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条据书信 > 辞职信 / 正文

苏州轨道交通工程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

2020-08-11 20:19:01

目 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2.1 设计概况 1 2.2 周边环境 2 2.3 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6 2.3.1 工程地质条件 6 2.3.2 水文地质条件 9 3. 地下连续墙工程数量 9 4. 组织机构与分包 10 5. 施工计划 12 5.1 总体布置 12 5.2 劳动力计划 12 5.3 机械设备计划 12 5.4 材料计划 13 6. 施工顺序与部署 14 7. 施工进度计划 15 8. 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16 8.1 地下人防结构处理方案 16 8.1.1 人防结构影响 16 8.1.2 人防结构处理方法 16 8.2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20 8.2.1 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步骤 20 8.2.2 导墙施工 20 8.2.3 泥浆制备及处理 23 8.2.4 连续墙成槽施工 26 8.2.5 连续墙钢筋笼制作、吊装 26 8.2.6 连续墙水下砼灌注 31 8.2.7 注浆工艺流程 33 9. 连续墙技术标准 35 10. 连续墙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36 10.1 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6 10.2 连续墙施工技术措施 36 10.2.1 地下墙渗漏水的预防及补救措施 40 10.2.2 其他常见问题的预防措施及处理 40 11. 质量保证措施 42 12. 安全技术措施 43 12.1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43 12.2 地下连续墙施工安全措施 45 12.3 机械作业及设备使用安全措施 45 13.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46 13.1 施工现场 46 13.2 施工排水 46 13.3 废泥浆处理 46 13.4 粉尘噪音管理 47 13.5 冬季施工 47 13.6 雨季施工 47 苏州轨道交通四号线Ⅳ-TS-05标 观前街站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⑴ 苏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Ⅳ-TS-05标观前街站围护结构设计图;

⑵ 业主对本项目的工期要求;

⑶ 我公司多年从事类似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和成熟的施工工艺;

⑷ 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技术力量;

⑸ 地铁施工现行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①《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②《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③《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4-2011 ④《城市测量规范》CJJ8-2011 ⑤《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等。

2. 工程概况 2.1 设计概况 苏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Ⅳ-TS-05标土建工程包括观前街站、观前街站~乐桥站明挖区间、乐桥站(含一号线与四号线之间联络线)。

观前街站位于苏州市人民路与景德路路口,是全线的第10座车站,车站上覆土约2.8~3.0m。中心里程右DK11+856.731处,起点里程右DK11+736.471,终点里程右DK11+993.521,车站南北向长57.05m,标准段外包宽度为21.2m,车站主体结构底板埋深约16.50m,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北端盾构掉头,南端为明挖区间,车站拟采用半盖挖法施工。

地下连续墙厚度800mm,幅宽5.0m~6.0m,深29.724,,32 m,包括“一”、“L”、 “Z”三种型式。连续墙分幅具体情况详见附图一《观前街站地下连续墙分幅平面布置图》。

2.2 周边环境 观前街站位于人民路下,沿人民路南北向布置,北起乔司空巷,南至九胜巷,跨景德路、观前街,处于城市繁华商业区。人民路为城市主干道,规划道路红线宽约40m,人民路与宜多宾巷交叉路口以北部分为双向5车道,其余部分为双向4车道;
景德路为东西向城市主干道,与人民路形成T字路口,规划道路红线宽30m,双向3车道;
干将路为东西向城市主干道,与人民路十字相交,规划道路红线宽约63m,双向6车道。车站周边道路现状车流量较大,交通疏导需分6期实施。

周边建筑物情况如表2-1所示。

表2-1 观前街站周边建筑物情况统计表 序号 建筑物名称 建筑物位置 建筑物现状 建筑基础描述 距离基坑 最近距离 1 浦发银行 商用楼 3号风亭北侧 为1栋4层商用楼房 无地下室,大板基础,埋深约2.5m 5.98m 2 润意皇朝 商住楼 3号风亭东侧 为1栋7层商住楼房 地下一层,净高4m,筏板基础,埋深约6m;

8.72m 3 中国银行 商用楼 主体基坑东侧 为1栋5层商用楼房 及1栋4层商用楼房 5层楼为大板基础,埋深约3m;
4层楼为条形基础,埋深约2.5m 8m 4 诚顺宾馆 商用楼 主体基坑东侧 为1栋6层商用楼房 钢筋砼框架结构,大板基础,埋深约3m 8m 5 第一食品商店商用楼 主体基坑东侧 为1栋4~6层商用楼房 无地下室,为大板柱形基础,板底埋深约2.5m 6.83m 6 食品商城 商用楼 主体基坑东侧 为1栋3~6层 商用楼房 大板柱形基础,板下方柱长9m,板底埋深约1.4m 15.6m 7 美罗商场北楼商用楼 2号风亭东侧 为1栋4~6层 商用楼房 单层地下室,筏板基础,基础底埋深4.35m左右 8.2m 8 第一百货商店商用楼 1号风亭西侧 为1栋6层商用楼房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单层地下室,筏板基础,埋深约3m 3.9m 9 中国邮政 商用楼 2号出入口西侧 为1栋4~5层 商用楼房 基础不详,需进一步核查 9m 10 苏州商城 商用楼 1号出入口西侧 为1栋3层商用楼房 为筏板基础,埋深约6m 3.9m 11 外贸公司 商用楼 主体基坑西侧 为1栋5层商用楼房 无地下室,为大板柱形基础,板底埋深约3m 13.7m 工程范围地下管线情况详见表2-2《地下管线情况统计表》。

表2-2 人民路地下管线情况统计表 序号 部位 地下管线情况 1 人民路东侧 雨水管(DN400、DN700,砼管,埋深约1.5m)、污水管(DN300、DN500,砼管,埋深约4m)、给水管(DN600,铸铁管/砼管,埋深约1.2m)、供电电缆、路灯线、弱电线路;

2 人民路西侧 雨水管(DN500、DN700,砼管,埋深约1.5m;
DN500,UPVC管,埋深约1m)、给水管(DN300,铸铁管,埋深约1.2m)、供电电缆、路灯线、弱电线路;

3 东西横穿 污水管(DN300,砼管,埋深约4m;
DN400,UPVC管,埋深约4m)、给水管(DN600,砼管,埋深约1.2m)、供电电缆、信号线、弱电线路;

4 其它 该范围内地下管线众多,其中东西向横穿供电电缆对观前街站施工有一定影响。

设计主要改移方案:横跨基坑供电电缆原位悬吊保护或原位通过过街电缆通道横穿,其余基坑范围内管线废除后在基坑两侧绕行新建。

在观前街站结构范围内,现状人民路下存在察院场地下人防结构工程,察院场人防结构概况见表2-3、表2-4。

表2-3 察院场地下人防结构情况简介 序号 项目名称 情况简介 1 现 状 现状为地下商场兼作过街通道;

2 地理位置 位于人民路与景德路交叉路口下,沿人民路南北向布置;

3 结构形式 单层(局部双层)钢筋砼框架结构;

4 细部构造 中间部位顶板厚0.65m,埋深约1.55m,板下纵向设两排共18根中立柱(截面尺寸0.55m×0.55m),柱顶为托盘式扩大柱头,立柱位置底板下设纵向下翻梁(截面0.6m×1m),底板厚0.4m,底板底下分别为0.2m厚素砼垫层与0.2m厚片石砼垫层;
其余部位顶板厚0.4m,板下均为钢筋砼中隔墙,中隔墙厚0.4m;

5 附属结构 共有6个出入口,2个联络通道(通往美罗商场北楼地下室),1个战时瞭望风亭(位于景德路交叉路口西北角中国邮政门口),若干个小型进出风道(位于道路绿化隔离带内),南端头与人民路3m宽人防通道相连;

6 原围护结构 人防结构底板下及周边有大量原围护结构钢筋砼方桩,方桩长约10m,截面尺寸不小于0.3m×0.3m,桩底埋深约11~12m,桩间距约0.8m,呈单排或片状布置,桩顶为截面0.6m×0.6m的冠梁,其中结构底板下桩顶无冠梁,施工过程中部分砼方桩将影响地下连续墙、立柱桩施工;

7 外包长度 主体结构外包长度约127m;

8 宽度/埋深 主体结构外包宽度最大约40m,主体结构顶板埋深约1.55m,底板埋深约6.8m,局部加深段约7.3m(与自行车环道相交段底板下沉),南端头局部埋深5.7m;

9 现状结构 现状为地下商场,商场内多为服装店、饰品店,店铺之间均多以隔墙隔开,隔墙均为商业改造增加的砖结构;

