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演讲范文 > 庆典致辞 / 正文

五柳优质水稻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0-07-22 20:12:34

宿州市埇桥区夹沟五柳山间田园家庭农场优质香稻米良种繁育及香稻米种植项目 可 行性研究报 告 二〇一七年九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1 一、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 二、建设规模 1 三、建设内容 1 四、项目总投资 1 五、资金筹措 2 六、投资使用计划 2 七、建设期限 2 八、项目效益 2 九、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2 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5 一、项目背景 5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 第三章 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13 一、建设单位名称、性质及法人代表情况 13 二、单位发展简介、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 13 三、人员及其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主要技术成果与转化能力、专利技术及获奖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现有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情况 13 六、资产与财务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协作与技术依托单位情况 14 第四章 市场或需求预测 16 一、拟建项目产品的市场供求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16 二、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18 三、市场竞争优势 19 四、市场风险预测与对策 20 第五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21 一、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21 二、建设规模 21 三、产品方案 22 第六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23 一、选址原则与要求 23 二、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23 三、项目建设地点的条件和现状 24 四、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26 五、拟建项目与当地环境的互适性分析 27 六、所选项目地址的区域位置图和现状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 农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29 一、农艺技术方案 29 二、设备选型 32 第八章 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 37 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37 二、项目建设目标 37 三、项目总体规划布局 38 四、建设内容 38 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48 一、环境保护 48 二、安全生产 50 第十章 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51 一、项目实施组织管理 51 二、项目建设后的运行管理 53 三、项目实施进度 55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57 一、投资估算 57 二、资金来源 58 三、资金运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59 一、经济效益分析的依据 59 二、生产总成本的汇集 59 三、项目盈利能力 59 四、借款偿还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不确定性分析 60 六、社会效益分析 61 七、生态效益 62 第十三章 结论和建议 63 一、综合评价 63 二、问题与建议 65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 项目名称:优质香稻米良种繁育及香稻米种植项目 2. 建设性质:新建 3. 建设地点: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 4. 项目建设单位:宿州市埇桥区夹沟五柳山间田园家庭农场 5. 项目单位法人:马雪礼二、建设规模 本项目在埇桥区夹沟镇采用良种繁育技术,建设保种圃 7 亩,基 础种子田 11 亩,原种田 55 亩,良种繁育田 757 亩。三、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保种圃 7 亩,基础种子田 11 亩,原种田 55 亩,良种 繁育田 757 亩。新建低温低湿库 100m2、常温库 100m2、物资库 50m2、变配电间 50m2、农机具库 50m2、晒场 2000m2、种子晾晒棚 200m2;
土地平整 830 亩,新建灌溉水井 4 眼;
购置灌溉、质检、制冷、加工等方面的仪器设备 79 台(套、件)及农业机具 40(套、件)。

四、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全部总投资 4755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 4489 万元,其中土 地流转金 2476 万元,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125 万元,田间工程 建设投资 308 万元,生产性辅助设施建设投资 40 万元,仪器设备购 置费 17 万元,农机具购置费 463 万元,新品种引进补助费 33 万元, 良种及肥料购置费 1022 万元,科技推广费投资 5 万元。流动资金 266 万元。

五、资金筹措 本项目拟申请银行专项贷款资金 2800 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自筹 资金 1955 万元。

六、投资使用计划 本项目计划建设期两年,第一年至第二年上半年完成项目前期工 作、土建工程及部分田间工程,第二年完成田间工程、附属工程、设备机具采购,第三年投入正常运行。

七、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为 2 年,即从 2007 年 10 月至 2019 年 9 月。八、项目效益 项目完成后,建成保种圃 7 亩,基础种子田 11 亩,原种田 55 亩, 良种繁育田 757 亩。年培育香稻米良种 5 万公斤,年产良种香稻米 70 万公斤。经测算,项目正常投产年销售收入 1550 万元,利润总额 883 万元,净利润 676 万元,投资利税率 47.83%,税后投资回收期 6.2 年,税后财务净现值(I=8%) 7017.5 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IRR) 29.53%。

九、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2、农业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

3、《种子工程三期建设规划》;

4、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厅《关于印发〈2007 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农办发[2008]79 号);

5、《关于印发国家农作物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项目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农办科[2001]58 号);

8、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9、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产品方案 1 优质水稻 万公斤 70 二 建设规模 1 生产性基础设施 平方米 2300 建构筑物 立方米 300 立筒仓 2 田间工程 亩 (1) 土地平整 亩 830 (2) 机井(含配套设施) 眼 4 3 生产性辅助设施 (1) 变配电间 平方米 50 (2) 地中衡 台 1 4 仪器设备 台(套件) 19 5 农机具 台(套件) 40 三 总投资 万元 4755 四 资金来源 万元 1 银行贷款 万元 2800 2 自筹资金 万元 1955 不含流动资金 五 效益指标 1 年总收入 万元 1550 正常投产年 2 年利润总额 万元 883 3 投资利税率 % 47.83 免农业税 4 税后投资回收期 年 6.1 5 税后财务净现值 万元 7017.5 6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 29.53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要把粮食增产作为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目标,大力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作物、重点环节、重点技术,加快适用生产技术的集成、推广和应用。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类粮食品种九大优势产业带为重点,以提高单产、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加快超级稻等高产优质良种的选育推广,集成推广一批高效栽培技术和栽培模式,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与工程设施结合,为提高单产和品质提供技术支撑。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良种供应能力和辐射效益,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自 2004 年起中央连续下发六个关于农业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要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 并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

2007 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投资安排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 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 1 号文件精神,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确保粮食稳定发展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应、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努力加大对良种繁育、优势特色种养示范的投资力度,建设一批区域骨干性、示范指导性项目,改善和 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安排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原种扩繁基地、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园艺类良种繁育及生产示范基地、畜禽良种繁育、水产品苗种繁育及养殖基地、秸秆养畜等 8 类项目。

2008 年 7 月 2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必须立足于基本靠国内保障供给,加大政策和投入的支持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作为全国 13 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的安徽,耀眼处在于它的粮食生产面积、产量和多年来为全国粮食安全作出的贡献:粮食生产面积、粮食产量分别居全国第四、第五位,粮食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以上;
多年来,全省粮食生产能力一直稳定在 175 亿公斤以上, 每年调出粮食 35 亿至 40 亿公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两个未间断调出 粮食的省份之一。安徽粮食总产量从 2003 年的 290 亿斤增加到 2014 年的 390 亿斤,2015 年又上升到 410.8 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2016 年全省粮食总产在 2014 年、2015 年连创新高后,再创第三个历史新高,达到 450 亿斤。全省粮食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粮食供应上为国家做出新贡献。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 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是事关国计民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 要战略物质。近年来,由于我国部分产粮区在落实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政策和城镇建设过程中不注意保护国家基本耕地,加上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低下,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以及受自然灾害影响, 我国粮食产量逐年下降。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已备受关注。我国耕地资源十分紧缺,人均耕地水平仅为世界的44.5%。1997-2003 年的七年间,全国耕地净减近 1 亿亩,年均净减 1422 万亩。即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现代化建设事业仍需占 用耕地,耕地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另据专家预测,到 2020 年,我国对耕地的总需求将达 20 亿亩,按粮食安全保证率 95%和目前的占地趋势推算,届时耕地缺口将达到 1.3 亿亩。因此,在耕地少、人口多的背景下,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是依靠农业科技,选育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本项目繁育的系列优质水稻新品种在优质的基础上较好地协调了产量和抗性的关系,比原有优质常规稻增产 5-10% 以上。因此,本项目的提出,可进一步提高优质食用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2. 是推动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半数以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从 1985 年以来,我国年平均进口大米 800-1000 万吨,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品种结构不合理,稻米品质欠佳,粮食生产与销售脱节,稻谷产品产销不对路,优质稻生产基地缺乏,产品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化水平低。同时,中国加入 WTO 后,融入国际大市场,将 面对国外优质大米特别是泰国大米等的竞争。因此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科学合理地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优质稻米产业发展, 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本项目繁育的系列优质水稻新品种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较好地协调了优质与高产的矛盾。通过这些优质水稻品种的繁育和推广,可为推动我国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盛产的夹沟香稻米文明全国。夹沟香稻属浓 香型,米粒修长,色如汉玉,腹部有一白眼点,在稻谷成熟季节,随风飘香。种植香稻米的土壤为肥沃的山淤黑土,有机质含量丰富, 土壤 呈弱酸性,很适合香稻的生长。经由深地质无污染的天然呵泉水灌溉,含有钙、锶、锌等 17 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优质的泉水润育了著名的夹沟香稻米,其蛋白质、赖氨酸含量极高,经常食用具有滋补养颜、温胃补肾、明目醒肝、抗衰老和营养保健作用。

