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领导讲话 > 城建讲话 / 正文

关于我县“一村一品”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0-06-11 17:40:52

 关于我县“一村一品”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展一村一品,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繁荣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省委、省政府针对我省一些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一些优势产品没有形成规模,农民从二、三产业获得收入较低的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规划,作为省政府2007年一号文件下发。为了进一步加快一村一品在宁陕县的推进发展,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县政协主席、分管副主席十分重视,由经科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农业专家,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城关、汤坪、广货街三个乡镇的四个村的一村一品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依据抽样调查资料对全县一村一品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基本情况

     宁陕县地处秦岭南麓,属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人口74510人,其中农业人口16867户59849人,辖区面积中山地占96%以上,常用耕地面积4.8万多亩,人均不足1亩,属典型的九山半水半亩田地貌。境内,四季分明,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由于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垂直海拨差距大,区域小气候明显,自然生物资源多样性的特点突出。一是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食用菌、干果、名贵中药材等已在当地初具规模。二是动植物资源种类多,开发利用价值高。三是矿产资源储量可观,矿产开发初具规模,发展前景良好。四是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具有发展潜力。宁陕县处西安、汉中、安康三市中心位置,西汉高速和

 210国道贯通全境,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

     全县辖14个乡镇,98个行政村,生态旅游、绿色种养、食品加工、水电矿产、山地中药材是目前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200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122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2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40元,属国定贫困县。

     二、一村一品推进情况

     该县2007年有4个示范村和30个推进村纳入陕西省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发展的主导产业有养殖、食用菌、农家乐服务、中药材、核桃、板栗、蚕桑、蔬菜等。其中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的示范村1个,推进村8个;以养殖为主导产业的示范村1个推进村5个;以生态旅游农家服务为主导产业的示范村1个,推进村4个;以中药材为主导产业的推进村5个;其余的主导产业量少面窄,覆盖农户率不高,支撑作用不强。

     据一村一品发展办公室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在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的示范村、推进村辐射带动下,全县袋料食用菌生产达1500

 余万袋,覆盖全县农户的40%,产量2568吨,较2006年增长78%,实现收入4000余万元,全县人均收入670元,食用菌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5%,其中示范村城关镇寨沟村食用菌产业覆盖农户达到 71%,人均纯收入2619元,食用菌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6%;在以生猪养殖为主导产业的示范村、推进村的辐射带动下,全县生猪养殖达11.19万头,较2006增长8.2%,畜牧产值实现6629万元,较2006增长26%,示范村汤坪镇华严村生猪养殖覆盖农户达到 70.4%,人均纯收入2500元,养殖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5%;广货街镇蒿沟村依托生态旅游,大力发展农家服务,旅游服务产业覆盖农户达到75%,人均纯收入1874元,旅游服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4.6%。蔬菜示范村渔湾村蔬菜产业覆盖农户达到91%,人均纯收入1811元,蔬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66%。

     随机抽样调查情况。本次调查的村有城关镇的青龙村(食用菌推进村)、朱家咀村(畜牧养殖推进村),汤坪的华严村(畜牧养殖示范村)和广货街镇的蒿沟村(农家服务示范村)。青龙村全村135户,栽培袋料食用菌的户有95户,从事袋料食用菌的农户占到全村农户的70%,食用菌收入占总收入的75%,部分农户收入来源完全依靠食用菌生产,200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651元,较上年增长27%;蒿沟村充分利用自身生态环境和地处秦岭峡谷漂流景区,与西安临近优势,结合县民居改造工程大力发展农家服务。全村总农户

 160户609人,2007年底发展标准化农家乐38家,正在向标准化要求建设的有48家,服务收入占纯收入的70%以上,呈上升态势,仅今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超过2500人次,毛收入25万元以上;从事生猪养殖的华严村、朱家咀村,在2007年遭受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下群众依然对养殖产业信心坚定,被随机抽样调查的30户纷纷表示要在上年的基础上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养殖效益。言谈中也流露出对市场不稳定和疫病防治的担心。从被调查的农户情况看,有的正在修圈舍,有的正在筹备购买仔猪,有的正在应用正大模式。但从整体情况看,两村的一村一品建设才刚刚起步,产业的规模、效益都还比较低,占总收入的比例还不高。

