与控制 74 第十七章 结论及建议 76 17.1 结论 76 17.2 建议 77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XX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 1.1.2 项目性质 新建 1.1.3 项目单位 (

 ) 1.1.4 项目建设地址 本项目建设地为XX市。

 1.1.5 项目简介 XX市发展注重生态、环保,曾获得过“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本项目将结合XX城市发展定位与现状,参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进行设计、修建与生产。

 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处理1200万吨建筑垃圾,为建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化”探索合理的运行模式,将有助于从根本解决城市建筑垃圾问题,改善城市卫生环境,符合XX市城市规划定位。项目拥有庞大的运输车队,车队采取规范、统一、环保的管理方式,可为XX市提供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的“绿色”运输,保证运输过程中货物处于全封闭的状态,实现无粉尘污染的环保运输。

 项目利用建筑垃圾将生产再生混凝土粗细骨料共300万立方米,同时利用庞大的运输队可为XX市砂石公司提供运输服务,年运输能力约500万立方米。

 此外,本项目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地产业政策,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方向相吻合,市场潜力大,可以有效的促进当地产业政策的实施;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包围城市”的难题,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城市建筑和人们生活休闲用地面积,为XX市提供砂石的全封闭运输,减少粉尘污染;项目可缓解城市“建材荒”的现状,保护生态资源;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收入37680万元,这将对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项目营运后达产年为政府缴纳的增值税金及附加为3116万元,达产年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3435万元,能为当地政府提供较大的税收收入;项目的开发,同时可极大地促进当地多余人口就业,增加就业机会,预估项目经营期可直接解决418人就业。

 1.1.6 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20亩,总建筑面积83600㎡,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产车间、堆场、仓库、维修车间、其他辅助用房、办公楼、生活区、停车场和道路硬化。

 具体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表所示:

 表1-1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序号 项目 占地面积(亩) 建筑面积(㎡) 备注 1 生产区 56.7

 37800

  1.1 生产车间 7.5

 5000

  1.2 堆场 35.0

 23333

  1.3 仓库 12.0

 8000

  1.4 维修车间 1.2

 800

  1.5 其他辅助用房 1.0

 667

  2 办公楼 0.9

 1200

 2层 3 生活区 6.1

 7067

 2层 3.1 倒班房 4.5

 6000

  3.2 食堂 1.6

 1067

  4 停车场 15.0

 10000

  5 道路硬化 17.3

 11533

  6 绿化 24.0

 16000

  7 合计 120.0

 83600

  1.1.7 项目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工期预计为4个月,实际的施工期为2.5个月,初步定为2017年4月~2017年5月为前期准备工作阶段,2017年5月~2017年7月为项目建设期,在基础设施建设开始之前即2017年5月前必须完成项目建设方案实施规划论证、地质勘探、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标等事项。

 项目实施进度见表11-1。

 1.1.8 投资估算 经测算,本项目总投资为13385万元人民币,其中前期工程费217万元,土建及装饰工程费5420万元,设备购置安装费为7248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

 具体投资估算见下表:

 表1-2 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序号 费用名称 投资额(万元) 1 前期工程费 217

 2 土建及装饰工程费 5420

 2.1 生产车间 900

 2.2 堆场 933

 2.3 维修车间与仓库 704

 2.4 其他辅助用房 53

 2.5 办公楼与生活区 1488

 2.6 道路硬化与停车场 861

 2.7 绿化 480

 3 生产设备购置安装费 7248

 4 流动资金 500

 5 合计 13385

 1.1.9 财务效益评价 项目预测10年期内的主要财务指标预测如下:

 n 项目年均净利润:7175万元 n 项目年均收入:37680万元 n 项目净利润率:19.04% n 项目现金净现值:28986.82万元 n 项目投资回收期(不含建设期):4.3年 n 项目内部收益率:39.33% 从上述财务评价指标数值来看,本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1.2 项目业主单位简介 项目单位(

 )定位为绿色、节能、环保、创新型的新材料企业,希望以此来引领XX市该行业的发展,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项目单位拟在XX建设一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厂。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不仅可有效减少或避免直接污染、改善市容市貌、降低PM2.5和PM10指标,还可减排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

 北欧有关国家研究表明,废混凝土等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钙,经粉碎细化后可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碳酸钙,能起到固化储存二氧化碳的效果;水泥制造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的25%~50%,可被废混凝土的资源化利用过程重新吸收。与堆放或填埋方式相比,可减少50%的一氧化二氮、30%的二氧化硫、30%氮化物、28%的一氧化碳和10%的二氧化碳排放,研究证明再生物比大多数岩石原材料都要对环境友好,潜在温室效应(kg/m3)仅为原石的1/2至1/3。

 项目业主单位未来发展规划秉承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专注于深耕建材行业,为建设“美丽凉山”、“幸福凉山”贡献力量。

 1.3 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1.3.1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3.《四川省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暂行规定》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计办投资[2002]15号文发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5.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发改投资[2006]1325号文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 6.国家有关混凝土行业的法规、标准及规范; 7.项目建设单位、当地政府提供的相关资料。

 1.3.2 编制范围 项目编制范围包括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行业与市场分析、产品方案与工艺流程、项目选址、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工程技术方案、环境评价、节能评价、组织结构与劳动定员、劳动安全管理、项目工期与实施进度安排、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社会效益评估、风险评估等方面。

 1.4 项目评估结论及建议 1.4.1 结论 经过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行业与市场分析、项目规划、项目战略规划、项目市场营销策略、财务评价、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缜密、细致、科学、严谨的分析论证,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开发建设条件良好; (3)经济效益良好; (4)社会效益显著。

 总体来说,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建设方案是可行的,建设规模是适宜的。项目建成后,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均衡发展。

 1.4.2 建议 建议建设单位抓紧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工程前期立项、规划、施工图设计、勘察测量、工程招标等准备工作;抓紧工程的上报审批工作和资金筹措工作;积极做好专业人员的选拔招聘和有关建设材料的购置等工作,以保证项目建设按计划顺利进行;建议本工程尽快上马,以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丰厚的社会效益。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 国家及地方政策支持发展再生混凝土资源利用行业 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统计,从2010年到现在,我国共有10个省市和167个地区出台了关于建筑垃圾管理的政策,但是已出台的相关政策中明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从省级层面来看不到20%,从地区来看也仅仅是22%。

 国家及地方有关支持发展再生混凝土资源的政策如下表所示:

 表2-1 国家及地方有关支持发展再生混凝土资源的政策 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颁发部门 主要内容 2005年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原建设部 要求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国家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

 200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对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废物进行综合利用不具备综合利用条件的,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备条件的生产经营者进行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实行垃圾排放收费制度;国家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

 2011年 《关于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生产原材料中搀兑比例不低于30%的特定建材产品免征增值税,对销售自产的以建(构)筑废物、煤矸石为原料生产的建筑砂石骨料免征增值税。生产原料中建(构)筑废物、煤矸石的比重不低于90%。对垃圾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劳务免征增值税。对再生节能建筑材料企业扩大产能贷款贴息。

 2011年 《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 省人大常委 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卫生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危险废弃物及放射性污染物等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分类处置,不得混入生活垃圾收集站、收集容器和垃圾消纳处置场。

 2013年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 国务院 推进建筑废物资源化利用。推进建筑废物集中处理、分级利用,生产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混凝土砌块等建材产品。因地制宜建设建筑废物资源化利用和处理基地。

 2013年 《成都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条例》 市政府 对建筑垃圾的处置管理进行了详细规定 2013年 《XX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市政府 城市建筑垃圾处置实行谁产生、谁负责处置和统一管理、综合利用原则,其消纳、处置、综合利用等设施设置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其处置计划实行核准制度;鼓励和支持有利于保护环境的集中处置城市建筑垃圾措施。

 2014年 《重庆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市政委 强调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2015年 《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 发改委 对深入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进行了明确要求,要求重点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开展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省建设工作。

 2016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 提出要积极利用尾矿废石、建筑垃圾等固废替代自然资源,发展机制砂石、混凝土掺合料、砌块墙材、低碳水泥等产品。

 2016年 《“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国务院 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城市废弃物规范有序处理。推动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园林废弃物、城市污泥和废旧纺织品等城市典型废弃物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进燃煤耦合污泥等城市废弃物发电。

 2016年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 市城管委 市发改委 “十三五”期间建筑垃圾规范处置率要达 到85%。

 2016年 《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草案) 市政府 鼓励采取措施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鼓励发展新型建造方式,推广装配式建筑,提高新建住宅全装修比例。鼓励综合利用,鼓励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将建筑垃圾作为填充物用于建设工程,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并规定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建设工程应当优先使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

