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条据书信 > 其他信函 / 正文

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0-10-21 10:42:23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1、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小蝌蚪的变化。

 3.增强对科学通话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增强对科学通话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1.读题 2.质疑:①小蝌蚪长什么样?②它的妈妈是谁?长什么样?③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 三、探究新知 (一)通课文 1.自由读。(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生字表二中的拼音老师) 2.读给同桌听,互相正音。

 3.看连环画,找到相应的小节,一起读一读。

 4.自由选择文中的一个小节读给大家听。

 (二)习生字  见PPT 会认字 塘、脑、袋、灰、哇、教、捕、迎、阿、姨、宽、龟、顶、披、鼓 会写字 两、哪、皮、跳、就、肚、孩、 (三)习课文第一节 1.小蝌蚪长什么样的呢?出示第一节课文,自由读、指名读读。

 2.根据课文内容同桌合作画一幅画。

 3.对照课文,评一评画得对不对,为什么?(检测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4.朗读课文,表现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第二教时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新课 1.鼓励学生用不同形式展示上节课的学习成果。(如:读生字说说记字好方法;读课文说出小蝌蚪的样子;展示自己所画的小蝌蚪在池塘里游的图画;唱上节课教的儿歌等等) 2.我们已经知道了小蝌蚪可爱的样儿,那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三、探究新知 (一)学生质疑,构建问题情景。这节课就围绕这些学生想知道的问题进行学习、研究。

 (二)围绕问题,探究学习 学生想先深入了解哪个问题,就先学习哪一部分。

 问题1: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怎么样? 1.自由朗读2.3.4小节,先把所有写小蝌蚪妈妈样子的词句用横线划出来。再四人小组内交流,看看是否找对找全。讨论一下怎样连起来说说青蛙的样儿? 2.小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价。

 3.研读描写青蛙样儿的句子,感悟“披、露、鼓”等用词的准确、生动 简要交流所搜集的信息,知道青蛙是种有益的动物,我们要保护小蝌蚪和大青蛙,做环保小卫士。

 朗读句子,体会青蛙的美,表达大家对青蛙的喜爱之情。

 4.学唱歌曲《青蛙妈妈》,记住青蛙特征,积累好词。

 (自编歌曲:大青蛙四条腿,披着绿衣露白肚,鼓眼睛儿宽嘴巴,捉起害虫顶呱呱。) 5.对比朗读写小蝌蚪和青蛙妈妈特点的话,知道他们的样子不一样,这是小蝌蚪要找妈妈的原因之一、 问题2: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呢? 1.由读读2.3两节,边读边想,你能自己读懂哪些内容?还有哪些需要请教大家? 2.重点理解:

 (1)小蝌蚪为什么忽然想到要找妈妈?(这是小蝌蚪找妈妈的另一个原因。) (2)小蝌蚪为什么错把乌龟当作自己的妈妈了?(知道鲤鱼妈妈、乌龟妈妈介绍得不够全面。) 3.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再现找的过程(请几位小朋友戴上拇指玩具来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表演中随机理解:迎上去、追上去)。

 4.小蝌蚪最后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齐读第5节,体会见面时的情景。

 抓住青蛙妈妈的话“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质疑,可引出下一个问题情景,即:问题3: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

 (三)复习巩固,完成书面作业。

 1.课文中的生字,还记得吗?谁来领大家读一读? 2.“迎”和“追”两个字相同在哪些地方?(偏旁相同,笔顺规则相同,都有走过去的意思。)走过去的方向一样吗?(迎:面对着走过去。追:从后面赶上去。) 3.学习生字“什、么;变、条”:读字组词,交流记字好方法。先描红再看老师范写,体会书写要领,最后独立书写。读句子:不知什么时候,小蝌蚪的那条长尾巴变短了。

 (四)课后延伸, 请大家课后去搜集有关小蝌蚪生长变化方面的知识与图片。

 四、当堂练习 完成填空题:

 1.蚪先长出两条()腿,再长出两条()腿,后来尾巴变()了,最后尾巴()了,成了一只()。

 2.填空:荷叶上()着一只大青蛙,()着碧绿的衣裳,()着雪白的肚皮,()着一对大眼睛。

 五、归纳总结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2.小朋友,学了这篇课文,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1

 小蝌蚪找妈妈 问鲤鱼、乌龟

 大脑袋

 先长后腿

 四条腿 黑灰色的身子

 再长前腿

 宽嘴巴 长长的尾巴

 尾巴变短

 披绿衣 尾巴不见露白肚 鼓眼睛

 教学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2 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重难点:

 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口语训

 二、导入课题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小朋友们画一画自己心中的水,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家画的水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画,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探究新知 1.范读,猜谜。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学生猜“我”是什么。

 2.利用媒体资源课件中的“读一读”部分,教学生字词。

 3.自由读课文,认识水。

 (1)师: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动动脑 师:小朋友,我们给每一项起个题目,好吗? 朗读,赞美水 1.自选题目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要对水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你最想了解水的哪一部分?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第二项和第三项合并为一项来学。

 2.自主合作学习 投影或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

 (1)认真读一遍自选部分。

 (2)画出自己不会的字或词,借助拼音或请教他人去认读。

 (3)用心读每一句话,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句子读好? (4)读给你的朋友听,互相提一提建议。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

 3.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提示:以下是预设内容,这三部分内容是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进行的,以下的顺序可以改变。

 (1)“我是小小朗诵家“ 指导读第1~2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要读出自豪的语气,很活泼。第二自然段,“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雪花飘下来”这三句话的感觉是不同的,应读出“落”、“打”、“飘”的不同意思。

 指名读,评价,练读,再指名读。

 (2)师:想一想,我还会变成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冰  霜…… 第二课时 一、 课前三分钟口语训   二、复习导入新课 1、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我是什么》,文中的一些新朋友大家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2、指名读课文第1~3自然段,评价。

 三、探究新知 了解“我的脾气”。

  1.“我学会了字词” (1)出示词语:

   温和  暴躁 灌溉  机器  帮助 淹没  庄稼  冲毁  灾害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水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   引导学生联系水做过的好事和坏事理解“温和” “暴躁”两个词语。

 (2)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灌溉”“淹没”“冲毁”。

  2.“我是小小朗诵家”  由以上对词语和图片的感受,直接过渡到读。

  师: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水的温和和暴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3.“展开想象的翅膀”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的脾气还会怎样? 四、 当堂练习 填空:有时候,我很         ,有时候,我很         。我既给人们带来         ,又给人们带来了         。

 引导学生从以上词语中选择填空,理解“帮助”与“灾害”。

 五、 归纳总结 师:请同学们模仿“我是什么”,用几句话写一样东西。写好以后同桌互相读一读,让别人猜猜你写的是什么。

 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2、我是什么   我会变:云 雨  雹子  冰  霜……   我的家:池子里  小溪里   江河里  海洋里  稻田里  水杯里 水管里 天上……   我的活动: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舞 唱歌 开大会  飞舞  慢跑……   我的脾气:温和  暴躁……

 教学反思:

 (一)亮点:

 (二)改进环节: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认读12个生词,借助拼音读准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自制乖乖猫卡片奖励学生。

  2、利用课件片段与插图学文明理。

  3、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与讨论中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 1、知道植物种子的传播有自己不同的方法。

 2、识字认读词语,积累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趣味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师:孩子们,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植物的种子成熟了,种子宝宝要告别自己的妈妈开始新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方法送走孩子们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三、 探究新知 (一)学习生字 1、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拼拼拼音或者问问老师同学,要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生词朋友说了,要想把课文读好,必须先过它这一关,看看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自己来读一读。(自读) 有信心把词语读好吗?看,这里有一座词语山,咱们看看那一小组用最快的速度登上山顶。

 3、生词朋友很开心,已经成为你们的好朋友了,相信生字宝宝更难不倒你们,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来读,(找生领读)这个老师当的很棒,我们来开列小火车,相信你们一定能顺利到达终点。

 (二) 感悟课文 1、生字词我吗已经读的很棒了,淘气的生字宝宝又回到了课文中,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的更好。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告诉大家,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现在我们请5名同学分小节读文。(指名分小节读文,读的同学做到字音准确,句子通顺,声音洪亮;听的同学要认真,如果他读的好,你就夸夸他,如果你认为他哪读的不够好,你就帮帮他。) 2、 快速读文,边读边思考: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生汇报:(用完整话回答:读了课文,我知道了植物妈妈在传播种子方面有很多办法;我知道了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知道种子长大了就得四海为家) 3、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四、当堂练习 师追问: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师相应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 五、归纳总结 1.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谁来说说你搜集到了什么? 2、老师也搜集了这方面的资料(出示课件拓展内容)仔细读一读,用“——”画出每一种传播方法里介绍了哪些植物? 板书设计: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吹 风 植物妈妈有办法

 苍耳 挂 动物 豌豆 晒 太阳

  教学反思:

 (一)亮点:

 (二)改进环节:

  第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能学会表达的方法,正确流利地表达,做到声音响亮,态度自信大方。

 2.在交流、倾听中了解一些有趣的动物知识。

 教学重点:打开思路,激发兴趣。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表达。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做到互相交流,学会认真倾听和大胆交流。

 学前准备:

 1.课前指导学生以询问、阅读、收看影视或网上查询等方式收集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请学生选择一样自己喜欢的动物做头饰。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 放映动物图片,揭示课题:有趣的动物。说说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二)、介绍有趣的动物。

 1.小狮子自我介绍(课件出示:录音介绍) 小狮子:大家好!我是小狮子,号称“万兽之王”。我的头大大的,长着锋利无比的牙齿。我有粗壮而有力的腿脚,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我整天练习滚、扑、撕、咬这些本领。力大无穷的我最爱吃新鲜的肉,森林里没有我的对手!别怕,从今以后,保护大家是我的职责!希望大家喜欢我,和我交朋友哦! 思考:小狮子是怎样介绍自己的?生点评、师板书:名字、样子、特点、习性。

 2.练习说话 (1)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鸭子的外形、叫声、动作 (2)出示图2,引导学生说鸭子的本领和习性 (3)结合两幅图,学生试着连成一段话 3.狮子带来了参加森林动物派对的邀请函,你们想参加吗?生戴上动物头饰,互相打招呼问好。指名一位学生做自我介绍,生评价。师板书:说话声音响亮,态度热情有礼貌,动作。

 4.齐读口语交际要求,做到(1)交谈有礼貌(2)表达有条理 (3) 倾听有耐心 5.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自我介绍 6.指名自我介绍 7.参加森林派对,自由向同学或听课老师进行自我介绍。

 有趣的猫   大家好!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我觉得猫最有趣啦!   传说猫还是()的师傅呢!你知道吗?猫的胡须可以(),猫的瞳孔(),猫的脚掌下面还有(),走起路来(),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抓老鼠。哈哈!黑猫警长够神吧!有趣吗?   资料袋袋库:奇趣动物王国   世界动物之最   最大的动物:蓝鲸。(最大的亚种南蓝鲸雌性的平均长26米,重达120吨,其中最大的个体长33.58米,重239吨。)   最大的陆上动物:非洲象(平均重达8吨)   最高的陆上动物:长颈鹿(平均高5米)   现在最原始的哺乳卵生动物:鸭嘴兽   皮毛最保暖的动物:北极熊   现在陆地最大的食肉动物:北极熊   现在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西伯利亚虎   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美洲拟狮(又名残暴狮)   嘴巴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河马   最聪明的动物:海豚(人除外,海豚的脑子甚至比人还大)   最大的鸟纲类动物:鸵鸟(平均高2.5米,最重可达155千克)   体积最大的飞鸟:柯利鸟(体长1米多,体重约18千克,生活在非洲东南部)   翅膀最长的鸟类:信天翁(翅展2~3米)   最早的鸟:孔子鸟、辽宁鸟(距今2~3亿年前,两者属同一时代,皆比始祖鸟早上几千万年。)   嘴巴最大的鸟:巨嘴鸟(嘴长24厘米,宽9厘米)   形体最小的鸟:蜂鸟   飞得最高的鸟:天鹅(最高能达17000米)   最耐寒的鸟:企鹅   产蛋最大的鸟:鸵鸟(宽8公分,重量可达1.5公斤。蛋壳纵径长约15~16厘米,横径长约11~13厘米) 四、小结 回顾介绍动物的方法,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开火车”。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迎上去

  穿衣裳

  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

 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4.句子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 一、谈话揭题,齐读课题。

 播放课件,板书课题,学习“花”。

 二、初读诗文 感知大意

  1. 教师范读古诗。

 2 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得通顺、流利!

  3.指名读诗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4 .教师与学生配合读诗,指导学生读准每个字音、停顿、节奏!

  5.认识二类字

  6.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三、细读古诗,进入诗境。

  1.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2.学习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通过诵读这两句诗,体会一下梅花不怕冷的品格。

 3.学习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一朵朵梅花被雪压住了,诗人王安石是怎样发现它们的?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谁愿意来读读这两行诗? 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两句诗要告诉我们什么?通过朗读体会梅花的洁白和幽香。

 4.同学们,你们喜欢梅花吗?为什么?让我们读出对梅花的喜爱!

  5.师配乐读;请你们闭上眼睛,认真听老师读诗,想象画面。

 6.生配乐读: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朗读,再次把我们带到那个梅花开放的地方?