     三、主要成绩与特点

     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区域布局得到优化。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充分利用自身的生物资源、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优化,区域培育主导产业,在“一品”上下功夫,取得的实效明显。如在西汉路、西万路宁陕段沿线,重点发展旅游产业,带动了两线乡镇农家乐的发展;利用全县林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全县大部分乡镇培育食用菌产业,提升了食用菌生产水平和效益,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在高山乡镇发展中药材、中山乡镇发展林果、低山乡镇发展蚕桑、城区周边发展养殖和蔬菜,农业区域布局进一步得到合理优化,如旬阳坝猪苓人工栽培,江口镇的核桃、板栗,龙王镇的蚕桑,城关、汤坪镇的畜牧养殖等。

     二是“一品”的主导地位日趋明显,产业覆盖领域拓宽,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各乡镇依托强村大户带动,使传统的食用菌产业由粗放型的靠天生产成功转向效益精细型的半工厂化栽培,食用菌袋料栽培从最初的城关镇石沟村推广发展到全县70%行政村,产业规模初步形成,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已取得无公害产品认证,富硒菇品牌正在打造,营销渠道通畅,已成为农民真正的增收产业。生态旅游已在蒿沟村、南京坪村、朝阳沟村等地得到突破发展,带动的农家乐等休闲农业初显产业活力,农民增收渠道正在拓宽。地道中药材猪苓、天麻等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农民增收幅度正在提高,绿色养殖已初建2个强乡镇、20个专业村、120个大户,养殖量大比例增长,正大圈舍、良繁体系等正在加紧建设,农民增收基础正在加强。

     三是投入力度加大,农业基础得到加强;开展科技培训,农民科技素质得到提高。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陆续出台了畜牧产业奖补办法、中药材扶持办法、农家乐奖补办法等产业建设扶持政策,同时将食用菌、畜牧养殖、高山蔬菜、中药材、产业园(核桃、板栗、花椒、蚕桑)等产业建设列为乡镇年度考核,给以重奖。结合新农村建设重点加强了通村水泥路建设、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农村沼气建设等促使农业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提升和改善。农业、林业、、扶贫、科技、人事、旅游等部门结合各自工作重点,利用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科技特派员制度等加强了农民科学技术培训,农民科技素质得到提高。

     四、存在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的一村一品发展有了良好开端,但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突出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认识不到位,群众思想发动不够。部分乡镇和村、组对一村一品发展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升级、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缺乏应有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没有把一村一品作为农村产业发展的抓手来抓,实践中造成说的多深入研究的少,工作推进力度不大。群众对发展一村一品了解甚少,自觉参与一村一品建设信心不足,缺少产业自我规划和发展设想,千家万户的农民没有完全融入一村一品建设的整体,导致部分村的一村一品建设规模小、知名度不高、商品率低,制约了一村一品的健康发展。

     二是主导产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就全县综合分析,一村一品的总体发展水平依然很低,突出表现为“散、小、短、杂”。由于地理环境、资源分布等因素制约,大部分主导产业分散难以形成规模;产业规模和产品规模小,又缺少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作用,致使产业发展不稳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生产环节的链条还不完善,产品加工、储运、销售链条更未形成;产业种类太杂,产业之间又无有机结合,难以形成一业带多业,多业促一业的战略格局。目前仅食用菌在个别村已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示范村、专业村发展格局,但无论是产业基地、发展规模、产业产品区域集中度、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农民组织化程度还远不适应现阶段一村一品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品牌化的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县内无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刚起步运作,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自然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潜在资源有待挖掘。一是林业资源。宁陕县551万亩的板图面积中,林地有471.6万亩,其中集体林面积306万亩,农业人口平均51.1亩,户均181.4亩。林木年生长量484.5万立方米,属全省的林业大县之一。去年全县生产袋料食用菌1500万袋,每1000袋耗材按1.25立方米计算,共耗材18.8万立方米,仅占全县林木年生长量的3.9%。二是动植物资源。由于我县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的秦岭南坡,海拔垂直差异大的特点,加之近年县委确定生态立县,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环境保护良好,境内动植特资源特别丰富,开发利用价值较高,植物中的众多稀有山野菜和珍贵树种,如红豆杉等,动物中有山鸡、大鲵等,对发展一村一品均有较好的前景。三是菌类资源,如白灵散、口磨菇等。

