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总结汇报 > 述廉报告 / 正文

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2020-08-06 10:41:38

 以农村文化为载体

 加速推进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紧迫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我们应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精神的主要措施,解决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丰富全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加速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及主要做法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1、文化基础设施。一是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加快。我县辖6镇4乡一场,总人口32万,其中农业人口241074人,约占总人口的77.98%。现新筹建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面积约2250平方米;农家书屋115个,面积约4450平方米,文体活动场所近50个,面积约24700平方米。行政村有线电视开通率100%,自然村有线电视开通率77.5%。二是各类文物古迹日臻保护和利用。**镇芦塘村建起古北文化桔园,钤山公园内建有黄子澄纪念馆,**介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正在修缉还原古村貌,湖泽镇凤凰山冶炼遗迹、邓家围屋和**镇芦塘村明朝城墙砖、官窑遗址也正在保护开发中。

  2、管理体制与文化队伍

 各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由所属乡(镇)政府主管,业务上受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指导。

  全县乡(镇)有宣传文化工作人员174人,平均年龄38.2岁,70%以上的人员是大学专科以下学历;农民剧团5个,125 人;文艺协会8个,152 人。

  3、文化活动及文艺作品

 已开启4年的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共为农民群众送电影下乡14500场,送戏下乡580场,开展农民自办文体活动460场;双林夏布手工制作、洋江龙舟竞技、湖泽木砻手工制作、**道情、**采茶戏、**唢呐、**版画7个项目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艺精品不断涌现,3年来,共获国家级奖项30余项,省级奖项100余项。

 (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1、抓住关键,全方位培育农村文化人才

   一是宣传文化部门层层培训。我县将培训作为宣传文化部门的责任目标和工作考核内容,自2008年以来,县委宣传部对乡镇、村、社区宣传文化工作人员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780人次,轮训率达94.2%。二是剧团、协会带班培训。我县有**镇农民剧团、天工社区剧团、湖泽农民剧团、双林镇姜源村百花戏剧团和**乡礼堂农民剧团5个农民剧团。有**文学协会、摄影协会、书法协会、美术协会、音乐协会、舞蹈协会、民间文艺协会和戏剧协会8个文艺协会,为保持文艺人员后继有人,5个民间剧团、8个文艺协会实行常年招收学员与组织文艺表演相结合,采取“以表演促培育,以培育提水平”模式,培育了大批文艺人才,丰富了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近年来,5个民间剧团、8个文艺协会共培育文艺骨干270多人。三是“三下乡”活动现场培训。每年市县群艺馆、文化馆组织一批文艺专家和文艺志愿者,深入农村,为农民群众送去书法、舞蹈、戏剧等“三下乡”活动,现场指导他们进行文艺创作及文化学习,激发带动农民群众自编自导、自唱自演、自娱自乐的热情。

 2、明确责任,多层次建设农村文化基层队伍

 一是乡(镇)按照“熟悉农村、服务农村、活跃农村”的标准,助建起34个剧团和特色文化队伍,加大对民办剧团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政策待遇‘民优’、运行模式‘民营’、文化成果‘民享’”的民办剧团引导机制。目前,全县现有的5个农民剧团除在本县演出外,还被邀请到**、**、**等周边县市演出,每年演出达100余场次。二是村级按照“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发展在农村”的标准,建立起众多村级文化队伍。各乡镇加强对村级文化队伍的支持、管理,强调村级建设队伍的主人翁意识;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民间投入为辅、社会捐赠为补充”的农村文化基层队伍建设投入机制,大力推进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要求每个行政村有一支文化队伍,有一个文化活动中心、有一个农家书屋,有一个专人进行文化管理。目前,我县**镇、**乡、洋江镇三个乡镇有50%以上行政村有文艺队伍,这些文艺队伍着眼于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成为长期活跃农村文化活动和持久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保证。