 2016年 《天津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管理办法》 市建委 从建筑垃圾计算量标准、建筑垃圾产生和排放管理、运输管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激励政策、监督管理等环节入手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形成闭合式管理模式 2016年 《关于加强建筑垃圾管理促进资源化利用的通知》 省政府 建立健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行业主管、属地管理”的建筑垃圾管理体系,逐步构建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纳入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业化)发展内容,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

 2016年 《广州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财政补贴资金管理试行办法》 市城管委 建筑废弃物处置补贴资金按再生建材产品中建筑废弃物的实际利用量予以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吨2元。生产用地补贴资金对符合补贴条件企业的厂区用地,结合企业的生产规模予以补贴,补贴标准按3 元/㎡。生产的产品应以建筑废弃物为主要原料,且利用比例在70%以上。

 2.1.2 建筑垃圾数量庞大,浪费、占用大量资源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发展时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建筑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旧城改造、房屋建筑及社会基础建设兴建的同时,带来的建筑垃圾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建筑垃圾主要为废旧的砖头、混凝土、废旧钢筋、木材、竹木模板等。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总量已位于世界高产前列,根据估算,近几年全国建筑垃圾每年产生量约在13亿吨,且呈逐年递增趋势。我国建筑垃圾产量已经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一情形有进一步恶化的态势,另外,自然灾害带来的建筑垃圾也是相当严重的。

 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仍是以未经任何处理的露天堆放和简易填埋为主,不仅耗用了大量的耕地及垃圾清运等建设费用,而且建筑废物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会严重危害环境和生态健康。另一方面,随着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及城镇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建筑业对砂石骨料需求与日俱增,长期对天然砂石肆意开采,造成资源枯竭、山体滑坡、河道破坏、水土流失及自然景观的恶化,给环境治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2.1.3 建筑垃圾严重污染环境 绝大部分的建筑垃圾是未经过任何处理,便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随意露天堆放或直接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按其堆放高度为5米计算,一万吨建筑垃圾将占地2.5亩。这种简单的处理方式首先大量占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按19亿吨计算,全国建筑垃圾堆放占地将达 47.5 万亩。同时,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另外,发达国家和我国唐山地区的经验表明,建筑垃圾直接填埋的地基是无法直接利用的,再开发还要重新处理。

 建筑垃圾对环境污染严重,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中难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等会对周围的土壤成分造成改变,使得植被无法生长,降低了土壤的生产能力。建筑垃圾的随意堆放会使那些有害成分通过雨水渗透到土壤,进而进入地下水体系中,造成了对地下水的污染。建筑垃圾中不仅含有大量有机物,同时也会含有金属物质,当这些有害物质进入水系中,就会被人们所使用,对人的危害也相继产生,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也有一部分建筑垃圾是通过焚烧处理的,焚烧后的建筑垃圾中有害物质会散发到空气中,形成了对空气的再次污染;建筑垃圾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洒和扬尘会影响环境和空气质量。建筑垃圾的私拉乱放,形成垃圾围村、围城的现象,很多中国的中小城市大面积遭遇“垃圾围城”困境,而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同样已经遭遇此类严重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城乡形象。

 2.1.4 混凝土骨料砂石市场需求旺盛,总体产能偏紧 2012年度,全国砂石土矿山设计生产规模总量约54亿吨/年,实际生产规模总量约41亿吨/年,年度砂石土消费总量约75亿吨,总体看,砂石土资源市场需求旺盛、产能偏紧,各地实际生产规模总量普遍小于砂石土消费总量。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 响应国家及地方政策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相继做出了关于绿色发展、低碳循环发展的战略部署。国家在宏观政策上明确将环保产业作为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相关政策也在不断深化。《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在水泥、混凝土、墙体材料和机制砂石等产品中提高消纳产业废弃物能力,逐步增加可消纳固废的品种。

 《凉山州“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绿色建筑推进工程是凉山州“十三五”建筑业发展重大工程之一,提出要大力推广发展散装水泥,结合“限粘禁实”,推进墙体材料、预拌混凝土、高强钢筋等绿色建材的推广应用;推进公共建筑光热一体化建设。

 2.2.2 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文明建设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解决建筑垃圾的多样化危害、处置难度相对复杂的有效途径,不仅可有效减少或避免直接污染、改善市容市貌、降低PM2.5和PM10指标,还可减排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北欧有关国家研究表明,废混凝土等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钙,经粉碎细化后可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碳酸钙,能起到固化储存二氧化碳的效果;水泥制造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的25%~50%,可被废混凝土的资源化利用过程重新吸收。与堆放或填埋方式相比,可减少50%的一氧化二氮、30%的二氧化硫、30%氮化物、28%的一氧化碳和10%的二氧化碳排放,研究证明再生物比大多数岩石原材料都要对环境友好,潜在温室效应(kg/m3)仅为原石的1/2至1/3。在节能方面,建筑垃圾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2.2.3 发展绿色建筑,实现低碳经济的需要 所谓绿色建筑包括“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四大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切实提高建筑物的综合性能和居住的舒适性能。换句话说绿色建筑是指在保证建筑物功能和舒适度的前提下,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到首位。在规划、设计、建造、使用、维护一系列过程中,尽量减少能源、土地、水和材料等资源的消耗,并尽可能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绿色建筑目标。

 绿色建筑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选用当地的、可再生的材料及产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途径之一,本项目的建设运营将为发展绿色建筑,实现低碳经济做出贡献。

 2.2.4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 相对来说,建筑垃圾其实是最清洁的“垃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即把包含了大量砂石骨料及碎砖瓦等的建筑垃圾作为原材料回收、经过筛选、破碎等工业化处置加工,生产出可资源化利用的再生制品重新应用于建设工程中去。研究表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日益受到关注,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环保的建筑材料及资源化再生环保建筑材料技术在国内已变得更加成熟。

 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有三类:一是生产再生骨料。再生骨料可作为基础或道路的垫层、底基层、基层的无机混合料、砂浆和混凝土用骨料、各种再生制品的原料;二是生产环保型建材。利用建筑垃圾做原料生产环保型建材的技术和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值得一提,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制备再生砖技术在我国相当成熟,产品性能可以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并且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其产品和砖土相比更具优势、弥补建材工业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开展循环经济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实现了建筑材料的良性循环;三是制成道路用材料。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作为垫层和底基层材料并应用于城市道路已有较成熟的经验。

  第三章 行业及市场分析 3.1 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3.1.1 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且范围仅限于一些大城市。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科研院所、企业和有关政府意识到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的重要性,开展了许多探索性的尝试和研究。例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自1992年开始将建筑垃圾作为集料进行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建设部将“建筑废渣综合利用”列入了1997年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同年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承担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专题“建筑垃圾的循环再生及其应用技术研究”等。同济大学在再生混凝土、再生集料领域也已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汶川地震发生后,该校的张雄教授协助灾区建成了两个建筑垃圾资源化示范生产基地,每条可生产再生集料100万t/年,并已申请国家专利。厦门大学的石建光等也对震后建筑垃圾的再利用途径作了探讨。

 经过一些科研院所和企业所做的研究和尝试后,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也推广到相当多的实际工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2006年,河北邯郸32层金世纪商务中心所用的砖全部采用邯郸市全有建筑垃圾制砖有限公司(全有生态建材有限公司)利用建筑垃圾制造的环保砖。该工程不仅是邯郸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我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里程碑。2011年,西安市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会园区内道路的建设是使用建筑垃圾再生品建造的,这样的道路在造价方面具有优势,在质量方面与普通的道路也没有很大差别,还解决了大量的建筑垃圾。

 3.1.2 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形式的改变和地下工程的增多,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几乎所有城市都缺少规划与处理设施,大量建筑垃圾没有出路,引发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因此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时代的需要,我国在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大有拓展的空间和必要性。

 比如,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物未来的可改造性,设计阶段就考虑工程报废后的拆解问题,选用耐久、可循环利用的材料或部品,进行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设计,减少不必要的装修,提供拎包入住式住宅的设计等等。这些都需要设计师们努力探索研究,形成体系,形成标准。在施工方面,通过研究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成本控制、设施以永久取代临时、通过建筑垃圾分类、现场就地回用等技术与装备,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提高回用率。在拆除方面,除建立拆除评估制度之外,在技术方面也要改变传统的“拆毁式”方式,研究“拆解式”拆除技术和装备,提高废弃物直接回用率、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量。在运输环节,研究建筑垃圾分类装储吊运等技术与装备,做好分类,为后期资源化处置打好基础。