  7.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读诗的吗?(摇头晃脑地读)我们一起站起来,学一学古人,用你的表情,用你的动作来表演这首古诗。

 四、 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中心思想:

  《梅花》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通过写梅花凌寒独放 、真纯无暇,身处墙角依然散发幽幽清香,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质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坚韧不拔、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

 第三课时 我爱阅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1. 读一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绕口令) 天空飘着一片霞, 水上游来一群鸭。

 霞是五彩霞, 鸭是麻花鸭。

 麻花鸭游进五彩霞, 五彩霞网住麻花鸭。

 乐坏了鸭, 拍碎了霞,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2.小组内赛一赛:看谁能最先背下来。

 六、快乐读书吧。

 读读童话故事 你读过《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吗?书里写了两个男孩,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他俩一个做事丢三落四,一个干什么事都不高兴。有一天他们突然变成了大人,因为自己的缺点而闹了不少笑话。通过一个个教训,两个人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于是又重新变回到童年时代。

 我最近读了美国作家阿诺德·洛贝儿写的《青蛙和蟾蜍》的古诗,可有意思了! 每次读完书,我都小心地把书收好,不把书弄脏。

 第___周

  星期___ 第 __节

  ___年___月 __日 识字1

 场景歌 学习目标:

 1.认识“滩、艘、军、舰、号…”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一、二两小节,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滩、艘、军、舰、号…”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学前准备:生字卡片、图片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今天,老师和大家要去几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想去吗?(想)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三、探究新知 (一)学习、感悟课文第一节。

 1.出示海滩的图片。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板帖:海鸥沙滩

  军舰帆船 2.小朋友真会观察,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试一试。

   (1)自己读。(2)谁会读?指名读。(3)齐读。

 3.真了不起,可里面的生字你会认吗? 4.瞧,这美丽的海滩正向我们招手呢!小朋友,这时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呀? 5.课文的第一小节就写了这个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自己打开书来读一读。

 (1)自己读。(2)谁愿意来读?(3)听到小朋友读得那样认真,老师也想来试试。(范读)(4)请同桌一起读。(5)起读。(6)看着图试着背一背。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火车一路开过来,你看到了田野里有什么? 2.田野里的景色真美呀!课文的那一小节写的呢?请小朋友赶紧打开书,找一找,读 三、当堂练习 比一比,看谁说得多。

 一( )鱼塘 一( )稻田 一( )石桥 一( )翠竹 一( )海鸥 一( )帆船 四、归纳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识字1

 场景歌

 一只(

 )

 一条(

 ) 一片(

 )

 一片(

 )

 一艘(

 )

 一 群(

 )

 教学反思:

 第___周

  星期___ 第 __节

  ___年___月 __日 识字2 树之歌 教学目标:

 1. 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

 1.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 2.指名读儿歌,相机帮助正音。

 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梧  桐  掌  枫  松 柏  装  桦  耐  守 疆  银  杉  化  桂 5读一读,记一记 泡桐 白桦 云杉 翠柏 桂花 枫叶 松子 白果  6.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二)、再读儿歌,理解意思。

 1.全班齐读儿歌。

 2.你读懂了什么呢? 3.结合课件,边读句子边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树木。

 4.指导背诵。

 (三)、课后理解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句意: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因此,这句话寓意着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续、繁衍、传承。古人云:江山代有后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样人类才能永续繁衍、生生不息。

 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意思是: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

  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意思是:就是人要立志,没有志向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四、当堂练习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⒈儿歌讲了几种树木,用“—”画出。

 ⒉“梧桐树叶像手掌”,用“手掌”比喻梧桐的(

  )?“松柏四季披绿装” ,用“绿装”来比喻松柏的(

  )? 五、归纳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识了那些树木?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第___周

  星期___ 第 __节

  ___年___月 __日 识字3 拍手歌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牢、记”等 13个生字;正确书写“歌、丛”等 10个字。

  2.

 正确认读“牢记、孔雀、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拍手、保护、动物”等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

  4.

 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

 二、 导入课题 1.

 课件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认识其中的哪些动物,告诉学生这些动物就藏 ,在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

  2.

 揭示课题,板书“拍手歌”,学生齐读。

  3.

 认识“拍手歌”。回忆二年级学过的拍手歌。课件展示,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拍手应和。

 教师简介:拍手歌就是拍着手诵读的儿歌。

  三、探究新知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听录音,感受读课文的节奏,数一数课文有几个小节。

  2.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二)细读课文,借图识记

 1.

 画一画,找一找。

  引导学生自己画一画、找一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然后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第一组词语:“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百灵、老虎、熊猫”。认读后重点指导认识“隹”。先让学生观察“雀、鹰、雁”字形的相同之处,然后演示“隹”的字形演变过程(详见“教学资源”),让学生知道带有“隹”的字与鸟类有关。

  最后拓展识字,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部首是“鸟”或“隹”的字。

 2.

 读一读,选一选。

  这一环节主要学习第二组词语:“牢记、保护、伙伴”。

 3. “开火车”认读,巩固识记。用卡片出示要求会认和会写的两类字,采用开火车、同桌互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

 加以巩固。再认字的时候,将生字放在词语里,再把词语放到课文的句子里,再结合着理解句子、结合句子内容说话,将字词句运用整合起来。

  4.

 自由读文,巩固生字。

  (三)拍手游戏,品读课文

 1.

 学生自己拍手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的节奏。

  2.

 同桌拍手互读。

  3.

 全班拍手对读;教师引读。如教师读“你拍一,我拍一”,学生读“保护动物要牢记”,体会诗歌的节奏。

  (四)整体把握,练习说话

 1.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第 1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讲了什么道理。

  2.

 学生思考后交流。

  3.

 让学生抓住文中动物的特点练习说话,交流对动物的了解,升华情感。

  (1)先说说自己对课文中动物的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说。

  (2)让学生模仿例句,用一句或几句话夸夸它们。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动物的特点来(详见“教学建议”)。

  (五)书写“保、伙、伴”

 1.

 观察偏旁,归类书写。出示生字卡片“保、伙、伴”,观察比较,说说写好单人旁

 需要注意些什么。

 2.

 观察部件,交流提醒。引导学生观察生字部件中的笔画,说说书写时要特别注意哪些笔画或部件。

  3.

 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

 师生赏评,练习改进。

  四、当堂练习 出示如下练习:

  牢记 保护 伙伴

 我们要( )大自然中的动物。

  动物是我们的好( )。

  学过的生字大家一定要( )。

  练习之后再出示“记、己”进行对比,出示“保、伙、伴”三个字,练习组词和用词语说句子,看谁用得准确。

  五、归纳总结 1.

 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动物朋友,也了解了它们的生活特点。

 师:你学了本篇课文以后知道了什么?

 学生:…………..

 师: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共同拥有美丽的大自然。

  板书设计:

  拍手歌

 我们要爱护动物。

 教学反思:

 第___周

  星期___ 第 __节

  ___年___月 __日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春、夏、秋、冬、”4 个生字的字音。

  2.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这 4 个字组词。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4.能在田字格中描写 “春,秋,冬”。

 教学重点:

 学习“春、夏、秋、冬”4 个生字,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播放歌曲《四季歌》。

 激发情感:小朋友,刚才的那首歌好听吗?想不想知道那首歌的名称呢?那首歌就叫《四季歌》,那是日本的一首民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儿歌,它的名字也叫《四季歌》,谁来拼一拼课题? 指名读、齐读。

 三、探究新知 (一)学习字词,诵读儿歌

 1.小朋友,一年有四个季节,你知道是哪四个季节吗? 出示:“春、夏、秋、冬”四个生字 师:在这四个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能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吗? 学生交流自学的生字。

 (春:日子底; 夏:从上到下写;夏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秋:拼一拼,记字形:禾加火; 冬:下面两点要上下对齐。) 2.叫号游戏。(巩固四个生字)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叫号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了,来,请出小老师! 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是春天,春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夏天)夏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秋天)秋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冬天)冬天过去了,又是第二年的春天来到了。就这样,四季在轮回。

  3.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4.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现在我们该把“春 夏 秋 冬”这四个字宝宝送回到课文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儿歌里讲了四季中的哪几样景物?你能不能边听边把它们圈出来? 生听课文录音。

  师:儿歌里每个季节都提到了一样景物,你听到的是什么呢?根据生答板书:花儿、蝉儿、枫叶、雪花

 (二)、朗读儿歌,理解内容:

  1.跟录音读课文。

 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些景物都找出来了。下面让我们跟着录音读读课文吧。小朋友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

  2.指名读。

 师:读得真不错。

  3.比赛读。(2 小组)

 4.师:小朋友,你们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5.春天花儿笑。(板书:笑) 师:笑的反义词是什么?“花儿笑”是什么意思呢?(“笑”字形象生动,把花儿当人来写,在“笑”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6.夏天蝉儿叫。(板书:叫) 师:蝉儿的叫声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一听。蝉儿还有一个名字叫“知了”。听着蝉儿的叫声,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热。

  7.秋天枫叶红。(板书:红) 师:红是一种颜色,红色彩明丽,代表着秋天的丰收。

  8.冬天雪花飘。(板书:飘) 师:“飘”字写出了雪花的轻盈。冬天下雪了,我们可以干什么? 9.师生合作读。

 师:一年四季的景色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老师情不自禁地想来读读课文了,你们愿意和我合作一下吗?(师生配乐读儿歌) 这样,你们还能和老师合作吗?

 (三)、巩固拓展,看图编儿歌:

  1.师:小朋友学得真好。下面老师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1)一年四季,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可以用儿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组织句子回答。

  (2)读一读,想一想,什么季节开什么花?

 (3)想想下列词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2.师:小朋友真棒!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这是老师学着课文的样,编的一首秋季歌。

 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编一首冬季歌啊?

 3:师:一年四季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来看看图,说说还有什么景物,好吗?可以说图上的,也可以说图上没有的。但是要求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你行吗? (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

 4.请你读一读:

  5.游戏:拍手歌

 四、当堂练习 写出四季的主要农事活动:

 五、归纳总结 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景色是多么优美,每个季节又有着特殊的景物。我们的大自然可真奇妙!希望我们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能发现周围的美。那么你也一定可以和课文的作者一样,写出大家喜欢的儿歌的。回家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首属于你自己的季节歌或者四季歌。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准备字典。(学生)

 课时分配:2课时

 第1课时 一、读儿歌,导入新课。

  1.学生读儿歌:

  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

  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哇跳,够不着。

  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2.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有不认识的字我们怎么办呢?

  3.提示新课:查字典。

  二、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1.学生自由读查字典四步法, 巡视。

  2.请同学汇报用部首查字法的四个步骤。

  3.老师把字典放在平台上作示范,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字典中找出“部首检字表”页码上的“部首目录”、“检字表”、“正文”,告诉学生应怎样看正文中的注音及解释,让学生明白,查字典必须按一定步骤进行,才能查到要查的字。

 4.练习

 (1)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哪一页。

  艹(

  )

  糸(

  )

  犭(

  )

  酉(

  )

 (2)数一数下面的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葡(

  )

  紫(

  )

  狸(

  )

  笨(

  )

  酸(

  )

 5.实践操作: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

  6.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三、老师小结,布置作业。

  第2课时 一、提问引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会说对联吗?你都知道哪些对联?

 2.请部分同学来分享自己了解的对联。

  3.提示新课,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对联。

  二、日积月累。

  1.出示26页3副对联,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指名读, 齐读。

  2.教师用课件出示对联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对联,直到读通顺,读熟为止。

  5.师指导朗读对联,感受对联所表现的意境。

  6.生再次试读对联,直到读得流利,有感情。(互读,小组合作读,全班齐读)

 7.师逐句讲解每副对联的大致意思。

 8.生带着情感,小组合作试背。

  9.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三、我爱阅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十二月花名歌”,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十二月花名歌 正月山茶满盆开,二月迎春初开放。

 三月桃花红十里,四月牡丹国色香。

 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茉莉花如雪, 八月桂花满枝香。

  九月菊花姿百态, 十月芙蓉正上妆。

 冬月水仙案上供,腊月寒梅斗冰霜。

 2.老师用课件出示儿歌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直到读通顺,读熟悉为止。

  5.学生再次自由读,并用横线勾画出每个月开的花名。

  6.全班交流汇报。

  7.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花是什么月份开的?举例说一说。

  四、老师小结,布置作业。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4

 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学会15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果然”的意思,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难点: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课前准备:玻璃器皿装上水、木船、玩具象、天平、投影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口语训练 课前谈话: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2、请学生自由回答。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 二、导入课题 1.启发谈话: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 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三、探究新知 (一)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

  (课件出示反馈时,学生会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生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    3.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办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生自主识字,师巡视指导) 4.多种方式认读注音生字:

 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5.去掉拼音读生字:

 (1)同桌比赛读(2)男女比赛读(3)全班齐读。

 6.开火车认读生字。

 7.指名读文 把生字放到课文中,读一读。(提示读书姿势)读书时身体要站直或坐直,双手捧书,眼睛与书本保持一段距离,吸气定神再开口这是会读书的表现。其他同学仔细听,评价。

 (二)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让学生用手势表示。)

 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三)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

 (四)写字(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兴趣。) 1.出示“我会写”中的“再、象、像、做”四个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

 2.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如“候”等。

 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二、探究新知 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官员们是怎样说的呢?学生汇报,师适时板书:

 2.师引导:那么当他这样说的时候其他人有什么意见呢?曹操呢?曹操听了为什么直摇头?谁能边说边做动作给大家看。(学着摇了一下头)这叫直摇头吗?谁再做做看?“直摇头”说是不住地摇头,表示很不同意。曹操为什么不同意呢? 3.现在请大家试着学官员的口气读一读他们的话。

 这里面有三个官员说话了,读谁愿意来当官员学着官员的口气读一读。指名3个来读。

 师:其他同学想不想也来读一读,那么老师提议一、二、三小组分别读三个官员的话,第四小组的同学读旁白,同意吗?(分小组读)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好办法。曹冲又想出什么办法呢? 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 请大家用“-------”画出表示曹冲做法的语句。

 2.课文用几句话来讲曹冲的办法呢?(四句)也就是四个步骤,现在我们把这四步总结出来:

  3.师:曹冲的办法可真好,想不想当一回小曹冲?老师这儿有一些东西,大家请看(师出示教具)请大家前后桌的同学一起来读他的办法,合作讨论怎样来演示这个办法,等一下派代表来演示。

 4.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5.师:现在你们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 (可能有下列问题,请学生回答,师点拨)    (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上面一条线.

