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领导讲话 > 城建讲话 / 正文

“访民情、聚民心、惠民生”活动总结

2020-10-30 17:01:28

 件件小事润百姓心田

 ——**市人社局住乌镇**呼尔村工作组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村工作组在“访民情、聚民心、惠民生”活动中,带着感情、责任和使命,结交朋友、换心思考,走农村地头,坐群众炕头,拉百姓话头,面对面地了解他的所急所急所难、所思所盼。

  尽管有些事情放在全局的角度来说是小事,但对切身的任何一个百姓来说就是大事。为此,市人社局工作组从村民关心、关注的就业、住房、看病、教育、增收等细微之事着眼,由工作组牵头,全局干部参与,把民需、分民忧、暖民心放在“访惠聚”活动的突出位置,在**呼尔村兴起了“为每一户家庭办一件亲情实事”的活动,解决一份工作,圆梦一个新居,教授一门手艺,带去一份关爱,组织一台演出,化解一场矛盾……工作组用一件件小事温润着百姓的心田,实现了心与心的交换。

  一份工作,美丽期待

 **呼尔村199户1100人,少数民族村民占98%,耕地面积2906亩,人均耕地不足3亩,富余劳动力115人。人多地少、灌溉用水紧张、作物产量不高、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技能缺乏等因素,使村里的多数百姓生活贫困。工作组在掌握富余劳动力情况的基础上,仔细梳理其就业愿望,分类建册,为每一个有就业意愿的村民“因需找岗”,使其稳定就业。

  希仁汗·斯拉木是村里的一位普通妇女,和丈夫塔依育有三个儿子。家中仅有的12亩土地无法维持五口人的基本生活,两个孩子的残疾让这个原本不宽裕的家庭更加艰难。工作组了解情况后,4月初将希仁汗

 ·斯拉木推荐到**市园林局公岗岗位上,使这个家庭能多一份收入,少一些困难。三儿子艾克佰尔虽然右腿有些残疾,却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8月份,他主动找到工作组,希望有份工作,替父母分分忧。工作组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便帮他联系了园林局的工作和妈妈一起上下班。每个月,希仁汗和儿子都有近3000元的收入,丈夫塔依一边管理农田,一边照料儿子。收入增加了,负担减轻了,愁眉不展的一家人终于有了笑脸。

  村里的“8090”后没有土地,村里的青年艾沙山·夏米西努尔成了家,家里又添了一个孩子,打零工不是长久之计,小两口向工作组道出了心里头的苦水。工作组急艾沙江之所急,迅速协调园林局,将夫妻俩纳入了公岗。

  在**呼尔村,还有107个富余劳动力和希仁汗一样拥有了稳定的收入,他们在园林、环卫、公安联防、协警的岗位上,努力着,期待着更加美丽的日子。同时,由劳务经纪人组织不便外出的劳动者在春季植树、作物田间管理、当地涉农企业中打短工,季节性转移创收。目前,累计转移1.5万人次,创收120万元。

  一个新居,美梦成真

 工作组挨家挨户串门访民情,发现村里很多家庭,特别是家庭困难户的房屋因年久失修,成了危房。“住有所居更要住有安居、好居”看到很多村民住在危房里,工作组积极争取镇里抗震安居房的新建名额,与村

 “两委”一同召开村民会议,确定了9户最迫切需要改善居住条件的家庭,老军人买提木沙·吐尔地就是其中一户。买提木沙老人今年84岁,老两口所住的土块房“上了年纪”,老两口仅凭老军人生活补助和低保维持生活,加之患有多种慢性病,常年吃药治疗,使他们无力承担房屋的修茸。欣喜的是,工作组和村“两委”将宝贵的一个名额给了他们,圆了他们的新居梦。

  70多岁的马木提·艾山,最近心情倍儿棒,工作组的到来让这位老人的幸福指数“爆棚”。4月初儿子和儿媳双双到园林局上班,孩子们的吃穿住再也无需他操心,7月40平米的抗震安居房“落户”自家院里,家门口的那条土路马上也“摇身”变成柏油路了……“摊上”的好事一桩接一桩,谁不乐呢?

