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演讲范文 > 精彩演讲 / 正文

大象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2020-06-06 10:43:31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
本册教材有以下八个单元的内容:我们的考察计划,吃的好吗,探访鱼儿,小小赛车会,动物家族,饮料瓶能告诉我们什么,招聘月球开发部长,走向两极。

每个单元的培养目标各有侧重点,注重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和渐进性。第一单元为“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动手制作“秋天考察计划”,了解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初步体验怎样计划与组织;
再经历六个“综合探究活动”单元的学习,通过完整的“做中学”探究活动的锻炼,逐步学会能组成小组,明确分工,学会准备活动材料,能小组商议活动规则,最终实现对提出的研究问题制定出书面研究计划的的能力跨越;
最后,结合第八单元走向两极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前人计划和组织方面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注重反思自己本学期参与计划与组织的经验,进一步认识到精密的组织和计划是成功的保证。

2、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3、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五、课时安排:(总48课时) 第一单元 我们的考察计划 4课时 第二单元 吃得好吗 8课时 第三单元 探访鱼儿 8课时 第四单元 小小赛车会 6课时 第五单元 动物家族 6课时 第六单元 饮料瓶的知识 6课时 第七单元 招聘月球开发部长 6课时 第八单元 走向两极 4课时 第三单元 探访鱼儿 3.1鱼儿的家 累计课时数13-14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体验和自行发现鱼儿的家――自然水域中存在的鲜活生命的问题,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引导学生小组商议,明确活动规则,培养学生的计划与组织能力。

3、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见解。

教学重、难点:
做好考察活动前的计划与组织工作,设计、填写“考察活动记录表”。

教学准备:
考察记录表和笔、玻璃瓶、塑料袋、盆、放大镜、网兜等。

教学过程:
一、 设疑自探 (12分钟) (一)创设情境 引导生质疑 1、引导生看书本上的连环画,猜想小河里有什么?(生猜想) 2、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猜想,并知道小河是鱼儿的家。那里到底怎么样呢?我们一起去考察吧!关于考察你有什么问题? (生提出问题)鱼儿的家在哪里?鱼儿的家是什么样子?鱼儿的家舒服吗?、、、、、、(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二)师归纳总结,出示自探提示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多!但这次考察我们应重点解决这几个问题:(出示自探提示) 1、明确考察的目的。

2、考察前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 3、考察时应注意哪些活动规则? 4、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感受?要认真做好记录。

(三)学生自学课本26—28页。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汇报交流(问题1-3) 1、考察鱼儿的家是什么样子?是否舒服? 2、玻璃瓶、塑料袋、“考察活动记录表”、小鱼网、盆等。

3、明确分工、遵守时间和纪律、注意安全等 (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评判、补充,优等生评判) (二)根据性别、特长交叉分组,每组6――8人 (三)小组商议,明确分工,分配、准备考察时所需要的物品。比如谁拿什么材料,谁记录等。

(四)小组讨论,合作制定考察活动记录表,为实地考察做准备,可参考课本28页“考察活动记录表”。并明确如何填写“考察活动记录表” 考察地点 考察时间 考察目的 我们的发现 我们的 问 题 学校 班级 考察人员 (五)回顾所提疑问 三、质疑再探(3分钟) 对本节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和不明白的问题及其它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探究。(生提出问题,分别指名回答,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讨论) 四、运用拓展(10分钟) 1、学生自编题:用适当的题型自编1—2道习题考考你的同桌,认为同桌设计的题目有价值,可以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练习,以巩固本节知识。

2、教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选用。

(1)外出考察时应注意些什么? (2)小组制定好考察计划,按分工准备好考察所需的材料。

3、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分别指名说说) 板书设计:      3.1鱼儿的家 鱼儿的家―――小河 考察准备 考察注意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方法措施:
3.2 鱼儿生活得好吗 累计课时数15-16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交流与汇报前的计划与组织能力。

2、了解水污染的形成和对人类的危害。

3、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

4、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
认识水污染的形成和危害,汇报交流考察过程中的收获。

教学准备:
考察统计表、污染源统计表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9分钟) (一)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某小河,小河里的鱼儿生活得好吗?这节课我们来说一说考察中的发现,看看鱼儿到底生活得好吗? (二)板书课题,依题质疑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提出问题)、、、、、、(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三)师归纳总结,出示自探提示 同学们在考察活动中发现了这么多问题,真好!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以下问题,在解决问题以前呢,我们小组要一起商议,做好在班里展示和交流的准备,请看自探提示:
①探访鱼儿的家时发现了什么?这条河的污染物有哪些?污染源在哪里? ②鱼儿生活得好吗?水是怎样被污染的? ③水被污染后对人类会产生哪些危害? (四)自学课本29-31页。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自学汇报、交流(逐题解决,差生回答,中等生评价、补充,优等生评价)。

1、塑料、泡沫、人畜粪便、黑黑的污水等。

2、污染来自行人和工厂。鱼儿会生病, 3、人吃了病鱼和污水会影响健康直至死亡。因此,鱼儿生活得不太好。

(二)小组合作完成考察统计表、污染源统计表 (三)解决不了的问题讨论解决。

(四)回顾所提疑问 三、质疑再探(5分钟) 对本节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和不明白的问题及其它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探究。(生提出问题,分别指名回答,解决不了的问题讨论解决。) 四、运用拓展(11分钟) 1、学生自编题:用适当的题型自编1—2道习题考考你的同桌,认为同桌设计的题目有价值,可以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练习,以巩固本节知识。

2、教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选用。

(1)思考:水被污染后会产生哪些危害? (2)课外调查 ①在你生活的周围,有哪些水污染现象?污染物是什么?污染源在哪里? ②查阅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对水生物的危害的资料。

3、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悟?(指几名学生回答,其他生补充) 板书设计:
  3.2 鱼儿生活得好吗 塑料、泡沫 人畜粪便        鱼儿会生病,人吃了病鱼和污水 黑黑的污水――工厂   会影响健康直至死亡。

鱼儿生活得不太好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方法措施:
3.3 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 累计课时数17-18 教学目的:
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水净化的常用方法。  2、 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沉淀和过滤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 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4、知道水污染的防治方法,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

课前准备:
1、沉淀实验:烧杯、明矾、玻璃棒。

2、过滤实验:滤纸、剪刀、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滴管、小石子、沙子、塑料瓶、棉花。

