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总结汇报 > 思想汇报 / 正文

《教育学》复习大纲王道俊、郭文安

2020-12-21 10:20:17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复习大纲 绪论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学记》 :中国古代的教育学,它是礼记中的一篇,战国末年出现。

作者:儒家思孟学派。郭沫若考证,乐正克 内容:1229字。对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作用等问题都作了系统的论述。

评价: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反映了我国二千多年前教育所达到的水平,中的许多思想至今仍有指导意义。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

教学原则:长善救失 藏息相辅 《学记》未达到科学的水平,其理论性、系统性不强,思维方式也都采用一些机械类比、比喻格言、寓言等方式,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学语言。

夸美纽斯和《大教学论》 1632年,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提出自己的教育信念1) 教育公平2)教育功能3)教育目的,论述按照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划分学校类型、课程内容,并提出一系列教育原则。

提出班级授课制 卢梭和《爱弥儿》 系统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假设以爱弥儿为教育对象,按个体成长的自然年龄阶段,依次阐明了自己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最大贡献是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教育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促进了近代教育思想的变革。

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1806年)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明确提出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哲学和心理学 提出五段教学法,赫尔巴特学派 杨贤江和《新教育大纲》 1930年以李浩吾为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书中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认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是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段,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揭露了旧教育的反动本质,起到了教育理论上的启蒙作用。

实验教育学及代表人物 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采用定量的手段研究教育学问题,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 实用主义教育学及代表人物 在批判脱离儿童的生活,以教师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基础提出来了。,认为人的经验获得遵循相互作用原则和连续性原则。代表人物:杜威 教育学的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前教育学时期) ——奴隶社会-17世纪 特点:A 教育学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没有从哲学体系中分离出来B 教育思想、观点和理论大多体现在哲学著作中,并停留在经验描述阶段,缺乏理论分析和完整的体系C 教育观点、著作打上阶级烙印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7世纪-19世纪中叶) 特点:A 教育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B 逐步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思辨-演绎的方法 C 出现了体系较为完整的教育著作和资产阶级教育家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特点: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学派别和著作,打破了原有的教育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教育学研究的细化和多元化。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 特点:A 教育学理论不断深化,内容不断丰富B 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C 不同的教育学研究方法在争论、冲突中,逐渐融合互补,形成新的研究方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中的各种矛盾及其规律。研究教育现象中的各种矛盾就是研究教育问题,研究解决教育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进而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可分为教育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内部问题和教育与其外部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外部问题。如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教育与社会文化的问题,教育的民族化与国际化问题等。还可以根据问题的大小将教育问题分为宏观的教育问题、中观的教育问题与微观的教育问题。教育规律既可以分为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也可以分为宏观的教育规律、中观的教育规律与微观的教育规律 三、狭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狭义的教育学主要是指师范院校学生学习的普通教育学,即结合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来研究和阐述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基础教育的基本理论。它涉及到教育的本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途径、教育内容、教育原则和方法、以及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并涉及到教育史上和当今世界上的重大教育事件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等。总之,本课程主要是在广义教育学的背景下,从狭义教育学的角度站在教师这一立场结合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重点论述如何培养青少年学生。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他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更到底产生于生产生活,它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他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了新生代的成长。它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有目的的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先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教育措施(教育中介系统):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方法它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育起源论的各种观点 (1)、“神话起源说”,宗教持有者的观点认为教育是由神创造的。

——最古老的观点,是非科学的,错误的。

(2)“生物起源说”(法)勒图尔诺,(英)沛西·能,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和冲动。

(3)劳动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在20世纪40-50年代,前苏联教育理论界展开了对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批判,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基本思想而形成的理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这种教育起源论,曾经被当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教育起源问题的正确结论在社会主义国家广为流传。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一、原始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与原始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以及社会结果相适应 特点:1.教育的非独立性2.教育贫乏性:内容、方法简单3.原始全民性(同一性) 二、古代教育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工具的进步 特点:
1.学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a 古代学校以古典学校为主 b 学校培养目标是统治阶级人才:官吏、文士、武士、僧侣、骑士 三、现代教育 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以机器大生产的工具为标志 是以适应社会生产需要为主体的多层次的教育体制。