10 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约4800㎡;

11 其它 南端通过人民路3m宽人防通道与嘉余坊人防结构相连;

12 不确定情况 原人防工程施工时主要采用放坡开挖与砼方桩围护两种围护结构形式,施工过程中局部边坡有不同程度坍方,坍方处多以片石砼回填,具体部位数量不详;
其次原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底亦存在局部超挖情况,超挖部分均为片石砼填充,具体部位数量不详。

13 对本工程的 影响 共有50幅地下连续墙、38根抗拔桩(立柱桩)、约12口降水井需竖向穿过既有人防结构,景德路交叉路口两侧共两个出入口几乎完全位于既有人防结构范围内。

表2-4 察院场自行车环道情况简介 序号 项目名称 情况简介 1 地理位置 位于人民路与景德路交叉路口下,察院场地下人防结构上部,环交叉路口布置;

2 环道数量 共2条自行车环道;

3 结构形式 单层钢筋砼箱形结构, 4 细部构造 顶板、侧墙、底板均为0.4m厚,内净空高度2.5m,外包宽度5m;

5 原围护结构 东侧外侧环道敞开段底板下有成片状分布的原围护结构砼方桩,见下图所示。

6 埋深 顶板埋深约0.2m,底板底埋深约4.1m。

7 对本工程的 影响 除跟察院场人防结构一样影响地下连续墙、立柱桩、降水井施工外,由于其顶板埋深较浅,施工路面盖板及第一道砼支撑时需将其顶板破除。

图2-1 察院场人防工程与观前街站位置关系断面示意图 图2-2 察院场人防工程纵断面示意图 2.3 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2.3.1 工程地质条件 观前街站场地地面标高一般在3.12~4.03m之间,地势较平坦。场地及附近无地表水分布。根据地质资料,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2杂填土层 杂色,道路部位面层为0.30~0.80m沥青及混凝土,基层以三七灰土(夹有碎石、道渣等),其它以碎石、碎砖为主,中间以少量粘性土充填,平均厚度4.73m,拟建车站部位均有分布。

③1粘土层 黄褐色~褐黄色,可塑,局部为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夹青灰色条纹,无摇振反应,刀切面具油脂光泽,干强度、韧性高,平均厚度2.32m。

③2粉质粘土层 灰黄色,可塑为主,底部一般为软塑,含铁锰质氧化斑点,下部粉粒含量较高,夹少量粉土薄层,无摇振反应,刀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平均厚度1.34m。

③3粉土层 灰黄色,稍密,饱和,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迅速,平均厚度3.14m,层底埋深在10.30~11.70m之间。

④2粉土夹粉砂层 灰色,中密为主,饱和,粉砂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及云母,颗粒分选性中等,级配不良,平均厚度8.26m,沿线均有分布。

⑤1粉质粘土层 灰色,软塑~流塑,水平层理微发育,夹少量薄层状粉土或粉砂,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偏低,无摇振反应,平均厚度3.35m左右,层底埋深在21.60~23.40m之间,沿线基本均有分布。

⑥1粘土层 暗绿~灰黄色,可塑~硬塑。含灰色团块、条纹、铁锰质斑点,下部见铁锰质结核,偶夹薄层粉质粘土。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无摇振反应,平均厚度4.02m左右,沿线均有分布。

⑥2粉质粘土夹粘土层 灰黄~青灰,可塑~软塑。含铁锰质斑点,局部粉粒含量高。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平均厚度3.80m,沿线均有分布。

⑦1粉质粘土层 青灰~灰色,软塑。薄层理较发育,夹少量薄层粉土。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1)冲湖积相沉积物。平均厚度3.86m,该层压缩性中等,沿线均有分布。

⑦2粉土层 灰色,密实为主,饱和。较均质,含云母碎片。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迅速。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1)冲湖积相沉积物,平均厚度8.45m左右,沿线均有分布。

各土层物理参数如表2-5所示。

连续墙底位于⑦1粉质粘土层,隔断透水性强的③3粉土层、④2粉土夹粉砂层。各土层分布情况详见附图二《观前街站围护结构纵剖面图》。

2.3.2 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车站范围内及周边无地表水分布。苏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较大,轻度潮湿,据近年来搜集的资料,最低河水位为0.01m(1934.8.27),常年平均水位为1.00m。

根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可将地下水分为孔隙潜水、微承压水及承压水。

(1)潜水 含水层主要由填土层组成,勘察区域内均有分布。填土层由粘性土夹碎石组成,由于其颗粒级配不均匀,固结时间短,往往存在架空现象而形成孔隙,成为地下水的赋存空间,其透水性不均匀。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勘察期间实测潜水稳定水位在1.67~1.88m之间。据区域水文资料,苏州市历年最高潜水位标高2.63m,最低潜水位标高为0.21m。

(2)微承压水 含水层由晚更新统沉积成因的土层组成,拟建车站范围内均有分布,埋深一般在6.8~8.9m之间,厚度在10.0~13.5m。根据室内渗透试验结果结合北环路站前隧道抽水试验资料,含水层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微承压水的越流补给及地下迳流补给,微承压水头埋深约3.40m左右,相应标高在0.54~0.76m之间,高于隔水层顶板,故具微承压性。据区域资料,苏州市历年最高微承压水头标高为1.74m,年变幅1m左右。

(3)承压水 含水层由晚更新统沉积成因的土层组成,埋深在32.5~35.2m之间,厚度大,该含水层的补给来源主要为承压水的越流补给及地下迳流补给,以地下迳流及人工抽吸为主要排汇方式。根据4号线初勘人民路站抽水试验成果,承压水头埋深在4.5m左右,水头标高-0.225m,高于隔水层顶板,因此具承压性。据区域资料,承压水水头年变幅1m左右。

地下连续墙隔断微承压水层。

3. 地下连续墙工程数量 观前街站主体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共96幅,总长约556m,砼约14492m3,设计墙体砼强度等级为水下混凝土C30,工程数量详见表3-1所示。

表3-1 观前街站地下连续墙工程数量表 序号 材料 数量 备注 1 钢筋 2898t 2 混凝土 14492m³ 3 型钢 549t 4. 组织机构与分包 针对Ⅳ-TS-05标具体情况,成立地下连续墙专业施工作业队,组织机构框图如图4-1所示。

项目机构及人员的职责: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工程的全面管理工作,为工程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总工程师:技术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等技术文件,对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工作负责。

项目副经理: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生产安排,保证安全、有序的完成生产任务。

工程技术部: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进行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服务现场。

计划合同部:负责合同管理、对内对外验工计价和工程清算。

安全质量部:负责日常的安全质量工作,深入施工现场,纠改现场各类安全、质量隐患。

财务会计部:全面负责财务相关工作。

机电物质部:负责提供施工所必须的施工用电、施工用水、机械、物资。

试验室:完成施工所要求的各项检查和管理工作,定期检查混凝土、砂浆试件的强度。

办公室:组织或参与起草经理部的工作部署,为项目人员、作业人员提供后勤保障。

地下连续墙施工作业队队长:对施工作业队管理,地下连续墙的完成质量负总责。

作业队副队长:协助队长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对施工现场的人、机、料进行组织安排。

作业队技术主管:负责作业队的技术管理工作,指导作业队工人进行施工,保证施工作业按规范、设计图纸进行。

注浆班:负责地下连续墙墙底的注浆施工。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Ⅳ-TS-05标项目经理部 图4-1 Ⅳ-TS-05标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总工程师 办 公 室 试 验 室 机电物资部 财务会计部 安全质量部 计划合同部 工程技术部 地下连续墙施工作业队队长 技术主管 副队长 混凝土班 钢筋班 成槽班 注浆班 机 修 班 成槽班:负责地下连续墙的成槽开挖。

钢筋班:负责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的制作。

混凝土班:负责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浇筑。

机修班:负责机械的保养、维修。

5. 施工计划 5.1 总体布置 观前街主体围护结构共有地下连续墙96幅,分围挡围闭后东西两侧两次完成。、东侧施工48幅,西侧施工48幅。连续墙施工时,各类机械、人员一次到位,材料分期到位,但是必须满足现场施工需求,以保证现场施工正常有序的进行。

5.2 劳动力计划 安排一个注浆班、成槽作业班、一个钢筋制作班、混凝土班及一个机修班配合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劳动力安排计划详见表5-1。