    (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 6.师:我们知道曹冲的办法是按四个步骤来的。那么有谁能用:

 (师板书:先……然后……再把……再……)来说一说 师:谁再来用其它的自己喜欢的词语来说一说曹冲的办法? 7.提问: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果然”一词什么意思?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来的呢? 8.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扩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四、归纳总结 现在看来,依靠科技无穷的力量,称象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在古时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难了。曹冲才7岁就想出了科学的称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同学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就应该像曹冲一样,要多观察,多向别人学习,爱动脑筋,祝你们都成为聪明的孩子。

 五、当堂练习 选字填空。

 在

 再

 象

 相

 像 ①这件事过几天(

 )说吧! ②河边来了一头大(

 )。

 ③你不要(

 )他一样贪(tān)玩。

 ④你现(

 )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吧? ⑤朋友之间应该互(

 )帮忙(bāng máng)。

  板书设计:

     称 象 官员们        曹冲 造秤          以船代秤 宰象割块       以石代象    

  赶象(上船),沿水(画线)象下(装石), 称出(重量);            先……然后……再把……再……

 教学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5

  玲玲的画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要求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有关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会认生字,写生字。

 教学难点:明白“坏事变好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字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1.老师知道大家特别聪明,我想考考大家,能不能接受老师的挑战!在古时候,有一个小男孩,他动脑筋想办法,从水缸里救出了自己的小伙伴,还记得他的谁吗?(司马光) 还有一种鸟,它想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它是什么?(乌鸦) 师:这节课,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很可爱,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想认识她吗?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滴25课《玲玲的画》。(出示课件)板书课题。和老师一起读一遍课题(齐读)。

 三、探究新知 (一)初读课文,学字词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玲玲的画中藏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让我们打开书,先听老师读一遍课文,大家要认真听呦! 2.引导学生自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会的生字词,并标出自然段。大家听得很认真,从你们的表情里,老师可以看出,你们很喜欢这个故事,想不想自己读? 同学们,请大声地朗读课文,遇上不认识的生字就停下来,请教课文下面的拼音宝宝,或是问问同桌,读完了就标上自然段,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好了,大家开始读吧。(巡视,表扬学生的读书姿势) 3.大家读得多认真啊!一起说说这篇课文共分了几个自然段?下面就请十名同学来展示展示自己的风采。(分段朗读课文) (二)感悟、品析课文 1.师:现在大家知道了吧,玲玲画的是什么? 你从哪知道的?。(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玲玲的画)看,这就是玲玲画的《我家的一角》。谁还想读读下面的话?(出示段落)。(指明读) (理解“端详”),大家想一想,“端详”是什么意思呢? (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看) 这个词里还藏着一个谜语呢?老师说,你们猜:小羊开口说话了!(详) 2.(1)出示第二幅图 多漂亮的一幅画呀,可惜呀,这张画怎么啦? 快从课文中找出来。

 (课件出示句子)谁还想读读这段话。(指名读) (学习“叭、脏”)师:这个字应该怎么读?(字卡“叭”) 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叭,还是个拟声词,就是用来模拟声音的词。比如黑板擦掉到地上发出的声音——叭。在生活中,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你能说说吗?(流水声——哗哗哗,春雨声——沙沙沙,敲门声——当当当……) (2)师:这就奇怪了,这么一张弄脏了的画怎么能得一等奖呢?快从课文中找一找。

 玲玲画了一只小花狗。(出示图小花狗) 玲玲是怎么想到画小花狗的呢? 你能读读爸爸说的话吗? 看看这只小花狗多可爱呀!(出示句子)谁来读一下这句话? 咱们一起读一下句子。(齐读) 玲玲看着修改后的画,怎么样了?(出示句子) 这时玲玲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 那咱们再带着高兴的心情齐读一遍这句话。(齐读) 玲玲的爸爸真是一位好爸爸,能指点玲玲作画,爸爸多关心玲玲啊?哪些句子还能体现出爸爸很关心玲玲?自己找找。

 (学“催”)这个字就读“cuī”,一起读。(指名读、分排读)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在现实生活中,你们的作业做晚了,爸爸妈妈有没有催促你赶紧上床睡觉啊?还有哪些句子啊? (3)师:看着玲玲修改后的画,爸爸也很高兴,爸爸是怎样说的?自己找找。

 现在谁来当爸爸,再和玲玲说说话? (出示句子)在这段话中,还有一个字和我们捉迷藏呢?这个字就是“筋”。

 (学习“筋”)。和老师一起读(指名读、男女生读)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师:谁能给筋找朋友?(脑筋、皮筋、动脑筋……) 这个字还是我们今天要写的字。(观察这个字的字形、结构、笔顺)举起手和老师一起写。(边写边讲解)大家会写了吗? 在本子上写上“筋”。(师巡视,写完后互相检查,画小星星)。我们全体男生再当爸爸读一遍这段话。(男生齐读) (4)结果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还获得了一等奖。玲玲多高兴呀!作为她的好朋友,你想对玲玲说点什么?(生自由发言) 四、当堂练习 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以后,我们也碰到像玲玲这样糟糕的事,应该怎么办呢? 五、归纳总结:

 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像玲玲一样,遇到难题动脑筋想办法(出示句子)只要我们肯动脑筋,什么事情都能解决掉的! 板书设计:                5

 玲玲的画                   

         哭   

     笑                

   花弄脏      画小花狗          (坏事)肯动脑筋(好事)

 教学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6

  一封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 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谈话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三、探究新知 (一)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师:

 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 35 页, 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识记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我们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3)开火车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 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 (5)认读词语。

  (二)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息。

 2.找一找,看看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第一封信? 哪些自 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 3.自由读读露西两封信的内容,体会一下两封信给你带来的感觉。

 (三)、写字指导。

  1.观察要求写的生字,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

 3.观察“珠、圆、笔” ,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6.教师点评。

 第 二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 二、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对照批阅。

  3.写字指导。

  三、探究新知 理解过程,品味语言

 1.学习第一封信。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些事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

 2.汇报交流。

  (1) 重点句 1“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开门见山的告诉爸爸他们的生活不开心,这样的信,爸爸看到以后会怎样?只能徒增烦恼。

  (2)重点句 2“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从这句话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家里的生活过得很不好。

 特别是“总是”一词。

  (3)学习用“总是”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

  (1)师引读。

 (2)生领悟读。

  4.学习第二封信。

  请自由读课文 7 到 14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 些事?这封信和第一封信的内容一样吗?他表达的是露西怎样的心情?找 出相关句子画出来。

  5.汇报交流。

  (1)找出露西第二封信的内容,读一读。

  (2)重点句子

 “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也写出了什么?(我们家的希比希过得很快活,我们也跟着过得很快活) 2.“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从这句话,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怎么样? 6.这封信里面讲了台灯坏了的事情了吗?是怎么讲的?和前一封信表达的方式一样吗?哪一封信的表达方式更好?为什么? 7.“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妈妈说。这句话有什么特点?说话的人物在说的话的后面。仔细观察它的标点符号,应该怎样打标点? 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在文中找找。

 8.将露西写的第二封信在课件上完整的呈现出来,再读一读。

 (三)对比分析,明白道理。

 1.对比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第一封信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第二封信表达的又是什么思想? 2.小组讨论:你认为第一封信好些?还是第二封信好些?为什么? 3.明白其中的道理。

 4.朗读全文。

 四、当堂练习 五、归纳总结 你有亲人不在身边吗?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呢?请拿出本子,拿起手中的笔,一起来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吧!注意信的书写格式,试着写一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7

  妈妈睡了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3.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4.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奖励评价志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请先听一首歌。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师生共唱。

 师:看来学生都很喜欢这首歌,那歌中唱到了谁?(妈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我们的妈妈,你们每天都在观察自己的妈妈,现在就把你观察到的妈妈介绍给大家。

 师: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69页,听老师读一遍课文。

 (师配乐范读。) 三、探究新知 (一)、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师: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呢?在读的时候,要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课文读到你满意为止。生:自由练读并记忆生字。

 (二)、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师:有这么多同学都成为了“识字大王”祝贺你们,现在我们已经顺利通过了“读文”和“识字”,那下一步该干什么了?生回答:我们该理解课文了。

 四、当堂练习 1.妈妈辛苦了,为妈妈做一件事,如倒茶,捶背,拿拖鞋……

 2.写一首小诗或画一幅画表达你对妈妈的爱意。

 五、归纳总结 师:睡梦中的妈妈是那么美丽,那么慈祥,又是那么的累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再读课文,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读完后,从这三部分中选出一段背下来。注意一定要小声点儿,别吵醒了睡梦中的妈妈。(生随音乐读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口语交际:我爱做手工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说完整话及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将自己所说的、所想的写下来。

  2.说的方面,主要是训练学生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等大致情况说清楚。说的时候,态度自然大方,普通话准确、流利,有一定的感情,达到口语训练和别人交流的目的。

 3.听的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并能对自己想了解的情况,大胆地向说话的人提出问题。

 4.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说完整话及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将自己所说的、所想的写下来。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

 2.揭示口语交际的内容:做手工。

  二、准备玩具。

  1.请准备了材料的孩子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材料。

  2.请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做做自己喜欢的玩具。

  3.在做玩具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认识所用的材料,记住步骤。并想想做的时候是否遇到了困难,以及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三、分小组交流。

  1.以4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的要求有:

  (1)你喜欢或制作的玩具是什么?

 (2)它是什么样子的?

 (3)它好在哪里?

 (4)如果是自己做的,那么在做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或者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5)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2.各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老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四、各小组请部分同学汇报。

  1.请部分同学汇报交流。

  2.老师和同学注意倾听。特别是老师,必须引导学生有条理、完整、通顺地表达。

  3.其他同学倾听。让其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五、把你刚才交流的内容试着写下来。

  1.学生动手写。

  2.老师巡视指导。

  六、成果展示。

  1.请完成的孩子自己读一读,看看自己写得是否通顺。

  2.请部分写得好的孩子到讲台上朗读,老师注意相机引导写得不够通顺和不太好的句子,并让其他同学学着修改修改。

  3.请同学们再一次修改自己的作品。

  七、总结。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2.让学生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2.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准备自己要展示的字、词、句卡片。

  课时分配: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弹钢琴、练舞蹈、唱京戏 画图画 、捏泥人 、下围棋 滚铁环、荡秋千、滑滑梯 1.请孩子们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积累认识的字、词、句都有哪些?

 2.请同学们依次上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课内外认识的字、词、句。

  二、字词句运用 1.园与圆 只与支 带与戴 进与近 展示台

 2.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3.写段话 《我最喜爱的玩具》 (出示玩具城的玩具图片,点击小熊、风车、芭比娃娃、积木、水晶宝宝、机器猫)学生说玩具名称点击小熊图片 三、课件展示:

  白云

 乌云

 朝霞

 晚霞

 雨点

 霜冻

 雪花

 冰雹

 小溪

 河流

 湖泊

 海洋

 1.请孩子们好好读读,说说这些词语分别描述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

  2.你还搜集了同类的其他词语吗?请同学们补充。

  3.出示描写春天的景色的词语:

  含苞欲放

  百花争艳

  花红柳绿

 春色满园

 4.请同学们想想还有哪些描写春天景色的词语,把它补充在书的旁边。

  5.出示关于读书的名言锦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 请孩子们读一读,记一记。

  (2) 找一找我们学过的关于读书的名言锦句。

  四、日积月累。

  小儿垂钓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最有名的一首诗《小儿垂钓》。

 2.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字得稍微长一点,字应站稳了。“钓”字里面有个点。

 3.“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那“小儿垂钓”的意思就是小孩子钓鱼。

 4.同学们,钓鱼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你们钓过鱼吗?钓鱼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5.钓鱼是一门学问,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可是另有一番情趣呢!

 6.你们都被这首小诗吸引了。它呀就写在书上,翻开书p43,自己读读,看谁能把诗歌读流利?

 7.在这首诗歌里藏着这样几个汉字朋友呢! (出示生字“稚、侧、纶、莓”。)谁会读?(个别读、开火车读、领读)

 8.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你们读得真准!

 9.“稚”和“侧”这两个字我们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师范写。

 10.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这首诗读一遍,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听。个别读。

  11.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每一行有7个字,共四句。每行停顿都是2/2/3。

 所以我们朗读时字音要准确,停顿节奏也要准确。

 12.大家都陶醉在了童趣之中,其实古诗中写童趣的诗还不少,老师给大家推荐几首诗。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居

  高鼎

 单长鹰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五、我爱阅读。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阅读《王二小》。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有一天,敌人来扫荡,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

   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2.学学讲《王二小》的故事。

  3.请孩子们讲讲同类的其他故事。

  4.请孩子们多读课外书。

  六、孩子们说收获。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8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古时候,经常有鹳雀鸟飞临居住这座楼而得名。它位于黄河东岸,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很多诗人登上鹳雀楼,俯临黄河,留下许多诗词名篇。而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最为有名。

 板书课题:登鹳雀楼

 三、探究新知 (一)、初读古诗

 整体感知

 1.出示诗中带斜线是的作用?(停顿)

 学生读题目(登鹳雀楼) 所以诗的标题应该这样读,登 / 鹳雀楼。

 全班齐读。

 生再读。

 录音机范读。

  2.诗会读了,要想弄清是的意思就要弄清每个字的意思,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看一看你们看。

 要想学一首古诗,要先把它读好,那你再把诗读一遍,把生字宝宝认一下。

  (二)、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问“想不想接受一下老师的挑战?”

 1.检查生字

 鹳雀楼一共三层。那么每一层都会给你们带来一些生字宝宝。如果你们读准 我们就可以一层一层的登上去了。

  ①现在看第一层:谁来读?“入 层

 ”其中“层”是平舌音。

 ②第二层我要交给你们加大点难度了。三个字了。

 依 河

 目

 ③第三关,那我再加大点难度。

  最后抽查一下,随便从中挑几个字。

  现在我们三层楼都登上了,没有难住你。那如果你能接受住下一个考验,你就能站在最高的一层楼上看到美丽的景色了。你想不想看?

 2.再出示易混淆的生字

 指导写字,注意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运笔,重点区别“人”“入”的写法,强调第二笔捺的位置,可采用儿歌指导记忆:

 “人”“入”笔顺都相同,不同之处要分清,“人”字捺在撇下面,“入”字捺在撇上边。千:去掉一笔是“十”。

  明白区别之后在手掌心写这两个字。

  (三)、品读诗句

 1、刚才让大家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小朋友们是不是发现古诗跟我们平常的课文比起来有点难理解啊。但小朋友别着急,让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插图,图上画了什么呀?(在哪里看他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感觉怎样?)