特点:
1.教育逐步普及,教育对象不断扩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且生产性不断增强 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现代教育特征的理解。

特点:
1.教育逐步普及,教育对象不断扩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且生产性不断增强 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二、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遗传、遗传素质、环境、个性发展等概念 “人的发展”有两种释义:
1.人类的发展2.个体的发展 广义: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其身心各方面发生的一切变化,是个体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特征的过程。

狭义:个体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儿童的发展) 遗传——物质基础,遗传: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也称遗传素质。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生物前提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环境: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的总和。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及教育适应措施 人的发展的特点:1、未完成性2、能动性 人的发展的规律: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均衡性4、个别差异性5.整体性 6.稳定性和可变性 教育适应措施① 教育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②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③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总之,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地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①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③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④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不过人的社会实践是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离开人的实距,单纯的客观环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和成就。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因,况且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也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能起作用。所以说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到决定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人能有目的地去发展自身。这表现在对周围环境的事物,能作出有选择的反应,能自觉地作出抉择,控制自己的行为,还表现为自身的发展预定出目标,并为实现自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奋斗,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的高度体现。总之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教育在人的个性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又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在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一、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二、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 文化知识有利于人的发展的多方面的价值:
1)知识的认识价值 2)知识的能力价值 3)知识的陶冶价值 4)知识的实践价值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主要体现在人的现代化方面 另外: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运用教育与人的关系原理分析问题 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含义 教育的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无一不受到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政治制度和科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生产力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的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制约教育的性质 2、制约教育的目的 3、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4、制约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 5、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文化内容制约着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着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 一、经济功能 1、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 二、政治功能 1、促进政治民主化 2、培养社会管理人才,领导人才 3、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4、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三、文化功能 1、保存与传递文化 2、选择与整理文化 3、交流与融合文化 4、更新与创造文化 四、生态动能 1、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 2、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名族素质3、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个人抱负。分为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是指社会成员之间通过教育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① 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②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③ 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运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关原理分析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二、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四、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素质教育等概念 教育目的: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教育对象通过教育身心各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狭义:国家(社会)对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目的)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其终极目标是以个体素质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为基础的人的现代化,即在发展个性的基础上,促进人的现代化,以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改造社会的创造能力。

教育目的的结构 1.含义: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2.内容:(1)对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核心部分 (2)对培养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3)两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a 不可分割。b 随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而不同,也因民族、文化背景、传统、教育指导思想的不同有差异。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1、 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观点与制度的制约 2、 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到受教育者身心特点,但他不影响教育的性质和方向 四、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含义:
1)什么是价值? 2)什么是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者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 。

2、重要作用 是教育目的中核心部分 是教育目的中的复杂领域 3、教育史上两种典型的价值取向观 个人本位论:卢梭、裴斯泰罗齐、康德、马斯洛、萨特、福禄倍尔、斯宾塞、孟子 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

①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育目的。

②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③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的得到发展。

④关心个人价值,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生活的完满幸福。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与普通教育。

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使人的个性得到解放,尊重人的价值,具有进步意义,但排斥社会对教育的制约,离开社会思考人的发展,过于片面性。

社会本位论: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柏拉图、赫尔巴特 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

①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没有社会需要就谈不上个人的教育和发展。

②教育除了社会的目的外,没有其他目的。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③教育的结果只能以社会功能来衡量。

④关心个体社会化、公民品德、政治品质等。

——看到了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十分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值得肯定的。但极端的割裂了人和社会的关系,完全否认教育目的对个体的依存,否认教育对象对教育目的的影响,造成对人的个性的压抑与束缚,则是不可取的。

两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冲突 (一)一)中国:孔老时代 孔子——个体社会化 老子——理解“道” 汉武帝后——“独尊儒术” 近代——个性自由发展 (二)西方:古希腊时期 雅典——培养政治家、商人等 斯巴达——培养国家需要的军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素质的多方面、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发展。

基本要素:
(1)智能、体能 (2)活动能力 (3)道德品质 (4)感情 意志 性格 3.马克思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智育、体育、技术教育(综合技术教育) 对儿童和少年应当按不同年龄循序渐进地授予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课程。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我们确立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并向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目标过渡这一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提供的理论依据。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拓宽了道路;