表5-1 劳动力计划安排表 序号 班组 人数 备注 1 注浆施工班 12 2 成槽作业班 20 3 钢筋制作班 30 4 混凝土班 15 5 机修班 5 合计 82 5.3 机械设备计划 机械设备配置情况见下表5-2所示:
表5-2 机械设备配置情况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主要技术参数 备注 1 成槽机 宝峨GB30 台 1 抓斗 2 泥浆搅拌机 SJ75 台 1 800L 3 履带吊车 中联QUY150 台 1 150t 4 履带吊车 中联QUY70 台 1 70t 5 泥浆泵 3PNL 台 2 6 潜水泵 JQB15-6 台 4 H=35m 7 自卸车 8t 辆 5 8 cmc搅拌机 φ1000×1012 台 1 9 砼运输车 6m3 辆 4 10 风镐 G10A 套 5 1.2m³/ min 11 超声波检测仪 D628 台 1 12 反铲挖掘机 EX-300 台 1 1.38m³/斗 13 钢筋切割机 GT-6/40 台 2 A6~40,3KW 14 钢筋弯曲机 WJ-1-6/40 台 2 A6~40,3KW 15 对焊机 UN1-100 台 1 100KV 16 交流电焊机 BX300 台 5 23KVA 17 泥浆测试 套 1 5.4 材料计划 施工材料计划包括对材料(钢筋、混凝土等)的检验、运输、储存、使用方法以及供应计划等。

⑴ 根据施工图纸,准确计算各种材料用量,编制材料计划,按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材料进场。

⑵ 材料的运输、搬运和储存期间须防止其损坏或锈腐等。

⑶ 认真贯彻执行进场材料检查验收与取样复试的制度。施工前3天对准备使用的材料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⑷ 材料进场数量根据工程进度需求来定,工地上贮备一定数量的工程材料。

连续墙主要材料进场计划见下表5-3所示。

表5-3 连续墙主要材料进场计划表 材料名称 时间 钢筋(t) 混凝土(m³) 型钢(t) 备注 2013年3月 543.375 2717.25 97.219 2013年4月 905.64 4528.74 171.563 2013年7月 513.196 2566.286 102.938 2013年8月 935.828 4679.698 177.281 合计 2898 14492 549 6. 施工顺序与部署 为保证人民路的交通,观前街站采用半盖挖法施工,交通疏解方案总体分6期完成,其中地下连续墙在前四期完成施工,车站总体施工顺序如下:
安排一台成槽机进行观前街站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并配备一台150t履带吊机作为主吊和一台70t履带吊机作为副吊进行钢筋笼的吊装。安排一个钢筋笼制作班组进行钢筋笼制作。

⑴ 东侧围护结构施工:
围挡位于人民路东侧,一期围挡时间需约6个月,施工人民路东侧围护结构及路面盖板。一期必须完成东侧48幅连续墙的施工任务,施工时先施工观前街站北侧不受察院场人防结构影响的18幅连续墙,同期进行察院场地下人防结构处理,施工深导墙。一期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情况见附图三《观前街站一期地下连续墙现场施工平面布置》。

⑵ 西侧围护结构施工:
围挡位于人民路西侧,施工西侧48幅连续墙,先施工不受察院场人防结构影响的26幅连续墙,待西侧受人防结构影响的深导墙施工完毕后,再施工剩余的22幅。

7. 施工进度计划 由于受交通疏解的影响,观前街站分东侧、西侧完成连续墙、格构柱、路面盖板系统的施工。一期围挡位于人民路东侧,二、三、四期围挡位于人民路西侧。

1、东侧围护结构施工时,各项施工任务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如表7-1所示:
表7-1 施工进度计划表 序号 施工任务 任务总量 进度指标 计划完成时间 备注 1 准备工作 7天 2 导墙施工 122m(6段)+156m(8段)深导墙 普通导墙4天/段、深导墙9.5天/段 76天 深导墙为1支作业队、普通导墙为另一只作业队 3 连续墙施工 48幅 1幅/天 48天 4 东侧立柱桩施工 60根 1.5根/天 30天 考虑人防结构处理。三台机械 5 冠梁、支撑、盖板施工 278m/9段 10天/段 30天 6 路面工程 15天 2、西侧围护结构施工时,各项施工任务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如表7-2所示:
表7-2 施工进度计划表 序号 施工任务 任务总量 进度指标 计划完成时间 备注 1 准备工作 7天 2 导墙施工 153m(7段)+125m(6段) 普通导墙4天/段、深导墙9.5天/段 57天 深导墙为1支作业队、普通导墙为另一只作业队 3 连续墙施工 48幅 1幅/天 48天 进度计划见附图四《观前街站地下连续墙施工形象进度图》。

8. 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8.1 地下人防结构处理方案 8.1.1 人防结构影响 由于察院场人防结构大部分位于车站结构范围内,共有52幅地下连续墙需穿过人防结构进行施工。由于顶板埋深较浅,路面盖板与第一道砼支撑施工时需破除路面盖板与砼支撑对应范围全部人防结构顶板。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要保证人民路交通,因此必须先行对人防结构进行局部处理,而不能大面积破除。待影响施工的人防结构处理完毕后才能施工围护结构及其他施工任务。

8.1.2 人防结构处理方法 对影响地下连续墙施工的人防结构采用深导墙法进行处理。深导墙法成槽施工即采用先在人防结构顶板与底板之间施工深导墙(兼做顶板支撑墙),然后开槽拆除人防结构顶板与底板,最后成槽施工的技术措施。具体施工工艺流程见图8-1。

图8-1 深导墙法成槽施工工艺流程图 深导墙施工 轻型井点安装 顶板破除 底板破除 槽内素土回填 导向墙施工 成槽施工 以地下连续墙竖向穿越通道人防结构施工为例,施工方法详见图8-2所示。

图8-2 深导墙法成槽施工工序图 深导墙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图8-3所示。

图8-3 深导墙施工步序图 基面凿毛 钢筋绑扎 植筋 止水条安装 模型安装加固 地面放坡开挖 顶板上钻灌注孔 砼浇筑 砼养护 涂刷防水涂料 灌注孔防水处理 ① 基面凿毛技术措施 人防结构表面由外到内依次为表面装修层、砂浆层、钢筋砼结构,基面凿毛时必须彻底凿除表面装修层与砂浆层,凿出坚硬砼基面。

② 灌注孔钻孔与防水处理 采用混凝土取芯机在封堵墙对应位置顶板上按照φ150mm@1000mm钻取砼灌注孔,浇筑混过凝土时将孔洞一并浇注,并在灌注孔顶面涂刷防水涂料防水,铺上防水隔离层,浇筑一层7cm厚细石砼保护层,然后回填。

③ 砼浇筑 采用C30膨胀防水混凝土,确保封堵墙自防水质量。

④ 涂刷防水涂料 除临时封堵墙外,对所有封堵墙的主动防水侧进行外防水处理。防水采用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涂刷时需延伸至现有人防结构墙或板上不少于30cm,确保接缝位置防水质量。

⑤ 图例 以人防结构出入口封堵施工为例,详见图8-4《人防结构出入口封堵纵剖面示意图》。

图8-4 人防结构出入口封堵纵剖面示意图 15%水泥土回填 φ 150mm@1000mm钻灌注孔 回填土 顶板 底板 围护结构 永久封堵墙 永久封堵墙 兼做深导墙 涂料防水侧 涂料防水侧 硬化层 出地面侧墙破除 封孔后防水处理 φ 150mm@1000mm钻灌注孔 封孔后防水处理 人防出入口 8.2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8.2.1 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步骤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见图8-5所示。

图8-5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8.2.2 导墙施工 ⑴ 导墙结构设计 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及本场区情况,并保证导墙插入冠梁以下至少30cm、泥浆液面高于地下水位1m以上及低于导墙口以下0.2m,因此外侧导墙深度设计最深处3.5m。导墙具体结构形式见图8-6所示。为确保地下连续墙转角处的成槽质量,拐角处适当加宽20cm,确保成槽后转角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图8-6 导向墙构造图 根据苏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Ⅳ-TS-05标水文地质资料显示,观前街站场区内人工填土层埋深不均。为保证导向墙结构的稳定性,满足至少插入冠梁底30cm的要求,在人工填土层较厚的区域进行导向墙施工前,必须先将杂填土挖出,直至露出密实的原状土,然后再回填灰土至原始地面高度,并进行压实。完成上述工序之后再进行反开挖至设计导向墙墙底位置,依次进行钢筋、模型制安及浇砼,以此确保导向墙结构稳定,保证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