 2.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话。

 3.那第二句写的什么呢?读“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指说。从这句诗的哪里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入海流,那我们能用我们的朗读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吗?指名,评,读出气势。

  4.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这景象是多么壮丽啊!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读读,好好欣赏一下这种壮丽的景观。(示第一句话)指名,两边赛读,齐读。

  5.真有气魄呀!此时的诗人他在鹳雀楼的哪里呀?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在想什么

 引读——

 四、当堂练习 填空:(

 )依山尽,黄河(

 )海流。

 欲穷(

 ),更上(

  )。

 五、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教学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8、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

 1. 学会本课生字。

  2.朗读、背诵课文。默写《望庐山瀑布》

 3. 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生紫烟”“挂前川”,体会“飞流”“直下”“落九天”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有谁愿意来背一背你记住的古诗?有没有李白写的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大家知道李白的诗还真多呀!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 三、探究新知 (一)初读,检查预习

 1.全班自由读。

 2、学习生字,分别是庐、瀑、炉。

  3.师范读全诗。学生边听边学习老师的读法。4.指名读,师生纠正错误。5.全班齐读这首诗。

  (二)合作探究

 1. 师:刚才检查了同学们的读,老师看出同学们的预习做得很好。下面,我们该做什么了? (学生回答)理解诗意。好,下面我们分小组来合作学习。

 要求:四人一组,通过读注释、查字典、看插图来理解诗的意思,无法解决的问题记下来。

  2.学生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三)、全班交流

 1. 师:通过交流,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来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 2. 指名汇报。

  (1)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日:太阳。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烟云。生:升腾起(变成了)。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师指导朗读,要读出如仙如幻的感觉。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挂:悬挂。前:前面。川:河流。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

 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没有,那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为了表现山非常高,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师:古诗中经常用这种方法,比如我们学过的: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等等……

 (4)疑是银河落九天

 “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师指导学生感受诗句所描写的壮观景象,朗读的时候要表现出气势。

  四、当堂练习 给《望庐山瀑布》诗配画,或者将诗改为一篇文章。

 五、归纳总结 1. 学完了这首诗,你的体会是什么?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教师要给学生范读,要读出语气、感情。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生紫烟

  挂前川

 气魄雄伟

  三千尺

 景象壮观 落九天

  教学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9

 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黄山奇石,并用自己的话复述。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生字词卡片、媒体资源(PPT、动画、视频)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口语训练 二、导入新课 师:中国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名山。谁能说说?在这些山中,最有名的是五岳。所以有“五岳(泰山、恒山、华山、嵩山、衡山)归来不看山”的说法,也就是说看了五岳后,其它山都不必去看了,都不值得看了。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一生当中游遍了中国。他说:不,有座山,你去看了,五岳也不必看了,它的风景最美了。所以,后来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黄山的风景非常美,有哪位同学听说过黄山?黄山的风景中最著名的是:黄山的奇石、松树、云海和温泉。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黄山的奇石吧。

 三、探究新知 (一)、学习生字词 1.播放《黄山奇石》视频,让学生对黄山风景特别是黄山奇石形成初步的印象。

 2.学生朗读课文,并把生字作好标记。

 3.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词。

 4.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尤其是注意字形相似的生字,如:区、巨的书写。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3)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到黑板批改。

 第二课时  (一)欣赏黄山奇石图片,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讨论: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在它们给标出来。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2.哪些是具体介绍的?哪些只是简单举了名字?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地图,黄山在哪个省,什么位置?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来。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第二自然段   2.播放媒体资源,展示图片 3.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仙桃石)它是什么样子的,请看图片,用自己的话描绘。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第三自然段 2.播放媒体资源,展示图片 3.看图理解“陡峭”的含义   4.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猴子观海)它是什么样子的?注意:作者用了几个表示动作的词来形容,并表演其动作。(板书:抱

 蹲

 望)   5.请看图片,请用自己的话描绘。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第四自然段   2.播放媒体资源,展示图片 3.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仙人指路)它是什么样子的,请看图片,用自己的话描绘。

   (六)学习第五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第五自然段   2.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金鸡叫天都)它是什么样子的,请用自己的话描绘。

  (七)学习第六自然段   1.朗读第六自然段   2.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请用自己的话描绘。

 四、当堂练习 用好像说一句话:

 好像:

 五、归纳总结 这篇课文形象地描绘了黄山上的奇石。每块石头都有一个神奇的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10

 日月潭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由来和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学会生字和新词。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树立祖国统一的意思。

 教学资源:中国地图、有关台湾的资料、图片、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1. 出示中国地图,找到台湾。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岛-一台湾。在台湾省中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在其中的一座高山上,有一个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湖,它也是台湾最大的湖。出示课文插图,板书课题,这个湖就是一一(指读课题)〈日月潭〉。

 2. 读准课题,了解“潭”的意思。

 三、探究新知 (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加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学生喜欢的.读得好的词.读得正确的词全班跟读.

 (2)对照图画读课文,感知字义词义.

 (3)去掉拼音,用多种形式读生字词,巩固识字. (二)、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 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日月潭的美景。

 2. 自读感悟.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理解感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 3. 合作交流. 第二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 二、导入新课 出示以下生字词:附近、环绕、茂盛、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第一节课交的生字朋友,大家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开火车认读、小组读、男女读、齐读。) 师: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展示了自己课外收集的有关日月潭的图片和资料,这一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并且解决上一节课我们质疑提出的几个主要问题,好吗?齐读学生质疑问难提出的问题:日月潭在什么地方?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三、探究新知 (一)朗读感悟、自主参与。

 1.自读感悟: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轻声读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来的这些问题哪些能解决、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哪些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和同学交流讨论。

 2.小组合作读书、交流讨论质疑提出来的三个问题。

 3.全班交流汇报自读感悟的成果:

 (1)日月潭的位置:

 (2)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师:谁通过读书知道了日月潭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指名汇报读有关句子) (评价:聪明!一下子就答对了)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指名汇报) 4.出示以下句子,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读一读,同样是向我们介绍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这两句话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用词形象、生动、具体、准确) 5.鼓励积累:喜欢这句话吗?咱们把它画下来,课后把它积累到我们的“好词佳句本”中好吗? (二)日月潭的美景:

 1.师:日月潭的风光怎么样?美吗?谁能告诉老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了日月潭的美丽风光?(指名汇报) 2.默读三、四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分别写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指名汇报,教师板书:清晨、中午、晴天、雨天) 3.师:你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把描写你喜欢的景色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给同桌听,并告诉他你觉得日月潭这个时候的景色怎么样? 自由选择朗读自己喜欢的“清晨”、“晴天”、“雨天”三个不同画面,感悟景色的特点。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感悟景色的特点,并进行朗读指导:

 ①、汇报“清晨的景色”:

 A、谁喜欢“清晨”的景色?(指名读) B、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不清,蒙蒙胧胧的) C、除了飘着薄雾的日月潭以外,你还看到什么?(灯光、晨星)(板书:隐隐约约) D、字词训练、调动积累: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像“隐隐约约”这种形式的四字词语,能说一说吗? E、看到“隐隐约约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能把这个早晨的日月潭读出来吗?(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薄的”、“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 F、指名读---生生评读---相机示范读---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G、鼓励积累:清晨的日月潭真美呀!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吧,咱们课后再把它积累到“好词佳句本中”。(鼓励积累好词好句) ②、汇报中午太阳高照的景色:

 A、谁喜欢“晴天”的景色?(指名读) B、想看看“艳阳当空”的日月潭吗?现在看到的日月潭,一切都很清晰。(板书、理解“清晰”) C、看到太阳底下的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指导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 D、指名读---师生评读---相机示范读---找伙伴读---师生合作齐读。

 E、鼓励积累:你喜欢哪些词句?把你喜欢的画吧下来。(鼓励积累好词好句) ③、汇报日月潭蒙蒙细雨的景色:

 A、谁喜欢“雨天”的景色?(指名读) B、想看看“细雨蒙蒙”的日月潭吗?(理解并板书“蒙蒙胧胧”) C、对比理解“清晰和朦胧”,鼓励学生积累这一对反义词。

 D、看到蒙蒙胧胧的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E、指名读---师生评读---相机示范读---指名小组赛读---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F、鼓励积累:你喜欢哪些词句?把你喜欢的画吧下来。(鼓励积累好词好句) 4.读思结合、加深体验。

 师:日月潭的风光实在太美了,老师真想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赞美一下日月潭的风光,该用什么词语好呢?(学生可能会回答“景色优美、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景色宜人、美不胜收、山河壮美、湖光山色”等,待有学生回答“风光秀丽”一词时,马上切入课文) 师:课文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5.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一句话:示范读---赛读---生生评读---齐读。(突出“风光秀丽”和“许许多多”) 6.引导背诵。

 四、当堂练习 出示“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隐隐约约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 蒙蒙细雨

 风光秀丽 点点灯光 湖水碧绿 太阳高照 许许多多 五、归纳总结 1.师:宝岛台湾的日月潭风光秀丽,你喜欢吗?你最喜欢课文的哪部分?把你们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可以的话把它背下来。

 2.试背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11

  葡萄沟 教学目标:

 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勤劳热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识记“葡萄沟、碉堡 ”等词语,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4.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重难点:

 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教具学具:葡萄沟图或相关的视频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1.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想去吗?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 (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葡萄沟。

 2.质疑:你都想知道关于葡萄沟的哪些信息呢? 三、探究新知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工具书解决。) 2.通读课文,注意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并及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

 (二)“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1 .导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产什么水果呢?人 们最喜爱什么水果?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但“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 “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 ,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 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2.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呢?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朗读第二自然段。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师:大家喜欢葡萄干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哪个自然段回答了我们的疑问?朗读第三自然段。

  3.你们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呢? (三)、多元对话,合探解疑(重点) 1.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好不好?说去就去,快把书打开。

 2.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画图理解“山坡、梯田”。) 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 (1)让大家一起画图理解“茂密”。

 (2)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老师只画了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赶快钻进去感觉如何?

 4.快抬头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引导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 (1)用图片, 认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

  (2)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 (3)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

 5.下面我们要演一个节目,老师扮演新疆老乡,谁愿意到前面表演?看,新疆老乡来了!

 (1)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到葡萄沟来玩儿,汉族小朋友长的真可爱,你们猜猜我是哪个民族的?你知道“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吗?(2)“我”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让你们“吃个够”是怎么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体会悟这个词) (3)请送给老乡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也好!(通过表演和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同时,让学生感悟老乡的热情好客……)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嘛。(版书热情好客)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带着感受读课文) 6.感情朗读:

 过渡:如此优美的语言,大家难道不想美美地读一读吗? (1)先听老师读,大家闭目想象画面。

 (2)带着自己的想象朗读这段话。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评读) (4)引导学生评价,以评促读。

 (四)学习第三段 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阴房看看,想想阴房是什么样。(发散思维,让学生异想天开)不过。他还有个问题要考者你:“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读课文, 看幻灯片,再讲一讲,可以创造语言,只要意思对即可。) 四、当堂练习 照样子写一写:

 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

  。

 五、归纳总结 1.回顾课文,自主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最大收获是什么? 看出来,同学们参观游览的真心。大饱眼福,大饱口福。就要离开葡萄沟了,难道你就没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咱们留言,哪怕写一句话也好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

 小结: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旅游到此结束,回家把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1.葡萄沟

  出产水果

 品种多

 葡萄

 五光十色 葡萄干

 色鲜味甜

  老乡

  热情好客

  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并能学习这种方法认识生活中的生字。

  2.教育学生认识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习使用比喻句。

  3.让学生学会联系句子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使用词语。

  4.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5.学习“我的发现”,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分类。

  6.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7.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

  2.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3.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好课件

 学生:准备一张火车票或其他车票。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师:孩子们,你们所认识的字是从哪里认识的?

 2.孩子们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

  3.引入新课。

  二、识字加油站。

  1.观察大屏幕上的车票,说说上面有哪些不认识的字。

  2.认识上面的生字:昌、铺、调、硬、卧、限、乘 3.读生字:同桌读、抽生读。

  4.拿出课前准备的车票,和同桌一起看看上面还有哪些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一认。

  5.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认识新字。

  三、字词句运用。

  1.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像什么?说一说。

  2.试着说一说。

  3.学习句子:

  (1)弟弟的鞋像鸟窝。

  (2)爸爸的鞋像小船。

  4.读词语:

  柳条

 云朵

 枫叶

 椅子

 路灯

 胡子

 5.你能用刚才那样的句子也说说上面这些物体吗?

 6.学生全班交流。

  (1)柳条像姑娘的发丝。

  (2)云朵像羊。

  (3)枫叶像邮票。

  7.师:你有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

 8.读句子,理解句子里词语的意思。

  隐蔽:即隐藏,这里指小灰兔藏在草丛里面。

  烦恼:困难,拿不定主意,心烦。

  流连忘返:这里指山水像画一样美,让人流连其中,舍不得返回。

  四、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 一、谈话引入。

  师:你们遇到过有事外出,但家里有没人的情况吗?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

 揭示新课:学写留言条

 二、学习留言条。

  1.阅读留言条。

  留言条 妈妈:

  外婆做了我爱吃的红烧肉,我就不在家吃饭了。外婆还要给你们带些好吃的,晚饭您少做点儿菜。

 小新

 11月4日中午

  2.看看留言条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应该怎样写?

 3.重点部分是正文,想想正文应该怎么写?

 三、学写留言条。

  1.从下面选择一种情况,写一张留言条。

  (1)去办公室还书,老师不在。

  (2)通知小芳明天上午九点到学校参加书法小组的活动,但是她家里没有人。

  2.学生写留言条。

  3.分小组交流留言条。

  4.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写得好的,在全班交流。

  第3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二、我的发现。

  1.请孩子们自由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2.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同桌互相交流,想想还有其他颜色吗?

 4.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

  1.出示名句:

  (1)桂林山水甲天下。

  (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2.自由读一读,不会读的字拼拼音。

  3.看谁能熟读成诵。

  4.想一想:还有哪些描写风景名胜的名言警句。

 5.搜集描写风景名胜的名言锦句。

  四、我爱阅读。

  1.请孩子们自由阅读画家乡。

  2.自由读,想一想:

  (1)文中讲了哪些同学的家乡?

 (2)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3)他们的家乡都有些什么特点?