  3、着眼需求,多类别创建农村文化活动载体。      

  一是大力开展城乡文化互动活动。各乡(镇)党委政府在“

 送文化”中,注重求实效、持之以恒和提高质量,送下去的都是农民群众所喜爱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在“种文化”中,注重培育“草根文化”,通过文艺表演,实现城里文化下乡、农村文化进城,推动城乡之间文化互动,在互动中提高农村文化水平。二是积极推进农村文化采风活动。县宣传文化部门、各种文艺团体把农村文化采风活动作为贴近农民、丰富农村文化的重要途径,纷纷组织创作队伍深入农村开展主题采风活动,发掘和培养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乡土文化,创作出一大批优秀农村文化作品。目前,《万年桥》、《钤山诗词》、《**县诗书画选集》等已成为全县广大农民群众爱不释手的文化刊物。三是认真组织乡土文化活动。组织全县农村文化基层队伍积极开展民俗文化活动,比如双林的夏布文化节、洋江的赛龙舟等活动;积极开展农民群众参与性强的文化活动,比如扭秧歌、钓鱼比赛、元宵猜灯迷、“猪八戒背媳妇”、农民体育竞技等活动。

  (四)挖掘特色,多视角打造农村文化民俗品牌

 一是改造、提升民俗文化品牌。我县将双林夏布手工制作、洋江龙舟竞技、湖泽木砻手工制作3个项目申报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对它们进行改造创新,使之成为具有浓郁传统气息、紧跟时代潮流的文化形式;将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的优质苎麻夏布产品及夏布床上用品成功打入上海世博会,并上报夏布刺绣文化为**湖国际生态文化节参展项目,使夏布文化这一民俗文化品牌声名远扬。二是做大、做精乡村文化活动品牌。根据民俗、民情、村情设计活动载体(如秧歌、舞龙等),积极做大,让全村人都来参与,积极做精,形成“一村一品”。洋江乡的龙舟赛、

 “中国夏布之乡”双林镇的传统夏布生产制作工艺、湖泽镇尚睦村的古民宅文化、《天工开物》中的科普故事、洞村乡的神牛洞传说、钤山镇的红色文化和防里村的进士文化、**镇介桥村的严**故里古文化及各村的舞龙、腰鼓、秧歌等民间休闲文化,将传统特色与现代文化交融一体,推动了民间特色文化的发展。同时,我县每年组织乡镇文艺表演活动,按种类设置优秀演员奖、组织奖等奖项,搭建起文化品牌创建平台,推动农村文化“一村一品”常创常新。三是塑造、推广文化经济品牌。我县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致力打造全新的、富有现代气息的文化经济品牌。以夏布文化为旗帜,强力打造“中国夏布之乡”文化品牌,提高了**夏布产品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以**镇介桥村历史文化名村建设为平台,强力打造以严**文化为代表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品牌,并确定该村为3A级旅游景区;以钤山镇革命遗址为依托,强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展示红色文化魅力,创造红色文化商机。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从调研中深层次分析来看,由于重经济轻文化,重城市文化轻农村文化,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等因素的影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仍滞后于城市文化建设,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与推进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主要问题有:

 1、农村文化建设意识不强,基层领导重视不够。

 一是大多数乡镇没有真正将农村文化工作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村文化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是县直部门制定的乡镇干部考核目标责任体系,对农村文化建设无刚性的考核指标。三是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县直有关部门在农村名目繁多的建设项目中,没有将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从而致使农村文化工作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容易被忽视和遗忘。

 2、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事业资金严重匮乏。

 近几年来,我县财政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在2007年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是202.87万元,在2008年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是302、87万元,2009年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是467.87万元,表面看增长比例很高,但由于经费基数较低,投入力度仍远远跟不上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求。乡镇文化站事业经费也严重匮乏,每年除县财政核拨的人员工资和上级拨付的1.7万元业务经费外,许多乡镇只支付日常的办公经费,均未设有固定的文化专项经费,文化站的购书经费和业务经费根本得不到保障,活动开展十分困难。据统计,全县10个乡镇文化站,乡镇财政预算业务经费几乎没有。新建的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除了省财政拨付的10万元文化设施和送书下乡添置的书籍外,80%文化站均无经费购置文化设备。

