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哲学范文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正文

《折肱漫录》学术思想探析

2023-01-15 14:10:07

陈 颖

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浙江 金华 321000

《折肱漫录》为明代黄承昊所撰的一部医论集,成书于明崇祯年间[1]。黄承昊,字履素,号闇斋,晚号乐白道人,浙江秀水(今属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丙辰进士,出仕,官至福建按察使[2]。黄氏本非医家,因自幼体弱,又屡被误诊,几濒于死,遂留心医药,参究医理,渐有所得,待阅历深、识见定后,方刊行于世,冀能拯同患于水火。此书是其摄生、习医、疗病经验之总结,所述之理、所载之方,务求实在,绝不含混,正如其序中所言“非身所亲历,口所亲尝,目所亲睹,皆不敢混载以欺人”。题曰“折肱”,取“三折肱成良医”之义,与古贤“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相映照,可证其济世之心。

全书共八卷,分养神、养形、医药三篇。卷一至卷三及卷七吸纳老庄、佛家等思想,提出“养生者,先养神,次养形”“神为形君,不可使伤”“养心、养脾,摄生最要”“养生者贵开发其生机,生机一发,则源源不穷”等论点,反复论证了养神与养形的关系、必要性及方法;
卷四至卷六及卷八则采撷东垣、立斋等诸贤之妙论及治验,结合自身染疾、求医、服药、治病、习医等坎坷经历,品评医理之臧否、药物之利弊,阐发了其医学观点。现将其学术思想整理如下,不当之处,望高明指正。

黄氏年少时,患痰中缕血,精神未损,后惑于病重而难治之说,朝夕怀忧,神气日耗,病乃日深,百药不效,陷于无奈。及登科举仕,郁气大畅,神乃渐复,得延岁月。由此,黄氏提出“养生者,先养神,次养形”“神为形君,不可使伤”等观点,认为神为形之君,养生者,当先养神,次养形。至于养神之道,黄氏认为“养神莫要于恬淡虚无……伤神莫大于忧患思虑”,主张保持恬淡虚无的心态,断除无谓的忧虑。黄氏吸纳老庄、佛家思想,反复援引、论证,如“我以为有,故有也;
我以为无,即无矣”“盖忧愁皆妄识所造之妄形,若不见可忧,忧从何来?不见可怒,怒从何发?要识下手工夫,全在克己做起,做到无我地位,则忧愁合下断根矣”等,总结出遗生死、同得丧,断忧愁、戒恼怒以及克己忘我等具体方法。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所批判的那样,对比当今攀名附利、竭精耗神之不良风气,重新审视黄氏的养神思想,无疑具有现实的警醒作用。

黄氏注重摄生养形,时刻强调其重要性。这与其自幼体弱多病,又屡被误诊误治的经历相关。黄氏谓其十日九病,血气不足,虑不能老,然岁及七旬,精神且旺,与其加意保摄密不可分。注重调养心脾,是黄氏摄生养形之道的核心思想。正如其所谓“心为一身之宰,脾为万物之母。养心、养脾,摄生最要”及“养生者贵开发其生机,生机一发,则源源不穷,此谓浚于不涸之府。生机有二:使此心常自怡适,而不以忧郁窒其生机,一也;
助养脾土以滋化源,则四脏都有生机,二也”。

养形的方法,概而言之,包括慎饮食、知所节、博趣闻等几个方面。慎饮食,所以戒寒凉、炙煿,饮食之物,但求益人,毋求爽口;
知所节,所以戒劳色以葆精神,忌伤饱以全脾胃;
博趣闻,所以近韵趣幽遐之事以怡情,远纷华靡丽之场以忘俗。除此之外,黄氏还秉承《内经》思想,主张顺应四时之运,明乎生杀之机,谨避六淫之气等。谨举其食疗思想以证之:“养形篇”专门列举了常见饮食物的功用、宜忌等,强调日常饮食对养形的重要作用,如“人皆指西瓜能辟暑,生冷中不甚忌之。殊不知暑中奔走后,觉胸中热气填塞,浸冷食之,信可辟暑。若晏坐高堂,日以为常供,则有损脾胃,秋来疟、痢当防!”“饮茶宜热,冷则聚痰,多饮则少睡,久服则消脂。茶味最清香,令人嗜饮。然虚弱人,止宜候渴而饮,适可而止。若亦欲慕清客之名,勉强饮啜,所损脾胃不小。”“食馄饨过饱,饮馄饨原汁即消。食一切肉过饱,饮熟食店中所储原汁亦可消……凡食某物过多停滞者,即烧此物成灰、存性,服之即消……”。