 3.2 市场分析 3.2.1 目标市场定位 目标市场定位于XX市市及其周边市县的混凝土搅拌站、预拌砂浆站、建设施工单位、砂石公司。

 3.2.2 市场容量分析 凉山州“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现五年累计6000亿元,城镇棚户区改造住房完成四川省下达目标,其中2016年改造危旧房棚户区8351户,基本建成7699套,竣工1649套。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实现区域间高效畅通、城市间快速通达、乡村间便捷联通,形成层次分明、覆盖广泛、功能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2020年,普通国道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0%,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50%,形成州府到各县4小时交通圈,每个县(市)至少建成三个以上普通国省出口通道;实现乡镇100%通油路、建制村100%通公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县乡道危险路段安保工程全覆盖。

 旅游产业集群。实施“旅游景区创建提升计划”和重大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旅游综合承载力,打造一批旅游餐饮名店、连锁酒店,创建提升一批5A级、4A级精品景区和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构建区域性旅游要素聚集平台。旅游建设重大工程——大力实施邛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旅游功能强化与提升、南丝路文化旅游走廊、金沙江大峡谷及高峡平湖旅游经济带、彝族毕摩文化产业园、泸沽湖摩梭家园、木里洛克九百里、会理古城、布拖乐安湿地、文昌故里、小相岭风景区、会东两岔河峡谷、邛海东山旅游度假区、昭觉彝族服饰产业园、XX老城区改造、德昌老城区改造等一批重大旅游建设项目,构筑“全域旅游”发展支撑。旅游特色集镇打造工程——重点打造雷波黄琅、金阳芦稿、金阳对坪、布拖龙潭、宁南白鹤滩、会东乌东德、会理通安、普格螺髻山、美姑俄普、昭觉谷克德、昭觉竹核、越西南箐、XX安哈、XX礼州、XX黄联关、德昌傈僳水寨、德昌麻栗、冕宁漫水湾、冕宁彝海、甘洛海棠、宁南凯地里拉、盐源泸沽湖、木里瓦厂等23个特色旅游小镇,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村寨。

 综上所述,基础设施建设和打造旅游产业集群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工程建设,加之国家及地方政策均鼓励发展绿色建筑,提倡使用绿色、再生建筑材料。此外,市场上的混凝土使用矿产骨料供不应求。因此,凉山州的混凝土骨料市场需求量大。

  第四章 产品方案与工艺流程 4.1 产品方案 本项目主要是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生产再生骨料,并提供运输服务。其中再生骨料分为31.5mm和10mm两种规格粗骨料,以及5mm和2.5mm两种规格的细骨料。

 产品方案如下表所示:

 表4-1 项目产品方案 产品与服务 产能与运能 单位 单价(元/㎡) 再生骨料 300 万m3 50 运输服务 1000 万m3 30 4.2 工艺流程设计 4.2.1 设计原则 1. 引进的先进的工艺与当地的实际生产相结合,与原材料的特点相结合; 2. 工艺流程设计要保证生产过程的流畅,不脱节,不断断续续; 3. 工艺流程设计要考虑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浪费; 4. 将环保理念融入到工艺流程的设计中,将生产产品和保护环境相结合; 4.2.2 生产工艺流程 本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4-1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建筑垃圾进入混合仓,进行人工清拣其中木材、纸屑、塑料、铁块等垃圾,后用铲车进行打堆。处理后的建筑垃圾通过铲车运至振动给料器由皮带、振动筛输送至骨料生产车间进行骨料的深加工,筛出黄土提供园林绿化用土。生产出的5-31.5mm粗骨料、0-5mm细骨料、以及细粉进入响应仓库。部分粗骨料加过10mm振动筛生产5-10mm粗骨料,筛上料进入制砂机生产0-2.5mm细骨料。

 4.3 设备选型 4.3.1 选型原则 为适应该项目生产和检验的需要,确保产品质量,增强生产工艺的可操作手段,必须完整配置各种技术装备,该项目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选择国内外现有的先进、成熟、可靠装备,在主要设备选型上遵循以下原则:

 1.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选购所需生产设备。设备选型时适当留有余量,以便于企业在生产后的发展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应变能力。

 2. 以“比质、比价、比先进”为原则。选择设备时,要着眼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质量的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能源降低生产和检测成本。

 3. 主要设备的配置应与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及生产规模相适应,同时应具备“先进、适用、经济、配套、平衡”的特性,能够达到节能和清洁生产的各项要求。项目所选设备必须技术先进、性能可靠,达到目前国内外先进水平,经生产厂家使用证明运转稳定可靠,能够满足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要求。

 4. 设备性能价格比合理,使投资方能够以合理的投资获得生产高质量产品的生产设备。对生产设备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各类设备的最佳技术水平。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充分考虑设备的正常运转费用,以保证在生产本行业相同产品时,能够保持最低的生产成本。

 5. 以甄选优质供应商为原则。选择设备交货期应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售后服务好、安装调试及时、可靠、专业并能及时提供备品备件的设备生产厂家。根据生产经验和技术力量,该项目主要工艺设备及仪器基本上采用国产设备,选用生产设备厂家具有国内一流技术装备,企业管理科学达到国际认证标准要求。

 4.3.2 设备购置 本项目设计年处理建筑垃圾1200万吨,生产再生骨料300万立方米,主要生产设备选型如下表所示:

 表4-2 主要设备选型 设备名称 数量 单位 单价(万元) 振动给料机 10 台 10

 反击式破碎机 10 台 80

 破碎物输送机 6 台 12

 振动筛分机 10 台 20

 筛下物输送机 14 台 10

 旋风除尘器 8 台 8

 电磁除铁器 8 台 4

 电器箱 8 台 35

 反料输送机 8 台 10

 颚式破碎机 8 套 75

 装载机 10 台 38

 运输车 180 台 25

  第五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5.1 项目选址 5.1.1 选址原则 1.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确保项目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2.符合地区布局,具备良好的生产环境和较方便的交通条件。

 3.占地面积满足总平面布置需要,并有发展余地。

 4.满足必要的供水供电条件。

 5.地基承载力符合建设标准,满足环保要求,环境污染指数在轻度污染之下,无排放污染源的工业企业。

 5.1.2 选址 本项目选址于四川省凉山州XX市。项目所在地区域位置良好,依托当地交通条件、工业配套条件,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

 5.2 建设条件 5.2.1 自然地理情况 XX市,位于川西高原的安宁河平原(四川第二大平原,海拔1500米~2500米)腹地,东经101°46′~102°25′、北纬27°32′~28°10′。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也是攀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川滇结合处的重要城市,是四川打造的攀西城市群中的核心力量。

 XX南北最长约20公里,东西最宽约43公里,幅员面积2651平方公里。属于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素有小“春城”之称,蕴藏着丰富的气候资源,具有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雨量充沛、降雨集中,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等特点。白天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5.2.2 交通条件 XX处于成都、重庆、昆明三大城市交叉辐射区域,是内陆辐射西南和东南亚的重要通道,是攀西城市群中心城市。境内铁路、公路、航空交通发达。成昆铁路纵贯全境,成昆高速铁路即将动工,建成后2.5小时可达成都、昆明。XX-昭通铁路已列入规划。XX-昆明、XX-成都高速公路已通车,XX至昆明、成都5小时可达。XX至乐山、昭通、丽江高速即将启动。XX青山机场是国内拥有一流设施的支线机场,年运送旅客量可达100万人次。现已开通至成都、重庆、昆明、广州、上海、北京的航班。

 5.2.3 项目区域工程地质条件 本项目建设区地质结构简单,适宜项目建设。

  第六章 建设规模及内容 6.1 项目建设原则 1. 项目各功能区的布置既要有利于项目运营,又要有利于项目施工。建筑物建设按照节约用地、节约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建设。

 2. 内部功能布置与外部联系要方便,运输要求运转环节少,路线短捷。

 3. 项目的运营规划布局需要符合工厂的生产规律,生产区、生活区要区分开来,规划比例要恰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4. 总平面布置应符合防火、防潮、卫生等安全规范。

 5. 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合理配置资源,妥善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为以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并为施工创造条件。

 6.2 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20亩,总建筑面积83600㎡,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产车间、堆场、仓库、维修车间、其他辅助用房、办公楼、生活区、停车场和道路硬化。

 具体建设内容及规模如表6-1所示:

 表6-1 建设内容及规模 序号 项目 占地面积(亩) 建筑面积(㎡) 备注 1 生产区 56.7

 37800

  1.1 生产车间 7.5

 5000

  1.2 堆场 35.0

 23333

  1.3 仓库 12.0

 8000

  1.4 维修车间 1.2

 800

  1.5 其他辅助用房 1.0

 667

  2 办公楼 0.9

 1200

 2层 3 生活区 6.1

 7067

 2层 3.1 倒班房 4.5

 6000

  3.2 食堂 1.6

 1067

  4 停车场 15.0

 10000

  5 道路硬化 17.3

 11533

  6 绿化 24.0

 16000

  7 合计 120.0

 83600

  说明:本项目所需工业用地由XX市政府提供,故无土地购买或租赁费用。

  第七章 工程技术方案 7.1 总平面布置 7.1.1 总平面布置原则 1. 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条件下,生产车间布置紧密,工业线路短,运输方便,并符合环保、防火、安全、卫生等要求。