第二,要依据我国的特点尽可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我国现阶段教育方针的表述 2001年我国提出的教育新方针(目的)是: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4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表述:“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基本点);

(1)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念。

第二、坚持全面的人才观念。

第三、坚持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相结合的观念。

(2)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任务和特点 性质:基础教育,即“国民基础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是对国民实施的基本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下基础的教育。

任务: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特点:基础性、全面性和全体性 正确认识和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 德育 智育 体育 美育 综合实践活动 相互关系:
渗透性 促进性 不可替代性 全面发展教育的要求 1)坚持五育并举,使其相辅相成,发挥整体功能,防止片面性 2)坚持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3)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 我国教育目的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片面追求升学率 流生增长 运用教育目的有关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育制度 什么是教育制度? 1)广义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a 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 (教育施教机构系统、教育管理机构系统) b 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2)狭义:是指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概念 1.定义:即狭义的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终身教育的含义及其倡导者 终身教育制度 一、什么是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 1.含义:是指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综合。

是指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永远和接受教育联系在一起。《教育学》P113 (1)一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应该是伴随着人的一生;

(2)一个人受教育的场所应该包括学校、企业、家庭、社区以及网络学校等各种所。

2.代表人物: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1970年出版“education permanente”。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状况 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1、双轨学制:西欧国家,英,法,德 一轨是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中学(后来包括预备班) 一轨是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又包括初中)-职业学校(初等、中等) 两轨关系:既不相通,也不相接。

2、单轨学制:美国 一个系列,多种分段;
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 3、分支型学制:前苏联 一开始不分轨,初中毕业后分轨 不同类型的学制比较:
双轨制:学术性水平高,不利于教育的普及, 单轨制:有利教育的普及,但不利提高学术水平。

分支型学制:既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又有双轨制学术性一轨高水平及职业学培训扎实的优点。但是统的过严,管的过死,不利于学术自由发展,具体表现为学生负担过重。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一)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二)从横向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1、 幼儿教育阶段 2、 小学教育阶段 3、 初中教育阶段 4、 高中教育阶段 5、 职业教育阶段 6、 高等教育阶段 现代社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各个国家都在进行学制的改革,大致有以下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层次增多;

短期大学迅速发展;

开放性的招生政策与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

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

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变革。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初期:学习国外学制 学日本、美国 1.我国近代学制的诞生 “壬寅学制 ” (1902年) —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癸卯学制 ” (1904年) —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壬戌学制 ” (1922年) —解放前一直沿用的学制 2.新中国学制的确立 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为适应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学制进行改革实验。

提早入学年龄,进行了六岁入学的试验;

为了缩短年限,进行了中小学十年一贯制的试验;

为了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办学。

但由于¡°左¡±的影响,急噪冒进和盲目发展,不仅使学制改革的试验不可能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下进行,而且新创办的学校也难以维持。在中央的及时觉察下,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错误进行了及时纠正。

二、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的体系 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基本为四等七级,直系旁系齐全,相互沟通衔接,已形成多种形式办学的格局。

四等是指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七级是指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支系旁系齐全、相互沟通衔接是指我国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系统完善,不仅构成纵向升迁系列,而且三种教育亦可横向沟通。

近十年来,形成了公办、民办、公立民办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体制改革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改革高等学校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校自主权;

对学校实行分级管理。

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两基、两全、两重);

调整教育结构;

改革办学体制;

改革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

改革和完善投资体制。

六、课程 课程 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开设的各种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大多数国家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分别编订发行。-- 《教育大辞典》p57 广义: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选择和组织的全部教育内容及其进程。

狭义:指具体某一门学科,也称为教学科目 课程方案:也称教学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 课程标准:
是国家统一制订的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写、使用和评价教材的依据,是检查、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考核学习效果、测量学习水平的依据。

教科书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  课程发展史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 课程理论的发展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含义、特点及其评价 学科课程论主张分科教学。

它的特点为: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
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
强调训练的价值。

缺点:是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活动课程论是要求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

特点: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
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缺点: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结果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断、零碎的知识,降低了教学质量。        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基本问题、基本方式143 课程内容的概念、选择、组织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一、课程设置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趋势 二、趋向多样化、开放的、发展的课程结构,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课程设置的目标 道德教育;
现代科学成果与民族传统相结合;
职业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