 3.请同学汇报。

  4.你觉得阅读的乐趣在哪?

 五、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12

 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会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自以为是。

  教学重点、难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

  1、青蛙、小鸟图片。

  2、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课题:

 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听故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青蛙和小鸟的故事。

 三、探究新知: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课题是什么?(坐进观天)伸出小手写课题。

  生字组词:

 是谁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青蛙坐在井里干什么? 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想不想知道青蛙和小鸟在什么地方争论的呢?齐读第一自然段。

 青蛙坐在哪里?(井里)。请同学把青蛙放进井里。

 小鸟从哪里飞来?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小鸟从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你知道“井沿”是哪里吗?(生答)就请你来,让小鸟落到井沿上吧!(生到黑板放小鸟)

 师:井沿就是井的边,那你知道床的边应该叫什么呢?碗呢?桌子呢?(出示图片)

 想不想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一边听一边看看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3次)

 第一次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第二次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第三次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 谁来读一读青蛙的问话?指生读。青蛙生活在黑暗的井底,很久没有见到过朋友了,突然有一天小鸟来了,它是什么样的心情?开心、愉悦。朗读应是声音上扬。

 小鸟是怎么回答的?生读。一百多里远吗?一百多里,那就是飞了很远很远的距离啊,这个时候,小鸟会感到很累,很渴,谁再来读小鸟的话?(师读青蛙的话,指生读小鸟的话,两名同学读后全班读小鸟,突出“一百多里”

 体会小鸟的累、渴)

 请同学们分别扮演青蛙、小鸟、旁白。

  师:听了青蛙和小鸟的话,你知道它们是为了一件什么事情而争吵吗?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天)

 青蛙是怎么认为的呢?(指读)你知道“大话”是什么意思吗?大话:不真实的夸大事实的话。师:青蛙认为小鸟在吹牛,那它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师:那小鸟呢?(指读)(出示卡片无边无际) 你们知道“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无边无际:没有边际,形容非常大。

 那你们还能举例子说说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草原。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认真的进行练习,一会儿我们还要评出最佳青蛙和最佳小鸟,开始练习吧!(指生对读、男女声对读)师:现在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的很呢,同意小鸟说的请举手,那你们读小鸟的话一定很棒。同意青蛙说的请举手。

  师:看来我们一致同意小鸟的看法,那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大?(生回答)

  青蛙为什么笑了,它笑的对不对?青蛙自以为是,相信自己是对的,小鸟说的是错的,它在嘲笑小鸟。

 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它笑什么,它是怎样帮助青蛙的? 笑青蛙愚蠢。

 小鸟是怎样帮助青蛙的?生读。找出课文原文。

 现在谁把他们的三次对话表演出来?看看谁最棒。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会跳出井口来吗?

 师:看哪位同学的本领大,能把小青蛙劝出来。

  师:老师相信这只井底的小青蛙听了同学们的劝告,一定会急着跳出来,看看这无边无际的天空,这景色优美的大自然。

  四、当堂练习 演一演“坐井观天”这个故事。交流:学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五、归纳总结 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

 板书设计:

 12坐井观天 小鸟

  见多识广 青蛙

 见识短浅

 教学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13

 寒号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会写8个生字。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

  教学准备

 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

  2.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课题:

 1.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2.布置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 “?”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

  (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齐读。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三、探究新知

  5.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6.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

 (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课题:

 三、探究新知 (一)复习巩固,整体切人。

  1.根据简笔画,说话导入。

 2.整体回顾,说说这是一只(

  )的寒号鸟。

  (

  )的喜鹊。

  (二)学习2~5自然段。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

 2.检查,出示幻灯(1),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

  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出示小黑板(1):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4.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喜鹊怎么劝告?(结合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d.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三)学习6~9自然段。

  1.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师小结后出示小黑板(3):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点拨要点:

  ①问题b,比较 喜鹊说:“……”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②问题c,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③问题d,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9自然段。

  四、当堂练习 1.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结合完成作业本)

  2.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如果寒号鸟也做窝会是怎样的? 五、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寒号鸟

  懒惰

 勤劳

  玩睡——————垒巢

  直打哆嗦————住暖窝

  最后哀号————熟睡

  不幸——————幸福

 教学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14

 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11个汉字,会写“棵、谢、想”等8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时数 :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新课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见过葫芦吗?大家说说它是什么样子吧!   教师给学生呈现课件内容,结合图片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葫芦的相关知识,为本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与葫芦有关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那么题目中的“我”是谁啊?他得到葫芦了吗?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吧! 三、探究新知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师可以结合PPT资源,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初步感知与思考。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一)、学习生字,了解词语   1. 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呈现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词。

   2.学生自学   (1)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放声朗读,要求想办法把音读准。

   (2) 自学检查   (3) 纠音后再次朗读,教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所学。

   (4) 教师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例如:

   四、当堂练习   生字难关攻克后,教师请学生课下自由读课文并思考: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  二、导入新课   1.教师给学生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请学生认一认。

   2.自由读生字、词,记忆词语。

  三、探究新知 朗读感悟,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这里的“葫芦”和课题中的“我”要的是葫芦,两个“葫芦”的意思是一样吗?(句中的葫芦是一种植物,课题中的葫芦是果实) (2)“谢”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花瓣凋落)  (3)一般都说挂灯笼,这里为什么说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从图上看葫芦的柄很长,从藤上垂下来,像挂在那里一样。)   师:谁能看图说说这棵葫芦的样子?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几朵雪白的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大家都非常喜欢,从哪儿能看出种葫芦的人也喜欢呢?哪些词?  (最后一句)抓住动词(每天看几次)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这棵葫芦长得这么好,一定会长出大葫芦,实际是这样吗?小朋友来读第二自然段。

   师: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蚜虫怕什么?是什么意思?(有几只蚜虫不用怕,没关系,不要紧。)   师:精读什么叫“盯着”、“自言自语”、“赛过大南瓜”。

    “盯着”是一直用眼睛看着, “自言自语”是自己跟自己说话, “赛过大南瓜”是比南瓜长得还要大。

   读种葫芦人自言自语说的话,应该怎么读?(用高兴的语气来读,体会内涵,使感情融入到学生心中。)   师:蚜虫是什么意思?(蚜虫是害虫,专门吸植物幼苗、嫩叶的汁液,对植物有损害。)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葫芦上生了蚜虫,应该怎么办?种葫芦的人是怎么办的? 师:树上长了蚜虫,邻居和种葫芦的人都是什么态度?谁的做法对?为什么?分组讨论,互相学习,谈出自己的见解,反馈内容,互相评价。

   (邻居告诉他:“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   (邻居做得对,因为叶子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跟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   师:“快治一治”是什么意思?(赶快想办法消灭蚜虫。)   师:蚜虫是害虫,会吃叶子,种葫芦的人为什么说蚜虫不用治?(他想,他不要叶子,要的是葫芦,所以叶子上有虫没关系。)   师:读邻居、种葫芦人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劝说、惊讶/奇怪、不以为然)从读中体会感情,分角色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结果怎样?用笔画出有关语句,再讲一讲。

   师:读到这里,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可惜)指导读出惋惜的语气。

   三、当堂练习   1.那个种葫芦的人见到了葫芦变黄落下,心里十分难过,他后悔当初不听邻居的劝告。第二年,他又种下几棵葫芦,以后他会怎么做呢?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从这个故事中你能学到什么?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续讲故事: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   四、归纳总结 师:在邻居的帮助下,种葫芦的人明白了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了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改变了过去只盯着葫芦,不管蚜虫的做法,最终种出了他想要的葫芦。其实我们生活中也一样,当你有了小错误,别人提醒你时,你应当虚心倾听及时改正,否则也会像中葫芦的人那样后悔莫及。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口语交际:商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生活中遇到当自己拿不定主意时或与人意见不一致时,遇到苦恼的事时,都可以找人商量,学会商量是一种交际的技巧。

 2.通过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领,做到找人商量态度真诚以理服人,共同商量耐心倾听,设身处地,积极策划。

 3.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际实践,培养他们表达的自信心,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领,做到找人商量态度真诚以理服人,共同商量耐心倾听,设身处地,积极策划。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指板书)——学会商量。

 2.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写下了心中想与别人商量的事,谁来跟大家说一说?(指名说三个)

 3.老师做了有心人,发现这三个同学所写的事很有商量的价值。(请三位同学将自己的事读出来。)

  小结:是啊,同学们,商量的学问大着呢。生活中,当我们需要寻求别人帮助的时候、自己拿不定主意或与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应该——学会商量。

  二、创设情境,指导说话

 1.商量的任务:

 你值日那天因为你有事,所以你想和小丽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该怎样跟她商量呢?

 2.请在4人小组内讨论交流。

 请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汇报。

  3.讨论:怎样说,小丽才更愿意和你调换值日的时间呢?

 4.总结学习商量的方法。

  三、再创情境,集体讨论。

  1.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样跟别人商量。

  (1)向同学借的书没有看完,想再多借几天。

  (2)最爱看的电视节目马上就要开始了,但爸爸正在看足球比赛。

  2.注意商量时就做到:

  (1)要用商量的语气。

  (2)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3.开始讨论,也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下来。

  4.全班交流。

 5.将大家的交流成果择优写一写。

  四、说收获。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会写生字观、忙、呼、如。

  3.积累关于语言的词语,学会使用形容词: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

  4.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

  5.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锋(刀锋)(锋利)蜜(采蜜)(蜂蜜)蜂(蜜蜂)(黄蜂)幕(开幕)(闭幕)扫(扫地)(打扫)慕(羡慕)(爱慕)墓(扫墓)(墓地)抄(抄写)(抄录)炒(炒菜)(吵闹) 2.读生字: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学生动手连线。

  4.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5.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小结识字的方法。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一言不发

  不言不语

  三言两语

 千言万语

 豪言壮语

  少言寡语

  自言自语

  甜言蜜语

 2.你可以将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吗?试试看。

  3.选两个说一句话。

 全班交流。

 读句子。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2)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6.和同桌用“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说话。

  7.全班交流所说的句子。

  8.补充句子。

  (1)

 天空飘着

 气球。

  (2)

 池塘开满

 荷花。

  9.学生汇报。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

 一、直入课题,了解诗人

  1.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江雪》。

  2.板书:《江雪》,学生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江上雪景)。

 二、检查预习,读准诗句

  1.出示全诗。

 2.指名朗读,齐读。

 3.解疑: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词了吗?

 4.送词入诗说诗意。

 5.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

  6.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整首诗。

  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

  1.体会环境的寒冷寂静

  2.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

  3.体会渔翁精神的不屈

  4.总结,感情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四、我爱阅读:

 骑驴

 1.读一读。

 2.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故事讲下来。

  3. 讨论:老爷爷应该怎么做呢?说说为什么?

 4.全班交流。

 5.师小结。

  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15

 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大禹治水虽然吃尽千山万苦,却仍意志顽强的语气。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洪灾、无家可归”等,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洪水的凶猛,了解大禹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

 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揭题,

 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齐读课题。

  2.你能用洪水

  淹没

 毒蛇猛兽

 恢复

 安居乐业上几个词语说说课文讲了生一个什么故事吗?

 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样的洪水呢?快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三、探究新知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读完了吗?在这段话中,你认为哪些词最能看出洪水的凶猛?把它们圈出来。

  2. 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1)哪些词语写出了洪水来势凶猛?(泛滥

 淹没

 冲毁 )

 (2)抓住这些词语,你能读出洪水的凶猛吗?

 (3)淹没了田地,人们将——

  冲毁了房屋,人们将——

 谁再来读读?

  3.多么悲惨呀!谁再来读读?

 过渡:这一切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所以——

 学习第二自然段 板块一体会“治水”决心

 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1.指名读。是啊,洪水摧毁了家园,害惨了百姓,真该治一治它!板书:治好它

 2.谁愿意做禹,再把决心表一表?(决心还不够坚定!决心很大)

 3.咱们一起来表表决心。(齐读,读好“下决心”)

 过渡:禹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小节,边读边画出禹做了哪些事情?

 板块二感受大禹的无私 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据说禹为了寻找治水的好办法,他的脚跟泡烂了,脚上的皮磨破了,汗毛都磨光了。这么多的苦都尝遍了就叫做吃尽了”

 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大禹?(…………)

 板块三 感知“治水”之智

 没有挖土机挖河,没有炸药炸山,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大禹劳动时怎么干的?多不容易呀!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生有感情地练读。

  读到这儿,老师不由得想起了禹的父亲鲧(gǔn),他治了9年的洪水,采用的是堵的方法,治水没有成功。禹吸取了父亲的教训,这种引导洪水流入大海的方法叫——疏,治水最后取得成功,从这里你能看出禹是一个怎样的人?(聪明,爱动脑筋、肯吃苦、有智慧)

 感受禹治水的艰辛和智慧。

  过渡:禹治水13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课文第三自然段就有一个,请小朋友读一读,然后请读得认真的小朋友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四、合学展学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1.大家读得很投入。

  谁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2.故事听完了,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谁刚才读得最用心!你会填吗?

 3.出示: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

 禹的儿子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4.禹真的不想妻子和儿子吗?那为什么到家门口也不进门去看看?谁代表大禹说句话?

 5.是的,禹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造福,真是——大公无私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叫作——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齐说)

 五、归纳总结

 1.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十三年啦,禹一心一意扑在治水的工作上,终于“洪水被制服了”,洪水像听话的孩子,在各条河道里乖乖地流向大海,不再淹没农田,不再冲倒房屋。

  2.让我们怀着对大禹的感激之情,一起读读最后一段。

  3.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你觉得这还是什么样的日子呀?(幸福、快乐、安居乐业)

 4.假如你是老百姓,你想对禹说些什么? 5.是的,所以呀,大家非常感激大禹,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6.为了纪念他,人们还为他塑了像,你能代表当时的百姓表达一下对大禹的感激之情吗?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像大禹这样的伟大英雄多得数不请,有:开天的盘古,补天的女娲,尝药的神农,射日的后羿……课后,我们多读读这些故事,不知不觉,我们身上也会感染他们的优秀品质,也许有一天,你的名字也将代代相传。

  指导书写,阅读链接

 指导生字:

 洪、灾、难、道等 1.观察字形:这些字分别是什么结构?