 2. 根据厂区现状,周围环境、自然条件等因素,充分合理地利用公共设施,力求作到功能分区合理,动力负荷集中,工艺流程顺捷,生产管理方便。

 3. 结合厂区实际,合理组织运输,缩短运输距离,便于相互联系,做到人流、物流各行其道,避免交叉。

 7.1.2 总平面布置方案 1. 厂址现状 本项目厂址位于XX市,占地120亩。本项目工业用地由当地政府提供,符合政策规划要求。

 2. 主要规划内容 布置生产车间、堆场、仓库、维修车间、办公楼和倒班房、食堂各1座。以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减少运输量。各建筑之间的布置满足消防和运输的要求。

 7.1.3 竖向布置 拟建场地地势平坦,竖向布置拟采用连续平坡式竖向布置形式,根据拟建场地自然标高及四邻情况确定场地整平标高,以满足物料运输、管网敷设、雨水排放等的需要。

 7.1.3 道路 厂区道路呈环形布置,道路结构形式为城市型水泥混凝土路面,主干道宽8米,副道6米,人流、物流便捷流畅。

 7.1.4 管线规划 厂内管线有:给排水管线、电力及通讯线路等。排水采用暗沟雨污分流形式,其他管线均采用地沟。

 7.1.5 总图主要数据 表7-1总图主要数据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据 备注 1 厂区占地面积 亩 120

 2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86000

 3 建筑系数 % 45.2 ≥30% 4 容积率

 1.88 ≥0.7 5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占比 % 5.8 ≤7% 7.2 建筑设计方案 7.2.1 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意图及使用功能要求; (3)根据我国现行的国家和地区的设计规范; (4)相关气象,地质,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

 7.2.2 设计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7.2.3 建筑设计 在建筑造型上力求新颖、简洁,体现当地风貌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筑特点,并注意与周边建筑风格相协调,建筑结构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保证技术性能,同时考虑因地制宜,经济适用,以降低工程造价。

 7.3 结构方案 7.3.1 设计依据 (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风荷载: 基本风压W=0.30kN/㎡,地面粗糙度为B类; (3)雪荷载:基本雪压So= 0.1kN/m2; (4)设计依据主要设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 7.3.2 设计要求 (1)基本风压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本工程按50年一遇的当地基本风压:0.4kN/m2。

 (2)地基基础设计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要求,XX市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9度,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不小于0.4g。

 (3)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4)设计使用年限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7.3.3 楼屋面均匀活荷载标准值 生活用房:2.00kN/m2; 办公用房:2.00kN/m2; 储藏用房:2.50kN/m2; 走廊、门厅、厕所:2.50kN/m2; 消防疏散梯:3.50kN/m2; 非上人屋面:0.50kN/m2; 上人屋面:2.00kN/m2; 施工荷载:1.00kN/m2。

 7.3.4 基础设计 本工程为低层或多层建筑物,为保证房间内不露柱的使用要求,拟采用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由于该项目为坡地建筑,根据嵌固点位置的不同,由嵌固点至屋面的高度<30m时,剪力墙抗震等级三级,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

 根据XX市一般地质情况,拟建建筑拟采用浅基础,以岩石层或粘土层作为基础持力层,若岩石地基埋深较深,基础选用人工挖孔嵌岩桩。在下一设计阶段,依据地勘报告,可通过经济性比较以确定合理的基础方案。

 7.3.5 主体结构设计 根据XX的抗震设防要求及建筑高度情况,建筑物主体结构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基础底板至一层板面的墙、柱、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7.4 公用辅助工程方案 7.4.1 供电系统 (1)设计依据及范围 供电设计严格按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等进行设计。

 设计内容为10/0.4KV变配电系统、电力及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电话系统、电视系统、楼宇访客对讲系统、自动抄表系统、宽带网络布线系统、安全防范及周界报警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电气消防系统。

 (2)强电部分 本工程电力负荷计算暂按单位容量估算:按强电设计标准120W/m²估算,本项目的生产区和生活区、办公楼建设面积是46067㎡,约用电5528KW。选变压器5台1000KVA供电。由市电引入一回路10KV电源,作为正常工作电源。在工厂设10KV配电、变电和低压配电室。本工程将设立一间柴油发电机房,约配置一台60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应急电源。供电给本工程的消防负荷作备用电源。兼作本工程的一、二级非消防负荷备电。正常停电时柴油发电机组兼作电梯、生活水泵等重要保障负荷供电。自备柴油发电机组为自动启动型,当市电失去或发生火警时,能在15秒内供电。

 (3)弱电部分:电视、电话、网络系统均由市政引入地下室相关设备间,根据广电及相关部门要求设置设备及管线。工厂内部及周界设置安保及监控系统,紧急按扭及报警系统。整个工程根据需要设置自动抄表系统。

 (4)电气消防:消防用电设备均采用专用供电回路,由变电所放射式双回路供电,在最末端自动切换。在楼梯间,消防值班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自备发电机房、地下室的公共走道、疏散走道及安全出口处设置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

 本工程设置一间消防控制室,室内设置火灾报警控制柜、消防联动控制柜、火警广播及电话系统。楼内除面积小于5m²的厕所、卫生间等外,均应设置火灾探测器。按规范要求在设置探测器的区域适当位置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和火警广播等设备。

 7.4.2 通讯、电视、网络系统 本工程通讯、电视与网络系统采用综合布线,系统接入电视网,生活区、办公楼、职工住宿楼等建筑,每门栋分接箱装于底层,每个房间在安全合理范围内安装适当的插座,穿管线在土建施工时埋设,安装由电信及有线电视部门负责,要保障项目区中的通讯网络信号的通畅。

 7.4.3 给排水设施 (1)研究依据 给排水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生活饮用水质标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进行设计。

 (2)给水方案 本项目的建设用水和运营用水大部分由XX市政提供。根据整个场区的占地面积、建筑物性质及消防规范,按同时发生一次火灾设计,一次灭水量为25L/S,火灾延续时间为两小时,消防用水量为300立方米。

 (3)排水方案 结合地形特征和道路建设铺设排水管道,采用雨污水分流排放。室内污水经过沼气池或者化粪池,进行有机处理再排放;室外的污水、雨水等采用集中处理,必须将水进行净化才能排放,避免污染周围水质和环境。

 7.4.4 消防设计 本项目设计方案中总平面布置满足规程规范要求。

 本项目新建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最大占地面积均小于规范中防火分区允许占地面积的规定。建筑材料满足规范中极限耐火等级的要求,安全疏散距离均满足规范要求。

 (1)设计依据:

 Ø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Ø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Ø GB 50140-201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Ø 国家、地方及主管部门有关规定 (2)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规定,建筑构件的选材应满足所需的耐火极限,建筑物设置火灾消防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消防器材位置指示牌。

 (3)严格执行建筑防火等级标准,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室外路边每隔100m设置室外消防拴,各通道设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各功能分区配置推车式灭火器。对重要负荷的电源、控制线采用耐燃型或其它防火措施。

 (4)应设立消防管理部门,专人负责,定期对消防设施和防火重点部位进行检查,并对员工进行消防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八章 环境保护 8.1 设计依据 8.1.1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1996)中的二级标准 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三类区标准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 8.1.2 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值 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Ⅲ类标准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的二类区Ⅱ事段标准限值 8.2 项目施工期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 8.2.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措施 扬尘是施工期间影响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各种无组织排放源。其中场地清理、土方挖掘填埋和物料运输等工序产尘量较大,而材料堆存、建筑机构施工、设备安装等工序产尘量较小或不扬尘,而且扬尘还受风向、风速、湿度等气象条件影响。由于污染源多为间歇性源并且扬尘点低,因此只会在近距离内形成局部污染。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染物未经充分扩散稀释就进入地面呼吸带,将会给现场人员的施工、生活、健康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

 施工场地周围环境敏感点较多,为最大程度地减轻扬尘的污染,施工单位应贯彻执行“清洁生产”的要求,通过采取对施工场界进行临时护挡措施,使原料堆场、建筑施工现场、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无组织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定时对建筑现场地面用水喷淋降尘,可以有效防止建筑扬尘的产生。建筑施工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有遮挡、篷盖等措施,避免运输过程中产生扬尘。同时,对粉尘类建筑材料如水泥、白灰等,设置有三面围墙的库棚存放等措施,治理施工现场的扬尘,以避免产生扬尘污染环境空气质量。装饰工程使用绿色环保涂料,产生的废气对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