黄氏自言“凡方书所载之症,十患四五;
本草所载之药,亦十尝四五”,苦于医理未识、明医难觅,遂尔究心岐黄,以图自养,其对医药持审慎态度,主张慎药,反对“求速效而轻用药”的做法。“药者,人生之大利大害也。不遇良医,不如不药。不药而误也悔,药而误也亦悔。然不药之悔小,误药之悔大。”可见,药非百利而无一害,用之不当,不惟无益,反以伤人。“品药篇”中记载有数十种药物的优劣、功用及特点,许多是黄氏亲尝亲试后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具有独特价值[3]。如其认为薄荷、紫苏皆散气之药,多食大损人气;
枳实性烈而速下,有推墙倒壁之力,中气不足者,虽兼补剂亦不可用;
黄芪性太绵密,能闭腠理,有邪者禁服,不如人参之补而能宣,然补益之功,似出人参之上。

对于历代本草的记载,黄氏也并不盲从,而是尊重实践经验,敢于提出质疑,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方书皆称枳术丸健脾、玉屏风散止汗,但黄氏亲用后,却反受其害;
其评论豨莶丸“向读本草,赞豨莶丸之妙,久服可以轻身延年……吾心疑之,天下无祛风而不伤元气之理。友人徐显甫在燕亦患指麻,单服前丸一月余,精神大减,步履俱艰,遂改服补药一月余,步履始得如故。乃知此药亦是耗损元气之物,本草之言,未足信也”。

黄氏取法于东垣、立斋,临证崇尚甘温,推重脾肾。“医药篇”开篇即质疑“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言明“人生以胃气为本。善养生者,毋轻伤胃气,苦寒之药不可多服,致损化源”,主张“滋化源、固胃气”,反对恣用寒凉、克伐脾胃。黄氏采撷李东垣、薛立斋论述之精华,结合自身经历及见闻,批判了丹溪学派动辄以四物汤加知、柏治疗虚劳、潮热等症的做法,倡导以甘温滋其化源。须注意的是,甘温并非辛热之意。“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甘温冲和则生机育立,过于辛热,反能伤精耗气。正如其所言“造化生物,惟此春温之气……彼大寒大热之药,犹之盛暑隆冬;
而清凉之剂,则秋金之令也;
独此甘温之品,煦之育之,可使生机勃发,而满腔皆春”。因此,黄氏推崇薛立斋以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合用治疗虚劳诸症,认为其“最为纯王之妙理”。这点,于阴虚之证,尤见其独特之处。薛立斋认为阴虚乃足三阴虚,脾为至阴而生血,因此,补阴宜自补脾始,主以补中益气汤滋其化源,佐以六味地黄丸温存肝肾。“盖补脾土以滋肺金,使金能生水,水足木自平,而心火自降。”个中机理书中论述精辟,学者可自行参看,此不赘述。

重视脾与肾的关系,是黄氏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认为补命门之火能助养脾土,主张补脾不应,当求之于肾。“凡人肾气怯弱,真阳衰虚,坎水不温,不能上蒸脾土,是以饮食不进,或食而作胀,大腑溏泄,譬诸鼎釜之中,置诸水谷,下无火力,终日米不熟,其何能化?”“凡人脾病,服补土药不效,即宜服八味丸,以补其母。”书中引述许叔微、薛立斋等前贤之精彩验案及论述,足兹后人借鉴。如薛立斋云:“凡停食泄泻之症,若食已消而泄未已,宜用异功散以补脾胃;
如不应,用补中益气以升发阳气。凡泄利色黄,脾土亏损,真气下陷,必用前汤加木香、肉豆蔻温补;
如不应,当补其母,宜八味丸。”黄氏还列举了卒中、虚损、腹痛、遗精、萎痹、痰郁、疟疾等疾病之治法,多为其自身或亲朋所历而易误之症,旨在佐证脾胃、元气之于人身的重要性,读之或有所悟。

《折肱漫录》是黄承昊一生摄生、习医、疗病的经验总结,其间虽不免有失当、偏颇之处,如其详于杂病、疏于外感,偏重甘温、对攻邪寒凉之药却多有顾忌等,但此由黄氏个人经历所限,不必苛责。此书尊崇事实、源于实践,且志在利世利民,仍不失为一部具有独特临床价值的著作,愿读者珍之。

猜你喜欢 黄氏养神生机 裂缝剑南文学(2022年1期)2022-10-22百年黄氏,传续经典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让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华人时刊(2021年17期)2021-12-02狐生子百花园(2020年9期)2020-09-23生机暗涌安邸AD(2020年3期)2020-07-14南安中宪第建造者郑运锦之妻黄氏墓志铭浅谈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6期)2018-05-14养神为先助长寿养生保健指南(2017年9期)2017-12-07简述庄子破解生死问题的方法青年文学家(2017年6期)2017-03-31形神在我中华奇石(2015年8期)2015-07-09由摄生到卫生之经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2期)2011-07-01

Tags: 探析   学术   思想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