 2.师指导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教材上的第75页习题

 2.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推荐阅读神话故事《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教学板书:

             15 大禹治水           奔走 疏导

  开通          13年 三次过家门 一次也没进  安居乐业 教学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16

 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朱、攻、守”等于1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悟革命领袖不畏艰险、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2.难点: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朱德同志像、扁担图片或实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训练

 二、谈话导入

 1.谈话。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对关怀人民的革命领袖毛主席产生了敬爱之情,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老一辈领导人。

  2.课件或图片出示朱德像。认识“朱德”这两个字。

 你们知识他是谁吗?

 3.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朱德的什么事呢?

 板书:朱德的扁担,请你们读一下课题。

  三、探究新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圈出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遇到不懂的词句和问题作记号。

 2.小组学生互读、互查、互教生字读音,互相解疑。

  教师巡视,了解生字认读情况。

 3.集体认读生字词。

  朱(朱德)(朱红)扁(扁担)(压扁)扁(扁担)(压扁)担(担子)(扁担)志(志气)(志向)志(志气)(志向)敌(敌人)(敌军)抽(抽到)(抽签)陡(陡坡)(陡峭)难(困难)(难办)斗(北斗七星)(升斗)仗(打仗)(仗势欺人)疼(心疼)(疼痛)根(树根)(根本)根(树根)(根本)料(意料)(预料)敬(尊敬)(敬爱)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手势告诉老师,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2)请三名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能读正确。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这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先评读,再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粮。战士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后来朱德在扁担上写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大家就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担了。]

 4.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

  (1)什么是“斗笠”?

 (2)“会师” “不料”是什么意思?

 (3)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不藏了?

 5.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采用不同方式解疑。

  (1)利用实物、图片、插图解决以下问题:

  (2)引导学生带着质疑3读课文,找有关的句子,初步了解战士为什么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

  ①让学生带着质疑3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②让学生读有关的句子,说说战士藏扁担和后来又不藏的原因。(因为战士心疼朱德,所以要藏他的扁担。后来大家敬爱他,不再藏他的扁担。) 板书:心疼敬爱

  第二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训练 二、导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研读、感悟、理解战士为什么心疼朱德。

  1.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哪些地方让战士心疼,找出相关的词句。

  2.小组交流。结合自己找的词句,谈看法,互相补充。

  3.集体交流。

  (1)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从“不远”这个词看出敌人离井冈山很近,是要进犯井冈山。朱德到山下挑粮会遇到危险。

  (2)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①想想“五六十里”是多远,要走多长时间。(天不亮出发,开黑才能回来。)

  ②陡峭的高山,你有什么感觉?(难爬、累、喘不过来气。)

 想想朱德还要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走这样难走的路就更难更累了。

 ③指导朗读:评读、赛读。

  谁能把挑着粮爬这样的山,来回走五六十里那种艰难的感觉读出来。

  (二)研读读课文,感悟理解。

  这节课,我们再认真读书,找找大家因为什么敬爱朱德同志,而不藏他的扁担。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请你们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找找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找到答案的。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体研讨。教师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

  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看法。

  (1)课件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

 ①朱德为了不让大家再藏他的扁担,就在扁担上写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②从“不料”这个词看出朱德这样做是大家没想到的。从这句话能看出战士藏扁担是挡不住他和大家一起挑粮,共度难关的决心。

  (2)课件出示句子: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①大家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所以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四、归纳总结

 读了《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战士心疼朱德而藏他的扁担。当大家看到““朱德的扁担”五个字,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而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五、当堂练习 板书设计:

 16朱德的扁担 战士们藏扁担 朱德找扁担 (以身作则,同甘共苦) 教学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17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 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了解,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在我们国家的南部有一个优美的地方,那里的风土人情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我要介绍的地方就是云南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傣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节日就是泼水节,这么开心的活动大家想去体验一下吗?

 2.教师(板书:泼水节)相机认识生字“泼”,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写得窄一点,右边是个发,水泼头发,泼泼泼。

  3.教师播放傣族泼水节的课件,初步感受泼水节的热烈场面。

  4.谁知道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

 5.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介绍一下你查的资料。(每年凤凰花开的时候,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6.谁知道傣族人民居住在哪儿?(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 西双版纳地区)

 7.再观察图画,图上的人们表情怎么样?穿着什么手里拿着什么?(人们喜气洋洋,兴高采烈,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头上包着头巾,多数人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 头巾。人们手里有的拿着碗,有的包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8.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还抽出时间与傣族人民一起共度泼水节,把幸福和 欢乐带给了傣族人民,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总理和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

  9.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课文,从中寻找答案。

  二、探究新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思考:

  (1)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初读情况(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主要讲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情景。)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领读,齐读。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1~3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这短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开时就是泼水节到来时,凤凰花是什么颜色的? (火红火红的)

 (2)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今年”指哪一年?(今年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人们特别高兴。“今年”指1961年)

 (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们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画出描写人们动作的词语。(敲起

  赶来

  撒满

  欢呼)

 如果把“赶来”换成“走来”行吗?为什么(“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大家都愿意来到最热闹的地方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听说周总理也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总理,大家恐怕来晚了,赶不上和周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个大早。)

 人们把最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表示人们对总理的无限热爱,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和最亲的亲人时的一种礼节。由此可以看出总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

 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一读有关句子。

  “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江面驶过很多轮船,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非常热闹。)“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 什么心情?应该怎样读?(人们渴望见到总理,今天愿望终于实现,人们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用欢呼声表达自己的情感。读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4~6自然段

 (1)读第4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一自然段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以及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的情景。)

 (2)看图上总理的服装,他 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画出这一段中描写总理动作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接过 、敲着、踩着、跳舞。说明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和人民是一家人。)

 (4)小组学习第5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民祝福。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他健康长寿。)

 (5)齐读第6自然段,这一段写了什么?(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把节日热烈、欢愉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4.学习7~8自然段

 (1)这两个句子各用上叹号表达了什么?“幸福哇” “难忘啊”提到句子前面起突出和强调作用。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难忘的?(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把幸福欢及好的祝愿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3)齐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难忘”。

  三、归纳总结

 我们为有这样的总理而感到骄傲与自豪,让我们齐读课文,来表达我们队总理的热爱吧!

 1.齐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当堂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填空,再读一读。

  (

  )的地毯

 (

  )的龙船

 (

  )的头巾 (

  )的花炮

 (

  )的泼水节

 (

  )的山峰

  (鲜红的地毯

 漂亮的龙船

 水红色的头巾

 好看的花炮

  难忘的泼水节

 高高的山峰)

 板书设计

  17 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

  傣族人民

  泼呀,洒呀

  笑哇,跳哇 教学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教学目标:

 1.看懂图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讲故事。

  2.培养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培养认真倾听和乐于表达、交流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爱阅读的习惯。

 重点难点:看懂图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讲故事。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活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明确要求

  1.早就听说我们二年级一班的孩子们个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能写善画,很会看图讲故事、编故事呢?

  2.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看图讲故事、编故事。有没有信心?再大声一点!

  3.请你们把书打开81页,这节课我们要看这幅图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听老师读图下的两段话,看看有会么要求?(板书:看——想——说)

  二、观察图意,指导方法

  1.引入课题,出示图画。

 (1)请你们看,图中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事?

  (2)学生自由看图,看懂了举手向老师示意。

 (3)孩子们:请把书放好,看大屏幕。你们看懂了?

  2.观察图意,分图说话。

  (1) 幻灯片出示第一幅图

  ①看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②他们吃饭是在什么时候呀?

  ③他们在什么地方吃饭呢?

 ④把时间、人物、地点、事情连起来说说。板书:(吃饭)

  (2)幻灯片出示第二幅图

  ①大家看看第二幅图,图上又来了谁?

  ②孩子在做什么?爸爸开门做什么?(板书:看书)

  (3)幻灯片出示第三幅图

  ①仔细观察第二幅和第三幅图,看看孩子和爸爸有什么变化?

 ②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第三幅图。

  (4)幻灯片出示第四幅图

 ①餐桌前是谁和谁?谁不在?猜猜他做什么去了?

  ②同学们刚才说得真好,那第四幅图谁来说说呢?

 (5)幻灯片出示第五幅图

  ①猜猜妈妈可能会说什么?

 ② 谁能来说说?

 (6)幻灯片出示第六幅图

  ①猜猜第六幅图可能画的什么?

 ②把你想像的画面用语言进行描述。

  3.完整叙事,交流评价。

 (1)那你们能把六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请看要求,(幻灯出示)齐读,按要求试着跟你的同桌说说。请同桌同学互相补充。

 (2)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介绍一下?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完后可以评价,也可以补充。

 (3)你觉得自己说得怎样?

 (4)抽生评价。

 三、创设情境,表演故事

  1.刚才同学们编的故事都很不错,你们愿意做个小演员,把你们编的故事演一演吗?(幻灯出示图片),读题目要求,想一想:这个故事需要几个角色:小明、爸爸、妈妈,剩下的小朋友就请做观众,对于成员的表演提出合理的建议,然后轮流进行表演。好,现在开始吧!

 2.小组代表上台进行故事的表演。

 四、感悟故事,拓展升华

  1.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2.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节课大家学到了很多:A、养成阅读的好习惯。B、学会了怎么样说清一件事。C、在交际活动中,培养了认真倾听、合作的良好交际习惯,老师把大拇指送给你们!。

 3.老师还给大家推荐一部非常好看的书《绿影仙踪》,我们也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五、总结 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很美好、很可爱,同时,书中也有许多乐趣,让我们畅游书的海洋吧!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学会根据词语的意思猜测多音字的读音。

  3.要求学生熟悉句号、感叹号、问号,掌握句号、感叹号、问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

  4.学习“我的发现”,会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等方法识字。

  5.积累关于励志的名言,培养阅读和积累励志名言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名言的魅力。

  6.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要求学生熟悉句号、感叹号、问号,掌握句号、感叹号、问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读生字: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讨论:你还知道哪些车或船?

 下雨车,下雨车,边下雨 来边唱歌。

  洒水车 长长一条龙,走路轰隆隆, 跨河又钻洞,呜呜向前冲, 载客又运货,运输立大功。

  火车 用脚踩,不需要用汽油的车。

 自行车

  要排队等,一个一个投币 才能坐的车。公共汽车

  失火的时候一定需要它帮忙。

  消防车 抓坏人的时候,警察就会开着它出来。

 警车

 小朋友真棒!都猜对了 4.小结识字的方法。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看谁读得准。

  2.看谁能给这些多音字注上拼音。

  3.师出示正确的拼音,生检查自己的注音情况。

  4.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多音字还有哪些?

 5.我会选一组多音字说话。

  6.请同学交流汇报。

  7.感受标点符号的奥秘。

  句号:表述完整的一句话。

  问号:用于问题的末尾。

  感叹号:又称惊叹号、叹号,用于句子结尾,表示惊讶。主要用在感叹句的句末,表示强烈的感情。

  8.学生试着给3个句子打标点。

  (1)一阵秋风吹过

 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2)我们去公园玩

 公园花真多呀

 (3)这棵树的叶子真奇怪

  是什么树呢

 9.想一想一般以什么词结尾的句子打问号?什么词结尾的句子打感叹号?

 10.你能说一句问句和感叹句吗?

 三、我的发现。

  1.先观察,再读一读,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巴 —把 爸 吧 包 —饱 抱 炮 方 —放 防 房 青 —清 晴 情 马 —妈 蚂 吗 2.请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3.体会形声字的特点。

  4.感叹中国汉字的魅力。

  四、我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多音字引入新课。

  二、日积月累

 1.师:孩子们知道我们今天要积累什么吗?

 2.打开83页,读读:

  (1)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2)志当存高远。

  -----《诫外生书》

 (3)有志不在年高。

  -----《传家宝》

 3.读了这3个句子,你还想再了解些什么?

 4.简要了解出处及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告诉我们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南朝《后汉书·耿弇传》中《临淄劳耿弇》(刘秀):“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志当存高远,志:志向。存:怀抱。是指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出自《诸葛亮集·诫外甥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有志不在年高,下句是无志空长百岁。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心里有远大的志向要从小就培养,心中没有理想,到老也是白活。

  5.想一想,这3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6.同桌交流:你有什么志向?有什么目标?长大以后要做什么?

 7.全班交流。

  8.师小结:作为小学生,我们也要有自己的理想,只要心中有了理想,我们便会为之奋斗,最终取得成功。

  三、我爱阅读:

 鲁班造锯

 1. 读一读。

 2.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3.讨论:鲁班是根据什么来造锯的?

 4.和同桌讲一讲鲁班造锯的过程。

  5.鲁班根据小草上的小齿便发明了锯子,那人们还根据大自然中的哪些动植物及现象有了新的发明的?

 6.请同学交流。

  7.拓展:你想根据生活中的哪些特别进行发明创造?仔细想一想。

  四、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18

 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学习11生字;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1.认识诗人李白。

  老师:李白是什么人?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静夜思》、《古朗月行》——)过渡:小朋友,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电脑出示一座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夜深了,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板书:夜宿山寺) 2.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3.读准下列字音:寺、宿、摘、恐。

 (认读生字时,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如:“寺”和“诗”,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 三、探究新知

 老师:小熊猫提醒大家,请个别同学读一读。

 (电脑出示读诗歌的要求:1、 身子坐直。2、眼离书一尺远。) 老师:请小朋友按照小熊猫的要求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

  2.个别读、集体评、再读、再评,教师纠正个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过渡:大家齐读好不好?(教师重提小熊猫的要求后,学生读。)

 3.现在,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游览一翻吧!(电脑出示:山、星、诗)

 过渡:李白沿着蜿蜒的山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这座高山。在夜色中,他还登上了山顶的寺庙的这座高楼,站在这么高的楼上,他会想些什么呢?

 4.学生回答。

  教师:小朋友觉得李白这时候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座楼实在是太(高)了。那他是怎样描写楼高的呢?