据传说,香稻米起源于宿州陴湖里村的稆生稻( 野生稻谷 ), 宋太平兴国四年百姓采食充饥;
同时被镇头寺的主持僧发现后移植寺前水田栽植,经天然泉水灌溉,其香味特浓。从此成为地方上一大特产。

清朝嘉庆年间,宿州太守为讨好嘉庆皇帝以香米贡进, 龙颜大悦,从此成为宿州岁岁进贡的必须品,因此也称“贡米”。解放后, 在地方党政领导重视下,经科学技术部门的指导,退伍军人丁家亮同志精心管理实验,先后“花玉一号”、“辐射三号”与原种杂交,香 型更佳,使遐尔海内外的特产香稻得到进一步发展,更多的人得以品尝。如北京、上海和一些省城主要宾馆、饭店都有“香米”飘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夹沟香稻米一度保持在 1000 亩左右,产地也由镇头村扩大到五柳村(五柳村与镇头村水源、土质条件相似)。去年以来,经过科技开发及无公害栽培,面积已扩大到近万亩,品种也由过去单一的香糯米扩大到香粳、香糯、珍珠香、黑香、红香、绿香等六大系列十余个品种,亩产也高达 400-500 公斤,总产 400-500 万公斤,年产值可达 1600-2000 万元以上,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为进一步扩大夹沟稻米的知名度,打开和拓宽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的档次,切实增加种植户的收入,镇委、镇政府在不放松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规模的开发,产品的增值,商品的销售,农业增效,具体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1 、加大科技开发力度,不断培育新品种。原香糯品种逐步退化, 从外地引进的品种也多为杂交品种,虽有产量,但米质不纯,香味不正。夹沟镇立足于本地实际,走自我培育,开发品种的路子,既保证产量,更保证了质量,使香稻米真正名符其实。同时与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稻米及制品检验测试中心联合开发新品种,并对“老香糯”提纯复壮,提高品种的科技含量。

2 、建立“公司 + 农户”的产业模式。虽说是地方名特产品, 但由于分散的家庭经营,农民没有精力、财力外出找销路,针对这一 情况,要想把销路打开,将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必须走“公司 + 农户”的路子,开发公司与农户都签订了购销合同,同时大力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农场,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3 、镇政府 1993 年投资 70 余万元成立了“宿州市夹沟香稻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购置了香稻米加工设备,对香稻米经过笼谷、筛选、抛光、免淘等技术处理,保持了米质纯度、色泽亮度、味道的香度,并以该公司为龙头,以五柳、镇头两大基地为依托,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年可创产值 2200 余万元。

4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大力兴建无公害生产基地。针对香稻米生产基础设施差,种植模式落后,夹沟镇积极“跑省进京”, 建设上,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抛秧、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完全走上产业化生产的良性轨道。同时新建水渠 15 公里,配套涵 72 座,新购排灌设备 27 套,完全保证万亩香稻米生产基地的供排水。

5 、规范市场。夹沟镇重点扶持已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的“五柳” 牌,真正使名牌产品占领市场。同时工商、公安、质检等部门通力合作,加强市场管理,打击个体商贩冒牌非法经营,大力保护和扶持香稻米开发公司,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我们坚信, 扩种后的夹沟稻米,面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将会以更加优质的产品, 浓厚的香味、夺人的竞争力,香飘得很远很远 …… 3. 是确保水稻种子质量、促进种业企业发展的需要 种子作为特殊的、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诸项技术措施中,良种的贡献率占到 31%左右而居首位,繁育和推广良种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重要举措。因此,从种子的源头抓起,建设育种繁育基地,可保证生产用种的种子质量。另外,由于我国种业企业普遍存在着育、繁、推衔接不够紧密,产业化经营层次相对较低的问题。本项目通过优质水稻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建设,可增强种业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种业企业的发展。

4. 是加快区域良种产业化发展、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 整的需要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中心任务, 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资源和农产品丰富多样,农业生产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培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是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生产力水平,促进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安徽省是国家 13 个省级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生产是安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安徽水稻种子生产基础薄弱,产业化经营层次较低。建设优质水稻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可发挥安徽水稻良种生产的比较优势,从而进一步推动安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 整。

5. 是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需要 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突出问题,而增收最困难、最缓慢的是从事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农民。加入WTO 之后,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受到国际市场冲击的可能性最大, 这些产区农民增收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增加农产品主产区农民的收入。安徽是我国粮食主产区,通过优质香稻米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建设,可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介入生产领域,调整结构、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第三章 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一、建设单位名称、性质及法人代表情况1.建设单位名称 宿州市埇桥区夹沟五柳山间田园家庭农场2.建设单位性质 个人独资企业 3.建设单位法人代表 马雪礼 二、单位发展简介、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 宿州市埇桥区夹沟五柳山间田园家庭农场成立于2016 年05 月27 日,注册地址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五柳村,主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经营。

三、现有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情况 农场成立以来,坚持实施“优质高效”的品牌战略,建设了 200 亩高标准种子生产基地,拥有现代化的质检、加工、仓储设施(设备), 按照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构建了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了规范化的资产财务管理制度,严格依法经营。

农场已与育种科研力量雄厚的中国水稻所、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多家有势力的科 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院(所)企合作关系,具有雄厚的科研育种能力。四、协作与技术依托单位情况 公司已与专门的科研育种机构和较强的技术力量的中国水稻所、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多家有势力的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院企合作关系,具有雄厚的科研育种能力。

中国水稻研究所是一个以水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多学科综合性国家级研究所,是建国以来我国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农业科研机构。现隶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2003 年经科技部等部门批准为非营利性农业科研机构。研究所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着重解决稻作生产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中国水稻研究所集中了多学科的水稻研究人才,人员结构合理, 仪器设备先进,具有系统地开展杂交水稻育种、栽培、生理、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的研究队伍和条件。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国家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检中心均设在其内。有 1000 余亩的科研试验用田和 5000 余亩的示范用田,有全国最大的人工气候箱群、温室、网室等先进科研配套设施。

“十三五”期间,中国水稻研究所紧紧围绕中国农科院党组“三个中心一个基地”的建设目标,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兴所、人才强所、开放获所”三大战略,水稻科技创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内外影响力显著提高。“十 三五”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中,中国水稻研究所在参加评估的 1077 个农业科研机构中,在 22 项评估指标中以 107.74 的总分名列第一。中国水稻研究所不仅具有多种学科的专家和成果储备,后续新品种的不断推出也具备诸多优势条件,所育成的常规籼稻品种大多适应安徽、浙江、湖南等长江中下游稻区种植推广。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 1977 年在全国率先选育出第一个籼型杂交稻不育系和保持系,并实现三系配套。1978 年,该所因“籼型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的重大成果而获得我国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几十年来,经过几代育种人的辛勤耕耘, 该所不但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同时锻炼了一支优秀的科技队伍,培植了雄厚的科技实力,奠定了坚实的科研基础。近年来,不断有新成果、新技术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

选育的“新优皖 22 号”1998 年通过了全国品种审定,“汕优皖24 号”1998 年通过了安徽省品种审定。“十三五”期间选育的品种有“皖早籼 55 号”、“皖早籼 59 号”、“中优 141”、“博优 141”、“金优 9901”等品种(组合)通过安徽省审定。该所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为我国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发展作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

第四章 市场或需求预测 一、拟建项目产品的市场供求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预测1.国际市场 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05/07 年度,世界水稻收获面积估计为 1.517 亿公顷,比上年度增长 2.3%;
水稻单产估计为 3.99 吨/公顷;

