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哲学范文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正文

汇报材料写作格式(精选多篇)

2020-02-20 04:19:20

第一篇:汇报材料的写作方法

汇报材料的写作方法

汇报材料,一般是单位或个人向上级领导或机关所做的书面陈述材料,是当前办公室文秘工作常用的材料之一。汇报材料的体裁是与请示、报告相似的文种,可以 归属于报告,都是下级向上级或平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时使用的应用文体,汇报材料的种类很多,按性质又可以分为综合性汇报、专题性汇报等。

其基本格式:主题(汇报单位、时间)——称呼(开场白)——正文(基本情况、经验做法、成效,困难和问题,下步工作)——结尾(结束)。笔者在多年的实践 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汇报材料的特点

汇报材料的基本特点是实事求是,简洁明了。那么,在写作视角的确立和质量的追求上,还需要把握以下三个特点:

(一)汇报基调,保持下对上。

如,县直学校、乡镇学校向县教育局、乡镇人民政府,县教育局向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府向州政府、省教育厅等,准确把握这一角度和表述基调非常重要。

因为,这不仅仅是尊重上级,更重要的是端正工作态度。作为下级就应该保持这种基调,如实的、全面的提供情况。不然,?就可能出现为了应付检查,汇报假情况 和表面情况的现象。但是,切记不能把汇报材

料写成工作总结或者写成工作布置,否则基调就变了。?

(二)汇报内容,力求有价值?。在通常情况 下,领导及上级机关听取汇报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掌握下情,指导工?作,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上级领导或机关的工作思路,往往是遵循这样一条轨迹:了解情况 ——决策部署——检查落实,再进入下一个循环过程;
作为下级来说,在落实上级指示和任务时,所遵循的轨迹是:听取部署——抓好落实——及时汇报——深入落 实。上级领导及机关与下级的这种互动,就是上下级之间“了解情况与决策” “落实并汇报反映情况”的信息互动。这种信息互动对于上级领导和机关来说,需要下级提供的信息具有重要的价值。因为,从落实中反馈出的高质量的信息,更有 利于上级领导和机关的决策部署。因此,在准备汇报材料时,必须提高汇报材料的价值。

(三)表现形式,重在展现亮点。在准备汇报材料时,最关心 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工作汇报得到上级领导和机关的肯定和认可。其实,一个单位的工作汇报,是其工作成绩的真实反映,上级领导和机关对汇报材料的满意,从本 质上说,是对单位所做工作的认可和满意。撰写者要按照汇报材料的重心构思提纲、提炼素材、广泛听取意见、反复锤炼内容,才能写出既被上级领导和机关认可、 又让本单位领导满意的汇报材料。因此,写汇报材料,应该尽量突出重点,展现亮点。

二、汇报材料的写作要领

要写好汇报材料,关键是 要对汇报材料重要功效和作用进行领会,准确把握写作要领。汇报的功效和作用主要体现在:汇报材料真实反映下级单位反映的困难问题,使上级领导和机关正确评 价所做的工作成果,或者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但是,我们的汇报材料写作中,由于写作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等各方面的原 因,导致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跑题。没有弄清上级领导和机关调研或检查工作的主题,汇报抓不住重点,过多过细谈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情况。二是散 乱。?面面俱到,主题不突出,事例堆积,没有内在逻辑性。三是空泛。没有提炼概括,不能抓住特色组织材料,缺少理性思考,就事论事,不用事实、?数据、典 型说话,大话、空话、套话连篇。鉴于这些问题,写汇报材料时,我们要把握如下四个要领:?

(一)把握主题,明确听取汇报的对象。遵循上级领导 或机关要求的主题。上级领导或机关到下面了解情况、听取汇报,事先有关部门都会发一个通知或者电话。即使是很突然的工作检查,也会在到达之前先打招呼。因 此,我们在准备汇报材料之前,首先一定要弄清听汇报的主要领导或检查组来自那个单位、部门,来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是检查工作、评估验收、还是调研?是了 解全面工作还是作某一

项专题工作?也就是说,撰写者要揣摩上级领导的意图,为什么要听取这方面的汇报。写汇报材料不仅仅是个文字表达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有 对上级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断深化对上级通知的理解,才能真正把握主题,明确对象。?

