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文秘写作 > 秘书基础 / 正文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过程性指导

2020-06-08 21:40:15

 有效指导 精彩活动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过程性指导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秦山小学  姚小芳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本文从准备阶段落实“细致入微”,实施阶段落实“灵活机动” ,总结阶段落实“巧妙激趣” 三方面阐述小学高段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性指导策略。

  关键词:过程性指导  细致入微  灵活机动  巧妙激趣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实践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的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决定了需要坚持学生的自主性,但教师的指导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在几年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学生精彩活动的基本保证。教师的指导应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教师要合理把握指导的时机、力度和深度。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又该如何指导我们小学高段的学生有效开展活动呢?

 一、准备阶段的指导,落实“细致入微”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准备阶段,作为教师主要是指导学生明确研究方向,确定研究计划。而计划对于任何一件事情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对于准备阶段计划撰写的指导,我们教师更应该落实“细致入微”。

  1.讨论样本,熟悉研究计划。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虽然参加过好多次综合实践活动了,但是每次活动的开展中间都隔较长的时间,因此对于这个每次活动都得撰写的研究计划可能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在撰写研究计划之前,我觉得应该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活动计划范例,让他们对此展开讨论,让他们实实在在了解活动计划的大致框架和写法。如在指导《垃圾减量分类见证美好生活》这个综合实践活动的计划撰写时,我就为学生提供了《校园百草园“绿色”种植》这个活动的研究计划,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在样本的讨论中,学生对这研究计划的熟悉感逐渐上升,做到心中有数,这就为接下来的计划撰写奠定了强劲的基础。

  2.聚焦要点,明确计划撰写。

  对于教师提供的以前学生的活动计划,学生讨论得很激烈,然而如果你走近细听,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有些甚至扯得老远”讨论没有聚焦到要点。因此,对于教师提供的样本,我们教师也要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应该看什么,讨论什么,也就是让学生明白聚焦计划的要点。(1)聚焦活动成员明确分工,保证人人都有事情干,而且要尽量发挥自己的特长。(2)聚焦活动目标,引导学生明确目标制定的方法——一般是通过什么方法,达到什么目的。(3)聚焦活动安排,引导学生明确活动的安排要尽可能的详细,越详细越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如在《垃圾减量分类 见证美好生活》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就先下发以前学生的活动计划让其讨论,然后再聚焦引导,最后下发空白的活动计划让学生进行填空式撰写。这样,学生所撰写的计划有效性就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3.细化安排,知晓具体操作。

  活动计划中的活动安排,是整个活动的重重之重。可以说,它是整个活动的指明灯。因此,对于这个活动安排的预设,我们教师更应该在学生初步完成计划后,再花时间好好琢磨。

  虽然学生在制定活动安排时也是用了心,然而我们的学生毕竟还是十一二岁的小孩子,要想其在短时间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安排,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作为他们的指导教师,我们应该再次进行指导,为他们提供模块化的活动安排,让他们将每一个小活动细化再细化,落实到每一个问题,如采访问题,如调查问卷的题目。我在指导学生开展《垃圾减量分类

  见证美好生活》这个活动安排时,学生对于活动中的第二个活动——采访环保局的工作人员,是这样安排的:1、设计好采访问题;2、联系好采访对象;3、实地采访、记录要点。这样的概括性安排,对于活动的开展是大大不利的。因此,我给了他们模块化活动安排表,让他们对每个活动再进行细化。一细化后,第二个活动的安排明显细致了。原先的第一个问题(设计好采访问题)已细化为这些:1、为什么要开展垃圾减量分类?2、怎样进行垃圾减量分类3、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这样,有了“良好的开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成功”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二、实施阶段的指导,落实“灵活机动”

 尽管活动之前学生已制定好了研究方案,然而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犹如一只只拦路虎阻挡着学生们的前行之路。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敏感的洞察力,善于捕捉和灵活处理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灵活指导。

  1.关注进展,适时指导。

  作为学生综合实践的老师,我们应该时时关注学生活动的进展,给予适时的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如在《垃圾减量分类 见证美好生活》活动尾声时,学生用分发建议书的方法将成果分享给我们的家长,然而有些家长朋友却看完后随手将之扔在了地上。鉴于此,我把学生带到了校门口的大屏幕处,一点拨,学生恍然大悟。回去后,他们立马制作PPT,联系管理大屏幕的老师。这样一来,大屏幕滚动播出,既环保,又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样,进展的随时关注,教师的适时指导,我们的学生活动的开展真是如虎添翼。