⑵ 导墙施工流程 导墙施工流程见图8-7。

图8-7 导墙施工工艺流程 ⑶ 导墙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a 导向墙是保证地下连续墙成槽精度的首要条件,因此在施工放线前须清除成槽范围内的地下障碍物,平整场地后准确测放出导墙位置,严格复核,保证定位放线准确;

b 为保证地下连续墙既满足成槽精度而又不侵入车站建筑界限,同时保证内衬墙结构厚度,我部拟在放线时将连续墙中轴线向基坑外侧扩张80mm;

c 导向墙施作时放宽40mm(沿中轴线向两侧各放宽20mm),保证抓斗钻头及钢筋笼进出较为顺利;
d导向墙的施工缝应与地连墙分幅位置错开。导向墙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见表8-1所示。

表8-1 导向墙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表 检查项目 容许误差 内墙面垂直度 5‰ 内墙面平整度 3mm 顶面平整度 5mm 内外导向墙间距 ±10 mm 平面位置 ±10 mm e 导向墙上口高出地面200mm,以防止垃圾和雨水冲入导槽内污染或稀释泥浆;

f 导向墙开挖土方时,导墙底部及背面土体应密实,遇松散或软弱地基需加固处理。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墙背用粘土夯填密实,防止地表水渗入槽内,引起槽段塌方;

g 导向墙施工完成后,将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分幅号和标高标识在导墙上;

h为防止导向墙变形,拆模后每隔1.5米设上下两道木支撑,支撑采用100mm×100mm的方木,支撑中心竖向间距1m,并及时回填土方。抓槽之前不拆内撑,同时严禁重型机械在砼未达到设计强度前靠近导向墙行走;

i 导墙混凝土与施工场地内路面混凝土一同灌注,以利于导向墙的稳定。

8.2.3 泥浆制备及处理 泥浆配制方法如下:
① 泥浆材料 本地下连续墙工程采用下列材料配制护壁泥浆:
a) 膨润土:山东出产的商品复合膨润土。

b) 水:自来水。

c) 分散剂:纯碱(Na2CO3)。

d) 增粘剂:CMC(高粘度)。

② 新鲜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见表8-2所示。

③ 泥浆生产及循环再生 泥浆循环方式:掘槽时采用正循环,清槽时采用逆循环。

表8-2 新鲜泥浆性能指标表 项目 比重 (g/cm3) 粘度(秒) 含砂率(%) PH值 失水量(㏄) 滤皮厚(㎜) 指标 1.05~1.10 20~24 <3 8~9 ≤10 ≤1.5 检验方法 比重计 漏斗计 洗砂瓶 试纸 失水量仪 失水量仪 制拌新浆采用一台卧式叶片搅拌机,叶片转速为300r/min,一次制浆约1 m3,搅拌时间为8min,每班生产能力为60m3新浆,新浆制拌投料顺序见图8-8所示。

图8-8 制拌泥浆投料顺序图 先用水将CMC溶解成25%的溶液 水 加CMC 纯碱 搅拌均匀后放入贮浆池静止24h后待用 加膨润土充分搅拌合拌 处理槽段内置换出来的泥浆采用SZ2型振动筛、旋流器及排渣槽、回流泵、吸力泵(115KW)等,振动筛分为两段,上段10目,下段20目,泥浆制作流程见图8-9所示。

循环用泵 Ⅱ Ⅰ P 泥浆搅拌机 化学制作处理 材料储存 工作平台 水槽 排渣槽 旋流器 振动器 废弃泥浆 开挖槽段 Ⅰ Ⅱ P 新鲜泥浆储浆池 可用泥浆 沉淀池 沉淀池(储浆池) P P P P 给水 图8-9 泥浆制作基本流程图 ④ 泥浆质量控制 在槽段开挖及砼灌注过程中,由于泥皮的形成、地下水或雨水的稀释,以及粘土、混凝土中钙离子、土中或地下水中的阳离子等混入泥浆而造成泥浆性质恶化,会造成施工精度降低,严重时易造成槽壁坍塌、泥浆混入砼中等质量事故,因此,保证泥浆在施工中的质量稳定是连续墙施工成功的关键之一。泥浆质量控制程序见图8-10所示。

学习施组和技术资料 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检测器具准备 申报泥浆配合比 材料准备及其合格证 泥浆池修筑 泥浆循环系统设备安装 泥浆管路分布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新浆检测100m3取样一次 挖槽时泥浆检测每8m取样一次 钢筋笼吊放下部取样一次 砼浇筑前下部取样一次 新浆制拌 挖槽过程泥浆正循环 清槽泥浆反循环 砼灌注过程泥浆回收 泥浆生产 质量检测 材料合格证 技术交底资料 质量控制报告书 泥浆制拌记录 自 检 记 录 质量评定记录 资料整理 执行技术要求 不合格泥浆立即整改 各项指标达到标准继续施工 质量评定 书 面 交 底 操作及检测人员参加 技术交底 准备工作 图8-10 泥浆质量控制程序 8.2.4 连续墙成槽施工 本地下连续墙工程采用液压成槽机直接进行成槽开挖,开挖出的土方集中存放于场内的临时积土坑内,及时用槽车运至指定的弃土场。

① 按槽段成槽划分,分幅施工,标准槽段(6.0m)采用三抓成槽法开挖成槽,即每幅连续墙施工时,先抓两侧土体,后抓中心土体,防止抓斗两侧受力不均而影响槽壁垂直度,如此反复开挖直至设计槽底标高为止。

② 挖槽施工前,应先调整好成槽机的位置,成槽机的主钢丝绳必须与槽段的中心重合。成槽机掘进时必须做到稳、准、轻放、慢提,并用经纬仪双向监控钢丝绳、 导杆的垂直度。挖完槽后用超声波测壁仪进行检测,确保成槽垂直度≤3‰。

③ 跳槽施工至 “L”、“Z”型转角处异形槽段时,先行施工异型槽段,再施工与其相邻的地连墙槽段。

④ 挖槽时,应不断向槽内注入新鲜聚泥浆,保持聚泥浆面在导墙顶面以下0.2m,且高出地下水位1m。随时检查泥浆质量,及时调整泥浆使其符合相关规范指标并满足特殊地层的要求。

⑤ 雨天地下水位上升时,及时加大泥浆比重和粘度,雨量较大时暂停挖槽,并封盖槽口。

⑥ 在挖槽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槽内泥浆液面降低或浓渡变稀,要立即查明是否因为地下水流入或泥浆随地下水流走所致,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以确保挖槽继续正常进行。

单元槽成槽方法见附图五《观前街站地下连续墙单元槽成槽示意图》。

8.2.5 连续墙钢筋笼制作、吊装 ⑴ 钢筋笼制作平台 在施工场地内选取平面尺寸8m×32m的沥青砼路面,并采用工字钢、槽钢等材料制作钢筋笼加工平台。

⑶ 钢筋笼加工 根据设计图,观前街站地下连续墙钢筋笼长29.724m、32m,标准段钢筋笼长29.724m;
笼宽5m~6.0m。车站连续墙施工图见附图六《标准段连续墙配筋图》、附图七《地下连续墙桁架筋、架立筋布置图》。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采用整片制作吊装的方案。钢筋笼加工制作时先将水平分布筋排列整齐,再将竖直主筋依次摆正(竖直主筋间隔错位搭接),采用间隔点焊就位。钢筋笼制作搭接见图8-11所示。

图8-11 钢筋笼制作搭接图 钢筋笼保护层采用320×100×5mm厚钢板,每隔2m布置一块焊在钢筋笼主筋外侧(钢筋笼背土侧与迎土侧保护层厚度均为70mm)。同时为保证加工质量,防止起吊时钢筋笼不变形,在笼内设置纵向桁架筋以及横向桁架筋。每幅连续墙至少设置三榀φ25纵向钢筋桁架,钢筋笼宽大于或等于5.5m需设置四榀,钢筋笼宽大于或等于6m需设置五榀,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每5m设置一道φ25横向桁架筋。钢筋笼加工时按设计的位置预留2个水下砼灌注导管孔及两个注浆孔,并作好标记。