 一门手艺,绘画卷

 村里有些妇女足不出户、足不出村,阅历浅,村队集体活动参与少,传统民俗与极端思想辨别不清。此外,就业技能的欠缺也困扰着她们。

  工作组认真了解少数民族妇女的特长及外出就业的困难所在,借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发展的平台,为她们谋一条脱贫致富之路。工作组充分发挥人社局的优势,联系企业和职业培训学校,组织54名少数民族妇女参加了为期45天的妇女民族手工针织、编织技术培训班。同时,争取民宗委“兴边富民”项目,成立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协会,协调缝纫机、锁边机等机械,并主动联系项目和订单,向她们提供原料,收购手工艺品,使她们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能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工作组

 还适时举办妇女手工技能培训作品展示竞赛活动,通过手工编织、十字绣、糕点等手工制品展示,鼓舞和调动妇女参与创业增收,绘就美好的生活画卷。

  此外,利用**市举办的“8090”就业专题培训平台,积极组织村里符合条件的青年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组还开展“典型示范”活动,组织15名美发班的学员免费为村民理发,鼓励和引导青年多学习几门手艺,多条就业出路。

  如今,闲散的青年们都外出务工了,妇女们也渐渐走出家门,向工作组了解政策,学习技能,

 大事小事,暖人心

 一直以来,**呼尔村灌溉用水紧张,村民常因抢水而发生矛盾,作物也因缺水,产量提不上来。工作组和村“两委”在反复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又打了一口新的灌溉机井,并协调水利部门打通了2.1的灌溉用水管道。村民用水不愁了,作物产量高了,种植热情高涨。

  村干部还有村里的老人和孩子,每天都要去村头看看,因为这里有着他们期待的玩乐场所。今年,市人社局工作组申请项目,投资230万元为**呼尔村新建一个1000平方米的二层文化室,文化室占地面积5.4亩,设置了干部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图书室、值班室、洗澡堂等,还另设了红白理事会,为村民举办婚礼、乃孜尔等传统民俗活动提供免费场地。家门口终于有了活动锻炼的文化大院,村民都很高兴。

  在“访惠聚”活动中,工作组在春节、“七一”建党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节日前后,组织局机关干部、村干部分两批对村里的困难户、“三老”人员、爱国宗教人士等111户家庭进行了慰问,送去了生活用品,并为12户因病致贫的家庭发放了每户2000元的大病救助金。

  村民文化活动匮乏,工作组赠送了价值3.5万元的健身器材。同时,工作组以“民风的转变促思想的转变”为思路,以“每月一主题”文体活动为抓手,搭台将全村的男女老少聚在一起:民族团结·新春联欢会、“三八”妇女活动、“七一”党员活动、诺吾肉孜节歌舞活动、“我在祖国怀抱茁壮成长”夏令营活动……在文化活动中,工作组将法律法规、计划生育、传统民俗、去极端化知识、民族团结等政策知识穿插其中,使村民在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中交往交流、相熟相知、消除芥蒂。邻里之间来往的多了,心与心更近了。

  工作组积极协助村“两委”班子制定机动地承包方案,完成了村队680亩机动地的公开招标,使村集体收入增加38万元。

  奖励4名村级劳务经纪人每人3000元,鼓励劳务经纪人带动更多的村民转移就业,鼓起“钱袋子”。

  为低保户的大学生申请民政救助资金。

  ……

 “娃娃上不了学,找工作组。”

 “没有工作,找工作组。”

 “生活困难,找工作组。”

 “希望工作组在村里再留个三五年。”这是**呼尔村全体村民最真挚的祈盼。

  民族团结的好、人教育的好,人都有事儿干了,不吵架、不打架,一年来派出所没有到村里出过一次警。这是村民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实惠。

  趁中午、晚上休息的时间,来串门的村民很多,他们捧着自家院里摘的水果和打的热馕,请住村干部们品尝。住村干部穿梭村头巷尾,孩子们有礼貌地打招呼,年轻人像哥们兄弟一样唠几句,妇女们礼节性地点点头,老人们更是热情地邀请他们到家里吃顿便饭。从一开始的冷眼相对,到如今的热烈喜爱,一股暖流淌进住村干部的心里,这是工作组感受得到的幸福。

  一年里,工作组扑下身子沉下心,用真情实意为村民办暖心之事,住村干部与村干部、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温馨画面,让每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细节,都洋溢着温暖的气息。

  /

Tags: 惠民   民情   民心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