     四是农业设施条件差,投入资金短缺。该县的农业基础原本较差,加之从木头经济转型时间较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较慢,造成目前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如农民占有耕地面积不足一亩,且地力贫瘠,灌排设施、田间道路等条件落后。虽然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建设,有所改善,但横向比综合条件还是很差。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本身条件差,产业发展慢,农民自我改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县本级吃饭财政挤出的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依靠国家扶持又因农业产业规模小、基础差难以争取到大的项目和资金,一村一品专项资金目前是量少面窄,我县2007年仅争取到4个示范村贴息资金4万元和华严村母畜繁育项目资金15万元。

     五是农村政策不够灵活宽松。目前在我县集中反映在土地和林业政策上。由于国家非农用地从紧的限制,涉农休闲用地、林地征用和流转等问题,不能纳入农业用地的范围。林业政策不够灵活和宽松主要体现在食用菌产业上,指标审批、生产方式、林业行政执法等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扶持农村养殖业发展上,仅限于养猪、养羊上,对养鸡没有扶持政策,而有的村群众有发展养鸡的积极性,又有较好的销售渠道,但得不到相应的扶持,如本次调查的蒿沟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数量的增多,当地鸡很受游客欢迎,村民对发展养鸡的积极性很高,要求县上将养鸡同发展养猪同等对待给予扶持,帮助他们起好步。

     六是劳动力素质不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低。我县农民的文化素质总体不高,部分农民缺乏自我创业、吃苦耐劳精神,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加之缺少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人才,技术服务跟不上,致使劳动力素质不高。部分村级基层组织中缺少发动群众,积聚力量有序兴产业的能人,农民发展产业不是单打独斗就是盲目随从。

     七是政策激励、推动措施不强,没有形成合力。一村一品与过去的专业村不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战术,是产、加、销的有机结合体,他具有新的内涵和新的时代特征。我县自实施一村一品以来在政策激励和行政推动措施上与原来相比没有本质区别,没有将一村一品建设放在农村经济区城发展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形成了一村一品属于农业部门的一项业务工作,没有形成发展一村一品的合力。

     五、建议和对策

     (一)建议

     1、准确定位。一村一品是一个动态和区域性概念,省委、省政府是站在全省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上提出的目前以村为单元发展,逐步向以乡、县为单元发展。而宁陕县山大人稀,人口居住分散,最大的沙沟村1504人,最小的花石村42户159人,如果以村为单元发展一村一品可能会削弱产业规模,有违一村一品发展本质。建议该县一村一品不按上级业务部门以行政村为区域进行规划、发展、投入和统计的统一模式发展,将农业产业进行整理归类,把同一类或类似产业归为“一村”,在这一区域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重点扶持并健全一村一品发展体系,自己探索宁陕一村一品的发展之路。一村一品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它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它与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一致的,因此,建议将一村一品建设放在新农村建设的突出位置强力推进。

     2、用活政策。一是将所有涉农用地都归为农业用地,纳入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文件许可范围,减少审批环节和费用,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合法流转,实行集中连片,规模开发,集约经营,发挥规模经营效应。二是应用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在加大培植、管护林业资源力度的同时,加快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水平和效益,使农民自觉地做到靠山吃山,吃山养山,良性互动,永续利用。三是正确引导,允许农民采用袋料食用菌控温控湿控光管理办法栽培椴木食用菌,延长生产周期,延缓资源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3、因地制宜地在“品”字上下功夫,打造特色产业。充分利用自然赋予的生态资源、生物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重点提升规模化、商品化、专业化水平,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专业协会等社会服务体系的作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畜牧养殖业在主攻城关、汤坪两个强乡镇二十八个专业村的同时,有条件的区域积极组织特色型、生态型养殖试验、示范,如野猪、土鸡野鸡、冷水鱼、大鲵等,逐步形成特色养殖专业村。食用菌产业在绿色认证上突出富硒食用菌的研究与权威认证工作。山地中药材着重发展天麻、猪苓等大宗品种等等。

     4、充分利用宁陕优势资源,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按照宁陕林木年生长量,全县70%的农户户均生产5000袋食用菌计算,共用材68.7万立方米,只占生长量的14.2%,不会影响到该县的生态保护。因此,建议将食用菌作为全县一村一品建设的主导产业,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稳定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