教学过程:
一、 设疑自探(12分钟) (一)创设情境 依题质疑   教师播放“鱼儿的家”:由河岸上绿色的草、鲜艳的花、高大的树和河里清澈的水、欢快的鱼儿,转变成河岸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以及河里由一个个排污管道排放的污水和奄奄一息的鱼儿的动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师:看了刚才播放的动画,你有什么要说的或要问的? 生:…… 师:是啊!鱼儿在向我们求救了,我们该怎样拯救鱼儿,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呢?请大家想想办法。(板书课题) 生:怎样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鱼儿美丽的家是什么样的?、、、、、(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二)师归纳总结, 出示自探提示: ①怎样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 ②鱼儿美丽的家是什么样? ③什么叫水的净化? ④净化水的方法有几种? ⑤几种方法分别能去除水中的什么成分? 请大家自学课本32――33页。

(三)生自学课本 。

二、解疑合探(14分钟) (一)汇报自学情况:
1、除去水中的杂质,把不干净的水变成干净的水的过程叫做水的净化。

2、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消毒。

3、分别能去除水中:不溶解的沉入水底的杂质、细小的不溶解的飘浮物体和细菌 (二) 实验验证:
1、计划与组织 师:用什么方法?我们需要准备些什么材料呢?请各小组做好计划。

生:小组明确分工,准备好材料,弄清观察和实验的操作步骤。

2、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 A、水中杂质的沉淀 师:实验桌上有两杯混浊的水,水里有哪些杂质? 生:汇报。

师:怎样除去水中的这些杂质? 生:去水中比水重的杂质,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把水放在容器中,一部分杂质就会沉到水底,这种方法叫沉淀。

生:…… 生:加快沉淀,还可以在水中加入明矾,明矾经过溶解后能把水中一些较小的颗粒粘在一起加快沉淀。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在农村,没有自来水的地区,就是用把水放在容器中静置一会儿和在水中加入明矾沉淀,使水变得干净些。但沉淀只能除去水中一部分杂质,并不能完全除去不溶解的杂质。沉淀后的水还会有重量很轻的物体在水中,该怎么办呢? 生:还可以过滤、消毒 B、水中杂质的过滤 师:过滤后滤纸有什么变化?过滤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杂质? 生:汇报。

师小结: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但不能除去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这就需要消毒,比如用加热的方法把水烧开,这种方法叫“煮沸”;
也可以往水里加漂白粉。我们把煮沸和加消毒药品的方法统称为“消毒”,其中煮沸是又简单又可靠的消毒方法。

(四)回顾所提疑问。

三、质疑再探(3分钟) 对本节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和不明白的问题及其它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探究。

四、运用拓展(11分钟) 1、学生自编题:用适当的题型自编1—2道习题考考你的同桌,认为同桌设计的题目有价值,可以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练习,以巩固本节知识。

2、教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选用。

(1)用净化污水的方法,净化家里的洗菜水。

(2)结合34页三幅图,写“小河的变迁”小作文。

(3)设计一枚宣传保护水资源的邮票。

(4)为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建议大家设计一个防治水污染的宣传活动方案。(参考课本35页“防治水污染的宣传活动”。

3、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悟? 板书设计:    3.3 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       沉淀 污水    净化      过滤 美丽的家 消毒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方法措施:
. 3.4 鱼儿的奥秘 累计课时数19-20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研究,了解鱼类的共同特征。

2、培养学生针对猜想制定并实施研究计划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乐于提问的科学态度及友好对待研究对象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引领学生自主探究鱼类的共同特征。

2、自主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并组织实施。

教学准备:
水槽、鱼网、草鱼、鲫鱼、金鱼、气球、滴瓶、食用色素、塑料板或木板、皮筋、夹子、沙子、石子、手电筒、黑布、相关书籍,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设置情境 引入新课 1、观察鱼(或鱼的图片) 各组的水槽里面有漂亮的金鱼、个头比较大的鲫鱼和小草鱼,大家是不是想仔细看一看?好,让我们来观察一下! (请组长把水槽端到自己组的桌子上。) 2、师:鱼是我们熟悉的动物朋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鱼儿的奥秘!(出示课题) (二)引导生质疑 师:关于鱼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生提出问题)鱼为什么离不开水?鱼是怎样游动的?鱼是怎样呼吸的?鱼身上的颜色为什么不一样?鱼受到刺激会眨眼睛吗?、、、、、、(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三)师归纳总结 出示自探提示 大家的观察真仔细,提出的问题也很好。我们来把大家提出的问题来梳理一下。本节主要解决下列问题。(出示自探提示)   ①鱼的嘴为什么不停的动?鱼是怎样呼吸的?   ②鱼的鳍有什么作用? ③叫“鱼”的都是鱼吗?鉴别的标准是什么? ④鱼是怎样繁殖的? ⑤鱼有哪些共同特征? (四)自学课本36――41页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汇报自学情况:(逐题解决,差生回答,中等生评价、补充,优等生评价) (二)实验验证:
1、计划与组织 (1)提出制定研究计划的要求。

师:问题是研究的起点。现在请研究相同问题的同学结合成一个小组,首先要明确成员的分工,然后商议怎样研究,需要准备哪些材料,以及研究活动中需要注意的规则。

生:小组商量一下怎样研究,并把方法简要地记录下来。

(2)实验探究 围绕小组确定的问题,按照商议的方法和规则合作探究。教师适时指导,并关注各组进度。

2、表达与交流 师:同学们发现的秘密真多!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咱们的研究成果吧!哪一组先说?(引导生围绕以下提示进行) 我们的研究主题是…… 我们的猜想是…… 我们使用的方法是……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与我们的猜想一致吗? (三)概括和总结鱼的共同特征。

师:今天我们自己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了许多鱼儿的奥秘,那么这几种鱼有哪些共同特征呢?请各小组讨论。

生:小组讨论。

生:……(生汇报)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自已通过研究、讨论、交流,总结出了这三种鱼的共同特征,那么,其他的鱼有没有这些共同特征呢? 生:有。

师:由此我们可以推想鱼的共同特征是…… 生:(齐声回答) 身体表面有起保护作用的鳞,鱼儿不断地张嘴是为了配合腮进行呼吸,鱼用鳍和尾运动,这些特征都是为了适应生活环境。(水中)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卵繁殖后代。