(b) 钢筋笼加工方法如下:
a 连续墙竖向主筋的砼保护层厚度为:迎土侧与背土侧均为70mm;

b 为保证钢筋笼起吊安全,故纵向主筋放在内侧,横向分部钢筋放在外侧,且在笼内设计3~5组φ25纵向桁架筋以及每5m设置一道φ25横向桁架筋;

c 纵向钢筋的底端根据设计距离槽底0.5m,同时钢筋底端稍向内弯折;

d 纵向钢筋搭接采用对焊连接,钢筋轴线要保证在一条直线上;
同一截面的焊接接头面积不能超过50%,且间隔布置;

e 钢筋笼除桁架筋需满焊及吊点四周1m范围内钢筋交点需全部点焊外,中间的交叉点可采用50%交错点焊;

f 钢筋笼成型后,临时绑扎铁丝全部拆除,以免下槽时挂伤槽壁;

g 制作钢筋笼时,在制作平台上预设定位钢筋桩,以提高工效和保证制作质量;
制作出的钢筋笼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h 施工前准备好对焊机、弧焊机、点焊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等,且钢筋原材及连接接头需经复检合格;

i 主筋间距误差±10mm,箍筋间距误差±20mm,钢筋笼厚度0~-10mm,宽度±20mm,长度±50mm。

表8-3 钢筋笼尺寸验收标准 钢筋笼主筋间距 ±10 mm 任取一断面,连续量取间距,取平均值作为一点,每片钢筋网上测四点 箍筋间距 ±20 mm 钢筋笼长度 ±50 mm 钢尺量,每片钢筋网片检查上、中、下三处 宽度 ±20 mm 厚度 0,-10 mm ⑶预埋插筋等预埋件预埋 钢筋笼加工前必须绘制好预埋件施工图纸,与地连墙施工图一并发至地连墙施工班组。严格控制预埋件的安装位置,禁止出现错埋、漏埋。

钢筋笼起吊前必须一一核对预埋件的数量与位置,保证预埋件的数量与预埋位置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

⑷ 钢筋笼吊放 钢筋笼采用150t履带吊和70t履带吊双机配合整片吊装。分主副钩8点均匀受力平行起吊后,拉紧主钩,放松副钩,使主钩吊住端头吊攀,垂直下放槽内。以车站南端头井段平直幅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为例,起吊方式如图8-12所示。

图8-12 端头井段地下连续墙钢筋笼起吊方式示意图 钢筋笼起吊时,按图8-13施作,第一步a、b同步,提升至一定高度(高度根据现场定);
第二步N1继续提升钢筋笼,直至钢筋笼成垂直状态,经检查定位后,下放钢筋笼。吊点布置和起吊方式要防止起吊时引起钢筋笼变形。起吊时不能使钢筋笼下端在地面上拖引,以防造成下端钢筋弯曲变形。为防止钢筋笼吊起后在空中摆动,应在钢筋笼下端系上拽引绳以人力操纵。

图8-13 钢筋笼吊装顺序图 考虑到施工场地、制作平台、吊装安全及方便入槽等多方面因素,我部拟将端头井段转角处“Z形”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分成2个“L形”钢筋笼进行制作、吊装。端头井段转角处异形幅钢筋笼加固详见图8-14所示,起吊方式见图8-15所示。

图8-14 转角处异形幅钢筋笼加固详图 图8-15 转角处钢筋笼起吊示意图 插入钢筋笼时,最重要的是使钢筋笼对准单元槽段、垂直而又准确的插入槽内。钢筋笼进入槽内时,吊点中心必须对准槽段中心,然后徐徐下降,此时必须注意不要因起重臂摆动或其他影响而使钢筋笼产生横向摆动,造成槽壁坍塌。

如果钢筋笼不能顺利插入槽内,立即吊出,查出原因加以解决,如果需要则在修槽之后再吊放。不能强行插放,否则会引起钢筋笼变形或使槽壁坍塌,产生大量沉渣。

⑸ 钢筋笼入槽时的标高控制 制作钢筋笼时,选主桁架的两根立筋作为标高控制的基准,作好标记;
下钢筋笼前测定主桁架位置处的导墙顶面标高,根据标高关系计算好固定钢筋笼于导墙上的设于焊接钢筋笼的吊攀,钢筋笼下到位后用钢扁担穿过吊攀将钢筋笼悬吊于导墙之上。下笼前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下技术交底单,确保钢筋笼位于槽段设计上的标高。

8.2.6 连续墙水下砼灌注 ⑴ 清槽 槽段开挖到设计标高后,采用置换法对槽底进行认真清理,将尚未沉淀的土渣从槽段上口同泥浆一道带出来,使槽内底部上来0.2米处的泥浆比重调整到1.15以下,泥浆含沙率≤4%,沉渣厚度小于100mm。静止1h的时间,等剩余泥碴沉到槽底后采用槽底砂石吸力泵将沉碴集中吸出处理,槽口同时注入调整合格的泥浆,使槽段内泥浆最终达到各项指标。清底工作示意图见图8-16所示,施工中用逆循环法。清槽换浆工作在钢筋笼入模前完成,达到规范要求后才能下钢筋笼。

抽吸槽底沉渣 泥浆补给 反循环法 图8-16 泥浆置换法 ⑵ 混凝土的制拌 本工程地下连续墙设计强度为C30。灌注砼均采用商品砼,每幅槽段的混凝土均需留置砼试件。

⑶ 砼灌注设备配置 注砼用的导管根据灌注速度及砼量选用直径Φ250mm的钢管,导管壁厚3mm,长度为2.5m,最下部一节长度4m,采有内外套丝接头,拼接时采用橡胶垫圈,保证导管的气密性。灌注混凝土的隔水栓采用直径为250mm的皮球。

⑷ 混凝土灌注 ① 清槽完毕且泥浆经检查合格后(比重≤1.15,含砂率<4%,PH值8~9,粘度<25S),4h内开始灌注砼。

② 为保证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能顺利进行,灌注前应拟定灌注方案,主要机具应留有备用,灌注前应进行试运转。

③ 灌注前应复测沉碴厚度,办理隐蔽工程签证,合格后及时灌注,其间歇时间不宜超过4h。

④ 开始灌注时,隔水栓吊放的位置应临近水面,导管底端到槽底的距离0.3~0.5m。

⑤ 开灌前储料斗内混凝土量必须满足将导管的底端一次性埋入水下混凝土中0.5m以上深度,一般性混凝土储存量V≥2.4m3。

⑥ 混凝土灌注的上升速度不得小于2m/h,每个单元槽段的每个导管灌注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0min,灌注宜连续灌注,不得中断。

⑦ 随着混凝土的上升,要适时提升和拆卸导管,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面以下一般保持1.5~3.0m,严禁将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提升导管时应避免碰撞、挂倒钢筋笼。

⑧ 设专人每30min测量一次导管埋深及管外混凝土面高度,以此判断两根导管周围砼面的高差(要小于0.5米),并确定导管埋入砼中的深度和拆管数量。

⑨ 在一个槽段内同时使用两根导管灌注时,其间距应小于3m,导管距槽段端头不宜大于1.5m,槽内混凝土面应均衡上升,各导管处的混凝土表面的高差不宜大于0.5m,终浇混凝土面高程应高于设计要求0.5m。砼灌注及导管示意图见图8-18所示。

⑩ 灌注过程中若发现导管漏水、堵塞或导管内混入泥浆,应立即停灌并进行处理,做好记录。

⑪ 灌注砼时,混凝土抗压试块取样频率为每100m³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⑫ 灌注砼时,槽段内的回收泥浆全部抽回泥浆池,经沉淀和处理后,符合要求的继续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按规定弃掉。

图8-17 砼灌注及导管布置图 砼进料 砼进料 ≤3m 导管 ≤3m 800 导管 800 Co 800 L2 L2 L1 (b) (c) (a) (a)标准槽段灌注示意;

(b)“L”型槽段导管分布;

(c)”Z”型槽段导管分布。

8.2.7 注浆工艺流程 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对路面盖板下的地下连续墙安放两根注浆管,注浆管的埋设应垂直可靠、不变形。每幅地连墙内布置两根注浆管,插入墙底以下1m,压浆范围为连续墙底下1.5m。待地连墙成墙且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则可开始进行墙底注浆。每幅墙注浆量不得小于1*Bm³,B为连续墙的宽度。

图8-18 墙底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注浆机就位 注 浆 注浆压力不小于2mpa 地墙抬升不大于1cm 注浆量1*Bm³ 下一个孔位 注浆是以一定压力将一定水灰比的水泥浆液注入注浆管,水泥浆液向周围土体渗透扩散,与墙底及墙底四周土体发生物化反应固结,形成密实的水泥土,从而达到提高地连墙墙底承载力的效果,能有效防止地连墙的不均匀沉降。

地下连续墙在达到设计强度后,应及时对墙底进行注浆,每根注浆管墙底压浆1*Bm3,注浆终压力2MPa,注浆材料为42.5 Mpa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1。当注浆压力达到2MPa或注浆量达到1*Bm3时,则单孔注浆完毕。注浆管采用Q235钢管φ50mm,壁厚4mm。