 8.2.2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措施 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施工区的冲洗废水、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等。冲洗废水主要来源于石料等建材的洗涤,主要污染物为SS;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BOD、COD等。冲洗废水的排放特点是间歇式排放,废水量不稳定。施工中往往用水量无节制、废水排放量大,若不采取措施,将会在施工现场随意流淌,对周围水环境及景观造成一定影响。

 施工现场因地制宜建造沉淀池、隔油池等污水临时处理设施,对含油量较高的施工机械冲洗水或悬浮物含量较高的其它施工废水需经处理后方可排放。砂浆、石灰等废液宜集中处理,干燥后与固体废物一起处置。水泥、黄砂、石灰类的建筑材料需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上述建筑材料,以免这些物质随雨水冲刷污染附近水体。施工单位应设置临时厕所等生活设施。施工人员生活所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是COD、NH3-N、SS等,主要污染物回收利用,生活污水经临时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附近的水体,对受纳水体的水质影响较小。

 8.2.3 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噪声污染是影响环境的主要问题,该项目噪声源来自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根据调查可知,项目施工期间其噪声主要来源于打桩机、吊车、装载机、电锯、空压机、混凝土搅拌机、砸夯机、推土机、挖掘机等建筑机械和车辆运输的交通噪声。不同施工机械噪声强度相差很大,重型和中型载重车辆在加速下的噪声级范围分别可达88-93dB(A)和82-90dB(A),打桩机的噪声级范围可达95-105dB(A),施工中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最大值约为110dB(A),根据资料显示,不考虑围墙的声屏障作用,施工噪声对施工场地周围50m范围内的环境影响较大,对50-100m范围内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夜间施工时影响更为严重。

 工程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运输,车辆马达的轰鸣及喇叭的喧闹声。施工时对周围环境的主要影响是施工噪声,其辐射范围较广,昼间最大距离近150米,夜间影响更为严重。

 根据以上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降低人为噪声,合理布局施工现场,严格按照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严禁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如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同时尽可能采用施工噪声低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应尽可能放置于对周围敏感点造成影响最小的地点;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通过厂界设置临时隔声屏障和选用低噪音施工机械等有效措施后,使施工现场噪音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限值》的要求。

 综上所述,该项目施工期在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8.2.4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措施 施工期间将有一定数量的废弃建筑材料如砂石、石灰、混凝土、废砖、弃土、土石方、废弃的包装材料等。处置不当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施工过程中必然要有大量的施工人员工作和生活在施工现场,其日常生活将产生一定数量的生活垃圾。

 对施工现场要及时进行清理,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加以利用,防止其因长期堆放而产生扬尘。工程施工现场出入口的道路应当硬化,配置相应的冲洗设施,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驶离工地。

 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当采取密闭措施,不得超载运输,不得车轮带泥、不得遗撒、泄漏渣土或建筑垃圾。

 对于施工过程中建筑人员产生的餐饮垃圾等生活垃圾,不得任意堆放和丢弃,严禁乱堆乱扔,防止产生二次污染。要集中定点收集并纳入生活垃圾清运系统,由环卫部门定期将其送往较近的垃圾场进行合理处置,保持施工场容场貌的整洁,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8.3 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8.3.1 生产区 该项目运营期间采用全封闭生产厂房,严格控制粉尘,实现零排放,因此无污染。

 8.3.2 办公生活区 该项目办公生活区对环境影响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经合理处理后均对环境无污染。

 1. 污水 废水主要源自职工生活及办公废水。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通过室外污水管网收集后排放至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各公共建筑物的粪便污水,均经化粪池腐化处理后排至厂区排水系统,化粪池定期掏挖。

 2. 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废渣、废弃包装物和日常办公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不存在危险性。固体废弃物应该随时分类集中到指定地点堆放、清理。

  第九章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9.1标准和规范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J57-83) 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5.《工业企业劳动卫生标准》(GB11791-11726-89) 6.《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GB3096-82) 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GB87-85) 8.《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标准》(GBJ19-87) 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1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9.2设计原则 1.采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设备,尽量消除或减少污染。

 2.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

 3.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卫生的规定和规范,坚持“三同时”的原则,对生产过程产生的有害物、噪声采取有效治理措施,使有害物、噪声符合车间卫生标准。

 4.厂区总图布置要满足消防、环保与安全等要求。

 9.3职业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有害因素为机械伤害、电气安全、防暑防寒、噪音、高温余热、及意外事故等。

 1. 防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布置间距合理,使工人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易发生铁屑飞溅的设备设防护挡板或防护网,吊车行驶时有明显的警示信号。有切屑或油液飞溅的加工设备均设置防护挡板。

 2. 电气安全 高低压电气设备在正常条件下与带电部分绝缘的外露金属部分及其他安装金属支架均进行保护接地;低压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电缆线路的零线在引入建筑物时按规范作重复接地。厂房及生活间按第三类建筑物设置防雷设施,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3. 防暑降温 夏季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在工人较集中的地点设轴流风扇;

 4. 噪声防治见8.3.2。

 5. 高温余热 各生产车间设天窗或通风屋脊进行通风换气,对产生局部高温工序拟采取强制通风措施降温。

 6. 电气危害因素及安全措施 厂房防雷接地与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共用一套接地系统。所有变压器、电缆桥架、电缆沟、电器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件和金属构件均采用接地保护,高压试验室采用醒目的霓虹灯指示及装备安全联锁以确保人身安全。

 各供电、电控系统均有过压、失压、短路、过流、接地等安全保护装置,使故障能迅速排除和防止扩大。

 采用节能安全型滑触线,操作人员不会触及载流体,从而保证了吊车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7. 其它防范措施 1)设计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工艺布置满足安全、防火、消防和工业卫生等要求,设备布置要满足上、下盘,设备检修等安全间距,车间内主通道要畅通无阻,并设有多个出入口便于事故发生时人员的疏散。

 2)减轻劳动强度 3)为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事故发生几率车间内原料及成品的运输都为机械化作业。

 4)车间内设有岗位工人休息室、卫生间等,并定期对职工进行健康检查。

 9.4职业安全卫生机构和人员配置 本项目拟将环保和安全管理机构合并设置,配备1~2人负责全厂的环保、安全及消防管理工作。车间设兼职安全员负责车间的安全工作。

  第十章 节能减排、节水措施 10.1 编制原则 加强施工过程中节能、节水工作,贯彻国家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方针,以降本增效为主要目标。加强科学管理,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和水的综合利用率。

 10.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第77号,2008年8月1日起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主席令第74号,2002年10月1日起实施);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1/5027-2012; 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134—2001; 6.《四川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5027-2002; 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2006年12月12日) 10.3 节能措施 10.3.1 建筑节能 项目建设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可再生资源,建筑单体符合现行节能建筑标准。项目建设所用的节能材料、产品、设备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设备。项目建筑单体的体形系数、遮阳、屋面、墙体、外门窗等应满足国家节能建筑设计标准的强制性条文要求。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及当地非粘土质建材,使用率必须达到80%以上。

 总体布置建筑朝向尽量采用南北朝向,选用合适的建筑体型系数和窗墙比,建筑物外围护墙采用页岩空心砖砌体,挤塑板保温、塑钢窗,屋顶采用挤塑板保温隔热构造。

 10.3.2 设备节能 空气调节、给排水、电气设计选用节能型设备。空调水泵,循环水泵采用变频调速装置,实现运行节能。

 1. 空调系统节能 空调能耗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空调节能的技术措施可采纳以下措施:减少冷负荷、利用自然冷源、减少水系统泵机的电耗、采用自然通风。除有特殊要求区域的空调可以灵活设置温度外,其他公用部分空调均按国家标准夏季将最低温度设置为26度,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2. 电气系统节能 (1)合理进行变配电系统设计,在施工图设计将选择合理的配电形式,并尽量使运行时的三相负荷平衡,以减少变压器及线路的零序损耗。

 (2)合理选择电线电缆截面,确定合适的电缆敷设路径,尽量避免电源出现返送电而加大配电电缆的长度,减少线路的损耗。

 (3)合理选择电气配电设备,选择国家认证机构确认的节能环保型设备,尽量选用低噪音、低损耗、免维护或少维护的设备。通过负荷计算选用正确的装机容量,减少设备本身的能源消耗,提高系统整体效率。

 (4)变配电所靠近负荷中心,供电半径不大于200米,减少配电电缆长度,以降低配电线路的损耗。

 (5)选用节能高效低损耗变压器,提高变压器的技术经济效益,减少变压器的能耗。本工程选用节能型低损耗高效率干式电力变压器等。变压器的选择和使用应满足《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估值》(GB 20052-2006)的要求。