(四)回顾所提疑问 三、质疑再探(4分钟) 关于鱼儿你还有什么问题?还有什么不懂的和不明白的问题及其它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探究。(生质疑,自探,解决不了的问题讨论解决) 四、运用拓展(11分钟) 1、学生自编题:用适当的题型自编1—2道习题考考你的同桌,认为同桌设计的题目有价值,可以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练习,以巩固本节知识。

2、教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选用。

(1)鱼儿有什么共同特征? (2)阅读课本40页、43页内容。

(3)课后小游戏(课本39页“接竹竿”) (4)课后继续研究鱼儿的奥秘。

3、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悟?(分别指名说说) 结束语 其实,鱼儿的奥秘还有许多,如果我们继续探究,一定会有更多有趣的东西发现!下课后,我们一定要送小鱼回家,它们的妈妈还等着呢! 板书设计:   3.4 鱼儿的奥秘 身体表面有起保护作用的    鳞 鱼儿不断地用         腮进行呼吸 鱼用             鳍和尾运动 鱼终生            生活在水中 鱼用              卵繁殖后代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方法措施:
第四单元 小小赛车会 4.1玩具汽车大比拼 累计课时数21-22 教学目的:
1. 能通过小组或班级集体的努力,有分散到统一地共同设想活动的大体思路,并能比较清晰的表达。

2.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学习正确地与他人交流,培养合作能力。

3. 通过实践,使学生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图表或图形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能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图表或图形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能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教学准备:
一段方程式赛车录像,玩具汽车若干辆,秒表,长皮尺 教学过程:
一、 设疑自探(10分钟) (一) 创景激趣,依题质疑 1、上一节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找一找自己曾经玩过的玩具车,都带来了吗?( 生:
… )下面是一段精彩的方程式赛车录像,请你欣赏之后想一想如果由你来组织这场车赛你该怎样做? 2、生观看方程式赛车录像。

3、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生:…)那好吧,我们也来组织一场玩具车比赛。我们该怎样进行这场玩具车比赛呢?(板书课题) 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问题? 生:(学生自由提问题…)先设计一套方案吧?是比快慢,比远近还是比什么?怎样确定胜负?我们需要哪些条件?…---(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师:大家说的真好,我们这一节课重点来设计活动方案,下面是老师补充整理出的自探提示。

(二)出示自探提示:
自探提示:为了让玩具车比赛精彩激烈,需要先设计一套科学严密的方案,再按方案严格实施才行。

1、这次比赛方案该怎样设计?比如比什么,怎样比?比赛的规则和方法该怎样规定?比赛的大体步骤该有哪些? 2、比赛准备工作该做些什么?比如如何分组、分工?如何落实相关人员的职责,才能让比赛顺利进行? 3、活动中的可能出现哪些困难情况,如何解决?比如怎样计算各辆玩具车的行驶速度?活动该怎样记录,能不能用图表或图形来表示?再如怎样来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 (三)学生自学课本46页-48页的内容,动手实践并探究以上问题。

二、解疑合探(13分钟) 1、检查自学效果、学生汇报交流。(学困生汇报、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肯定) 2、根据学生的交流得出结论:
先比谁的车儿跑得快。速度=距离÷时间 再比谁的车儿跑的远 3、比赛定在下节课,地点在校园里,先分组,再分工,明确规则和方法。

4、回顾所设疑问。

三、质疑再探(5分钟) 通过学习,你认为设计比赛方案和活动中还应注意什么?为了使比赛顺利进行,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或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再探究。

四、运用拓展(12分钟) 1、学生自编题:用适当的题型自编1—2道习题考考你的同桌,认为同桌设计的题目有价值,可以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练习,以巩固本节知识。

2、教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选用。

(1)说说设计一次比赛活动要做到哪些? (2)这次比赛活动设计你是否满意?你觉得哪些地方还不完善?应该怎样再补充一下才更好? (3)以小组的形式来模拟比赛,从实践中找一找准备工作的不足。

3、课堂总结: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讲给大家听听。

板书设计:
4.1玩具汽车大比拼 活动方案 规则  方法 速度  位置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方法措施:
4.2 动力从哪儿来 累计课时数23-24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各种小车的动力装置和动力来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了解齿轮转动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以及关注科学、关注生活的科学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车辆的动力来源。

教学准备:
各种玩具小汽车、电动小车、小螺丝刀等拆卸工具 各种大小齿轮、齿轮组。

教学过程:
一、 设疑自探(12分钟) (一)回顾比赛,创境激趣。

上一节我们组织了一场激烈的玩具车比赛,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你都有哪些体会?你还有哪些很想了解的问题? 生:(自由发言…) 师:为什么这些玩具车行使的状态会不一样呢?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动力从哪儿来》一课。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问题? 生:(学生自由提问题…)玩具车靠什么跑起来的?玩具车的动力来源于哪儿?不同车辆的动力来源相同吗?… (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师:大家想知道这么多问题,我们这一节重点解决下面这几个问题。

(二)出示自探提示:
(1)动手拆卸电动小车或玩具小车,看看是什么装置使它们连续跑动的? (2)试着说说电动小车或玩具小车分别是怎样工作的? (3)调查一下生活中的车辆,看它们的动力又分别来源于什么呢? (4)仔细观察小车内的齿轮装置,看看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5)想一想:这些齿轮有什么作用呢? (6)回想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过齿轮? 学生自学课本49页-51页的内容,动手实践并探究以上问题。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检查自学效果、学生汇报交流。(差生汇报、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肯定) (二)根据学生的交流得出结论:
1、电动小车的动力来自电池,是电池的能量让小车跑起来的。

2、有的玩具小车的动力来自发条,是发条的弹力让小车跑起来的。

3、针对车辆的动力来源组织学生讨论解决,然后把书本上的动力来源调查表补充完整。

车 类 发动机 动力来源 卡 车 柴油机 柴油 汽 车 汽油机 汽油 火 车 煤、电 电动车 电动机 电池 马 车 马 人力车 人 4、齿轮的作用:齿轮组在转动过程中,能改变运行的速度、运动方向和方式… (三)回顾所设疑问。

