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条据书信 > 介绍信 / 正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十六年前的回忆|部编版,(5)

2020-06-06 10:38:22

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  3.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重点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片、李大钊照片等  导   学   过   程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  2.读不准的字。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李大钊吗?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6日他被张作霖逮捕,被捕以后,受了种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4月28日反动派绞死了李大制。这篇文章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1943年在延安写的,当时正是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所以文章题为《十六年前的回忆》。(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疏通文意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来理解?要求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分段,提示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  第二段(从“那年春天一”到“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讲被捕前父亲工作的情形。  第三段(从“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到“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写父亲被捕的情形。  第四段(从“十几天过去了”到“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讲在法庭上父亲与敌人作斗争。  第五段(从“28日黄昏”到结束。),写父亲被害之后的情形。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这一段是文章的开头,主要讲了什么呢?(讲我永远忘不了十六年前父亲被害这一天。)  2.指名读第二段  (1)父亲平时是怎样对待我们提出的问题的?(总是耐心讲给“我”听)这次为什么这样含糊地回答“我”?“含糊”是什么意思?(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峻,不是向孩子们谈心的时候,而且烧毁文件的事情是很难向孩子说清楚的。“含糊”指说话的意思不清楚。)  (2)从哪些地方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李大钊的工作越来越紧张?(父亲早出晚归,整理书籍和烧毁文件,工友被捕。)  (3)李大钊在局势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为什么坚决不离开北京?这说明了什么?(李大钊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很重要,他明白形势非常危急,个人处境十分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高度负责的精神。)  (4)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局势紧张,但李大钊不离开工作岗位,说明他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对工作高度负责。)  四、朗读第一、二段  要求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读出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第一、二段。  2.说说第一、二段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李大钊在被捕时是怎样表现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这说明了什么?(“不慌不忙”“没有什么,不要怕”““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他的表现从容不迫,沉着镇定,说明他具有临危不乱,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敌人是怎样逮捕李大钊的,说明了什么?  4.“我”是怎样表现的?(“剧烈的心跳”,剧烈是猛烈的意思;
“恐怖的眼光”,恐怖是惊慌害怕的意思。这说明作者年纪小,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感到害怕。)  5.练读第三段。(要求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  6.说说这段讲了什么?(讲李大钊被捕时从容不迫,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三、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  2.李大钊在法庭上是怎样表现的,说明了什么?(“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说明李大钊即使受过刑,仍保持对革命事业的坚定的信念和对人民、对儿女的爱。对于亲人的哭喊,他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的心被

Tags: 下册   十六年   语文教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