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哲学范文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正文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探析

2022-09-07 10:55:04

马鑫 闫岩

[摘  要]人民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安邦两个重要因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将二者有机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与思想资源为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精华部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同于西方理性经济人假设强调的专门为追求一己私利求发展,而是把人当作“现实的人”,满足人的各方面需求,促进更好地发展,强调注重人的价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其理论价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入新活力,其实践价值为人民生活提升幸福感,其世界价值为世界各国提供中国方案。

[关键词]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2)04-0045-05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传承和超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有着独特的价值意蕴。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与思想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

为更全面准确地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厘清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为了把人从异化中解救出来,使劳动不再成为保存生命和维持自己生活的第一手段,而变成人自由自觉的活动,从而恢复人自由自觉的内在本质,马克思引入“现实的人”这一概念,即处在社会关系之中,从事生产生活活动的集体。马克思把对人的认识由“天国”下降到“尘世”,由“抽象”转变为“现实”,由“思辨”转变为“实践”,实现了对人的认识的革命性变革。[1]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实现了对人的认识的革命性变革,而且看到了实践基础上的人的巨大作用。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以往的英雄史观认为是英雄人物创造了历史的观点,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认为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认识到了人作为一个主体在社会发展和变革中的作用,这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受剥削、受压迫,马克思在现实的人和人的历史作用立论基点上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并且为人民群众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提出了理论依据和现实途径。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全人类的解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旨归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理论资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新时代充满生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一切依靠群众、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类解放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观点的继承与发展。

(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精华部分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关于以民为本的思想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启迪。从商周时期的民本思想萌芽到先秦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再到汉唐时期的鼎盛,以及在明清时期由民本思想向早期民主思想萌芽的转变,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的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最早发端于商周时期,在《尚书·五子之歌》中提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现民为邦本的思想,可以被认为是统治者开始重视人的作用与价值的萌芽。到了先秦时期,儒家思想一直处于正统地位,其核心思想“礼治”“人治”“仁政”等,更是體现了对人的重视。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思想体现出当时地主阶层已经开始重视百姓的作用。汉唐时期,民本思想迅速发展。西汉贾谊提出“民者,万世之本也”,他认为国家的发展必须以民为本,从而提出一套“重本抑末”政策,以满足百姓日常生活所需。唐朝时期,民本思想进一步发展。魏徵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劝谏李世民,使统治者认识到百姓、民心的重要性,也因如此,大唐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明清时期,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观点,这是对传统民本模式的颠覆,也是对传统专制主义的批判,更被认为是早期民主思想的萌芽。纵观历史发展进程,不难发现,历朝历代几乎都可以捕捉到民本思想的影子。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本的思想虽然一再强调仁政、德治以及人的作用,但究其根源最终还是为统治者封建专制主义服务,避免社会动乱威胁政权。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民生产生活及政治地位。所以,要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理论和思想资源。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框架体系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同于西方理性经济人假设强调的专门为追求一己私利求发展的思想,而是把人当作“现实的人”,满足人的各方面需求,促进更好的发展,强调注重人的价值,以人民为中心。同样,只有经济更加有质量地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的更高期待,更好地使发展为人民服务,更好地将发展成果反馈给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和发展相互促进、共同作用构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发展为了人民——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一经提出,得到各界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2]16这一论断铿锵有力地表明了发展是为了人民,贯穿发展始终的是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如果只是单一地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人民在其他方面的需求,那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只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才是发展为了人民的真正体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恰恰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其中,使人民始终成为贯穿发展的主线。

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加快发展才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进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求。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同样会暴露一定的问题。发展的问题要靠更高质量的发展去解决,而贯穿发展的主线是必须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把百姓放在心中。[3]在政治建设方面,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赋予人民群众更多更切实的政治权利。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是发展为了人民的重要体现。在文化建设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自信,不断用理论充实头脑,用道德润化内心。要善于挖掘民间的文化素材,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继承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更要牢牢铭记“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坚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来增强文化自信。在社会建设方面,最重要的是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利益,顾及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关注人民群众最在意的收入、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就是为人民提供更舒适的生态环境,不仅让我们能处在绿水青山的环境中,更要让我们的子子孙孙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代内代际共同享有健康的绿色的环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生态文明方面具体的体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更多体现了满足人民的需求,实现人民的愿望,维护人民的利益,归根结底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判断发展是否有作用,要人民群众说了算,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需求的发展才是实在的、真切的发展。6371F66C-38DC-4194-8401-CE47A0E07D56