(二)抓住重点,做到点面结合。上级领导和机关、深入一线 检查指导工作机会很少,检查指导的重点一定要弄清楚。一般是听取下级领导机关,对正在制定或执行的某些重大决策的建议,了解基层单位对一些重大决策、重点 项目、重要工作事项,采取的具体解决办法和经验。因此,我们撰写汇报材料要紧紧围绕上级给出的提纲或者要求,抓住汇报的重点内容,既要注意反映工作的整体 情况,突出工作重点,又要注意处理好点与面、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切忌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主次不分。如,调研汇报材料,重点讲这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的困难 和问题,讲克服这些困难、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为上级领导机关提供参考依据;
评估验收汇报,重点是指标完成情况,经验做法和成效等。

(三)突出 特色,挖掘材料的深度。汇报材料的特色和深度,是打动上级领导的重要要素。所谓特色,就是对本单位最具特点的做法和经验的挖掘,是对上级指示精神的全面贯 彻和创新落实;
所谓深度,是上级领导和机关关心的重点,既包括对上级精神和部署任务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又包括对本单位工作深层面的总结和反思,还包括对下 一步

发展的预测和可能出现问题的看法及建议。而汇报材料的特色和深度,依赖于单位工作的特色和优良效果,主要来自撰写者对本单位工作经验的提炼,以及对工 作开展的深入思考。?也就是说,汇报工作不只是平铺直叙的叙述过程,而应将平时的工作概括出明确的观点,提炼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经验来。汇报材料要做到这一 点,就必须首先熟知本单位的情况,了解未来工作发展的基本趋势。

(四)理清思路,注重提炼语言表达风格。?汇报材料是反馈式材料,是上下级面 对面或间接互动时使用的文本。因此,我们要重视提炼语言表达风格,让上级领导和机关听起来自然、舒畅。我们撰写时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切忌拖 泥带水,废话连篇。同时,汇报材料既不象演讲稿那样正规,也不象会议讲话稿那样需要很多的论述,在语言表达上还要朴实、通俗易懂;
尤其是观点的表述,要简 洁明了,易于入耳,便于记忆,尽量不用华丽的词汇,更不能讲过头话、绝对话语。此外,对于本单位的一些带有个性色彩的经验和做法要慎重,在汇报材料中尽量 少用。如果一定要用,也应该有相应的文字解释,让领导听明白。

第二篇:汇报材料的写作

第一篇汇报材料的写作

一、汇报材料的特点

实事求是,简洁明了,是汇报材料的基本特点。除此之外,汇报材料在写作视角的确立和质量的追求上,还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特点:

(一)汇报基调是“下对上”

在军队基层应用文中,汇报材料与请示报告是相似的文种,都是下级向上级领导或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时使用的应用文体。准确把握这一角度和表述基调非常重要,因为,这不仅仅是个尊重上级的姿态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工作态度。领导及上级机关听取汇报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掌握下情,指导工作,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作为下级就应该如实的、全面深刻的提供情况。不然,就可能出现为了图表扬而汇报假情况、为了应付检查汇报表面“亮点”情况的现象。此外,把汇报材料写成单位工作总结,或者写成工作布置,还可能闹笑话。

(二)汇报内容力求“价值反馈”

在通常情况下,上级领导和机关的工作思路,往往是遵循这样一条轨迹:了解情况——形成决策并部署落实——检查落实成效并总结讲评,再进入下一个循环过程;
作为下级来说,在落实上级指示和任务时,所遵循的轨迹则是:听取部署——抓好贯彻落实——及时汇报落实情况——根据上级的新指示再深入落实。上级领导及机关与下级的这种互动,从信息学的角度说,就是上下级之间“了解情况与决策”