世界大米产量估计为 4.071 亿吨,比上年度增长 1%;
由于年初库存较少,大米总供应量估计为 4.789 亿吨,比上年度下降 2%。这是世界大米总供应连续第四年出现下降。2005/07 年度,世界大米消费量估计为 4.142 亿吨,比上年度减少 100 万吨。由于本年度消费超过产量 800 万吨,世界大米年终库存估计为 7470 万吨,比上年度下降 11%。这是世界大米年终库存连续第五年出现下降,并且是自 1982/1983 年度以来数量最少的一年。由于供应减少、消费增加,国际大米价格仍有继续上行可能,对国内大米市场起到带动作用。预计明年全球大米产不足需,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将有所上扬。

据估计,到 2019 年世界人口将增至 78.3 亿,人口的急剧膨胀与 库存量的连年减少势必造成稻谷供给不足。2.国内市场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水稻生产第一大国,其产 量占世界水稻产量的 1/3,自 90 年代起我国谷物产量就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优质水稻品种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开发,推动了优质水 稻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开发,并由此直接带动优质水稻种子及其上游产品的市场销售量上升。

人口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是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关键因素。据统计数据,2005 年粮食总产量为 48400 万吨,消费量为 49775 万吨, 产需缺口 1375 万吨。2007 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 10638 万公顷,比上 年增加 110 万公顷;
粮食产量 49747 万吨,比上年增加 1344 万吨, 增产 2.8%;
粮食价格比上年上涨 2.7%;
2005 年我国总人口大约在 13.3 亿,2010 年增加到 13.7 亿,粮食需求量将明显增加。另一方面, 进入 21 世纪以来,提倡健康生活理念,重视食品安全与营养已经深入人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消费将从温饱型进入小康型,局部地方将向富裕型过渡,居民的营养水平将不断提高。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未来对农产品的需求将呈平稳增长和结构不断优化的态势,对大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育种家们已初步解决了水稻优质与高产之间的矛盾,新育成的许多优质水稻品种也能实现高产稳产,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向种植优质水稻品种,从而导致生产上对优质水稻良种需求的稳定增长。

3.本区域市场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也是粮食大省,2016 年全省粮食总产在 2014 年、2015 年连创新高后,再创第三个历史新高。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达省份大幅度调减水稻种植面积,转向生产 其它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产品。安徽省为发挥自有农业生产优势,适时提出把我省建成沿海发达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战略目标,生产优质大米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国内粮食供应主要立足于自给,这也为我省发展优质水稻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必将带动对优质水稻种子及其上游产品的需求。

综上所述,加快安徽省优质水稻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建设,是安徽优质粮食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项目产品优质水稻良种具有较强的市场前景。

二、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1. 市场定位及销售区域 本项目建成后所生产的产品是优质水稻良种。市场定位于安徽省内及周边地区的优质商品粮基地及粮食加工企业的原粮生产基地。

本项目产品的销售区域为立足安徽省,面向全国、辐射长江中下游各省份的适宜区域。

2. 生产规模的确定 根据优质水稻良种的供求现状及发展趋势,安徽省优质水稻良种每年需求达 1310 万公斤以上,本项目良种繁育规模确定为 5 万公斤, 繁育的优质水稻良种可供 12 万亩大田生产。3.价格分析预测 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子市场将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略有萎缩, 杂交稻种子价格近几年总体上将呈下降趋势,而优质水稻良种市场所 占份额将越来越大。其原因一是杂交稻品种的多、乱、杂,新品种层出不穷,农民们应接不暇,加上其表现不尽如人意,尤其是米质普遍较差,从而农民转向种植一些老的大路品种和常规品种;
二是种子企业存在的无序竞争,为了抢占市场,大量制种,导致杂交稻种子的大量积压,不堪重负;
三是粮食市场对优质稻谷的需求使米质相对较差的杂交稻谷销售越来越不顺畅。

本项目根据优质水稻良种繁育特点及市场需要,预计将向市场销售优质水稻良种 5 万公斤,同时每年收获优良香稻米稻谷 70 万公斤。

三、市场竞争优势 (1) 品种优良:本项目繁育的水稻品种是已通过安徽省或国家品种审定,品质优良,综合性状好,较好地协调了优质与高产、抗性之间的矛盾,保证了这些品种在生产中的竞争优势。

(2) 技术领先:良种繁育基地建成以后,良种繁育技术采用“ 株系循环法”,该技术与其它良种繁育技术相比,不仅可保证生产的原种和良种质量高,而且繁殖系数大、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保证了基地可以为生产上提供质多价廉的优质水稻良种。

(3) 后续优势:本项目产品优质水稻良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后,利用其生产的优质稻谷和优质稻米在粮食市场上比普通常规稻和杂交稻价格上具有较大优势,保证了农民种植优势水稻品种积极性的提高和优质水稻良种的进一步扩大推广。

四、市场风险预测与对策 本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要求,但是通货膨胀、价格波动等粮食流通宏观环境因素的变动可能给本项目带来风险。

市场风险的产生原因,主要表现在投资成本上升、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上升以及生产能力下降等几个方面。从项目敏感性分析表中可以看出,以上几个因素对整个项目的影响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尽管如此,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仍将充分发挥专家咨询的作用,积极采纳咨询专家的合理化建议,提高风险的预测分析能力和降低风险的动作处理能力。

我国已加入 WTO 组织,粮食包括水稻产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考验。虽然稻米价格从低位徘徊到 2002 年起有所回升,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不能排除未来价格再度下降的可能,由此可能会导致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水稻播种面积减少,直接影响市场对稻种包括优质水稻种子的需求。

对策:确立种子是商品,必须参与市场竞争的新观念。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为指导,认真搞好市场调查与分析预测,制定科学的繁 (制)种计划,以销定产,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五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优质水稻良种繁育及种植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跟优质水稻生产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步伐,确定其种子的生产规模。依据农业部《2007 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就全省优质水稻生产和项目承担的现有基础而言,本项目确定建立830 亩的优质香稻米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是合理可行的。

二、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成时达到的生产规模是年培育香稻米良种 5 万公斤,年 产良种香稻米 70 万公斤。

本项目通过设保种圃 7 亩,基础种子田 11 亩,原种田 55 亩,良种繁育田 757 亩。新建低温低湿库 100m2、常温库 100m2、物资库 50m2、变配电间 50m2、农机具库 50m2、晒场 2000m2、种子晾晒棚 200m2;
土地平整 830 亩,新建灌溉水井 4 眼;
购置灌溉、质检、制冷、加工等方面的仪器设备 79 台(套、件)及农业机具 40(套、件)等,在埇桥区夹沟镇建设优质香稻米良种繁育及种植基地。项目建成达到生产能力时,良种繁育规模能够得到很好保证,生产的良种可以达到良种质量标准,从而可以为生产上提供量多质优的香稻米种子。

三、产品方案 本项目生产的产品包括优质“五柳”牌香稻米良种。项目建成达到生产规模时,年生产原种 5 万公斤,供良种田繁育用种;
年生产优 质香稻米 70 万公斤。良种质量达常规稻良种质量标准,即纯度不低于 98.0%,净度不低于 98.0%,发芽率不低于 85%,水分不高于 13.0%。

第六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一、选址原则与要求 1. 所选地点位于国家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并且香稻米生产为当地的优势农产品和产业。

2. 项目区具有区域代表性,且可依托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和科研院所,辐射性强。

3. 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集中连片,有利于节约建设资金。

4. 自然环境条件适宜,水源好,土壤肥沃无污染,排灌通畅, 基本达到旱涝保收。

5. 天然隔离条件较好,未发现植物检疫对象。二、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根据以上原则要求,本项目优质香稻米良种繁育及种植基地设在 埇桥区夹沟镇,距离宿州城区 40 公里。该处土地肥沃,排灌便利, 旱涝保收,交通便利,有利于种子繁育、加工和贮藏,是建设优质香稻米良种繁育基地的理想地点。

项目建设总用地规模 830 亩,其中建设保种圃 7 亩,基础种子田 11 亩,原种田 55 亩,良种繁育田 757 亩。

各类建构筑物建设地选址埇桥区夹沟镇五柳村,新建低温低湿库100m2、常温库 100m2、物资库 50m2、变配电间 50m2、农机具库 50m2、晒场 2000m2、种子晾晒棚 200m2;
土地平整 830 亩,新建灌溉水井 4 眼。良种繁育地全部采取流转租赁方式,已经与当地农民签订了十年或二十年合同,土地权属清晰。