三、质疑再探(3分钟) 通过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再学习。

四、运用拓展(10分钟) 1、学生自编题:用适当的题型自编1—2道习题考考你的同桌,认为同桌设计的题目有价值,可以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练习,以巩固本节知识。

2、教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选用。

(1)举例说说生活中不同车辆的动力来源。

(2)有什么办法能使自己的小车跑的更快? (3)课后继续探究齿轮组的秘密。

3、课堂总结: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讲给大家听听。

板书设计 4.2动力从哪儿来 车辆的动力来源:不同的车辆有不同的动力装置 齿 轮:
1、齿轮的作用 2、齿轮的应用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方法措施:
4.3无处不在的运动 累计课时数25-26 教学目的:
1、能设计比较可行的探究活动,能简单描述自己活动的大体思路。

2、认识运动方式的多样性,知道描述物体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善于总结的习惯,是其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一个丰富多彩的运动世界。

教具学具:
玩具汽车、钟表、收割机插图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1分钟) 1、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同学们,让我们再拿出我们的玩具小汽车来观察小汽车的运动。

观察后学生说一说。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观察得很仔细,运动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无处不在的运动》。教师板书课题:无处不在的运动。

2、课题质疑:
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板书有价值的问题,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3、出示自探提示:
再玩小汽车,观察它们是怎样运动的,简要描述一下。明确要描述哪些项目、内容? 再观察其它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填写下表:
物体运动记录表 运动物体 在怎样运动 钟摆 来回摆动 通过刚才的操作与观察,你能试着总结一下物体的运动可以从那些方面来描述? 看书自学。

二、 解疑合探(15分钟) 1、教师检查自探情况。(遵循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 2、有难度的适时合探。(同桌、小组讨论均可) 重点:认识物体运动方式的多样性,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3、回顾所设疑问。

三、质疑再探(4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难度小的指名解决,解决不了的,讨论解决) 四、运用拓展(10分钟) 1、我当小老师。大家根据所学的内容,自己试着编题,考考自己的同桌。如果你认为同桌设计的题有价值,可以展示出来,供大家共同练习。

2、教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选用。

(1)画一画。

下面是一辆小汽车在一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请用线段图表示出该车的行驶的情况。

时间 2小时 3小时 5小时 路程 160千米 240千米 400千米 (2)观察乒乓球的运动,简单画出它的运动轨迹。

(3)你想了解有关汽车的故事吗?请自己阅读54—55页内容。

3、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 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4.3无处不在的运动 位置 观察物体的运动   方向 快慢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方法措施:
第五单元 动物家族 5.1动物大转盘 累计课时数27-28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通过猜谜语活动,提出有关问题进行探 究。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教学重点:
1、我是怎样猜中谜语的,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2、在教师指导下制定研究计划。

教学难点:
在教师指导下制定研究计划。

教具学具:
设计一个有猫、狗、小燕子、兔、猪等,谜语大转盘中间设有一个指针(木板或纸板)。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㈠观察 ⑴谈话:老师今天带领大家到“动物家族”(板书)中进行采访研究好不好?动物家族正好在一起,围着一个大转盘,进行着模特表演呢! (板书)动物大转盘,我们猜一猜表演的是哪些动物? ⑵演示:①学生分四人一组。

②活动开始,每个小组选一位同学上前转动转盘,指针最靠近哪一个谜语,就猜哪一个,直到把所有谜语全都猜出。

(也可以采用抢答形式,教师以主持人的角色组织猜谜活动)。

㈡提出疑问,自主探究。

1、设置疑问。

师:针对动物大转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你猜中了哪一个动物?怎样猜中的? 生:如果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来研究,那么想研究哪个方面的问题呢? 生:研究时又怎样制定研究计划呢?什么样的计划比较适合呢? (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2、 出示自探提示,自主探究。

(1)你猜中了哪一个动物?怎样猜中的? (2)如果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来研究,那么想研究哪个方面的问题呢? (3)制定研究计划需要哪些步骤?研究方法有哪些? 请大家结合前面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本58-61页。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1、学生自探后,汇报自学情况。

问题1:我是怎样猜中这种动物?(从谜语中找动物的明显特征)。

问题2:自己喜欢的动物,想研究哪方面问题? (研究的内容):①兔宝宝怎样长大的?②鸟儿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问题3:研究时可采用什么研究方法?①观察法;
②调查法;
③查阅资料等等。

问题4:怎样编写研究计划?可写出:内容、方法、地点、观察时间、研究分工、研究步骤、研究结果等。

2、学生根据以上问题研究编写书面研究计划(以自己喜欢的动物编写计划。) 3、展示、交流修改计划。

4、回顾所设疑问。

三、质疑再探(3分钟) 通过本节的学习研究,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12分钟) 1、我当小老师。大家根据所学的内容,自己试着编题,考考自己的同桌。如果你认为同桌设计的题有价值,可以展示出来,供大家共同练习。

2、教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选用。

根据我们要探究的内容,要与小动物交朋友要做好两点:
(1)小组确定好要观察的动物以及要观察研究的内容;

(2)认真做好观察记录。

3、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5.1动物大转盘 猜谜语 我是怎样猜中的? 研究问题 制定研究计划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方法措施:
5.2 与小白兔交朋友 累计课时数29-30 教学目的:
1、引导小组同学合作交流、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和小白兔交朋友。

2、学会观察,会提出问题,能写出观察记录。

3、通过观察动物的特征,探究了解不同种类动物。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小兔生长过程、生活习性、观察探究。动物家族的其它动物的异同。

2、通过观察探究,对比知道:兔宝宝身体上的毛,和小鸟、小鸭身体上的毛不同。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导课: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能接触的每一种植物、动物都与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今天学习了解的是动物。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征。这一节我们学习《与小白兔交朋友》。