 (6)变压器负载率:本阶段设计负荷为估算负荷,在做施工图设计时,应根据设计内容和使用功能详细计算实际用电负荷。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台数,变压器的经常性负载在变压器额定容量的60%左右。

 (7)采用低压侧集中无功补偿和就地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各变压器配电系统均设置自动补偿装置(电容补偿柜),确保配电系统补偿后功率因数不小于0.95,提高功率因数和供电质量。

 (8)低压配电系统中动力配电系统的主干线的谐波骚扰强度要参照达到地方标准《公共建筑电磁兼容设计规范》(DG/TJ 08-1104-2005)中规定的二级标准,同时用电设备的谐波极限要满足该规范中的有关标准。对于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设备要在动力配电系统主干线上靠近骚扰源处设无源滤波装置,并注意避免发生电网局部谐振,使配电系统中的谐波分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降低无功损耗,确保电子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3. 照明系统节能 使用高效节能发光光源代替原有的低效光源,在节电的同时提高照明度、显色度,从而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稳定的照明环境,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护了人体健康。磨砂灯泡或白炽灯泡选用色温相当的节能灯替换,在照明度不降低的前提下,节电60%以上,且寿命提高6至8倍。不同建筑可根据不同要求来替换更高效的节能环保光源。

 10.3.3 给排水节能 1.在给排水设计时用水指标尽量符合实际用水量。

 2.给水竖向分区,低区充分利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高区设置变频供水设备供水。

 3.采用高效节能供水设备。动力机电设备的选择均采用国家批准的机电节能产品。根据管网水力计算进行选择水泵,水泵的效率满足节能产品对于水泵效率的性能要求。水泵采用节能型超低静噪产品,减少能源消耗。

 4.选用管材、阀门除应满足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的要求外,考虑管道与管件、阀门之间连接处密封性好,材质不影响水质,管道内表面光滑、阻力损失小等因素,避免造成漏水、费水等耗能的后果。

 5.所有卫生器具采用节水型产品。卫生器具及配件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2002)标准规定。所有的卫生器具及配件均应为节水型合格品。

 6.植被尽可能选择耐旱草种、灌木等,减少灌溉次数,节约用水。

 7.室外道路边适当位置设置平箅式雨水口,收集道路人行道及屋面雨水。将屋面雨水通过屋面雨水排放收集系统进行收集,再经过初期弃流后进入雨水蓄水池进行储存,经过沉淀、加药等物理处理方式后,作为室外绿化和道路浇洒的水源。

 8.加强用水计量。给水系统采取三级计量,一级为项目与供水管网的连接处水表,二级为建筑入楼水表,三级为建筑内部不同使用功能用户设计量水表。绿化设置单独用水计量装置。水表的选择,安装均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有关条款的要求。

 第十一章 项目建设进度及招标 11.1 项目实施进度 11.1.1 项目建设工期 本项目工程实施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起,经设计、商务谈判、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到项目建成,要使每个环节满足进度要求,需要各参加单位要密切配合,统筹安排,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项目建设工期预计为4个月,实际的施工期为2.5个月,初步定为2017年4月~2017年5月为前期准备工作阶段,2017年5月~2017年7月为项目建设期,在基础设施建设开始之前即2017年5月前必须完成项目建设方案实施规划论证、地质勘探、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标等事项。

 11.1.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本着“高效、保质保量”的原则,分期进行项目的建设。

 项目的具体实施进度如下表所示。

 表11-1 项目实施进度 序号 建设内容 建设工期(单位:月) 备注 1 项目建设前期阶段 1

 1.1 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 0.3

 1.2 审批立项、勘察设计 0.4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并行进行 1.3 报建、招标 0.3 2 工程建设准备阶段 0.5

 2.1 组建项目法人 0.2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并行进行 2.2 组织材料、设备订货 0.3 3 工程建设实施阶段 2.5

 3.1 施工准备 0.2

 3.2 基础施工 0.3

 3.3 主体结构施工 1.5

 3.4 装修 0.2 与维护工程并行 3.5 设备安装、调试 0.3 与装修工程并行 4 项目竣工验收与保修阶段 0.5

 4.1 工程竣工验收 0.2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并行进行 4.2 工程保修 0.2 4.3 试生产 0.1 11.2 项目管理 本项目拟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进行管理。只有严格管理才能达到投资节约、工期缩短,经济效益显著的目的。

 1.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当地实际情况及市场需求情况,筹划项目建设,组织调查研究,邀请咨询、研究单位对项目进行评估论证。委托有资格的专业规划设计研究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工程设计,并按有关规定逐级上报国家主管部门审批。落实项目资本金、固定资产投资及相应流动资金。

 2.根据项目建设进度需要,保证自筹资金足额到位。

 3.加强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做到项目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规范、验收评定标准的要求。

 4.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相关人员的岗前和岗位培训工作,做好运营前的准备工作。

 5.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项目实施进行安排、进展情况和存在主要问题,并按有关部门做出的决定予以落实。

 6.项目达到设计要求,通过企业各项技术鉴定,及时组织验收,初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并向有关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

 7.项目建成后,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并确定按期偿还债务。

 8.在项目建设管理中认真履行职责,对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违反有关规定,在项目建设中造成经济损失的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1.3 招标管理 11.3.1 项目招标 项目建设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等国家有关法令法规,对项目勘察、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监理、设备以及工程主要材料的采购等进行招标。

 11.3.2 项目招标目的 按照国家有关招投标规定,本项目拟进行委托招标,由具备招投标资质的代理机构对该项目的勘查、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建设监理及设备采购实行公开招标。拟通过这种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行为来选择条件优越者进行项目建设,力争用最优的技术、最佳的质量、最低的价格和最短的周期来完成该项目。

 11.3.3 招标原则及招标方案 1.招标原则 为保证工程质量,防范和化解工程建设中的违法行为,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编制了本项目的招投标方案。在招标过程中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并应当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

 2.招标范围 本项目拟对勘察设计、土建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和工程监理进行招标。

 3.招标程序 (1)招标 该项目的招投标活动具体程序如下:

 ①本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先履行项目审批手续,取得批准后,由本项目的法人单位进行公开招标。

 ②招标人发布招标公告,公告应当载明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和时间以及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事项。

 ③本项目的招标文件应当包括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投标报价要求和评标标准等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以及拟定合同的主要条款。

 1)施工监理招标 施工监理对工程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在进行施工监理招标时,面向全国公开选择施工监理企业进行项目的监理。投标人的资质要求,必须在乙级以上。

 2)施工企业选择招标 根据工程的需要,采用总承包方式,选择施工企业。本工程根据实际需要设勘察设计、土建及安装等标段,要求资质在三级以上,面向全国公开选择投标人。

 3)设备与主要材料采购招标 根据项目的需要,面向全国公开选择设备生产厂家,投标人的设备技术水平应符合本项目设计要求,质优价廉且有可靠的售后服务。

 4)本项目的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最短不得少于十日。

 (2)投标 1)本项目投标人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并应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的内容应当包括拟派出的项目负责人与主要技术人员的简历、业绩和拟用于完成招标项目的机械设备等。

 2)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投标人少于三个的,招标人应当依照本办法重新招标。

 3)投标人拟在中标后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进行分包的,应在投标文件中载明。

 4)投标人不得相互串通投标报价,不得排挤其它投标人的公平竞争,不得损害招标人或其它投标人的合法权益。

 5)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投标,也不得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它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

 (3)评标和中标 1)开标由招标人主持,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招标文件中预先确定的地点,邀请所有投标人参加。

 2)评标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由五人以上单数组成,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专家应当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八年并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同等专业水平。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遵守职业道德,对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

 3)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向其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未中标投标人。自中标通知发出十日内,招标人和中标人应按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4)中标人应当按照合同履行义务,完成中标项目。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也不得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向他人转让。

 招标基本情况具体内容详见下表。

 表11-2 项目招标计划表 项目 招标范围 招标组织形式 招标方式 全部招标 部分招标 自行招标 委托招标 公开招标 邀请招标 建筑工程 ★

 ★

  ★ 安装工程 ★

 ★

  ★ 勘察 ★

 ★

  ★ 设计 ★

 ★

  ★ 监理 ★

 ★

 ★

 设备 ★

 ★

 ★

  第十二章 组织结构与劳动定员 12.1 组织结构设置 本项目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设立企业,本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厂长负责制。公司组织设置的原则是机构精练,减少管理层次,指挥灵活,工作效率高,以达到采用先进的劳动组织和管理手段,实现组织现代化生产的目的。组织机构设置如下:

 图12-1 组织结构图 12.2 劳动定员及岗位职责 项目人员的配备应当注重高效、精干。结合实际情况,本项目人员配置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生产等几个方面,其具体配备计划如下:表12-1 公司管理服务人员需求预测表 序号 岗 位 定员(人) 岗位职责 1 管理人员 9