图8-19 注浆管布置示意图 施工时,在地连墙钢筋网片成型后,在网片上绑扎2根Φ50×4的钢管,套管顶部超出自然地面0.3m,管口安装活塞并拧紧,以防灌注混凝土时被堵塞或遭到破坏。

二期槽段安装注浆管时,应视上一槽段注浆管计算好相应间距,绑扎在确切的部位。

待墙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进行注浆。注浆前,应先进行压水试验检查注浆管是否通畅,同时测定注浆压力、水灰比、注浆量等施工参数,并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

浆液水灰比及变换标准:
⑴ 按注浆试验确定的或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水灰比施灌,注浆浆液由稀到浓逐级变换。

⑵ 注浆过程中,如注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或当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浆液水灰比。

注浆结束标准:当注浆压力达到2Mpa或注浆量达到1*Bm3,则单孔注浆完毕,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注浆即可结束。

特殊情况处理:
⑴ 注浆过程中,浆液压力或注入量突然改变较大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处理。

⑵ 注浆过程中,当发现回浆失水变浓(回浓一个比级)时,应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进行灌注,若效果不明显,延续灌注15~20min可停止注浆。

⑶ 注浆过程中,若发现串浆、漏浆时,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间歇灌注等方法处理。

⑷ 注浆过程中发现串通时,应查明串通部位和串通量,如与其他注浆管串通,应在串通部位将串通孔堵塞住,注浆孔注浆结束并延续一定时间后,再进行串通孔的注浆。

⑸ 对管口有涌水的地方,注浆前应测记涌水压力和涌水量,根据涌水情况,可按下述方法处理:
① 相应提高注浆压力,一般按设计注浆压力+涌水压力作为实际注浆压力控制;

② 注浆结束后应采取屏浆措施,屏浆时间不少于1h;

③ 闭浆待凝,注浆管路系统拆除后应将孔内注满浆液,孔口封闭待凝,闭浆待凝时间视涌水压力和注入量决定,一般涌水小于0.1Mpa时,待凝24h;
涌水大于0.1Mpa时,待凝48h。

9. 连续墙技术标准 ⑴ 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等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⑵ 成槽平面位置、深度、宽度和垂直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⑶ 钢筋骨架应无松动,标高、位置符合要求;

⑷ 裸露墙面大至平整,表面密实,无渗漏、孔洞、露筋,蜂窝的面积不得超过单元槽段裸露面积的5%;

⑸ 地下连续墙接头应无明显夹泥和渗水现象;

⑸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9-1 地下连续墙施工允许偏差值(mm) 局部突出 ≤100 mm 槽深 +50mm 垂直度 3‰ 宽度 ≤10mm 预埋连接钢筋允许偏差 30 mm 连续墙平面位置允许偏差 +30 mm,0 10. 连续墙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10.1 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程序见图10-1。

图10-1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程序 组织学习图纸和技术资料 组织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制订泥浆制备及循环的质量措施 制订连续墙成槽的质量措施 制订钢筋制作、吊装的质量措施 制订砼施工质量措施 制订安全保障措施 书 面 交 底 操作人员参加 泥 浆 检 测 钢 筋 检 测 砼 检 测 材料合格证 技术交底资料 质量控制报告书 施 工 记 录 自 检 记 录 检 测 记 录 事故处理记录 材料准备、出具合格证 试验选定砼配合比 钢 材 送 检 泥浆、钢筋、成槽工序交接 检查施工场地及道路 制作拼装钢筋加工平台 修筑泥浆池 调试施工机具 克服上道工序弊病的补救措施 泥 浆 制 备 钢筋笼制作加工 槽段开挖及泥浆循环 清槽及刷壁 钢筋笼吊装 浇注水下砼 执行技术要求 不合格品立即整改 各项指标达到标准继续施工 准备工作 技术交底 施 工 质量检测 质量评定记录 质量评定 资料整理 制作砼抗压、抗渗试件 10.2 连续墙施工技术措施 ⑴ 挖槽时,应加强观测,确保槽位、槽深、槽宽和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遇有槽壁坍塌事故发生,应及时分析原因,妥善处理。

⑵ 挖槽过程中应保持护壁泥浆不低于规定高度,并随时补充新鲜泥浆,保证槽内泥浆性能,稳定槽壁。遇有大雨、大雾和五级以上大风时,停止成槽机工作,并将抓斗横放在地面上。整个挖槽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防止泥浆恶化,特别是在导墙内有渗漏水流、遇大雨天气或墙体槽壁已有坍塌现象时,应及时将槽内泥浆置换成比重、 粘度均较大的新鲜泥浆,同时停止入槽,以免抓斗被埋在槽中。且成槽机应离开槽口3.0米以外并停放于平整地面上。

⑶ 终槽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同一槽段内槽底深度必须保持平整。

⑷ 槽段开挖完毕后应检查槽位、槽深、槽宽及槽壁垂直度,检查合格后进行清槽换浆工作。

⑹ 清理槽底和置换泥浆结束1h后,槽底沉渣厚度应不大于100mm。

⑺ 膨润土泥浆的原材料选择和使用必须经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才可现场进料使用。

⑺ 拌制泥浆前,应根据地质条件、成槽方法和用途等进行泥浆配合比的设计,泥浆液由泥浆搅拌机高速搅拌6~8min,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制备泥浆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0-1规定。

表10-1制备泥浆的性能指标 泥 浆 性 能 新配制 循环泥浆 废弃泥浆 检 验 方 法 粘性土 砂性土 粘性土 砂性土 粘性土 砂性土 比 重(g/cm3) 1.04-1.05 1.06-1.08 <1.10 <1.15 >1.25 >1.35 比重计 粘 度(s) 20-24 25-30 <25 <35 >50 >60 漏斗计 含砂率(%) <3 <4 <4 <7 >8 >11 洗砂瓶 PH值 8-9 8-9 >8 >8 >14 >14 试纸 ⑻ 新拌制的泥浆应存放24h以上,使粘土或膨润土充分水化后方可使用。

⑼ 泥浆的制作及使用需严格按技术操作要求进行,不同施工阶段应在适当的时间和位置进行取样试验,按试验结果判断新泥浆的可使用性、再生和修正配合比等措施,确保成槽精度及施工安全。泥浆检验时间、位置及试验项目见表10-2所示。

表10-2 泥浆检验时间、位置及试验项目 序号 泥 浆 取样时间和次数 取样位置 试验项目 1 新鲜泥浆 搅拌泥浆达100m3时取样一次,分搅拌时和存放24h后各取一次 搅拌机内及新鲜泥浆池内 稳定性、密度、粘度、PH值、静力、泥皮厚度、失水率、胶体率 2 供给到槽内的泥浆 在向槽段内供浆前 优质泥浆池内泥浆泵送入口 稳定性、密度、粘度、含砂率、PH值 3 槽段内泥浆 每挖一个槽段,挖至中间深度和接近挖槽结束时,各取样一次 在槽内泥浆的上部受供给泥浆影响之处 同 上 在成槽后,钢筋笼放入后,混凝土浇注前取样 槽内泥浆的上、中、下三个位置 同 上 4 混凝土置换出泥浆 判断置换泥浆能否使用 开始浇混凝土时和混凝土浇灌数米内 向槽内送浆泵吸入口 PH、粘度、密度、含砂率 再生处理 处理前、处理后 再生处理槽 同 上 再生调制的泥浆 调制前、调制后 调制前、调制后 同 上 ⑽ 槽段周围要采取排水措施,防止地面水和雨水流入槽内,破坏泥浆性能。当地下水含盐或其它化学污染时,必须采取措施以保证泥浆质量。

⑾ 施工期间,槽内泥浆必须高于地下水位1.0m以上,并且不低于导墙顶0.2m。在容易产生泥浆渗漏的土层中挖槽时,应适当提高泥浆粘度,增加泥浆储备量,并备有堵漏材料。当发生泥浆渗漏时,应及时堵漏和补浆,使槽内泥浆液面保持正常高度。

⑿ 成槽后泥浆在槽内静止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应随时向槽内补充新泥浆进行调整,保持泥浆的液位,并注意观察液面和周围施工条件的变化。

⒀ 在槽段开挖结束后,灌注槽段混凝土前,应进行槽段的清底换浆工作,以清除槽底沉碴,置换出槽内稠泥浆,直至沉碴厚度、槽内泥浆指标符合设计要求为止。即清槽后测定槽底以上0.2~0.5m处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15,含砂率不大于4%,槽底沉渣厚度小于100㎜。清底换浆时,应注意保持槽内始终充满泥浆,以维持槽壁的稳定。