和“落实并汇报反映情况”的信息互动。这种信息互动对于上级领导和机关来说,需要下级提供的信息具有重要的价值。因为,从落实中反馈出的高质量的信息,更有利于上级领导和机关修正和完善原来的决策,并不失时机地推出新的决策。上级领导和机关对下级反馈信息的评价,往往不是以数量多为标准,而是选取那些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因此,在准备汇报材料时,必须充分考虑所汇报的内容是否真正能为上级领导和机关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情况和素材。只有这样想,这样做,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汇报材料。

(三)表现形式重在展现“亮点”

在下级领导和机关准备汇报材料的过程中,往往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本单位的工作汇报真正得到上级领导和机关的肯定和认可。应该说,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准备汇报材料时,切切不可将这种担心转化为“妙笔生花”式的做花样文章。其实,一个单位的工作汇报,是其工作实际的真实反映,上级领导和机关对汇报材料的满意,从本质上说,是对单位实际工作的认可和满意。因此,写汇报材料,应该尽量突出重点,尽可能地展现单位工作的“亮点”。无数实例证明,只要我们按照这一特点确定汇报材料的重心,构思汇报材料的提纲,提炼汇报材料的素材,广泛听取意见,反复锤炼内容,必定能够写出既被上级领导和机关认可、又让本单位领导满意的汇报材料来。

二、汇报材料的写作要领

总括当前一些单位汇报材料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大体有以下方面:一是散乱,面面俱到,主题不突出,事例的堆积,没有内在逻辑性;
二是跑题,没有弄清上级领导和机关调研或检查工作的主题,汇报材料抓不住重点,过多过细谈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情况,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三是空泛,没有提炼概括,不能抓住本单位的特色组织材料,缺少理性思考,而是就事论事,大话、套话、空话连篇,人为拔高工作成绩,个别甚至说假话。鉴于这些情况,写汇报材料必须把握如下要领:

(一)仔细研究听取汇报的对象,按照上级领导或机关所要了解情况的主题,认真搞好材料准备

上级领导或机关到下面了解情况听取汇报,事先有关部门都会发一个通知。即使是很突然的工作检查,也会在到达之前先打招呼。因此,作为汇报材料的准备者,在写汇报材料之前弄清领导来本单位听取汇报的意图,是完全可能的。这里,首先要弄清听汇报的主要领导来单位有几次,这次来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是检查工作、还是调查研究、亦或是顺路看看等,是了解全面建设情况还是作某一专题调研,该领导在下部队、检查工作、听取汇报方面有什么特点,等等。许多写汇报材料的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写好工作汇报材料不仅仅是个文字表达问题,必须要有对上级和单位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断深化对上级指示的理解,才能真正把汇报材料的针对性和重点把握准。

(二)走出“面面俱到”的思维,抓住重点,做到“点”与“面”的结合

对于一个单位,上级领导和机关、尤其是比较高层的领导和机关来检查指导工作,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充分展现单位工作业绩的机遇。怀着这样的心情,有的在准备汇报材料是,就往往容易陷入面面俱到的思维定势之中,不能集中篇幅反映单位的特色工作,结果当然是适得其反,该打的烙印没有打上,甚至给领导和上级机关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在汇报材料中,既要注意反映本单位工作的整体情况,要有突出工作中的特色和重点。要注意处理好点与面、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切忌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主次不分。

(三)突出汇报材料的特色和深度

汇报材料的特色和深度,是打动听取汇报者并留下深刻烙印的重要要素。从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角度说,汇报材料的特色和深度,依赖于单位工作的特色和优良效果;
但从写作角度说,汇报材料的特色和深度,则主要来自起草者对本单位工作经验的提炼以及对工作开展脉络的深入思考。

汇报工作不只是平铺直叙的叙述过程,而应将平时的工作概括出明确的观点,提炼出具有本单位鲜明特色的经验来。所谓特色,就是对本单位最具特点的做法和经验的挖掘,是与其他单位做法和人们熟知的经验的明显区别,是对上级指示的全面贯彻和创新落实。汇报材料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既熟知本单位的情况,有掌握兄弟单位的情况,更了解未来工作发展的基本趋势,然后在此基础上努力同中求异,异中求新。