 1.1 厂长 1 负责全面统筹与公司运营管理工作 1.2 副厂长 3

 1.3 各部门经理 5 分管负责相关部门工作 2 生产部 378

 2.1 生产组 108 负责产品生产 2.2 运输组 270 负责运输服务 3 采购部 4 负责生产过程中、运输损耗中所需的物品采购 4 后勤部 15 负责人事、员工培训公司日常行政事务、安保等工作 5 财务部 6 负责公司日常财务管理 6 销售部 6 负责产品营销工作 8 合计 418

 12.3 人员来源 人力资源部将结合公司当前发展的需要,面向社会招聘,上报总经理审批,择优选用。在组建员工队伍时,将考虑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诸方面的因素,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应注重思想素质、敬业精神、业务水平、管理和组织能力等条件。本项目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取。

 (一)管理人员:由公司指派或厂长进行面向社会招聘,选择具有专业工作经验的人员。

 (二)生产工人:生产工人主要招收当地工人,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问题。

 (三)其他内勤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项目单位将根据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分开招聘各类专业人才,并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劳动法规,实行聘任制,保障员工的切身利益。

 12.4 员工培训 员工培训工作由综合部负责,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将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结合,技能培训与素质培训相结合,以适应项目建成后的工作需求。

 根据员工所在的部门分别培训,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选取有相关项目管理经验的人员。

 (1)管理人员培训 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专业知识和素养,在培训上注重对管理人员的科学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应对市场变化灵活管理公司;注重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有利于培养公司的软文化环境。

 (2)技术人员培训 根据目前公司现状,为使本项目顺利投产,必须对工程技术人员和新招生产工人进行专门技术培训。其中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可在设备供应商派来的有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尽快熟悉并掌握各种引进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保养技术。

 (3)工人培训 工人的培训要使其树立“安全生产”的生产理念,同时提高生产水平和能力。

 12.5 福利待遇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公司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员工享有生活福利、劳动保护和待业保险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社保局缴纳各项统筹基金。同时,依照《劳动法》的规定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按期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努力改善职工劳动条件。生产与劳动保护采取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进一步加强职工的劳动保护。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 13.1 投资估算依据 (1)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资料; (2)现行有关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规范、标准、定额等,以及国家正式颁布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 (3)国家现行投资估算的有关规定; (4)当地类似工程的造价; (5)《四川省建筑工程计价定额》、《四川省安装工程计价定额》; (6)其他设备依据询价确定。

 13.2 项目总投资估算 经测算,本项目总投资为13385万元人民币,其中前期工程费217万元,土建及装饰工程费5420万元,设备购置安装费为7248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

 具体投资估算见下表:

 表13-1 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序号 费用名称 投资额(万元) 1 前期工程费 217

 2 土建及装饰工程费 5420

 2.1 生产车间 900

 2.2 堆场 933

 2.3 维修车间与仓库 704

 2.4 其他辅助用房 53

 2.5 办公楼与生活区 1488

 2.6 道路硬化与停车场 861

 2.7 绿化 480

 3 生产设备购置安装费 7248

 4 流动资金 500

 5 合计 13385

 第十四章 经济效益评价 14.1 财务假设 1.项目为永续经营项目,项目所遵循的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政策无重大改变,主要经营地及社会经济环境无重大改变。

 2.项目资金能够如期按需筹集,项目能够及时投入规模运行,项目新建工程能顺利实施,不存在因工程停滞或实施或其他特殊原因所造成的重大损失。

 3.项目的增值税及附加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增值税税率为11%,城市维护建设税率5%,教育费附加税3%,地方教育费附加2%,企业所得税税率25%。

 4. 项目折旧采取平均直线折旧法,设备及装修按照残值率0%,折旧年限10年进行折旧,房屋折旧按照使用年限50年计算。

 5.财务预测期为10年。

 6.无其他不可抗力及不可预见因素所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14.2 财务预测 14.2.1 收入预测 项目建成后年处理建筑垃圾1200万吨,再生粗骨料转化300万立方米;同时将提供建筑垃圾、砂石等同类物料的运输服务,设计年运输1000万立方米。再生粗骨料价格暂定为50元/m³(含运费),运输服务单价为30元/m³。设计项目运营期第一年(T+1)达产30%,逐年递增15%,至T+6年实现100%。项目收入预测如下表所示:

 表14-1 项目收入预测 序号 项目 T+1年 T+2年 T+3年 T+4年 T+5年 T+6年至T+10年 1 再生骨料收入 4500 6750 8250 10500 12750 15000 1.1 达产率 30% 45.00% 55.00% 70.00% 85.00% 100.00% 1.2 产量(m³) 900000 1350000 1650000 2100000 2550000 3000000 2 运输收入 9900 14850 18150 23100 28050 33000 2.1 建筑垃圾运输 5400 8100 9900 12600 15300 18000 2.2 骨料运输 4500 6750 8250 10500 12750 15000 3 合计 14400 21600 26400 33600 40800 48000 14.2.2 成本预测 表14-2 项目运营成本(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T+1年 T+2年 T+3年 T+4年 T+5年 1 运营成本 7023

 10285

 12460

 15723

 18985

 1.2 能耗费用 450

 675

 825

 1050

 1275

 1.3 维保费用 498

 498

 498

 498

 498

 1.4 运输成本 5940

 8910

 10890

 13860

 16830

 1.5 其他制造费用 135

 203

 248

 315

 383

 2 管理费用 4522

 4893

 5231

 5635

 6056

 2.1 员工薪酬及福利 3238

 3465

 3707

 3967

 4245

 2.2 折旧与摊销 996

 996

 996

 996

 996

 2.3 其他管理费用 288

 432

 528

 672

 816

 3 销售费用 720

 1080

 1320

 1680

 2040

 4 财务费用 0

 0

 0

 0

 0

 5 总成本费用 12265

 16258

 19012

 23038

 27082

 6 经营性成本费用 11269

 15262

 18016

 22042

 26086

 序号 项目 T+6年 T+7年 T+8年 T+9年 T+10年 1 运营成本 22248

 22248

 22248

 22248

 22248

 1.2 能耗费用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3 维保费用 498

 498

 498

 498

 498

 1.4 运输成本 19800

 19800

 19800

 19800

 19800

 1.5 其他制造费用 450

 450

 450

 450

 450

 2 管理费用 6498

 6815

 7156

 7520

 7909

 2.1 员工薪酬及福利 4542

 4860

 5200

 5564

 5953

 2.2 折旧与摊销 996

 996

 996

 996

 996

 2.3 其他管理费用 960

 960

 960

 960

 960

 3 销售费用 2400

 2400

 2400

 2400

 2400

 4 财务费用 0

 0

 0

 0

 0

 5 总成本费用 31145

 31463

 31804

 32168

 32557

 6 经营性成本费用 30150

 30468

 30808

 31172

 31561

 编制说明:

 (1)能耗费用:按照再生粗骨料销售收入的10%计算; (2)维保费用:按折旧费的50%计提; (3)运输成本按照运输收入的60%计算 (4)折旧摊销费用 项目折旧采取平均直线折旧法,设备及装修按照残值率0%,折旧年限10年进行折旧,房屋折旧按照使用年限20年计算。

 表14-3 折旧摊销表 折旧 原值 残值率 年限 每年折旧 土建 5420.02

 0.00

 20 271.00

 设备 7248.00

 0.00

 10 724.80

 (5)员工薪酬及福利 项目人员定额为418人,各类人员年均薪酬如下表,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因素,年均增长7%。

 表14-4 各类人员薪酬及福利 岗位类别 年均薪酬(万元) 人数 总额 生产 3.6 108 388.8 司机 9.6 270 2592 管理人员 10 9 70 其他人员 5.4 31 81 (6)其他费用:项目其他费用包括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分别按当年总收入3%、2%进行计提。