⒁ 地下墙的钢筋笼规格和尺寸按设计要求确定,本工程钢筋笼由于长度在30m左右,可一次性制作完成,整片入槽。钢筋笼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迎土侧与背土侧均为70mm。为保证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可采用钢板定位垫块焊接在钢筋笼外侧的设计位置上。

⒂ 为保证钢筋笼在起吊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刚度,除纵向设置桁架外,根据需要加设斜撑和横撑补强。钢筋笼应检查合格,并得到监理的认可后,方可吊装入槽。钢筋笼的制作和入槽安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⒃ 为保证槽壁不塌,钢筋笼应在清槽换浆合格后3~4h以内吊装完毕。在运输和入槽过程中,不得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如有变形不得强行入槽。钢筋笼和导管吊放入槽,安装固定并自检合格后,上报监理对单元槽段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得到监理的检验认可后,灌注水下混凝土。

⒄ 施工接头应能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倾斜度应不大于0.4%,不致于妨碍下一槽段的开挖,且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绕流。

⒅ 水泥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并可根据需要掺加外加剂,其品种和数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⒆ 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试压,试压压力一般为0.6~1.0Mpa。

⒇ 对每幅地下连续墙作出专门放样图,列出各类预埋件(预埋钢板、钢筋接驳器等)、水平标高、轴线位置、尺寸和数量。按槽段编号列表明确钢筋笼各参数规格。

10.2.1 地下墙渗漏水的预防及补救措施 ⑴ 槽段接头处不允许有夹泥施工时必须用接头刷上下刷多次直到刷齿上无泥为止。

⑵ 导管在使用前进行水密试验,导管距槽底30~50cm。严格控制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绝对不允许发生导管拔空现象,如万一拔空导管,应立即测量混凝土面标高,将混凝土面上的淤泥吸清,然后重新开管浇筑混凝土。开管后,应将导管向下插入原混凝土面下1m左右。

⑶ 保证混凝土的供应量:工地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对搅拌站提供的混凝土级配单进行审核并测试其到达施工现场后的混凝土坍落度,保证混凝土供应的质量。

⑷ 如开挖后发现接头有渗漏现象,应立即堵漏。封堵方法可采用软管引流、化学灌浆法等。

⑸ 本方案中对槽段接头处理,作为保证质量的关键工序。由于地下墙施工在水下施工,不可预见因素非常多,难以确保接缝不渗水,为确保后期施工对地下墙接缝采取以下补救措施:
在迎土面紧贴地下墙接缝用工程钻机钻孔,然后再埋入注浆花杆。待基坑开挖后,如发现接缝渗水即采取劈裂注浆的方法,在迎土面接缝处注浆,其作用对接缝外土体结构加密起到抗渗作用,另由于注浆压力的作用浆液渗透到接缝中起到封堵作用。

10.2.2 其他常见问题的预防措施及处理 ⑴ 槽壁坍塌(槽段内局部坍塌出现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水泡,出土量增加而不见进度,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现象) 产生原因:遇竖向节理发育的软弱土层或流砂土层;
护壁泥浆选择不当,泥浆密度不够,不能形成坚实可靠的护壁;
地下水位过高,泥浆液面标高不够,或孔内出现承压水,降低了静水压力;
泥浆水质不合要求,含盐和泥砂多,易于沉淀,使泥浆性质发生变化,起不到护壁作用;
泥浆配制不合要求,质量不合要求;
在松软砂层中钻进,进尺过快,或钻机回旋速度过快,空转时间太长,将槽壁扰动;
成槽后搁置时间过长,未及时吊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泥浆沉淀失去护壁作用;
由于漏浆或施工操作不慎造成槽内泥浆液面降低,超过了范围;
或下雨使地下水位急剧上升;
单元槽段过长,或地面附加荷载过大等。

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在竖向节理发育的软弱土层或流砂层钻进,应采取慢速钻进,适当加大泥浆密度,控制槽段内液面高于地下水位1m以上;
成槽应根据土质情况选用合格泥浆,并通过试验确定泥浆密度,一般应1.05~1.10;
泥浆必须配制,并使其充分溶胀,储存24h以上,严禁将膨润土纯碱等直接倒入槽中;
所用纯碱应符合要求;
在松软砂层中钻进,应控制进尺,不要过快或空转过长;
槽段成孔后,紧接着放钢筋笼并浇灌混凝土,尽量不使其搁置时间过长;
根据钻进情况,随时调整泥浆密度和液面标高;
采用成槽机抓槽时,泥浆液面起伏较大,容易产生坍壁,可在槽段开挖的相临20m导墙内注入泥浆,以保持槽段液面的稳定;
单元槽段一般不超过两个槽段,注意地面荷载不要过大。

局部坍塌时可加大泥浆密度,已塌土体可用钻机搅成碎块抽出;
如发现大面积坍塌时则应将钻机提出地面,用优质粘土(掺入20%水泥)回填至坍塌处1~2m,待沉积密实后再行钻进。

⑵ 钢筋笼难以放入槽内或上浮(成槽后,吊放钢筋笼入槽时被卡住,难以全部放入槽孔内,混凝土灌筑时钢筋被托出槽孔面,出现上浮现象) 产生原因:槽壁凹凸不平或弯曲;
钢筋笼尺寸不准;
纵向接头处产生弯曲;
钢筋笼重量太轻;
槽底沉渣过多;
钢筋笼刚度不够,吊放时产生变形;
定位块位于凸处;
导管埋入深度过大,或底部混凝土浇灌速度过快,钢筋笼被托起上浮。

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成孔要保持槽壁平整;
严格控制钢筋笼外形尺寸,其长宽应比槽孔小10~12cm;
如因槽壁弯曲钢筋笼不能放入,应修整后再放钢筋笼;
钢筋笼上浮,可在导墙上设置锚固点固定钢筋笼,清除槽底沉渣,槽底6米范围内放慢浇灌速度,控制导管的最大埋深不要超过3m。

⑶ 夹层(混凝土灌注后,地下连续墙壁混凝土内存在泥夹层) 产生原因:灌注管摊铺面积不够,部分角落灌注不到,被泥渣填充;
灌注管埋置深度不够,泥渣从底口进入混凝土内;
导管接头不严密,泥浆掺入导管内;
首批灌注混凝土量不足,未能将泥浆与混凝土隔开;
混凝土未连续浇灌造成间断或浇滞时间过长,首批混凝土初凝失去流动性,而继续浇灌的混凝土顶破顶层而上升,与泥渣混合,导致在混凝土中夹有泥渣形成夹层;
导管提升过猛,或测深错误,导管底口超出原混凝土面底口涌入泥浆;
混凝土浇灌时局部塌孔。

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混凝土灌注时,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应为1.5~3m,导管接头应采用粗丝扣,设橡胶圈密封;
首批灌入混凝土量要足够充分,使其有一定的冲击量,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挤出,同时始终保持匀速连续进行,中途停歇时间不超过30min,槽内混凝土上升速度不应低于2m/h,导管上升速度不要过猛;
采取快速浇灌,防止时间过长塌孔;
遇塌孔可将沉积在混凝土上的泥土吸出,继续灌注,同时应采取加大水头压力等措施;
如混凝土凝固,可将导管提出,将混凝土清出,重新下导管,然后灌注混凝土;
混凝土已凝固出现夹层,应在清除后采取压浆补强方法处理。

11. 质量保证措施 ⑴ 施工中严格执行以下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①施工组织管理制度,②技术图纸复核审查制度,③技术交底制度,④测量复核制度,⑤技术资料管理制度。推行规范化管理,实行标准化施工。

⑵ 严格现场技术管理,落实技术质量承包责任制,与经济利益挂钩。

⑶ 对于难点分项工程或工序,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技术攻关,从难点分析入手,有针对性地研究、开发技术方案,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⑷ 加强施工监测,以监测信息为依据,对重点监测项目在施工中及时地反馈信息,准确获取数据,以指导施工。

⑸ 实行技术人员现场值班制度,对各工序进行施工监督和指导,确保工序质量合格。

⑹ 建立全面质量保证体系(见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与专业技术攻关相结合,立课题,出成果,做好成果转化。

⑺ 建立质量领导小组工作计划,并把落实创优规划目标作为小组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最终目标,要定期分析活动情况,布置下阶段任务,作到有布置有检查。

图12-1 质量保证体系图 12. 安全技术措施 12.1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⑴ 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建立门卫和巡逻护场制度,巡逻人员佩载执勤标志,人员出入施工现场凭证,外部人员出入进行登记。