三、项目建设地点的条件和现状 1、自然条件 (1) 位置面积 夹沟镇三面环山,一面平川,半山半湖,海拔在 50—300 米,地 域面积约 170 平方公里,9 万亩耕地,建成具有现代化气息的镇区 3 平方公里,常住 1.2 万人口。2007 年底,所辖行政村 41 个,280 个村民组,全镇总户数 17942 户,总人口 66732 人。居民除汉族外,还有回、蒙、苗等部分少数民族。

夹沟镇属中心建制镇,自古为皖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基础设施完善,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镇内交通十分方便,可谓四通八达。除 206 国道、京沪铁路纵贯全境外,还拥有夹支、夹五两条县 道。截至 2007 年底,已完成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各行政村主干道均实现水泥硬化。电视差转台一座,已开通光缆有线电视网络,2012 年 12 月份开通数字电视;
电信网络实现全覆盖;
架设 10kv 工业专用线路一条,电力供应充足。

夹沟镇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四季分明,风物宜人,为农业生产和旅游参观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2) 地形地貌 项目地埇桥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除西北(曹村,夹沟,符离)和东北部(褚兰,栏杆)五个区为低山陵外,其余是平原。平原地区, 海拔高度一般在 23-26 米之间,低山残丘地区一般标高 150-300 米。主要河流有奎河、濉河、沱河、浍河等,水系支流繁多,自西北流向东南内入淮河或直入洪泽湖。

(3) 气候特征 项目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分,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光、热、水、气候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冬季盛行偏北风,气候寒冷,雨雪稀少。春季冬转夏的过渡季节,北方冷高势力衰退,副热带高逐渐加强,气温回升快,雨水增多。由于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多变,有时连阴对春种不利。夏季太平洋偏高,为一年中最强盛的阶段,盛行偏南风, 天气炎热多雨。雨季一般从 6 月下旬结束,雨量集中,暴雨日数不多, 但强度大,常易造成洪涝灾害。秋季为夏转冬的过度季节,太平洋付高南撤东退,北方冷高压加强,气温降低,雨水减少,经常出现秋旱, 但也有一些年秋绵绵,影响秋收。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大豆,红芋, 玉米,水稻,棉花,花生等。栽培制度以两年三年熟,三年熟为主, 也有一部分一年两熟和一年一熟。

2、基础设施条件 埇桥交通便利。公路方面,合徐高速公路贯穿南北、206 国道和5 条省道穿越而过,泗许高速公路(境内为泗永高速公路)于 2012 年底通车,形成了以省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辐射的公路运输网络。

铁路方面,京沪铁路穿越区境内,京沪高速铁路于 2011 年 6 月 通车、宿淮铁路于 2013 年底通车。

水运方面,从新汴河经洪泽湖通江达海。航空方面,空港经徐州观音机场可与全国 20 多个大城市通航。

到 2008 年,全区公路里程达到 802 公里,乡村公路四通八达;

全区全社会货物运输量 1999 万吨,比 1949 年增长 181 倍,年均增长 9.2%,比 1978 年增长 11 倍,年均增长 8.5%;
旅客运输量 1007 万人, “ 1949 年增长 10 倍,年均增长 4.2%,比 1978 年增长 5 倍,年均增长 6.1%。邮电通讯突飞猛进。2008 年,全区全年邮电业务总量 11.96 亿元,比 1949 年增加 7031 倍,年均增长 16.2%;
比 1978 年增加 1271 倍,年均增长 26.9%。全区住宅电话用户数 26.7 万户,其中:农村电话用户数 16.7 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 50.89 万户,100%的行政村通了电话。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所在地的土地、能源、交通等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良好,完全能满足本项目原种扩繁和种植的需要。

四、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项目建设单位和协作单位技术力量雄厚 宿州市埇桥区夹沟五柳山间田园家庭农场已与技术雄厚的中国水稻所、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三明市农业科 学研究所等多家有势力的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院企合作关系。中国水稻研究所是一个以水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多学科综合性国家级研究所,是建国以来我国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农业科研机构。现隶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2003 年经科技部等部门批准为非营利性农业科研机构。研究所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着重解决稻作生产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中国水稻研究所集中了多学科的水稻研究人才,人员结构合理, 仪器设备先进,具有系统地开展杂交水稻育种、栽培、生理、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的研究队伍和条件。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国家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检中心均设在其内。中国水稻研究所不仅具有多种学科的专家和成果储备,后续新品种的不断推出也具备诸多优势条件,所育成的常规籼稻品种大多适应XX、浙江、湖南等长江中下游稻区种植推广。

2、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区境内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具有悠久的香稻米制种历史。

项目区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可转化为城镇劳动力包括农业工人,为本项目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五、拟建项目与当地环境的互适性分析 1、自然环境 项目本身属于环境保护性建设项目,可以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化 肥和农药用量,对周围环境基本上没有不良影响。良种繁育过程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基本农田建设中的渠系配套工程和排灌系统的完善将大大提高抗旱防涝能力和增加有效灌溉面积,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生产用水,降低水土流失,对改善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2、社会经济环境 本项目建设优质香稻米良种繁育及种植基地,能有效提高优质水稻良种繁育能力,增强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农村社会稳定,为安徽省的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符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总之,项目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之间均存在良好的互适性。

第七章 农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一、农艺技术方案 1. 项目农艺技术选择的原则或路线 安徽是我国农业主产区和粮食主产区,属于长江流域水稻优势区域,香稻米是安徽的优势农产品。本项目在选择进行良种繁育的香稻米品种时,首先要求拥有繁育品种的自主知识产权,其次必须优质高产,在生产上具有较大的增产和增收潜力。

在良种繁育技术方案选择上,要求选择的良种繁育技术不仅生产的种子纯度高、优良种性稳定,且生产成本低、供种能力强。

2. 项目农艺技术方案 本项目拟繁育的优质香稻米品种“五柳”香稻米已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本项目拟采用的良种繁育技术采用适合我国当前生产发展水平且易普及推广的良种繁育技术“株系循环法”。

3、项目所选农艺技术的来源及相关费用 本项目繁育的优质香稻米品种,由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品种核心知识产权归研究单位所有,根据项目承担单位与中国水稻研究所、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合作协议,项目承担单位拥有这个品种的合作经营权。

株系循环法是由南京农业大学陆作楣教授 1985 年在他本人提出的“大群体、小循环”的技术策略(即二圃法)的基础上提出的,该项目技术的引进应用不需额外费用。

4. 技术路线及农艺流程 本项目采用“株系循环法”良种繁育技术,其生产程序及具体做 法如下:
 分系种植去劣留优 育种单位或种子生产单位保存的优良单 株、株行(系) 各优系选适量优株留种 保种田  下年继续种植 其余混系收获留种  混系种植隔离繁殖 基础种子田  原种生产 原种田  良种繁育 良种田 图 1 株系循环法种子生产程序 (1) 保种田 对材料的起点要求比较高,必须是育种单位或其它原种生产单位提供的优良单株或株系(行)种子,将其分系(株)种成小区。生长期间详细观察记载,成熟时每小区选 5 或 10 株室内考种,凡符合原品种 标准且表现整齐一致的系入选。入选的系择优选株留种,第 2 年继续分系种成保种田。保种田中除留足下年保种田种子和掏汰劣系(株)以后,其余混系留种,下年繁殖。保种田中一般不应少于 20 个系。

(2) 基础种子田 保种田收获的种子混系种植即为基础种子田。基础种子田应适当减少播种量、加大繁殖倍数和防杂保纯,去杂去劣和隔离。

(3) 原种田 基础种子田收获的基础种子繁殖原种。原种田的种植方法同基础 种子田,基础种子只宜繁殖 1、2 代。

另外,保种圃、基础种子田和原种田种植成同心环布置,严格异品种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和机械棍杂。

5. 各工艺环节的技术参数 (1) 常规水稻良种种子质量标准 本项目生产优质香稻米良种种子质量标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的“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GB4404.1—1997”。

项目 作物名称 级 别 纯度不低 于% 净度不低 于% 发芽度不 低于% 水分不高 于% 水稻 常规种 良种 98.0 98.0 85.0 13.0 (籼) (2) 种子加工技术参数 本项目原种及良种加工工艺流程为:进料→粗精选→风筛精选→ 重力精选→计量包装。