 (7)财务费用:本项目不存在贷款情况,故不计算财务费用。

 (8)销售费用:按当年总收入5%进行计提。

 14.2.3 利润预测 表14-5 项目利润表(单位:万元) 项目 T+1年 T+2年 T+3年 T+4年 T+5年 一、主营业务收入 14400

 21600

 26400

 33600

 40800

 减:运营成本 7023

 10285

 12460

 15723

 18985

 税及附加 893

 1369

 1687

 2163

 2640

 销售费用 720

 1080

 1320

 1680

 2040

 管理费用 4522

 4893

 5231

 5635

 6056

 财务费用 0

 0

 0

 0

 0

 二、营业利润 1242

 3973

 5702

 8399

 11079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三、利润总额 1242

 3973

 5702

 8399

 11079

 所得税 311

 993

 1425

 2100

 2770

 四、净利润 932

 2980

 4276

 6299

 8309

 项目 T+6年 T+7年 T+8年 T+9年 T+10年 一、主营业务收入 48000

 48000

 48000

 48000

 48000

 减:运营成本 22248

 22248

 22248

 22248

 22248

 税及附加 3116

 3116

 3116

 3116

 3116

 销售费用 2400

 2400

 2400

 2400

 2400

 管理费用 6498

 6815

 7156

 7520

 7909

 财务费用 0

 0

 0

 0

 0

 二、营业利润 13739

 13421

 13080

 12716

 12327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三、利润总额 13739

 13421

 13080

 12716

 12327

 所得税 3435

 3355

 3270

 3179

 3082

 四、净利润 10304

 10065

 9810

 9537

 9245

 14.2.4 项目现金流量预测 表14-6 项目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项目 T年 T+1年 T+2年 T+3年 T+4年 T+5年 现金流入

 14400

 21600

 26400

 33600

 40800

 营业收入

 14400

 21600

 26400

 33600

 40800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回收流动资金

  现金流出 13385

 12162

 16631

 19703

 24205

 28726

 建设投资 13385

  流动资金投入

  经营成本

 11269

 15262

 18016

 22042

 26086

 税金及附加

 893

 1369

 1687

 2163

 2640

 所得税

 311

 993

 1425

 2100

 2770

 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13385

 1928

 3975

 5272

 7295

 9305

 累计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13385

 -11457

 -7482

 -2210

 5086

 14390

 项目 T+6年 T+7年 T+8年 T+9年 T+10年

 现金流入 48000

 48000

 48000

 48000

 48000

 营业收入 48000

 48000

 48000

 48000

 48000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回收流动资金

  现金流出 33266

 33584

 33924

 34288

 34677

 建设投资

  流动资金投入

  经营成本 30150

 30468

 30808

 31172

 31561

 税金及附加 3116

 3116

 3116

 3116

 3116

  所得税 3435

 3355

 3270

 3179

 3082

  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11300

 11061

 10806

 10533

 10241

 累计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25690

 36751

 47557

 58091

 68332

 14.3 项目财务指标 项目预测10年期内的主要财务指标预测如下:

 n 项目年均净利润:7175万元 n 项目年均收入:37680万元 n 项目净利润率:19.04% n 项目现金净现值:28986.82万元 n 项目投资回收期(不含建设期):4.3年 n 项目内部收益率:39.33% 从上述财务评价指标数值来看,本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第十五章 社会效益分析 15.1 促进产业政策实施 本项目是新建项目,其建设方案符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四川省及凉山州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政策文件的要求。项目正常运营后,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建材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同时有利于凉山州和XX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项目拟建于XX市,项目建设地点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能源充足,基础设施完善,实施项目建设较为有利。经济的繁荣需要众多适应市场需要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的经营项目的不断推动。

 本项目符合当地产业政策,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方向相吻合,市场潜力大,可以有效的促进当地产业政策的实施。

 15.2 解决城市“建材荒”的现状,保护生态资源 随城中村改造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房地产开发产业和建筑业快速发展,对于建筑材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城市建材供不应求,进而开山采石,挖河取砂,毁林伐木的行为加重,严重破坏生态资源环境。建筑垃圾资源化,即能充分利用“垃圾包围城市”的外围垃圾原料,对其回收加工生成资源化产品,进而销售给房地产开发商和建筑企业。实现“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建筑再生原料”的循环经济,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周边建筑材料供应问题,减少自然资源开采量,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有效地解决城市“建材荒”问题,保护生态环境。

 15.3 改善城市生活坏境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运行能够消纳大量的建筑垃圾,解决“垃圾包围城市”的现状,减轻城市空气、水、土壤的污染,净化城市环境,维护市容市貌,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二是因建筑垃圾体量庞大,堆放或填埋需占用大量土地,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循环利用建筑垃圾,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城市建筑和人们生活休闲用地面积,使市民有稳定、宽敞的生活场所;三是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运行,消纳在城市道路上堆放或运输中遗撒的建筑垃圾,使得道路交通顺畅,保证市民安全出行,提高交通安全系数。

 15.4 推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收入37680万元,这将对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收入做出积极贡献。项目入驻XX市,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周边其他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也将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另一方面,项目建成后还将促进XX市及周边地区各产业的发展,刺激居民消费,达到促进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目的。

 15.5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本项目建成运营后可为地方政府创造可观的税收,增加财政收入。项目对财政税收的贡献值按贡献产值的一定率计算增值税及附加税、按照税后利润的25%计算所得税。项目营运后达产年为政府缴纳的增值税金及附加为3116万元,达产年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3435万元,能为当地政府提供较大的税收收入。

 15.6 促进当地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 该项目的开发,同时可极大地促进当地多余人口就业,增加就业机会,预估项目经营期可直接解决418人就业。

  第十六章 风险分析 16.1 市场风险与控制 1.风险描述 项目中的定价收费均是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同时项目的运输服务依赖市场对砂石等建筑材料的需求。因此,项目的收益和长久发展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市场的动荡不仅影响了项目的收益,也影响了项目的采购成本和资金的机会成本,从而影响了项目的利润获得和项目的可持续性的长久发展。

 本项目的消耗主要在运输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消耗品,且依赖建筑材料的需求量,因此建筑行业的兴旺发达与项目的建设息息相关。XX市为了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大,开发面广,建筑业持续发展的后劲强,同时建筑垃圾产生量巨大,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建材运输服务发展的有利时机。

 2.风险控制 对于市场风险,时刻保持与市场的联系,建立市场风险预警体系,建立应对市场变化的柔性机制。加强市场调研,积极培育开发市场,建立广泛的市场信息网络,着力塑造企业形象,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深入挖掘市场潜力,充分利用政策保护,化解市场风险。

 16.2 资金风险与控制 1.风险描述 该项目的推动对资金投入的依赖性较大,项目工程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从该项目财务预测中现金流量情况和利润表的预测情况可看出,项目未来拥有非常好的盈利能力,能够及时收回投入资金用于经营周转,发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很低。

 2.风险控制 该项目将建立资金预警系统,进行项目预算管理、资金计划管理,有效地使用资金,进行现金流量分析和预测,以及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另外,项目会设置财务人员对公司日常财务的监督及控制,能极大的降低资金风险。及时调整有关策略,并与银行等融资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拓展各种筹资渠道,增强项目本身的抗风险能力。

 16.3 管理风险与控制 1.风险描述 本项目属于建材行业项目,各部门共享项目资源。整个项目的正常运营除了每一部分的正常运营,整体上需要协调统一,需要管理上的统一规划布局。一旦管理链条出现错误,整个项目将面临着失衡状态,不利于项目的整体效益的实行。

 2.风险控制 对于管理风险,公司组织机构应当扁平化、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人员调配从整体上服从项目的规划,在部门内部要灵活多变;管理层经营决策要符合大多数股东的意见,要加强管理层的培训等。

 16.4 技术风险与控制 1.风险描述 本项目中重现引进设备的产品技术指标是尤为重要的,其好坏决定了项目的产品质量和品牌。本项目中的技术有利于树立项目的品牌效应,扩大项目的市场份额。

 2.风险控制 本项目工艺成熟,引进国内先进设备,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对于技术风险,本项目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稳定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第十七章 结论及建议 17.1 结论 经过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市场前景、建设规模和方案、财务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缜密、细致、科学、严谨的分析论证,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策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且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同时国家鼓励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都将为本项目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

 2.开发建设条件良好 本项目所在地为四川省XX市,具有畅通的交通条件,适宜的气候条件,较好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并且具有政府的政策支持。这为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经济效益良好 首先,预计项目年均总收入为37680万元,年均净利润为7175.85万元,投资回收期(不包括建设期)约为4.3年,能创造较大的经济价值。

 其次本项目还能与地区其他经济体形成很好的协同效应,带动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4. 社会效益显著 该项目不仅能发展当地包装印刷产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还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更能拓展当地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力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体来说,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建设方案是可行的,建设规模是适宜的。项目建成后,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均衡发展。

 17.2 建议 1. 建议政府在项目的建设土地划分、开发建设权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同时,建议在项目建设后,政府能够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确保各项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

 3.切实做好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做好工程前期规划、单体设计、勘察测量等准备工作,努力保证建设项目最快发挥应有的效益。

 4.抓紧工程的上报审批工作和资金筹措工作; 5.积极做好专业人员的选拔招聘和有关设施设备的采购等工作,以保证项目建设按计划顺利进行; 6.实行项目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设立基建项目公开栏,公布建设项目的有关信息,增加项目管理的透明度,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Tags: 可行性研究报告   垃圾   利用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