 3、基层文化设施严重滞后,文化站“空壳”现象严重。

 一是文化基层设施建设滞后。全县“十一五”期间,虽然按上级要求新建5个面积均在300以上的乡镇文化站,但大多因为选址不合理,缺乏专人管理,缺少配套设施等,不能正常运转。调研中发现,按照《江西省综合文化站建设方案》规定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不得设在乡政府办公场所内

 ”标准,我县只有钤山镇综合文化站、洞村乡综合文化站、**乡综合文化站达标,达标率60%。我县原有的国家百强文化站、省一级文化站、省二级文化站,现在均设施老化,房屋陈旧,不符合现行标准。二是文化站出现“空壳”现象。洋江镇综合文化站、杨桥镇综合文化站都是建筑面积达标的文化站,但由于建在乡(镇)机关大院内,主要成为机关干部等少数人员的活动场所,有些综合文化站还存在设施挪用现象,用于农村文化服务的只有一楼少数几间房(约150平方米),其余300个平方均为乡(镇)政府办公或职工住房;钤山镇综合文化站、洞村乡综合文化站、**乡综合文化站虽建在集镇人员密集处,但由于缺乏专人规范管理,有些老年活动室、棋牌室、远程教育室常年关门,完全是“空壳”。

  4、农村文化管理体制不顺,市场监管力度不够。

 一是乡(镇)文化站普遍存在专职不专干。文化站主要由乡(镇)政府负责管理,编制、人员、经费都在乡镇,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等文化主管部门仅对其行使业务指导职能。这使许多文化站长既管文化,搞创作辅导培训,还要参与乡镇政府驻村包点等中心工作,没有足够的精力抓文化建设;甚至一些文化站人员纯粹在文化站挂名,在编不在岗,工作全部投入乡(镇)政府中心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乡镇文化专干一年中有过半时间服务于乡镇中心工作,用于本职工作的时间根本无法保障,全县乡镇文化站能正常开放的几乎没有。二是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监控不到位。

 由于乡(镇)文化站人、财、物管理权属乡(镇)政府,这导致县文化主管部门难以调配使用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

 在一些乡镇“重经济轻文化”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一些影响农村文化发展的消极因素,甚至会出现“文权”旁落现象,致使封建迷信沉渣泛起、盲目信教群众增加、赌博打麻将之风盛行。

  5、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农民需求。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民喜欢的文化娱乐活动,一是“外地或城里的文艺团体送戏下乡”,二是当地农民自编自演的节目。而大多数农民日常从事最多的文化娱乐生活分别是:看电视、聊天、玩扑克、打麻将。这可以看出,农民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十分有限,电影“2131”工程如杯水车薪,送书下乡工程的书籍也数量有限,“文化三下乡”活动只有短时效应,农村文化生活的贫乏现象还随处可见,农民翘首以待要解决的“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问题还需假以时日,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和需求还很不平衡。同时我们还发现,农民文化需求呈现智能型结构特点,不少农民偏重知识讲座、技能培训以及体育健身等现代生活方式,农村文化服务可提供的方式仍然非常单一。

  6、文化专业人才匮乏,队伍建设机制不活。

 一是文化专干整体素质偏低。全县乡镇文化专干平均年龄近40岁,有70%以上是大学专科以下学历。这些人文化专业素质偏低,对各项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尤其欠缺,懂舞蹈、音乐知识,能拔尖,独挡一面的业务人员很少。二是农村文化队伍薄弱。由于内地经济滞后于沿海一些发达城市,造成我县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留在农村有文体特长的人才十分