(二)探究新知:
1、打开课本P62,自学2、与小白兔交朋友。

2、通过读课文P62,观察插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梳理、概括出以下自探提示。

自探提示:
(1)兔妈妈生的兔宝宝长得怎么样?有相似处吗? (2)新生的兔宝宝眼睛怎样?能看东西吗? (3)兔妈妈是怎样喂养兔宝宝的?兔宝宝自己能吃东西吗? (4)兔宝宝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身体表面了出现了什么? (5)生活中的小鸟、小鸭身体表面上也覆盖着毛,小兔子和小鸟身体表面上的毛一样吗? (6)你还能说出什么动物也长着羽毛?什么动物身体表面的毛和兔毛相同? (7)兔宝宝慢慢长大。还吃奶吗? (8)兔宝宝长大了它们吃什么?它吃面包吗? 二、解疑合探(14分钟) (一)自学汇报(小小的、嫩嫩的、睡大觉、身上光光的、12天后身上长出了白毛、和妈妈一样;
新生宝宝不睁眼、12天后睁开眼;
喂奶;
兔子和小鸟的毛不一样;
兔宝宝长大了吃菜、草、、、、、、) (二)小组讨论和通过课文,观察图片,课件小兔的生长史,及学生生活中所了解的小动物的生长等,共同解答,教师指导共同完成。

(三)回顾所设疑问。

三、质疑再探(5分钟) 回顾本节学习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可提出来,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我们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11分钟) 1、我当小老师。大家根据所学的内容,自己试着编题,考考自己的同桌。如果你认为同桌设计的题有价值,可以展示出来,供大家共同练习。

2、教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选用。

(1)小鸟和小兔身体表面都覆盖着毛,它们是不是同一类动物? (2)小鸟、小兔它们各属哪类? (3)观察一种动物(小兔、小猫……),写出观察记录。了解它的生长过程,及与人们的关系。

(4)观察生活中你见到的动物外表覆盖的毛,记录哪些与小鸟毛相同,哪些与小兔毛相同。

(5)探究、动物皮毛相同的一类,它们的生长过程相同吗? 3、全课总结:说一说你的收获。

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观察,了解动物生长过程,及不同种类动物的特征。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保持细致的观察、探究,学会发现问题,写观察记录。

板书设计:
5.2 与小白兔交朋友 吃奶 长毛 羽毛 12天 吃 菜 草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方法措施:
5.3我们的动物朋友 累计课时数31-32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自觉爱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

2、学会观察动物的外形,能将观察到的结果和主要习性联系起来。

3、掌握哺乳动物的特征,归纳鸟类的共同特征。

教学重难点:
学会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出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特征。

教学准备:
卡片,动物的彩色图片。母猪生仔录象片。

教学过程:
一、 设疑自探(11分钟)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师:出示动物的彩色图片,让学生辨认说出名字,这些动物和我们人类生活在一起,头顶同一片蓝天,脚踏同一块大地,它们是我们的亲密朋友! 板书课题:我们的动物朋友 (二)依题质疑,出示自探提示 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板书有价值的问题,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1)什么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鸟类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你见过哪些鸟窝? (4)动物眼中的彩色世界是什么样的? 二、解疑合探(16分钟) (一)自学汇报(遵循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 (二)活动验证 引导学生熟悉游戏规则 生:分组做游戏,教师把准备的卡片分发给每个小组的挑战者。

师:抽查获胜组,并巡视游戏过程,让他们说一说是如何猜中的,叫大家学一学,你真善于动脑筋。今天我们已经学会了确定某一动物的特征,请同学们想一想,前面小白兔朋友的特征。

生:身体表面有毛,兔宝宝吃妈妈的奶水长大,胎生。

学生猜想像小白兔这样的其它动物的特征。

师:出示狗,马,羊,猪,牛等彩色图片,指导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外形与小白兔相比的相同之处。

生:这些动物表面都有毛,有牙…… 师:请同学们观察母猪生小猪的课件,观看后,让学生再与小白兔进行比较,说一说相同之处。

生:小猪仔吃妈妈的奶汁,胎生。

师:同学们观看这么仔细,再想一想,生活中你还看到哪些动物在生小动物时与猪相同? 生:牛,羊,马,狗,猫等。啊!像小白兔这样的朋友这么多。

生:汇报交流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给像小白兔这样身体表面有毛,胎生,靠吃妈妈的奶长大的动物朋友起个名字,叫哺乳动物。想想,你还知道哪些哺乳动物? 生:积极发言:鲸、海豚、蝙蝠等。

师:大家认识了哺乳动物,知道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哺乳,胎生。请看这组动物分别叫什么名字? 出示鸟类动物的彩色图片和书上彩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想一想,它们的共同特征。

生:身体表面长着羽毛,用翅膀飞翔,下蛋,并用蛋孵出小宝宝。

师:大家真会观察,我们又认识了鸟类朋友,今天收获真不小,结识了动物世界中的两种朋友。

(三)回顾所设疑问。

三、质疑再探(3分钟) 师:针对本节内容,大家还有什么疑问? 生:提出问题,分别指名回答,解决不了的讨论解决。

四、 运用拓展(10分钟) 1、我当小老师。大家根据所学的内容,自己试着编题,考考自己的同桌。如果你认为同桌设计的题有价值,可以展示出来,供大家共同练习。

2、教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选用。

(1)阅读《精致而舒适的卧室》《动物眼中的彩色世界》谈自己的收获。

(2)挑战自我:
我进步,我成功:在小组内按评价内容进行自评,互评。

(3)试剑石:
(4)为什么说蝙蝠不是鸟?能说出三个以上的理由吗? 第一:—————————— 第二:—————————— 第三:—————————— (5)找错误:
仔细观察课本的彩图,图中有几处错误?错在哪里? 3、 课堂总结 师:通过课本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回答,补充。

板书设计:
5.3.我们的动物朋友 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哺乳动物 人类的朋友 身体表面有羽毛,卵生,有翅膀———鸟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方法措施:
. 6.1饮料瓶的知识 累计课时数33-34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饮料瓶的构成和作用及材料的性质。

2、使学生会用废旧饮料瓶创作作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饮料瓶的构成和多种用途。

教学难点:
用废饮料瓶制作出新颖实用的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刀、钳子等工具;
学生搜集各种各样的饮料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当炎热的夏天到来时,各种饮料开始畅销,你最喜欢喝什么饮料?谁能说一句经典的饮料广告词?、、、、、、 2、大家知道得真不少!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寻有关饮料瓶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引导生质疑。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观察大家带来的饮料瓶,你想提什么问题?(指名提问题) (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三)师梳理归纳生所提问题,出示自探提示:
1、饮料瓶上的图案和文字分别告诉我门哪些知识和信息? 2、这些饮料瓶各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不同材料各有什么特点? 3、饮料瓶除了装饮料,还有哪些用途? (四)生自学课本,自主探究。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1、生汇报自探结果(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2、自探未能解决的,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3、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1)饮料瓶上的图案文字告诉我们饮料的名称、商标、净含量、配料、生产厂家名、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环保标志等。