  2.关注困难,随时指导。

  我们应该时时关注学生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随时指导,助他们一臂之力。如《垃圾减量分类 见证美好生活》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打算采访比较权威的环保局的工作人员,然而学生不认识,也不熟悉,他们是否愿意接受学生的采访,学生很是担忧。当我发现他们的这一困难后,努力帮助他们。我联系了自己的同学,让她帮助解决此事。当我把环保局的叔叔将到我校讲座的消息告诉学生后,他们更是乐开了花。这样教师的随时指导,学生活动过程中的拦路虎——困难,也就被一一赶跑了。

  3.关注年龄,适度指导。

  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同样“年龄也决定能力”。不同年龄的人,他的知识水平,他的为人处世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再加上综合实践活动又是学生自主进行的活动,因此,教师在指导时更要关注其年龄特点,做适度的指导,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指导犹如久旱后的甘霖,犹如寒冬里的的炭火。如《垃圾减量分类 见证美好生活》的问卷设计时,由于是高段的活动,在之前的活动中有遇到过问卷的设计,因此,我放手让学生先设计。当我发现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没有设计到文化层次这一条后,再进行适度指导,告知其文化层次的重要性。这样,教师根据学生年龄所作适度指导,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也可以让活动有效开展。

 三、总结阶段的指导,落实“巧妙激趣”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研究指出,一个正常健康的人只运用了其能力的10%。而激励是一种进取的动力,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能源。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最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潜能。因此,在综合实践的总结阶段,教师的指导,要落实“巧妙激趣”。

  1.互动评价,慧眼共赏。

  综合实践是小组性的活动,参与活动的同学是一个小集体,对彼此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也是最了解的。因此,在评价时,我们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慧眼发现自己的美,发现他人的美。在你赏我赏的良好氛围中,让参与活动的人,都得到全面的评价。如在指导《垃圾减量分类 见证美好生活》的评价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两个表格:

  评价表一:

  天生我才必有用

 我最满意的成果

 活动中的金点子

 印象中最有意思的事

 印象中最深的一句话

 获得的荣誉

 评价表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我的活动情况

 自评

 组评

 师评

 组员团结合作精神

 ☆☆☆☆☆

 ☆☆☆☆☆

 ☆☆☆☆☆

 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

 ☆☆☆☆☆

 ☆☆☆☆☆

 搜集资料处理信息能力

 ☆☆☆☆☆

 ☆☆☆☆☆

 ☆☆☆☆☆

 成果展示与交流的能力

 ☆☆☆☆☆

 ☆☆☆☆☆

 ☆☆☆☆☆

 这样全方位进行评价,即使在活动中表现再差的学生,也会得到肯定的评价,那么他的积极性也会被很好激发。

  2.多方展示,我型我秀。

  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在他们的身上,都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闪光点,综合实践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表演展示的机会,可以让他们将自己的优点在同学面前展现。因此,在综合实践的总结阶段,我就引导学生多方位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成果。如在指导学生《垃圾减量分类 见证美好生活》成果展示时,我指导学生将成果写成成果报告,编写手抄报张贴在教室、校园橱窗,撰写成朗朗上口的《垃圾减量分类歌》,用快板的形式说唱……特别是家长会时,我还让参与活动的学生成为家长会的主角——播放PPT,快板说唱……这样多角度的展示,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秀出自己的精彩,最广范围接受同学、家长的好评,从而更好提升自己的优越感。

  3.问题引领,活动继续。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创造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是成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巧妙的引言,生动的开头既能吸引学生,使之全神贯注,又能启迪思维,使之兴趣盎然,积极参与,而且能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意境。然而,在综合实践的总结阶段,教师也要进行一个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亦或是对活动的一个持续关注。我们要让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的结束,成为另一个活动的起点。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源源不断进行实践活动。如《垃圾减量分类 见证美好生活》总结阶段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垃圾减量分类的好处并积极行动起来,我们同学做了很好地宣传和努力,但是这效果到底怎样呢?这样一提问,学生恍然大悟:等到明年,我们应该把我们今年的调查问卷再次调查,以了解我们活动的效果。之后,我们还应该在大屏幕上再次宣传,让更多人受益。这样,活动得到了延伸,也很好符合了综合实践的宗旨。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可教的”课程,而是“可做的”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如果我们教师能在准备阶段“细致入微”指导,在活动阶段“灵活机动”指导,在总结阶段“巧妙激趣”指导,那么学生的探究活动就会更加有序深入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

 2、潘洪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

  3、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反思》,教育科学出版社。

 

Tags: 浅谈   综合实践活动   过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