加工技术参数:加工后净度:≥99%,伤籽率:≤0.5%,获选率:
≥99%,噪声≤70db(车间平均值),粉尘浓度室内≤10 毫克/立方米、室外≤100 毫克/立方米。

7.项目农艺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及经济实用性 本项目繁育的优质香稻米品种已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审稻 2002005。

本项目采用的良种繁育技术“株系循环法”扬弃了提纯复壮、优中选优的传统观念,以高起点、早起动、大群体、小循环为指导思想, 重点建好优良品种的保种圃。以株系(行)的连续鉴定为核心,品种的典型性和整齐度选择为主要手段,在保持优良品种特征特性的同时, 稳定和提高品种的丰产性、抗病性和适应性。初期进入保种圃的株行不超过 100 个,保种圃建成后长期保留 31-50 个株系,每系种一小区, 通过调节小区种植面积,调剂产种量的多少,以适应供种数量的多少。“株系循环法”提出后,经过在一些种子公司示范推广,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普遍认为“株系循环法”生产的种子纯度高、优良种性稳定、生产成本低,供种能力强,是适合我国当前生产发展水平而且容易普及推广的良种繁育新技术,对各种作物具有通用性.应用前景广阔。该项技术 1990 年由江苏省科委列为农业重点项目,1995 年又列为十大农业新技术之一。

总之,本项目繁育的水稻品种品质优良、推广前景广阔,采用的良种繁育技术成熟可靠、经济实用,实施该项目不存在技术风险,项目承担单位有能力如期完成本项目。

二、设备选型 1. 设备选型的依据和原理 (1) 添置必需的仪器设备,使项目建成后能开展种子质量检验、种子加工工作。

(2) 根据现有设备情况,选择需新增的仪器设备,不重复购置。

(3) 仪器设备符合农艺技术要求,性能优良、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

(4) 功率与检测或加工规模相适应,并预留一定负荷。2.已有仪器设备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拟用于本项目的已有相关仪器设备如表 1。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数量 (台、套、个) 1 钟鼎式分样器 3 2 粉碎机 1 3 扦样筒 5 4 玻璃干燥器 210mm2 个,180mm 1 个 3 10 电子天平 AL104、PL203、PL7000-S 3 12 大型种子成套加工线 5t/h,佳木斯农业机械公司 1 13 清洗车 2 14 喷码机(含分页机) 1 15 空压机 1 17 封口机 6 17 缝包机 4 18 电子秤 3 19 磅秤 TGT-500 1 20 手推车 5 表 1 现有主要仪器设备清单 3. 新增仪器设备 为使建成后的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能开展种子质量检验、种子加工及种子的贮藏工作,并根据现有设备情况,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避免重复购置,本项目拟新增如下仪器设备(见表 2)。

表 2 新增仪器设备清单 序号 设 备 名 称 设备型号 单位 数量 (一) 灌溉设备 4 1 潜水泵 额定流量 10 立方米/小时,扬程 150 米 台 2 2 柴油机 ZS1115 台 2 (二) 质检设备 27 1 电热恒温干燥箱 GZX-DH500-BS-II 台 1 2 电子天平 0.1mg,称量范围 210g 台 2 3 光照培养箱 10000LX 台 2 4 分样器 2000g,37 格 台 2 5 扦样器 1.5*35/1.5*45/1.5*55/2*75/2*75 套 2 7 小型人工气候箱 25L,全光照 台 1 7 数粒仪 台 2 8 水份测定仪 台 3 9 土壤养分快速测仪 YN 型 台 2 10 振荡器 台 1 11 种子发芽箱 台 1 12 种子检测微机 台 1 13 种子检测微机系统软 件 套 1 14 种子净度分析仪 台 1 15 普通电泳仪 DYY-III7B 台 1 17 夹心式电泳槽 DYY-III31 套 1 17 粉碎机 LFSD-100 台 1 18 除湿机 台 1 (三) 制冷设备 1 1 低温冰箱(-20℃) DW-FL208 台 1 (四) 小型种子加工机组 13 1 烘干设备 台 1 2 脱粒设备 台 2 3 清选车 台 5 4 精选分级设备 5FX5.0-117×2 台 2 5 包衣设备 台 2 7 计量包装设备 TYOG5.0-117×2 台 2 7 输送设备及控制平台 套 1 合 计 40 4. 农机具 本项目属种植业范畴,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农业机械和小型农机具以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本项目需要配置的农机具按照农业部关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有关费用上限控制表要求进行选型购置,购置费用控制在 20.87 万元内(占财政资金的 5%),费用来源使用财政资金,购置清单见表 3。

表 3 配置农机具清单 序号 农机具名称 规格 规格 数量 1 小型拖拉机 29.4KW 台 2 2 插秧机 2ZT-9357B 台 1 3 小型收割机 4LZ-170 台 2 4 旋耕机及配套犁、耙 台 2 5 耕整机及配套犁、耙 1.4-1.7m 台 1 7 背式喷雾器 台 28 7 喷雾机 台 3 8 秸杆粉碎还田机 1JQ-100B 台 1 合 计 40 第八章 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 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 1 号文件精神,根据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安徽建成东部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战略构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充分利用技术依托单位的教学科研力量,提升水稻育种科技含量,加快品种更新,推动安徽省优良水稻的良种繁育更快发展,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我省农业综合开发。

二、项目建设目标 1、产品规模目标 本项目建成达产后,年生产优质香稻米 70 万公斤。2、技术质量目标 项目建成后,良种繁育规模能够得到很好保证,生产的良种种子 质量达到良种质量标准,即纯度不低于 98.0%,净度不低于 98.0%, 发芽率不低于 85%,水分不高于 13.0%,从而为生产上提供量多质优的原种及良种种子。

3、管理目标 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采取市场经济的办法,以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思想,新的设备、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去拓展市场,不断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手段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三、项目总体规划布局 1、原则与依据 本项目总体规划布局原则:因地制宜、统一布局、相对集中、连片生产。

本项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完善生产性基础设施、辅助设施和田间工程建设,添置必要的种子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和农机具,适当补充加工处理设备,在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的前提下,尽量节约建设资金。

2、生产布局或功能分区 本项目优质香稻米良种繁育及种植基地安排在埇桥区夹沟镇连片水稻田。

各类建构筑物建设地选址埇桥区夹沟镇五柳村家庭农场现在土地上。

四、建设内容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合理安排建设内容。本项目在现有香稻米新品种试验基础上建设良种扩繁基地,建设 830 亩的优质香稻米良种繁育及种植基地,并根据良种扩繁需要建设生产基础性设施、田间工程及相关配套辅助设施,以满足良种扩繁要求。

1. 土建工程 (1) 建筑设计依据 本项目建筑物设计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方针,各建筑物、构 筑物在满足工艺、电气及给排水等专业需要的前提下,满足建筑经济卫生及有关技术要求、合理布置、综合考虑,尽量做到美观,与环境相协调。建筑设计遵循国家颁布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01)、《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等规范执行。

(2) 建筑设计原则 ① 通风与空调:尽量采用自然通风,以满足换气、去潮、散热要求,对种子贮藏等要求较高的仓库采用空调和换气扇,以满足湿度和温度要求。

② 噪声控制与建筑隔音:本项目建筑物噪声很小,设计不作噪声控制。

③ 防水、防潮:屋面均作刚性或柔性防水处理。种子仓库地面作防潮处理,其余地面作一般防水处理。

④ 日照与遮阳:本项目的建、构筑物设计对日照、遮阳无特殊要求。

⑤ 采光:仓库采光等级为Ⅲ类,质检、挂藏室采光等级为Ⅱ类, 附属建筑物为Ⅳ类,采光方式为天然采光为主。

⑥ 建筑防雷:主要建、构筑物按三类建筑进行防雷设计。

⑦ 净化:本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设计对“三废”治理无特殊要求,种子加工时有扬尘,设计用回收袋装于精选机的灰尘出口处, 收集扬尘,减少空气污染。