(2)饮料瓶主要是用塑料、纸、玻璃、金属等材料做的。

(3)饮料瓶还可以装水、装洗衣粉、回收再利用、制作手工艺品等。

师应鼓励生大胆想象和表达,畅所预言,尽可能多的说出饮料瓶的其他用途。

4、回顾所设疑问。

三、质疑再探(5分钟) 关于本节课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10分钟) 1、我当小老师:自编题目考考同桌,展示有价值的题目,让大家共同练习。

2、师预设习题,在生编题达不到要求时选用。

(1)饮料瓶上的文字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2)饮料瓶还有哪些用途? 3、拓展活动:引导学生从饮料瓶的材料、颜色、硬度、形状等方面考虑,用废旧饮料瓶开展小制作或小实验,制作好后在全班展示交流,请优秀创作者说说制作过程和作品的用途。

4、自主阅读77页“补充阅读”内容,指名说说为什么用塑料饮料瓶盛酒、醋等不好? 5、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6、 1饮料瓶的知识 图案文字:商标、 净含量、 生产厂家、 生产日期、环保标志等 材料:
塑料、 纸、 玻璃、 金属 用途:
装水、 回收利用、制作小工艺品等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方法措施:
6.2饮料瓶的材料 累计课时数35-36 教学目的:
1、能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对饮料瓶进行分类。

2、认识某些材料的性质。了解常见材料的基本特征。

3、能制订个人研究计划,并能设计实验,验证研究计划。

4、能提出问题——发表看法——产生怀疑——实验求证——得出结论。

5、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培养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探究、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常见材料的基本特征,制定书面研究计划。

教学难点:
自主设计实验,研究验证不同材料的性质。

教学准备:
79页“材料超市”中相关材料、工具。各种饮料瓶、铁锤、热水(500C以下)、铁钉、磁铁、剪刀、电池、小电珠、导线、木块、酒精灯、温度计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2分钟) (一) 动手分类,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饮料瓶的知识,观察大家带来的各种饮料瓶,以小组为单位,用不同的方法给它们分分类,说说自己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 (按高矮、形状、 容积大小、 是否透明等分类) 2、这些形形色色的饮料瓶按材料分又如何呢? 指名回答后归纳:按制作材料分,饮料瓶大致可分为金属、 纸、 塑料、 玻璃四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饮料瓶的材料。(板书课题) (二) 引导质疑 看到课题,你想提哪些问题? (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三) 师梳理归纳生所提问题,出示自探提示:
1、 制造饮料瓶的这几种材料分别有什么性质? 2、 怎样用实验证明不同材料的某方面性质? 3、 这几种材料在生产生活中除了做饮料瓶,还被用在什么地方? (四) 生自学课本,自主探究。

二、解疑合探(16分钟) 1、 生汇报自学结果。

2、 引导学生制定个人书面计划,注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写清实验工具与材料、研究方法与步骤等。

3、 实验验证。

(1)引导研究同一课题的学生合成一个小组,选取需要的材料和工具,按计划进行实验。如:把不同材料的饮料瓶连接在简单的电路中,研究哪些材料能导电,哪些不能导电。

(2)组内汇报、整理实验结果,形成结论。

金属:硬、 摔不破、 不透明、 结实、 能导电、有弹性 玻璃:硬、能摔破、 透明、 不结实 塑料:软、摔不破、透明或不透明、结实 (3)材料的应用 4、全班汇报交流,归纳总结几种材料的性质,写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

三、质疑再探(4分钟) 对本节课内容,谁还有不懂的或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8分钟) 1、 我当小老师:自编题目考同桌,展示你认为有价值的题目,让全班同学练习。

2、 师预设问题,在生编题达不到要求时选用。

(1)饮料瓶的制作材料大致可分为( )、( )、( )、( )几类。

(2)判断:
①饮料瓶的各种制作材料都能导电。

( ) ②各种材料的饮料瓶都能回收再利用。

( ) (3)设计表格,填写制作饮料瓶的各种材料的不同性质。

3、拓展活动:想想说说制作饮料瓶的各种材料在生产、生活中还被用在哪些地方?比比谁说得又对又多。

4、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板书设计:
6.2饮料瓶的材料 金属:硬、摔不破、不透明、结实、能导电、有弹性能回收再利用 玻璃:硬、能摔破、透明、不能导电、不结实、无弹性能回收再利用…… 塑料:软、摔不破、透明或不透明、结实 、有弹性能回收再利用…… 纸:
软、摔不破、不透明、不结实、有弹性 能回收再利用成本低……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6.3饮料瓶与环境 累计课时数37-38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饮料瓶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

2、使学生能独立制定个人研究计划,并实施计划。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经济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乱扔饮料瓶对环境的危害,制定书面研究计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按计划进行调查,信息收集和实验。

教学准备:
有关饮料瓶对环境污染的文章、数据、图片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1分钟) 1、谈话导入:全世界的人每天要喝数不清的饮料,那么多空饮料瓶都到哪儿去了?(指名说说:有的人卖废品了,还有很多被随手扔掉了) 2、投影出示饮料瓶污染环境的数据、图片,激发学生对研究乱扔饮料瓶的危害产生浓厚兴趣。(板书课题) 3、看到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指名提问题) (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4、同学们提的问题真不少,有些先存入“问题银行”,这节课重点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自探提示):
⑴乱扔饮料瓶对环境和人类有哪些危害? ⑵通过哪些方法来研究饮料瓶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⑶应怎样正确处理空饮料瓶?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1、学生汇报自学结果,师及时评价。

2、引导学生制定个人书面研究计划,把研究工具与材料、方法与步骤写具体。

3、在组内讨论交流:你准备用哪些方法来实施计划?(观察、查阅资料、请教大人、做实验、调查等) 4、调查统计全班同学每天使用各种饮料瓶的数量以及空饮料瓶的去向,分组讨论:应该怎样正确处理空饮料瓶?将自己研究的结果,写成研究报告,在全班展示交流。

5、回顾所设疑问。

三、质疑再探(3分钟) 对本节课内容,谁还有不懂的地方?还想提什么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11分钟) 1、我当小老师:用不同题型自编题目考考同桌,展示你认为有价值、有新意的题目,请全班同学做一做。