三、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综合化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具体目标 1.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运用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七、八、九、教学(上)(中)(下) 教学的含义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特点:双边性 目的性 中介性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 学校教育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但不是教学唯一。

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首要任务 知识和基本知识 技能、基本技能、技巧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双基”教学。我国的教学实践证明,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持加强“双基”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智力:人们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系统。其核心是思维力。是人们认识、适应和改变环境的主观条件。

思维力是一个人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力的培养。

3、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 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构成他个人的灵魂、个性的核心,制约着学生个人的学习方向与动力,从而也深刻地影响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思想是指理性认识,主要是作为思想意识的观念形态。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科学文化活动与审美的等方面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觉悟、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 价值观是指推动并引导个人采取决定和行为的信念与准则,是一个人的思想意识的核心。

情感是指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情感发展的高级形态的是情操。

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直接决定个人行为的方向、性质与强度。

对于教学而言,态度是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思想保障。当代许多国家都主张把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作为首选的教学目标之一。

教学过程的性质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教学过程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所制约 (2)教学过程具有认识活动的特殊性 间接性 引导性 简捷性 2、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 3、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两种模式:以授——接为特征的模式 以主动探取知识为特征的模式 (一)传授——接受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感知、理解、巩固、运用 1、引起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夸美纽斯提出“激发学生求知欲”原则“强迫孩子们去学习的人,就是大大地伤害了他们” “我们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欲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 教师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即激发学习动机 1)学习的目的性动机:学生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目标和意义,从而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动力。

魏书生 2)学习的成就动机:希望学习上获得好成绩,这种成功的体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与学习活动相联系的人际交往动机。

4)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兴趣。——推动学生学习认识活动的一种最实际、最直接的内部动力 提问,引起学生思考 设置问题情景,激发情感演示 令人注目的直观材料 讲有趣的故事 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发展学生的观察等认识能力 学生认识事物,通常是从感知觉开始的。如果没有感性知识作基础,教师所教的概念和原理将是一串不能引起清晰表象,不表示明确意义的文字和符号,学生只能机械背诵,却不能理解。

学生感性知识的来源:生活经验的积累;
以往学习的获得;
教师的直观描述;
演示;
参观、实习、实践 教师要善于唤醒学生的感性认识 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理解教材是一个复杂的思维加工的过程。

思维的方法:
比较 分析与综合 归纳和演绎 形成概念时要注意:
1)概念措辞要简要,明白,准确,便于掌握与熟记 2)帮助学生区分已有生活概念与科学概念不符合之处,防止干扰 3)帮助学生弄清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科学的概念体系 4)概念掌握要逐步深化、精确化,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 4、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巩固知识的方法: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检查知识、技能技巧 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 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 3.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 4.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 5.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 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 间接经验:他人认识的成果 直接经验:自己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ª¡ª捷径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的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3)防止两种偏向 书本至上:一知半解、形式主义 过分强调从做中学:肤浅,片断的知识 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 历史偏差: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之争 1)相互依赖: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知识本身含有很高的智力价值,又是智力活动的材料;
智力的发展是通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得以表现和发展的。¡°无知必无能¡± 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ª列宁 智力的发展又为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提供了条件:智力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知识掌握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智力发展好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学习的效率高。

2)知识并不等于智力:不是所有的教学都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生动活泼地理解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

要启发学生了解知识的过程,弄清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逻辑推导与论证,能够自如地、甚至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智力获得高水平的发展。

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防止¡°高分低能¡±,不仅要授之以 ¡°鱼¡±,更要授之以¡°渔¡± 要引导学生自觉的掌握知识才能有效的发展智力:
要树立知识、智力统一发展观,两者是在教学统一过程中实现的;

掌握最佳的知识结构。¡°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ª¡ª乌申斯基 科学的教学方法;
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扩充知识以发展学生智力 注重个性因素发展。

¡°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 ¡ª¡ª爱因斯坦 3.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 1)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的为基础 2)知识掌握并不一定提高思想:要引导学生的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提高他们的思想 大学生虐待动物 3)思想的提高能推动学生积极地的学习 4.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 智力活动:为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而进行的观察、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因素的活动。

非智力活动:在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活动。

(1)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 (2)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效的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5.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之间的必然联系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的学习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2)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