(二)一切依靠人民——力量之源

我国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是依靠人民的力量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在明确了是依靠人民来发展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明确怎样依靠人民来发展。

发展依靠人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首先是要尊重并且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仅要从发展为了人民角度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要从依靠力量角度来理解,为了谁是弄清楚目标指向,而依靠谁更加强调实践方面的内容。发展依靠人民是指在尊重人民的意愿、需求与地位基础上进行发展,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或片面注重经济而进行发展。其次是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作为新发展理念之首的创新理念,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社会的需要。只有进行创新发展,社会才会充满活力。因此,要大力推动创新发展战略,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4]314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我们党一向高度重视的,来自人民群众的智慧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也是我们党走群众路线执政兴邦的关键所在。再次要汲取人民群众智慧,依靠人民群众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措施、好办法哪里来?答案是从群众中来。”[5]61应该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进而使广大群众在选择的过程中、利益的追求中成为真正的主体。最后将人民满意度作为发展成效的衡量标准。发展的成果最后是交给人民检验,人民满不满意、认不认可是检验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从来不是嘴上说的,而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导下实干而成的,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努力,一步步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三)人的全面发展——价值旨归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最终价值旨归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温饱已不是问题,人民开始追求更高质量、更高品质的生活,不仅仅关注物质生活水平,更强调精神上的享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恰恰注意到了这种变化,将最终的价值旨归落在了更好地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上。

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更体现在满足人民群众在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更高层面的需求。从过去到现在,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与之相对应人民就会有更多更高层次的需求。中国发展仍然面对许多阻碍,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人民共同享有发展成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权利、机会和规则公平”,正是因为有这些公平的存在,让教育和就业政策得以实施,让人民可以更好地共同享有发展成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从需求侧提出了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还从供给侧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根本利益,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更加强调了对人的更高层次需求的重视,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对人的高度重视的体现。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意蕴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其理论价值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入新活力,其实践价值是为人民生活提升幸福感,其世界价值是为世界各国提供中国方案,并始终坚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来促进发展。

(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理论注入新活力

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一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立足人民立场,重视人民需求,根据发展实践不断提出新的发展理念。从邓小平的“发展就是硬道理”到江泽民的“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无一不体现着对发展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人民与发展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面临新的状况,需要新的发展思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稳了人民立场,站稳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场。党的十八大之后全面从严治党,所进行的自我革命不但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不断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的具体展现。反腐倡廉的力度更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群众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发展理论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入新活力,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生机。

(二)为人民生活提升幸福感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践价值,就是为了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以民生建设提升生活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收入增长。注重各主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好地促进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实施。让人民感受到只要奋斗,就会过上好日子,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题中之义。二是就业创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必须把就业政策放在宏观政策层面考虑,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从长远来看,需要解决体面就业的问题。三是教育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提出教育应该注重“公平和质量”。四是社会保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三大支柱问题,既要靠政府又要靠企业还要靠市场和个人。

(三)为世界各国提供中国方案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体现在国内治理,更为世界各国提供中国方案。在人与人的关系及人的地位方面有其世界价值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同于西方的优先主义,而是强调世界人民处于一个地球村之中,命运与共,休戚相关。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可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世界意义上的战略体现。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符合世界各国利益的,追求的是各个国家的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一带一路”倡议目的就是“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6]213。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胸怀天下的情怀,将人民作为核心要素,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世界价值,为世界各国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徐龙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论析[J].实事求是,2017(6):9-12.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  宋桂祝6371F66C-38DC-4194-8401-CE47A0E07D56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2017年1期)2017-03-16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5期)2017-03-04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46期)2016-11-22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逻辑建构上海党史与党建(2016年11期)2016-11-15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商场现代化(2016年22期)2016-10-18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论坛(2016年11期)2016-05-17

Tags: 探析   新时代   思想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