 少,一些乡镇缺乏文学创作、雕刻绘画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一些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专业学校毕业的音、体、美教师。三是文化队伍培训力度不够。虽然每年宣传文化部门举办一些培训,各民间剧团和协会也会自觉培训农民群众,但培训时间较短,知识陈旧,人员老化,许多乡镇文化站活动中涉及戏剧、曲艺、舞蹈、音乐、书画技能辅导领域渐成弱项。至于电子、电乐、数码技术一类的新技术,则更是稀少。四是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缺乏有效激励。特别是正在发展的农民业余文艺团体,队伍建设和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缺乏经费支持,音响、乐器等基本设备严重缺乏,演出收入难以弥补活动开支;缺乏业务辅导,“靠老艺”、“吃老本”的现象较为普遍;缺乏新人参与,相当一部分文艺队伍年龄老化严重,人员青黄不接;缺乏激励机制和政府扶持,发展后劲不足,一些文艺队伍面临解散的状况。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针对我县农村文化基础差、农村文化建设难、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等实际,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优化农村文化政策环境,建立和完善促进我县农村文化繁荣和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

 1、建立规划指导机制。乡(镇)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尽早制定和出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系,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当地政府的议事日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2、建立文化资源倾斜机制。我县对文化资源实行农村倾斜,可实施“文化低保”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解决

 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扩大有线电视覆盖面,确保农民群众既能听到中央、省市的声音,又能听到县委县政府的声音。

  3、推进城乡帮扶计划。充分发挥县城文化建设水平较高的优势,组织县城部分先进文化单位与乡镇或村组结对帮扶,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最终实现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努力缩小城乡文化差别,使农村广大农民群众和城市居民一起共享改革发展的文化成果。

 (二)发挥政府财政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促进我县农村文化繁荣和发展的财政保障机制。

 1、加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尽快建立乡镇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充分发挥政府财政的主导作用,参照农村教育、卫生刚性投入政策的有效做法,明确人均化公共文化享受的额度,并确保每年对文化建设投入不低于当年同级财政总支出的1%,增幅不低于当年同级财政收入增长率;按照分级管理、地方为主的原则,把文化站人员工资和正常活动经费列入乡(镇)财政预算,切实解决乡(镇)文化站设备购置、维护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问题,保障乡镇文化设施正常运转。

 2、建立农村文化建设多元化投入体系。乡(镇)政府在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对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应制定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捐资投资农村文化事业,鼓励和支持乡(镇)文化单位同企业横向联合,通过积极组织开展文企

 联姻、文企嫁接活动,推动企业长期稳定地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投资。

  3、建立完善农村文化产业开发机制。充分利用好我县红色文化(主要是钤山镇革命遗址)、古色文化(主要是介桥村历史文化名村和湖泽尚睦村的邓家围屋)、溶洞文化(主要是洞村神牛洞、织女洞)、农耕文化(主要是恩达夏布)和天工文化等文化资源,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成立**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县文化产业发展担保公司等,帮助江西恩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易达(福建)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县严**故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文化企业融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逐步实现“以文养文”。

  4、探索设立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基金。我县可面向农村文化单位、组织,特别是农民剧团和村级特色文艺团体,设立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基金,通过政府出一点,集体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筹资形式,为农村文化发展提供新的资金平台。

  (三)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促进我县农村文化繁荣和发展的文化服务网络。

 1、逐步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落实地方政府按公共设施用地无偿划拨土地用于文化设施的政策性规定,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乡镇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当地政府议事日程,落实本地文化设施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在规划、建设、投资、土地等方面予以倾斜。妥善解决文化基础设施被挤占、挪用、拍卖等问题,对于已经被占用的要收回,已经流失的要用法律的手段将其追回。

  2、全方位构建农村文化服务网络。乡(镇)政府应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建设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立体式农村文化服务网络。并结合乡镇机构改革,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管理。村文化活动室可“一室多用”,明确由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聘请村文化活动室管理员。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在学校布点整顿中腾出的闲置校舍,可改造为村文化活动阵地,并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提倡学校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定时就近向农民群众开放,把农村学校建成宣传、文化、信息中心。