3)对教学的指导意义:防止 教师中心论 儿童中心论 教学原则的含义 教学原则是指有效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的知识,并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基本要求:
1)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如克隆羊——非洲的一种羊; 成吉思汗——成吉这个人思考时出汗. 螃蟹——水中青石板下的小动物。

2)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启发性原则 教学中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经验的老师总是从问题入手,以提问的方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起到启发诱导的作用。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启发的三种境界 “告诉”:5×3=15 “启发”:5×3=? “唤醒”:5×3=14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郎之万上课 刘亦婷谈中美学生8大差异,其中¡°动手能力相比,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强¡±:家务劳动时间 4)发扬教学民主。包括民主的教学气氛,民主的师生关系 《一个中学生的反叛》 直观性原则 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
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 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基本要求: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发展。

教学方法的含义 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或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演示法;
参观法;
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
研究法;
练习法。

以学生认识活动的不同形态作为分类标准,可以将教学方法分为不同种类:
①以语言传递为主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②以直观演示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 ③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实验法、研究法) 1、传授-接受教学 是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模式 2、问题-发现教学 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模式 请问:两种教学模式各有什么长处与局限性? 3、程序教学 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 班级上课制、道尔顿制、特郎普制的特点 班级上课制: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提高了,要求扩大教学规模,丰富教学内容,于是,个别教学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班级上课制则应运而生,在欧美学校最早出现了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上课制是指以固定的班级为组织,将年龄大致相同的学生编成一个教学班,由教师按照固定的课程表和统一的进度实行分科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班级上课制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是一种典型的集体教学形式。相对个别教学制而言,班级上课制教学的规模效率高,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发展。

道尔顿制:1920年,由美国H.H.柏克赫斯特在道尔顿市道尔顿中学实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被称为道尔顿制。由于班级上课制弊端的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下,有人开始否定班级上课制,而倡导学生独立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道尔顿值就是其一。它是一种自学辅导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每周进行有限的集体教学,然后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后,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然后接受教师考查,合格后,在接受新的学习任务。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个别差异的照顾,但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难以保证教学的进度和系统性,不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不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特朗普制: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的教学组织形式,被称为特朗普制。他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实行大班上课,即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优秀教师讲授。小班研究,每个小班20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生领导,研究、讨论大班授课内容。个别教学,主要由学生独立自学、研习、作业。教学时间分配为:大班上课占40%,小班研究占20%,个别教学占40%。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兼容了班级上课制与个别教学制的优点。

课型及结构;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评价的功能及几种典型的教学评价。

德育 德育的概念;
德育的功能;
德育的任务、内容与主要途径;
品德发展的规律;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长善救失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及基本要求;
德育的方法。

十一、班主任 班集体的培养 (一)班集体的定义:
班集体是班级群体进一步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在一般班级群体的基础上经过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建设而形成的一种高级社会群体。

作为班集体,它需具备自己的特征:
a.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b.健全的组织系统:
c.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d.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e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

学生群体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参照群体 发展阶段:组建阶段、核心初步形成阶段、集体自主活动阶段 培养方法:确定集体目标、健全组织培养干部以形成集体核心、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1.了解和研究学生:学生集体的一般情况和学生个人的情况 方法:观察、谈话、分析书面资料、调查研究 2.教导学生学习:
学习目的与态度的教育,加强学习纪律教育,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3. 组织班会活动:
计划-主题-内容和形式-准备工作 4.组织各种课余活动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
5.组织学生劳动 6.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 7.评定学生的品行 8.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十二、教师 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 创造性 示范性 专业性 教师的素质及其培养 (一)教师基本素质 1.师德素质 2.业务素质 3.能力素质 4.身体素质 (二)新时期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与时俱进的现代师德素质 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家的意识和素质 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 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意志品质、性格特征、稳定的情绪、清晰的自我意识 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 法律意识 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
数量少 质量低 队伍不稳定 分布不平衡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途径 1、发展师范教育 2、教师提高: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职后继续教育一体化进程 (1)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继续教育一体化 首先,是教师职前培养的改革。

其次,是教师职后培训和继续教育体系的完善。

最后,是培养和培训及继续教育的衔接。

(2)我国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得到加强。

Tags: 教育学   大纲   复习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