汇报材料的深度,既包括对上级指示精神和部署任务深刻的理解

和认识,又包括对本单位工作深层面的总结和反思,还包括对下一步发展的预测和可能出现问题的看法及建议。汇报材料的深度,是上级领导和机关关心的重点。有的领导说得很形象,如果我们在会上怎么讲,你们的汇报时也照样讲,你不是将我的话原封不动地送还给我吗?因此,汇报材料的深度主要来自把上级指示精神与本单位工作实际相结合的程度。一般地说,结合得越好,再加上写作过程中思考得也深刻,汇报材料的深度必定越深。

(四)注重汇报材料的语言表达风格

汇报材料是反馈式材料,是下级与上级面对面互动时使用的文本,因此,必然要求有好的语言表达风格。写作汇报材料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切忌拖泥带水,罗罗嗦嗦,废话连篇。同时,汇报材料既不象演讲稿那样正规,也不象会议讲话稿那样需要很多的论述,因此,在语言表达上要通俗朴实,让人一听就懂,尤其是观点的表述,要简洁明了,易于入耳,便于记忆,尽量不用华丽的词汇,尽量不用顶极的评价语言,更不能讲过头话。此外,对于本单位在推进工作中提出的一些带有个性色彩的做法,如“1234工程”、“三个必须四个照办”等,往往使人费解,最好在汇报材料中不用。如果一定要用,也应该有相应的文字解释,以便于汇报者说清楚,听汇报者听清楚。

三、汇报材料写作例文及点评

汇报材料的种类很多,按内容可以分为部队全面建设工作汇报、政治工作汇报、军事工作汇报、行管后勤工作汇报;
按性质又可以分

为综合性汇报、专题性汇报等。

第三篇:汇报材料写作方法

汇报材料写作方法

要写好汇报材料,关键是要对汇报材料特殊、重要的功效和作用进行悉心领会和准确把握。在撰写这类文稿时,要始终记住一条,上级或同级领导专门听取的工作情况汇报和介绍,是有很强目的性的。或总结推广各地的工作经验,或听取下级领导机关对正在制定的某些重大决策的建议,了解、学习、借鉴兄弟地区、单位对一些重大问题和决策难题的解决办法和经验。看到了这一层,我们在撰写汇报材料时,就可以做到“投其所好”、应其所需了。

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的汇报材料。这类材料要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兴趣,展示汇报者的领导水平和工作实绩,唯有突出个性和特色。许多汇报材料洋洋洒洒几十页,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无一遗漏,但上级领导并不看重,甚至表露出厌烦之色,原因就在于文不对题, “供需”脱节甚至错位。在上级领导看来,你所津津乐道的许多工作只是你这级领导应该做好的例行公事,做好了是尽职,做不好是失职。对常规性、例行性的工作,上级领导无心也无必要了解得那么清楚。相反,你这个地方在工作中出现了哪些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你们是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去解

决的,这才是上级领导高度关注的。把本职工作应该做的事包罗万象地大加表白,对领导关注的东西避而不谈或一笔带过,这是撰写汇报材料的大忌,也是目前许多汇报材料的通病。

撰写汇报材料最能体现汇报者的全局观念、政策水平、决策能力和思辨能力。在具体写作技巧上,要把握三条:

一是仔细揣摩调研、决策的意图,上级领导为什么要听取这方面的情况和问题汇报?为什么要重点听取这方面的情况和问题汇报?对这些问题,要研究得明白透彻,不能有半点“走题”,更不能自作聪明。