(3) 主要建筑物结构 ① 低温库及常温仓库 仓库设计必须做到五防(防鼠、防雀、防虫、防潮、防火)。总体布局:为单层仓库,建筑面积为低温库 100m2 及常温仓库 100m2,层高 4.2m。做法:
墙体:外填充墙采用 240mm 厚砖墙。内墙混合砂浆底,刮瓷三遍。外墙水泥砂浆底,外墙涂料。

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地面:地面采用水泥油毡防潮地面。

屋面:用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隔热,面层为柔性油毡防水。天棚:原浆刮瓷。雨水管及天沟落水均采用 PVC 管件。

门窗:采用铝合金窗、木门。

② 物资库及农机具库 新建物资库及农机具仓库各 50m2,与质检、挂藏室合建二层砖混结构,位于第一层,高为 3.9 米。

③ 变配电间 新建变配电间 50m2,砖混结构,天然地基条形基础,240mm 墙。

(4) 农业设施工程 ① 种子晾晒棚 新建种子晾晒棚 200m2,采用钢筋框架结构,用钢柱支撑,上为钢筋三角架,拱顶为不开窗玻璃钢瓦,侧面无遮挡。

② 晒 场 新建晒场 2000m2。做法:平整土地,用砂砾石混合料做垫层,厚度 0.1m;
C15 砼浇筑,保证砼一定的密实度,表面光亮,基本水平, 每 20m2 设计一根伸缩缝,以防止晒场不规范破裂,晒场周边设排水沟。

(5) 附属配套工程 ① 隔离围墙 新建隔离围墙 2000m,高度 2.0m。墙身 240mm 厚,每 4m 设一附墙垛,垛宽 370mm,伸出墙面 120mm,毛石砌基础。

(6) 给排水与消防 ① 室内给排水 本工程室内给排水设计原则:给水设计满足生产、生活、消防对给水水质、水量、水压的要求,在满足安全性的条件下,尽量节约工程投资。排水设计能保证排水通畅无堵塞,检测废水经处理后能满足环保要求,达标排放。

排水方式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屋面雨水采用敞开式内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经雨水斗汇集,通过雨水立管后排入室外明沟,生活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就近排入场区污水系统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管材采用de400mm 的PVC-U 双壁波纹管。管道埋地敷设,管顶覆土不小于 1m。

② 消 防 建筑物的设计执行《建筑设计消防规范》GBJ17-87 的标准,消防设计范围主要是仓库、质检挂藏室。

本工程以水消防为主,设计采用低压给水消防制度。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生产类别为丁戊类。室外消防水量为 10L/s,室内消防用水量为 5L/s。火灾发生时一次灭火用水量为 108m3。室外设 DN100 树枝状给水管网,设 SS100-1.7 型室外地上式消火栓一座。

拟从给水管网上引入一根 de75 的给水管供生产、生活给水和室内消防给水。车间和综合楼内各设置 SN50 型室内消火栓两套,MFZL8 型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4 具。

管材均采用复合塑料给水管,覆土不小于 0.7m。2.田间工程 (1)田间设施 ① 农田平整 农田土地平整 830 亩。农田采取分片平整,先去表土,后根据分片田面高程进行平整,平整后平整度±10cm,平整后恢复表土,田面分块 3-5 亩/块。

土地平整程度是地面灌溉节省用水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平整土地的要求是:第一要紧密结合田间沟、路、渠的全面规划,避免造成返 工和浪费。第二要注意尽量保持土壤原来的肥力。第三要考虑到水田的灌水特点,田面平整高差不超过 2cm,基本达到水平。

②田间道路 修建田间道路 5000m,做法:路面宽 3.5m,路面硬化采用 C20 砼结构,10cm 厚天然级配砂卵底层,15cm 厚水泥沙砾稳定层,18cm 厚砼路面。高出地面 40cm,单边设排水沟。

③ 排灌沟渠 本项目拟修建排灌渠 7000m,做法:要求“三面”(两侧及下底面)不见土,采用 C15 砼结构, 砼壁厚 120mm,砼底厚 70mm,砼面 20mm 厚 1:2 水泥砂浆粉刷。断面尺寸:上底宽 1 米,下底宽 0.5 米,沟深 0.5 米。

A、设计原则与依据 按照标准农田基础建设标准,灌排设施可预防 20 年以上一遇干 旱、洪涝灾害,地下水位降至 80 厘米以下。工程设计遵循国家颁布的《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SD14—84)、《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18—91)、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2001)等规范执行。

B、渠道工程设计 a、渠道的选线布置 本项目水利工程的改建、扩建及配套,主要是对渠系进行配套建 设,有渠道衬砌防渗、新建、加固渠道等,灌溉渠道选线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渠线尽量沿着高地通过,以扩大自流灌溉面积;

2) 要避免大填方、深挖方和减少渠道建筑物,尽量少占耕地面积;

3) 为了减少输水损失和建筑工程量,渠道尽可能截弯取直;

4) 渠线经过的地区土质要好,坡度要适宜,以防渗漏、淤塞、冲刷和坍塌;

5) 尽可能避免穿越各种障碍物,如池塘、山溪、公路、铁路、岗丘、洼池等。

在稻田地区选择渠线时,应尽可能选成直线,并将最后确定的路线起点、转折点、终点的位置,用大木桩标定出来。

b、渠道横断面设计 1) 确定渠道的设计流量;

2) 结合实地查勘,在地形图上进行渠道布置,选定适当渠道比 降;

3) 确定渠道的边坡;

4) 根据已确定的渠道设计流量、渠道比降及渠道边坡、进行渠 道断面水力计算;

5) 校核渠道设计流速 V0,使其不发生冲刷或淤积,应符合 V 不淤<V0<V 不冲。若 V0 不符合要求,则要改变底坡。

c、渠道纵断面设计 1) 根据渠道在图上布置的位置,进行渠线测量,按照沿渠线各里程桩号的地面高程,绘出地面高程线;

2) 根据沿渠线地面坡度,合理选定渠道比降,推算出渠道水位 高程线,并绘于图上;

3) 根据横断面设计的渠道水深,算出渠底高程,相应地平行于渠道水位高程线,绘出渠底高程线,而渠底高程线等于渠道水位高程减去渠道水深;

4) 自渠底高程线向上加渠道水深与堤顶超高,相应地平行于渠底高程线,绘出堤顶高程线;

5) 标绘出渠道上各种建筑物的位置,下级渠道分出的位置,绘出渠道典型横断面图。

d、渠道衬砌及防渗 (1) 灌溉渠道渗漏,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引起渗透破坏,造成渠道沉陷、塌方,危及渠道输水安全。为防止渠道受水冲刷 和机械冲撞等作用,降低渗透损失,减少渠道断面面积,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衬砌。衬砌的形式应根据渠道用途、地质条件、水流速度、当地材料、工程投资大小等因素决定,本项目渠道主要采取混凝土衬砌。

(2) 地力建设 本项目通过有机肥料(包括秸秆、厩肥、堆肥、人畜粪尿、绿肥 等)投入、共生固氮(绿肥)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田间土壤采样、实验室检测、配方设计和定点施用)技术的使用、改善施肥结构和方法,提高地力。

地力建设具体措施:
① 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A、种好绿肥,实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B、推广秸秆还田,适当使用石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② 测土配方施肥,挖掘肥料增产潜力,提高土壤理化性质和肥力水平 通过田间土壤采样、实验室检测、配方设计和定点施用,把施肥技术和土壤养分状况,作物需求、产量、肥料数量和性质相互结合起来;
提出合理施肥建议, 满足作物高产需要,提高肥料利用率,特别是减磷、节氮、增钾,促进钾氮再循环,降本增效;
补施钙、镁、硅、硼、钼肥,改善稻田酸性环境,挖掘肥料联合增产潜力,提高土壤理化性质和肥力水平。

③ 适度深耕,精细管理 适度深耕改土,逐步加深耕作层。根据水稻根系 90%以上分布在7 寸为宜。土壤肥沃,有机肥充足,可一次耕得较深;
土壤瘦瘠,有机肥不足,要避免一次翻上过多的生土,宜采取逐年加深的办法。对于土层浅薄,下层多为砾石、铁锰结核和犁底层下砂性重的稻田,不能进行深耕,应采取挑塘泥增加客土的办法加厚耕作层。