⑵ 各种车辆严格遵守苏州市交通规则,施工现场内行车速度不大于5公里/小时,严禁酒后驾车。

⑶ 施工现场的布置应符合防火、防爆、防洪、防雷电、防冻等安全规定和文明施工的要求,要按批准的总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

⑷ 现场道路应平整、坚实、保持畅通,危险地点应悬挂规定的标牌,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

⑸ 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要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组成一个由10-20人的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和爆破材料存放地点应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办公及居住室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品;
严禁在木工加工场、料库等处吸烟;
现场的易燃杂物,应随时清除,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易燃易爆材料。

⑹ 氧气瓶不得沾染油脂,乙炔发生器必须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氧气瓶与乙炔发生器要隔离存放。

⑺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执行。

⑻ 进场人员必须按规定配戴安全防护用品,各类施工机械都要制定安全操作规划,并挂牌明示。起重设备运转时要有专人指挥,吊臂及重物不得站人或通过。所有危险处所都要有示警标牌。

12.2 地下连续墙施工安全措施 ⑴ 采用液压抓斗开挖槽段时,吊臂下不得站人,行人也不得从吊臂和吊斗下通过。抓斗装车时,吊臂的旋转半径范围内不得有人。

⑵ 槽段挖出后应随即灌注水下混凝土,不能马上灌注时,敞口的槽段必须设栏杆防护,以防作业人员落入槽内。导墙完成后都要设栏杆防护。

⑶ 槽段两侧不得堆放重物,零星散料放于槽口2m以外,挖槽作业时,主机下必须铺垫厚度不小于3cm的钢板,以扩散接地压力。

⑷ 吊放钢筋笼,主副钩必须密切配合,设专人指挥,吊臂旋转范围内不得站人,指挥人员亦必须站在旋转范围以外。

⑸ 汽车吊起吊重物时,必须放下支腿并垫牢。

12.3 机械作业及设备使用安全措施 ⑴ 各种机械要有设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并经常对机械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预防机械故障及机械伤害的发生。

⑵ 机械安装时基础必须稳固,吊装机械臂下不得站人,操作时,机械臂距架空线要符合安全规定。

⑶ 各种机械设备视其工作性质、性能的不同搭设防尘、防雨、防砸、防噪音工棚等装置,机械设备附近设标志牌、规则牌。

⑷ 运输车辆服从指挥,信号要齐全,不得超速,过岔口、遇障碍物时减速鸣笛,制动器齐全,性能好。

⑸ 起重作业前应检查绳扣、挂钩、钢索、滑车、吊杆等部件,确认良好后方可作业。作业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同时注意起吊范围内设备的安全,严禁任何人在起重物下通过、停留及作业。

⑹ 起吊设备时,严禁起吊超过规定重量的物件,不得用来运送人员。起重吊装用的钢丝绳定期进行检查,凡发现有扭结、变形、断丝、磨损、腐蚀等现象达到破损限度时,必须及时更新。

⑺ 起重机械的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完整、灵敏可靠,不得任意调整和拆除。并指定专人定期检查,检查项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起重设备应采用专用配电箱,电缆不得漏电。

⑻ 机械吊装管材时,吊具应完好,栓绑要牢固,防止管子滑脱。

⑼ 起重作业中,司机必须先发信号然后起吊。起吊时,重物在吊离地面20~50cm时停车检查,当确认重物挂牢制动性能良好和起重机稳定后再继续起吊。起吊重物旋转时,速度均匀平稳,防止重物在空中摆动发生事故。吊长大重物时,有专人拉放溜绳。

13.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3.1 施工现场 生活区和施工区分区设置,区内供水、用电、通讯、消防、排水、防雨等系统齐全。设置污水处理设施,达标后方可排放。噪音较大的动力机器布置在施工区的中央,并设临时隔音棚,尽量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13.2 施工排水 现场施工排水包括生活排水、地下连续墙废泥浆处理之后的废水、运输车辆冲洗等的排放水,所有施工排水均应经过处理后满足《苏州市城市排水法》的规定要求,并获得排水许可才能将其排入城市排水系统。

根据现场地形和环境,在车站围护结构外侧设排水沟,其断面尺寸为0.4×0.6m,沟底排水坡度0.3%,并用M5的水泥砂浆抹面。施工废水直接抽排至基坑周围的排水沟内。生活区内及施工场内的排水沟各自接入场内出入口大门处的沉淀池,经三级沉淀处理后,达到苏州市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排水系统。

13.3 废泥浆处理 ⑴ 泥浆循环系统 施工期间,建立泥浆循环系统,包括泥浆制备机、泥浆池、泥浆沉淀池、泥浆回流沟等,泥浆循环系统设在基坑外侧。为保证泥浆循环能力满足施工进度需要,泥浆池和沉淀池各设两个。施工期间泥浆循环系统不能和施工排水系统连接,废泥浆不能进入排水系统。

⑵ 废泥浆处理 当泥浆池及沉淀池沉渣过多时需进行清理,此时可使用另外一个泥浆池和沉淀池进行循环以连续施工。

废泥浆处理分二步:首先加入促凝剂,使泥浆产生凝结反应,加速废泥浆沉淀,然后对沉淀物和废泥浆再分别处理。沉淀物挖出置于基坑未施工地面上进行自然脱水,然后与基坑土方一同运走;
废泥浆用泥浆车进行处理。

13.4 粉尘噪音管理 工地现场、施工道路要保持地面湿润,防止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现场设清洁工,专门负责清扫和洒水。

严禁在现场焚烧有毒、有害、有臭气味的物质。

现场施工应采取防尘措施,可采取搭棚遮盖或喷雾洒水等办法。

尽量使用低噪音的机械,无法避免使用高噪音机械时,应集中在白天,禁止中午和夜间使用高噪音动力机械以满足城市防噪音要求。空压机、临时搅拌机采取修建机房以起吸音、隔音作用。

13.5 冬季施工 ⑴ 在冬季施工前加强与混凝土拌合站的联系,向砼供应商提出明确要求,冬季施工必须添加抗冻外加剂,并通过实验室实验,验证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坍落度等来判断其外加防冻剂的掺量是否合理。

⑵ 混凝土浇筑应避开最低温度,尽量控制在白天气温较高时浇筑。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15℃。导墙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及时收面,并依次覆盖塑料薄膜、土工布等,当温度低于-5℃时,加铺草编被。已浇筑层的混凝土温度在未被上层混凝土覆盖前不低于2℃。

⑶ 钢筋焊接过程中,严禁直接接触到冰雪,保证焊接部位缓慢冷却,防止焊接完毕后接头温度下降过快,造成冷脆,影响焊接质量。

⑷ 水泥进场后,应及时覆盖防雨彩条布,防止水泥受潮结块,避免接触雨雪。

⑸ 严格控制水泥浆液的温度,制拌好的水泥浆液应及时使用,防止结冰冻结,必要时采用温水制拌水泥浆液。

⑹ 注浆管地面部分应用麻袋包裹,防止冻结。

13.6 雨季施工 ⑴ 加强对天气预报资料的收集工作,及时掌握天气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⑵ 成立防洪抢险突击队。每个施工现场均要备足防汛器材、物资,包括雨衣、雨鞋、铁锹、草袋、水泵等,做到人员设备齐整、措施有力、落实到位,防洪抢险专用物资任何人不得随意调用。

⑶ 雨季及洪水期间,与苏州市气象水文部门取得联系,及时获得气象预报,掌握汛情,合理安排和指导施工,做好施工期间的防洪排涝工作。建立雨季值班制度,专人负责协调与周边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防汛事宜。

⑷ 加强对地表和施工作业面的沉降和变形观测,及时根据观测结果对作业面采取必要的支撑和加固措施,确保作业面的施工安全,必要时可暂停对作业面的土方开挖。

⑸ 雨季期间所有的排水设施必须保证畅通,增加抽排水设备,加强对地表水的疏导及对施工作业面的排水和降水。地面出入口、人行通道、明挖基坑等处采取对周围地面进行硬化、沿周边设置排水沟、加高围蔽等措施,及时疏通地表积水,防止雨水经上述位置流入作业面。

⑹ 雨季期间,应防止材料(特别是水泥)吸水受潮,防止钢筋、模型等受到污染,所有材料均应离地堆放,并覆盖保护。

⑺ 备齐防雨设施以应急砼浇注过程中对大雨的防备,必要时用雨篷布覆盖,并及时排出积水。

Tags: 苏州   轨道交通   车站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