     (二)对策措施

     1、深化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解决应该抓、必须抓、务实抓一村一品问题。要进一步深化一村一品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升级、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的认识,形成从上到下,各级各部门同心协力抓一村一品的思想认识;建立健全一村一品组织保障体系,充实一村一品发展领导小组和发展办公室,加强对一村一品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一村一品发展联席会议制度,高效决策,科学调度,精心实施;发展一村一品的关键是工作落实,过硬和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是发展和实现一村一品的必备措施。一村一品工作要攥在一把手手中,特别是贫困地区一村一品要成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议事内容,确定的包抓领导和人员一定要到岗到位的工作。制定、出台严格的考核奖惩激励政策,将一村一品发展列入乡镇和部门年度考核范围,作为干部提拔、任免、享受待遇的主要依据,在各产业各乡镇之间开展定期的评比活动,并对结果进行通报督察。

     2、宣传发动,典型示范。加强宣传工作力度,使一村一品深入人心,让群众了解一村一品、理解一村一品、积极主动实施一村一品,着力营造一村一品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对已经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要进一步培育壮大,在重点抓好食用菌产业,广货街镇、皇冠镇、筒车湾镇生态旅游业,在汤坪镇、城关镇、江口镇畜牧养殖业的基础上,通过资金、项目、技术集中投入和帮扶指导,加快培植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有竞争力的示范村、示范乡镇,定期召开一村一品现场交流会,通过总结交流,从中发现好的典型,推广好的做法,从而达到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目的,并对发展一村一品中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好的经验,进行大力宣传。

     3、增加投入,强化扶持,加快发展。一是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县财政调整优化支农支出结构,把重心向一村一品发展上倾斜,通过对一村一品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品牌培育、市场开拓、农民培训等扶持,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创业精神,切实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提高一村一品发展能力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二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依托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三是增加金融资金投入。各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金融机构,把支持一村一品发展作为支农突出重点,增加投放额度,适度降低门槛。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一村一品发展。

     4、优化发展环境,抓好招商引资,借助外部力量推进。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宽松的投资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安全的社会环境,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借助外力,为我县一村一品发展输入动力。利用我县已搭建的招商引资平台,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精心准备一批生态旅游、畜牧养殖、山地药材、食用菌等一村一品招商项目,进行推介洽谈。

     5、建全一村一品服务体系。解决一村一品健康发展问题。虽然我县的一村一品发展还处于落后和起步阶段,主要精力放在生产上,但是随着一村一品的发展,必须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市场、信息、技术、人才、金融等服务体系,依托完善的体系支撑,确保一村一品步入健康道路。目前要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民。一是整合现有的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使各产业都有与之对应技术服务机构和技术人员。二是加大乡土技术人才培训力度,满足农民群众发展一村一品的技术服务需求。三是加强村组干部和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实施一村一品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等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力度,提升一村一品科技含量。要健全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农村信息服务站和一村一品信息平台建设,着力解决信息站、信息平台有效运营问题,让群众得到真正、有效的信息和技术;通过,能人大户带动,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中介服务组织等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规避和降低市场经营风险。

     6、以龙头企业为抓手,实现一村一品发展的新突破。从宁陕一村一品发展较好的村看,龙头企业带动效果十分明显,如蒿沟村的秦岭峡谷漂流企业带动了当地农家乐的兴起;石沟村的香菇示范户和贩运户带动了全县食用菌产业的兴起等。实践证明,增育壮大龙头企业是一村一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当前,宁陕的一村一品建设在抓好产业建设的同时,一是培育壮大现有的生态旅游、食品加工、绿色养殖、产品营销等企业或大户。二是积极创造条件招商引资等措施创建龙头企业,通过“龙头”的舞动作用推进一村一品建设的突破发展。三是抓好覆盖率高、农户受益大的食用菌生产中菌种生产企业和组建食用菌营销贩运队伍,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四是积极培育大鲵繁殖企业(或大户)和开展农户养殖大鲵的试验、示范推广,逐步向大鲵养殖专业村方向发展。

     一村一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富裕农民,一村一品发展好了,就能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升,就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本次调研在县政协主席、分管副主席的精心指导下,调研组的全体同志深入到乡(镇)、村、组和农户进行了详细走访调查,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同时,一村一品建设主管部门提供了2007年的统计资料,经整理分析,对宁陕的一村一品建设情况提了一些基本的看法和意见、建议,旨在推动该县的一村一品的健康发展。但由于该县的一村一品建设才刚刚起步,加之我们调研组对一村一品建设缺乏足够经验和相关知识,文中提出的一些观点不一定十分准确,只求抛砖引玉之效。

 

Tags: 我县   一品   一村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