④ 改善施肥结构和方法 依据耕作制度的特性,水稻各生育期的生理特点和田间肥力状况,确定肥料种类和数量,分别采用撒施、深层施、叶面喷施等方法施肥,降低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A、施足基肥。采用全层施肥,每亩稻田用土杂肥,猪牛粪等 2 吨以上,或稻草 100 公斤还田并用钙镁磷 50 公斤,碳铵肥 25 公斤作面肥用。

B、巧施追肥。重施返青分蘖肥,移栽返青时,结合施用除草剂, 用尿素和氯化钾各 7.5-10 公斤/亩,和除草剂混合施下,一周后看苗 再施尿素 2.5-3 公斤/亩,以搭好丰产苗架。

C、施好叶面肥。为提高水稻结实率,增加粒重,水稻齐穗时, 每亩用磷酸二氢钾 150g,加尿素 0.5 公斤,对水三桶喷施。

本项目开展测土配施肥方技术应用,改良土壤 70 亩。

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一、环境保护1.环境现状 本项目基地位于埇桥区夹沟镇,项目区所在地地下泉水丰富,环境优美,大气质量良好,项目区内无不达标排污企业。据当地环保部门出具的资料显示:项目区 Tsp0.038(GB3195-1997 一级标准小于0.12)、SO2 为 0.017(GB 3195-1997 一级标准为小于 0.05)、NO2 为 0.024(GB3195-1997 一级标准为小于 0.08),完全优于 GB3195-1997一级标准。

水环境质量良好。由于项目区及上游水源地无不达标排污企业及大型养殖场,水污染主要来自于生活废水及零星养殖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由于排污量小,水源丰富,整体水环境质量良好。经环境监测部门抽样检测 PH 值为 7.54、总汞未检出、总镉为 0.001mg/L、总砷为 0.01mg/L、六价铬为 0.02mg/L、氟化物为 0.35mg/L、氰化物未检出、氯化物为 14.5mg/L 。完全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II 类的规定。

由于项目区内无大型工厂、矿山,不会产生除生活过程外的固体废弃物、噪音。项目区内亦没有产生辐射及电磁波的污染源。

综合以上环境现状,项目区所处的环境条件非常适合优质水稻品种良种繁育及其它农作物种植。

2、环境污染因素及处理措施 (1) 良种繁育过程 本项目属农业种植范畴,良种繁育过程基本上不产生环境污染因素。针对农药、化肥的施用,本项目将加强技术指导,实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测土配方施肥,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2) 种子筛选过程 按照行业标准 JB/T57 83-91 种子加工成套设备技术文件和JB/T57 82-91 种子加工成套设备的试验方法及种子检验规程的要求控制粉尘浓度:室内≤10mg/m3,室外≤100mg/m3,噪音控制≤70 db (车间平均值),均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3) “三废”处理 生产过程中以及办公、生活产生的污水、粪便等污染物防治措施如下:
①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②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气、废渣,只有少量废水,按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处理,不得随意乱排。

③ 办公、生活产生的污水、粪便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污管道。

④ 采取分区就近、分段排水的原则,就近排放。3.节能 本项目为农业种植项目,能耗主要在灌溉方面,项目中对沟渠都 作了防渗处理,有利于降低水耗。

项目所选种子检测、加工设备以及农机具均应选节能型的绿色产品,以节约用电。

二、安全生产 根据国家有关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的规定,本项目对项目生产的不安全因素,依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改善劳动环境,控制和防止职业病发生,为劳动者创造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条件。

1、良种繁育过程 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施肥喷药时,工作人员须配戴防护工具,严格实施劳动安全保护措施。

2、种子检测过程 加强检测实验药品、药剂的管理使用,避免对人体造成污染伤害。3、种子加工过程 (1) 所有设备的外露传动部件均采用防护罩,传动部件标上醒 目的安全标记。

(2) 电气设备采用接零保护,建筑屋顶装设避雷针。

(3) 加工场所设置多台风机及时转换空气,保持空气流通。

(4) 配置灭火器具,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第十章 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一、项目实施组织管理1.管理机构与职能分工 为了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成立项目领导小组。项目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1)项目计划、决策;
(2)进行部门间协调;
(3)落实项目配套资金;
(4)监督项目实施、运行。

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马雪礼,主持项目全面工作,协调各方关系;

成员:技术负责人,负责良种繁育技术;

财务会计,负责项目资金管理;

高级农艺师,协助搞好项目工程建设实施等工作。项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工作,职责是:
(1) 编制项目年度财务计划,组织项目的提款报账汇总工作;

(2) 提请出资部门按时足额落实项目配套资金;

(3) 组织项目的合同谈判及签订工作;

(4) 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及规程,组织项目工程验收及资产移交工作;

(5) 编写项目进展报告、绩效评价报告;

2.项目实施各阶段的管理方案 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将严格按照基建项目的有关管理规定,制定管理措施和实施方案,严格项目建设管理。

(1) 计划管理 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组织开展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设计;
根据施工设计及建设单位承建能力,编制项目建设年度计划。年度计划应包括建设进度、建设规模、施工工序、质量监测、物资采购、人员培训和资金使用等内容。

(2) 工程管理 ①本项目施工必须在建设单位统一领导、安排下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严格执行国家各项基本建设程序,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把每道工序质量关,加强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工作。

②施工单位必须了解整个设计构思和施工程序,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程、规范、规定和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施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③工程建设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 资金管理 强化建设资金管理。项目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各项法规和制度,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专帐独立核算。根据工程进展制定建设资金使用计划,坚持使用前审批,使用后检查验收, 确保建设资金的安全可靠和合理使用,杜绝挪用、占用、滥用项目资 金的现象。

二、项目建设后的运行管理 1、运行管理机构及职能分工 (1) 机构框图 项目领导小组 办公室 品种管理科 质量管理科 市场管理科 (2) 职能分工 办公室:负责行政、后勤等管理事务以及财务计划与管理;
财务状况分析、报表编制等。

品种管理科:负责种子的繁育、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和指导。质量管理科:负责种子各项指标的检验、检测。

市场管理科:负责种子的收购、烘干、精选加工、贮运和销售。

(3) 人员培训 以持续创新为目标,把人才建设特别是技术人才建设作为战略任务,常抓不懈。选拔和推荐一批德才兼备的青年技术骨干充实和更新知识,改善人才结构。开展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素质,适应新技术高速发展的趋势。

(4) 管理制度或措施 ①人员管理 统一规划,明确分工。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实行利益和业 绩挂钩,使人人明确职责,人人努力工作,形成向管理要效益的良好风气。

科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本项目将从以下几方面构建专业人才队伍: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等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加入;
二是聘请国内知名的专家、教授为技术顾问,定期授课、举办讲座,提高项目管理骨干的知识水平、技术素质;
三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在职专业人员攻读更高学位;
四是建立各项奖励机制,使创新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②质量管理 严格执行农作物种子质量国家标准,质量问题与责任人效益工资和岗位聘任挂钩,通过系统而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以确保种子的高质量。

③财务管理 财务独立核算,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使用专人负责,建立专门帐户,专帐独立核算。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帐目, 并按期编制资金平衡表或资产负债表。

④信息与档案管理 A、重视有关信息的收集,筛选和利用工作,密切注意科技发展走向,对科技、市场、政策、投资及效益等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地为项目建设提供服务。

B、建立项目建设详细档案;
收集整理检查验收、科研总结、资 金使用、会计报表、合同、协议等文件资料,归并存档,并指定专人保管。

2、运行管理机制方案 建立分工明确的责任制度和激励机制,强化监督检查。

3、项目运行费用解决方案 本项目运行费用主要是良种繁育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如生物农 药、农家肥、生物肥料等,以及为良种繁育和加工产生的人工费用。上述费用均视为项目流动资金,采用详细估算法计算项目建成后达产年所需流动资金为 266 万元,全部由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解决,项目运行后产生的利润可以在运行二年内全部返还。

三、项目实施进度 1、建设期限 本项目拟定建设期限为 2 年,即 2017 年 10 月至 2019 年 9 月完成项目全部建设内容。并投入使用。建设期内第一年至第二年上半年完成项目建设投资的 70%,完成土建工程和部分田间工程;
第二年完成建设投资的 31%,完成田间工程、仪器设备及农机具的购置,设备安装及试运行。2020 年投入正常运行。