 5.学生读出第一个诗句:危楼高百尺

 教师:从这行诗里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并说出“高百尺”的含义。

  6.悟诗情。

  过渡:小朋友,回忆以下,刚才,我们跟着诗仙李白一步一步地登上了高山,登上了山顶寺庙的这座高楼,面对此情此景,李白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我们一起读——

 我觉得还不够,再一起来。小声——真是美呀!小朋友,天上真的有神仙吗?(没有)可以摘星星吗?这是诗人的大胆想象。他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学生回答:因为这座楼太高了,太高了。(板书:高)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美妙的诗句呀,小朋友是不是很想很想——(电脑出示“要求”)

 ⑶我想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首诗。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活动,同学们之间合作完成。

  教师巡堂参与。

  教师:谁想?你想?——想的都起立,还有谁?还有谁想表演?先背还是先演?先背,加动作演。

 个别学生说。

  教师:老师也想说一说,那得闭上眼睛,听老师说得美不美。(悠扬的美不美?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怎样的图画?画下来,谁愿意上来画? 五、当堂练习 (1) 填诗背诵 夜宿山寺 (

 )(

 )高百尺, 手可(

 )(

 )(

 )。

 (

 )(

 )高声语, (

 )(

 )天上人。

 (2)指名背诵 六、归纳总结 小朋友,画得怎样?美不美?今天,画美、诗也美,李白的优秀作品还有很多很多,小朋友在课后可多去看一看,读一读,下一回,咱们要开一个诗歌朗诵会,到时候,相信大家的表现会更出色。

 教学板书: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课后反思:

 敕勒歌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学习用动静结合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大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体会敕勒族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感受作者那种对大草原那种无比喜悦和热爱之情。

 4.学生会背诵这首民歌。

 教学重点:

 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一)歌曲导入: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 (课件中出示标题)

 (二)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探究新知

 (一)朗读指导:

  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

 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问题,生答,然后归纳,利用课件出示答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两分钟)

 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二)、重点分析: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从诗中看到了什么?(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天高地阔  辽阔无边    热爱家乡的情感

 诗中将天空大地,用与牧民们日日相伴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4.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

  5.在浩瀚苍茫的自然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四、当堂作业 背诵: 诗歌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背诵诗歌,同时请用心去感受诗中优美的景色。学生自行背诵三分钟,然后分男、女生检查两遍

 五、作业:

  将《敕勒歌》改写为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

 板书设计:

            敕勒歌

      苍苍  茫茫  静

         (辽阔无边)

      草低  见牛羊   动

         (茂盛肥壮)

  课后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19

 雾在哪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淘、淘、顽”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于、论”等8个字。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1.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2.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3.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4.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 (一)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 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说道:“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看来,再也没有可藏的了。

 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1) 第一组:“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

 (2) 第二组:“桥梁、淘气、岸边、应该”。

 重点指导识记:梁——为何有“三点水”有“木”(渗透自理);该——刻、孩(与形近字区别)。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雾,是个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

 4.朗读感悟“雾的自言自语” 5.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

 6.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7.指导写字 出示“暗淡、消失”两个词语,观察本课要写的“暗、消、失”三个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8.动笔临写。

 9.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很多东西。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躲藏、海岸、淘气、悠闲、应该、甚至、桥梁。

 2.雾把整体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2. 二、朗读感悟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第2~5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

 出示:淘气的雾把

  藏了起来,无论

 还是

 都

  。

 2.学习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无论

 还是

 都

  ”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3.同桌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4.朗读第4、5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

 三、当堂练习 1.想象说话: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

  藏了起来,无论

 还是

 都

  。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4.指导写字 5.出示“于、论、岸、屋”等字,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6.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7.展示评改。

 四、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雾,并且学了雾是个淘气和顽皮的孩子,他会藏起很多东西。这样对于雾有了一定的了解。

  板书设计:

 19雾在哪里 淘气

 顽皮

 笼罩山川、树林、学校

  课后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20

 雪孩子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唱、赶、旺、帝"等8个汉字,认识1个偏旁"子"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1.板书"孩子"教认"孩"字,再出谜语让孩子们猜一猜:说是花,不长叶子不结果,没有树根没有杈,漫天遍地都是花。得出答案,再补上雪字。

  2.激趣:雪孩子是什么样的

 猜谜语:雪花飘,他就到, 站雪里,戴草帽。

 身穿一件白皮袄, 不怕冷来就怕热, 只能站岗不能跑。

 3.课文说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学习21、雪孩子(孩子们读题) 三、探究新知 (一)看图自读课文

  1.仔细看图,想想图上画了什么?

  2.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

  (二)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组词:

 1.指名接读课文,互相评价。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议论: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先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变成水) 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还会回来吗?(让学生看黑板的简图,为孩子们了解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2.指导朗读

 本课朗读中要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

 如:房子上、树上、地上的"上" 休息的"息" 不,雪孩子还在呢!瞧,太阳晒着晒着,它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要读得慢些,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

 你喜欢雪孩子吗?用一句话夸夸他。

 (四)、想想说说

 1.看图,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你想对雪孩子说些什么? 这么可爱、善良、勇敢的雪孩子,我真希望他能再回来。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来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有创意的表达。这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求证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四、当堂练习 续编故事 :《雪孩子又回来了》,想像小白兔与雪孩子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五、归纳总结

 第二课时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新课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答课后练习题: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小结:一个多么可爱的雪孩子啊,他纯洁善良,助人为乐,舍己救人。危急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兔子,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探究新知 (一)分小组自学生字

 1.认字

 注意读准"柴、奔、烧、知"4个字的字音。

 "起、玩、往、觉、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变化来记忆。可以进行同音字比较"化-画,到-到,只-知,还-孩"。

  2.写字

  写好"唱、轻、谁"等。

  三、当堂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雪孩子变成了… 2.布置作业 :

 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雪孩子》

 怎样的雪孩子? 哪里去了? 会回来吗?  

  ↓

 ↓ 

  ↓      为救小白兔

   飞到空中  

 舍己救人

 课后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熟悉的事物认识生字,认识生字椰、壳、漠、骆、驼、骏、悬、崖。

  2.认识象声词,了解他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

  3.了解关于天天气的成语,并感受天气的变化莫测。

  4.了解拟人句的特点,并能试着说一说拟人句。

  5.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图画。

  6.培养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并能将讲述的故事用通顺的语言进行描述。

  7.通过对比,识记容易写错的生字。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易错字的习惯。

  8.熟读并试着背诵《数九歌》,了解冬至过后的数九节气。体会人们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分配: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请孩子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认一认。

  2.读一读:自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按一定的标准将这些词语分类。

  4.师:你们觉得我们国家的汉字有趣吗? 二、字词句运用。

  1.试着读一读,看谁能将这些字读准。

 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步骤。

  第一步:确定所要查的字的部首,数出这个部首有几画。

  第二步:在“部首目录”里找出这个部首所在的页码。

  第三步:按照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所查字的部首。再数数除去部首还剩几画,就到相应的位置找到所要查的字和在正文中的页码。

  第四步:按照页码,在正文中查到所要查的字。观察它的拼音和意思及组词等。

  2.按照刚才的方法,学生自行动手查:亏、申、丹、州、乃。如果有不会查的,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3.学习描写天气情况的词语。

  (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拼读。

  云开雾散 微风习习 冰天雪地 风雨交加 云雾缭绕 寒风刺骨 鹅毛大雪 电闪雷鸣 (2)你能说说这些天气来临时的情景吗?

 (3)这些天气情况,你喜欢哪些?不喜欢哪些?为什么?

 (4)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天气情况的词语?说一说。

  (5)我会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说话。

  3.学习拟人句。

  (1)自由读句子。

  ①“我要把自己藏起来。”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②风拿了我的毛巾跟手帕,擦过了汗,都扔到地上了。又拿了妹妹的圆帽子,当作铁环滚走了。

  (2)你感觉这些句子有趣吗?有趣在哪些地方?

 (3)感受句子的特点:把雾和风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这就叫拟人。运用拟人,不 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的感情。

  (4)我也来写写拟人句。

  (5)请同学汇报交流。

  三、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课后我们将选出我班看图写话小能手,你们有信心写好吗?

  二、看图说词语。

 1.(课件)出示图片:

  师:请你仔细观察图画,然后说一说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生:学生观察后,说一说想到的词语。

  师: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你们一定能完成这次写话训练。

 三、看图写话指导。

 师:在写话之前,我们要了解写话的要求。

  出示写话要求: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动物?他们在干什么?想一想 他们会说什么?请用几句话把图上意思连起来写一写。

  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有什么要求。

 师:在黑板上板书:时间、地点、动物、事情、想像。

 师:在写话前,我们要仔细观察图画,观察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

 (一)指导观察图画。

 师:我们的观察顺序是:整体——部分——整体。

 师:

 观察整幅图画,你能给这幅图定个题目吗?请你把它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汇报。

  师:看了图画,你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谁想出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一说。

  学生说。(有一天)

  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请你说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图上有哪些动物?

  图上的老鼠在做什么?请你说出来。

  学生说一说。(玩电脑)

  这时猫在哪里?

  想一想老鼠此时的心情怎样?

  (二)指导写话。

 下面我们进行写话训练,就以《猫和老鼠》为题写一写。

  师出示例句:

 有一天,老鼠在(

  )玩,老鼠正玩得(

  ),这时,电脑里(

  ),老鼠见到猫,(

  )。

  让我们一起读例文。

 写完整一段话,要注意交代清楚什么?

  看板书说一说。(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四、学生看图写话。

 1.写话。

 2.师巡视,并指个别指导。

  3.指名读一读写的话。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可认真啦!学到了看图写话的好方法,让我们说一说看图写话要注意什么。

 同学回家后,继续写好看图写话,我们下节课评出看图写话小能手。

  第三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师:你们平时经常写错字吗?遇到容易写错的字你们是怎么处理的?是一直让它错下去?

 2.全班交流。

  3.师:今天我们将学习解决易错字的方法。

  二、展示台

 1.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处理易错字的,一起来看看吧。

  2.读一读,把平时你也容易写错的字圈起来。

  3.你也学学书上的办法将这里边到再在你还容易写错的字也单独记下来,时刻提醒自己。

  4.给你们5分钟,将你们平时容易写错的字在笔记本上用相同的方法记下来。

  5.同学们展示自己收集的易错字,提醒其他同学。

  三、日积月累

 1.出示数九歌。

  2.学生自由读一读,借助拼音把数九歌读通读熟悉。

  3.再读数九歌:自由读、同桌读、分男女读、全班齐读。

  4.简要理解数九歌的意思。

  5.试着背一背。

  四、老师总结,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 一、 导入

  1. 你们数过星星吗?你觉得满天的星星怎么样?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初读,指明分段读课文。师:如果请一个小朋友读一个自然段要请几位读?

 三、 研读课文

  1.读了课文,现在知道数星星的孩子是谁了吗?(出示词卡:张衡) 2.你们从哪里知道的呢?(出示最后一段) 自己读读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汉朝:汉朝距离现在已经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板贴词卡汉朝、天文学家)

 3.现在你能用上这几个词语来介绍一下张衡吗?自己试试看。

 4.那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请你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出示: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5.我们要来演一演张衡,也来数一数星星。要想演好,必须先好好的读这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该怎么演?

  6.现在我是奶奶,谁愿意做张衡来表演?请一个小朋友来给他配音,来读读这句话,其他小朋友来做导演,导演更厉害,你要根据这两个句子,来看看他哪些地方演的好?哪些地方不够好?(放两把椅子)

 生表演,评价(重点指导:仰、靠、数,相机板书) 请你再来演一演把。导演们来给他配音。

 7.我们读书的时候就应该养成边读边想边圈圈点点的好习惯,请大家在课文的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下面加上点。

  8.现在让我们来到1900多年前的汉朝,然我们一起来做张衡数星星。

 师: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张衡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

 (张衡,开始数吧。)

  9.你数到了几颗?你觉得怎么样?你觉得张衡数的怎么样?那张衡不累吗?为什么还在数?朗读。

  四、老师总结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21 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学会1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就已经学过寓言了,谁来说说什么是寓言? 找学生说,出示课件 。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片关于狐狸和老虎的寓言故事:

 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狐假虎威”领读课题。

  问:

 “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ǎ、jià)在这里应读jiǎ,为什么这样读,是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大家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了,大家加油啊! 三、探究新知

 (一)初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同时思考: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3.再读课文,思考:“假”可能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猜到是“借”的意思。)

 4.为什么你确定是“借”,让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谈理由:

  5.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

  6.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查字典确定“假”的意思(板书:借。)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虎之威”

 (1)出示练习:你觉得狐狸是一只(

 )的狐狸,老虎是一只(

 )的老虎。那谁厉害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结合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思考:究竟是狐狸厉害还是老虎厉害,说说你的意见。(窜,逃窜;扑,拍打;窜说明狐狸本来是很害怕老虎的,想很快逃走。“扑”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是很厉害的。)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老虎的威风来。

  2.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体会“狐之猾”

 过渡:面对饥饿、凶猛的老虎,狐狸的生命危在旦夕。它被老虎逮住以后怎样了呢?我们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1)各自轻声读第二至五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狐狸讲了几次话?(三次)应该怎么读?

 (2)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和狐狸、老虎的心理。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探究哪中读法更合适?

 (3)学生练读。指名读。(如果学生读得好,提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读?如果读得不足,则引导学生对 “骨碌碌、”“扯着嗓子”、“老虎一愣”进行理解。第一句话扯着嗓子是想掩饰它内心的恐惧,用气势来吓唬老虎,第二句话讲老虎不敢吃的理由:我是老天爷派来管理你们百兽的……第三句话讲狐狸故作镇静:你不怕,那你就吃吧。让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才能把老虎镇住、蒙住、骗住。)

 练习:孩子们,你们看狐狸真是一只(

  )的狐狸!放了狐狸是因为老虎被(

 )。

  (4)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这时老虎会怎么想? 老虎的“愣”正表现了它勇猛有余而智慧不足的特点,狐狸正是利用了这个特点才骗到老虎的。

 (5)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6)讨论后回答。回答后学生联系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三)学习六、七、八自然段。明白“谁之威”

 (1) 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说图意。

  (2)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默读六、七、八自然段想一想:狐狸、老虎和其他野兽的表情怎样?

 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下列板书:

  “狐:

 摇头摆尾

 神气活现”“虎 :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3)指名表演:请五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猴子、小白兔、野猪、梅花鹿。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对不对?