二是严格按照上级领导给出的题目确定汇报的主题和内容。这里又有两种情况。第一.领导给出的题目恰恰是我们工作中的强项,且具探索性和经验性。这样,汇报材料就可以写实为主,把这项工作的起因(背景),工作实际中的困惑与探索,目前工作的进展及成效、经验作出比较系统、详细地总结和提炼。第二,领导给出的题目还没有 “破题”,或没有多大进展,或虽有进展但成效尚未显著。这样的汇报材料当以探索性思考为宜。重点讲这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矛盾,讲克服这些困难、矛盾的对策和政策建议,为上级领导机关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三是切忌罗列人人皆知的套话、空话、大话。因为上级领导在宏观形势把握和理论、政策理解上比我们更有优势。过多的“讲道理”就会有班门弄斧之嫌。向同级同行介绍、交流情况的汇报材料。同级同行互相走访、取经,是避免决策失误、缩短探索时间、推动工作进展的重要途径,同级同行对口参观、学习和考察,一般是对某项工作,准备开展但尚无清晰思路和必要把握,或正在做但对碰到的一些矛盾、问题尚无有效解决办法,所以前来学习和取经。因此,向同级单位介绍、交流情况的材料,贵在“预警”和“实用”,所谓“预警”,就是对自己做这项工作,曾经遇到的困难、矛盾、阻力要尽可能告知对方,对尚在探索中的一些难点问题更要提醒对方注意。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使对方在工作热情高涨时保持冷静的决策头脑,使对方在良好的工作预期中看到危机。因为,对新开展的工作,决策思维容易被一些表面的有利因素所左右,看不到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加之求功心切,这往往成为决策失误的陷阱。其二,使对方未雨绸缪,对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及早防范,少走弯路。所谓“实用”,就是要把做这项工作的缘由(背景因素,为什么要抓这件事)、决策过程、实施情况及效果作系统、全面的总结和介绍,使对方明了整个土

作思路,得到实实在在的启发。

〃总结.推介经验的汇报材料。在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光企业要讲品牌效应,而且一个地方也要打自己的品牌。对一个地方而言,知名度就是品牌,就是生产力。善于总结经验,就是确立品牌、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我们发现,同一地方,同一单位,抓同一件事,由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总结,效果可能就大不一样。有的工作做得很好,有很多值得总结推广的经验,却总结不出;
有些地方和单位的工作,在常人看来也许并无多少特别过人之处,但一经总结出来,就让人信服,就成了经验。

从更深一层看,总结经验不仅是全为“出名”,而是在进一步创新、完善自己的决策思路,使自己的工作进入更高更好境界的同时,把探索,创造的经验转化成社会共有的宝贵财富,由“一枝独秀”变成“万紫千红”。

经验贵在高人一筹而又切实可学,贵在反映和揭示特定时期对某一问题探索的最新甚至是最高的成果。因此,撰写经验材料,要“高”要“新”,要“实”,要“特”,要“精”,要“深”

跳起来才摘到桃子,这一“跳”就是经验。一伸手就摘到了桃子,这一“伸”就无经验可言。总结经验要

注重于总结和挖掘人们普遍关注但苦于找不到解决办法的问题,或研究和探索事物发展已接近甚至处于质变的临界点,而人们尚未引起注意的问题,这样,总结推介的经验才有意义。

总结经验,就是要在人们感到困惑时给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在人们感到悲观时注入一线希望的曙光。离开现实需要,翻陈年旧账,毫无新意,千万不能用于经验材料的写作。

经验材料不同于学术报告,不能有“假说”的成分,不能为析疑而析疑。真实是经验材料的生命,实用是经验材料的要旨。

一一用科学的发展眼光看,世界上没有无解的难题,也很少只有一解的难题。同一问题,因时间、地点、条件以及事物本身的状况不同,有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一时一地的经验,并不是唯一的教条。撰写经验材料,一定要突出特色,不要企求自己的经验能启发、帮助别人解决所有问题。

堆矿石,其有用元素是等量的,但不经过精选、提炼,去掉杂质,其使用价值和功效可能完全不同甚至是一堆废物。同理,工作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复杂过程,探索性、创造性、突破性的工作就存在于一系列例行的、常规性的工作之中。我们在总结经验时,