2、工作内容与进度安排 (1)具体实施计划 2017 年 10~2017 年 11 月,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报批。

2017 年 11 月~2018 年 1 月,完成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2018 年 2 月~2019 年 3 月,完成土建工程及部分田间工程建设。

2019 年 4 月~2019 年 6 月,完成田间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

2019 年 7 月~2019 年 8 月,仪器设备招标采购。

2019 年 9 月,仪器设备安装及调试。

2019 年 9 月,竣工验收。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内容 本项目建设保种圃 7 亩,基础种子田 11 亩,原种田 55 亩,良种繁育田 757 亩。新建低温低湿库 100m2、常温库 100m2、物资库 50m2、变配电间 50m2、农机具库 50m2、晒场 2000m2、种子晾晒棚 200m2;
土地平整 830 亩,新建灌溉水井 4 眼;
购置灌溉、质检、制冷、加工等方面的仪器设备 79 台(套、件)及农业机具 40(套、件)。

2.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1) 通用型设备和定型设备价格按照厂家报价或有关部门核定的价格估算(设备费用含运杂费、安装费)。

(2) 取费标准参照《安徽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省发改委、省建设厅、省建行联合颁发)。

(3) 项目扩繁费、配套农机具购置费、科技推广费和前期费、按农业部专项项目有关费用上限控制表计取。

(4) 根据农业部专项项目有关费用上限控制表要求,本项目不计预备费。

(5) 流动资金(运行费用)按详估法估算,资金量不计入总投 资。

3. 投资结构分析 本项目全部总投资 4755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 4489 万元,其中土 地流转金 2476 万元,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125 万元,田间工程 建设投资 308 万元,生产性辅助设施建设投资 40 万元,仪器设备购 置费 17 万元,农机具购置费 463 万元,新品种引进补助费 33 万元, 良种及肥料购置费 1022 万元,科技推广费投资 5 万元。流动资金 266 万元。

二、资金来源 本项目拟申请银行专项贷款资金 2800 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自筹 资金 1955 万元。

第十二章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的依据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种子繁育企业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本项目免征增值税。所得税按 25%征收(2008 年 1 月 1 日开始执行的企业所得税法)。

二、生产总成本的汇集 本项目正常年份生产总成本费用 717.85 万元,其中经营成本 695.72 万元 1、本项目中良种繁育(种植)成本含人工费、生物化肥农药等原材料均为 2016 年市场平均价格。

2、燃料、动力及加工费按 2016 年市场平均价格及对外协作费。

3、本项目定员 30 人,按照现有工资水平和所在地区的工资水平 按人均年工资福利 1.825 万元计算,每年 54.75 万元。

4、折旧费按固定资产分项计算,建筑物按 20 年折旧,仪器设备 按 10 年折旧,其他固定资产按 10 年折旧,递延资产按 5 年摊销。

5、管理费用根据现有管理水平预测估算年 45.75 万元。

7、销售费用包括运输成本,按销售收入的 7%计算。

7、其他费用 24.85 万元,其中修理费用按折旧费的 47%计算。三、项目盈利能力 1. 销售收入 本项目达产年预计将向市场销售优质香稻米良种 5 万公斤,销售 香稻米 70 万公斤,全部产品合计年销售收入 1550 万元。2.经营利润 项目正常投产年利润总额 883 万元,净利润 676 万元。

(1) 投资利润率=达产年利润总额/投资总额×100% 项目全部投资利润率为 47.83% 由于种子繁育企业免征增值税,所以投资利税率等于投资利润率。

(2) 项目投资回收期 项目全部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项目税后投资回收期=6.1 年(含二年的建设期)。

(3) 财务净现值 折现率I=8%时的税税后财务净现值 7017.5 万元。

(4) 财务内部收益率 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IRR)29.53%。

(5) 资产负债率 项目期计算期内最高的资产负债率 11.09%,资产结构合理。四、不确定性分析 1. 盈亏平衡点分析  固定成本 BEP= ´100%=39.16% 销售收入 -销售税金及附加-可变成本 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为 39.17%,本项目保本点低,经营安全率高达 70.84%,项目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

2. 抗风险能力分析 本项目作了所得税后销售收入、建设投资和经营成本变化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基本方案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29.53%,税后投资回收期 6.1 年(含建设期二年)。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不定因素的变化,分别对销售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经营成本作了提高 5%、10%和降低 5%、10%的单因素变化对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和税后财务净现值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各因素的变化都不同程度地影响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变化,其中经营成本的提高或降低最为敏感,当经营成本增加 10%时财务内部收益率降为 15.9%;
销售收入的提高或降低也很敏感,当销售收入下降 10% 时,财务内部收益率降为 17.57%;
建设投资的提高或降低对财务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的变化影响最小,当投资额增加 10%时财务内部收益率降为 27.15%;
通过分析看出三个因素的变化都在正常范围内,所以本项目投资风险较小。

六、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实施旨在提高优质香稻米良种繁育及种植能力、促进优质香稻米的生产和推广。本项目首期选择优质香稻米品种“五柳”进行繁育及种植,随着后续新品种的选育,将不断进行新品种的良种繁育及种植。

优质香稻米良种繁育基地其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通过繁育优质香稻米良种,促进优质香稻米的生产和推广,这对于进一步改进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种粮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建成达产后,每年可向生产上提供 5 万公斤优质香稻米良 种,可推广种植面积 1000 亩以上,农户种植优质香稻米品种,按每 公斤原粮售价增加 0.2 元,每亩产量 800 公斤计,农民种植优质香稻 米品种可增收 16 万元,社会效益明显。七、生态效益 本项目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良种繁育和种植技术推广过 程,农田基础设施将大为改善,增强了抗旱排涝能力,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了生产用水,降低了水土流失;
良种繁育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可减少稻谷中高毒、高残留农药比重,对提高土壤肥力极有帮助,可不断改善土壤、水质及空气条件,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不但提高农产品品质,并保证粮食生产向绿色无公害方向发展, 降低对环境尤其是水源、土壤的破坏和污染,极有利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农作物种子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生态效益显著。

第十三章 结论和建议 一、综合评价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增加作物产量、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收益最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本项目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建立优质香稻米良种繁育及种植基地,符合农业部 《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和《种子工程二期建设规划》的要求,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立项原则,投资方向正确,技术先进合理,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可行。

1. 技术先进可靠 本项目繁育的香稻米品种都是已经通过省级或国家审定的优质水稻品种,不仅品质优,而且产量较高、抗性好,较好地协调了优质与高产矛盾。

本项目采用的良种繁育方法“株系循环法”是适合我国当前生产发展水平而且容易普及推广的良种繁育新技术。“株系循环法”扬弃了提纯复壮、优中选优的传统观念,以高起点、早起动、大群体、小循环为指导思想,重点是建好优良品种的保种圃。利用“株系循环法” 生产的种子不仅纯度高、优良种性稳定,而且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繁殖系数高。

本项目设备选型合理可靠。本项目选择的设备,能满足种子检验 检测工艺要求,有利于保证亲本繁殖的可靠性。2.投资合理,经济可行 该项目投资小、见效快,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气候和土地资源。

项目实施后,每年可为生产提供优质香稻米良种 5 万公斤,香稻米稻 谷 70 万公斤,项目单位每年可获得 676 万元净利润,在项目计算期内能收回全部投资,在经济上可行。

3.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显著 种子作为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兼具核心技术与核心产品双重特性的生产资料,是植物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主要载体,其质量优劣直接决定着农作物的产量高低和品质好坏。种子是价值链的起点,对种植业、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诸多产业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优质高产香稻米原种的繁育推广,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提升国家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项目实施后,通过优质香稻米品种的良种繁育和种植,带动优质香稻米稻谷的生产,可达到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目的,并可增加就业机会,社会效益明显。

通过本项目建设,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有利于降低水土流失;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可提高土壤肥力,提升种子品质,保护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本项目市场稳定、技术先进、投资合理、经济可行, 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项目可行。

二、问题与建议 1、项目建设单位在上级批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后,要按照 《农业部基本建设计划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立即进行初步设计,并制定详细的设备、仪器采购计划,做好开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要抓紧配套资金落实,严格财务制度,专款专 用。

2、基地须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禁止使用高残留的农药和化肥,推行无公害生产。

Tags: 繁育   水稻   良种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