  通过导演理解: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什么意思?

 (4)纳闷什么意思?(因为疑惑而发闷)野猪、小鹿、兔子为什么纳闷?它们纳闷的原因是:过去狐狸可没有这么威风呀,今天它怎么会这么神气活现起来,走起路来也跟往常不一样,摇头摆尾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5)为什么它们撒腿就跑?读“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

 (6)体会老虎、狐狸和野兽的不同表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练习:事实上狐狸是借着(

 )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所以“狐假虎威”的意思是说(

 )

 “假”的意思是(

  )。板书“假”“威”的意思。

  (7)从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看出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狐狸走在老虎的前面,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百兽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百兽是看见老虎才跑的。所以说,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四)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

  1、拓展思维:接着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想一想,说一说。

 2.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3.以“狐狸到处行骗干坏事”为题编一个小故事。

 四、当堂练习 1.(

 )头摆(

  )

  东(

  )(

  )望 (

 )气(

 )现

 狐(

  )虎(

 )

 2.比比组词

 派(

  )

 爪(

  )

 胆(

  )

 旅(

  )

 瓜(

  )

 但(

  )

 五、归纳总结 我们不仅从语言上,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狐狸的狡猾。它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比喻一种人,什么样的人呢?(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

 板书设计:

 21 狐假虎威 狐→(假)虎 先行

 随后 ↘

  ↙ 百兽都跑

 课后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22

 狐狸分奶酪 教学目标:

  1.会认识捡、酷、俩、始等12个新字,会写奶、吵、急、第等8个生字。

  2.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

  3.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的狐狸的品性。

  4.能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狐狸的形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同学们,打开你的回忆的闸门,想想,你们曾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想好后告诉我。并说说讲了狐狸干什么了?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题目)《狐狸分奶酪》 三、探究新知 (一)走进故事

 感悟道理:我们先来学习《狐狸分奶酪》

 (1)这篇课文讲了狐狸干了什么事?

 (2)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狡猾、聪明、奸诈、善辩) (3)你从文章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小朋友,故事中的狐狸是不是够狡猾的?狐狸一口一口吃掉奶酪。假如,两只小熊相互谦让,不给狐狸可乘之机,那块香甜的奶酪不就不会落入狐狸的口中了。狐狸分奶酪的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在面对物资分配的时候不能让外人来插手,要有团队信任,要相信自己的队友,过分得斤斤计较反而失去的更多,对自己的小伙伴不应该内讧,要一致对外不能让敌人钻了空子。相信自己的敌人不相信队友的人最后只能让敌人抢夺你们的胜利果实。

 (4)指导朗读

 分角色,注意对话。两只熊,一只狐狸

 (5)让我们回顾一下是怎么阅读《狐狸分奶酪》这篇故事的内容。

  (6)简单汇报 狐狸说,他分得很公平,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如果你是小熊,会怎么做? 狐狸是故意分成半边大,半边小的,对吗? (二)童话的特点:

  (1)拟人化描写

 (2)想象丰富

 (3)有趣有理

 四、归纳总结 假如你想写一个狐狸,你笔下的狐狸有是怎样一只狐狸呢?下课后,自己编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老师期待着……

 五、推荐阅读 拓展提升

 板书设计:

 22 狐狸分奶酪 一半大

 一半小 左一口

 右一口 成员不团结

  奶酪被吃光 教学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23 纸船和风筝 教学目标:

 1.认识“坏、扎”等八个生字。会写“坏、松”等八个字,能正确使用“飘、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1.每个人都有好朋友,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们在一起快乐吗?(学生自由介绍) 2.师总结:好朋友能给你带来很多的快乐,有好朋友是件幸福、快乐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两个好朋友之间的故事。

 3.板书课题:20 纸船和风筝。

 4.指名读、齐读课题。

 三、探究新知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下面同学们再来大声地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件出示:

 松鼠住在( ),小熊住在( ),他们俩通过( )和( )成了好朋友。有一天,它们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 )和( )又让他们和好了。

 2.检查识字情况 (1)看来同学们昨天预习课文很认真。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课文中的生字词都认识了吗?瞧:(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出示:松果 抓住 草莓 吵架 幸福一句话 扎风筝

 乐坏了 受不了(自读、指名读,结合正音)。

 (2)学习多音字:扎 了(“扎、了”是多音字,注意读音。)(3)这些词语大家都认识了,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谁读得最棒! (4)大家的声音真响亮。看,生字的好朋友离开了,你还能认识他们吗?

 (二)、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提醒写好字注意什么?

  抓:关键是“爪”的书写-第一个平撇要短,第二个竖撇一定要竖起来,第二笔竖要直。右边不要写成“瓜”。

 祝、福:示字旁的书写-横撇的撇不要弯,竖要写直。

  3.教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

  4.学生先书空,后描红、临写。

  5.展示,评议。

  6、拓展思维

 多么感人的故事呀!此时此刻,你想对小熊和松鼠说什么?

  生:朋友之间要互相原谅。

 生:朋友之间吵架要主动和好。

 (三)、研读第2-6自然段 1.通过读书,我们知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呢?请大家读读2-6自然段,看谁能先找到答案。

 (1)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指名说(一句话:是纸船和风筝让它们俩成了好朋友。) 2.重点学习第3第5自然段,感受“乐坏了”。

 (1)当小熊和松鼠拿到纸船和风筝的时候分别有什么表现呢?(指名说) 课件: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

 A.引导朗读 是呀,小熊拿起纸船一看,引读——乐坏了,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引读——也乐坏了。

 B.“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很高兴”“高兴极了”“很快乐”“美得不得了”)是呀,小熊和松鼠都乐坏了! (2)指导朗读,体会小熊和松鼠高兴的心情。

 A.(出示插图一、二)从图上哪里可以看出小熊和松鼠乐坏了?(引导看图说话:动作表情: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手舞足蹈,很开心,很高兴,笑得合不拢嘴。) B.多快乐的小熊和松鼠呀!现在,你们就是小熊,就是松鼠,你们能把自己的快乐读出来吗?(自读,指名读评议) 3.什么原因让小熊和松鼠这么高兴?指名说。

 出示第三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 (1)再仔细看看这两段文字,除了纸船和风筝,还有什么?(松果、草莓、纸条、祝福) (2)是啊,他们还收到了对方的礼物和祝福呢。下面,男同学读小熊的话,女同学读松鼠的话,我们一起来体会他们高兴的心情吧。

 4.区别“漂”和“飘”:

 在读课文的时候,老师发现了一个秘密呢!它们就藏在这两个句子中,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1)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2)把这两个字换一换位置,可以吗?为什么?(在水里漂用“漂”,在空中飘用“飘”。)(4)老师这里有几个句子,请你把他们送回家吧。

 出示 漂 飘 黄叶在空中( )荡,好像蝴蝶飞舞。

 荷花灯带着我们的祝福顺水( )流。

  彩旗在空中( )扬,真( )亮!(漂的读音) 一阵春风吹过,桃花纷纷( )落下来。

 (四)研读第7-11自然段 过渡:大家不仅学习认真,词语运用也准确恰当。每天清晨,小小的纸船把亲切的问候带给小熊,每天傍晚,美丽的风筝给松鼠带来深深的祝福,他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可是,有一天,他们因为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1.出示句子 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2.同学们读读这句话,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3.此刻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你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请同学们读读7-11自然段吧! (1)出示第8、9自然段 (2)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段。(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既然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老师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我采访一下小松鼠和小熊。

 师:小松鼠你好,你为什么这么不高兴?你为什么还折纸船呀?小熊你好,我知道你和松鼠吵架了,你怎么还扎风筝呀? (虽然我们吵架了,可是我们都还是想着对方,还想成为好朋友。) 4.原来是这样啊! 虽然你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1)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2)松鼠再也受不了,那他受不了——生往下接答(生汇报:感到孤独、思念、没有友情、失去朋友的痛苦) (3)于是,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

 a.出示: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 b.齐读。

 四、当堂练习 想象:纸船顺着溪流漂走了,松鼠会想什么? 五、归纳总结 教学板书:

 23 纸船和风筝 好朋友 小熊——————————松鼠 友谊需要

  吵架 宽容理解

  和好

 教学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24

 风娃娃 教学目标:

 1.能用科学的方法识记“悄试衬衫制彼”等12个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注意“弟、互”等字的书写。

 2.正确朗读课文,选自己喜欢的小节背一背。

 3.积累有关的词语,借助字典理解“彼此”;联系图片理解“铁环”。

 4.了解“风”像调皮的孩子这一特点,并能与小朋友一起发挥想像,交流“风”的其它特点。

 重点和难点:

 1.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12个生字,积累有关词语。

 2.在反复读文、识字的基础上,体会风的调皮捣蛋,进一步体会小作者对风的喜爱之情,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想像,边想边记忆。

 教学准备:

 1.教师:生字卡片,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预习课文,圈出生字。

 教学过程: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1.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先来猜个谜语 出示:看不见,摸不着, 稻子见它弯腰, 柳条儿见它舞蹈, 气球见它就逃跑。

 谁愿意为大家读读谜面? 交流谜底 2.师板书课题:风 齐读) 注意读准“风”的后鼻音 3.师:“风”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只要它一露面,细心的小朋友就能发现它。说明: 猜谜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在教学一开始使用,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探究新知 (一)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想想: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的诗歌有什么不同?交流不同(无标点) 2.出示文中生字新词 3.小组合作学习 重点指导:衬衫子  的部首,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是这个部首的?彼此  “此”请大家仔细看好老师是怎么写这个字的。(师范写,生书空,再在田字格里描写一个)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好,他们有没有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指名交流 5.引读小结 风把妈妈晾着的衣服吹得鼓鼓的,露出各种怪模样,就像在――,还吹走了――,吹走了――,你觉得它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 (二)深入学习2-3节,试着背诵 1.自由读读课文,找找描写最能表现风调皮的小节,在相应的小节前做上记号 第2节; 1)出示:好奇 2)谁能读好这个词语(读准“hào”,读出“好奇”的语气。) 3)试着用好奇的语气读好这一节。

  (重点:“悄悄、怪模样、喘不过气来”) 自由练-指名读-齐读 第3节:

 1)自由读,圈出有关风调皮的动词 2)交流,板书 拿、擦、扔、拿、滚 3)媒体出示画面 4)师:本来毫无生气的画面,由于风的到来,一下子欢快起来了,小作者是多么喜爱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啊! 5)自由读-小组比赛读-表演读 2.指导背诵 1)师:小作者笔下的风像调皮的孩子,闭上眼睛,你是不是也瞧见了调皮的风呢? 2)出示与第2、3节相应的图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背一背。

 四、当堂练习 1.抽读抽读生字新词 2.区别同音字口头组词  汉(  )  汗(  ) 3.练习在田字格中写“裤汉铁” 五、归纳总结 1.小作者笔下的风像调皮的孩子,你有这样的感受吗?你觉得风还像什么呢?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2.先小组后集体

 教学板书 16

 风娃娃 好事:吹风车、吹帆船

  坏事:吹风筝、吹衣服和小树 教学反思:

  第___ 周

  星期____ 第 __ 节

  ____年___ 月 ___ 日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生字的特点和构造进行识字,认识生字厅、厨、厢、厦、穴、窑、帘。感受中国汉字的趣味,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会写生字领、群、船、野。

  3.认识象声词,了解他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

  4.熟读并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并能选择一两个说话。

  5.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通过阅读,体会“酸葡萄心理”。

  重点难点:

  1.学习根据生字的特点和构造进行识字,认识生字厅、厨、厢、厦、穴、窑、帘。

  2.熟读并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并能选择一两个说话。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认识两个偏旁部首:厂、穴。

 客厅厨房 车厢大厦 鸟窝 窑洞 窗帘

 空间 2.自由读一读含有这两个偏旁的生字。

  厅、厨、厢、厦、穴、窑、帘 3.看看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

 4.你还知道哪些“厂、穴”旁的字?说一说,写一写。

  5.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6.师:你们觉得我们国家的汉字有趣吗?

 二、字词句运用。

  1.试着读一读,看谁能将这些字读准。

 猜猜下面词语的读音,再选择合适的放在句子里读一读。

 (

  ),雨不停地下着。

 (

 )鸟儿在树上地叫着。

 2.你知道这些像声字都表示的是什么的声音吗?试着说一说。

  3.在上面选择正确的象声字填在句子中。

  4.请同学汇报。

  5.拓展:我也会选填象声字。

  (1)吃中午饭时,突然飞来一群小鸟,(

 ),叫个不停。

  (2)看着不争气的小明,妈妈生气极了,只听(

  )的一声,小明的脸上多了五个手指印。

  (3)上班高峰堵车了,只听(

  ),喇叭声响个不停。

  三、书写提示。

  会写生字领、群、船、野。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老师提示:

  (1)先看后写,才能减少修改次数,确保页面整洁。

  (2)有些字,左右两边的宽窄差不多,写的时候要均衡。

  3.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5.进行全班评比。

  四、谈感受,说收获。

  第二课时

  一、谈动物引入新课。

 1.师:孩子们喜欢哪些动物?

 2.全班交流。

  3.下面这些歇后语,表达了人们以前对狐狸的印象。读一读,和同学交流它们的意思。

  歇后语:

 狐狸尾巴————藏不住 狐狸吵架————胡( 狐) 言乱语 狐狸给鸡拜年————不怀好意 黄鼠狼和狐狸结亲————臭味相投 二、日积月累

  1.出示成语,读一读。

 狼吞虎咽

  惊弓之鸟

  胆小如鼠

  龙飞凤舞

 漏网之鱼

  如虎添翼

  鸡呜狗吠

 害群之马

 如鱼得水

 2.指名朗读,同桌读,全班齐读。

 3.请圈出成语中的动物名称。

  4.大概理解成语的意思。

 5.再读成语,边读边体会。

  6.你还了解哪些成语里也含有动物名称?说一说。

  7.我会选择一两个成语说话。

  如:妈妈做的饭真香,我狼吞虎咽的几下就吃饱了。

  三、我爱阅读:称赞 1.读一读。

 2、谁能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什么的故事?

 3.全班交流。

  4.师总结:

 四、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Tags: 上册   二年级   教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