就要像炼矿一样做精选,提炼的工作,绝不能面面俱到,记流水账一般。否则,最好的经验也不成其为经验。

对事物的认识,只有深入对规律的探求、理性的思考,才能有所成效。经验材料,贵在给人一种思路的启示,给人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而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地告知别人怎么办。撰写经验材料,一定要讲究研究问题的深度,善于从特定的背景分析中审视、提升所总结经验的价值和意义,善于从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归纳.提炼探索的轨迹和决策的思路,善于从特定的经验中引申出带普遍性的规律。这样的经验材料,才是经验,才有价值。

还要特别说明的是,不管是哪类汇报材料,都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带共同性的问题。第一,多用事实、数据、典型说话,恰到好处地提炼必要的带启示性、理性化的结论。但这些结论必须是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而不是故作深高、装腔作势地向上级领导和同行发表一通人人皆知的空道理。第二,切忌用祈使句,要多用“我们怎么想、怎么做”等谦虚性、请教性的词语。第三,在导语部分,要省掉诸如 “感谢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叫问来我地我单位视察工作”,“欢迎批评指教”等客套话。因为这些废话写在正式

的汇报材料中,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客易使听者读者对汇报者产生此人惯于懒惰、缺乏创见、只会照本宣科的不良印象,进而对整个汇报材料的质量和价值产生怀疑。

第四篇:汇报材料的写作

汇报材料是指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负责人在一些比较正规的场合向上级领导或机关进行工作汇报时所用的文稿。工作汇报的好坏,直接反映出汇报人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关系到能否赢得上级领导或机关对有关工作的认可和支持。那么汇报材料到底怎样写?应注意和把握哪些问题?谈几点以下。

一、围绕主旨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上级领导到所属单位调研或检查指导工作,一般会事前打招呼,会提出要听取某项工作或全面工作情况汇报,有时还会提出具体要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汇报材料“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明确了这一点,就能有的放矢,少走或不走弯路。

要围绕上级领导听汇报的意图、要求来写。上级领导听取下级工作汇报,总有一定的目的性,对于听什么情况、听多长时间、采取什么形式、在多大范围汇报等都有明确要求。因此,撰写汇报材料必须紧紧围绕上级领导听汇报的意图和要求来准备。

要围绕上级领导的关注点来写。如果上级领导或机关对听取工作汇报没有具体要求,是不是就无法准备汇报材料呢?当然不是。一个有效的做法,就是紧紧抓住上级领导的关注点来起草汇报材料。这就要求在起草汇报材料前,认真研究和了解听汇报的领导人以往和近期最关注什么、当前在抓什么、强调最多的是什么,进而把握其关注点,搞清“最想听什么”这个基本问题,并以此准备材料。

二、突出工作重点,切忌面面俱到。

突出工作重点,就是坚持重点论。重点论告诉我们,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
在认识某个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起草汇报材料,也必须抓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突不出重点,一则浪费领导时间,二则让领导在短时间内难以把握其核心所在。

那么,在起草汇报材料过程中,如何突出重点呢?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重点。一般来说,凡是能反映事物本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重要问题、主要任务、关键环节、工作做法、经验教训、办法措施等都是重点。

三、展现特色亮点,避免平淡乏味。

什么是特色?特色就是个性,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优势。亮点就是工作闪光点,就是突出的成绩。听汇报的领导总是喜欢听有内容、有特色、闪亮点的工作汇报,不喜欢听毫无特点、平淡乏味、“一般化”的汇报。

那么,怎样才能抓住特色亮点呢?一是要把最鲜亮、最感人的内容放到最前边,放到最显眼的位置上,越是有特色、闪亮点的工作越要浓墨重彩,集中反映,使之成为整个材料的重头戏,而对于一般化的、共性的东西则要尽量少汇报,或一笔带过,点到为止。二是要把闪现亮点、最有特色的做法、制度、措施等说清说透,把最得意、最主要的工作成绩尽量展现出来,把最具个性、最鲜活的经验体会充分挖掘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三是要把那些有话可说、有思想可挖、有