2、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时选用。

⑴举例说说乱扔饮料瓶对土壤、水质、动植物和人类分别有什么危害? ⑵选择:正确处理空饮料瓶的方法有( ) A、扔进“不可回收”类垃圾桶;
B、随手扔掉;

C、卖给废品收购站;

D、制作成手工艺品。

3、阅读83页“科学自助餐”,了解巧用废饮料瓶的方法,再想想还有其它方法吗?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巧,评出“小小智多星”(如装洗衣粉、制作笔筒,花篮等)。

4、课堂总结: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板书设计:
6、3饮料瓶与环境 危害:污染水源、土壤、制造垃圾,影响人和 动植物健康。

研究方法:观察、查资料、请教大人、实验、调查 正确处理方法:卖废品、制成手工艺品或实用工具 等。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方法措施:
第七单元 招聘月球开发部长 7.1揭开神秘的面纱 累计课时数39-40 教学目的:
(1) 训练和培养学生制订研究计划,并对做出的计划进行评估与选择的探究能力。

(2) 通过查阅资料和观看音像材料,使学生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和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

(3)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艰辛和不怕曲折的精神,呵护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制订研究计划,并对做出的计划进行评估与选择;
查阅资料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

教学用具:
多媒体资料(有关月球图片)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招聘启事”和“我们去报名”的连环画,激发孩子的参与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入教学。

招聘启事 为了建设我们美好的月球家园,特面向全国四年级小朋友招聘月球开发部长。

应聘人员必须熟悉关于月球的知识,了解航天技术,有较强的设计能力,身体健康。欢迎全国各地符合条件的小学生踊跃应聘。

月球开发部筹备委员会 年 月 日 板书课题-----揭开神秘的面纱 (二)依题置疑 1、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关于月球,你知道了什么?关于月球,你还想知道什么?交流后,把问题存入“问题银行”里。

(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2、出示自探提示:
(1)制定书面研究计划需要哪些项目和注意事项? (2)月球表面是什么样子? (3)月球的气候和地球一样吗? (4)月球有多大?和地球相比如何呢? 课前学生对月球有一定的了解,先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了解,其中可能有美好的传说,有大胆的幻想,有人类对月球的探索等,学生自学后,师归纳总结。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1、自学汇报(遵循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 (问题、方法、过程、结果等;
计划实施的条件、是否易操作等;
表面是凸凹不平的、有环形山、高地和月海、有山岭、峡谷;
月球本身不发光、反射的太阳光、没有大气、没有风、昼夜温差大达300以上;
月球 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
月球表面引力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 2、分组探究,集体分享 计划与组织 从“问题银行”里取出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研究相同问题的学生主动结合成小组,并制订书面研究计划,然后分组展示和交流研究计划。进行评估与选择,并引导学生总结怎样评估和选择研究计划,让学生充分交流总结。教材在竖栏内对怎样评估与选择进行了适当引导,这都是为了细化培养的过程。

在对研究计划进行评估与选择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大家的建议完善和修正我们的研究计划,选择最佳研究计划分组展开探究活动,然后集体交流和分享各组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展示一:
“穿越时光隧道”活动,展示的是探探小组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收获。学生通过亲历这一活动,能够了解人类探索月球奥秘、揭开月球神秘面纱的艰辛历程,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满足与生俱来的探究欲和好奇心。

展示二:
为了丰富学习形式,让学生根据精彩回放小资料。引领学生探究环形山的成因,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疑问,然后推想环形山的成因。

3、回顾所设疑问。

三、质疑再探(5分钟) 关于月球,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还想提什么问题?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10分钟) 1、我当小老师:用不同题型自编题目考考同桌,展示你认为有价值、有新意的题目,请全班同学做一做。

2、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时选用。

(1)说说月球表面的样子。

(2)月球 的大小如何表达?引力如何表达? (3)月球表面的气候如何表达? (4)查阅关于月球的更多知识。

3、课堂总结: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板书设计:
7、1揭开神秘的面纱 研究计划 表面-----峡谷 环形山 月海 气候-----不发光 反射阳光 无大气 无风 昼夜面纱 温差大 大小-----49个月球相当于一个地球 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方法措施:
7.2多样的面孔 累计课时数41-42 教学目的:
(1)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知道月相的成因。

(2)学会合作,尊重他人。

(3)积极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 :
探究月相的成因。

教学用具:
月相变化图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2分钟) (一)激趣导入 在分组探究活动中,究究小组按照研究计划探究了“为什么月球会有圆缺变化?”这一问题,教材展示的就是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同学们,我们已经观察了月亮,看到了它各种各样的面孔,那为什么月亮有圆缺的变化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会明白其中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根据课题质疑。

(看到课题,你想了解哪些知识?)、、、、、、 (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三)出示自探提示 1、为什么月亮有圆缺变化? 2、什么叫月相?月相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月相的变化周期是多少? 3、你能设计实验来说明月球、地球和太阳是怎样运动的吗? 学生阅读课本解决以上问题 二、解疑合探(14分钟) (一)自学汇报(遵循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 (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相互运动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变化;
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的圆缺变化叫月相;
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了月相;
周期是农历的一个月。) (二)活动感知, (1)实验验证:月球的圆缺变化与它的运动关系。围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三人一组,做“角色扮演”的活动。

活动一:三个学生分别扮演月球、地球和太阳,模拟它们的运动规律。

活动二:“做中学”:打开电灯代表太阳,自己代表地球。请一位同举着篮球代表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注意观察“月球”受光部分的形状。当“月球”运动到8个不同的位置时,所看到的篮球的受光部分的形状。

(2)讨论交流:根据实验想一想:月亮有圆缺变化的原因(课件出示月相成因示意图,让学生理解。) (三)回顾所设疑问。

三、质疑再探(4分钟) 关于本节课,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新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10分钟) 1、我当小老师:用不同题型自编题目考考同桌,展示你认为有价值、有新意的题目,请全班同学做一做。

2、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时选用。

(1)你能说说月亮圆缺的变化吗? (2)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3、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7.2多样的面孔 月相 圆缺 原因 周期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方法措施:
7.3 招聘部长 累计课时数43-44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月球知识,培养大胆想象的创新精神。