 (四)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促进我县农村文化繁荣和发展的文化人才队伍激励机制。

 1、选好基层文化队伍人员。选拔政治思想好、责任心强、有一定专业素质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镇文化站工作;结合乡镇内部机制改革,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文化骨干;聘用农村文化能人做专兼职农家书屋管理人员。

  2、提高基层文化人员待遇。理顺乡镇文化站及其人员的岗位职责、日常管理、机构编制、工资福利、学习培训等方面的关系和机制,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基本待遇,解决无人干事的问题。

  3、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素质。充分利用市群艺馆、县文化馆和**学院等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采取“选调培训”和“下乡辅导”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加大乡镇文化专干和农村文艺骨干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素质。

 4、积极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村文化单位和基层文化工作者,县委、县政府和乡(镇)党委、政府要及时予以表彰奖励,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文化建设者的良好氛围。

 (五)致力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促进我县农村公共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

 1、转变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可参照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财政所的管理体制,对乡镇文化站实行主管部门和乡镇双重领导,以主管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明确由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对乡镇文化站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

  2、完善乡镇文化站进人机制。乡镇文化站新进人员必须通过业务考试,由县文化主管部门会同人事部门考核同意后方能录用;工作开展情况由县文广新局对乡镇文化站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对新进文化站的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实现乡镇文化站管理从“虚”向“实”的转变。

  3、有效整合农村文化设施资源。乡(镇)政府要牵头,整合文化、教育、体育、学校闲置教室等现有资源,实行共建共享,并应将国家支援农村文化建设的各项工程,如“村村通”、乡镇文化站建设、远程教育系统等,进行合理配置,形成配套网络,发挥整体优势,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宣传、文化系统的文化事业费应当统一规划、统一投入、统一建设。

  (六)加快实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建立和完善促进我县农村文化繁荣和发展的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体制。

 1、加大“三送”(送书、送戏、送电影)力度。继续开展送书下乡活动,把适合农民群众需求的新书赠送到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县文化馆、县电影公司多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农村,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其中,县电影公司要积极探索农村电影放映新方法、新模式,扩大影片受众面。

  2、加大文化重点工程实施力度。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新农村文化致富工程、非物质文化保护工程等文化重点工程,在严格按照各项工程规划努力推进实施的同时,加快各项工程向农村延伸的步伐,重点支持边远乡镇、村的建设。采取共建方式,整合农业、气象、教育、体育、广播电视、电信等多渠道信息服务资源,强化农村基层文化的综合服务效能。

  3、加大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力度。加强文艺创作的选题规划和内容建设,把农村题材纳入舞台艺术、电影和电视剧制作、各类书刊和音像制品出版计划,推出一批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保证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在出品总量中占有一定比例。全县性文艺作品评奖要安排一定数额,用于奖励反映农民生活的优秀文艺作品。县电视台对优秀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在播出、宣传评价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七)弘扬传统文化,建立和完善促进我县农村文化繁荣和发展的保护传统文化机制。

 1、重视保护、利用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乡镇应高度重视农村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与开发工作, 要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认真细致地抓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我县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数量、分布、基本情况、保存现状和环境状况,

 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延续、发展、分布和保存现状等情况,建立起完整的文物普查与登记档案,建立起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和《民保工程基础数据库》,并采取拍摄音像资料、实物等切实可行的措施,对那些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且面临濒危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同时,要充分挖掘我县农村的名人文化、天工文化、龙舟竞技等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资源, 扶持有代表性和有影响力的民间民俗艺术活动、艺术项目,积极创新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努力建立一批民间艺术创新基地和产业基地。

  2、开展节日民俗活动增强传统文化吸引力。充分认识到农民对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特有的深厚的感情,可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组织开展文艺演出、猜灯迷、赛龙舟、插菖蒲、赏月活动、农业知识讲座、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不断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吸引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Tags: 文化建设   调研报告   农村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