经验可总结的内容,作为出彩的地方努力把它写实、写好、写到位。

四、认真提炼概括,写出思想深度。

起草汇报材料不但是一个搜集资料、积累资料的过程,而且是一个研究工作、总结经验、升华理论的过程。汇报材料的思想性,体现在材料、事例、情况和阐述的道理之中。汇报工作是要适当发议论的。“发议论”就是要通过对一系列材料的解释、分析、综合、提炼,更清晰、更系统、全面地说明情况,从而让上级领导了解事情的真相和来龙去脉,并从事实背后找出本质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那么,怎样在汇报材料中体现出思想性呢?主要应把握三点:一是要善于理性分析。二是要善于深入挖掘。三是要善于综合概括。

五、讲究结构层次,注意语言得体。

汇报材料一般包括工作开展情况、做法成效、经验启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今后打算等内容。在结构上首先脉络要十分清晰,其次是线条要单一,再次层次不要过多。

汇报材料主要是说给人听的,这就要求汇报语言要实在、简明,要客观、翔实,有血有肉,有鲜活的东西,不能老是干巴巴的,就几个观点、几根筋,该用事例、数字说话时就要用事例、数字说话,该量化的就要量化。需要虚化时也得“虚”,该归纳的就要归纳,该概括的就要概括。

六、首尾相应,请领导指出错误和纰漏。

提示一点:在整个汇报过程中需备录音设备,便于事后整理领导指示精神等

第五篇:汇报材料写作

关于调研报告的写作问题

(一)调研报告的特点

1.调研报告——目的明确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2.调研报告——注重事实

调研报告讲求事实。它通过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说明问题,用事实材料阐明观点,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引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调研报告的基础是客观事实,一切分析研究都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确凿的事实是调研报告的价值所在。因此,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是调研报告的最大特点。写入调研报告的材料都必须真实无误,调研报告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事件经过、背景介绍、资料引用等等都要求准确真实。一切材料均出之有据,不能听信道听途说。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研究的结论才能有说服力。如果调研报告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 1

它赖以存在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3.调研报告——语言简洁

调研报告的语言简洁明快,这种文体是充足的材料加少量议论的,不要求细腻的描述,只要有简明朴素的语言报告客观情况。但由于调研报告也涉及可读性问题,所以,语言有时可以生动活泼,适当采用群众性的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同时注意使用一些浅显生动的比喻,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但前提必须是为说明问题服务。

写调研报告时,要注意克服四种问题:一是观点与材料脱节;二是材料不充分,不能说明观点;三是堆砌材料,没有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缺乏分析与研究;四是表述不当。写作调研报告,应尽量避免枯燥无味的语言,力争写得通俗、朴实、生动。

(二)如何写好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 2

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如何写好调研报告?

第一,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研报告的生命。丰富确凿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于实地考察,一方面来自于书报、杂志和互联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得间接资料似乎比较容易,难得的是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研报告的前提,必须下大功夫。

第二,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不容易的事。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研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第三,用词力求准确,文风朴实。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很好的典范。写调研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通俗应该是提倡的。特别是被调查对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语言,应在调研报告中选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词新颖,把简单的事物用复杂 3

的词语来表达,把简单的道理说得云山雾罩、玄而又玄,实际上是学风浮躁的表现,有时甚至有“没有真功夫”之嫌。调研报告一般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产生的。报告需要陈述问题发生发展的起因、过程、趋势和影响。如果用词概念不清,读者就难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政策调研报告,用词准确有助于政策决策者迅速准确地理解调研报告的内容,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正确性。

第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调研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讲故事,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调研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

第五,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好的调研报告,是由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的。调研人员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项政策往往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并且影响到不同的社会群体,只有具备很宽的知识面,才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判断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体的需要;
才能看清复杂事物的真实面目。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 4

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源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六,要对人民有感情,对事业、对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调研报告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作者所处的立场决定了报告的主(请你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HAOword.com)题和观点,也决定了报告素材选取的倾向性。巴金说,“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实际搞调研,一定要有为老百姓、为国家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感情。

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调研报告的写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索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报告的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不是追随潮流,迎合某些群体的需要。这就需要调研人员非常敬业,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Tags: 多篇   汇报   写作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