(2) 通过评价和选择开发方案,强化二级目标的落实。

教学重、难点:
综合运用月球知识和生活经验,培养创新精神;
评价和选择开发方案。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知识竞争题)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1分钟) (一)激趣导入 全体参聘学生入场,让学生扮演成月球开发部筹备委员会主任,介绍评委小组成员,宣布评选和招聘的办法和规则,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招聘部长。

(二)根据课题质疑。

(看到课题,你想了解哪些知识?)、、、、、、 (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三)出示自探提示 1、招聘部长有哪些程序? 2、知识竞赛应是哪方面的内容? 3、月球开发方案一般应注意哪几方面内容? 阅读课本93—95页解决以上问题。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自学汇报(遵循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 (二)活动验证 1、知识竞答活动开始。

多媒体课件出示答题卡,由评委小组成员发给参聘学生每人一张答题卡,严格限制答题时间,统一收缴答题卡,统一批阅、评价。

2、设计月球开发方案 本环节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大胆想象的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为了提高教学实效,教师可引导学生参照课本设计方案提示,让学生准备相关的书籍,设计方案时允许查阅资料,让学生大胆设计,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展示评价 设计的开发方案要进行公开展示和介绍,由评委小组进行认真评选,评出最佳方案。然后与知识竞答成绩综合,最终评选出“月球开发部长”候选人。接下来可以组织一个采访活动,采访优胜同学和评委小组成员。

(四)回顾所设疑问。

三、质疑再探(3分钟) 这节课,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有什么新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研究解决。

四、运用拓展(11分钟) 1、我当小老师:用不同题型自编题目考考同桌,展示你认为有价值、有新意的题目,请全班同学做一做。

2、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时选用。

设计一个采访“月球开发部长”的活动,对优胜同学和评委小组成员进行采访。

3、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7.3 招聘部长 程序 竞赛 方案 展示 评价 结果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方法措施:
第八单元 走向两极 8.1挺进南极点 累计课时数45-46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对科学考察、科学研究产生兴趣。

(2)了解南极的地理特征、代表动物、使用的交通工具等方面 。

(3)了解极光、经度、纬度等概念 。

教学重、难点:
了解南极的地理特征、代表动物、使用的交通工具等。使学生对科学考察、科学研究产生兴趣。

教学准备:
地球仪、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地球仪,师指南极,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南极) (二)板书课题,读文质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挺进南极点》,对课题、对南极你有什么看法,有什么问题或者想了解哪些知识?······(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三)师归纳总结,出示自探提示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多!我们这节课重点解决这几个问题。(出示预设自探提示) 1、谁最先到达南极?他们是哪个国家的人?还有哪些人? 2、他们是怎样到达南极点的?他们是怎样计划与组织的?比较两队有哪些不同点,如两位队长的品格有什么差别?两支考察队队员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用纵横比较法进行连环画故事阅读。完成课本102页对比表。

3、南极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为什么叫“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 4、南极点有多少个昼夜?南极洲的冬季有多长? 5、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根据自探提示自学课本100—111页。

二、解疑合探(16分钟) (一)汇报交流自探问题。

1、阿蒙森、挪威人。英国人--斯科特2······3、为纪念阿蒙森和斯科特。4、一个,4个月。5······ (二)总结计划与组织框架图 确定行动目标:争取第一个到达南极点,把国旗插到南极点 让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总结两队各做了哪些计划与组织,师出示课件。

计 划 计划 方式:借助人力、畜力、机械力的方式到达南极点 预测结果:能预期到达,顺利返回 步骤:
①第一年6月乘船出发,从海上到达南极洲 ②建立大本营和食品储藏室 ③度过冬季 ④第二年10月向南极进军 ⑤到达南极点后返回 (三)回顾所设疑问。

三、质疑再探(3分钟) 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疑问并解决问题。

四、运用拓展(11分钟) 1、我当小老师:请你根据学习内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编写1—2道习题,来考考你的同桌,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教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选用。

把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讲给你的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3、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8、1 挺进南极点 英国 斯科特 准备不足 路途艰辛 “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 挪威 阿蒙森 准备充分 第一个到达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方法措施:
8.2 跟随位爷爷到北极 累计课时数47-48 教学目的:
(1)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为全人类科学事业发展做贡献的志向。

(2)促进学生“计划与组织能力”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
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为全人类科学事业发展做贡献的志向。促进学生“计划与组织能力”的形成。

教学准备:
小科学家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境激趣,引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挺进南极点》哪么北极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片---播放录像“中国第一次组队考察北极点。”师介绍:位梦华,一位两极科学家。他曾九次到达南极和北极。1995年他作为总领队,率中国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首次进入北极中心地区,把五星红旗插到了北极点。从2002年开始,位爷爷每年都带几名中小学生到北极进行科学考察活动。大家也想去吗?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位爷爷到北极。

(二)板书课题,引导生质疑 根据刚才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生提出问题、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三)教师归纳、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预设自探提示。

1、北极和南极有什么区别? 2、位爷爷挑选小队员的标准是什么?我已经具备了 条,分别是 3、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谈谈该如何完善自己?如果让我到北极去考察,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制定一份计划书,写在“小科学家记录本”里。

4、结合课本113页“我的科学经历”,回顾自己在一学期学习中“计划组织”的经历。填写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

生结合自探提示自学,师巡视指导。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1、汇报交流自探问题1、北极是一个大洋---北冰洋,南极是一个大陆----南极洲。2、①身体素质,②思想意志,③团队精神,④文化知识。

2、讨论交流“计划组织”的经历,说说活动前做了哪些计划组织,人、财、物、时等是如何安排的,活动过程中做了哪些调整,活动后对计划组织工作的评价如何。

3、展示自己的“计划与组织”经历。

4、回顾所设疑问。

三、质疑再探(3分钟)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生提出问题,大家共同解决提出的问题。

四、运用拓展(12分钟) 1、我当小老师:请你根据学习内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编写1—2道习题,来考考你的同桌,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教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选用。

(1)小组交流个人“北极考察计划书”并加以完善。

(2)北极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查找和阅读一些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北极。

3、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分别指名说一说。

板书设计:
8.2 跟随位爷爷到北极 位爷爷挑选小队员有四条标准 我的科学经历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方法措施:

Tags: 上册   大象   教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